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八:辽宁抚顺顺特化工有限公司“9·14”爆炸火灾事故
史上九月发生的事故

史上九月发生的事故一、2016年8月典型事故1.8月9日凌晨,中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1,4-丁二醇(BDO)装置催化剂储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
7月28日,该公司二套BDO装置因炔化单元催化剂失活而停工,经氮气置换合格达到转剂条件后,于7月29日将废催化剂转移至催化剂贮槽T8104B。
转移结束后,设定贮槽压力为30kPa,8月8日废催化剂贮槽的压力缓慢上升并到达260kPa报警值,之后快速达到压力表量程上限值300kPa,BDO区域当班内操通知外操现场处理,外操到达现场发现储罐法兰泄漏,几乎同时现场着火并瞬间爆炸。
经初步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废催化剂中的乙炔铜发生分解放热,引发1,4-丁炔二醇等物料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罐内压力上升和罐体法兰泄漏着火,造成储罐爆炸,详细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2.8月15日,内蒙古多伦煤化工公司甲醇储罐泡沫发生器改造过程中发生爆燃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
经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事故发生前,去甲醇罐区的氮气压力长时间过低,导致甲醇储罐氮气保护失效,空气通过呼吸阀进入储罐,同时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拆除泡沫管道作业盲板时,空气通过泡沫管线进入储罐,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到动火、焊接线打火或非防爆工具作业产生的火花发生爆炸。
事故暴露出该公司动火等特殊作业管控不到位的问题。
二、历史上9月发生的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甘肃八〇五厂“9•2”光气室甲苯蒸气泄漏爆炸事故1999年9月2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八〇五厂TDI(甲苯二异氰酸酯)生产线光气室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达4821.8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光气室内甲苯解吸塔发生甲苯蒸气泄漏,使光气室内充满了达到爆炸极限的甲苯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由于光气室内电器线路短路或者甲苯蒸气喷射产生静电火花,将该爆炸性混合气体点燃,使光气室内发生了整体爆炸事故。
宁夏捷美丰友化工有限公司“9•7”中毒事故2014年9月7日,宁夏捷美丰友化工有限公司发生氨气液混合物从主火炬筒顶部喷出事故,造成200米范围内41人急性氨中毒。
抚顺洗化厂“9·9”火灾一般事故调查报告(摘登)

抚顺洗化厂“99”火灾一般事故调查报告(摘登)
佚名
【期刊名称】《化工安全与环境》
【年(卷),期】2022(35)29
【摘要】2021年9月9日17时03分许,辽宁省抚顺市沈抚公路南线20号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化分公司洗涤剂化工厂生产分厂烷基苯二套联合装置脱氢单元R2101B脱氢反应器,在还原氢管线引氮气试通作业时,发生一起1人死亡、1人重度烧伤的火灾一般事故,此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350万元。
【总页数】3页(P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衢州中天氟硅“11·9”火灾事故调查报告(摘登)
2.广东中准新材料公司“7·22”爆炸火灾事故调查报告(摘登)
3.江苏申新公司“6.6”一般火灾事故调查报告(摘登)
4.广州石化“11·27”火灾事故调查报告(摘登)(续)
5.广州石化“11·27”火灾事故调查报告(摘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化工企业事故案例2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九州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
• • • 2013年12月29日,临沂市兰山区九州化工厂院内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3人 死亡。 临沂市兰山区九州化工厂位于兰山区白沙埠镇崖头村,私营独资企业,现有 员工25人。主要产品为甲酸、过氧化甲乙酮,生产能力为:甲酸装置2000吨/ 年,过氧化甲乙酮装置3000吨/年,两套装置均处于停产状态。 事故发生前,企业购置原料准备恢复过氧化甲乙酮的生产。12月29日7时开始 ,企业从高密建滔化工有限公司购买28吨双氧水(含量50%),由一辆槽罐 车运到过氧化甲乙酮装置前的场地上,企业2名操作工将槽罐车内的双氧水卸 至100多个双氧水包装桶内(塑料桶,每个容量200公斤)。13时50分许,双 氧水包装桶突然爆炸,造成2人死亡、1人失踪,过氧化甲乙酮装置损坏,周 边100米范围内的建筑物不同程度受损。失踪人员后经公安部门证实已死亡。 经初步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企业用来盛装双氧水的包装桶不是双 氧水专用包装桶,桶内可能存有金属粉末、碱性物质或者与双氧水发生剧烈 反应的化学物质,导致双氧水卸入桶内后急剧分解和反应引起爆炸。
