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导学案(99)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2.描述叶片的基本结构。

3.解释气孔控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及说明导管是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通道。

4.练习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切片。

学习重点重点:叶片的基本结构。

难点:练习徒手切片,认识叶片的结构。

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法、归纳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预习一、独学:熟读课文,然后关上书完成以下题目。

1. 阅读教材第109页“观察与思考”,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成熟区有什么特点?(2)大量的根毛对吸水有什么意义?二、互学:1.各小组根据教材第111页的方法步骤,练习徒手切片,制作菠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同学注意安全)2.同时对比教材第112“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3.试回答以下问题:(1)制作徒手切片时应注意些什么?(2)你制作的徒手切片是否成功?怎样做才更容易成功?展示三、质疑:请填出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①②③ A B 四、点拨:按教材第111页要求画图。

(可参照第112图“气孔的张开和闭合”,通过画图认识保卫细胞的结构)反馈 五.小结:想想:我在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 叶片的结构:表皮(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叶脉。

2. 徒手切片的制作:六、拓展:1.下列关于叶片上气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上表皮气孔少,下表皮气孔多B 、上表皮气孔多,下表皮气孔少C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缩小D 、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开大2.叶片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 ( )A 、表皮细胞含叶绿体,叶绿体内有叶绿素B 、叶肉细胞含大量的叶绿体C 、保卫细胞含叶绿体D 、细胞之间夹杂着大量的叶绿体3.将带叶的芹菜枝条下端插入红墨水中,过一段时候把枝条纵切,茎内被染红的( )A 、筛管B 、导管C 、形成层D 、茎的全部4.绿色植物叶片的主要功能是 ( ) A 、吸收水分,运输有机物 B 、制造有机物,蒸腾水分 C 、储存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 D 、运输有机物和无机盐5.叶片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 )A 、气孔B 、表皮C 、角质层D 、保卫细胞6.如图为气孔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其中图A 表示气孔 ,图B 表示气孔 。

七年级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导学案

七年级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导学案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导学案教师寄语:保护我们的家园,从一片绿叶开始!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能描述出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能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汽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

2、 能力目标:能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3、 情感目标:热爱生物圈中的每一种植物。

学习重难点:通过“观察叶片的结构”,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前情导学:根的作用茎的作用叶的作用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资料:一棵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消耗200公斤以上的水,大致如下:生长期中总吸水量204228g 100%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1872g 0.92%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250g0.12% ?20106g 98.96%请思考:吸收的水分中大约99%的水哪里去了?二、合作探究: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1、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 ,其特点是该区生有 ,这大大增加了 。

2、 将一段带叶柳枝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茎的横切面被染红的结构是 。

这些结构的作用是 。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重点)1. 下图表示植物吸水到失水的全过程。

请标出根毛、导管、叶脉、叶肉、表皮的位置。

2、蒸腾作用的进行靠的是叶子上的 ? 气孔还有什么作用?气孔是如何开闭的?(可在图中标出相应的结构名称)材料分析:我们把刚摘下的菠菜叶片浸在盛有70℃左右的热水的烧杯中,就会看到叶片表面有气泡产生,并且正面气泡的数目比背面气泡的数目少,你知道这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吗?3. 蒸腾作用对植物本身的意义在于促进水分的,带动和的运输,降低植物体的温度,对自然界的意义在于能提高大气的,增加降水,参与了生物圈的。

移栽植物时一般要在阴雨天进行,并且去掉其部分枝叶,目的是。

三、知识小结1、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围成的空腔。

2、叶片的结构包括上下上表皮、叶肉和下表皮,其中背面的气孔多于正面的气孔。

3、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四、基础练习1(2010·宿州)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有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它的( ) A.光合作用 B。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植物体水分运输用的导管;(2)说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3)尝试用徙于•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切片,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明确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叶片的基本结构;(2)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难点】(1)临时切片的制作;(2)解释蒸腾作用的原理和意义,形成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运川讲授法、实验法及分组活动相结合等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实验器材;收集、整理并熟悉本课教学目标知识体系。

学牛准备:阅读教材,收集相关信息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出示图片,捉问: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牛联系牛活实际去分析。

