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五言古诗:过青溪水作

合集下载

《唐诗三百首》2021最新版,第一卷五言古诗,共35首,含作者简介和译文

《唐诗三百首》2021最新版,第一卷五言古诗,共35首,含作者简介和译文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是屈原之后最 具个性特色、最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 与杜甫并称“李 杜”。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作者: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译文: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美丽 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
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后来却 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贫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显贵了 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她从来 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君王怜 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再不能 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译文:我和从弟在南斋高卧的时候,掀开 窗帘玩赏那初升的玉兔。 淡淡月光泻在水上泄在树上,轻悠悠的波 光涟漪荡入窗户。 光阴苒苒这窗月已几盈几虚,清光千年依 旧世事不同今古。 德高望重崔少府在清江河畔,他今夜必定 如庄舄思越之苦。 千里迢迢可否共赏醉人婵娟?微风吹拂着 清香四溢的兰杜。
王维(701年~761 年),唐代诗人。 字摩诘。原籍祁 (今属山西),诗 与孟浩然齐名,并 称“王孟”。
贼退示官吏·并序(元结)
作者:元结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
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
元结(719— 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
772),唐代 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
文学家。字次 山,号漫郎、
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聱叟,曾避难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入猗玗洞,因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古诗青溪·言入黄花川翻译赏析

古诗青溪·言入黄花川翻译赏析

古诗青溪·言入黄花川翻译赏析《青溪·言入黄花川》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

古诗全文如下: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前言】《青溪》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古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5卷第52首。

此诗描写了一条青溪的幽秀景色,诗人用多彩的画笔,绘出青溪流经不同地方时呈现的不同画面。

其中“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两句,以喧响的声音和幽冷的色调形成闹与静的强烈对比,如同一幅“有声画”。

诗的末四句写出诗人心境的闲谈正如清川的闲淡,把自己的精神和自然的精神融和起来,意味隽永。

【注释】青溪:在今陕西勉县之东。

言:发语词,无义。

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

趣途:趣,同“趋”,指走过的路途。

声:溪水声。

色:山色。

“漾漾”二句描写菱荇在青溪水中浮动,芦苇的倒影映照于清澈的流水。

漾漾:水波动荡。

菱荇(íng xìng):泛指水草。

葭(iā)苇:泛指芦苇。

素:一向。

闲:悠闲淡泊。

澹(dàn):恬静安然。

澹:溪水澄澈平静。

磐石:大石。

将已矣:将以此度过终生。

已:结束。

【翻译】走进黄花川,我每每追随青溪的流水。

旅程还不到百里之遥,溪水随着山路万转千回。

它流过山间的乱石,发出喧响轰鸣,流经幽深的松林,又带着林间青色的宁静。

菱角和荇菜荡漾在水上,澄净中央岸的芦苇倒映。

我的心向来淡泊闲静,何况面对着淡泊如我的青溪。

从此留在这巨石之上吧,我将以垂钓来度我的余生。

【赏析】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

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全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皆轻轻松松,然而韵味却隽永醇厚。

诗人笔下的青溪是喧闹与沉郁的统一,活泼与安详的揉合,幽深与素静的融和。

吟来令人羡慕向往。

这是一首写于归隐之后的山水诗。

诗的每一句都可以独立成为一幅优美的画面,溪流随山势蜿蜓,在乱石中奔腾咆哮,在松林里静静流淌,水面微波荡漾,各种水生植物随波浮动,溪边的巨石上,垂钓老翁消闲自在。

青溪王维诗句赏析

青溪王维诗句赏析

青溪王维诗句赏析青溪王维诗句赏析《青溪》这首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

和店铺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青溪王维诗句赏析,欢迎借鉴!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全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皆轻轻松松,然而韵味却隽永醇厚。

诗人笔下的青溪是喧闹与沉郁的统一,活泼与安祥的揉合,幽深与素静的融和。

吟来令人羡慕向往。

【原文】《青溪》作者:王维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解】:①青溪:在今陕西勉县之东。