•
•
宁波江宁化工有限公司装置现场发生一起3 人死亡事故
• 中国宁波网讯 昨天,市安监局发布消息,由上海华谊 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承包、杭州华安无损检测技术有限 公司施工的宁波江宁化工有限公司装置现场发生一起3 人死亡事故。 • 2013年8月6日晚上8时左右,来自杭州华安无损检测技 术有限公司的3名施工人员,进入宁波江宁化工有限公 司建设现场进行检测作业。8月7日上午8时左右,这3 名施工人员被发现已死亡。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就事 故原因作进一步调查。
辽宁抚顺市顺特化工厂物料罐检修时爆炸造成5人 死亡
•
•
抚顺某化工厂6000m_3/h空分塔爆炸事故原因及教训

1 . 8 X3 0 '
2 . 5 X1 0 '
CHe C, H, o C H, Ca H, C, H s CA N02
NO
5 X1 0 - 8石 火1 0 -`
2 . 7 X1 0 "
2 火1 0 - 1
3 . 3 又1 0 - 5 火1 o - } I X1 0 ' 7 3 . 5 O X 1 0 - 2 X 1 0 - 7
① 该空分 装置系 1 9 8 8 年由 法液空引进的、 由 法国T E C N I P 承包建设安装的、 生产 氧气 氮气各 6 0 0 0 . ' / h 的空分设备。 流程中具有常温分子筛吸附器和低温液氧吸附器, 分子筛 后设 有c o 。 在 线分析仪, 却无 碳氢化合物在线分析仪, 也未开展该项分 析。 分子筛吸附器切换时间为 4 . 5 小时, 液氧吸附器每 7 夭切换再生一次。 该空分装置 自 1 9 9 1 年投产以 来, 运行一直较正常。 ② 根据操作记录, 爆炸前, 该空分装置运行参数正常, 未发现异常现象。 但是, 液氧、 液空 中的乙 炔含量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取样分析, 液氧、 液空中 碳氢化合 物含量无监控手段; 已 有5 0 多 天未按 1 % 气氧量的要求排放液氧; 液氧液面常在5 3 % 左右的低液面下运行。 ③ 该空分装置的任务是为全厂供氮、 为环氧乙烷/ 乙二醇( E U / E G ) 装置供氧, 因此,
事故造成 4人死亡( 其 中一人在 2 0 0 .外被飞来 的冷箱 钢板击中头部死亡) , 4人重伤、 2 7 人轻伤 ; 损坏 空分 塔等静设备 1 2台, 动设备 〔 水泵) 4台, 使 空分 装置丧失生产能 力; 直接经济 损失 4 6 0余万元 。
安全生产典型案例 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盘点

安全生产典型案例: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盘点1. 简介安全是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企业和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盘点一些典型的安全生产事故案例,以便加深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2. 火灾事故案例2.1 沈阳大火时间:2014年11月18日地点: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案例描述:沈阳大火是中国近年来发生的一起重大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在沈阳一家塑胶制品厂,由于厂内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原料发生爆炸,从而引发了大规模的火灾。
火灾过程中,厂房的房顶和墙壁瞬间被烧毁,浓烟滚滚,火苗冲天。
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失,还有数人伤亡。
事故原因分析: - 厂方在危化品储存上存在安全隐患,未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严格管理; - 厂房内的消防设施和应急通道设置不合理,造成了火势无法迅速控制和人员无法疏散的局面; - 厂内的员工没有接受足够的安全教育和防火培训,缺乏正确的灭火和疏散常识。
教训与启示: - 企业应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对危化品的储存和管理; - 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应急通道,确保事故发生时的及时疏散; - 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2 天津港爆炸事故时间:2015年8月12日地点:中国天津港案例描述:天津港爆炸事故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起火灾爆炸事故,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非核心素材仓库爆炸。
事故发生在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一个化工仓库中,引发了连环爆炸。
爆炸造成了大片建筑物倒塌、道路损毁,数十人死亡,上千人受伤。
事故原因分析: - 仓库存储的危险化学品超出了安全储存标准;- 仓库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无法正确掌控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 - 缺少对仓库附近居民的警示和安全教育。
