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发展趋势预测

合集下载

第四代移动通信论文

第四代移动通信论文

摘要:结合当前的发展趋势阐述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目标要求和具体特点,并对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可能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第四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0 引言第三代移动通信(3G)在20 世纪80 年代末提出时倍受关注,近年来却遭遇降温。

究其原因,单从技术角度考虑,3G系统就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采用电路交换,而不是纯IP方式;所能提供的最高速率只有384kbit/s(标称最高速率为2Mbit/s)不能满足用户对移动通信系统的速率要求;不能充分满足移动流媒体通信(视频)的完全需求;没有达成全球统一的标准等。

正是由于3G的诸多不足,使得在3G还没有大规模投入商用、距离完全实用化还有一段时间的情况下,国内外移动通信领域的专家就已经在进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1 什么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严格说来,现在还不能对第四代移动通信作出确切地定义,但可以肯定,4G通信将是一个比3G通信更完美的无线世界,它可以创造出许多难以想象的应用。

关于4G的一般描述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概念可称为广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的和超过2Mbit/s的数据传输能力。

它包括广带无线固定接入、广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广带系统和互操作的广播网络(基于地面和卫星系统)。

此外,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将是由多功能集成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也是宽带接入IP系统”。

实际上,世界各国在对4G的设想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欧洲国家一般认为4G是一种可以有效使用频谱的数据通信技术,并且以IPv6为基础!网络上的所有单位都有自己的IP地址。

通过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引入IPv6 就可以把现有的各种不同的网络融合在一起,如4G网络将会融合卫星和平流层通信系统、数字广播电视系统、各种蜂窝和准蜂窝系统#无线本地环路和无线局域网,并且可以和2G、3G兼容。

与欧洲关于4G的观点正相反。

日本热衷于建立一个单一的4G全球标准。

美国则希望把WLAN 技术进行扩展,从而演进为4G的基础。

4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展望论文

4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展望论文

4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展望论文•相关推荐4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展望论文1引言4G移动通信技术是在前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指的是建立在无线通信网络上,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高抗干扰性能、更强兼容速率的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4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时通信行业的巨大改革,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也是一次重大的改革。

24G移动通信应用发展现状及其技术关键分析与前三代通信技术相比,4G通信技术具备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其应用发展的时间较短,在许多方面仍然不尽人意,如,由于相关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完善,并没有实现4G信号的全面覆盖,不论是村镇还是城市地区,在一些地方虽然能收到4G信号,但是在进行网络通信的过程中,智能手机的网速并不是真正4G应有的网速,其速度比真正4G网络速度要慢一些。

还有则是如果手机使用者的位置发生了移动,4G信号也可能消失,如,当进入地下室时,手机职能收到2G或3G信号,却无法收到想要的4G信号,这对用户体验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再者,由于4G移动通信技术投入市场的时间较短,在加上一些自身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在体验4G网络时所支付的费用相对较高,这也是阻碍4G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交多任务分频技术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标识,其主要特点是频谱效率高、拓展性强以及资源分配灵活等,4G移动通信技术是在频谱资源量极低的情况下实现高速度大容量的数据传输,通过对MIMO技术的利用,实现对正交多频分任务技术的开发,然后将这两种技术相互结合,则是4G通信技术的核心关键技术所在。

34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展望3.1应用方面3.1.1速度更快4G通信技术研发的最初目的就是给用户一个上网速度的更好体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3G通信网络比第一代通信网络快了近1000倍,理论上,其最高网速可达到2M,而4G移动通信技术最高可是第三代的50倍,在未来,通过相关技术的改进和完善,不论是在村镇还是城市中的某些特殊地区,4G用户所受到的限制会不断减少,都能够获得更好的上网体验。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信息化时代4G通信技术论文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信息化时代4G通信技术论文

信息化时代4G通信技术论文一、4G通信技术的应用特点4G通信的优点就在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信息的接收,4G作为移动通信的第四代信号改革技术的产物,能够通过多个网络分点将信号传送到一个信号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在同一时间接收到不同的人的信息的原因。

而且,4G网络能够准确的辨认信号的移动,不会造成网络在移动过程中中断的问题。

1.更大传输频宽对大范围高速移动的使用者(最高250km/h)频宽需求为2Mbps,中速移动的使用者(60km/h)频宽需求为20Mbps,低速移动或室内静止的使用者频宽需求为100Mbps。

