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 教 案
教学案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4节 俄罗斯 第2课时(教师用)

第七章第3节俄罗斯
教学案
学科初一地理原备人方国东执讲人时间审核人
6.在北极圈内唯一不冻的海港是()
A.摩尔曼斯克港
B.圣彼得堡
C.符拉迪沃斯托克
D.阿尔汉格尔斯克
7.读俄罗斯五海通航地形图,回答:
7.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②③
④⑤;
7.2在这航道上有着俄罗斯最大的海港工业区
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是,其发展工业的
有利条件是。
7.3五海通航对俄罗斯的重要作用是。
习巩固:知识梳理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四节俄罗斯
二、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1、自然资源丰富、各类齐全
2、重工业发达、轻工业滞后
四大工业区:
三、发达的交通
铁路分布特点:
货运主要方式:
客运主要方式:
“五海通航”及其意义:。
俄罗斯汉语教学方案设计

俄罗斯汉语教学方案设计一、引言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汉语在俄罗斯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满足俄罗斯学习者对汉语的需求,以及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需要设计并实施一套科学、系统的俄罗斯汉语教学方案。
本文将针对这一需求,提出一套俄罗斯汉语教学方案设计。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培养他们在真实交际中运用汉语的能力。
2. 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教学方案将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初级、中级、高级和高级进阶。
每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实际需求进行编排。
1. 初级阶段a. 拼音教学:通过音标和拼音系统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发音和拼写方法。
b. 基本词汇和句型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常用汉语词汇和基本句型,以便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c. 语法教学:介绍汉语基本语法规则和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构成和语序。
2. 中级阶段a. 词汇扩展和语法提升:通过教授更多的词汇和短语,以及更复杂的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b. 口语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对话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流利性和交际能力。
c. 阅读与写作训练:通过阅读材料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高级阶段a. 高级词汇和语法:学习更高级、更专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
b. 阅读与写作训练: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促进学生对汉语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c. 文化与社会知识:介绍中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状况,增加学生对中国的了解。
4. 高级进阶阶段a. 深化课程:提供更高级的汉语课程,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
b.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地考察、交流访问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c. 考试准备:为学生提供备考指导和考试辅导,帮助他们顺利通过汉语水平考试。
四、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通过任务的设置,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汉语的学习和实践。
七年级地理下册《俄罗斯》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俄罗斯》教案湘教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对俄罗斯有初步的认识。
2. 激发学生对俄罗斯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1.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2. 俄罗斯的地形特点。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2. 学生分享对俄罗斯的了解和兴趣。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回答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2. 学生能表达对俄罗斯的学习兴趣。
第二章:俄罗斯的气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气候特点,包括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气候和极地气候。
2. 学生能分析俄罗斯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俄罗斯的主要气候类型。
2. 俄罗斯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数据介绍俄罗斯的气候特点。
2. 学生讨论俄罗斯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描述出俄罗斯的主要气候类型。
2. 学生能分析出俄罗斯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第三章:俄罗斯的地形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包括平原、山脉和河流。
2. 学生能分析地形对俄罗斯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俄罗斯的地形特点。
2. 地形对俄罗斯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地形特点。
2. 学生讨论地形对俄罗斯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描述出俄罗斯的地形特点。
2. 学生能分析地形对俄罗斯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第四章:俄罗斯的自然资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金属矿产。
2. 学生能分析俄罗斯自然资源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俄罗斯的主要自然资源。
2. 自然资源对俄罗斯国家经济的影响。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数据介绍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
2. 学生讨论自然资源对俄罗斯国家经济的影响。
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俄罗斯的主要自然资源。
2. 学生能分析自然资源对俄罗斯国家经济的影响。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俄罗斯》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俄罗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俄罗斯》是本册书中关于俄罗斯地理特征和概况的介绍。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工业、交通、城市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俄罗斯的地理特点和优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俄罗斯的地理概况,提高对国家地理特征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地理特征有所了解。
但俄罗斯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地理特点和优势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图片和文字资料,提高自己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工业、交通、城市等地理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提高自己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俄罗斯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的特点;2.俄罗斯自然资源、工业、交通、城市的分布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2.图片分析法:通过分析图片,使学生了解俄罗斯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3.资料分析法:通过分析文字资料,使学生了解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工业、交通、城市等特征;4.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2.地图:俄罗斯地图;3.图片:俄罗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图片;4.资料:俄罗斯自然资源、工业、交通、城市等相关资料;5.课件:俄罗斯地理特征和概况的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俄罗斯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俄罗斯》第1、2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下册鲁教版】

