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智能网业务分析与实现

合集下载

智能网业务故障分析

智能网业务故障分析

智能网业务故障分析孙璐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南京分公司南京 2100081 维护实例1:F150制式的主叫号码打不通异地手机省内某地维护人员反映,当地一用户打不通2个外地手机号码。

根据业务特性,判断该用户使用的是异地手机受端入网业务。

该业务当时全部由省内各TS/SSP触发013X智能业务,将被叫手机号码送至省智能网SCP进行H码翻译,接着由SCP 将翻译后的被叫区号及手机号码送回发端局,再完成后续接续通话。

根据业务特点,维护人员首先在省智能平台上查询这2个手机号码的翻译区号,然后分别进行了手机号码直拨及在手机号码前加插区号的拨打测试,均不通。

接着,为了校验集团下发的H码翻译汇总文件是否有误,维护人员直接用手机拨打被叫手机,询问对方手机入网的城市区号,结果与智能平台数据一致,为0432。

一般情况下,如果异地手机直拨不通,可能是H码翻译不正确或者未翻译;如果区号翻译正确,直拨或者加拨区号都不通,则可能为落地局未做入省或地市的H码翻译数据。

根据这个处理结果,维护人员联系了长春局的维护人员,请他们拨测并检查数据。

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数据正确,且拨测成功。

带着疑问,我们再次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同时利用信令仪表进行呼叫跟踪,偶然发现:当主叫用户通过F150制式的交换机发起呼叫时就打不通这2个手机,而主叫用户用S1240等其他制式的时候都可以打通。

通过仔细比对2种不同制式的呼叫跟踪结果,维护人员发现大部分的消息内容是一致的,只是F150制式主叫用户送出的IAM比S1240制式主叫用户送出的IAM多出一段“00011101 1d:用户业务信息”的内容,因此,初步判断是对方TS或者对方移动局不识别此段多出的消息内容。

于是,维护人员再次联系长春局维护人员,描述了我们的测试结果及疑问,并请他们进行测试跟踪。

不久,经过长春局维护人员的分析处理并与移动公司联系后,确认故障原因是由于吉林市移动公司更换设备,不能识别F150制式交换机发出的那部分消息。

国外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现状及分析

国外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现状及分析

第2 4卷, 第4 期2003年8月文章编号: 1001 4632 ( 2003) 04 0012 07---中国铁道科学CH INA RAIL WAY SCIENCEVol1 24 N o14August , 2003国外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现状及分析李平, 张莉艳, 杨峰雁, 贾利民100081)( 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摘要: 从运营管理、列车控制、安全、电子付费等多个角度对国外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对日本最新提出的智能铁路系统的规划进行了全面追踪。

从系统的角度规划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总体结构。

提出了以/ 高服务、高安全、高效率0 为核心, 以/ 先进的用户信息服务系统、铁路电子商务系统、多式联运系统、综合化的营运管理系统、先进的运输资源管理系统、智能化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智能化紧急事件救援与安全系统0 为基本组成的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构想。

关键词: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 RIT S) ; 智能技术; 智能交通系统( IT S) ; 综述中图分类号: U292142文献标识码: A1前言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及其相关技2 国外铁路在运营管理方面的研究现状鉴于运营管理是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核心, 国外发达国家从铁路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特别是高速铁路诞生之后对运营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促使各时期的先进技术不断地融入到铁路运营管理中, 使得铁路运营管理的智能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其中尤以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研究更为引人注目。

[ 1~ 7]211 欧洲铁路运输管理系统ERTMS 为建立全欧洲铁路网统一的铁路信号标准、保证各国列车在欧洲铁路网内的互通运营, 提高铁路运输管理水平, 欧洲共同体于1989 年12 月设立了欧洲铁路运输管理系统项目( European Rail T raff icM anagement System, 简称为ERT M S) 。