2.更高储存容量由于传输频宽增大,因此资料储存容量至少需求为3G系统的10倍以上。

3.更高相容性4G通信技术具备向下相容、开放介面、全球漫游、与网路互联、多元终端应用等,并能从3G通信技术平稳过渡至4G。

4.不同系统的无缝连接行动使用者在移动中,特别是高速移动,也都能顺利使用通信系统,并在不同系统间进行无缝转换(SeamlessTransitions),传送高速多媒体资料等。

5.整合性的便利服务4G系统将个人通信、资讯传输、广播服务与多媒体娱乐等各项应用整合,提供更为广泛、便利、安全与个性化的服务。

二、4G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4G通信技术在手机上得到广泛应用4G通信技术从被研发以来就被广泛应用到了手机上,尤其是现在的移动通讯公司,可以将顾客之前的2G或者3G卡免费换成4G的卡,除了对4G进行充分的宣传外,还希望顾客能够体验到更加快速稳定的网络。

2.4G通信技术社区无线接入更强大4G网络在试用阶段就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之后的接连工作就是移动通讯公司尽可能地将4G移动信号覆盖到全国各地,4G 的网络信号强,就算是在偏僻的山区也可以收到信号,为广大群众解决了一直面临的通讯不便的烦恼,争取让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可以接受4G网络的强大信号,为百姓做出更大的贡献。

3.多种高科技技术将得到突破进展4G移动通讯充分利用了卫星信号,对众多的使用者的位置以及网络地址自行作出识别。

4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展望

4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展望

4G 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展望1 引言4 移动通信技术是在前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指的是建立在无线通信网络上,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高抗干扰性能、更强兼容速率的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4 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时通信行业的巨大改革,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也是一次重大的改革。

24 移动通信应用发展现状及其技术关键分析与前三代通信技术相比,4 通信技术具备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其应用发展的时间较短,在许多方面仍然不尽人意,如,由于相关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完善,并没有实现 4 信号的全面覆盖,不论是村镇还是城市地区,在一些地方虽然能收到 4 信号,但是在进行网络通信的过程中,智能手机的网速并不是真正 4 应有的网速,其速度比真正 4 网络速度要慢一些。

还有则是如果手机使用者的位置发生了移动, 4 信号也可能消失,如,当进入地下室时,手机职能收到2或3信号,却无法收到想要的 4 信号,这对用户体验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再者,由于 4 移动通信技术投入市场的时间较短,在加上一些自身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在体验 4 网络时所支付的费用相对较高,这也是阻碍 4 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交多任务分频技术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标识,其主要特点是频谱效率高、拓展性强以及资源分配灵活等, 4 移动通信技术是在频谱资源量极低的情况下实现高速度大容量的数据传输,通过对技术的利用,实现对正交多频分任务技术的开发,然后将这两种技术相互结合,则是 4 通信技术的核心关键技术所在。

34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展望31 应用方面311速度更快4通信技术研发的最初目的就是给用户一个上网速度的更好体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3 通信网络比第一代通信网络快了近1000 倍,理论上,其最高网速可达到2,而 4 移动通信技术最高可是第三代的50 倍,在未来,通过相关技术的改进和完善,不论是在村镇还是城市中的某些特殊地区, 4 用户所受到的限制会不断减少,都能够获得更好的上网体验。

第四代移动通信(4G)技术的发展及分析

第四代移动通信(4G)技术的发展及分析

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 利用率 。M M 系 IO 统采用空 时处 理技术进行信号处理 ,在 丰富的散射环境下 ,空分复用 M M 系统 ( L s 结构 ) 以获得与天线数成正比的容量增长 ,从 IO 如B A T 可 而极大地提高频谱效率 , 增加 系统 的数据传输速率。3 切换技术 。切 ) 换技术 能够实现移动终端在不同小 区之间跨越和在不同频率之间通信 以 及在信号质量降低时如何选择信道 。主要划分为硬切换 、软切换和更软 切换。第4 代移动通信 中的切换技术正朝着软切换和硬切换相结合的方 向发展 。4 软件无线 电技术 。软件无线 电是将标准化 、模块化 的硬件 ) 功能单元经过一个通用硬件平台,利用软件加载方式来实现各种类型的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一种具有开放式结构的新技术 。 通过下载不同的软件 程序 , 在硬件平台上 可实现不同功能 ,用以实现在不同系统中利用单一 的终端进行漫游 ,它是解决移动终端在不同系统 中工作 的关键技术 。软 件无线 电技术主要涉及数字信号处理硬 ( it i a Po s H M a . Dga S n r e a w r i g l cs l e D P 、现场可编程器件 ( e r r m b a r y P A)、数 S H) H l Po a al G tA r ,F G d gm e e a 字信号处理 ( it ga r e o,D P 等。5 Iv DgaS nl o s r S ) il i P c s ) P6 协议技术。
务 ,并运行于多个频带。同时.技术 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将加快并实 现 目前的计算机网、电信 网、广播 电视网和 卫星通信网等融为一体 , 宽 带I 技术和光网络将成为多 网融合的支撑和结台点。 P 第 四代移动通信 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信道传输 ;抗干扰性强的高遮 接人技术、调制和信息传输技术 ; 肚能、小 型化和低成本 的自适应阵 商 列智能天线等 ,其主要是以正交频分复用(F M 为技术核心。1 O D OD ) ) FM 技术。其主要原理是 : 将待传输的高速 串行数据经串 / 并变换 ,变成在 N 个子信道上并行传输的低速数据流 ,再用N个相互正交的载波进行调

