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09-2012年)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09
-2012年)的通知
【法规类别】职业与职工教育
【发文字号】三政文[2009]11号
【发布部门】三门峡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9.01.14
【实施日期】2009.01.1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09-2012年)的通知
(三政文〔2009〕1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市政府同意《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09-2012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一月十四日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09-2012年)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跻身中原崛起第一梯队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豫政〔2008〕64号)精神,现制定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09-2012年)如下:
一、充分认识职业教育攻坚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规模明显扩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市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培养模式落后、质量和效益不高等问题,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选择;是将人口资源转变为人才强市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的紧迫任务。
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就业、抓扶贫、抓投资环境、抓产业竞争力的观念,把职业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抓好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工作力度,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市跻身中原崛起第一梯队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攻坚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把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努力形成与经济产业结构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
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职高职相互衔接、职前职后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市、县为主,根据职业教育办学实际和发展需要,明确职业教育攻坚重点。
--坚持政府主导,发挥行业企业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开放式办学格局。
--坚持按照产业布局,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优胜劣汰,优化学校布局,调整专业结构,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坚持促进就业,突出技能训练,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和针对性。
三、职业教育攻坚的主要目标
(一)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到2012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学校,下同)在校生规模达到4.5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的50%;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5万人。
每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实用人才、城镇职工就业和再就业培训等各类职业培训25万人次。
(二)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到2012年,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实现办学层次的提升。
争创2个职业教育强县;支持3所中职学校创建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支持8所薄弱中等职业学校(含民办学校)达标建设;每个县(市)建成1所在校生规模4000人左右的县级职教中心;在重点专业领域建设4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和4个标准化实训基地;全市所有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校园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图书册数、仪器设备及生师比达到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规划建设三门峡市中等职业教育园区,支持中等职业学校聚集发展,鼓励中等职业学
校参照省高等学校老校区土地置换办法,将老校区土地置换收益全部用于新校区建设,扩大办学容量,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
(三)改革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
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不断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立。
(四)办学水平显著提升
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与市场需求结合得更加紧密,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职业教育攻坚的政策措施
(一)继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
各级政府要把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作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举措,按照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规模1:1的要求,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将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增量部分用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
职业学校要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技能培训或学历教育,提高他们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二)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
1.创建省级示范性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