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关系曲线类选择题解

合集下载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知识点总结第一节 需求分析一、需求概述1、需求的含义: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自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二、需求函数1、含义:Q d =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公式:Q d =α-β·P 3、图形: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Q 与P 成反方向变动。

4、需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三、需求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商品自身的价格引起的。

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2)需求的变动: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引起的。

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四、需求弹性1、弹性的一般含义1)公式:弹性= 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变化?%。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因变量的变动比例2)弧弹性:e=YX X Y ∙∆∆3)点弹性:e=Y X dX dY ∙2、需求的价格弹性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 —价格的变动比例需求量的变动比例2)计算:A 弧弹性:e d = — 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Q P P Q ∙∆∆如要计算需求曲线某两点之间的弹性一般用需求价格弹性的中点公式来求得:e d = — 。

222121Q Q P P P Q ++∙∆∆B 点弹性:e d = —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点的弹性。

QP dP dQ ∙另外,点弹性也可以用几何方法求得: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3)弹性的五种类型:e d >1;e d <1;e d =1;e d =0;e d =∞。

1.2 经济学中常见函数

1.2 经济学中常见函数

一、需求函数、供给函数、价格函数
两个要点:(1) 愿意提供;(2) 能够提供 思考:下列能不能构成房地产供给量
(1) 想做房地产,但没资金盖房
×
(2) 有钱能盖房,不想做房地产生意 ×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经济学中常用函数
(二) 供给函数
高 Qs f (该商品价格 , 互补品价格 , 替代品价格, , 厂商预期 ) 等 2、供给函数 数 在影响供给量变动的诸多因素中,只考虑该 学 经 商品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 济 供给函数定义——厂商对某种商品的供给量随该类 商品价格变化的函数关系. 商品供给量:Qs ,该商品价格:p 供给函数记作: Qs g( p)
一、需求函数、供给函数、价格函数
两个要点:(1) 愿意购买;(2) 能够购买 思考:下列能不能构成购房需求量
(1) 想买房,买不起
× ×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2) 有钱,不需要买房
经济学中常用函数
, 互补品价格 , 替代品价格, , 消费者预期 ) (一) 需求函数 Qd f (该商品价格 高 2、影响需求的因素
p
最高价格
高 等 数 学 经 济 类
o
最大需求量
Qd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经济学中常用函数
高 (二) 供给函数【Supply Function】 等 数 1、供给量的概念【The Quantity of Supply ——Qs 】 学 厂商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 经 意提供而且能够提供某种商品的数量. 济 类 供给是从厂商的角度考虑的
最大需求量
k Qd p
k 0, 0
越减越快
o
最高价格
p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第2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判断与选择题:(1)随着需求曲线的移动,均衡价格上升10%,均衡产量上升10%,此时需求为单位弹性。

该种说法:(A )对,(B )错。

答:(B )错。

需求曲线的移动是指在某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其他条件发生改变而导致的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是在不同需求曲线上考虑问题。

需求的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百分比之比,是在一条需求曲线上考虑问题。

因此,需求曲线移动所反映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变化关系不能体现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

(2)陡峭的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小,而平坦的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大。

该种说法:(A )对,(B )错。

答:(B )错。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不能等同,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对于需求函数()dq d P =,其需求价格弹性为:d 1d d d d d q P P e P q q =-⋅=⋅斜率。

即需求价格弹性不仅与需求曲线的斜率有关,还与dPq 有关。

一个直观的例子是线性需求曲线上,虽然各点处的斜率相等,但需求价格弹性却不同。

(3)如果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则销售税主要由购买者负担。

该种说法:(A )对,(B )错。

答:(A )对。

根据税负与供求曲线价格弹性的关系s d d s P eP e ∆=∆,供求双方各自承担的税负与其各自的弹性成反比。

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小,则其税负越高。

(4)当需求曲线斜率始终为负而供给曲线斜率始终为正时,如果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则蛛网的形状是:(A )收敛型的;(B )发散型的;(C )封闭型的。

