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第三课《大树和小草》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3《大树和小草 》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3《大树和小草 》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3《大树和小草》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树和小草》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第三节内容。

本节课通过大树和小草的生长情况,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大树和小草,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进而认识到保护环境、爱护植物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达到理解植物生长的目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认识它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

2.难点:生态环境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2.观察比较法:学生观察大树和小草的生长情况,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大树和小草的图片、视频等。

2.实物:大树和小草的样本。

3.调查问卷:关于生态环境和植物生长的调查问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大树和小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它们。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大树和小草?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大树和小草的生长视频,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

引导学生发现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填写调查问卷。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享调查结果,教师总结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强调生态环境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案2

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案2

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案2一. 教材分析《大树和小草》这一课时选自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对植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大树和小草的不同特点,以及它们对环境的要求。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植物知识,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和探究方面,还需要加强。

此外,学生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植物的保护意识还不够强烈。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知道它们对环境的不同要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知道它们对环境的不同要求。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提高保护植物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探究。

2.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大树和小草的图片、实物等。

2.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大树和小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大树和小草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展示大树和小草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师总结并板书。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校园里的树木和小草,记录它们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互相分享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5分钟)讨论:为什么大树和小草需要不同的环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绘制一幅大树和小草的画,并写上保护植物的心得。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案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案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2、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3、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一、引疑讲述: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讲述: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师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二、探究讲述: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讲述:让我们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学生活动汇报交流提问:我们能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点吗?(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提问:上节课我们很多同学观察了樟树,樟树和狗尾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比较?比较并完成对比表格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

(这是教学重点)三、总结讲述: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

2019最新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

2019最新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

2019最新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树和小草》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第三课,是学生继观察大树之后,关注脚下生命的又一新课。

本课由“常见的小草”、“比较大树与校草”和“整理相同和不同”三部分教学内容组成。

通过本课学习,期望学生通过实物观察,搜集关于小草的更多信息,并且通过信息的处理,归纳大树和小草的异同,初步认识到陆生植物的普遍特点,同时为接下去的新课《水生植物》内容的学习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一般对高大的树木有较深的印象,而对路边的小草关注不多,大多数学生甚至叫不出小草的名字,这一点这是本课导入的较好切入点。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方向性还不是很强,因此,一些问题的研究需要教师的引导带领,例如本课要探究的“大树和小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等类似问题。

对学生的生命和环境教育要从小做起,这样才会使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有良好的表现,本课教学中,教师还是渗透“爱护小草”、“不践踏草坪”等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1.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小草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知道小草和大树的异同点,对陆生植物的普遍特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教学难点:学生能仔细观察小草的特征,并且能够有条理地描述出来,能够利用简图将小草的明显特征记录下来。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教师将以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为主,学生将以小组合作法、讨论法、观察法进行本课的学习。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教具几种常见小草的完整植株3.学具每一小组备有1个放大镜、几种常见小草的完整植株【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案

1.3大树和小草教学目标:1、知道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2、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3、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一、引疑讲述: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讲述: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师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二、探究讲述: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讲述:让我们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学生活动汇报交流提问:我们能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点吗?(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提问:上节课我们很多同学观察了樟树,樟树和狗尾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比较?比较并完成对比表格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

(这是教学重点)三、总结讲述: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

教科版科学三上1.3《大树和小草》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1.3《大树和小草》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1.3《大树和小草》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树和小草》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树和小草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科学课中已经学习过植物的基础知识,对于大树和小草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以及环境影响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实地观察和动手操作的兴趣较高,可以借此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认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实物观察:观察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差异。

2.调查分析:让学生调查校园、家庭周围的植物,分析大树和小草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状况。

3.实验操作:动手操作,验证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大树和小草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物准备:大树和小草的样本,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器材准备:测量工具,观察记录表,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大树和小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吗?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展示大树和小草的实物样本,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生长特点。

同时,呈现相关知识点,如大树和小草的根、茎、叶、花、果实等。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测量大树和小草的株高、根径等生长指标。

