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格式范本
模板技术交底范本

③安装完毕后分别吊线、校正每边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校正完后,在木龙骨与排架柱箍间
用硬木楔打紧。
④模板底部空隙较大时,为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应用 1:3 水泥砂浆找平或用模板垫平。
(2)地下室(人防)外墙板模板安装
地下室外墙板支设同上,外墙的内外模板加固用焊有止水片的对销螺丝拉结定型,螺栓间
距水平向≤450mm ,竖向间距≤600mm ,用扣件式钢管架作整体固定。
4、墙柱内杂物清理干净,定位钢筋已焊好或扎好。
5、现场钢筋已经监理验收合格。
二、模板施工
(一)模板的支设安装
1、模板的支设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
a、按配板设计循序拼装,以保证主模板系统的整体稳定。
b、配件必须装插牢固,支柱下的支承面应平整垫实,要求足够的受压面积。
c、予埋件与预留孔洞必须位置准确,安设牢固。
件止的下顶紧程度均全部检查,且上下扣件间隙≤2mm)。梁支架每排立杆(以上均已含梁两
侧梁板共用的立杆)以梁竖向中线为对称轴,按横距=(梁宽+600)mm/(每排根楼-1)均
分布置(计算横距<300的按照300设置);梁下次楞平行于梁截而布置,梁侧上下木方压脚,
梁底步步紧锁紧。
1.2梁板支撑系统具体做法如下:
.
通线调节支顶的高度,将大龙骨拉平,架设小龙骨。
精品文档
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楼面模板铺完后,应复核模板面标高和板面平整度,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漏设并应位置准
确。支模顶架必须稳定、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1.5模板支撑体系的构造要求
立杆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中足够的设计刚度,剪刀撑设计沿支架四周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技术交底的模板

技术交底的模板
技术交底模板
标题:技术交底
日期:[填写日期]
准备人:[填写准备人]
参与人员:[填写参与人员]
概述:
此次技术交底旨在向参与人员详细介绍特定技术或工作流程。
通过交底,参与人员可以了解技术细节,掌握操作步骤,并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内容:
1. 技术介绍:
详细介绍所涉及的技术或工作流程的背景、原理和应用领域。
确保参与人员对技术的基本概念有充分的理解。
2. 操作步骤:
逐步介绍具体的操作步骤,包括所需材料、工具和设备,以及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确保参与人员清楚实际操作的流程和要点。
3. 问题解答:
留出时间,参与人员可以提问或讨论他们在理解和应用技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回答问题并提供进一步解释和指导,确保参与人员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技术。
4. 实操演练:
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实操演练,让参与人员实际操作并应用所学的技术。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参与人员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和技能。
5. 总结:
总结技术交底的要点和重点,再次强调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醒参与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遵守。
鼓励参与人员将所学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附件:
- 技术资料:提供相关的技术文档、手册、视频教程等,供参与人员进一步学习和参考。
- 操作指南: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包括步骤和截图,供参与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参考。
备注:
[填写其他需要补充的信息,如交底地点、时间安排等]。
完整word版技术交底范本

完整word版技术交底范本技术交底范本一、项目背景本项目为某企业的新产品研发项目,产品名称为“智能家居控制器”。
该产品为一款智能家居控制器,可通过手机APP进行控制,实现灯光、窗帘、空调等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
二、技术方案1. 硬件部分该智能家居控制器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主控模块:采用ARM Cortex-M3 MCU芯片,集成内部FLASH存储器和外部SD卡扩展存储器。
主控模块负责将手机APP发送的控制指令解析后,通过无线模块发送给家居设备。
(2)无线模块:采用2.4GHz无线通信技术,负责与家居设备进行通信。
无线模块采用PCB天线,可支持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
(3)电源模块:将外界电源转换为控制器所需的电压和电流。
电源模块采用开关电源设计,能够有效抑制噪声和干扰。
(4)输入模块:负责将外部信号转换为可读入主控模块的数字信号。
输入模块可支持多种信号输入方式,如GPIO输入、I2C输入、ADC输入等。
(5)输出模块:负责将主控模块发送的数字信号转换为可控制家居设备的模拟信号。
输出模块可支持多种输出方式,如PWM输出、DAC输出等。
2. 软件部分该智能家居控制器的软件部分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主控程序:负责解析手机APP发送的控制指令,并与无线模块进行通信,最终控制家居设备。
(2)无线通信程序:负责与家居设备进行通信,通过2.4GHz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3)手机APP开发:通过开发手机APP,用户可通过手机对家居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手机APP采用Android或iOS开发,可支持多种安全认证方式,如密码认证、指纹识别等。
三、系统性能1. 传输距离该智能家居控制器采用2.4GHz无线通信技术,传输距离可达100米。
2. 控制精度该智能家居控制器的输入模块采用高精度的ADC转换芯片,输出模块采用高精度的DAC转换芯片,控制精度可达0.5%。
3. 安全性该智能家居控制器采用多种安全认证方式,如密码认证、指纹识别等,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技术交底格式和要求