(完整版)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需求、供应和平衡价钱知识点总结第一节需求剖析一、需求概括1、需求的含义:指花费者在一准期间内在各样可能的价钱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置的该商品的数目。

2、影响需求的要素: 1)商品自己的价钱; 2)花费者的收入水平; 3)有关商品的价钱; 4)花费者的偏好; 5)花费者对商品价钱的预期。

二、需求函数d1、含义:Q=f(P)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钱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d2、公式: Q=α - β· P3、图形: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Q与 P 成反方向改动。

4、需求定理:其余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商品的价钱和需求量成反方向改动。

三、需求改动1)需求量的改动:商品自己的价钱惹起的。

表现为:商品的价钱—需求数目组合点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2)需求的改动:商品自己价钱之外的要素惹起的。

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地点发生挪动。

四、需求弹性1、弹性的一般含义1)公式:弹性= 因变量的改动比率自变量的改动比率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变化?%。

2)弧弹性:e=Y?X3)点弹性:Xe= dY?YXdX Y2、需求的价钱弹性1)含义:在一准期间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改动关于该商品的价钱改动的反响程度。

或许,在一准期间内当一种商品的价钱变化百分之一时所惹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量的改动比率需求的价钱弹性 = —2)计算:A 弧弹性: e d = —Q? P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P Q如要计算需求曲线某两点之间的弹性一般用需求价钱弹性的中点公式来求得:e d = —P 1P 2 Q 2。

P?Q 1 Q 22B 点弹性: e = — dQP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点的弹性。

?ddPQ此外,点弹性也能够用几何方法求得: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 都能够经过由该点出发向价钱轴或数目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3)弹性的五种种类: e d > 1;e d < 1; e d =1;e d =0; e d =∞。

经济学练习题分析供求曲线的变化

经济学练习题分析供求曲线的变化

经济学练习题分析供求曲线的变化供求曲线是经济学中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描述市场供给和需求关系的图形化工具。

在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产品价格和数量产生直接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经济学练习题,来深入了解供求曲线的变化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一、价格上升对供求曲线的影响首先,当产品价格上升时,供求曲线的变化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解释。

1.供给方面的变化产品价格上升会刺激供给方面的变化,原因是生产商可能会通过增加供给来获得更高的利润。

这种情况下,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或者说向上斜升。

供给曲线的右移表示生产商愿意以更高的价格提供更多的产品。

2.需求方面的变化产品价格上升也可能对需求方面产生影响。

当产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可能会减少购买量,因为价格上升可能使产品变得不再经济可行或者消费者有其他选择。

这种情况下,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或者说向下斜降。

需求曲线的左移表示消费者愿意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更少的产品。

二、价格下降对供求曲线的影响与价格上升相反,当产品价格下降时,供求曲线的变化也需要考虑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

1.供给方面的变化产品价格下降可能会对供给方面产生影响。

当产品价格下降时,生产商可能减少供给量,原因是利润减少或者离开市场。

这种情况下,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或者说向下斜降。

供给曲线的左移表示生产商愿意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少的产品。

2.需求方面的变化产品价格下降会刺激需求方面的变化,原因是价格下降可能使产品更加吸引消费者。

这种情况下,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或者说向上斜升。

需求曲线的右移表示消费者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更多的产品。

三、供给和需求齐平的情况在市场经济中,供给和需求在某些情况下会达到平衡,也就是供给与需求相等的状态。

这种平衡状态下,产品价格将稳定在一个特定的水平,并且市场上的交易数量也是最高的。

当产品价格高于市场平衡价格时,供过于求的状况会出现,这意味着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有可能下降,以促使供给和需求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考试试卷395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考试试卷395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9分,每题1分)1. 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意味着产量与其自然率的背离与物价与其预期水平的背离负相关。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当物价水平背离了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时,供给量就背离了其长期水平或“自然水平”。

