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系统质量监控方法的开发与应用
射线摄影胶片系统

• 电子组件 • 合成材料 • 铸造(轻质金属和合金) • 多重拍摄技巧
• 电子组件 • 合成材料 • 铸造 • 极高质量要求的焊缝 • 核应用质量检测 • 航空航天工业 • 多重摄影技巧
• 电子组件 • 合成材料 • 中子射线照相 • 要求光学放大效果的检测 • 多重摄影技巧
全面集成的系统 AGFA NDT胶片系统的所有组件,经过精 心设计和开发,可实现从始至终的无缝 运行。我们所提供的集成胶片系统,可 确保质量、一致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改 善,并能节省更多的时间和成本,以及 成熟的端对端解决方案所带来的放心操 作。世界知名的AGFA NDT胶片系统,可 向您提供工业X光摄影领域应用最广的胶 片产品和解决方案。快来比较GE检测科 技和其他厂商的产品,在您所有的检测 和测试工作中,亲身体验使用成熟技术 和无缝解决方案的非凡感受。
AGFA NDT标准胶片系统 几十年来,AGFA的标准胶片系统—— 包括手工冲洗的G 128/G 328冲洗套 药和自动冲洗的G 135/G 335冲洗套 药——不断满足全世界客户的期望。 难怪GE检测科技的AGFA NDT 射线摄影 胶片系统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其良好 的声誉也归功于对研发工作的持续投 资。工业客户选择AGFA NDT标准胶片 系统的理由如此之多,所以其通过工 业胶片系统分类标准的认证也是情理 之中。
权威认证的质量 我们深知质量保证工作所承担的责任, 并了解我们在您业务成功中起到的作 用。我们将以先进的X光胶片系统和服 务向您提供可靠支持,不断使您保持质 量控制方面的优势,同时获得客户的好 评。质量控制使AGFA在1990年成为第一 家以STRUCTURIX胶片获得ISO认证的射线 摄影胶片系统制造商。此后,我们在产 品质量上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确保我 们的整套胶片系统(胶片、设备和化学 试剂)在ISO9001到2000认证的质量管 理体系下严格生产。所有的AGFA NDT胶 片系统都获得了工业胶片系统分类标准 的认证,从而保证了统一的产品预期效 果。因此,GE检测科技毫无疑问地成 为唯一一家能够向您提供AGFA NDT胶 片系统的公司,唯一一家获得独立机 构——德国联邦材料测试研究所(BAM) 认证的公司。
影像胶片管理制度

影像胶片管理制度一、胶片管理的背景随着科技进步和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胶片摄影逐渐被数字摄影所取代。
然而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如影视制作、艺术摄影、医学影像等仍然需要使用传统的胶片来进行拍摄。
因此,胶片管理依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文将就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胶片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二、胶片管理的意义1.保护胶片的质量:胶片是一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材料,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出现受潮、过期等问题,影响成片质量。
2.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胶片管理制度能够使得拍摄者在拍摄前,辨别出哪些胶片已经过期,哪些需要保存在恰当的环境中,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3.节约成本:胶片是一种相对昂贵的材料,合理的管理可以减少浪费,节约成本。
三、胶片管理制度的建设1. 胶片存放(1)存放环境:胶片最好存放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库房中,远离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2)分类存放:根据不同品牌、型号和生产日期,将胶片进行分类存放,便于查找和管理。
(3)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库房环境和胶片存放情况,及时排除问题。
2. 胶片使用(1)定期检查:在拍摄前定期检查胶片是否有过期、受潮等情况,及时更换。
(2)正确使用: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相机,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胶片浪费。
(3)记录使用情况:记录每卷胶片的使用情况,包括拍摄时间、地点、光圈等参数,以便后期分析和查找。
3. 胶片清洗和保存(1)胶片清洗:清洗胶片时要使用专业的清洗液,严禁使用普通的清洁剂,以免影响成片质量。
(2)胶片保存:清洗干净的胶片应该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4. 胶片管理的档案记录(1)建立档案记录:建立胶片的档案记录,包括胶片的品牌、型号、生产日期、使用情况等。
(2)定期备份:定期备份胶片档案记录,以防止意外情况丢失。