编制技术交底的格式和相关要求为统一、规范技术交底的程序、格式及内容特编制本标准。
一、技术交底格式1、标题采用2号仿宋体,内容采用4号仿宋体。
2、表头上“共页第页”已经表示清楚,不得在页面下方再出现此字样。
3、交底书在最后设置“交底、复核、审核、接底"四项,交底页数超出1页的,只在最后一页设置.4、表格线条轮廓粗细分明,表格的外边框用粗线,表格内的线条用细线,并标明表名,有说明的要在表格的下方注明.(见示例图一) 示例图一×××隧道Ⅰ~Ⅲ级围岩全断面施工材料消耗表5、插图的线条应粗细分明,构造线用多段线修改为0。
5mm的线宽表示,标注线、中心线或其它的说明用多段线修改为0.25mm 的线宽表示;插图中文字说明和标注的字体大小要适当要小于交底正文字体的大小.(见示例图二)示例图二:6、附图采用标准图的统一格式(见示例图三),图号、说明、数字标示清楚,整体美观、清晰。
7、内容列条款时,采用:一、1、1.1、1.1.1……的排序方法。
8、交底编号:200×年×月×日桥(隧)-OO×二、技术交底的内容1、说明交底的缘由和工序概况,说明所交底工序目前情况及交底要达到的目的。
2、交底要对某一工序进行交底,另外一些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必须下发作业指导书,而强调某一工序或局部时,以通知形式下发即可。
3、交底必须有交底说明、施工工艺流程图(见示例图四)、施工步序与方法、施工控制要点、材料用量、机具配备配置、劳动力计划、工期和进度的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措施、质量措施、环保措施、工期保证措施十三项内容,必要时再加上其他注意事项的说明。
示例图四:4、交底内容通俗易懂,简单明了,不能生搬硬套规范。
5、如果是补充交底的,要注明是哪个交底的补充.三、技术交底的程序技术交底的程序按照下面的流程图进行:交底程序流程图1、按照部门负责人或领导的要求编制某分项、分部工程或某个工序的技术交低。
吊篮作业安全技术交底范本

吊篮作业安全技术交底范本第一部分:工程概况与安全要求一、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XXX项目吊篮作业工程1.2 工程地点:XXX1.3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外墙施工、装修、维修等作业。
1.4 吊篮作业类型:电动吊篮、手动吊篮。
1.5 吊篮作业高度:依据工程实际需求,作业高度在XXX米范围内。
二、安全要求2.1 吊篮作业人员要求(1)从事吊篮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须年满18周岁,具有相应的文化程度和身体健康条件,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吊篮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3)吊篮作业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规定。
2.2 吊篮设备要求(1)吊篮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设备制造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
(2)吊篮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吊篮设备的安装、拆卸、维修和保养应由专业人员操作,并定期进行。
2.3 现场安全管理(1)施工现场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吊篮作业的现场安全管理。
(2)施工现场应制定完善的吊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3)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4 安全防护措施(1)吊篮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2)吊篮设备应设置限速器、安全锁等安全防护装置,并定期检查、维护。
(3)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吊篮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2.5 应急预案(1)施工现场应制定吊篮作业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救援措施等。
(2)应急预案应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吊篮作业人员熟悉应急处理流程。
(3)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
本部分对吊篮作业的工程概况及安全要求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吊篮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下一部分将详细介绍吊篮作业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第二部分:吊篮作业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一、吊篮作业操作规程1.1 吊篮操作前准备(1)检查吊篮设备是否完好,确认无损坏、漏电等情况。
技术交底书范本