②言:发语词,无义。

黄花川:在今陕西凤翔县东北。

③趣途:趣同“趋”,指走过的路途。

④声:溪水声。

色:山色。

⑤漾漾:水波动荡。

菱荇(líng xìng):泛指水草。

“漾漾”二句描写菱荇在青溪水中浮动,芦苇的倒影映照于清澈的流水。

⑥素:洁白。

心素:指高洁的心怀。

闲:悠闲淡泊。

澹:恬静安然。

⑦磐石:又大又平的石头。

将已矣:将以此终其身;从此算。

又有写作盘石。

⑧逐:顺,循。

⑨将:将近。

⑩万转:形容山路千回万转。

⑾泛:飘浮。

⑿澄澄:清澈透明。

⒀映:倒映。

⒁葭苇:泛指芦苇。

⒂请:愿。

【韵译】:每次我进入黄花川漫游,常常沿着青溪辗转飘流。

流水依随山势千回万转,路途无百里却曲曲幽幽。

乱石丛中水声喧哗不断,松林深处山色静谧清秀。

溪中菱藕荇菜随波荡漾,澄澄碧水倒映芦苇蒲莠。

我的心平素已习惯闲静。

淡泊的青溪更使我忘忧。

让我留在这盘石上好,终日垂钓一直终老到头!【评析】:这是一首写于归隐之后的山水诗。

诗的每一句都可以独立成为一幅优美的画面,溪流随山势蜿蜓,在乱石中奔腾咆哮,在松林里静静流淌,水面微波荡漾,各种水生植物随波浮动,溪边的巨石上,垂钓老翁消闲自在。

诗句自然清淡,绘声绘色,静中有动,托物寄情,韵味无穷。

诗题一曰《过青溪水作》,大约是王维初隐蓝田南山时所作。

写一条不甚知名的溪水,却很能体现王维山水诗的特色。

《青溪》全诗赏析

《青溪》全诗赏析

《青溪》全诗赏析《青溪》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下面我们来对这首诗进行一番赏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整体结构。

《青溪》共有七句,每句五言。

整首诗以描写青溪的情景为主线,通过对溪水、山峰、松树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意象清新淡雅,情感真挚自然,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诗中的意境。

首先,诗中描绘了“青溪流水”的情景,溪水清澈见底,流淌不息,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接着,诗中出现了“松风吹解带”的意象,松树在山风的吹拂下,发出沙沙的声音,给人以清爽的感觉。

最后,诗中出现了“山光悦鸟性”的意象,山峰上的阳光照耀下来,给鸟儿以愉悦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再次,我们来分析一下诗中的情感。

整首诗以描写自然景观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意象清新淡雅,情感真挚自然,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首先,诗中的意象清新淡雅,情感真挚自然,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其次,诗中的用典贴切,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

最后,诗中的语言简练明快,节奏流畅自然,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总之,《青溪》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极富美感,而且在意境上也极富深意,堪称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歌。

唐诗三百首第一卷:五言古诗

唐诗三百首第一卷:五言古诗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

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唐诗三百首》分为十一卷,其分别为:五言古诗、五言乐府、七言古诗、七言乐府、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七言乐府、五言绝句、五言乐府、七言绝句、七言乐府。

第一卷:五言古诗《感遇十二首其一》唐朝文学家张九龄。

【原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翻译】兰草到了春天长得分外繁盛,桂花到了秋天开得十分皎洁。

这一派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自然成为美好的季节。

谁知道那居住在山林中的隐士,闻到了芬芳更加喜悦。

草木自有本性,何求美人赏识采折呢。

《感遇十二首其七》唐朝文学家张九龄。

【原文】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翻译】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就不成阴。

《感遇·其一》唐朝文学家张九龄。

【原文】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颠,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翻译】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一只来自大海上的鸿雁,独自飞临一座城池边。