通过呈现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进入本次学习过程。

二、新课讲解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采用温故知新的方法,提出问题:根尖结构中吸收的主要部位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引导学回忆有关成熟区的相关知识。

教师进一步提问:水分如何到达植物体的各部分的呢?引出实验,出示要点,指导观察,学牛分组合作得岀结论。

教师岀示图片,捉问:导管有什么特点与运输功能相适应呢?方向是什么?引导学生凹忆植物体的什么部位吸收水分,然后口然过渡到运输方向。

出示图片,指导分析,得出水分和无机盐到达植物体各器官的途径。

出示叶脉中的导管,进一步理解导管的作用。

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要点提示,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关键步骤来分析,同时出示操作提示图片,提问:叶的结构如何?引导学生分组完成操作,归纳总结出实验的结论。

2.蒸腾作用采用问题过渡方式,根吸收来的水分运输到植物体的各部位最终去向哪里?同时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呢?进一步提问:这个作川是怎样发生的呢?主要发生在哪一部位呢?教师出示实验关键点提示,指导学生分组完成操作,教师结合图片,指导学生阅读、分析,精讲气孔的开闭,引导学生明确蒸腾作用的概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绿色植物对水的利用及生态意义,了解地球上水循环的基本过程,了解自己的水循环的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能力目标:了解观察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1.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绿色植物对水的利用及生态意义,地球上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水循环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实践、发现和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讲授法:通过讲解绿色植物对水的利用及生态意义,地球上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在全面了解中深入认识。

•探究法:通过带领学生做实验、发起问卷调查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和发现。

1.4 教学内容与组织1.4.1 导入环节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水循环”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地球上为什么会存在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植被,水的循环过程是什么等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渐入主题。

2.使用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4.2 学习环节1.讲述绿色植物如何对水进行利用。

2.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3.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循环过程,并让学生观察、总结观察结果,从而深入理解水的循环过程。

4.自主体验:让学生填写问卷调查表,调查自己平常如何对待用水的问题,并总结出影响自己用水情况的因素,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学会珍惜水资源。

1.4.3 总结环节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发言,反思自己对水的认知是否有所改变,还存在哪些问题和疑问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二、教学反思本课主要通过讲解和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绿色植物对水的利用及生态意义,地球上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通过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水的循环过程,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到水循环的重要性和生态价值。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带动学生形成珍惜水、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和行为。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导学案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课前演练】植物吸收的水分,一部分成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参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其余则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一方面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另一方面在火热的夏天,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

【自学提示】一:阅读教材109、110页,完成下面的问题植物主要通过吸收水分。

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这里有大量的增加了吸收面积,因而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

二:阅读教材110——113的实验、文字、图片,了解:1、蒸腾作用的概念2、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方法与步骤:三:阅读教材113——114页绿色植物是怎样参与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夯实基础】1、在炎热的夏天树荫下比较凉爽。

原因是由于树林()A、进行呼吸作用B、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C、进行光合作用D、大量吸收水分和无机盐2、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直接意义,错误的说法是()A、降低叶表面的温度B、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C、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上升到叶D、增加大气中空气温度,调节气候3、导管输送的物质和方向是()A、有机物,从上向下B、有机物,由下向上C、水和无机盐,从上向下D、水和无机盐,从下向上4、使叶片呈现绿色的结构主要是()A、上表皮B、下表皮C、叶肉D、叶脉5、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运输的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A、根毛、导管、气孔B、气孔、根毛、导管C、根毛、气孔、导管 D 、表皮、叶脉、气孔6、判断题:(1)植物的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2)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3)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反思】:。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导学案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导学案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习目标】1.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说明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2、了解什么是蒸腾作用,掌握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3、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4、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5、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难点: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气孔的张开和闭合。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阅读P109-110,教师演示观察与思考中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根吸水的主要部位:_____________,适于吸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分的运输(1)实验:取一段带叶的茎,放入滴有红墨水的水利,在阳光下招生3——4小时,会看到_____________变红了;将茎纵向切开,会发现_____________变红。