当物价水平高于预期水平时,产量就高于其自然率。

当物价水平低于预期水平时,产量就低于其自然率。

因此,产量与其自然率的背离与物价与其预期水平的背离正相关。

2.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越平坦,则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差。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越平坦,挤出效应就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差。

如图12-1所示。

图12-1 财政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3. 如果货币供应减少,总需求曲线左移。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货币供给减少,则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从而总需求曲线左移。

4. 在货币需求完全取决于收入的古典情形下,财政政策的乘数为0。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当货币需求完全取决于收入时,LM曲线为垂直线,当政府支出增加时,国民收入不变,如图10-1所示,即财政支出不能带来国民收入的变化,财政政策乘数为0。

图10-1 古典主义情形下财政政策效果5. 根据现值现金流分析,企业是否投资取决于净现值是否大于1。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当企业的净现值大于零时,企业进行投资;而企业净现值为负数时,则减少投资。

因此企业是否投资取决于净现值的正负,而非是否大于1。

6. 未来一笔资金的现值是在当前利率水平下,产生未来资金数量所需的当前资金数量。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任何一种未来价值的现值是按现行利率折算的一定量未来价值的现在价值。

高中生物题型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题型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题型解题技巧一.选择题部分:①要舍得花时间:10—13分钟,不急不躁,避免忙中出错;②4个选项都要看到;③遇到困难可用排除法;④抽象问题具体化结合实例,具体问题实例抽象化变成理论原理;⑤相似选择多比较;二.非选择题部分: 一坐标曲线题:1.识图:做到“三看”一看坐标轴: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二看曲线的变化趋势:曲线是上升直线上升,逐渐上升、下降直线下降,逐渐下降、还是保持稳定三看关键点:曲线与横轴的交点、与纵轴的交点、两条曲线相交的交点、曲线的顶点、转折点、零点等,各点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含义;有的坐标图中有多条曲线,这样的坐标图至少有两个自变量,解题时也要进行“分别分析”;在分析每一条曲线时,只需要考虑一个自变量就够了,便于找出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2.述图:描述曲线时注意:①分段描述;②每句话都要反映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例1甲、乙、丙表示绿色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有关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 1;2请在图中用虚线画出水稻植株相应代谢的变化曲线;3若丙表示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相关代谢变化,当其处在A→B 阶段,请写出此时细胞呼吸作用反应式;丙乙甲 吸收量-答案1运载NO3-和K+的载体 2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3.绘图:①确定坐标轴;横轴表示自变量,纵轴表示因变量;标明坐标轴的名称和单位;②划定刻度;在坐标轴上划定刻度,标出数值;③处理数据后描点;④连线;⑤标出各条曲线的名称;二表格信息题:①分析表格:可分为文字表格和数据表格两种类型;关键还是要学会分析和提取信息;每个表格都有几行几列,可先分析“行”再分析“列”,或相反;②绘制表格:例2科研人员在探究影响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因素时,将它们放置在一定的条件下分别进行培养,得到了下表的实验数据实验温度为20℃;请回答;1实验的自变量是 ;2当B的容器内CO2供应量大于5ml,光照强度为1Klx时,容器内CO2减少量为0,B的光合作用强度C6H12O6+ 6O2+6H2O酶12H2O+ 6CO2+能量C6H12O6+ 6O2酶6H2O+ 6CO2+能量C6H12O6酶2C2H5OH + 2CO2+能量二氧化碳吸收量3呼吸作用强度,此时限制B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当光照强度为10Klx、CO2供应量为15ml时限制B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答案:1光照强度、CO2浓度、植物种类3分2等于3分;光照强度4分,CO2浓度;4分三图形分析题:包括结构图、过程图、概念图、原理图等;1、细心分析每一结构或过程的名称,弄清相关结构的功能及相互之间的联系;2、回答时注意标号的数字或字母的格式要与图中保持一致;3、绘图:可先用铅笔绘好,再用钢笔描涂,注意清晰规范,还要写上曲线或图的名称;例3研究人员利用番茄植株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一、二的结果分别用下图中的1、2表示,请据图回答问题:3③根据图2在图3中以A为起点画出该密闭容器内CO2含量变化的曲线;四材料分析题:题目提供的材料一般是与生物学的发展紧密相连,一般平时不会做过,特点是题干新颖,有时与图表结合;有的同学一见到材料是新的,没见过,加上材料内容多,就会发怵;其实,这类题一般是高起点,低落点; 