《俄罗斯》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特别是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俄罗斯拥有发达的交通运输。
本课按照由自然到人文的顺序,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学习。
“横跨亚欧大陆北部”是本节的认知基础,介绍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邻国,地形特点,以及由于纬度高所导致的气候特点。
“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优越的资源条件为工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俄罗斯重工业发达、消费品制造业相对滞后。
“发达的交通”,结合俄罗斯的交通运输,落实课程标准“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最后,课文从交通枢纽的角度介绍了首都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一、教学目标1. 学会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出俄罗斯的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和首都。
【教学难点】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二、教学策略本节教材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所侧重的设计学习内容,具体包括三部分,即“横跨亚欧大陆北部”“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发达的交通”。
在思路上,这三部分按照由自然到人文,以步步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本讲为第1课时,即“横跨亚欧大陆北部”部分,通过莫斯科寒冷的视频,了解俄罗斯寒冷的国度为引入,通过“寒冷的原因”“寒冷的影响”作为情景线,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河流、气候及人口分布知识线串联起来。
三、教学流程四、当堂练习1.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所处纬度较高,主要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极地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2. 俄罗斯地理位置描述不正确的是()A.地跨亚欧两洲B.大部分位于亚洲北部C.位于欧洲东北部D.属于亚洲国家3. 俄罗斯的地形特点是()A.高原、山地面积广大B.平原、丘陵面积广大C.平原、高原面积广大D.盆地、山地面积广大4. 关于俄罗斯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A.乌拉尔山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B.叶尼塞河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C.勒拿河和叶尼塞河之间的地形区是西西伯利亚平原D.乌拉尔山以西是西欧平原,以东是东欧平原【参考答案】B;D;C;A五、课程小结六、板书设计俄罗斯一、横跨亚欧大陆北部1. 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2)纬度位置(3)海陆位置2. 地形与河流特点(1)地形地势特点(2)河流特点3. 俄罗斯的气候(1)气候的类型及特点(2)气候的影响《俄罗斯》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其工业部门特点。
8.3 俄罗斯(2)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8.3俄罗斯(2)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2、根据地图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3、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俄罗斯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的处理时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并谈谈我国的民族政策。
重难点:1、运用地图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2、根据地图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讲授法、自学法教学过程:一、发展中的经济指导学生观察P83图8-26分析:工业方面:1、通过图8-26和各种资源储量、开采量等资料,学生归纳出俄罗斯的主要工业部门。
2、由资源分布人手,介绍其三大主要工业区:①欧洲部分的主体工业区;②乌拉尔工业区;③西伯利亚工业区。
3、由三大工业区找出三处工业中心:①莫斯科;②圣彼得堡;③新西伯利亚。
讨论:在图8-26上,找出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田、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
举例说明某工业园区域资源分布之间的关系?农业方面:1、由俄罗斯气候和纬度位置人手,先讲影响其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
2、主要农业区分布在纬度相对较低、气候较为温和的东欧平原、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3、说明俄罗斯的农产品种类。
城市与港口方面根据地图找出首都莫斯科的位置,再由教师加以具体说明东部、北部、西部的主要海港。
二、人口与城市1、指导学生读图8-26,找出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新西伯利亚,归纳俄罗斯城市分布的特点?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正文相关部分,说一说,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新西伯利亚四个城市的主要地位?3、讨论:分析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的原因?教师归纳:俄罗斯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亚洲部分城市很少,主要分4、学生自学《俄罗斯的民族和语言及宗教》5、指导学生完成P85活动1、2三、小结教学反思:。
8.3《俄罗斯》第一课时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8.3《俄罗斯》第一课时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特点、和首都。
并收集资料,说明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的地形特征以平原为主。
3.根据地图和资料,归纳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和各地区气候差异形成原因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认真分析课本中的图表,加强填图练习,既加深对教内容理解,又培养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举例说明中国与俄罗斯的相互关系以及发展友好睦邻关系的意义。
教重难点及突破重点俄罗斯自然特征难点俄罗斯气候成因。
教学突破学生已具备“认识大洲”“了解地区”部分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
会根据图例看“地形图”、“气候图”、“资图”、“统计图表”等资料图。
通过对日本的探究习,已初步掌握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国家为主线,以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情况为主要内容,归纳其共性,区别其差异。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一段关于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资料、俄罗斯的历史﹑经济﹑风土人情等的资料(图片或录像),纳入多媒体。
2.课件3.一段俄罗斯军事图片集锦。
学生准备1.准备俄罗斯空白图(每人一份)。
2.收集有关俄罗斯的资料、图片,扩大知识面。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流程设计教师指导生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思考俄罗斯方面自己所知所疑。
2从定量、定性角度分析俄罗斯。
2描图绘图填图,理解其位置的独特和国土的广大。
3读地形图分析俄罗斯地形特点。
3生阅读图并在空白图上填画平原高原山脉。
4引导生了解俄罗斯气候。
引导生分4生观察地图,分析问题。
了解俄罗析相关问题。
斯气候的分布与世界气候分布的整体关系。
一、面积最大的国家二、平原广大三、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附:战争小故事1812年6月,拿破仑集结了五六十万的法国大军,攻打俄国,俄军且战且退,故意拖延时间,准备在冬季和法军决战。
9月中法军进入莫斯,恰于此时,俄军点起大火烧城。
8.3 俄罗斯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8)

B主要农业区分布在纬度相对较低、气候较为温和的东欧平原、付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C说明俄罗斯的农产品种类。
三、西伯利亚的开发
1、总结所学的俄罗斯的内容对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进行比较,了解地区差异。
2、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经济的地区分布与其自然、人文因素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人地关系在空间上存在矛盾。
3、具体指出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项目,如: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炭基地和新西伯利亚高科技园区等。
钢铁、机械、能源
化学、航空航天
石油
莫斯科、圣彼得堡
新西伯利亚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俄罗斯的农业不发达。
谷物、马铃薯、亚麻、乳肉制品
欧洲部分气候温和,以平原为主;亚洲气候寒冷,一高原、山地为主。自然资源丰富。
“西伯利亚大铁路”又称亚欧大陆桥。
1俄罗斯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什么?