(2)导管:有许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所组成,上下细胞间的________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除茎以外,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内也有导管,他们是连接贯通的(3)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根吸收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根茎叶的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学习任务二:植物的蒸腾作用自学教材第110-113页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主要器官:_____________3、观察叶片的结构叶片的结构:叶片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叶片的上下表面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的重要作用,进而引出水循环的概念。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绿色植物对地球上的水循环有什么影响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3.通过讲述生活中常见的绿色植物,如树木、草地等,让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举例说明根吸水对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作用。
3.分析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水循环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生态观念。
-讲解绿色植物在维持水资源平衡、减缓洪水、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的作用。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认识到绿色植物对水循环的重要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绿色植物如何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7.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生物学科方面,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但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及其影响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2.通过学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生态观念。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1.导入:通过图片、实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绿色植物与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概念。
2.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水循环的影响。要求:实验设计合理,步骤明确,数据记录完整,最后撰写实验报告。

七年级生物上册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习目标:1、说出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C层)。

2、能描述出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重点、B层)能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汽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难点、A层)3、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C层)学习过程: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1、根主要靠哪个部位吸收水分和无机盐?_______。

该部位有何显著特点?______。

2、看课本上109页的观察与思考,思考: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是怎样的?3、导管是由许多_____________的细胞所组成的,这些细胞没有____________,上下细胞间的____________已经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重点点拨:根尖的成熟区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的吸水面积,提高了吸水效率。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1、你知道吗?一株生长旺盛的玉米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比你一天喝的水还多。

植物为什么需要这么多水呢?原来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2、什么叫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就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________以_________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蒸腾作用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进行。

3、看课本上110—111的实验,了解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

4、观察课本112页“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认识叶片的结构。

(1)叶片的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2)表皮是由一层______________的细胞组成的,在表皮上分布有________。

(3)什么叫气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围成的,气孔既能_____也能__________。

(4)在叶片的结构中,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因为它的细胞内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第3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1、根适于吸水的特征: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根尖的。

该处生有大量的,增大了根吸水的。

2、导管能自而运输。

3、观察叶片的结构: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1)把新鲜的叶片在小木板上。

(2)右手捏紧并排的,迅速横切叶片。

(3)每切一次,刀片要蘸一下水,把切下的放入水中。

(4)用毛笔蘸出的一片,制成。

4、叶片的结构包括上下、和,其中的气孔多于的气孔。

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围成的空腔。

5、蒸腾作用是指,
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增加,降低。

6、若将一段帯叶的鲜嫩幼茎浸入含有红墨水的水里,光照2—3小时后,取出幼茎横向切断并观察,将会看到什么现象?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
么? 。

在上述操作中,采取光照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

将茎横切、纵切,你看到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111页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思考:我们在步骤2中取叶的薄片时,是来回切割吗?。

2、小组讨论:水在茎内的运输途径是怎样的?。

3、移栽植物时一般要在阴雨天进行,并且去掉其部分枝叶,目的是 。

4、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本113页“试一试”: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一样多吗?为什么?。

5、观察课本113页图,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①你能对照图为大家讲一下生物圈的水循环吗?
②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③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还能进行吗?
四、达标测试
1、蒸腾作用进行的主要器官是()
A、根
B、茎
C、叶
D、花
2、参天大树的顶端也能得到根部运来的水分,其动力来自于( )
A、蒸腾作用
B、输导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3、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基本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在叶片的结构中,能进行物质生产的部分主要是[ ]和[ ],原因是这些细胞
中含有大量的,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叶片才会呈
现出鲜艳的绿色。

(2)被称为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的结构是
[ ] ,它主要由两种管道(
和)构成。

(3)〔 〕和〔 〕属于保护组织,②、④应属于
组织。

4、如图所示,锥形瓶里面插入相同植物的枝条,一枝有叶,一枝无叶。

两瓶内水面高度相同。

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植物的叶是否是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并进行实验:
(4)实验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装置B的塑料袋内有大量的,且锥形瓶内的水位,而装置A的塑料袋内几乎没有变化,且锥形瓶内的水位。

(5)实验结论。

(6)此实验中的A和B形成一组实验,其变量是,因此,此实验的结论是可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