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4章 第二节 0-3岁婴幼儿记忆的发展

合集下载

第四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四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四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学前儿童是指处于3-6岁之间的孩子,这个阶段是儿童记忆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学前阶段,孩子的记忆能力逐渐增强,从最初的简单记忆到后来的复杂记忆。

本文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讨论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记忆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记忆和追忆记忆。

早期记忆是指3-4岁之间的儿童,这个阶段的儿童主要通过感知和行为来获取信息。

他们主要依赖感觉和运动来记忆事物,例如通过触摸和尝试来记住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物体。

此外,由于他们的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他们对于长期记忆的能力较弱。

到了4-6岁,儿童进入了追忆记忆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逐渐建立自己的记忆网络,并更好地运用记忆策略。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模仿、试错等方式来增加记忆容量和提高长期记忆。

他们也开始能够使用视觉、语言和空间信息来记忆事物,同时他们的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学前儿童的记忆发展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对于儿童的记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与儿童交流和互动来促进他们的记忆发展。

例如,与孩子一起讲故事、玩游戏和做游戏,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和记忆能力。

此外,学校也可以提供一系列的记忆训练活动,例如默写、背诵等,帮助孩子建立记忆策略和技巧。

另外,儿童的记忆发展还受到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的影响。

不同孩子之间的记忆能力有所差异,有些孩子天生就有较强的记忆能力,而有些孩子则相对较弱。

此外,记忆发展还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一些基因与记忆形成和提取有关。

研究发现,一些基因的变异与儿童记忆能力的差异存在关联。

除了社会环境和基因的影响外,儿童自身的认知发展也对他们的记忆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孩子的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越强,他们在记忆过程中的执行控制能力就越好。

此外,孩子的语言能力和空间认知也会影响他们的记忆发展。

有研究发现,语言能力较好的儿童在记忆任务上表现更好,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能够更好地使用语言来编码和提取信息。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记忆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记忆
条件反射 重学记忆 (二)记忆发生的时间 新生儿时期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记忆的保持时间是指从识记到能够再认或回忆之间的间隔时间, 也被称为记忆的潜伏期。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 记忆的提取方式分为再认和回忆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三)记忆容量的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记忆容量会逐渐增加,表现在记忆
二、 记忆的过程
(一)识记 识记是指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也就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Fra bibliotek当于信息的编码。
二、 记忆的过程
(二)保持 保持是大脑存贮信息的过程,也就是巩固已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相当于信息的存储和继续编码
二、 记忆的过程
(三)再认或回忆 再认或回忆是在两种不同情况下对过去经验的恢复过程,相当于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记忆
第一节 记忆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三节 各年龄段学前儿童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第四节 学前儿童记忆力的培养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就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 点来看,记忆就是对输入信对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一、什么是记忆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划分 1. 形象记忆 2. 运动记忆 3. 情绪记忆 4. 逻辑记忆
一、什么是记忆
(二)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划分 1. 感觉记忆 2. 短时记忆 3. 长时记忆
一、什么是记忆
(三)根据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划分 1. 陈述性记忆 2. 程序性记忆
一、什么是记忆
(四)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划分 1. 外显记忆 2. 内隐记忆
第四节 学前儿童记忆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评价第四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评价第四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二、记忆的发展
(四)幼儿再现能力的发展
1.再认 2.回忆
6、9、14岁儿童的再现曲线
【想一想】
有一个6岁儿童,在1分钟时间内 ,正确记住了17位数字:
81726354453627189
他是如何在1分钟内记住这17位 数字的?
二、记忆的发展
(五)记忆策略的发展
1.复述策略 2.组织策略 3.提取策略
四、记忆备用性的培养
引导学前儿童有意识记有意义的事物 锻炼学前儿童信息提取的技巧和能力
实践:学前儿童记忆发展评价
以行动学习小组为单位,每一小组入园随机 选择大中小班的幼儿各 人为对象,对幼儿的短 时记忆能力进行测查。可按照 位数 秒的速度 读 位数、 位数、 位数、 位数等,然后让 幼儿复述,通过幼儿的复述情况对各年龄班幼儿 的短时记忆水平进行分析比较并作评价。
瞬时记忆——感觉登记或感觉记忆,保持的时间短, 大约为0.25-2秒。
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长时记忆——能保持许多年甚至终身的永久性记忆
记忆三阶段模式图
二、记忆的分类
(三)按照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来划分
无意识记——识记没有预先明确的目的,也不需要 付出意志努力。
有意识记——识记带有明确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 努力且采用一定的方法。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与发展 第三节 学前儿童记忆的培养
【想一想】
每个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事,有些事永远 不会被遗忘,即使你很努力地想忘却;有些事 却无法轻易回忆起来,无论你当时是多么急需 要用,就是怎么也想不起来。
某些经历过的片段为什么难以回忆? 这些片段永远地丢失了吗?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一、记忆及其基本过程 二、记忆的分类 三、保持与遗忘