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展望

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展望

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展望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在我国移动通信系统已由3g迈向了4g。

4g不仅集齐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所有优点,而且其在通信网络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文章从4g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分析了其关键技术,最后对其今后的发展趋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无线接入中图分类号:tn929.5引言移动通信就是指在进行通信的双方最起码有一方是在进行移动式的信息交换。

发展至今,移动通信总共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也被称为1g,其主要利用的是模拟技术及频分多址技术,其只能进行区域性的移动通信,对于长途漫游式的移动通信不能实现;第二代也被称为2g,其主要利用的是数字的时分多址技术及码分多址技术,与第一代通信系统比较,其移动通信的性能得到了增强;第三代被称为3g,同时也被称为imt-2000,其主要利用的是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技术,其不仅能提供前两代所能提供的通信业务,而且其还能提供很多宽带信息业务,比如说数据传输或是图像传输等,并且其传输速度可达到每秒2mbit,宽带容量也可超过5mhz。

1.4g的概念及其技术特点1.1 4g的概念所谓4g就是指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它可将很多多媒体信息通过宽频进行传输,因此它也被叫作“多媒体移动通信”[1]。

运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使使用用户数不断增加,而且其还能实现多媒体的传输,同时还能保证通信品质。

总体来说,第四代移动通信具有用户数庞大、高通信品质及高传输速度等优势。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与第三代通信系统相比,其在业务、功能及频带上都会有很大的不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被看作是宽带接入或是分布式网络。

其数据传输能力具有非对称性,而且其传输速率高于每秒2mbit。

它不仅涵盖了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宽带系统,而且其还包括互操作的广播网络。

目前,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还只是个概念,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也会不断向前发展。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一)2024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一)2024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一)引言概述:移动通信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从第一代模拟系统到第二代的数字系统,再到第三代的WCDMA和CDMA2000系统,每一代都带来了更强大的通信能力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

而现在,正迈向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时代。

本文将对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和特点进行探讨,从技术层面分析其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

正文内容:一、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1.1. 引入OFDM技术1.2. 多天线MIMO技术的应用1.3. 高密度数据调制技术1.4. 网络组网技术的优化1.5. 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二、更低的延迟和更稳定的连接2.1. 全球性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的支持2.2. 高光谱效率的提升2.3. 引入了多层次多址碰撞避免技术2.4. 高效的移动性管理和切换技术2.5. 面向未来的IPv6网络的支持三、支持大规模物联网和智能化应用3.1. 低功耗广域网技术的引入3.2. NB-IoT和LTE-M的应用3.3. 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的结合3.4. 高效的能量管理和功耗控制技术3.5. 多用户多接入技术的支持四、增强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4.1. 增强的身份认证机制4.2. 加密技术和密钥管理4.3. 安全的虚拟私人网络(VPN)支持4.4. 恶意软件检测和防御机制4.5.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的优化五、对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展望5.1. 5G标准的制定和商用化进程5.2. 超高频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5.3. 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的推动5.4. 移动通信与其他行业的融合5.5. 移动通信技术的未来挑战和发展方向总结: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以其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稳定的连接、支持大规模物联网和智能化应用、增强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等特点,为移动通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仍面临挑战和改进的空间。

未来,我们期待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在5G标准化、高频段技术应用、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更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浅析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展望

浅析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展望

浅析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展望摘要:在伴随着移动增值业务的不断发展,迈向3G(3rd 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则是两大移动运营商的必然选择。

而向4G则是集前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优点于一身,更加是人们所追求的必然。

本文就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为其展望。

关键词:3G系统4G系统技术发展前言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是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

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有四代。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也叫1G),主要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