教训与启示: - 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管理,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 完善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 - 加强对周边居民的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抚顺石化公司闪爆事故致人死亡人失踪

抚顺石化公司闪爆事故致1人死亡2人失踪辽宁省抚顺市石化公司石油二厂重油催化装置稳定单元19日9时25分发生闪爆事故;截至下午16时;共有1人死亡;2人失踪;数十人受伤..目前;残余明火已被控制..p.contentPlayer{margin-top:10px;}no-repeat00;margin:010px10px-10px;*margin-right:7px;padd ing:1px10px;_display:inline}.contentPlayera{text-decoration:underline;font-size:12px important;}.cp_player{padding:14px00;text-align:center;height:249px ;display:block;}.cp_tit{padding:10px0018px;font-size:12pximportant;line-height:20pximportant;display:block;}.cp_from{padding:00018px;font-size:12pximportant;line-he ight:20pximportant;display:block;}事故原因和经济损失正在调查中..这是19日傍晚拍摄的爆炸火灾现场..19日9时25分;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重油催化装置稳定单元发生闪爆..记者于10时多紧急赶到事发厂区;看到浓烟滚滚;方圆百米之内厂房玻璃受爆炸冲击;多数被震碎..事故发生后;辽宁省主要领导立即做出指示;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联动预案;积极进行施救..辽宁省随后调集沈阳、鞍山、本溪、辽阳和铁岭等地的消防车辆增援抚顺..据现场救治人员介绍;120救护车已将数十名受伤人员送到医院治疗..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爆炸还造成周边4个乡、街道1000多户居民房屋受损;主要是窗框扭曲变形、玻璃破碎..当地政府已组织相关部门走访房屋受损居民;多方筹措玻璃、塑料布等物资;帮助居民连夜修缮房屋;避免受冻..19日晚;记者在现场看到;仍有消防车辆进出厂区..石油二厂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现场还有残余明火..发生爆炸事故的重油催化装置现已停产..政府和事发企业组织力量加强现场保护和警戒;避免发生意外..在爆炸事故中失踪工人的家属一直聚集在石油二厂办公楼内;等待确认最终结果..。
抚顺石化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抚顺石化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一、事故经过2004年7月8日上午,石油二厂南蒸馏车间工艺二班接班后,装置运转正常。
9时12分左右,减压塔底抽出泵P118A出口阀上部直管段(阀后)突然破裂,喷出的370℃的高温减底渣油遇空气自燃着火(此时泵出口压力1.4Mpa,正常工况),将在4#泵房内正在巡检的班长孙锋功和司泵工曹冬梅烧伤。
操作室人员宋涛看到4号泵房着火,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并向车间领导和厂调度报告。
消防队9时14分接警,9时15分到达事故现场,按照消防灭火预案展开灭火战斗,根据现场火势情况进行紧急隔离,控制火势蔓延,9时26分将火扑灭。
与此同时当班员工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紧急停工处理,切断着火物料控制火势。
二厂和车间领导及相关处室人员分别立即赶到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指挥紧急停工。
“120”救护车接到报警后也迅速到达现场,将两名伤员送往医院,班长孙锋功在送往医院途中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司泵工曹冬梅双臂受伤,烧伤面积为29%,直接经济损失 3.16万元。
二、事故原因抚顺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牵头组成的事故联合调查组,经过2天的调查,形成了《关于石油二厂孙锋功死亡事故的调查报告》(报告附后)。
经事故联合调查组和公司有关领导、专家对事故的现场勘察和调查分析,确定事故原因如下:1、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石油二厂南蒸馏装置4号泵房减压塔底抽出泵P118A出口管线突然破裂,370℃的高温减底渣油喷出,遇空气爆燃着火。
2、该管线是1980年装置改造时更换的,1995年由于装置管廊改造,该条管线更换了74米。
但是竖管段没有更换,后对该段管线增加了外套管,却并没有记入设备档案。
2004年装置大检修按规程规定又对该条管线进行了检测,经过实际检测发现水平段DN200线局部有减薄现象,按照规程要求又进行了扩检,弯头及竖管段也进行了检测。
2013年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

