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疗法2011---上

合集下载

《液体疗法》课件

《液体疗法》课件

液体疗法的基本原则
补充体液
总结词
通过补充体液,可以纠正脱水状态,维持正常的体液平衡。
详细描述
当人体失去大量水分时,会出现脱水症状,补充体液是首要的治疗原则。根据脱 水的程度和类型,选择适当的补液方法和液体种类,如口服补液盐、静脉输液等 。
维持电解质平衡
总结词
通过补充电解质,可以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体内各电解质 的正常水平。
近代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液体的成分和作用有了更深 入的了解。在20世纪,随着临床营养学和输液技术的进步 ,液体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现代
现代医学中,液体疗法已经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液体疗法和治疗方法也不 断涌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Part
02
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酸碱失衡的症状,如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通过补充酸性或碱性溶液,可以纠 正酸碱失衡状态,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Part
03
常见液体疗法种类
口服补液
总结词
通过口服途径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适用于轻度脱水症状。
详细描述
口服补液是最常见的补液方法,通常使用口服补液盐或其他适合婴幼儿和成人的口服液体制剂。适用 于轻度脱水症状,如腹泻、呕吐等引起的体液损失。优点是方便、安全、经济,缺点是对于严重脱水 症状效果不佳。
其他特殊补液方法
总结词
其他不常用的补液方法,如气管补液、鞘内 补液等。
详细描述
除了上述常见的口服补液、静脉输液和腹腔 补液外,还有一些特殊补液方法,如气管补 液、鞘内补液等。这些方法通常在特殊情况 下使用,如严重烧伤、脑水肿等。优点是根 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补液方法,缺点是需 要专业医护人员操作,且操作难度较大。

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一、概念液体疗法是通过补充(或限制)某些液体来纠正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治疗方法,是儿科护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在治疗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应用广泛,是儿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

护理人员了解各种液体的配比(特别临床应用广泛的混合液的配制)和用途有助于液体疗法的实施,认真观察补液前后病情变化并做好细心护理可提高液体疗法成功率。

二、难点:1、为什么要配制混合溶液应为临床上脱水的性质、程度不同,酸中毒程度不同故需要混合液。

2、等渗性脱水补充累积损失量时为什么用1/2张或2/3张而不是等张的液体从理论上讲等渗性脱水要补充等张含钠液,但是,因为还需要同时补充生理需要量和继续损失量所需的水分和电解质,因此通常概括上述三项需要量,故对腹泻等丧失液体引起的等渗性脱水给1/2张含钠液。

3、混合溶液简便配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二种溶液的溶质相等三、补液途径:①胃肠道。

尽量采用口服补液。

在口服或吸收液体发生困难时,可采用其他方法。

必要时可采用胃管点滴输液。

②胃肠道外。

静脉输液最常用。

四、熟悉常用液体的种类、成分及配制(1)非电解质溶液:常用的有5%葡萄糖溶液和10%葡萄糖溶液,主要供给水分和供应部分热量。

5%葡萄糖液为等渗溶液,10%葡萄糖液为高渗溶液,但输入体内后不久葡萄糖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供给能量,或转变成糖原储存于肝内,不起到维持血浆渗透压作用,故视为无张力溶液。

(2)电解质溶液:种类较多,主要用于补充损失的液体、电解质和纠正酸、碱失衡。

1)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和林格液:均为等张液,在生理盐水中含钠和氯量各为154mmol/L,与血浆离子渗透压近似(142mmol/L),为等渗液。

但氯比血浆浓度(103mmol/L)高1/3,不含HCO3-。

输入过多可致高氯性及稀释性酸中毒,尤其在严重脱水酸中毒或肾功能不佳时。

故临床常以2份生理盐水和1份1.4%碳酸氢钠混合,使其钠与氯之比为3:2,与血浆中钠氯之比相近。

液体疗法--恢复(一)

液体疗法--恢复(一)

液体疗法--恢复(一)液体疗法--恢复“液体疗法”是指将喝水的方式,改成定量、定时、定频饮用温热水,并配合学习、睡眠和其他生活习惯的方法,从而实现一种生命力的恢复和增强。

该疗法由日本医师森林正藏博士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该疗法在临床上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液体疗法的原理是,人体由70%的水构成,水分不足就会引起身体各个器官的失调,影响人体代谢功能,从而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

而通过液体疗法的恢复过程,可以调节身体的酸碱平衡,排除体内毒素,改善机体的离子平衡,从而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液体疗法有以下几个指导原则:1.定量:每天饮水量不低于每公斤体重30ml,依据每个人的体重不同而有所不同。

