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合集下载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 从前秦方面看,1、前秦军队大多来源于少 数民族和汉人,不愿为前秦卖命。2、前秦 军队指挥不当,骄傲轻敌。 • 从东晋方面看,晋军英勇善战,战术正确 主要原因:前秦军内部的民族矛盾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 相似?(以少胜多)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南朝的政权更迭
十六国 西晋
北朝
东晋
南朝
420年
刘裕
宋 齐 梁 陈
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表现、影响)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民族流动的趋向。(112页“活动与探究1”)
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
意义:有利于民族融合和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自然条件: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人口条件:自东汉末开始,为躲避战乱,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 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社会条件:三国以来,南方地区战乱较少, 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其他原因:统治者的重视和南北方人民的 共同劳动
西晋后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 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的高潮
人口南迁的方向:
西进巴蜀、东进江浙、中进两湖和 江西。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长江 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 带。
路线:
从黄河流域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农 业: 兴修水利,广种水稻
牛耕施肥,推广小麦 织锦 制瓷 矿冶(灌钢法)
手工业:
造船技术有很大提高
商 业: 建康(南京)成为大都会
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当堂训练:
背诵本课知识点
当堂检测:
完成《填充图册》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魏 (220—266)
三 国
(220—280)
蜀 (221—263) 吴 (222—280) 南 北 朝

(洛阳) 西晋
(266—316)
十六国(前秦)
北 朝
东 晋
(建康)
南 朝
宋 齐 梁 陈
420
589 )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鲜卑 羌 氐
匈奴 羯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永 遇 乐 — 京口 北 固 亭 怀 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司马迁《史记》
(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 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 宋 书 》
(1)材料1、2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江南地区的什么情况? 为什么同样是江南,却会出现这样的不同? Back (2)材料2反映的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后 图
(3)材料2反映的时期江南经济有哪些发展?这一时期发 展最快的是哪些地区?江南的开发有什么深远的影响?
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
曾祖父,在八王之乱中被抓去当兵,不知所终。 祖父,在与新迁人本地的氏族人的冲突中被杀, 赵钱孙李家道中落,日益穷困。 父亲,被强征入伍去攻打东晋,?战役后不知下 落。 赵钱孙李觉得实在没有办法在老家呆下去了,他 想到了搬家。你认为他搬家的理由是什么?要搬
263年,司马昭 派兵灭蜀汉
266年,司马炎废魏 帝,自称皇帝,建 立晋朝,史称西晋
280年,晋灭 吴,三国鼎 立局面结束
(266年)
思考:三国中实力最 弱的与最强的分别是哪 个国家?最先和最后被 灭掉的又分别是谁?最 (280年) 后完成统一的又是谁? 三国尽归司马氏
以下选项中哪些是西晋统一的原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前秦)
西晋
统 治 腐 败 八 王 之 乱 五 胡 内 迁
淝水之战
北朝 南朝
东晋
课堂练习
1.西晋第一个皇帝是( D ) A.司马懿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炎 2.司马睿能够在江南建立东晋,是因为( B ) A.司马睿雄才大略,能征善战 B.得到南北大地主的拥护 C.淝水之战大败苻坚,使南方局势稳定 D.与北方少数民族达成协议,使之暂不南侵
羯(jié) 西 晋
317年, 司马睿 建立东 晋,都 城在建 康。
氐族
苻坚重 用汉人 王猛, 统一了 黄河流 域
时间: 383年 交战双方: 前秦──东晋 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结果: 影响:消除了前秦对江南地区的战争威
胁,使江南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 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 几次战争相似?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材料1:(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 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想一想: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 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这些不同?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266年,司马炎 篡夺了皇位, 建立了西晋, 定都洛阳。
263年,魏国灭蜀。 266年,司马炎改魏为晋, 西晋建立。 280年,西晋灭吴。
266年~3内 乱:八王之乱
民族矛盾激化
西晋灭亡
鲜卑 羌(qiāng) 氐(dī)
鲜卑 匈奴
课堂练习
3.关于开发江南地区的主要表现,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稻田开始使用绿肥 B.养蚕缫丝技术比前代大为提高 C.生铁冶炼技术的掌握,比欧洲早1900年 D.交通网形成,商业活跃,不少城市繁荣起来 4.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 是( C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9、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C.北方农民大量南迁 D.南方相对安定
10、江南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三国、两晋 C.三国、两晋到南朝 D.春秋战国、魏晋
7、西晋灭吴,统一南北的时间是 A.263年 B.265年 C.280年 D.316年 8、西晋最后被哪个少数民族所灭 A.羯族B.鲜卑族 C.匈奴族 D.氐族
4、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二组添一个适当的词() ①破釜沉舟—巨鹿之战②草木皆兵— 官渡之战B.长平之战C.淝水之战D.赤壁之战 5、下列王朝中,不属于六朝的是() A.东吴 B.西晋C.东晋 D.陈 6、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不包括() 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成良田 B.江南种植水稻,稻田使用绿肥 C.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 D.福建、广东等地还未得到开发
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思考 1、这次战役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役相似?
类似的战役有:城濮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1、民族成分复杂,军心离散:其他民族不满前秦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军队能够打胜仗。 2、前秦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长途跋涉
苻坚拥有80多万兵力,为什么却不能胜利?
(宋 齐 梁 陈)
刘裕
420年
原因表现影响
2、淝水之战的战争双方是() A.西晋 前秦 B.东晋 北魏 C.西晋 北魏 D.东晋 前秦 3、淝水之战同下列历史上几次战役相似的有() ①围魏救赵②巨鹿之战③官渡之战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成全国短暂统一的政权是() A.北魏 B.西晋C.东晋 D.前秦