铁路交通智能调度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铁路交通智能调度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铁路交通智能调度系统升级改造方案第一章概述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系统现状分析 (3)2.1 现有系统架构 (3)2.2 现有系统功能 (4)2.3 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 (4)第三章需求分析 (4)3.1 用户需求 (4)3.1.1 用户背景 (5)3.1.2 用户需求概述 (5)3.2 功能需求 (5)3.2.1 数据采集与处理 (5)3.2.2 调度决策支持 (5)3.2.3 调度指令发布与执行 (5)3.2.4 信息展示与查询 (5)3.3 功能需求 (5)3.3.1 响应时间 (5)3.3.2 数据处理能力 (6)3.3.3 系统稳定性 (6)3.3.4 系统安全性 (6)3.3.5 可扩展性 (6)第四章技术方案设计 (6)4.1 系统架构设计 (6)4.2 关键技术选型 (6)4.3 系统模块设计 (7)第五章系统升级改造内容 (7)5.1 系统功能优化 (7)5.2 系统功能提升 (8)5.3 系统安全性增强 (8)第六章系统开发与实施 (8)6.1 开发流程 (8)6.1.1 需求分析 (8)6.1.2 系统设计 (8)6.1.3 编码与实现 (8)6.1.4 系统集成 (9)6.2 测试与验收 (9)6.2.1 单元测试 (9)6.2.2 集成测试 (9)6.2.3 系统测试 (9)6.2.4 验收测试 (9)6.3 实施步骤 (9)6.3.1 项目启动 (9)6.3.2 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9)6.3.3 编码与实现 (9)6.3.4 系统集成与测试 (9)6.3.5 系统部署与培训 (9)6.3.6 运维与维护 (10)第七章系统集成与兼容性 (10)7.1 系统集成策略 (10)7.1.1 系统集成目标 (10)7.1.2 系统集成步骤 (10)7.2 与其他系统兼容性分析 (10)7.2.1 兼容性要求 (10)7.2.2 兼容性解决方案 (10)7.3 系统升级对现有业务的影响 (11)7.3.1 影响分析 (11)7.3.2 影响应对措施 (11)第八章系统运行维护 (11)8.1 运维团队建设 (11)8.2 运维流程制定 (11)8.3 系统故障处理 (12)第九章项目风险与应对措施 (12)9.1 技术风险 (12)9.1.1 系统集成风险 (12)9.1.2 技术更新风险 (13)9.2 管理风险 (13)9.2.1 项目管理风险 (13)9.2.2 组织结构风险 (13)9.3 应对措施 (13)9.3.1 技术风险应对措施 (13)9.3.2 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13)9.3.3 组织结构风险应对措施 (14)第十章项目效益评估 (14)10.1 经济效益 (14)10.2 社会效益 (14)10.3 项目评估指标体系 (15)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我国铁路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铁路交通已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吉林铁通智能网方式手机受端入网方案

吉林铁通智能网方式手机受端入网方案

吉林铁通智能网方式手机受端入网方案摘要:采用智能网方式实现受端入网方案的优点,业务描述、计费原则及数据实现。

关键词:受端入网;智能网中图分类号:TN929.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9-0000-01Jilin Tietong Intelligent Network Approach Mobile By-side Network ProgramMa Jin(China Tietong Jilin Branch,Changchun130012,China)Abstract:Intelligent Network approach to achieve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gram by the end of network,business description,accounting principles and data implementation.Keywords:By-side network;Intelligent network一、受端入网方案(智能网方式)的优点固定电话拨打异地手机,采用的是发端入网的方式,走的是移动运营者的长途网,因此长途部分和被叫侧市话部分的话费都归属为移动运营者。

智能网上开放受端入网业务,将呼叫的长途部分改走固定运营商的路由,在被叫侧长途局落地后走被叫侧本地的移动网,接续被叫移动用户,这种情况下长途部分费用改由固定运营者收取。