4
6月2日 闪爆
4 甲苯等
5 6 7 8
6月2日 闪爆 6月22日 中毒 8月21日 中毒窒息 9月14日 爆炸火灾
1 氯乙烯、乙炔 2 一氧化碳等尾气 2 氯乙烯 5 原甲酸(三)甲酯 25
一、抚顺顺特化工有限公司“9·14”
火灾爆炸事故
(一)事故单位简况 抚顺顺特化工有限公司系民营企业,成立于 2002年,位于抚顺市东洲区城乡路52号,法定 代表人田玺,目前在岗职工50余人。该公司为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为 (辽)WH安许证字[2012]0169,有效期为 2012年1月6日至2015年1月5日。许可范围为: 原甲酸三乙酯、亚磷酸、盐酸、氯乙烷、甲酸 乙酯、原甲酸(三)甲酯、甲酸甲酯。
二、建平县鸿燊商贸有限公司 “3· 1”
硫酸泄漏事故
(三)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由于储罐内的浓硫酸被局部稀释使罐内产生氢 气,与空气形成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气体,当 氢氧混合气体从放空管通气口和罐顶周围的小 缺口冒出时,遇焊接明火引起爆炸,气体的爆 炸力与罐内浓硫酸液体的静压力叠加形成的合 力作用在罐体上,导致2号罐体瞬间爆裂,硫 酸暴溢,又由于爆裂罐体碎片飞出,将1号储 罐下部连接管法兰砸断,罐内硫酸泄漏。
(三)直接原因 主要是由于死者不熟悉乙炔发生器的操作规程,错误 操作,造成未发生完的电石浸水发生激烈反应,生成 乙炔气和大量热能,当揭开投料口密封盖时,遇到空 气产生燃爆(燃爆就是由明火引起的爆炸)。 (四)间接原因 企业未能严格坚持落实职工上岗工作纪律及工艺培训, 员工擅自上岗,违章操作,造成了这次事故。 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教育培训工作未完全落实,管 理人员分工职责不明确,对各车间巡查管理不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案例八、辽宁抚顺顺特化工有限公司“9·14”爆炸火灾事故一、事故调查分析(一)事故概要1、事故简介2013年9月14日10时10分许,抚顺顺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特公司)发生一起爆炸火灾事故。
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两台储罐报废,50 m3原甲酸(三)甲酯产品燃尽,直接经济损失120万元。
2、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顺特公司作业人员在罐顶违章进行电焊作业产生的火花引爆了作业罐顶采样孔外溢的三甲酯蒸气,并回火至罐内,造成大罐内的爆炸性气体爆炸是发生爆炸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①顺特公司缺乏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在新建装置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审查的情况下,违法建设,违法生产;②顺特公司安全管理混乱,风险意识不强。
此次改造活动没有制定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没有认真开展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对作业现场缺乏检查,导致动火作业区内存在的三甲酯蒸气释放源没有隔断。
③改线方法(作业方式)存在问题,本可以预制好带法兰的管件后用法兰对接,但却选择了风险性最大的在罐顶动火焊接。
④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
企业虽然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一些内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但没有很好地落实。
管理及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没有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及动火作业票证管理制度,违规作业。
在罐体内存在危险物料的情况下,没按规定对距动火点不小于10米的范围内的环境进行可燃气体分析,也未按特种动火级别办理动火作业票,只是违规办理了临时用电作业票。
⑤未按规定逐步完善修订相关操作规程。
无罐顶采样操作规程,导致采样后采样口原本密封的盲法兰失去阻止三甲酯蒸气外溢的作用,埋下重大事故隐患。
对不频繁开启的罐顶采样口管理缺失,虽然在日常的检查中检查过其它法兰的紧固情况,但一直没有对罐顶采样口盲法兰螺栓紧固及垫片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
⑥对新工人的安全教育、考核存在漏洞。
新招录的焊工虽然具有操作证,但企业对其安全教育无记录,未经考核就上岗作业。
⑦中介机构在企业标准化考评时考核把关不严,没有完全尽到为企业服务为政府把关的责任。
2012年10月在对顺特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时虽然发现了企业日常施工管理漏洞很大,没有制定方案,没有认真开展危险辩识,满分10分全部扣掉,也是唯一的满分全扣项,但在归纳主要问题时没有单独列出,未能引起企业高度重视并整改,也没能为安全监管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监管重点;在考评时发现了企业的违建行为,也知道该装置只是处于设立审查阶段,不应实施建设行为,却以没有投入生产为由,没有按规定将此项分值满分100分扣除,致使企业标准化考评总分达到了三级标准化的要求。