5. 胶片管理的培训与考核(1)培训:定期对从事胶片管理工作的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
(2)考核:对胶片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检查员工的工作状态和管理水平。
胶片质量管理方案

胶片质量管理方案
刘毅
【期刊名称】《印刷技术》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现在印刷行业中照排机依旧是印前生产的主力设备。
在商品包装及书刊
画册等产品的印刷中,仍有相当一部分需经过激光照排机输出胶片。
胶片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最终印刷品质量的好坏。
【总页数】1页(P75)
【作者】刘毅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日报社印刷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8
【相关文献】
1."随机抽查集体评片"在放射科胶片图像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J], 朱涤新;孙国平;彭东红;李肃;杨忠
2.缩微胶片在数字化扫描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J], 杨柳青
3.富士胶片:从原始设备制造商到集成喷墨解决方案提供商 [J],
4.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通过新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IQNet证书 [J],
5.20210806富士胶片打造以影像为核心的智慧综合解决方案 [J], 向莲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放射科数字化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设备调试

放射科数字化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设备调试数字化影像在放射科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极大地促进了影像的传输、存储和分析。
然而,数字化影像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质量控制和设备调试。
本文将探讨放射科数字化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设备调试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与技巧。
一、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数字化影像的质量控制对于放射科医生和患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一个高质量的数字化影像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进而为医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同时,质量控制也有助于减少病人暴露于辐射的时间和剂量,保护患者免受过度辐射的伤害。
二、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技巧1. 均质化在数字化影像的质量控制中,均质化是一项重要的步骤。
通过使用具有标准密度和对比度的物体,可以判断数字化设备是否正确显示和解释影像。
此外,均质化还有助于检测设备的线性性和分辨率。
2. 噪声分析噪声是数字化影像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它可以降低影像的质量和清晰度。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对噪声的分析可以帮助检测和纠正设备中的问题。
常用的噪声分析方法包括信号-噪声比计算和模拟噪声分析。
3. 曝光指数曝光指数是用于评估曝光剂量的参数。
合适的曝光剂量对于获取高质量的数字化影像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检查并调整曝光指数,可以确保数字化设备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三、设备调试的重要性设备调试是确保数字化影像质量的关键环节。
仅仅有了一套先进的数字化影像设备是不够的,必须对设备进行正确的调试和校准,以确保其输出的影像质量符合标准。
1. 准确性校准准确性校准是设备调试过程中的一项关键任务。
通过使用准确的标准物质和测量工具,可以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输出结果的准确性。
常见的准确性校准包括灰阶校准和几何校准。
2. 故障排除设备调试还包括对潜在故障进行排除的过程。
尽管数字化影像设备通常比传统的胶片设备更可靠,但仍然存在可能的故障和问题。
通过正确的故障排除步骤,可以尽早发现和修复设备中的问题,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影像。