MCS业务也顺理成章的被提了出来。

MCS 业务正是为了实现这种功能而设计的。

业务实现的基本原理即,智能网系统在处理异地手机号码的接续时,在手机号码前加上该手机归属HLR对应的区号,以HLR对应区号+手机号码的方式向后接续。

采用智能网方式来开放受端入网的优点包括:(1)投资少,见效快。

由于电信绝大部分省份都已经建设了省内智能网,对于受端入网,只需要在SCP上开放一种新的业务就可以解决。

铁路行业智能化铁路运输与管理方案

铁路行业智能化铁路运输与管理方案

铁路行业智能化铁路运输与管理方案第一章智能化铁路运输与管理概述 (2)1.1 铁路运输与管理智能化的重要性 (2)1.2 智能化铁路运输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3)第二章智能化铁路运输基础设施 (3)2.1 智能化铁路信号系统 (4)2.1.1 系统构成 (4)2.1.2 应用特点 (4)2.2 铁路通信网络优化 (4)2.2.1 网络架构优化 (4)2.2.2 传输技术优化 (5)2.3 铁路基础设施监测与维护 (5)2.3.1 监测技术 (5)2.3.2 维护策略 (5)第三章铁路运输调度智能化 (5)3.1 铁路运输调度系统设计 (5)3.1.1 系统架构 (5)3.1.2 功能模块 (6)3.1.3 技术支撑 (6)3.2 实时运输调度策略 (6)3.2.1 列车运行调整策略 (6)3.2.2 车辆调度策略 (6)3.2.3 线路分配策略 (6)3.3 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6)3.3.1 数据挖掘与分析 (7)3.3.2 人工智能算法 (7)3.3.3 云计算技术 (7)第四章货运管理智能化 (7)4.1 货运信息管理系统 (7)4.1.1 系统架构 (7)4.1.2 功能模块 (7)4.2 货运计划与调度智能化 (8)4.2.1 智能货运计划 (8)4.2.2 智能调度 (8)4.3 货运安全监控与预警 (8)4.3.1 安全监控 (8)4.3.2 预警与处置 (8)第五章客运服务智能化 (9)5.1 客票预订与售票系统 (9)5.2 客运服务智能化终端 (9)5.3 客流分析与预测 (10)第六章铁路运输安全监控 (10)6.1 列车运行监控 (10)6.1.1 监控系统概述 (10)6.1.2 监控系统组成 (10)6.1.3 监控系统功能 (10)6.2 铁路预防与处理 (11)6.2.1 预防措施 (11)6.2.2 处理流程 (11)6.3 安全信息管理与预警 (11)6.3.1 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11)6.3.2 预警机制 (11)6.3.3 预警系统应用 (12)第七章铁路运输设备智能化 (12)7.1 车辆运行监测与故障诊断 (12)7.1.1 概述 (12)7.1.2 系统构成 (12)7.1.3 技术特点 (12)7.2 车辆维护与检修智能化 (12)7.2.1 概述 (12)7.2.2 系统构成 (13)7.2.3 技术特点 (13)7.3 车辆调度与优化 (13)7.3.1 概述 (13)7.3.2 系统构成 (13)7.3.3 技术特点 (13)第八章铁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4)8.1 铁路物流信息化建设 (14)8.2 供应链协同管理 (14)8.3 物流成本控制与优化 (14)第九章铁路行业大数据应用 (15)9.1 大数据技术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 (15)9.2 数据分析与挖掘 (15)9.3 数据可视化与决策支持 (16)第十章智能化铁路运输与管理策略 (16)10.1 铁路行业智能化发展战略 (16)10.2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16)10.3 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 (17)第一章智能化铁路运输与管理概述1.1 铁路运输与管理智能化的重要性铁路运输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大量的人员和货物运输任务。

智慧车站解决方案

智慧车站解决方案

铁路智慧车站解决方案-------0 1 0 2 0 3 0 4 0 5轨道交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创新过程,带来全新的发展局面。

当前轨道运输正围绕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的要求,实现三个转型发展目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开展从传统轨道交通向智慧轨道交通转型的研究与试点工作。

智慧车站就是在原有的数字化、智能化车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AIOT、数字孪生等新一代技术,面向企业提供全方位体验、面向维保提供智能运维、面向站务提供全景管控、面向管理提供决策支撑,实现安全生产、智慧运营、高效管理的目标,在全息感知、智能分析、全景管控、精准便捷、主动进化五个方面开展智慧系统建设工作。

安全生产智慧车站安全分析系统将大大提高铁路突发事件,做到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和监测,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救助和指挥,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从而推动铁路行业管理方式的根本变革,具有重大意义。