⑧抚顺市东洲区安监局安全监察工作不到位。
东洲区安监局负责对顺特公司日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在对顺特公司例行检查时没有严格履行职责,没有有效制止企业违法建设和违法生产行为。
(二)基本情况1、事故有关单位情况顺特公司系民营企业,成立于2002年4月26日,地址位于抚顺市东洲区城乡路52号,法定代表人田某,目前在岗职工60人。
该企业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为(辽)WH安许证字[2012]0169,有效期为2012年1月6日至2015年1月5日。
许可范围为:原甲酸(三)乙酯(以下简称三乙酯)、亚磷酸、盐酸、氯乙烷、甲酸乙酯、原甲酸(三)甲酯(以下简称三甲酯)、甲酸甲酯。
三乙酯和三甲酯为主产品,年产量均为2000吨,其它为副产品和中间产品。
发证时主要设备和储存设施有三个反应工序的14台反应器,有一套精馏装置(5个精馏塔,主要用来分离提纯三乙酯)和4个主要原料及产品储罐(总容积为320 m3)。
采用间歇生产方式。
2、事故装置基本情况顺特公司用一套生产装置生产三乙酯和三甲酯。
为保证产品质量,不再用一套精馏装置分离提纯两种产品,于2012年8月末新建了一套精馏装置用来分离提纯三甲酯。
新建精馏装置主要设备有5个精馏塔、塔下回流罐、进出料泵以及发生事故的两个成品罐。
成品罐号分别为V041D(100 m3,以下简称大罐)、V041A (30 m3,以下简称小罐)。
设计大罐储存三甲酯,小罐储存甲酸甲酯,但实际生产中储存的都是三甲酯。
新建装置于2009年底获得东洲区发展和改革局的立项备案。
2010年10月抚顺市化工研究设计院为其做了施工图设计。
施工单位是抚顺市天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从2011年8月26日开始施工,2012年8月末建成产品罐及罐区防火堤。
9月完成仪表安装,具备生产条件。
2012年10月至12月底违法进行了三次试生产活动,2013年1月起违法生产至事故发生之时。
2012年1月18日,东洲区安监局检查发现了该企业的违法建设行为,并口头告知停止违法建设,补办“三同时”手续。
2012年8月企业申报了新建装置安全条件审查申请,抚顺市安监局于2012年9月19日组织召开了安全条件审查会议,并于2012年12月出具了安全条件审查批准文书。
同时告知企业应找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并将安全设施设计专篇报审。
2013年5月14日,东洲区安监局对顺特公司跟踪检查时,发现企业有未将安全设施设计专篇报审而继续建设的迹象,以检查记录形式要求其停止违法建设,补办“三同时”手续。
2013年5月,顺特公司申请该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审查,但由于该专篇不符合国家安监总局颁发的新版《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安监总厅管三[2013]39号,4月7日开始实施)内容要求,相关材料被退回,至今尚未申报。
(三)事故发生时间序列(四)事故损失情况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两台储罐报废,50m3原甲酸(三)甲酯产品燃尽,直接经济损失120万元。
图1 事故现场图2 事故现场(五)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分析顺特公司作业人员在罐顶违章进行电焊作业产生的火花引爆了作业罐顶采样孔外溢的三甲酯蒸气,并回火至罐内,造成大罐内的爆炸性气体爆炸是发生爆炸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分析①顺特公司缺乏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在新建装置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审查的情况下,违法建设,违法生产;②顺特公司安全管理混乱,风险意识不强。
此次改造活动没有制定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没有认真开展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对作业现场缺乏检查,导致动火作业区内存在的三甲酯蒸气释放源没有隔断。
③改线方法(作业方式)存在问题,本可以预制好带法兰的管件后用法兰对接,但却选择了风险性最大的在罐顶动火焊接。
④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
企业虽然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一些内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但没有很好地落实。
管理及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没有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及动火作业票证管理制度,违规作业。
在罐体内存在危险物料的情况下,没按规定对距动火点不小于10米的范围内的环境进行可燃气体分析,也未按特种动火级别办理动火作业票,只是违规办理了临时用电作业票。
⑤未按规定逐步完善修订相关操作规程。
无罐顶采样操作规程,导致采样后采样口原本密封的盲法兰失去阻止三甲酯蒸气外溢的作用,埋下重大事故隐患。
对不频繁开启的罐顶采样口管理缺失,虽然在日常的检查中检查过其它法兰的紧固情况,但一直没有对罐顶采样口盲法兰螺栓紧固及垫片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