数字双胶片影像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数字双胶片影像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数字双胶片影像是影像数字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比单片胶片,数字双胶片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可以提供更加清晰的图像。
数字双胶片影像应用广泛,例如在医疗、工业、科学研究等领域。
影像的质量控制对于数字双胶片影像的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数字双胶片影像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
第二章:数字双胶片影像的理论基础数字双胶片影像是在普通胶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基于光学和化学原理,通过胶片感光和银盐沉积,将光学图像转换成化学图像。
数字双胶片影像技术主要包括感光、显影、定影、水洗、干燥等过程。
不同的感光剂和显影剂会对图像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制作数字双胶片影像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
数字双胶片影像在数字化时,需要使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设备将化学图像转换成数字图像。
数字双胶片影像的分辨率越高,数字化后的图像质量越好。
第三章:数字双胶片影像质量控制方法数字双胶片影像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对样品进行选择:数字双胶片影像对样品的摆放位置、曝光时间和积分时间等都有要求,需要仔细调整好参数。
2.对显影剂和定影剂的选择:显影剂和定影剂的选择对于数字双胶片影像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对处理过程进行控制:数字双胶片影像的制作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时间、PH值等参数,以免影响图像的质量。
4.对数字化过程进行控制:数字化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的设置,以获得高质量的数字图像。
5.对数字图像进行处理:数字版膜影像数字化后,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后续处理,例如去噪、调整色阶。
第四章:数字双胶片影像质量评估指标数字双胶片影像质量评估需要结合数字图像和实际应用需求,综合考虑以下指标:1. 分辨率:分辨率越高的数字双胶片影像,其细节表现和图像质量都更好。
2. 噪点:数字版膜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噪点或散斑。
噪点越少,图像越清晰。
3. 灵敏度:由于不同颜色或光照条件下,数字双胶片影像的灵敏度和对比度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电影胶片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

电影胶片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电影业已经逐渐从胶片时代转向了数字化时代。
然而,尽管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许多电影制片人和电影爱好者仍然坚守在胶片电影的信仰中。
胶片电影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一直是制片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胶片电影作为一种传统的影像媒介,在影像质量、色彩还原、细节表现和稳定性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然而,由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和胶片的易受环境影响,胶片电影的质量控制一直是制片人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为了确保胶片电影的质量,制片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首先,胶片的生产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步骤,从原材料的选择到生产线的效率,都需要经过精确的调整和检验。
其次,制片人需要定期检测生产出来的胶片样本,以确保色彩还原的准确性、细节的清晰度和胶片的稳定性。
这些检测可以通过专业的影像设备和驻场技术人员来完成。
此外,胶片电影的标准化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制片人们需要建立起一套统一的标准,以确保每一部胶片电影都能达到相同的影像质量。
这涉及到影像明暗、色彩校正、锐度等方面的统一标准,以及胶片存储和放映等环节的标准化。
制片人们也需要与设备制造商合作,确保他们的设备能够按照标准正常工作。
制片人们还需要与胶片制造商保持密切合作,以了解最新的技术和产品。
胶片制造商通常会定期推出新的胶片产品,改进生产工艺,以及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