第四章 学前儿童记忆和想象的发展

第四章  学前儿童记忆和想象的发展
第四章 学前儿童记忆和想象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四章 学前儿童记忆和想象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的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具有内隐性和概括性。 记忆是一个从“记”到“忆”的过程,记忆具有阶段性: 识记、保持和回忆。
• 识记——识别和记住事物的特征与联系, 是大脑皮层形成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 • 保持——暂时联系的痕迹在脑中保留, 表现为巩固已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 再认——事物重新呈现时能够再认识; • 回忆——事物不在当前时能够回想起来;
• 【现象分析】 6个月左右,儿童开始“认 生”,只愿意亲近妈妈及经常接触的人, 陌生人走近时,孩子一般会感到不安。 如何从记忆的角度看待这种现象?
• 表明儿童明显的再认活动。
• P102
三、幼儿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保持时间逐渐延长 (二)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三)较多运用机械识记,意义识记开始 发展 (四)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 展 (五)记忆策略的发展
• 这三个环节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识记和保持是回忆的前提、基础,再认、 回忆又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并能够加 强识记和保持。
• 由于记忆,人们才能保存过去的反映, 使当前反映在以前反映的基础上进行, 从而使人能积累和扩大、完善或修正原 有的经验,使其对行动更具指导价值; 有了记忆,先后经验才能联系起来,使 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成为一个发展的统一 的过程。
.运动记忆
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
• (1).运动记忆 • 运动记忆是指识记内容为人的运动或动 作的记忆。一切生活习惯上的技能、体 育运动或其他活动中的动作,都是依靠 运动记忆来掌握的。

第四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四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幼儿识记常见物体和无意义图形的比较
年龄 常见物体 无意义图形 4 47 4 比率 11· 75:1
5
6 7
64
72 77
12
26 48
5· 33 :1
2· 77:1 1· 6:1
三、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 发展
根据试验材料,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高 于词语记忆的效果:
• 幼儿形象记忆与语词 记忆效果的比较 年龄 3- 4 4- 5 5- 6 6- 7 熟悉的物体 熟悉的词 生疏的词 3﹒ 9 4﹒ 4 5﹒ 1 5﹒ 6 1﹒ 8 3﹒ 6 4﹒ 6 4﹒ 8 0 0﹒ 3 0﹒ 4 1﹒ 2
(2)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习惯化”。 新生儿记忆的另一表现是对熟悉的事物 产生“习惯化”: 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人(包括新生儿) 都会产生定向反射——注意它一段时间。如 果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对它注意的时间就 会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随着刺激物出现 频率的增加而对它的注意时间逐渐减少甚至 消失的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习惯化”。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趋势
(一) 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 所谓保持时间是指从识记材料开始到能对 材料再认或再现之间的间隔时间,也称为 记忆的潜伏期。 • 儿童记忆保持的时间长度可以从再认和再 现的潜伏期来看。 • 再认和再现的潜伏期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增长,具体见下表:
学前儿童记忆保持时间的变化
1.记忆意识性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记忆意识性开始 逐渐萌芽、发展。有意记忆的出现意味着 记忆意识性的萌芽,而元记忆的发展则意 味着记忆意识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元记忆的发展是指儿童对自己的记忆 过程的认识或意识的发展,它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①明确记忆任务,包括认识到记忆的必要 性和了解需要记忆的内容。 ②估计到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困难,努力去 完成任务,并选择记忆方法。 ③能够检查自己的记忆过程,评价自己的 记忆水平。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四章 婴儿的认知发展[精]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四章 婴儿的认知发展[精]
最初观察到的新生儿模仿行为可能是 一般的唤起行为。
第三节 婴儿的认知社会化发展
呈现面孔和 非面孔刺激 时个体偏好 面孔的现象
面孔偏好
吸引力偏好
面孔的感知
呈现面孔刺 激时个体偏 好有吸引力 面孔的现象
第三节 婴儿的认知社会化发展
1个月的婴儿对人 脸的注视范围广, 从下巴开始到头 发,视觉探索处 于粗框架阶段。
2个月的婴儿的 视觉探索就主要 集中于脸的中间 部分,构成了视 觉三角形探索。
以自我为中心去认识和感知世界。 其主要方法是象征和直觉思考。 皮亚杰把这一时期再细分为象征性思考阶段和直觉性思考 阶段。
自我中心
不可逆性
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够在头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
直觉性
以知觉到的形象作为思维的依据。往往只注意到事物的某种 显著特征,而看不到事物同时变化的若干维度。

