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目标】1、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梳理】1、西晋的建立与统一年,夺取政权,建立晋朝,定都,史称西晋。
2、东晋的建立与淝水之战、南朝的建立西晋灭亡的第二年,重建晋朝,都城,历史上称为。
淝水之战: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南朝的建立:公元420年,自立为王,国号“宋”,结束了东晋的统治,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王朝,总称,其都城都在今天的。
3、江南的开发时期:原因影响:【自主检测】一、选择题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2、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A.曹魏B.东晋C.西晋D.前秦3、下列事件发生在西晋时期的是①赤壁之战②少数民族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几百万③淝水之战④第二代皇帝智力低下,无力治国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4、我国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A.东汉末年B.西晋初年C.西晋末年D.东晋初年二、非选择题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①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③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拓展视野】1.(08南京卷)图1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梳理】1.226 司马炎洛阳2.司马睿建康“东晋” 383年前秦和东晋东晋胜,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刘裕“南朝”南京3.时期:东汉末开始原因: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混战,逃往江南地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④统治者保境安民,重视农业生产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1 新人教版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一、两晋南朝的更替1.西晋(1)建立:266年,司马炎建立,定都洛阳。
(2)统一: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分裂局面。
(3)灭亡①统治集团腐朽,争夺皇位的“八王之乱”,耗竭了国力。
②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内迁并起兵反晋。
③316年,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2.东晋(1)东晋的建立: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史称东晋。
(2)淝水之战①背景: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权迅速强大起来,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统一了黄河流域。
②经过:383年,苻坚征集八十多万兵力南下,东晋与前秦在淝水决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③影响: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南朝: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了东晋的统治。
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王朝,总称“南朝”。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1.原因(1)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2)从东汉末开始,许多北方人为了躲避战乱,迁到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3)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4)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概况(1)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2)以种植水稻为主;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
(3)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4)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迅速发展。
福建、广东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3.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问题1】西晋为什么是短命的王朝?探究:(1)西晋的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非常盛行,在位的皇帝智力低下。
(2)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彻底地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3)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能力目标: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分析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
情感目标: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重点难点】重点:本课的重点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和原因。
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指导划记重知识点与小组合作。
【预习导航】一、预习内容:(根据学习的知识目标和课文的小标题及学习流程在教科书上勾画知识重点,先用铅笔勾画,同学们和老师总结后用蓝色钢笔勾画,10--15分钟)二、学习流程:第一子目: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1、学生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
2、结合《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讲解少数民族内迁的方向、内迁民族等情况及带来的影响。
3、讨论解决“动脑筋”一。
(小组讨论)第二子目:淝水之战1、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
2、讨论解决“动脑筋”二。
(小组讨论)第三子目:江南地区的开发1、小组代表说一说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都有哪些?发展的表现又有哪些?(小组讨论)2、师引导讨论解决“动脑筋”三。
(小组讨论)三、我的疑问是:【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西晋完成南北统一的时间是()A.263年 B.265年 C.280年 D.317年2、以下有关淝水之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B.发生在公元3世纪C.苻坚南征受到上下支持D.发生在前秦与东晋之间3、下列的著名战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巨鹿之战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淝水之战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4、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先进工具②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④南方各地陆续兴建了许多水利设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新人教版历史七上《江南地区的开发》word学案

新人教版历史七上《江南地区的开发》word学案五.欢乐大练兵:1、被大将纂夺政权的是()A 东汉B 西晋C 东晋D 秦朝2、西晋灭亡后,曾统一黄河流域的是()A 刘裕B 苻坚C 王猛D 司马炎3、历史上常把少数民族称为“麦人”或“胡人”,灭亡西晋的一支“胡人”是()A 氐B 羌C 鲜卑D 匈奴4、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A 淝水之战发生于四世纪的后期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C 淝水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闻名战争D东晋军队大败前秦5、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现三国两晋南北朝短暂统一的朝代是()A 北魏B 东晋C 西晋D 前秦6、标志着西晋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事件是()A 西晋定都洛阳B 灭蜀C 西晋迁都长安D 灭吴7、下列人物分类排列,司马懿应在哪一类()A 曹丕、司马炎B 陈胜、吴广C 蔡伦、张衡D 屈原、司马迁8、成语典故“草木皆兵”与下列哪一场战争有关()A 官渡之战B 巨鹿之战C 淝水之战D 赤壁之战9、居住在绍兴的李先生说他祖籍在山东,请问他祖先最早可能在何时迁徙到此()A 西汉B 东汉C 西晋D 东晋10、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缘故有()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此地农业生产体会丰富③北方战乱,人口南迁④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社会安定A 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③六.课后拓展:识读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淌示意图》:(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往中原?举出迁人中原的五个少数民族名称。
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在什么时候?(2)什么缘故导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3)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进展有何阻碍?(4)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阻碍有哪些?12、阅读下列材料:两晋南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en,丰收),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请回答(1)那个地点“江南”要紧是指哪一地区?(2)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缘故有哪些?(3)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产生了如何样的深远阻碍?七.预习作业:。
河南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学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
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二、重点难点【重点】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三、学法指导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众多政权分立对峙,朝代繁多,是容易搞混的历史内容。
图示法可以帮助同学明析政权并立阶段的朝代更迭与民族融合的历史。
尝试用图示法去理清本课的基本线索。
2.本课头绪很多,但着重掌握的重点问题要明确,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四、知识链接1.三国末年到南北朝的大致朝代更替:2.何处是“江南:”“江南”是一个地域名称。
广义指长江以南。
这里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魏晋以来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
五、自主预习(自读课本,发现知识)(一)基础知识导读(浏览课本,注意基础知识的记忆及书写,完成下列内容。
)1.______年______建立西晋,定都______,______年西晋灭吴,统一南北。
4.淝水之战之后, ______年,大将______称帝,国号“______”,东晋结束,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朝代,总称“______”。
5.江南地区的开:原因:①北方人口南下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和。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①围魏救赵②巨鹿之战③官渡之战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
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有()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此地农业生产经验丰富
③北方战乱,人口南迁④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社会安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
阅读教材108-109“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完成相关内容。
学习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请把关键词标出来
自
学
群
学
思
学
【复习旧知】
1.巨鹿之战、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特点是()
A以少胜多B战术上采用偷袭的方式获得成功
C战术上采用火攻方式获得成功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国时期台湾称为()
A 琉球B夷州 C流求
原因:(1) 优越。
(2)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和先进的。
(3)江南地区的 战争相对,比较安定。
(4)通过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江南经济迅速发展。
影响:为 逐渐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识读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往中原?举出迁人中原的五个少数民族名称。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在什么时候?