高效协同平台将感知部分采集的基础信息数据反馈给数据支持平台进行数据服务;并且通过综合调度指挥模块,实现各子系统及信息资源的接入与集中管理、统一调用,协作办理,进一步提高了工作协同和办公效率的提高。

智慧联动采用智能感知系统和物联网技术后,综合调度指挥能够实现各子系统及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统一调用,并实现各指挥中心子系统之间的智能化联动。

综合运营综合平台是集约运营,打通业务之间的界限,形成资源与运营合力。

通过资源数据的积累、建设与挖掘,将建成大数据综合运营平台,实现更精准的运营服务管理提升综合指挥平台同时可融合指挥中心其他子系统,如感知、计划、调度、监控、预案、告警等系统,并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和操控,从而达到便捷管理、直观操作、综合调度等目的计算与存储虚拟层智慧存储聚合计算智能分发数据灾备智慧感知层展示服务层智慧云铁路智慧车站建设系统总框架后台管理移动终端权限分级管理AI 智能学习业务流程管理报表报告服务大数据分析数据安全进站感知运管控制接车报告运管分析智能感知服务标准体系云物联网应用标准体系数据总线物联网规范统一指挥中心(大屏)智慧接车人员管理作业计划工单报告资产管理智慧工单感知调车辅助作业调车报告数据分析智慧调车列车安全人员安全作业安全预警应急安全生产云存储云网络云计算列车状态感知系统人员动态感知系统作业工单感知系统异常预警感知系统全域感知平台智能激光传感系统光电传感系统位置管理系统振动传感系统图像识别系统语音识别系统位移传感系统领导驾驶舱(PAD )云狐全域感知中心数据分析管控管理中心智能工单管理位置管理人工智能智慧接车辅助管理图像识安全生产智慧调车辅助管理激光传感数据分析接车辅助管理光电传感图像识别红外测温调车辅助管理激光传感位移识别红外测距云狐全域感知中心控制管理中心智能工单管理远程摄像头AI 识别位置管理安全生产身份验证位置管理位置管理运营指标(运输数量、运输质量、运输效率、运输人员、物资消耗、运输效益党建方面(重大任务、重大问题、党风建设、优秀事迹、维护稳定等)安全生产(行车安全、货运安全、作业安全、设业绩管理(安全、政务、财务、计划、运输、工程设备、物资管理、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党建治安、内控审计、维稳、薪酬接车执行指令接车线空闲信号正常尾部确认交接凭证落实制度立岗接车监视运行填写占线板接车业务分析高温进站方向业务描述列车识别系统AI摄像头运输量异常情况日期接站量安全接车1/522212/523233/545454/543435/547456/551507/52625现代化数字化接车逐步替换传统的手动记账方式,列车接车时电子看板显示每日的接车量显示每日的无事故接车显示七日内接车情况对比客货运输量比率对比事故运输比率。

铁路建设公司数字化发展战略及对策

铁路建设公司数字化发展战略及对策

铁路建设公司数字化发展战略及对策王在广1,令永春1,阎震2,魏亚瑞2(1.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以及政府政策对国有企业数字化的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代社会进步的关键趋势。

作为铁路建设管理方的铁路建设公司,其数字化转型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未拥有清晰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

铁路建设公司数字化转型以组织管理模式创新为切入点,以业务活动和流程数据为核心,与新时代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模块集成等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关键业务、关键环节、关键部位的数字化推进管理变革,构建具有前瞻性的业务管理模式。

运用管理学的SWOT-PEST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4个环境因素,以及优势、劣势、机遇、挑战4个内部因素入手,对影响铁路建设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总体因素开展分析。

在此基础上结合铁路建设管理的特点,探讨铁路建设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战略目标,并提出数字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铁路建设公司;建设管理;数字化;SWOT-PEST;战略目标中图分类号:TP39;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1X(2024)02-0001-06 DOI:10.19550/j.issn.1672-061x.2023.11.08.0020 引言2020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就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做出全面部署,系统明确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方向、重点和举措,要求“国有企业要从技术、管理、数据、安全4个方面,加强对标,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渗透和融合的问题,更是一项优化管理模式以适应技术变革的问题,要导入系统化管理体系,有效获取预期的转型成效”[1]。