2.定时:除了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应在起床后的30分钟内、午休及前一晚睡前和中途起夜等合适的时候,喝下所规定量的温水。

3.定频:根据每天不同时间段、情况的变化,分别制定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四小时等相应的喝水频次。

4.温水:饮用水应保持在42度左右,这样有利于人体的吸收。

5.规律:每天严格按照定量、定时、定频等原则进行,不要随意减量或增量。

液体疗法的好处很多,首先,能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排毒养颜、延缓衰老,其次,液体疗法还能缓解视力下降、失眠、脚气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对人体健康的恢复和巩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液体疗法还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轻各种肌肉及骨骼疾病等方面的痛苦。

液体疗法是一种安全、自然、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药物治疗所没有的优点,同时坚持这种长期的饮水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体内毒素和废物的积聚,维持身体的健康,并能延缓衰老。

为了保持健康,每个人都应该坚持定量、定时、定频地饮用温热水,这样有助于我们恢复健康,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液体疗法讲课用课件

液体疗法讲课用课件
目标导向补液
根据术中监测指标如中心静脉压、尿量等,及时调整补液速度和量 ,以达到目标导向补液。
选择合适液体
优先选择平衡盐溶液或胶体液,避免使用过多晶体液,以免加重组 织水肿。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感染风险降低方法
无菌操作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洗手、戴口罩和手套,确保输液器和针 头无菌。
定期更换敷料
穿刺部位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
避免触碰
避免患者或医务人员的手触碰输液管、接头等无菌区域。
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注意事项
了解药物性质
01
熟悉各种药物的性质、作用及相互作用,避免药物间不良反应

分开输注
02
如确需同时输注多种药物,应尽量分开输注,避免药物在管道
内混合。
注意药物稀释
03
按照药物说明书进行稀释和配置,确保药物稳定性和有效性。
疗法。
THANKS
感谢观看
控制液体摄入
根据患者尿量、体重等指标,严格控制液体摄入 量,避免加重水肿和高血压。
选择合适液体
优先选择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避免使用高钾 、高钠液体,以免加重病情。
利尿剂应用
适当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以促 进多余水分排出,但需注意电解质平衡。
围手术期患者应用策略
预防性补液
手术前根据患者情况预防性补液,以维持术中循环稳定,减少并 发症发生。
缺点
对中重度脱水效果有限, 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 等不良反应。
适应症
轻度脱水、预防脱水、无 法静脉输液的患者。
静脉输液治疗
优点
可快速补充血容量,纠正脱水, 维持电解质平衡,适用于各种程
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脱水。

液体疗法ppt课件

液体疗法ppt课件
液体疗法
补钾治疗
液体疗法
补钾治疗
• 治疗方法 轻度尽量口服 中重度先一半静脉点滴,一半口服
•注意事项 见尿补钾 一般不全量点滴 浓度不超过0.3% 补钾时间4-6天 每天静脉补钾输液时间不少于6小时
液体疗法
需补10%kcl=10×300mg=3000mg 10%Kcl 30ml,15ml加入液体中补
呼吸肌麻痹 ②消化系统: 腹胀,肠鸣音减弱 ③循环系统: BP↓,S1低钝,ECG-U波,T波低平 ④肾损害-多尿
液体疗法
低钠血症
• 定义:血钠<130mmol/L((136-146mmol/L) • 病因:心衰 肾衰 营养不良 CNS 恶性病 • 临床表现:
轻度 症状不明显 Na+<120mmol/L 神经系统-倦怠、冷漠,惊 厥、 昏迷,死亡 消化系统:厌食、恶心、呕吐 伴细胞外液容量增多时:皮肤水肿,肺水肿
液体疗法
纠酸治疗
酸中毒表现及分度
液体疗法
纠酸治疗
①去除病因 ②补碱:5%SB首选,1.4%为等渗。 ③用法:5%SB(ml)数=(-BE)×0.5×体重
=(18-HCO3-)×体重
▲ 5%SB 1ml/kg 可提高 HCO3-1mmol/L ▲一般先补应补量的一半或先提到正常低值13
液体疗法
例:CO2CP为8mmol,应补: 应提高17mmol-8=9mmol 5%SB=10×1×9=90ml 先一半补45ml,余下加入累积损失量 中补。
液体疗法
口服补液
•适应症:轻度脱水; 中重度脱水而无条件静脉输液者
•口服补液盐(ORS): NaCl 3.5g、SB 2.5g、KCl 1.5g、 葡萄糖20g、加水至1000ml配成,张力为2/3张