解题时注意:1浏览题目,了解大致内容,然后将思维集中在与题目相关的知识范围内;2精读题目,知道题目在“讲什么”、“研究什么”、“问什么”或要求我们“干什么”,通过反复筛选,去除无用信息,提炼出有用信息;3把材料中的新内容与已学过的知识挂起钩来,许多答案落脚点是课本中的知识如一些专业术语、重要结论、原理等或题干中的相关信息,只要适当加工便可;五实验题:实验题解题步骤1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进行实验”;2弄清楚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进行实验的科学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找准原理理论方法;3选取实验材料:一种情况是实验者根据需要自选材料;第二种情况是从题目所给材料中选择材料,题目中一般有“选用”、“请选择”等词出现,既是“选用”,题目所给材料就有多余的;第三种情况是“利用”题目所给材料,所有材料都要用到;4确定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三个变量一旦确定下来,题目就解出了一大半; 自变量:控制实验条件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因变量要求实验者观察、测量,有时还要进行前测和后测或取平均值;无关变量要严格控制,既要等同又要适宜,以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5设计实验步骤:注意“分组”、“编号”,分步骤一步步叙述,可先写简要的提纲; 1取材、分组、编号将生理、发育状态长势相同..为1、2、3....分成若干组并编号....的生物材料随机平均或甲、乙、丙;2控制自变量:设置实验组、对照组根据题目提供的工具、装置等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注意单一变量——添加任何物品、试剂都要等量..3控制无关变量:将装置/材料放置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处理/培养一段时间; 4因变量的观察、测量和记录: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结果要具体,例颜色变化、种子萌发率、植株高度等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验证性实验结果和结论唯一,探究性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两个或以上,注意对应;例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桐花树红树的一种幼苗在盐度为1%~3%的环境中生长较好;为探究桐花树幼苗的最适生长盐度是多少,该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1材料用具:生长良好、树龄相同的桐花树幼苗5株,培养瓶5个,3%NaCl溶液,蒸馏水,其他必需的器材若干;2实验步骤:① 将5个培养瓶按A ~E 分别编号;② 在培养瓶中分别加入浓度梯度相等的1%、 、3%的NaCl 溶液; ③ ,按右图所示装置装配好;④ 将装置置于适宜的 的环境下进行培养;每天观察记录幼苗生长情况;3实验记录:请设计一个表格以便对上述实验进行记录; 4实验结果:4天后幼苗全部死亡,实验失败;5结果分析:致使幼苗全部死亡、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实验方案有明显的设计缺陷,主要有: ①从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缺陷在于 ;②从营养供给的角度分析,缺陷在于 ;③ 从实验设计科学性的角度分析,缺陷在于 ;答案:2② %、2%、% ③ 将桐花树幼苗分别放入5个培养瓶 ④温度和光照说明:表格行、列正确各得1分行和列的内容可调换,表头的设计能正确表示记录内容即可5①未设置通气装置,根无法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合理答案也给分 ②培养液中缺乏幼苗生长所必需的元素 合理答案也给分A B C D E1 23幼苗生长状况培养瓶 编号观察天数③每组幼苗数目太少,每组应设置多株幼苗 合理答案也给分六遗传病系谱图分析:例57分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后的数据统计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的发病率较高,对患甲病的家族调查中还发现连续几代人均患病;而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每万人中的基本情况该地区男女比例相同;有甲病、无乙病 人 数 无甲病、有乙病 人 数 有甲病、有乙病 人 数 无甲病、无乙病人 数男性 279 250 6 4465 女性 281 16 2 4701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⑴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你判断的依据是 ; ⑵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族谱系,其中甲病 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 表示,隐性基因用a 表示,乙病 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B 表示,隐性基因用b 表示,Ⅲ-1和Ⅲ-2结婚,请你接受他们的遗传咨询; ①请写出Ⅲ-2的基因型 ;②如果Ⅳ-是男孩,Ⅳ-同时患有甲病和乙病的几率为 ;患有甲病但没有乙病的几率为 ;分析 1、确定遗传病类型:①致病基因是是“显性”还是“隐性”;②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X 染色体”上,或“Y 染色体”上——男女发病率相同为常染色体遗传,不同很可能为伴性遗传;2、确定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如果某一个体基因型不唯一,要将每种基因型出现的概率写在基因型前面;3、概率计算:先分别分析,再综合分析; 答案 ⑴常染色体上 X 染色体上 甲病男女患者人数基本相同,乙病男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分⑵①aaX B X B 或aaX B X b 1分 ②1/8 3/8I ⅡⅢ Ⅳ 1 2 3 4 1 2 3 4 2 1。