2俄罗斯的三大工业区分布在哪里?工业中心分别是哪几个城市?
3俄罗斯是世界工业大国,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比较两国经济发展条件有和不同?
5、淡水资源和森林资源采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分析明白“为什么”;矿产资源则由分布入手,让学生明白“怎么样”。
淡水资源: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二为;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多的湖泊
森林资源:森林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矿产资源: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3位;黄金产量居世界第2位。
课题
俄罗斯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学
习
目
标
1、了解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
2、了解俄罗斯的重要工业区,并知道其以那些工业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课题第三节俄罗斯
教师姜雪峰时间 2007年月日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经纬位置,海陆位置)
2、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
3、运用地图,巩固学习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1.教学重点:
1、俄罗斯地理位置特点
2、俄罗斯地形特点
3、俄罗斯气候特点
2.教学难点:
1、俄罗斯河流和湖泊的分布
1.教学方法:讨论法、对比法、读图分析法
2.教学设备:图象素材;多媒体
伴随着乐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循环播放莫斯科风光图片,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好奇中开始学习.
[教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俄罗斯与苏联的关系,并请个别来学生介绍
学生:……
教师:在俄罗斯以苏联形式存在的时候,它的面积是最大的,同时当它解体后面积仍然是最大的,请同学们思考这说明什么?
学生: 国土辽阔等
教师: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国土辽阔的俄罗斯的相关内容
教师:请同学们翻开地图册或书本的俄罗斯的地形图,进行以下分析
课件:一位置范围
1. 经纬度位置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并分析俄罗斯经度和纬度范围
课件:俄罗斯地形图闪烁出现经度范围同时教师请学生归纳因经度广产生的现象
学生: 1.跨东西半球 2. 跨亚欧两洲
课件:闪烁纬度范围
同时请学生归纳因纬度分布产生的现象
学生: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气候区
课件:2.海陆位置及临国同时放映出俄罗斯与周围海洋和临国图,请学生总结
学生:……
同时放映出俄罗斯地形图,请学生总结地势和主要地形
学生……
教师:总结俄罗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地形有:山脉,平原,高原,山地
课件:分别显示所述地形
学生:对以上地形进行特点描述
教师:总结主要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课件:重点显示以上主要地形区及相互之间的分界线
教师:从课件放映的分界线承转到河流,进而讲述下面的学习内容。
课件:三:河流和湖泊
同时显示俄罗斯地形图,请学生归纳主要的河流
学生:……
教师:总结主要的河流和湖泊——叶尼塞河,勒拿河,鄂毕河,伏尔加河,乌拉尔河,贝加尔湖,里海
课件:重点出现以上河流和湖泊
教师:对以上河流和湖泊进行讲解
课件:练一练地形区与河流和湖泊综合填表题
学生:……
课件:给出正确答案,并重新出图让学生结合图进行记忆
教师:承转:课前我们分析了俄罗斯的纬度位置时我们关注到了,它大部分属于温带气候区,那这个国家总体的气候分布和特征分别是什么呢?
课件:四俄罗斯的气候
同时出现俄罗斯气候气温降水分布图,请学生总结
学生: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递减
降水——由西向东逐渐递减
课件:气候类型列举
同时出现雅库茨克气温降水图,请学生总结
学生:气候特点——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教后记:
布置作业:填充图册第14——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