由于受到传输带宽的限制,不能进行移动通信的长途漫游,只能是一种区域性的移动通信系统。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主要采用的是数字的时分多址(TDMA)技术和码分多址(CDMA)技术。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相比,仅仅是移动通信性能增强了许多。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也称IMT-2000,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其传输速率高达2Mbit/S,带宽可达5MHz以上。

一、3G的系统应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我们中国这几年主要发展的通信系统,主要有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以中国自主研发的3G标准,目前已被国际电信联盟接受,与WCDMA(宽带码多分址)和CDMA2000。

尽管目前3G的各种标准和规范已达成协议,并已开始商用,但3G技术仍存在一些不足。

3G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1)缺乏全球统一标准;(2)3G所运用的语音交换架构仍承袭了2G的电路交换,而不是完全IP形式;(3)由于采用CDMA技术,难以达到很高的通信速率,无法满足用户对高速多媒体业务的需求;(4)由于3G空中接口标准对核心网有所限制,因此3G难以提供具有多种QoS及性能的各种速率的业务;(5)由于3G采用不同频段的不同业务环境,需要移动终端配置有相应不同的软、硬件模块,而3G移动终端目前尚不能够实现多业务环境的不同配置,也就无法实现不同频段的不同业务环境间的无缝漫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发展趋势预测学生:XXXXX 系部: 通信工程系班级:XXXX 学号: XXXXXXXX指导教师:XXXXX装订交卷日期: 2011-04-11装订顺序: (1)封面(2)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记录(3)标题、中文摘要及关键词(4)正文(5)附录(6)参考文献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记录表2.平时成绩占20%、卷面评阅成绩占50%、答辩成绩占30%,在上面的评分表中,可分别按20分、50分、30分来量化评分,三项相加所得总分即为总评成绩,总评成绩请转换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级计分。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记录表2.平时成绩占40%、卷面评阅成绩占60%,在上面的评分表中,可分别按40分、60分来量化评分,二项相加所得总分即为总评成绩,总评成绩请转换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级计分。

教务处制毕业论文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发展趋势预测学生:XXXX指导教师:XXXXXXXXXX学院通信工程系二O一一年四月Paper of graduatedFour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Student: XXXXXXSupervisor: XXXXXX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Dept.XXXXXXXXXXXXXXXXXXXApril 2011摘要移动通信技术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使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本文首先介绍移动通信的概念。

然后讲述了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产生的背景及技术特点,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和关键技术等,以及第四代移动通信国内外的发展态势。

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还不够成熟,但是它是不可忽视的,可能在未来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又一次的革新。

不管怎样,这些技术在正以惊人速度发展,特别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将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和无穷的利益。

关键词:第四代移动通信(4G)、移动通信技术、OFDM目录中文摘要 (I)1 绪论 (1)1.1 移动通信的概念 (1)1.2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1)2 移动通信发展史 (2)2.1 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 (2)2.2 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3)2.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2.4 我国移动通信发展史 (4)3 第四代移动通信概述 (6)3.1 第四代移动通信产生的背景 (6)3.2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概念 (7)3.3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特点 (7)3.4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 (8)3.5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接入系统和软件系统 (10)3.5.1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接入系统 (10)3.5.2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软件系统 (11)3.6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11)3.6.1 OFDM技术 (11)3.6.2 软件无线电技术 (14)3.6.3 智能天线 (15)3.6.4多处天线(MIMO)技术 (15)3.6.5 IPv6技术 (17)4 第四代移动通信国内外发展态势 (19)4.1 国外发展态势及状况 (19)4.2 国内发展现状 (20)5 对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思考和展望 (22)5.1 对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思考 (22)5.2 对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展望 (22)6 总结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1 绪论1.1移动通信的概念所谓移动通信是指移动体之间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

移动通信可以说从无线电通信发明之日就产生了。

1897年,M.G.马可尼所完成的无线通信试验就是在固定站与一艘拖船之间进行的,距离为18海里。

移动通信的最终目标是通信个人化,简称为5W,即无论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时候(Whenever)和任何地方(Wherever),都能自由地与世界上其他任何人(Whomever)进行任何情势(Whatever)的通讯。

又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世界电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移动通信特别是蜂窝小区的迅速发展,使用户彻底摆脱终端设备的束缚,实现完整的个人移动性、可靠的传输手段和接续方式。

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扩大和对性能要求的提高,促使移动通信在技术上和理论上向更高水平发展。

进入21世纪,移动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网中不可缺少并发展最快的通信方式之一。

1.2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本文的主要介绍了移动通信的概念,移动通信的发展史,及每个阶段的技术指标。