专题06 图表数据类选择题-2021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高分攻略

专题06 图表数据类选择题-2021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高分攻略

专题06 图表数据型选择题题型特点:图表数据类选择题,即以图表(表格数据图、曲线数据图、柱状数据图、饼状数据图)作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并进行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无论是何种类型,都是通过数字或数字的变化来反映历史史实和历史现象的”。

它的特点是信息含量大、阅读量小、材料凝练,把阅读、理解、判断综述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数据表格、曲线变化等手段承载信息,使历史事物的数量特征、内在联系、变化规律以一定的数量关系反映出来,巧妙地将抽象思维具体化、形象化。

解题秘籍1.“三看”①看图表头及出处:确定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②看图表中的项目: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③看图表中的数据:观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2.“四注意”①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②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③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④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具体操作: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比例”(1)表格类:纵横驰骋看变化。

首先注意判断表格由哪些要素构成;其次是要注意表格中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第三是要注意表格中各组成部分数量的变化,进而通过其相互关系判断表格所反映历史事物的变化原因、表现特征及其影响等,获取历史信息。

(2)饼状图:阴晴圆缺看比例。

做题时,首先要审清图例所表示的内容,正确判断图表的构成及其所隐含的变化与趋向,并依据所学知识进而联系设问综合分析,进行解答。

注意:“阴晴圆缺看大小”是指通过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的变化来分析变化情况,而百分比无法看出总量的变化。

(3)柱状图:上下左右看趋势。

解答柱状图类试题的关键是读图,判别数、线变化,确定信息内容,即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字或线段的变化,来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