(优选)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优选)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 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十六国
(前秦)
魏 蜀
西晋 淝水之战
北朝 南朝

统八 五
治王 胡
东晋
腐之 内
败乱 迁
316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 都城在洛阳,史称东晋。383年, 鲜卑族建立的前秦与东晋发生了 官渡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 前秦。
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优选)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三国尽归司马氏
266年
魏 西晋 吴
263年 280年
西晋是一个短命的王 朝,是什么导致了它 的迅速灭亡呢?
东汉以后我国气候有逐渐变 冷的趋势,北方匈奴、羯, 晋少加武数 速氐迫者帝民 了,南长西 比 则为族 西巩羌迁期晋 斗 以起晋固,。压皇富蜡义灭统鲜但迫族。当亡治卑是奴生王柴,受 役等活恺烧大到 ,少奢 用 ;封西 他数侈 麦 王皇晋 们民腐 糖 恺统 不族化 洗 用治 断被, 锅 紫竞 , 丝相 石 布攀崇做 族握兵为实的起堪王权八来。步 里,。个并封晋反障 ;让王惠抗四晋他,帝十武,们为时里帝中到了,,本原各争手他 人地夺握更用 也掌中重加锦 是混做 喜乱步 好不障 奢五 华十, 央政权卖,先官后鬻起爵兵,,助相长互了混 统治阶级的骄 战十几奢年,淫史逸称。“八王之 ——《晋书》
家。”
——《汉书》
译文:江南地区地域辽阔,有的地区用烧
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百姓把
鱼和稻米作主食,以打渔狩猎和采集为谋生手
段……不用买卖交换也能温饱……大都贫困无积
蓄……没有受冻挨饿之人,也没有千金富贵之家。

【第十九课_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第十九课_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丰收),则数郡忘饥。丝锦布帛之饶,覆衣 天下。 ——梁· 沈约《宋书》
问题一:材料二中的江南地区相比材料一中的描述,发 生了什么变化? 答:江南经济由比较落后到繁荣。 问题二: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开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 供了劳动力和技术。第三,江南战乱较少,社会秩序 比较安定。第四,统治者重视经济建设。 问题三: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江南的开发为我国经济、政治重心逐渐南移奠定 了基础。
南朝
时间:420年——589年
朝代:宋、齐、梁、陈 都城:建康
江南地区的开发
1、修建水利工程,开垦良田
1、农业
2、种植水稻为主,开始用绿肥, 产量增加
3、小麦推广到江南
2、手工业
1、冶铸水平提高(南方采用灌钢 法冶炼);
2、瓷器在这时成为比较普遍的生 活用具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 到开发?
东晋、南朝时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是: A、河套地区 B、黄河流域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珠江流域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本课主要内容
1、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2、淝水之战
3、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国鼎立 (曹操死,三国立)
220年,曹丕自称 皇帝,国号魏,定 都洛阳。
(pī)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汉, 定都成都。
222年,孙权称 王,国号吴,定 都建业。
魏晋南北朝政权的更迭情况
魏灭蜀汉 (263年) 魏的大臣司马懿控制魏 政权,266年,司马炎 夺魏政权,建立晋朝, 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北方混乱,少 数民族政权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3、我国的成语有很多来源于历史典故,如成语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就来源于 ( A.长平之战 B. 淝水之战 )
C.赤壁之战
D. 巨鹿之战
4、列举三国、两晋时候三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名 称?
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
赤壁之战
5、在唐朝之前,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古代的 经济文化中心,出现这一格局的原因主要在 于黄河流域( )
起兵反晋。
第二章节 淝水之战
一、自主学习 阅读P109第二子目“淝水之战”的内容,回答: 1、西晋灭亡后,国家陷入了怎样的形势当中? 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定都建康;北 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 2、4世纪后期,谁统一了北方,建立了什么政权? 他属于哪一民族?
苻坚;前秦;氐族
3、为了统一全国,他做了什么?
A.开发较早,农耕发达
B.战乱较少,社会安定
C.建都较多,地位重要 D.人口密集,劳力充足
6、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 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
B.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
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D.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
7、下列关于魏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发 展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一章节 西晋的兴亡
一、历史典故,你说我说 七步成诗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国归晋
八王之乱 五胡乱华
二、讨论探究: 西晋仅仅存在了多少年? 为什么西晋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1、50年 2、①西晋的统治腐朽; (根本原因) ②“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③民族矛盾尖锐,内迁的少数民族趁机
②大量荒地变农田。
③农业技术的进步: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 •经济重心:指经济、技术最发达,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前凉 后凉

