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C单片机的双极性SPWM的软件设计
pic单片机控制双向可控硅调节交流电压的电路设计

pic单片机控制双向可控硅调节交流电压的电路设计由于项目需要根据光照传感器采集到的光照强度或上位机的指令调节交流灯泡的亮度。
最好的方式便是调节供电的交流电压。
参考了许多资料,最后决定采用采集交流信号的同步信号,并根据此交流信号输出延时脉冲控制可控硅导通角的方式进行交流调压。
1.交流电压过零点信号提取图1交流同步信号提取如上图1所示,左侧为两个30K/2W的电阻,这样限制输入电流为:220V/60K=3.67mA,由于该路仅仅是为了提取交流信号,因此小电流输入即可。
整流桥芯片采用小功率(2W)的KBP210之后接入一个光耦(P521),这样如图1整流后信号电压值超过光耦前段二极管的导通电压时,即产生一次脉冲,光耦右侧为一上拉电路,VCC为单片机供电电压:+3.3V。
光耦三极管导通时,输出低电平,关闭时输出高电平。
输出同步信号如上图1同步信号。
2. PIC单片机的输入信号及输出脉冲图单片机的输入同步信号及输出脉冲如上图2所示,采集到的同步信号进入PIC单片机的一个数值I/O 口,作为外部中断的触发信号,每触发一次,单片机进一次中断,然后人为定义一个延时,一定导通角后输出可控硅触发信号,延时时间越长(注意应小于半个周期的时间:10ms),—个周期内的导电时间越短,即输出电压平均值越小,灯泡越暗。
3.双向可控硅驱动电路如上图3所示,PIC单片机的数字输出口DO输出触发信号。
此处考虑到单片机引脚的输出电流有限,电路用单片机引脚输出触发三极管,控制电路的通断。
(此处电路可考虑进一步精简,如单片机引脚串联一小电阻:200 Q,直接驱动光耦可控硅)触发信号为高电平时,光耦可控硅MOC302基极触发已承受压降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使用一30K/2W的电阻限制双向可控硅TLC336A勺基极电流最大为:220V/30K=7.34mA。
当交流电压反向时,光耦可控硅和可控硅均关断,直到接收到一个新的触发高电平才导通。
4.备注可控硅TLC336A两端可以考虑并联一个开关,作为灯泡的手动开启开关。
仿真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100例 基于pic proteus仿真

仿真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100例基于pic proteus
仿真
单片机上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1. **理解硬件**:在开始编程之前,你需要对单片机的硬件有深入的理解。
这包括它的内存结构,输入/输出端口,以及任何特定的硬件特性。
2. **选择开发环境**:有很多可用的单片机开发环境,如Keil、IAR Embedded Workbench等。
这些环境都支持C语言编程,并且提供了编译、调试等功能。
3. **编写代码**:在理解了硬件和开发环境之后,就可以开始编写代码了。
这可能包括配置IO端口,读写内存,以及控制单片机的各种功能。
4. **编译代码**:在大多数开发环境中,你都可以直接编写和编译代码。
编译过程会将你的C代码转换成单片机可以执行的机器码。
5. **调试代码**:这是整个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你可以使用开发环境提供的调试工具来检查你的代码是否按照预期工作。
这可能包括查看变量的值,单步执行代码,以及使用断点等。
6. **仿真和测试**:在真实硬件上测试代码之前,你可以使用仿真软件(如Proteus)来模拟你的代码的行为。
这可以帮助你发现和修复一些在真实硬件上可能无法发现的错误。
7. **在真实硬件上测试**:最后,当你的代码在仿真环境中运行正常后,你就可以将其烧录到真实硬件上进行了。
以上就是在单片机上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不过请注意,由于具体的硬件和开发环境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具体的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
基于dsPIC的SPWM变频调速控制系统

基于dsPIC的SPWM变频调速控制系统摘要:本文采用微芯公司的dsPIC30F401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针对逆变器结构,采用查表法产生三相SPWM波形,在MPLAB IDE v8.2集成环境下通过编译,烧录到单片机中调试运行。
最终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连续变压变频调速的功能。