玩具拿出来。

思考:
1)为什么阳阳会在感觉饿的时候看向放有奶瓶的柜子呢?
2)为什么阳阳会知道通过拉动绳子获得玩具呢?
第二节 婴儿的思维和记忆发展
一、 胎儿和新生儿的思维和记忆
第二节 婴儿的思维和记忆发展
胎儿的思维和记忆
• 胎儿思维的证据来自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研究 • 长时记忆和记忆保持也得到了相关研究的证明
重复:感受说话的愉悦。
独白:帮助自己进行思维,伴随或强化 儿童的思维、动作。
集体独白:一个孩子的说话似乎刺激了 另一个孩子的言语,但事实上他们都是 各说各的,互不相干。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二、 对皮亚杰认知理论的挑战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不足8—12个月大的婴儿是无法理解外部自然世界的 重要规律的。

第四章_幼儿记忆的发展

第四章_幼儿记忆的发展

第四章_幼儿记忆的发展记忆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存储和回忆信息。

在幼儿时期,记忆的发展对他们的学习和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本章将围绕幼儿记忆的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促进幼儿记忆发展的方法。

一、幼儿记忆的阶段幼儿的记忆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感官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1.感官记忆:感官记忆是幼儿记忆发展的最初阶段,主要指的是对信息的短暂存储和处理。

这种记忆形式容量较小,持续时间较短。

例如,当婴儿看到一只玩具后,他会马上对其产生兴趣,但当他转移注意力后,对于玩具的记忆也会迅速消失。

2.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幼儿记忆发展的中间阶段,主要指的是在记忆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和操作。

这种记忆形式的容量较大,能够短时间内存储多个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

例如,在幼儿园时,幼儿可以通过听老师的指令,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如做游戏、拼图等。

3.长期记忆:长期记忆是幼儿记忆发展的最终阶段,主要指的是对信息的长期存储和回忆。

这种记忆形式的容量是无限的,并且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例如,当一个幼儿长大后,他可能还能记住几年前的一次生日派对,并且能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和体验。

二、幼儿记忆的影响因素幼儿记忆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经验和情绪等。

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记忆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在感官记忆阶段,婴儿通常能够记住一些简单的视觉和听觉信息。

而在长期记忆阶段,幼儿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对一些事件的记忆。

2.经验:幼儿的记忆发展还受到他们的经验和学习环境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与经常接触的事物相关的记忆更容易被幼儿保持和回忆。