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题干的设问,结合设问规定的作答要求,对判断分析的材料信息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提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供给需求曲线选择题的解答
• 例4:【2010山东文综,19】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 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三、供给需求曲线选择题的解答
• 例2:【2012福建文综,30】图9中M、N曲线分别代表 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 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 A.M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企业应扩大该商品的生产 • B.N商品是高档耐用品,企业就减少该商品的生产 • C.当MN商品同时提价时,政府应对M商品征收增值税 • D.当N商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
四、结尾
• 从2008年到2012年这几年对这种题型的分析来 看,山东省出现这种题型最多,五年考了3道,广 东考了2道,北京、江苏、安徽、福建、四川各考 了1道,尤其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2012年有 四个省市出现了这种题目,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 加强对供给与需求曲线题目以及其它曲线题目的 研究。实际上,通过我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只 要我们能够弄清楚两种曲线的特征以及需求量和 供给量变化的原因并进行归类分析,熟练运用课 本基础知识进行排除、推理、判断就会化繁为简, 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三、供给需求曲线选择题的解答
• 【解析】这个题目的迷惑性在于这是一个供给曲 线,但是却用这个曲线去考查甲商品价格上涨与 乙商品需求量的关系,做这个题目要注意搞清楚 曲线所要表达的内容,从曲线图来看甲商品价格 上涨会带来乙商品需求量的增加,这说明甲乙两 种商品是互为替代品。既然甲乙互为替代品,那 么乙商品的价格也可以影响到甲商品的需求数量, 因此①可以入选;甲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乙商品 需求量增加,从而会使得乙商品价格上升,②错 误应该排除;甲商品价值量降低,它的价格也会 降低,因为甲乙互为替代品,因此乙商品的需求 量会减少,③错误应排除;甲乙互为替代品,④ 说法正确,正确答案为B。
三、供给需求曲线选择题的解答
• 4.看曲线、辨商品,搞清关系 • 2010年的山东文综第19题,2011年的安徽文综
第2题这两个题目属于同一种类型,就是通过一条 供给或者需求曲线去考查两种商品的关系,这种 考查方式比通过一条供给或需求曲线考查一种商 品在难度上增加了很多,但也并不是没有规律可 循,做这种题目需要看懂图像分清两种商品的关 系,然后调动课本上互为替代品以及互补商品的 相关知识就可以很容易地做出选择。
二、供给需求曲线的基本知识
• 2、供给曲线的特征 • 供给曲线是反映商品本身价格和商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的
曲线(可以是直线型的,也可以是曲线型的),对于大多 数产品而言,供给曲线可以描绘成一条从左下角到右上角 的曲线,这条曲线的最基本特征是“向右上翘起”。在供 给曲线中纵轴(价格)是自变量,横轴(供给量)是因变 量。
二、供给需求曲线的基本知识
• 3.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和 需求的变动是不同的,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 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 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 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 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需求的变动是指 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消 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 好、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等)变动所引起的 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 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需求增 加需求曲线向右平移,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平 移。
三、供给需求曲线选择题的解答
• 例3:【2012山东文综,18】下列曲线图中,某 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 点。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 移动。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三、供给需求曲线选择题的解答
• 【解析】2012年山东这个题目看起来非常 复杂,实际上只要我们掌握了两种曲线的 的特征以及平移的原因,运用排除法是非 常容易做出选择的。因为是企业普遍提高 劳动生产率,所以会带来供给曲线的变动, 而不是需求曲线的变化,C、D两项是需求 曲线的平移,不符合题干要求,应该排除; 因为是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供给 增加会使得供给曲线向右平移,正确答案 是B。
二、供给需求曲线的基本知识
