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刚架开题报告模板
不等高门式刚架结构的减震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等高门式刚架结构的减震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型建筑的安全性和抗震性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在地震频发区,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已成为建筑科研的重要课题。
目前,抗震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等高门式刚架结构在这些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选题意义
对于不等高门式刚架结构的抗震控制研究,对于提高建筑抗震性能非常重要。
通过针对不等高门式刚架结构的抗震控制研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不等高门式刚架结构的机理
通过分析不等高门式刚架结构的机理,确定其在地震中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筑物的动力特性和抗震能力。
2. 设计抗震控制策略
根据不等高门式刚架结构的机理,设计相应的抗震控制策略。
包括加固关键部位、改变结构部件形状和布置、增加剪力墙和钢筋混凝土构件等。
3. 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建立不等高门式刚架结构的数学模型,使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模拟不同力学参数和地震载荷情况下建筑物的解析计算。
4. 进行实验研究
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真实场地试验进行验证,比较试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的一致性。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
通过对不等高门式刚架结构抗震控制研究的深入探讨,研究出采用不等高门式刚架结构的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抗震能力和变形趋势,建立数学模型,设计相应的控制策略,为今后建筑抗震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厂房最优柱距研究的开题报告

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厂房最优柱距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加。
其中,轻型钢结构厂房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由于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等优势,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而在轻型钢结构厂房的建设中,门式刚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方便拆装等特点,使得其成为当前建筑领域中非常流行的一种结构系统。
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厂房的结构设计关键在于确定合理的柱跨、柱距和柱高等参数。
其中,柱距是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厂房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柱距选取不合理会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不足、变形过大等问题。
因此,需要对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厂房最优柱距进行研究,以提高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效率。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厂房最优柱距的选取方法和对厂房结构性能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厂房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了解其结构组成和受力特点。
2.分析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厂房柱距的影响因素,如荷载、材料性能等因素,并初步确定柱距的选取范围。
3.建立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厂房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不同柱距对厂房变形和承载能力的影响,并确定最优柱距。
4.对比分析不同柱距下厂房结构的性能差异,提出优化建议和改进方案,以提高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厂房的设计质量和经济效益。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整理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厂房的相关资料,详细分析其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确定柱距的选取范围。
2.利用程序设计软件ANSYS建立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厂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不同荷载情况下的厂房受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3.通过对不同柱距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其受力性能、变形情况等参数,探究柱距对厂房性能的影响。
4.对比分析不同柱距下厂房结构的性能差异,提出改进方案和优化建议。
四、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计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预期结果:1.确定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厂房的最优柱距选取范围,提高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效率。
门式刚架结构采用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门式刚架结构采用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门式刚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框架结构,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广泛应用。
然而,这种结构存在着地震波引起的严重震动问题,给使用者带来较大的危险和不便。
传统的减震控制方法包括增加耗能材料、加固构件、增大质量等,但这些方法成本较高,操作较复杂。
近年来,随着粘滞阻尼器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减震控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与传统方法相比,粘滞阻尼器可以在不改变结构原有属性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结构震动,具有成本低、安装方便、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因此,采用粘滞阻尼器技术对门式刚架结构进行减震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门式刚架结构采用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控制方法,以提高该结构地震抗性能。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门式刚架结构的力学模型建立及震动特征分析。
2. 粘滞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和参数选择。