技术交底书范本第一篇:技术交底书范本一、著录项目1、确定发明人名称:为自然人,可以有多人2、确定申请人:可以为个人或单位,也可以有多个申请人,个人和单独的单位申请可以获得费用减缓二、技术资料(技术交底书)1、实用新型主题名称确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名称中不能含有明显的功能性词语2、现有技术现状重点讲述申请日前与申报主题最相关和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情况,说明其存在的缺点、不足,或者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缺点,需要从产品结构或者方法流程方面进行说明3、本实用新型或者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涉及到我们的创新产品或者方法1)技术方案:机械产品类:清楚完整地说明产品的整体结构及部件的名称、构造、位置关系、连接关系,必要时说明其动作原理、工作程序、实用方法。
电子产品类:提供原理框图、电路图,阐述电路逻辑关系、电路连接关系、电路工作过程,重点说明电路信号的输入输出关系及其信号的处理。
配方发明类:提供其祖坟、配比及其多个实施例,并简述其制造方法。
所有涉及到重量或者温度等数值方面的发明创新,需要提供一个范围值和至少一个精确值。
方法发明类:如化工、药品、食品的生产方法、制造工艺等,应提供其工艺步骤、工艺条件的限定及工艺参数,并可提供流程图,药品类的还应提供使用效果证明及药检证明。
所有涉及到重量或者温度等数值方面的发明创新,需要提供一个范围值和至少一个精确值。
技术方案里要指出发明创新部位,有利于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2)有益效果和优点: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指出本实用新型或者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和优点4、提交附图:准确完整地体现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重点在于创新部位,根据具体情况提交外形图、结构原理图、剖面图、分解图等等。
第二篇:技术交底书深圳万川知识产权事务公司专业办理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版权登记,公司注册。
欢迎联系知产顾问张燕霞:***技术交底书适用以产品、设备、方法为主的专利申请,即技术创新主要是基于产品、设备、和工艺或方法的改进,请提供以下技术资料:1、发明名称(反映发明的主题。
(完整版)技术交底范本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底人
接收人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2011年10月29日施管表5
工程名称
五家渠市青湖路改扩建工程第一期二标
分部工程
机动车道
分项工程名称
施工测量
交底内容:
1、施工前,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现场交桩,施工单位对所交桩进行复核测量;原测桩有遗失或变位时,应及时补钉桩校正。
②施工前应先修筑试验段,以确定能达到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与压实机械组合,及相应的压实遍数、沉降差等施工参数。
③填石路堤宜选用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25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或2.5t以上的夯锤压(夯)实。
④路基范围内管线、构筑物四周的沟槽宜回填土料。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底人
接收人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2009年8月25日施管表5
次干路
≥90
支路及其他小路
≥90
﹥150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90
次干路
≥90
支路及其他小路
≥87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底人
接收人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2009年8月10日施管表5
工程名称
五家渠市青湖路改扩建工程第一期二标
分部工程
机动车道
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②压实应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均匀一致。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km/h。
工程名称
五家渠市青湖路改扩建工程第一期二标
分部工程
机动车道
分项工程名称
软土路基
交底内容:
1、软土路基施工应列入地基固结期。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预压,预压期内除补填因加固沉降引起的补填土方外,严禁其他作业。
技术交底内容范本

技术交底内容范本一、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2. 项目位置:3. 项目概况:项目的主要内容、规模、功能和特点等。
二、设计要求1. 设计依据:根据何种标准或规范进行设计。
2. 设计内容:对项目的设计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各个部分的功能和要求等。
三、技术指标1. 结构要求:对项目的结构要求进行说明,包括承载能力、抗震要求等。
2. 设备要求:对项目所需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等进行详细描述。
3. 施工要求:对施工的工艺流程、质量要求、安全要求等进行明确规定。
四、施工方案1. 施工方法:对项目的施工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施工序列、材料选用等。
2. 安全措施: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明确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
3. 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和验收标准进行明确规定。
五、验收标准1. 结构验收:对项目结构验收的标准和方法进行明确说明。
2. 设备验收:对项目所需设备的验收标准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性能测试和功能验收等。
3. 施工验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标准和方法进行明确规定,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等。
六、工期要求1. 施工进度:确定项目的总工期和各个阶段的工期要求。
2. 进度款支付:工程款按照工程实际进度和效果进行支付。
七、技术交底1. 技术要求交底:包括结构制图、设备调试、工艺流程的交底等。
2. 施工现场交底:在施工现场进行具体的施工方法、安全措施等方面的交底。
3. 交底记录:对每次技术交底进行记录,包括时间、内容、交底人等。
八、其他要求1. 环保要求:对项目所需材料和工艺的环境保护要求进行明确规定。
2. 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管理的要求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等。
以上内容为技术交底的基本范本,具体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