关键词: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 查表法三相桥式逆变电路Abstract:The design uses the dedicated motor driver chip Microchip´s dsPIC30F4011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ntrol center,using lookup-table method produces three-phase SPWM waveform. The program is compiled by the MPLAB IDE v8.2 integrated environment and be burnt to SCM to debug and run,and finally achieve the function of controlling the induction motor in a variable voltage and frequency way.Key words:SPWM;lookup-table;three-phase inverter bridge circuit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重量轻、功率大,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各方面。
电机运行时,由于转速与其旋转磁场转速有一定的转差关系,其调速性能较差,需借助调速系统提高其性能。
在变频调速系统中,SPWM(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SPWM控制基本思想是用一系列等幅不等宽的矩形脉冲来逼近理想正弦波,即利用一系列连续的三角波和正弦波相交,通过控制逆变器功率开关器件导通或关断,在逆变器输出端获得一系列宽度和正弦波幅值成正比的的矩形脉冲波形[1]。
基于PIC单片机的纯正弦车载逆变电源设计

基于PIC单片机的纯正弦车载逆变电源设计作者:黄靖来源:《海峡科学》2008年第08期[摘要] 设计一款以PIC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车载逆变电源,单片机作为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的控制器,提供稳压、欠压保护等功能,把汽车蓄电池的12V直流电转变成220V 纯正弦交流电。
[关键词] 车载逆变电源正弦脉宽调制单片机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汽车逐渐进入了大众的家庭中,有车族们已经不仅仅将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了,而开始将其作为一种享受生活的工具。
有车族在户外需要使用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例如汽车音响、车用DVD、车用冰箱、手提电脑、手机充电器和各种电源适配器等等,而这些电子设备一般都需要用市电220V供电,汽车所能提供的电源是蓄电池,一般小车是12V,因此要使用这些设备必须配备电源转换器,即车载逆变电源。
车载逆变电源一般使用汽车电瓶或者点烟器供电,将汽车蓄电池的 12V直流电转变成一般电器所需要的220V交流电。
在发达国家车载逆变电源是每辆车必须具备的。
据统计,国内配备这种转换器的车辆还不足20%,加之每年汽车销售量居高不下,因而电源转换器在国内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传统车载逆变电源都是准正弦波的逆变电源,也就是输出的交流电是方波220V,多采用PWM集成控制芯片控制逆变电路输出,如SG3525或TL494,存在着输出谐波大,效率低等问题,适用的负载较窄。
本文介绍了一种输出为稳定、平滑的纯正弦波的车载逆变电源,以PIC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产生逆变器的SPWM信号,经输出滤波后可等到标准的正弦波,同时具有稳压、过流保护、欠压保护等功能,使逆变电源的适用负载更广。
2 纯正弦车载逆变电源系统原理纯正弦车载逆变电源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主电路部分:蓄电池的12V直流电通过DC/DC升压电路升压为350V的高压直流电,DC/AC逆变电路将高压直流电转变为交流SPWM波,通过LC滤波后得到纯正弦的220V/50HZ交流电。
PIC单片机PWM模块应用实验程序

PIC单片机PWM模块应用实验程序[日期:2009-11-11 ] [来源:本站编辑作者:admin] [字体:大中小] (投递新闻)PIC单片机PWM模块应用实验程序#include//------------------------------------------------------------// 使用PIC16F887芯片,输出50khz占空比50%的方波//------------------------------------------------------------//系统配置//__CONFIG(HS&PWRTEN&BOREN&PROTECT&WDTDIS);__CONFIG(INTIO & WDTDIS & PWRTEN & MCLRDIS & UNPROTECT & BORDIS & LVPDIS & IESODIS & FCMDIS);//-------------中断服务程序------------------------------------void interrupt isr(){if(TMR2IE==1&&TMR2IF==1){TMR2IF=0;}}void SpwmInit(){OSCCON=0x7f;//using