城中高高的神树之上,两只翠鸟正得意洋洋地站在那儿。

鸿雁预料他们终将自取祸患,于是自己展翅高飞,离开了这险恶之地。

王维《青溪》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王维《青溪》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王维《青溪》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王维(700—761,或谓698生、701生),字摩诘,排行十三。

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后徙家于蒲州河东郡(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开元九年(721)进士,授太乐丞,因坐伶人舞黄狮子事贬济州司仓参军。

二十三年,张九龄荐为右拾遗。

天宝元年(742),改官左补阙。

十四载,迁给事中。

十五载,安史乱起,陷贼,迫授伪职。

西京收复,陷贼官以六等定罪,王维以《凝碧池诗》闻于行在,为肃宗称许,又得弟王缙力救,获免,责授太子中允,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改给事中。

上元元年(760),转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上元二年七月卒,享年六十二。

两《唐书》有传。

王维奉佛,笃信禅宗,诗饶禅趣,故人称“诗佛”。

王维性喜山水,在蓝田营建辋川别墅,弹琴赋诗,啸咏终日,长期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向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王维是一位艺术天才,也是一位艺术全才,他诗、文、书法、音乐、绘画,样样精通。

仅就诗论,无体不备,诸体兼工,最妙田园山水,尤擅五言律诗。

贺裳说:“唐无李、杜,摩诘便应首推。

”(《载酒园诗话又编》)徐增说:“诗总不离乎才也。

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

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

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

”(《而庵诗话》)现存诗四百余首,有《王右丞集》传世。

【原文】青溪言入黄花川 [1] ,每逐青溪水 [2] 。

随山将万转 [3] ,趣途无百里 [4] 。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5] ,澄澄映葭苇 [6] 。

我心素已闲 [7] ,清川淡如此 [8] 。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9] 。

【注释】[1]言:发语词,无实义。

黄花川:水名,在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

[2]每:常常。

逐:沿着。

[3]将:近。

万转:形容山路曲折回环。

王维《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高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亦云:“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唐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全集珍藏版

唐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全集珍藏版

唐诗三百首作者:(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以诗人活动时间的先后为顺序,集合了唐代诗歌的精华。

所选诗作,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其中包括唐诗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作。

其体裁和题材非常广泛,包括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社会生活等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诗了全貌,能够帮助读者体会唐诗的深层内涵。

诗词轩整理编辑,转发请注明出处卷一、五言古诗《感遇·其一》作者: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感遇·其二》作者:张九龄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作者: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月下独酌》作者: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春思》作者: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望岳》作者: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赠卫八处士》作者:杜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佳人》作者:杜甫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王维《青溪》译文及赏析

王维《青溪》译文及赏析

王维《青溪》译文及赏析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青溪》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古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5卷第52首。

此诗描写了一条青溪的幽秀景色,诗人用多彩的画笔,绘出青溪流经不同地方时呈现的不同画面。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王维《青溪》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青溪1言2入黄花川3,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4无百里。

声5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6,澄澄映葭苇7。

我心素8已闲9,清川澹10如此。

请留磐石11上,垂钓将已矣12。

【注释】青溪:在今陕西勉县之东。

言:发语词,无义。

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

趣途:趣,同“趋”,指走过的路途。

声:溪水声。

色:山色。

“漾漾”二句描写菱荇在青溪水中浮动,芦苇的倒影映照于清澈的流水。

漾漾:水波动荡。

菱荇(líng xìng):泛指水草。

葭(jiā)苇:泛指芦苇。

素:一向。

闲:悠闲淡泊。

澹(dàn):恬静安然。

澹:溪水澄澈平静。

磐石:大石。

将已矣:将以此度过终生。

已:结束。

【白话译文】走进黄花川,我每每追随青溪的流水。

旅程还不到百里之遥,溪水随着山路万转千回。

它流过山间的乱石,发出喧响轰鸣,流经幽深的松林,又带着林间青色的宁静。

菱角和荇菜荡漾在水上,澄净中央岸的芦苇倒映。

我的心向来淡泊闲静,何况面对着淡泊如我的青溪。

从此留在这巨石之上吧,我将以垂钓来度我的余生。

【赏析】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

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全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皆轻轻松松,然而韵味却隽永醇厚。