3. 采用ANSYS软件对粘滞阻尼器进行模拟分析,确定其防震效果。
4. 根据模型试验结果,对门式刚架结构的减震控制方案进行优化。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实验测试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分为以下步骤:1. 对门式刚架结构进行静力分析,建立其力学模型。
2. 对地震波进行选择、处理,并进行动力分析。
3. 根据粘滞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和参数选择原则,确定粘滞阻尼器的类型与参数。
4. 使用ANSYS软件对粘滞阻尼器的防震效果进行模拟分析。
5. 设计试验方案,进行门式刚架结构在地震下的模型试验。
6. 根据试验结果,对门式刚架结构的减震控制方案进行优化。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 粘滞阻尼器参数的确定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参数,保证阻尼器在结构中的工作效果。
2. 门式刚架结构的横向抗震性能问题。
采用粘滞阻尼器进行减震控制后,如何保证结构坚固稳定,满足横向抗震性能要求。
3. 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问题。
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轻型门式刚架厂房焊接结构及工艺设计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北京;
[16]田锡唐《焊接结构》,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17]陈裕川《焊接工艺评定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送审稿)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018-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北京;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87),北京;
根据设计任务书内容,首先明确相应的设计内容,学习钢结构设计的知识。查找资料,认真学习相关参考文献,如《轻型钢结构设计规程》、《轻型钢架构结构设计规范》并且结合《焊接手册》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在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按质按量完成毕业设计的内容,用Auto cad进行绘图,重视校核避免不必要的返工[16],[17]。具体过程如下:
1、强度高、重量轻 钢才的强度要比混凝土高很多倍,因此当承受载荷和周围环境相同时,用钢才制成的结构自重较轻,所需截面积较小,运输和架设方便。
2、塑性和韧性好 钢材具有良好的塑性,一般情况下,不会偶然超载或局部超载造成突然的断裂破坏,而是实现有塑性变形的征兆,可以及时采取补救的措施。钢材的良好韧性,对加载在其上的动载荷有很好的适应性,为结构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6]。
第7周~第8周 绘制厂房平面布置图、刚架立面图;
第9周~第11周 吊车梁的设计计算,并绘制装配图;
第12周 编写主要焊接件的焊接工艺卡片;
第13周~第14周 撰写论文、准备答辩;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钢结构)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钢结构)1.1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毕业设计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学习,在设计的过程中,所有的任务都要求我们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我们会发现很多在以前学习中的不足与专业方面的欠缺,这就是对我们的一个学习检验,并是一次更深层次的学习与创新。
在我们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经常查看以前所学,更要我们查阅大量的门式钢架学术论文与资料,从而在其中选出对我们有帮助的材料。
是对我们大学知识的一次系统全面的整合、理解与补充。
毕业设计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在设计过程中,不但要我们熟悉设计的原理,而且要掌握设计原则,同时也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各种设计规范,查看技术文献,了解图集,并且需要我们结合实际的施工方法,来确定并采取一种最恰当的设计方案。
门式钢架是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它对综合能力要求很高,不但要求同学们要熟练的掌握必要的一些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求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与动手操作的能力[1][2][3]。
在这大学四年里,我们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积累,门式钢架与我们同时所学的一些其他建筑类课程之间有很强的联系,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相互制约、相互补充,我们必须要综合起来学习运用,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与运用于实践。
本次毕业设计对我们以后走上社会,走上岗位有很实际的帮助,也可以说是工作前的一次实习。
1.2国内外研究现状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优点,钢材的均质性能与同向性能都很好,是属于理想的弹性体,能够满足一般工程力学上的基本假定与施工要求[4]。
钢材它具有强度高、自重轻与刚度大的特点,因此钢结构建筑大多都是跨度大、超高与超重型建筑。
钢材塑性高、韧性好、具有较大的变形能力,因此能更好的承受动力荷载。
钢结构建筑工期较短,工业化程度较高,能够符合机械化程度较高与专业化生产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钢结构将会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根据对我国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相关数据与各相关行业经济走势的调查,我国钢材消费强度平稳的增长,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占比重大[5][6]。
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题目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二、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轻型钢结构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占据市场份额较大的现代化建筑结构形式。
而门式刚架则是轻型钢结构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和商业建筑中。
然而,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的抗震性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当前,国内外对于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相关的试验研究仍然相对较少。
因此,本研究将通过试验的方式研究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节点的抗震性能,以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并为轻型钢结构的应用提供技术保障。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节点的设计原则及技术要求;(2)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节点的建模及有限元分析;(3)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节点试验样本的制备及试验方案设计;(4)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节点试验的力学性能测试和分析;(5)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节点试验结果的分析及结论。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对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抗震性能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厘清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2)有限元模拟法:运用ANSYS等现代建筑分析软件对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进行建模和分析。