inner 8M oscTRISC1=1;TRISC2=1;//TRISD = 0;PR2=0x27;CCP1CON=0x0f|0x00;CCPR1L=0x14;TMR2IF=0;T2CON=0;GIE=0;TMR2IE=1;PEIE=1;TMR2ON=1;}main(){ SpwmInit();TRISC1=0;TRISC2=0;while(1){;} }PIC单片机PWM#include <pic.h>__CONFIG(WDTEN & HS & PWRTEN & BORDIS&PROTECT);//设置配置位//WDTEN:enable watchdog timer//HS:high speed crystal/resonator//PWRTEN: power up timer enable//BORDIS:disable brown out reset//PROTECT: all memory code is protected#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uchar N;void PWM_int() ; //PWM初始化函数;定时器2的设置;及PWM工作方式。
一种SPWM波的软件法实现

一种SPWM 波的软件法实现摘 要:使用软件法实时计算生成SPWM 波的电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性、价比高的特点,由于实时计算对控制器的运算速度要求非常高,数字信号处理器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在此介绍一种基于TMS320LF2407 DSP 芯片的SPWM 波的软件生成方法。
关键词: SPWM 波;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LF2407A0 引言正弦脉宽调制(SPWM )波是将正弦波变成宽度变化的脉冲波,脉冲波的宽度变化完全符合正弦的变化规律。
根据面积等效原理,脉冲序列的面积分布满足正弦规律,当脉冲序列输出至负载时,负载得到非常接近正弦波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SPWM 的控制信号有多种生成方法,早期的SPWM 是采用模拟控制方式来实现的,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所需的信号,由比较器进行信号之间的比较,产生出SPWM 控制所需的脉冲信号序列。
近年来,数字技术和微处理器技术在SPWM 逆变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数SPWM 系统采用数字控制方式或微处理器控制方式。
数字控制方式采用一定的算法产生出SPWM 控制所需的脉冲信号序列。
DSP 无疑是数字控制方式中最为理想的控制器[1]。
本文应用TI 公司的16位定点DSP 芯片TMS320LF2407A 具有高速信号处理和数字化控制功能所必需的结构特点,应用对称规则采样法来进行SPWM 波的数字化实现。
1 数字法SPWM 波调制原理SPWM 数字控制方式通常有等效面积法,自然采样法和规则采样法,规则采样法又分为对称规则采样法和不对称规则采样法。
自然采样法在算法上仿真模拟控制方式中双极性正弦脉冲调制方式,通过计算正弦调制波r u 与三角波C u 的交点位置,确定调制的脉冲宽度。
但是计算正弦调制波r u 与三角波C u 的交点需要求解超越方程,计算非常困难。
因此,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微处理器的实时控制[2]。
规则采样法是对自然采样法的简化,其计算的几何关系如图1所示: c u A t D t B tA BD r u图1 对称规则采样法生成SPWM 波这种方法实际上是用一个阶梯去逼近正弦波。
PICPWM

PIC单片机加PWM芯片的开关电源的设计2009-02-25 14:00随着各种电器和仪表设备的日渐丰富,对电源应用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一款使用灵活、方便且价格相对便宜的通用电源,正越来越成为市场所需。
现代单片机正朝着处理速度越来越快,外设资源越来越丰富,价格越来越便宜的方向发展,将单片机融入电源的设计中可以极大地提升电源的性能和灵活性。
本文介绍了一种单片机加PWM芯片的开关电源设计方法,既可以保留PWM 芯片带来的稳定工作性能,又可以利用单片机的控制能力提供各种人机交互和通信接口。
笔者设计的电源作为通用电源使用,可以提供灵活可编程的电压电流输出,另外还可以设置成铅酸电池充电器的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系统功能通过对电源的编程,可以方便地实现图1所示的电压输出波形。
其中,V1、V2、T1、T2、dv、dt都是可以通过编程来设定的。
电压值的输出范围为0~16V,最大输出电流为10 A。
输出电压精度为0.1 V,电流精度为10mA。
电流的设定值指的是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也可以被编程为与输出电压一样的波形。
图1 编程输出电压波形另外,电源也可以工作在铅酸电池充电器的模式(简称“LBC模式”)。