例如,对于一个经常去公园的孩子来说,他可能更容易记住公园的景象和玩具。

3.情绪:情绪对幼儿记忆的形成和回忆有着重要影响。

当幼儿处于高度情绪激动的状态下,他们通常能够更好地记住和回忆与情绪相关的信息。

例如,一个幼儿经历了一次愉快的聚会,他很可能会更容易将这段记忆保存在脑海中。

高教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4.2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特点及培养

高教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4.2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特点及培养

4.2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及培养
在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的效果高于语词记忆的效果, 如表4-2所示。
4.2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及培养
(四)从记忆保持的时间看: 幼儿记忆保持的时间逐渐延长
幼儿记忆保持的时间长度随年龄的增 长而增长。在记忆的再现方面,随着语言 的发展,再现保持的时间更长、更确定, 儿童有条理记忆从4~5岁开始。
1.激发兴趣和主动性 2.丰富生活经验 3.培养有意记忆 4.教授记忆策略 (1)复述 (2)组织 (3)选择性注意 “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门口”
4.2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及培养
常用的记忆方法和策略 1.归类记忆法 2.比较记忆法 3.整体记忆法和部分记忆法 4.联想记忆法 5.歌诀记忆法
4.2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及培养
•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孩子能讲解记忆
4.2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及培养
(三) 从记忆的内容看:幼儿的形象记忆占 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运动运记动记忆在忆-幼情和儿语绪期词记,记幼忆忆儿四-的种形形内象象容记的记忆记忆、忆情-都语绪在词记发忆展记、,忆
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幼儿对于直观材料、形 象描述更容易记忆。
培养学前儿童记忆力的策略 听声做游戏
拍电报
什么东西 不见了
3
看谁记得多
2
4
1
5
不讲卫生
的毛毛
4.2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及培养
(二)从记忆的理解性看:幼儿机械 记忆占优势,意义记忆逐渐发展
1.幼儿机械记忆占优势 幼儿由于年龄小、知识经验少,他们不
能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多靠机械 重复、生硬模仿来进行记忆。
4.2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及培养
例:故事比寓言好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1—3岁幼儿的记忆
(一)再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 再认形式的记忆发展较早。1岁半至2岁左右,
语言真正发生后,再认的内容和性质也迅速发生 变化。 (二)符号表象记忆产生 (三)短时记忆出现重要变化 (四)出现初步的回忆
记忆的发展: 记忆提取的情境性依赖逐渐降低: 条件反射 客体永久性 自传体记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 --谢切诺夫
第四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二节 0-3岁婴幼儿记忆的发展
一、新生儿的记忆
(一)建立条件反射 (二)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习惯化”
二、1个月-1岁婴儿的记忆的发展: 记忆的保持时间逐渐延长: 2个月的婴儿能够延续24小时。 3个月婴儿的记忆可以保持7天。 6个月婴儿的记忆可以保持15天。 18个月婴儿的记忆可以保持13周。
2岁后在成人的提示和询问下,可以记住一 些简单的歌谣、故事,可以完成成人吩咐的 简单的任务。
记忆: 记忆的策略萌发: 18个月左右的儿童就已经开始使用记忆 策略
谢谢欣赏!
记忆的发展:
记忆的内容以动作、情绪、形象为主,语词记忆随语 言发展逐步增多:
2岁前记住的是外部特征突出的事物、带有情绪 色彩的事情、动作以及相关动作的顺序。
2岁后在成人的提示和询问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以记住一些简 单的歌谣、故事,可以完成成人吩咐的简单的任 务。
记忆的发展: 记忆的容量不断扩展: 2岁前记住的是外部特征突出的事物、带有 情绪色彩的事情、动作以及相关动作的顺序。
二、1个月-1岁婴儿的记忆的发展: (一)3个月的婴儿对操作条件反射的记忆 能保持达4周之久。 (二)3—6个月婴儿的长时记忆有很大发 展。 (三)6—12个月婴儿的记忆。
二、1个月-1岁婴儿的记忆的发展: 记忆的保持时间逐渐延长: 2个月的婴儿能够延续24小时。 3个月婴儿的记忆可以保持7天。 6个月婴儿的记忆可以保持15天。 18个月婴儿的记忆可以保持13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