名词解释 液体疗法

名词解释 液体疗法

名词解释液体疗法
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这液体疗法!你知道不,这液体疗法就像是给
身体这个大机器加油、维护一样重要呢!比如说,人就好比一辆汽车(这就是类比哦),要是没了油或者其他液体,那还能跑起来吗?肯
定不行呀!
液体疗法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补充或调节液体的量和成分来维持
身体的正常运转。

咱人每天都需要一定量的液体来保持身体的各种功
能正常呀。

想象一下,要是你身体里的液体不平衡了,会咋样?哎呀呀,那可
能就会出现各种不舒服啦,就像车子没油会熄火一样(又是类比呢)!比如脱水啦,会让你觉得口干舌燥、头晕乏力;或者电解质紊乱,那
可能就会心跳不正常啥的。

这时候,液体疗法就派上用场啦!医生就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你挂
上吊瓶,输入合适的液体。

这就好像给车子精准地加油、加各种保养
液一样。

我记得有一次我朋友生病住院了,医生就给他用了液体疗法。

我去
看他的时候,他还说呢,“哎呀,这挂上水感觉好多了。

”可不是嘛,
这就是液体疗法的神奇之处呀!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液体疗法,那得有多少人因为身体里的液体出
问题而遭罪呀!所以说呀,液体疗法真的是太重要啦!它能帮助我们
保持身体的健康,让我们能活力满满地去生活、去工作!它就是我们健康的守护者呀!
我的观点就是:液体疗法是医学中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维护我们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液体疗法的名词解释

液体疗法的名词解释

液体疗法的名词解释液体疗法是一种药物治疗的方式,通过口服或者静脉注射将药物以液体的形式输送到人体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种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并且在一些特定的疾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液体疗法采用的是液体剂型,这使得患者能够更加方便地接受治疗。

相比于药片或者胶囊等固体剂型,液体剂型更容易咀嚼和吞咽,适用于年幼或者老年患者,以及那些有吞咽困难的患者。

此外,液体剂型还具有更好的吸收性能,往往能够更快地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迅速发挥治疗作用。

其次,液体疗法在一些特定的疾病治疗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比如,在某些胃肠道疾病的治疗中,液体疗法能够通过直接输送药物到消化道,加快药物的起效时间,并且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此外,对于某些需要快速输液的急救等紧急情况,静脉注射液体药物能够快速地将药物送达到患者体内,迅速发挥作用。

然而,液体疗法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与副作用。

首先,液体疗法需要对药物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调配,以确保患者获得正确的剂量。

如果测量或者调配过程出现错误,可能会导致药物过量或者不足的情况,进而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

此外,液体疗法需要通过胃肠道吸收药物,因此在患者有胃肠道问题或者吸收不佳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为了确保液体疗法的安全和有效,医生通常会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衡量。

他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特点选择出最适合的液体疗法方案,并监测患者的治疗反应和身体状况。

同时,医生也会针对不同疾病和药物的特点,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液体疗法的最佳效果。

在现代医学领域中,液体疗法已经成为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它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舒适的治疗选择,同时在特定的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液体疗法的副作用和风险,以及医生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只有在充分了解和监测的前提下,液体疗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

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

7
低钙和低镁血症
• 血清钙<1.9mmol/L,低钙血症 血清钙< , • 血清镁<0.65mmol/L, 低镁血症 血清镁< • 表现为手足搐搦或惊厥,极少数久泻和营 表现为手足搐搦或惊厥, 养不良患儿输液后出现震颤、抽搐。 养不良患儿输液后出现震颤、抽搐。 • 用钙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有低镁血症可能
22
补钾
• • • • 见尿补钾 不能静脉直推 浓度<0.3% 浓度 补钾速度不能过快, 补钾速度不能过快,一日补钾总量静脉输液时间 不少于6 不少于6~8小时 • 静脉补钾需维持 ~6天 静脉补钾需维持4~ 天 • 轻度低钾血症:氯化钾 轻度低钾血症:氯化钾200~300mg/kg.d 口服 ~ • 重度低钾血症:氯化钾 重度低钾血症:氯化钾300~400mg/kg.d静脉 ~ 静脉
27
诊 断
• • • • • 1)急性重型腹泻病 急性重型腹泻病 2)重度低渗性脱水 ) 3)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 4) 离子紊乱:低钠血症,低钾血症 离子紊乱:低钠血症, 5)休克早期 )
28
治 疗
• 补液总量 补液总量1500~1800ml • 扩容阶段补液选择等张含钠液(如2:1 扩容阶段补液选择等张含钠液( : ),200ml(20ml/kg)在30~60分钟内滴 液), ( ) 分钟内滴 入 • 加 10%氯化钾 氯化钾7.5ml 氯化钾
2
重型腹泻
• 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 • 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 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 而来 • 除有较重的胃肠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 除有较重的胃肠症状外, 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 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 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 休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Na
>150mmol/L
严重高渗性脱水可致神经细胞脱水,脑实质皱缩,脑脊液压力↓, 脑血管扩张,甚至血管破裂出血或脑血栓形成。
血浆高渗,循环血量减少相对较轻 组织间液
细胞内液
举例-4 患儿,男,1岁,腹泻2天,口渴欲饮,饮 入易吐,小便少,精神差,皮肤干燥、弹性差, 目眶凹陷,啼哭少泪,口唇干燥,心肺正常, 四肢欠温。体重8.3kg。血钠133mmol/L。
稍少
皮肤
稍干
眼眶前囟
稍凹陷
循环
四肢温
(30~50 )
中度 5~10% (50~100)
稍烦躁
委靡 烦躁 少 明显 少
弹性好
干、弹性差 凹陷
(循环无改变)
稍凉
重度
﹥10% (100~120)
淡漠 昏迷