制片人们需要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并根据需要对生产流程进行调整。
在电影胶片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方面,国际上也有诸多组织和标准制定机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美国电影技术协会(SMPTE)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胶片电影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的指南和标准。
这些指南和标准为制片人们提供了一些可靠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胶片电影的质量。
然而,虽然质量控制和标准化对于胶片电影至关重要,但传统胶片电影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由于数字技术的普及,胶片电影的市场份额不断缩小,胶片的生产和维护成本也越来越高。
X线胶片质量控制

3、摄影体位标准: 要求观察的部位组织影像必须全部在照片 上显示。 重点观察的组织必须界线清楚而无其它非 观察组织阴影重叠。 被检查的组织影像显示应符合正常解剖投 影而无失真变形。
4、无技术操作缺陷: a、号码排列成线,在照片上应正视显示, 左右号标志正确,号码不能与被检组织阴 影重叠。 b、无遮线器边影,铅板遮盖界线分明, 无体外伪影显示。 c、暗室操作无污染、划伤、粘片、水迹、 指纹、漏光、静电阴影等。
4、定影液性能测试:(1)定影液的PH值应在4~5.5之间,大 于比值时,可用28%冰醋酸调整PH值;(2)定透时间为新 定影液定透时间的2倍以上(相同温度不变)应更换。 5、X线胶片感光性能测试:新牌号胶片投入使用前,必须做 感光性能测试,绘制感光特性曲线,从中确定下列指标: 感光度、反差系数、灰雾度、最大密度值、宽容度,为显 影液的选择及合理使用投照条件提供依据。 6、增感屏测试:(1)增感率:在70千伏条件下测定其增感率, 新屏使用必须检测。我国部颁标准规定钨酸钙屏的增感率 不低于20,稀钍屏是钨酸钙屏的4~5倍;(2)残像现象: 我国增感屏残像现象控制在15 s以内,若该现象时间过长, 表明该屏质量低劣,应更换新屏。 7、水洗质量控制:(1)定影后的X线照片必须在流动的清水 中冲洗;(2)水的水质应尽量纯净,PH值在7左右;(3)水 洗时间是以硫代硫酸钠含量测定为依据。
• 技术质量管理:
1、建立每天技术读片制:记录评价各等级X线照片 张数,并从文字或统计图表中定期用质控图公布 质量控制结果。 2、废片分析讨论制:至少每周一次分析产生废片原 因,有文字记载,提出改进意见。 3、建立技术岗位责任制:根据医院的现有条件,机 器性能及设备情况,既要在技术操作水平上高标 准、严要求,又要考虑实际情况,做到切实可行。
医学信息学论文医院质量监控系统(HQMS)的开发与利用

预警预测
HQMS具备预警预测功能,能够及时发现 潜在问题并提前采取措施,避免问题扩大
化,保障医疗安全。
数据整合
HQMS能够整合医院内部各个系统的数据 ,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决策支持
HQMS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能够为 医院管理层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提高医 院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数据挖掘等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发现医疗过程中的问题、规律和趋势。
质量监控
设定医疗质量指标和阈值,实时监控医疗过程,对异常情 况进行预警和提示。
决策支持
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包括质量报告、 风险评估、绩效分析等。
HQMS的架构与组成
架构
HQMS通常采用分层架构,包括数据层、应用层和展示 层。数据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应用层实现数据采集 、分析、监控等功能;展示层提供用户界面,展示监控结 果和报告。
06
未来展望与发展趋势
拓展应用领域和范围
将HQMS应用于更多医疗机构
不仅局限于医院,还可以拓展到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 疗机构,实现更广泛的质量监控。
拓展监控指标
除了现有的医疗质量指标,可以进一步拓展到患者满意度、医疗资 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为医院管理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应用于医疗科研与教学
HQMS的局限性
数据质量
HQMS的数据质量受限于医院内部各个系统的数据质量, 如果原始数据存在错误或遗漏,将影响HQMS的分析结果 。
技术更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HQMS需要不断升级和 完善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技术标准。
成本投入