诗人笔下的青溪是喧闹与沉郁的统一,活泼与安详的揉合,幽深与素静的融和。

吟来令人羡慕向往。

这是一首写于归隐之后的山水诗。

诗的每一句都可以独立成为一幅优美的画面,溪流随山势蜿蜓,在乱石中奔腾咆哮,在松林里静静流淌,水面微波荡漾,各种水生植物随波浮动,溪边的巨石上,垂钓老翁消闲自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三百首-五言古诗:过青溪水作
过青溪水作
唐代: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译文
进入黄花川游览,每每都去追逐那条青溪。

溪水随着山势,百转千回,经过的路途,却不足百里。

水声在山间乱石中喧嚣,水色在深密的松林里幽静深沉。

水草在溪水中轻轻摇荡,芦苇清晰地倒映在碧水之中。

我的心一向悠闲,如同清澈的溪水淡泊安宁。

但愿我能留在溪边的盘石上,在垂钓中度过我的一生。

注释
青溪:在今陕西勉县之东。

言:发语词,无义。

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

趣途:趣,同“趋”,指走过的路途。

声:溪水声。

色:山色。

漾漾:水波动荡。

菱荇(língxìng):泛指水草。

葭(jiā)苇:泛指芦苇。

“漾漾”二句描写菱荇在青溪水中浮动,芦苇的倒影映照于清澈的流水。

素:一向。

闲:悠闲淡泊。

澹(dàn):恬静安然。

澹:溪水澄澈平静。

磐石:大石。

将已矣:将以此度过终生。

已:结束。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赏析
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

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这是一首写于归隐之后的山水诗。

诗的每一句都可以独立成为一幅优美的画面,溪流随山势蜿蜓,在乱石中奔腾咆哮,在松林里静静流淌,水面微波荡漾,各种水生植物随波浮动,溪边的巨石上,垂钓老翁消闲自在。

诗句自然清淡,绘声绘色,静中有动,托物寄情,韵味无穷。

诗开头四句对青溪作总的介绍后,接着采用“移步换形”的写法,顺流而下,描绘了溪水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画面。

你看,当它在山间乱石中穿过时,水势湍急,潺潺的溪流声忽然变成了一片喧哗。

“喧”字造成了强烈的声感,给人以如闻其声的感受。

当它流经松林中的平地时,这同一条青溪却又显得那么娴静、安谧,几乎没有一点声息。

澄碧的溪水与两岸郁郁葱葱的松色相映,融成一片,色调特别幽美、和谐。

这一联中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声色相通,极富于意境美。

再看,当青溪缓缓流出松林,进入开阔地带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水面上浮泛着菱叶、荇菜等水生植物,一片葱绿,水流过处,微波荡漾,摇曳生姿;再向前走去,水面又似明镜般的清澈碧透,岸边浅水中的芦花、苇叶,倒映如画,天然生色。

这一联,“漾漾”绘水动貌,“澄澄”状水静貌,也是一动一静,极为传神。

诗人笔下的青溪,既喧闹,又沉静,既活泼,又安详,既幽深,又素净,从不断的流动变化中,表现出了鲜明个性和盎然生意。

读后令人油然而生爱悦之情。

其实,青溪并没有什么奇景,它那素淡的景致,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笔下,会具有如此的魅力呢?诚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人间词话删稿》)王维也正是从青溪素淡的天然景致中,发现了与他那恬淡的心境、闲逸的情趣高度和谐一致的境界。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诗人正是有意借青溪来为自己写照,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素愿,心境、物境在这里已融合为一了。

最后,诗人暗用了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也想以隐居青溪来作为自己的归宿了。

这固然说明诗人对青溪的喜爱,更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自甘淡泊的心情。

这一点,写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均不刻意为之,表面上看似不着力,而读来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

前人评“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是最恰当不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