烦渴
极少 或无尿
干、花 弹性极差
深凹
厥冷 血压下降
举例-1
患儿,男,2岁,解稀薄大便,每日5~6 次,口渴欲饮,小便稍减少。查体:血压 84/50mmHg,体重11.5kg,精神尚好,皮肤 干燥、有弹性,啼哭有泪,口唇干燥,心肺 正常,腹胀,肠鸣音存在,四肢温暖.

根据CO2-CP结果将酸中毒分为以下三度: 代酸
CO2CP 轻度酸中毒 中度酸中毒 重度酸中毒 40~30Vol% 30~20Vol% < 20Vol% HCO318~13mMol/L 13~9mMol/L <9mMol/L
脱水程度?
举例-2
患儿,男,1岁,腹泻2天,口渴欲饮,饮 入易吐,小便少,精神差,皮肤干燥、弹性差, 目眶凹陷,啼哭少泪,口唇干燥,心肺正常, 四肢欠温。体重8.3kg。
脱水程度?
举例-3
为什么上图提示重度脱水?
(2)脱水性质
是指现存体液渗透压的改变。在脱水时,水 和电解质均有丢失,分为 等渗性脱水:血清Na 130 ~150mmol/L 低渗性脱水:血清Na ﹤ 130mmol/L 高渗性脱水:血清Na ﹥ 150mmol/L
脱水的性质
①等渗性脱水(发生率40~80%)
特点:
水和Na成比例损失:血Na+ 130~150 mmol/L 病理: 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循环血容量减少,但细胞内液量 无明显变化,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正常。
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失水和失Na+的比例不可能 相同,但是一般情况下,失水程度不太快,不太严重,肾 功能较好时,通过肾的调节作用,可使体液维持在等渗状 态。因此,等渗性脱水较为多见。
2、低钾血症
低血钾:血清K+ < 3.5mmol/L 钾的生理功能: 人体内的钾大部分(约97%)存在于细胞内液中,组
成细胞的原浆和维持细胞内液的电中性和渗透压。在细胞 内液中保持一定的浓度,与细胞内酶的正常活动和能量代 谢密切相关。正常血K+:细胞外液中K+含量虽少,但其浓 度相当稳定,经常维持在3.5~5.5mmol/L之间。
(1)低钾血症
低血钾:血清K+ < 3.5mmol/L 钾的生理功能:
人体内的钾大部分(约97%)存在于细胞内液中,组成细胞的原 浆和维持细胞内液的电中性和渗透压。在细胞内液中保持一定的浓度, 与细胞内酶的正常活动和能量代谢密切相关。正常血K+:细胞外液中 K+含量虽少,但其浓度相当稳定,经常维持在3.5~5.5mmol/L之间。
脱水程度?性质?
举例-5
患儿,男,1岁,腹泻3天,每日10余次蛋花
汤样大便,量多,口渴多饮,小便短黄,时有低 热,曾自购药物喂服无好转,近半天未解小便, 精神淡漠,面色苍白,皮肤干燥,弹性极差,目 眶凹陷,啼哭无泪,口唇干燥,四肢冰凉,体重
7.5kg血钠155mmol/L。
脱水程度?性质?
2、电解质平衡紊乱
4、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Na+
K