⑥对新工人的安全教育、考核存在漏洞。
新招录的焊工虽然具有操作证,但企业对其安全教育无记录,未经考核就上岗作业。
⑦中介机构在企业标准化考评时考核把关不严,没有完全尽到为企业服务为政府把关的责任。
2012年10月在对顺特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时虽然发现了企业日常施工管理漏洞很大,没有制定方案,没有认真开展危险辩识,满分10分全部扣掉,也是唯一的满分全扣项,但在归纳主要问题时没有单独列出,未能引起企业高度重视并整改,也没能为安全监管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监管重点;在考评时发现了企业的违建行为,也知道该装置只是处于设立审查阶段,不应实施建设行为,却以没有投入生产为由,没有按规定将此项分值满分100分扣除,致使企业标准化考评总分达到了三级标准化的要求。
⑧抚顺市东洲区安监局安全监察工作不到位。
东洲区安监局负责对顺特公司日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在对顺特公司例行检查时没有严格履行职责,没有有效制止企业违法建设和违法生产行为。
二、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发生后,顺特公司立即组织自救,并向相关部门报告,同时向110指挥中心报警。
在接到事故报告后,抚顺市主要领导带领安监、环保、公安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抚顺市启动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了抢险救援指挥部,调集公安、消防和医护人员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抚顺石化分公司、抚顺市消防部门共派出122名消防官兵,出动19台消防车进行灭火战斗,同时围堵、收集了消防用水,排入相邻的抚顺石化公司腈纶化工厂污水处理厂。
救援人员对事故罐区管排及框架实施冷却保护,并对罐区进行扑救。
18时大火被扑灭,24时罐内残留物被抽空,并送到石化公司腈纶化工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反思与建议(一)要切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各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及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深刻吸取顺特公司“9.14”爆炸火灾事故沉痛教训,举一反三,下大力气加强安全生产尤其是化工生产安全工作。
从基础抓起,采取更加坚决、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的措施,通过完善体制、健全制度、创新机制,强化责任、强化管理、强化监督,严格执法、严格考核、严肃问责,真正把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措施落到实处,牢牢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和政府安全监管基础。
(二)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工作。
各县区政府要继续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12〕10号)的要求,以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相关部署,坚持不懈地持续开展“打非治违”工作。
东洲区政府要针对所辖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机制、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继续加强对“打非治违”工作的领导,保持对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非法转包、承包和非法违法生产建设经营行为。
尤其是触犯法律的,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要着力建立“打非治违”工作的长效机制。
广泛宣传本次事故教训,抓住典型案例,严惩重罚,通过实际行动转变“先上车后买票”的错误观念,杜绝建设项目非法违法建设带来的先天隐患。
(三)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把事故防范工作落到实处。
顺特公司及其它化工企业要深刻吸取这次爆炸火灾事故的沉痛教训,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企业头等大事来抓。
一是要依法建立健全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层层落实与考核。
二是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岗位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落实到位。
三是要进一步强化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盲板的抽堵等作业的安全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增强风险辨识,严格条件确认、严格作业许可、严格现场监控,确保作业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