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要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究制定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基金项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N2022S014)第一作者:王在广(1966—),男,高级工程师。

智能铁路运营管理方案

智能铁路运营管理方案

智能铁路运营管理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而在铁路交通领域,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智能铁路运营管理方案作为智能铁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有效提升铁路运营管理水平,提高运营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本文将围绕智能铁路运营管理方案进行详细讨论。

二、智能铁路运营管理方案的概念及意义智能铁路运营管理方案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手段,对铁路运营管理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对铁路运营过程的全面控制、监测、分析和管理。

智能铁路运营管理方案的出现,将为铁路运营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变革和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运营效率通过智能铁路运营管理方案,可以对列车运行状态、站点的客流动态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列车调度、运行速度、站点停靠等运营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2. 提高服务质量借助智能铁路运营管理方案,可以对客运列车的准点率、车厢清洁度、设备维护情况等进行实时监管,做到故障预警、快速处理,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3. 降低运营成本智能铁路运营管理方案不仅可以提高运营效率,还可以实现对各项能耗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铁路的经济效益。

4. 减少安全隐患通过智能铁路运营管理方案,可以对列车安全状态、线路设备运行状态、隧道桥梁结构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乘客和资产的安全。

智能铁路运营管理方案的出现,将为铁路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提高行业整体的竞争力,而智能铁路运营管理方案的实施,既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撑,也需要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支持。

三、智能铁路运营管理方案的技术支持智能铁路运营管理方案的实施,需要依托一系列先进的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本节将对相关技术支持进行详细分析。

1.信息技术支持(1)大数据技术在智能铁路运营管理方案中,大数据技术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M—R( 路综合 数 字移动 通信 系统 ) S 铁 是在 G M S
蜂窝 系统上增加 了调度 通信功 能和适 合高速 环境 下使用 的要素 , 为满足上述需求而研 制开发的 。
R功 能寻址业 务 , 动用户 只要进行 注册 . 移 就能
拥 有 一 个 功 能 号 码 ,功 能 号 码 由车 次 号 以及 功 能
完成车次号的漫游操作 。详 细过程如 图 1 所示 。
( )列车在跨 局运行 时 ,会 存在 “ 2 车次 号漫
游” 题 : 问
( )当列车 因故障 长时 间停 靠 时 ,后发 的同 3
车 号 列 车 也 会 进 入 该 区段 ,出 现 同一 区 段 上 有 两 趟 相 同车 次 的列 车 。 这 些 现 象 的 存 在 ,使 智 能 网 业 务 在 设 计 上 面 临 着 由 车 次 号 不 唯 一 而 带 来 的功 能 号 不 唯 一 的 问 题 。在 主 叫方 呼 叫不 唯 一 的 功 能 号 时 , 能 由于 返 可 回 多 个 MSS N 号 码 而 无 法 选 择 所 需 的 MSS N ID ID 号 码 .这 对 铁 路 行 车 调 度 指 挥 系 统 将 产 生 巨 大 的
中 图 分 类 号 :. 9 r 33 P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 132 1)2 O7 — 3 6 12 5 (0 0 0一 0 10
0 引 言
铁路 提 速和 客运 专线 行 车调 度指 挥 系统 , 需 要 高度可靠 、 高度安 全 、 速接入 的通信 网络提供 快 话音 、数据 同传 的信 息传输 平台 ,形 成集调 度通 信 、 车控制 等多项业 务为一 体的综 合通信 系统 。 列
起 的用 于 特 定 功 能 的 呼 叫 .路 由到 一 个 与 该 用 户
功 能 寻址 是 指 用 户 可 以 由它 们 当 时 所 担 当 的
功能角色 ,而不是 它们所使 用 的终 端设备 的号码
来 寻址。在 同一时刻 。 至少 可以为一个用户分配若
收 稿 日期 :20 — 9 1 0 9 0— 5
1 铁 路 智 能 网业 务
智 能 网 ( t l etN tok I 是 叠 加 在 原 有 I ei n e r, n lg w N)
代码 表征 , 只需要拨打分配 的功能号即可。
12 位 置 寻 址 .
通信 网上 的一层 网络 ,它 具有业务 交换 和业务控 制相分 离 的特点 . 因而能够 快 速 、 经济 、 活 和有 灵 效 地提 供 各种 新业 务 。将 智 能 网应 用 于 G M— S R 网 . 以根 据铁路 的特殊需求 , 可 方便 快捷地 生成和
作 者 简 介 :徐 文 燕 (9 6 )女 , 15 一 , 黑龙 江 齐 齐 哈 尔人 , 教授 , 副 研
宁波 职业 技术 学 院 学 报
2 我 国铁 路运 输 的特 殊 性
我 国铁路 站多线 长 ,车次 号采用 两级管 理制 度, 铁道 部统一分 配全 国范围 内行驶 的列车 车号 ,
Apr, 2 0 01
Vo.4 11 No2 .
铁路智 能 网业 务分析 与实现
徐 文燕
( 武汉铁路 职 业技 术学 院 轨道 运输 系,武汉