CI- Mg
2+
CO-3 HPO
2- 3
引出问题:临床上了解血浆渗透压测血浆Na+ 的根据?
5、小儿水液代谢特点
水需要量相对大交换率高 新陈代谢旺盛 体表面积相对大 呼吸频率快, 体液平衡调节功能不成熟 婴幼儿肾浓缩功能差 肾滤过率低 多尿 水摄入过多 水入量不足更易脱水 易水肿或低血钠 不显性失 水相对多 对 缺 水 耐 受 力 差
小 儿 液 体 疗 法
一、液体疗法的相关概念 1、体液
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容量和浓度,分
布于三个“间隙”之内。
“细胞内液”:在细胞内。 “组织间液”:在组织间隙。 “血浆”:在血管内。
血 浆
细 胞 外 夜
组织间液 细胞内液
2、体液平衡
在生理情形下,体液通过机体的调 节机制维持动态平衡。
维持水正常
体液平衡
维持电解质正常 维持酸碱度正常 维持渗透压正常
血 浆
细 胞 外 夜
组织间液
细胞内液
3、体液的分布(占体重的百分比)
年龄
新生儿
总量
78
血浆
6
组织间液
37
细胞内液
35
1岁
2~14岁
70
65
5
5
25
25
40
40
成人
55~60
5
10~15
40~45
---------------------------------------
二、液体疗法
即通过补充不同种类的液体以纠正 水和电解质紊乱、恢复和维持血容量、渗 透压、酸碱度和电解质成分的稳定,从而 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为目的的治疗方 法。
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脱水
是指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 少。脱水除损失水分外,还伴有钠、钾和其它 电解质的丢失。
常见原因:吐 、泻、摄入量不足。
②低渗性脱水(发生率20~50%)
特点:
失Na >失水 血Na+ < 130 mmol/L
病因:
病理:细胞外液渗透压↓,水向细胞内转移, 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细胞内水肿。 表现:在失水量相等的情况下,其脱水比其 它两种脱水严重,同时因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较 易发生休克。低Na严重者,可发生脑细胞水肿。 出现磕睡,甚至昏迷。
缺钾的主要原因

入量不足; 由消化道丢失过多, 肾脏排出过多: 钾在体内分布异常: 碱中毒。


缺K+的临床表现: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 精神萎糜、颈软,四肢无力、腹胀、肠鸣音消失,
严重时腱反射消失,呼吸肌无力——呼吸麻痹。

心肌兴奋性增高: 心律失常、心音低钝、心电图可见S—T段下移,T 波低平,出现U波;心率增快,心脏增大。 肾小管上皮细胞退行性变: 肾功能浓缩功能降低——多尿。

水电介质平衡失调-钾代谢异常

低钾血症
K+﹤3.5mmol/L(3.5~5.5mmol/L) 肌力下降、反射减弱 心律紊乱、血压下降 Q-T间期延长,ST下降,U波出现

(2)高钾血症
高血钾:血清K+ ﹥ 5.5mmol/L 原因
表现
治疗
水电介质平衡失调-钾代谢异常

高钾血症
K≥5.5mmol/L(3.5~5.5mmol/L) 精神萎靡、肌无力 心律紊乱 T波高耸、P波消失

高钾心电图改变
(3)低钙血症
血清Ga
2+
﹥ 1.80mmol/L
原因
表现 治疗
3、酸碱平衡紊乱
(1)代谢性酸中毒
临床表现:呼吸深快

轻度酸中毒
一般无明显表现,仅有呼吸稍增快; 较重的酸中毒 出现以下表现:呼吸深快,精神萎糜,烦躁不安、 昏睡、恶心、呕吐、口唇呈樱桃红色等。

由于新生儿和小婴儿的呼吸代偿功能较差,酸中毒时 其呼吸改变可不典型,往往仅表现有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萎糜,拒食和面 色苍白等。
血浆低渗,循环血量减少明显 组织间液
细胞内液
③高渗性脱水(发生率2~12%)
特点:失水 > 失Na
病因: 病理: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其渗透压增高,水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 移,细胞内液减少。 表现:因为细胞外液的减少,可以从细胞内液的移出而得到部分补 偿。故在失水量相等的情况下,高渗性脱水征出现较晚,并比其他两种脱 水为轻,循环障碍的症状也较轻。但严重脱水也可致休克。 由于细胞内脱水,引起粘膜和皮肤干燥,烦渴、高热、烦躁不安、 肌张力增高,甚至发生惊厥。
(1)脱水的程度:轻、中、重度。
指患病后累积的体液损失量,即患病前与来诊 时体重的差值。 总的表现:消瘦、尿少、体重减轻、皮肤苍白 发灰、弹性差、前囟、眼窝下凹、粘膜干燥、脉搏 增快、心音低钝,严者可致血压下降,出现休克。
脱水 程度
轻度
失水量(%) (ml/kg)
3~5%
精神
稍差
眼泪

口渴

尿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