根据铅酸电池的特性,当电源工作在LBC模式时,电源首先将输出较大的充电电压和电流V1/I1,至少维持10s;当充电电流降到小于设定值I2时,电源输出较小的充电电压和电流V2/I2。
如果到了设定时间T1,充电电流还未降到I2以下,这时电源输出也会降为V2/I2。
当输出电流再次大于I2时,电源将再次输出V1/I1充电。
其中,V2设定值必须小于14V。
若设置为大于14 V,电源会自动将其设成14 V。
I2的值必须大于1/8I1,否则将被自动设成1/8I1。
LBC 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LBC模式用户可以通过3种方式对电源进行输出设定:①通过电源面板上按键编程。
通过按键对输出电压、电流限流值、时间等量进行设定。
基于PIC单片机的SPWM控制技术

式中:M 为调制度; N 为 载 波 比 ,即 半 个 周 期 内 的 脉 冲 个 数,实验中 N 取 6 4 ; k 取值为 O ~6 3 。 由式( 1 ) 计算出的实际脉宽转换成计时 步阶后生成 6 4 个值的正弦表存入 P I C 的 R O M 中以供调用。产生的 S P W M 脉宽表 是一个由窄到宽,再由宽到窄的 6 4 个值的 表。 三、软硬件结合试验系统 以 P I C 单片机内部的两个外围功能模 块( C C P ) 为基础,利用该模块具有的 P W M 功能,软件控制两路 S P W M 波形的输出。 再将这两路 S P — W M 波利用互补导通原 则变换成 4 路,经隔离放大后驱动 I G B T 逆 变器,实现对输出的控制。 (一)硬件设计 试验硬件系统如图 2 所示。选择 P I C 单 片 机 的 中 档 系 列 ,该 系 列 单 片 机 的 主 要 特点有: 1 、具有高性能的 R I S C C P U : 2 、除程序分支指令为两个周期外,其 余均为单周期指令,且仅有 3 5 条单字指 令; 3、8K × 14 个 FLASH 程序存储器,368 × 8 个数据存储器( R A M ) 字节; 4 、中断能力强,达到 1 4 个中断源; 5 、外围功能模块丰富,含 2 个 1 6 位 寄存器的 C C P 模块,具有 P W M 功能: 6 、含 3 个定时器,其中与 P W M 功能 相关的定时器 2 ( 即 T M R 2 ) 带有 8 位周期寄 存器,且带有 8 位预分频器和后分频器。
一线技术
基于 PIC 单片机的 SPWM 控制技术
文⊙ 刘彤军(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
摘要: 重点介绍了基于 P I C 单片机采用 面积等效法产生 SPWM 控制波形的方法。通 过具体试验,由 SPWM 来控制 1GBT 逆变系 统 的 运 行 。最 后 给 出 了 软 硬 件 结 合 设 计 方 法,结 合 试 验 结 果 波 形 进 行 谐 波 分 析 。此 方法在 U P S 的设计中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PIC 单片机;SPWM;面积等效 法;谐波分析 一、引言 在 U P S 等电力电子设备中,控制方法 是 核 心 技 术 。早 期 的 控 制 方 法 使 得 输 出 为 矩形波,谐波含量较高,滤波困难。S P W M 技术较好地克服了这些缺点。目前 S P W M 的产生方法很多,汇总如下。 (一)利用分立元件,采用模拟、数字 混和电路生成 S P W M 波。此方法电路复 杂,实现困难且不易改进; (二)由 S P W M 专用芯片 S A 8 2 8 系列 与微处理器直接连接生成 S P W M 波, S A 8 2 8 是由规则采样法产生 S P W M 波的, 相对谐波较大且无法实现闭环控制; (三)利用 C P L D (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 件) 设计,实现数字式 S P W M 发生器; (四)基于单片机实现 S P W M ,此方法 控制电路简单可靠,利用软件产生 S P W M 波,减轻了对硬件的要 求 , 且 成 本 低 ,受 外界干扰小。 而当今单片机的应用已经从单纯依赖 于 5 1 系列单片机向其它多种单片机发展, 尤其以嵌入式 P I C 单片机的发展应用更为 广泛。P I C 单片机含具有 P W M 功能的外围 功能模块( C C P ) ,利用此模块更容易通过 软件实现 S P W M ,且具有更快的执行速 度。本 文 采 用 软 硬 件 结 合 设 计 的 方 法 ,利 用面积等效法,并且基于 P I C 单片机实现 对试验逆变系统的 S P W M 控制。 二、面积等效的 S P W M 控制算法 目前生成 S P W M 波的控制算法主要有 4 种。 1 、自然采样法; 2 、对称规则采样法; 3 、不对称规则采样法; 4 、面积等效法。 理论分析后知自然采样法和面积等效 法 相 对 于 规 则 采 样 法 谐 波 较 小 ,对 谐 波 的 抑制能力较强。又因为 P I C 单片机片内无 较 大 空 间 实 现 在 线 运 算 ,所 以 自 然 采 样 法 不 利 于 软 件 实 现 。本文 的 试 验 系 统 采 用 面 积等效法实现 S P W M 控制,其原理如图 1 所示。 利用正弦波小块面积 S 1 与 脉 冲 面 积 S 2 ,相等原则,将正弦波的正半周分为/ V 等分,则每一等分的宽度为π/ N 弧度, 利用面积等效法计算出半个周期内 N 个不 同 的 脉 宽 值 ,将 产 生 的 脉 宽 数 列 以 列 表 形 式存于 P I C 单片机的 R O M 中,以供程序调 用。 