40 0 ) 3 2 5
要 :概 述 了 铁 路 综 合 数字 移 动 通 信 系统 ( S R) 发 展 , 点 介 绍 了两 种 铁 路 智 能 网业 务 , G M— 的 重 即功 能寻 址
修 改各 种 业 务 , 仅 缩 短 了业 务 生 成 周 期 , 低 了 不 降 成 本 , 时 安 全 性 和 可 靠 性 也 能 得 到有 效 的保 证 。 同 铁 路 智 能 网业 务包 括 功 能 寻 址 和位 置 寻 址 。
11 功 能 寻 址 .
呼 叫方基于位 置 的寻址 是指将 由移 动用户 发
干 功能地址 ,但只 能将 一个功 能地址分 配给一 个 用户 。这个特 殊业务对 于铁路 部 门有 十分重要 的 意义 ,由于铁 路部 门需 要对移 动着 的列 车进行 调
度 . 这 些 移 动 着 的列 车 又 经 常 改 变 ( 火 车 车 次 而 如
号的改更 等 ) ,如果此 时还使用 M ID 号码 . SS N 调 度 员 在 呼 叫被 调 度 者 时 就 需 要 查 询 其 使 用 的 MSS N号码 , ID 明显降低 了工作效率 。若采用 G M S
路由到一个与该用户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我国铁路运输的特殊性我国铁路站多线长车次号采用两级管理制度铁道部统一分配全国范围内行驶的列车车号铁路局分配本路局范围内的列车车号所以在铁路列车实际运营中存在如下问题
2 1 年 4 月 00
第 l 4卷 第 2期
宁 波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n lo n b oye h i o ra fNi ̄ o P ltc nc
为减轻 司机负担 , 提高 可靠 性 , 采用 车次号 可 自动漫游 方式 。但 前提条 件是调 度台能够 对其管
辖 范 围 内 的 列 车 进 行 位 置 跟 踪 。 每 当 调 度 台 发 现 列 车 已经 进 入 路 局 管 辖 边 界 的小 区 时 。通 过 短 消 息 给 机 车 台 一 个 提 示 . 车 台 收 到 提 示 后 . 自动 机 可
铁 路 局 分 配 本 路 局 范 围 内 的 列 车 车 号 ,所 以 在 铁 路 列 车 实 际 运 营 中存 在 如 下 问 题 : () 超 过 2 运 行 的列 车 ,会 在 同一 条 线 路 1 4h 上 出现 相 同车 次 号 :
一Hale Waihona Puke 次 F 注 册 操 作 , 完 成 “ 次 号 漫 游 ” M 以 车 。
和 基 于位 置 的 寻 址 。分 析 了在智 能 网业 务 的 实 现过 程 中 , 于我 国运 输铁 路 系 统 的 特 点 , 制 了智 能 网 在铁 路 由 限 行 车调 度 指 挥 系 统 中 的应 用 问 题 。通 过 两 种 方 案 的讨 论 , 出 了解 决 方 法 。 提
关 键 词 : 铁路 综 合 移 动 通 信 网 ;智 能 网 业务 ;功 能 寻 址 ;位 置寻 址 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