统万城 乌审旗南
后燕
定州
中山
渤海
南凉
乐都 西秦 苑川
兰州东
前赵 前秦 后秦
西安西北

后赵 襄国 南燕 邢台 前燕 临漳西南 广固
青州西北
雍丘杞县

成(汉)
长安 六


水 东 南京
如果你是当时北方 劳动人民的一员, 面对如此混乱的局 面,你将如何生存 呢?
建康

成都



郁 水

夷 洲
2015/8/29
南海 (涨海)
研修班
22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2015/8/29
研修班
23
江南地区的开发
1、开发的原因 2、开发的成就 3、开发的影响
2015/8/29 研修班 24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1、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2、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3、大量的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 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4、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成良田 5、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 安定。 6、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7、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5/8/29
研修班
36
巩固检测
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 水绿如蓝”。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 表现包括: 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 ②种植水稻用绿肥
D
③牛耕粪肥得推广 ④小麦种植得推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5/8/29
2015/8/29 研修班 15
淝水之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 西晋
西晋(266—316)速亡原因:
1、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2、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3、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东晋和十六国
1.东晋的建立 2.前秦统一北方
3.淝水之战
晋元帝司马睿
都 建 康 , 史 称 东 晋 。 司 马 睿 重 建 晋 朝 ,
公 元 317 年 皇 族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农 业: 兴修水利,广种水稻
牛耕施肥,推广小麦 织锦 制瓷 矿冶
手工业:
造船技术有很大提高
商 业: 建康(南京)成为大都会
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 南移奠定了基础
课堂训练
1.西晋的建立者是 (C )
A.司马懿 B.司马昭 C.司马炎 D.司马睿 2. 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 B) A 魏、蜀、吴 C 吴、蜀、魏 B 蜀、魏、吴 D 蜀、吴、魏
河其政 公 流他权 元 域割在 世 。据苻 纪 政坚 后 权领 期 ,导 , 统下 氐 一消 族 了灭 前 黄了 秦
4
淝水之战
背景: 前秦意图统一南北 时间: 公元383年 地点: 淝水沿岸 交战双方: 东晋——前秦 结果: 东晋以少胜多 影响: 南 北
淝水之战(383年)
淝水之战
南朝
1.南朝的政权更迭
原因
2.江南地区的开发
表现 影响
十六国 西晋
北朝
东晋
南朝
420年
刘裕
宋 齐 梁 陈
西汉时期南方的经济情况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或火耕 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
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
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南朝时南方社会的经济情况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 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 忘饥……丝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 下。 ——《宋书》

西晋

完成统一
晋武帝为巩固统治,大封皇族为 王,并让他们到各地掌握实权。 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 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 --《资治通鉴》 互混战十几年,史称“八王之乱”。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 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 公元 316 年内迁匈奴 氐、羌,历史上称为“五胡”。
3、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 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 被称为“五胡”的是 A ( )
A. 匈奴、鲜卑、羯、氐、羌 B. 匈奴、蒙古、鲜卑、羯、氐、 C. 匈奴、蒙古、羯、氐、羌 D. 匈奴、女真、羯、氐、羌
4. 下列民族建立的政权在4世纪 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A )
A 氐族 C 羯族
思考与判断
淝水之战同在此之前历史 上的哪几次战争相似?这 些战争双方所取得的经验、 教训,对现代战争是否有 借鉴意义?为什么?
课堂小结
第一个时期 西晋兴亡 第二个时期 东晋十六国 第三个时期 南朝
西 晋 代 魏 和 三 国 结 束
八 王 之 乱
少 数 民 族 内 迁 西 晋 灭 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东 晋 的 建 立
前 秦 统 一 北 方
淝 水 之 战
南 朝 政 权 的 更 迭
( 原 因 表 现 影 响 )
江 南 地 区 的 开 发
户数 魏 蜀 吴 103万 28万 52.3万
人口 443万 94万 230万
兵力 60万 10.2万 23万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一个时期:西晋的兴亡 第二个时期:东晋和十六国
第三个时期:南北朝(南朝)
西晋的兴亡
西晋代魏
三国结束
八王之乱 少数民族内迁 西晋灭亡
司马炎

280年
263 年 266 年
B 羌族 D 鲜卑族
5. 下列四个成语中,不是出自淝水 之战的是 ( D) A 投鞭断流 C 风声鹤唳 B 草木皆兵 D 破釜沉舟
6.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包括 ( B ) 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先 进工具 ②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 济发展 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 ④南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自然条件: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 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人口条件:自东汉末开始,为躲避北方的 战乱,特别是西晋的“八王之乱”,大量 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 先进的农业技术。 社会条件:三国以来,南方地区战乱较少, 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为发展经济提供了良 好的社会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