• 4.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 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 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 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供给的 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 因素(如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 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政府税收政策 等)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在 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 发生移动,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供给增 加供给曲线向右平移。
二、供给需求曲线的基本知识
• 1、需求曲线的特征 • 需求曲线是反映商品本身价格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求量关系的曲线(可以
是直线型的,也可以是曲线型的),对于大多数产品而言, 需求曲线可以描绘成一条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曲线,这条 曲线的最基本特征是“向右下倾斜”。在需求曲线中纵轴 (价格)是自变量,横轴(需求量)是因变量。
三、供给需求曲线选择题的解答
• 3. 看变化,析原因,巧做判断
• 2011年的广东文综第24题,2012年江苏政治第6题, 2012年山东文综第18题属于同一种类型,就是给出一组 或者四组曲线让考生去判断曲线平移的原因,通过笔者前 面所讲述的供给需求曲线的基本知识可以知道,某商品价 格的变动会使得需求量(供给量)在既定曲线上运动,商 品价格不变,由于其它因素所引起的变化会带来需求(供 给)曲线的平移。因此在做这种题目时我们要根据曲线是 平移还是变化分析出其原因,然后结合题干和题肢去进行 分析就可以使得我们选择的难度进一步降低。因为山东这 个是四组曲线而且四组曲线中涉及到供给和需求曲线的相 交(均衡价格)问题,看起来异常复杂,因此我们就以山 东试题为例,看一下应如何进一步减小选择范围,降低试 题难度。
曲线背后的玄机
——供需曲线选择题解答
临淄区教研室 齐刚
一、题型概述
• 供给需求曲线选择题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这种 题目具有直观性强、信息量大、新颖灵活等特点,一直受 到命题者的青睐。供给和需求曲线能够把事物的增减性和 变化率等通过曲线这种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是一种能 够很好的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试题。在高考中,由于这种题型和数 学结合得比较密切,对于文科学生而言往往感到解答无从 下手,是学生失分较多的一类题型。实际上对于这种选择 题,只要我们搞清楚供给需求曲线的表现形式以及变动规 律就会找到解答这种题型的捷径,下面笔者就主要以 2012年高考政治试题中出现的供给需求曲线选择题为例, 谈一下这种题目的解答方法,并请各位专家斧正。
三、供给需求曲线选择题的解答
• 2.看倾斜,巧推理,辨别商品 • 2010年广东文综第24题以及2012年福建文综第30题均
出现了要求我们根据不相关的两种商品甲乙在曲线中的倾 斜程度不同去判断这两种商品哪种是生活必需品,哪种是 高档耐用品。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的关键就在于学会通过 两条曲线的倾斜程度不同迅速判断出两种商品哪种是生活 必需品,哪种是高档耐用品。我们知道格变动对不同商品 的消费需求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价格变动对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 响较大,也就是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而高档耐用品 的需求弹性大。因为两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表现在需 求曲线上就是价格变动使得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变化较小, 那么它的需求曲线的倾斜度要大,价格变动使得高档耐用 品需求量的变化较大,那么它的需求曲线的倾斜度要小。 因此解答这类题目我们首先根据两条曲线的倾斜程度判断 出两种商品何为生活必需品,何为高档耐用品,然后再根 据题干以及题肢的要求去进行选择。
三、供给需求曲线选择题的解答
• 例1:【2012年四川文综,24】汽油和汽车是必须组合 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行车需求的商品。汽油价格的变动不 仅会引起汽油需求量的变动,还会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需 求。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能够反映油价上涨对汽车需 求量影响的是
三、供给需求曲线选择题的解答
• 【解析】四川省这个题目以油价的变动为背景考 查对汽车需求量的影响。解答这个题目首先要根 据两种曲线的特征进行排除,因为是考查油价上 涨对汽车需求量影响,因此我们的最终选项肯定 是需求曲线,根据这个判断我们可以首先排除属 于供给曲线的A、C两项;然后再对B、D两项进 行分析,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商品,油价上涨会使 得汽车的销售量下降,因此需求曲线会向左平移, 也就是由D1向左平移至D2 位置,正确答案是D。
三、供给需求曲线选择题的解答
• 【解析】由图9可知,MN两条曲线的倾斜度是不 同的,N倾斜度大,说明价格变动对N商品的影 响小,M倾斜度小说明价格变动对M商品的影响 大,由此可见,M是高档耐用品,N是生活必需 品。这个题目首先能够排除AB两项,然后再去分 析CD两项。C项税收具有固定性和法制性不能随 意增减,同时如果对M商品增税的话更影响到其 销售,C项说法不准确。N是生活必需品价格过高 会影响到百姓的生活,因此需要对低收入者发放 生活补贴,正确答案为D。
三、供给需求曲线选择题的解答
• 1、抓特征、细分析,排除迷惑
• 2008年的山东文综第15题是一道考查家电下乡补贴前后 家电需求数量变化的题目,在这种类型的题目中命题者会 给出四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让考生根据题干要求去进行 选择。这种呈现方式在2009年北京文综第29题,2012年 四川文综第24题相继出现。解答这种题目需要考生排除迷 惑,因为这四组曲线中有至少两组是迷惑项,考查需求曲 线时会有供给曲线作为迷惑项,考查供给曲线会有需求曲 线作为迷惑项,解答时需要我们抓住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基 本特征先进行排除,然后再在剩下的选项中进行选择,根 据供给或者需求曲线平移或变动的原因进行仔细分析,那 样就会化繁为简,从而降低试题的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