主要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的产生背景,相关技术内容和特点,及国内外发展态势等。

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第一章为绪论。

对移动通信的概念和移动通信的终极目标进行了介绍。

第二章是移动通信发展史。

本章主要介绍了移动通信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史,和每个阶段的技术要求和特点。

第三章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的产生背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概念及特点,以及第四代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系统;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所用的关键技术。

第四章第四代移动通信国内外发展态势。

本章主要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目前国内外的发展态势及发展趋势。

第五章对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思考和展望。

本章主要介绍对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第六章对本文主要的贡献和研究工作进行总结。

2 移动通信发展史1864年,MAXWELL从理论上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这一理论在1876年被赫兹用电磁波辐射的实验证实。

到1896年,意大利人马可尼首次用人造电磁波传递信息,并建立了第一座无线电发射和接收电台。

无线通信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

现在意义上的无线通信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无线电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广泛应用开创了移动通信的第一步。

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最早提出了蜂窝的概念,解决了频分复用的问题。

8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长期困扰移动通信的终端小型化的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给移动通信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于是,美国为了满足用户增长的需求,提出了建立在小区制上的第一个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ervice)。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现在意义的、商用的、能够满足随时随地通信的大容量移动通信系统。

该系统在频分复用的技术上,解决了频谱资源受限的问题,并拥有更大的容量和更好的话音质量。

在移动通信发展史上AMPS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AMPS系统在北美商业上获得的巨大成功,有力的促进了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随后,欧洲各国和日本都开发了自己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如欧洲的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完全接入通信系统)、北欧的NMT(Nordic Mobile Telephone System,北欧移动电话系统)和日本的NTT(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日本电报与电话系统)等。

这些系统都是基于频分多址(FDMA)的模拟制式的系统,一般统称为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2.1 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第一代模拟移动系统主要建立在频分多址接入和蜂窝频分复用的理论基础上,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该系统主要问题是所支持的业务(主要是语音)单一、频谱效率低、保密性差等,特别是在欧洲,一个国家有一个自己的标准和体制,无法解决跨国家的漫游问题。

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经过10余年的发展后,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初逐步被先进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所代替。

这些系统均采用FDMA接入技术,在移动通信信道中传输调制模拟电话信号,所以它们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并没有发展出一个全球的公用标准。

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选择了与其国情相适用的系统进行研究和无线网络配置,包括各个国家采用不同的通信频段。

2.2 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推动第二代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欧洲,欧洲国家比较小,要解决标准和制式的统一才可能解决跨国家漫游。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洲就展开了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一般称其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它是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语音数字处理技术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

1982年,欧洲邮电管理协会(CEPT)成立了移动通信特别小组(GSM),开发数字蜂窝式移动通信技术,即全球通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1987年,GSM就泛欧数字蜂窝系统的GSM协议达成一致意见。

1991年,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在欧洲问世,紧接着以TDMA标准为基础的其它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如DAMPS/JDC等也相继投入使用。

同时以IS-95技术标准为基础的COMA上用系统已分别在香港、韩国等地区和国家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用户反应。

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最引人瞩目的优点之一就是抗干扰能力和潜在的大容量,也就是说,它可以在环境更为恶劣和需求量更大的地区使用。

第二代移动通信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全球统一的标准系统。

在欧洲建立了以TDMA为基础的GSM系统;日本成立了以TDMA为基础的JDC系统;美国建立了以FDMA和以数字TDMA为基础的IS-136混合系统以及以N-CDMA为基础的IS-95系统。

所以这些系统之间无法实现全球漫游,并且主要是话音服务只能传递间断消息,同时面临着严重的通信容量不足等问题。

2.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经历了第一代与第二代的发展,特别在GSM和窄带CDMA第二代移动通信时期,可以实现全球漫游,用户急剧上升,不过也出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系统容量依然比较小、频率利用率不高、抗干扰能力不强,并且不适合传输高数据及多媒体业务等。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移动IP、宽带数据和多媒体业务也在迅速地增加,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缺点和局限也开始暴露出来。

人们在信息时代的召唤下研究出了新的通信系统,也就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由卫星移动通信网和地面移动通信网组成,将形成一个对全球无缝覆盖的立体通信网络,以满足城市和偏远地区各种用户密度的需求,支持高速移动环境,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多种业务(最好速率可达2Mbits/s)的先进移动通信网,基本实现个人通信的要求。

1999年11月5日国际电联ITU-12 TG8/1最后一次会议——第18次会议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落下帷幕。

本次会议通过了第三次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 Radio interface Specification);为今后全球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