【探索新知】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魏灭蜀:控制魏国大权,灭掉弱蜀。
西晋代魏:年,夺魏位建西晋,定都。
西晋统一:年,西晋灭,结束了分裂局面。
西晋灭亡原因
①统治集团迅速。②第二代皇帝无力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家 。
③“”耗竭了西晋国力。
④、、、、等内迁各族受到压迫趁乱起兵反晋。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域的开发精品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域的开发》精品学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进展的可能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域经济开发的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综合熟悉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进程,把握其进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
初步熟悉我国历史上存在的要紧经济区域,并运用这种熟悉试探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熟悉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熟悉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关于经济进展的重要作用,熟悉劳动人民关于社会物质文明进展的重大奉献。
重点和难点:本课教学内容所含时段相对较长,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进程也相应较多。
因此,有必要先弄清楚本课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
本课的内容能够分为两个部份:一是从3世纪中叶到6世纪后期三百连年历史的简要脉络;一是各个时期内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
简要脉络大约由三个时期组成:第一个时期是西晋兴亡,讲述的要紧事件是司马氏代魏和西晋的皇族纷争,连带简述了少数民族的内迁。
第二个时期是东晋十六国的对峙,在简略说明代代的兴替之外,对十六国政权仅仅涉及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而着重讲述淝水之战。
第三个时期是南朝,突出了江南经济的开发问题。
“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域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江南地域的开发”仍是本课的难点。
关于“淝水之战”的处置,应该突出趣味性,想象战争汹涌澎湃、瞬息万变的场面,领会战争指挥者的斗智斗勇,还能够充分利用地图成立关于战役的空间概念。
同时,还应领会东晋将士在强敌压境、众寡差异的形势下,不畏强暴、奋勇抗争的精神;探讨前秦失败的缘故,熟悉到前秦军内部的民族矛盾是致使其失败的要紧因素,进而知道民族团结关于稳固政治的重大意义。
“江南地域的开发”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加以学习和把握。
最新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新人教版)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
明确淝水之战的时间、背景、经过和影响。
学习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水利、手工业等发展较快的史实。
通过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了解到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及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南迁人口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促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分组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 图,进一步了解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通过图例读地图,感知历史地图中一些直观的有效信息。
2.组织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另一方面用“问题解决” 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3.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话题:“假如我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会不会南迁?”让学生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的严重程度,并对新知识进行迁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引导学生关注本地区在历史上的发展情况。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处理本课的重点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和原因。
本课的难点是内容多、头绪多,教学重点内容不够突出。
从三国以来,江南地区逐步得到了开发,表现在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农业的发展和进步,手工业的发展等方面。
原因主要是东汉末年以来政治不稳定,加上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方长期战乱,造成大量人口南迁,南迁人口给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采用小组先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 图,从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情况入手,突出“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教学内容。
以引导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为主线,将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淝水之战视为背景原因来处理,突破本课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
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二、重点难点
【重点】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学法指导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众多政权分立对峙,朝代繁多,是容易搞混的历史内容。
图示
法可以帮助同学明析政权并立阶段的朝代更迭与民族融合的历史。
尝试用图示法去理清
本课的基本线索。
2.本课头绪很多,但着重掌握的重点问题要明确,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四、知识链接
1.三国末年到南北朝的大致朝代更替:
2.何处是“江南:”“江南”是一个地域名称。
广义指长江以南。
这里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魏晋以来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
五、自主预习(自读课本,发现知识)
(一)基础知识导读(浏览课本,注意基础知识的记忆及书写,完成下列内容。
)
1.______年______建立西晋,定都______,______年西晋灭吴,统一南北。
4.淝水之战之后, ______年,大将______称帝,国号“______”,东晋结束,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朝代,总称“______”。
5.江南地区的开:原因:①北方人口南下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和。
②优越。
③南方_______ 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④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表现:(1)修建了许多____________,大量荒地被开垦为。
(2)以种植水稻为主,开始使用_____________,粪肥也得到推广。
(3)_________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二)问题探究(结合课本深入学习,边看书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对当时局势有何影响?
2.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六、目标检测(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成全国短暂统一的政权是()
A、北魏
B、西晋
C、东晋
D、前秦
2.灭亡西晋王朝的民族是()
A、匈奴
B、鲜卑
C、羯族
D、氐族
6.我国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 ( )
A、东汉末年
B、西晋初年
C、西晋末年
D、东晋初年
7.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
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开发的条件、原因、表现、影响.
七、知识网络
八、作业布置
1.记忆和理解第19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2.结合导学案前四个板块知识预习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并完成导学案“自主预习”部分,将导学案内容补充完整。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五、自主预习
六、目标检测(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B
2.A
3.B
4.A
5.D
6.C
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