脉宽产生的基本公式为 交 换 器 输 出 电 压 纹 波 小 ,线 路 简 单 ,是当 今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功率器件。 (二)软件设计 1 、P 1 C 单片机的设置 试验中设置 S P W M 的频率为 2 0 k H z , 并外接 2 0 M H z 晶振信号,计算得指令周 期即计时步阶为 O .2 μ s 。P I C 单片机 C C P 外围功能模块的 P W M 功能实现主要依靠 相关寄存器值的设定,且以定时器 2 ( T M R 2 ) 作为 P W M 的时基。相关寄存器的 设置如下。 (1 )S P W M 周期的设定由寄存器 P R 2 设定 试验中 T O S C 为 2 0 M H z ,为提高分辨 率,T M R 2 预分频设为 1 :1 ,由此计算得 PR2=0XF9; (2 )定时器 T M R 2 的控制寄存器 T 2 C O N 设定因为 S P W M 频率高,周期短, 在每个周期内完成脉宽的调整比较困难, 故在此寄存器中设置后分频为 1 :3 ,这样 每输出 3 个相同脉宽的 S P W M 波后改变一 次脉宽值; (3 )2 个 C C P 模块的控制寄存器 C C P l C O N 及 C C P 2 C O N 的设定两个 C C 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PIC单片机的双极性SPWM的软件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运用dsPIC30F2023产生双极性SPWM波的原理,并给出了部分源程序。
介绍了dsPIC30F2023的PWM模块的设置
关键词:SPWM,dsPIC30F2023,双极性。
引言
产生SPWM波形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纯硬件产生,一种是通过逻辑器件软件编写来实现。
前一种产生的波形精度高,但是该电路设计复杂而且易受干扰,在温度发生变化时,电路产生温漂波形也受到影响;后一种方法电路简洁,输出抗干扰性强,运行速度快。
本文介绍利用dsPIC30F2023产生两路SPWM波形的方法。
2、双极性SPWM产生的原理
2.1硬件原理图
单相桥式逆变电路如图1所示,单相桥式电路结构简单,运用的电子器件较少,两个MOS功率管承受母线电压。
中间接口J1为电路输出,用于连接感性负载。
图1
AC1,AC2为电路的交流220V输入,经过整流桥后变成直流310V,SPWM1和SPWM2是单片机的两路SPWM输出,用于控制mos管的通断,两路SPWM 的驱动电压不共地所以用两组电源,一个是12v-1,一个是12v-2。
2.2 dsPIC30F2023产生SPWM波形
dsPIC30F2023的PWM模块属于PIC的外部管理模块,占用CPU时间少,能迅速产生带有可编程死区和输出极性的PWM波。
通过对比较单元寄存器的设置可以很方便产生所需的SPWM波。
本文章采用双极性平均值采样法也叫规则采样法。
单片机输出的脉冲由三角波截正弦波得到,即在一个正弦波周期内用N个三角波与之相交得到一系列采样点,在三角波值大于正弦波值时输出高电平,低于正弦波时输出低电平。
本次采用两路相位相差180°的三角波跟正弦波相截,得到两路脉冲波,用
dsPIC30F2023的PWM模块输出两路PWM波,其中一路脉冲的周期寄存器的时基值用主时基(PTPER)提供,另一路用独立时基(PHASEx)提供。
第一路PHASE 提供相移值。
具体计算方法是三角波两个正峰值之间为一个采样周期Tc。
自然采样法中,脉冲中点不和三角波一周期中点(即负峰点)重合。
平均值采样法使两者重合,每个脉冲中点为相应三角波中点使计算大为简化。
三角波负峰值td,对信号采样波得到D点,过D点作水平线,和三角波交于A、B两点。
在A点时刻ta和B点时刻tb控制Mos管的通断,脉冲宽度δ和用自然采样法得到的脉冲宽度非常接近[1]。
平均值采样法计算公式推导:
正弦调制信号公式中M被称为调制度,0≤M≤1;ω表示信号的角频率,可以得出
Ur = Msinωt
三角波一周期内,脉冲两边间隙宽度:
1+Msinωtd=2
δ/2 Tc/2
2.3 部分源程序
笔者程序中正弦表选取了100个点,其中正、负峰值各50个,因为要输出两路波形在程序中计算两次,并运用了四个数组。
以下为计算程序:
void PWM_calculate(void)
{
T= 1/(freq*50);
for(i=0;iPTPER)Array[i]=PTPER-10;
if(B[i]>PTPER)B[i]=PTPER-10;
}
PTCONbits.PTEN = 1;
}
3 结语在本人的实验中,电路能较好的完成预期设计,波形平滑、可控。
并且此电路结构简单,硬件设计上和软件编程切实可行。
采用在线计算和查表技术相结合,较好的解决了实时控制的要求。
同时采用dsPIC30f2023单片机作为控制器件,不仅成本降低,而且调试方便,受外界干扰较小,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电路也有很好的扩展性,可以加入过流过热保护、缓启动和延时关闭,并能自动保存运行的技术参数。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式请以PDF格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