(3)试验研究法:制备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节点试验样本并进行相关力学性能试验,获取试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四、研究预期成果(1)能够对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2)为轻型钢结构的应用提供技术保障和改进方向;(3)对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大跨度预应力张弦轻型门式刚架抗震性能的开题报告

大跨度预应力张弦轻型门式刚架抗震性能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大跨度结构的抗震性能一直是结构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
随着建筑结构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跨度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如体育馆、展览馆、机场等建筑场馆。
然而,在地震作用下,大跨度结构的抗震性能往往是制约其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大跨度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在大跨度结构中,预应力张弦轻型门式刚架作为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其抗震性能的研究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预应力张弦轻型门式刚架作为一种典型的钢结构,具有自重轻、刚度大、抗震性好、施工方便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结构中。
然而,目前对于预应力张弦轻型门式刚架的抗震性能研究还较为有限,尚需进一步深入探究其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预应力张弦轻型门式刚架的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并通过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分析其受震响应特点及可行性,为预应力张弦轻型门式刚架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1.分析预应力张弦轻型门式刚架的结构特点和受力机理,确定受震响应特点的影响因素。
2.基于微软公司的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预应力张弦轻型门式刚架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受震响应分析,探究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性能。
3.进行结构抗震性能优化设计,选取合适的优化措施,提高结构抗震性能。
4.进行预应力张弦轻型门式刚架的抗震性能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探究其受震响应特点及可行性。
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对目前预应力张弦轻型门式刚架抗震性能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确定研究重点。
2.数值模拟法: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预应力张弦轻型门式刚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受震响应分析,探究结构受力性能。
3.优化设计法:分析数值模拟结果,选取合适的优化措施,进行结构抗震性能优化设计。
4.实验研究法:进行预应力张弦轻型门式刚架的实验研究,探究其受震响应特点及可行性。
门式刚架基于水平侧移的优化设计的开题报告

门式刚架基于水平侧移的优化设计的开题报告1.选题背景和意义门式刚架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大型工业厂房等领域。
同时,由于其结构简单、承载能力较强等特点,一直以来受到工程界的关注。
然而,门式刚架在实际使用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强风、地震、温度等。
其中,水平侧移是一种常见的随机力,可能对门式刚架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以门式刚架为研究对象,从水平侧移的角度出发,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稳定性和抗风能力,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门式刚架的建模和分析:根据门式刚架的实际结构要求,采用建模软件对其进行逐层分析,掌握门式刚架的基本特性和受力情况。
(2)水平侧移对门式刚架的影响分析:结合水平侧移的特点和门式刚架的受力机理,探究水平侧移对其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初步评估其抗风能力。
(3)基于水平侧移的门式刚架优化设计:根据对门式刚架结构和水平侧移影响的分析,提出针对其优化的设计方案,并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和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和优化。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1)深入了解门式刚架的结构和受力特性,为后续的优化设计提供基础。
(2)探究水平侧移对门式刚架的影响,提高其抗风性能和稳定性。
(3)提出一种基于水平侧移的门式刚架优化设计方案,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和实验验证其效果。
3.研究方法和步骤本文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步骤:(1)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通过对门式刚架和水平侧移方向上的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和归纳,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
(2)建模和数值分析:根据门式刚架的实际情况,采用建模软件对其进行逐层建模,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
同时,对水平侧移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取其与门式刚架结构的相关参数。
(3)优化设计方案的提出与模拟验证:从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水平侧移的门式刚架优化方案,并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模拟验证,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评估其实际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学院:土木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设计(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20 年月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7年4月26日”或“2007-04-2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