同时,填写观察记录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第3课 《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3课  《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一般对高大的树木有较深的印象,而对路边的小草关注不多,大多数学生甚至叫不出小草的名字,这一点这是本课导入的较好切入点。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方向性还不是很强,因此,一些问题的研究需要教师的引导带领,例如本课要探究的“大树和小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等类似问题。

对学生的生命和环境教育要从小做起,这样才会使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有良好的表现,本课教学中,教师还是渗透“爱护小草”、“不践踏草坪”等概念。

【教学目标】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4.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知道小草和大树的异同点,对陆生植物的普遍特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教学难点】学生能仔细观察小草的特征,并且能够有条理地描述出来,能够利用简图将小草的明显特征记录下来。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小草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

(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大树和小草》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大树和小草》教案

《大树和小草》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到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了解大树与小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观察,能记录小草与大树的特征,比较小草与大树的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小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与不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培养记录的及时和有效性【教学过程】导入: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这些我们都常见,但是你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在PPT中插入一段学生所在校园中的一段视频进行播放。

(播放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植物视频及图片,用校园中学生常见但又不了解的植物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1、出示狗尾草的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用简画画出狗尾草的样子,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进一步了解其特征。

2、指出狗尾草的茎、叶、果部分,让同学们猜,如果没猜对的给同学们讲各个部分名称。

同时写在黑板上。

3、出示车前草的图片,将它的各部分找出来。

让同学们比较狗尾草和车前草各部分的形态特征(颜色、长短等)。

让学生思考两种植物的异同,并在让同学在黑板上写下来。

在学生意见不一致时让他们表达出来,并予以评价、总结。

(意图:锻炼学生绘画、表达与交流的能力)4、(出示图片)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茎,结合学生的观察比较,教师讲授木质植物和草质植物的概念。

像蟋蟀草一样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像杨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比较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树是木质植物,草是草质植物)播放视频。

让学生观察各类大树和小草。

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并小组讨论,回答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大树和小草的异同。

5、问卷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三课《大树和小
草》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树的寿命________,但也会有________。

2. (2分)每一种水生植物由它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3. (1分)区分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是________。

4. (2分)生活中常见的水生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等。

5. (3分)水花生是________,水葫芦是________,金鱼藻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5题;共16分)
6. (2分)下列哪项不是水葫芦的特点()
A . 生长在水中,叶柄膨大有气囊
B . 有根、茎、叶
C . 会繁殖后代
D . 生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
7. (2分)下列哪项是沉水植物()
A . 荷花
B . 苦藻
D . 凤眼莲
8. (2分)下列哪项是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区别()
A . 需要阳光、水分、阳光和营养
B . 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C . 都需要土壤
D . 都会生长发育、繁殖后代
9. (2分)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植物,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又称竹类或竹子。

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

一般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成片生长,也可以通过开花结籽繁衍。

虽然人们经常将竹子称为树,但它是一种草本植物,木质部不发达。

竹的枝干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备受中国人民喜爱,与梅花、兰花、菊花并称为“四君子”;又与梅花、松树并称为“岁寒三友”。

中国古今文人墨客,爱竹诵竹者众多。

通过阅读本文,我们知道竹是一种()。

A . 木本植物
B . 草本植物
C . 藤本植物
10. (8分)选择题。

(1)下列植物中,属于不开花植物的是()。

A . 凤仙花
C . 蕨菜
(2)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现的植物种类有()多万种。

A . 20
B . 30
C . 40
(3)在植物王国中,开花的植物约占()。

A . 四分之一
B . 一半以上
C . 四分之三
(4)下列生物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A . 蚂蚁
B . 仙人掌
C . 柳树
三、简答题 (共2题;共10分)
11. (5分)用小刀切开水葫芦,把它切成两半,观察一下水葫芦的结构形态,说明一下为什么水葫芦会浮在水面上呢?
12. (5分)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四、探究题 (共1题;共5分)
13. (5分)简答题。

所有的不开花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吗?如果存在这样的植物,那么它们靠什么生存
呢?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选择题 (共5题;共16分)
6-1、
7-1、
8-1、
9-1、
10-1、
10-2、
10-3、
10-4、
三、简答题 (共2题;共10分)
11-1、
12-1、
四、探究题 (共1题;共5分)
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