HQMS的建设和运营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包括硬件设备 、软件开发、人员培训等,对于一些资源有限的医院来说 可能存在一定的经济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 增刊1395冷加工胶片系统质量监控方法的开发与应用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 130062) 程志义 姜岩 岳刚【摘要】提出了一种X 射线胶片系统的质量监控方法。
采用X-Y 轴折射散点趋势图方法,对胶片系统进行监控。
首先利用Excel 文档录入相关测试数据,其次利用函数和公式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自动生成监控数据,最后把这些抽象的、不够直观的数据转化为折射散点趋势图。
可以对胶片系统的质量进行更直观、有效的监控。
关键词:胶片系统;质量;监控;应用1. 问题的提出高速车转向架构架横梁管组成焊缝为CP A 级焊缝,如果存在危害性焊接缺陷,将直接危及动车组行车安全,所以对其焊接完整性进行X 射线探伤是一种重要的检测和评估手段。
由于采用胶片自动处理系统,因此对该系统的质量监控成为焊缝质量控制的焦点。
在《GB/T19348.2-2003用参考值方法控制胶片处理》标准中,只给出了参考值方法控制胶片处理,这些数据抽象、不直观,适用性不强。
本文依据标准的相关规定,利用Excel 文档函数和公式进行编程,将录入数据表中的测试数据自动生成为“监控数据”,然后把抽象、不直观的数据转化为折射散点趋势图,可对胶片系统进行直观、有效的监控。
2. 监控胶片系统的目的(1)给出了用以评价胶片处理系统一致性的程序,保证射线照相的影像质量,以满足《EN1435:2002-焊接接头的射线检验》中规定的B 级检验技术要求。
(2)得到胶片处理系统日常质量控制方法,监控胶片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从而保证胶片处理过程。
如果有偏差,能够及时纠正,以确保获得最佳的射线照片。
(3)监控胶片系统,能够为X 射线探伤获得更精确的检测结果提供保障,只有符合标准规定要求的底片才能作为评定产品质量的依据,并能为产品质量及材料失效分析等提供可靠的凭证。
3. 术语和定义对胶片系统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进行描述。
(1)胶片系统film system 胶片和胶片处理的组合。
胶片处理方法按照胶片制造商和/或冲洗药品制造商的说明书进行。
(2) 胶片系统类别film system class 按照《GB/T19348.1-2003 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系统的分类》标准中表1给出的限值对胶片系统划分的类别。
根据标准规定,CW400型转向架构架横梁管组成焊缝射线探伤采用胶片系统类别中T2,对应的胶片为Agfa D4。
(3)胶片测试片film test piece 对阶梯楔块进行曝光的条形胶片。
为了测试与已分类胶片系统的一致性,预先曝光胶片和待检验胶片系统的胶片应使用相同的商标。
(4)预先曝光胶片测试片pre-exposed film s t r i p 对阶梯楔块进行曝光的条形胶片,经预先2016年 增刊1396冷加工曝光,在处理后能给出至少十种不同密度(1-10区域)的胶片测试片PMC (Processing Monitoring Control),如图1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阶梯0 阶梯3阶梯7图1 Agfa 胶片测试片(PMC )(5)胶片测试片测试区film test piece test area (见图1)阶梯0:未曝光的阶梯,用来测量灰雾度。
阶梯3:光密度大约D =2的已曝光阶梯,用作感光速度指示。
阶梯7: 光密度大约D =3.5的已曝光阶梯,用作对比度指示。
(6)光学密度(黑度)o p t i c a l d e n s i t y (blackness) 光学密度通常称为黑度(D ),即是底片的不透光程度,它表示了卤化银颗粒使底片变黑的程度。
(7)灰雾度(DO) fog density 灰雾度表示胶片即使不经曝光在显影后也能得到的黑度(片基+乳剂)。
在胶片感光特性曲线上是曲线起点对应的黑度。
标准规定其最大值应小于0.3。
(8)感光速度sensitivity 感光速度也称感光度(S ),它表示感光的快慢,也即对光(射线)的敏感程度。
GB/T 19348.2-2003标准规定感光速度系数(S r )参考胶片测试片阶梯3的光学密度值。
(9)对比度contrast 对比度是指小缺陷或细节与其周围背景的黑度差,其由主因对比度和胶片对比度组成。
GB/T 19348.2-2003标准规定对比度(C )参考胶片测试片阶梯7光密度与阶梯3光密度差值。
4. 监控程序监控程序采用Excel 文档编制,用Excel 中的函数和公式对测试数据自动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将数据从表格形式转换为折射散点趋势图显示,把这些抽象且不够直观的数据变得更立体化、形象化,以便对胶片系统质量进行更直观的监控。
(1)创建工作表 在Excel 文档中创建3个子工作表,分别为:测试片数据表、X -Y 轴折射散点趋势图(包含阶梯0灰雾度趋势图、阶梯3光密度趋势图、对比度趋势图)、操作说明与规则,如图2所示。
图 2(2)参考值来源(灰雾度最大值;阶梯3光密度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对比度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 GB/T 19348.2-2003标准规定,至少冲洗3张PMC 测试片以确定灰雾度值、速度指示值和对比度指示值。
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数值误差应在0.10以内。
在不少于24h 延迟后上述过程至少重复3次。
对每一个参数来说,应计算至少9个数值的平均值,该平均值就是用于处理控制的参考值。
Agfa PMC 测试片参考值规定的偏差范围为最大允许值=参考值+0.15;最小允许值=参考值-0.15;灰雾度DO 值规定小于0.3。
(3)测试片数据表函数式编程 引用逻辑函数式、统计函数式等,对数据表(见图3)中空白区域进行编程,“命令”空白区域自动生成“监控数据”。
以对比度系列空白区域函数式编程为例(监控数据来源参照4.2章节规定)。
第一,对比度(J 列)函数式编程。
选中J5单元格,编辑逻辑函数式=I F(I5=“”,“”,I5-E5),公式的含义为:如果I5为空文本,J5返回空文本,否则返回I5-E5的结果。
公式输入完成后,按下Enter 键计算出结果,并使用填充柄将公式填充到该列中的其他单元格中,此列将自动生成每次测试的对比度。
第二,计算平均值(K 列)函数式编程。
选中K 5单元格,编辑统计函数式:=AVERAGE(J5:J13),公式的含义为:计算J5单元格到J13单元格所有数值的平均值。
公式输入完成后,按下Enter 键计算出结果,此列将自动生成对比度的平均值。
第三,最小允许值(L 列)函数式编程。
选中2016年 增刊1397冷加工L5单元格,编辑自定义函数式:=K5-0.15,公式的含义为:最小允许值等于平均值-0.15,公式输入完成后,按下Enter 键计算出结果,并使用填充柄将公式填充到该列中的其他单元格中,此列将自动生成对比度的最小允许值。
第四,最大允许值(M 列)函数式编程。
选中M5单元格,编辑自定义函数式:=K5+0.15,公式的含义为:最大允许值等于平均值+0.15,公式输入完成后,按下Enter 键计算出结果,并使用填充柄将公式填充到该列中的其他单元格中,此列将自动生成对比度的最大允许值。
第五,阶梯0灰雾度空白区域、阶梯3光密度空白区域编程参照对比度空白区域函数式编程。
测试片数据表进行了函数式编程后,将测试片上测得的数据直接录入“测试片数据表”相应栏内(包括阶梯0、阶梯3、阶梯7光密度值),将自动生成“监控数据”,如图3所示。
图 3(4)“测试片数据表”条件格式设置 点击‘格式’菜单,选择“条件格式”选项,弹出条件格式对话框(如图4所示),进行条件格式规则设置。
图 4以阶梯3光密度条件格式设置为例:在条件(1)栏中选大于,点击文本行右侧的折叠按钮,对话框转化为浮动框,如图5所示。
图 5用鼠标选中相应的数据区域,然后点击浮动框右侧的折叠按钮,值1显示=$H$5数据区域(最大允许值),单元格区域图案设置为呈粉红色;在条件(2)栏中选小于,步骤同上,值2显示=$G$5数据区域(最小允许值),单元格区域图案设置为粉红色;在条件(3)栏中选介于,步骤同上,值3显示=$G$5与=$H$5,单元格区域图案设置为浅蓝色。
阶梯0灰雾度、对比度条件格式设置与阶梯3相同。
进行条件格式设置后的测试片数据表,如图3所示。
(5)“测试片数据表”数据有效性设置 点击“数据”菜单,选择“数据有效性”选项,弹出数据有效性对话框,设置步骤参照条件格式设置,进行数据有效性设置后,系统自动对阶梯0、阶梯3、阶梯7录入的测试数据进行评估,如果录入的数据“非法”,则弹出预警框,如图6所示。
图 6(6)“测试片数据表”保护设置 点击“工具”菜单,选择“保护”选项,弹出保护工作表对话框,设定允许用户编辑的区域为阶梯0、阶梯3、阶梯7密度区域,然后设置密保,点击确定。
(7) “测试片数据表”转换成X -Y 轴折射散点趋势图 源数据编程函数参数采用‘单元格引用’中“绝对引用”,引用的单元格地址不会随着函数式单元格位置的变化而自动发生变化。
第一,创建X -Y 轴折射散点趋势图并进行“源数据”编程。
进入“测试片数据表”页面“插入”菜单选项,在“图表”选项组中选择“X Y 散点图”子图表类型中的“折射散点图”;点击下一步,输入图表“源数据”函数式:=测试片数据表!$C$5:$P$34,设置系列产生在“列”;点击下一步,在图表标题栏内输入“X -Y 轴折射散点趋势图”、数值(X )轴栏内输入“测试频次”、数值(Y )轴栏内输入“光密度值”,网格线设置数值(X )轴、数值(Y )轴为主要网格线;点击下一步,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X -Y 轴折射散点趋势图”页面;点击完成,即生成“X -Y 轴折射散2016年 增刊1398冷加工点趋势图”。
第二,X -Y 轴折射散点趋势图编辑 。
系统按指令自动生成的折射散点图不够规范,需要重新编辑。
以阶梯3光密度趋势图进行编辑为例:在图表菜单“源数据”对话框中,点击系列,依次输入“阶梯3光密度趋势图”、“阶梯3光密度计算平均值”、“阶梯3光密度最大允许值”、“阶梯3光密度最小允许值”,点击“确定”,即生成“阶梯3光密度趋势图”、“平均值图”、“最大限值及最小限值阈值图”。
第三,设置X 、Y 坐标轴格式。
在图表区双击X 、Y 坐标轴区,弹出“设置坐标轴格式”对话框,对坐标轴进行设置,设置的刻度范围必须能精确的显示出测试片数据表中的数据变化。
第四,设置网格线格式。
在绘图区双击X 、Y 轴网格线区,弹出“设置网格线格式”对话框,对网络格线进行设置,设置的刻度范围要与X 、Y 坐标轴刻度范围一致。
最后将图表各个区域的颜色进行设置,采用色系分明的颜色。
生成的 “阶梯3光密度趋势图”如图7所示。
图 7(8)X -Y 轴折射散点趋势图生成 同样编辑“阶梯0灰雾度趋势图”、“对比度趋势图”,最终生成“X -Y 轴折射散点趋势”,如图8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