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竹里馆·江南冰不闭-五言绝句

合集下载

唐诗三百首大全五言绝句

唐诗三百首大全五言绝句

唐诗三百首大全五言绝句1、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4、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6、送崔九——裴迪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7、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8、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怨情——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2、八阵图——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3、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送灵澈——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5、听弹琴——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6、送上人——刘长卿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17、秋夜寄丘员外——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18、听筝——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19、新嫁娘词——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20、玉台体——权德舆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21、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2、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23、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24、何满子——张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唐诗三百首完整版

唐诗三百首完整版

唐诗三百首完整版唐诗三百首《春晓》唐文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听弹琴》唐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游子吟》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望月怀远》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唐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终南别业》唐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5句的五言绝句

5句的五言绝句

5句的五言绝句 1、《竹里馆》唐·王维红尘幽篁里,弹琴为丛藓科扭口藓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尼里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攻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寻隐者不突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成仙回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快乐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8、《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所见到》清·袁枚牧童骑著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0、《春夜喜雨》唐·杜甫不好雨言时节,当春实乃出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1、《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时庄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2、《绝句》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重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3、《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踪影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4、《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来,天寒红叶叶唇柱。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春盼》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尼里岳阳楼》杜甫昔言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存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有鸡黍,邀请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上开轩面场圃,五更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属于浣女,莲动下渔舟。

五言绝句(带详细翻译)

五言绝句(带详细翻译)

第四章五言绝句①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②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①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②返景: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

即夕阳反照的光。

景,古同“影”。

全诗赏析: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夕阳的余晖射入深深地森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竹里馆王维①②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①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即幽深的竹林。

②长啸:长声呼啸。

全诗赏析: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有时候弹弹琴有时候长声呼啸。

僻静幽深的竹林里无人知晓,只有明月陪伴照耀。

送别王维①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②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①柴扉:柴门。

②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全诗赏析: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下的时候我关闭柴门。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啊你还能不能回来?相思王维①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②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释:①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②采撷:采摘。

全诗赏析:晶莹闪亮的红豆生长在岭南;春天来临的时候它能长出多少新枝呢?愿你多多采摘它,这玩艺儿最能引起人们互相思念的情意。

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①②③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①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②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③著花:开花。

全诗赏析:您从家乡出来,应该知道家乡的事情;请问你来的那天我家雕饰精美的窗子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送崔九裴迪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①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注释:① 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全诗赏析:你若要回归山林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渔人,暂时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终南望余雪祖咏①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②③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释:①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古诗文评析-竹里馆

古诗文评析-竹里馆

古诗文评析-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作者简介见前《使至塞上》。

评析《竹里馆》是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王维四十多岁时,在长安南面营建蓝田辋川别墅,以使母亲有奉佛习静的场所。

王维自己也在那里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直到56岁那年,长安失陷,被安禄山俘获,隐居生活才暂告一段落。

《旧唐书·王维传》记载他这一阶段的生活:“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

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这一时期,他以辋川别墅一带的景物为主题,创作了25首五言绝句,集结为《辋川集》的单行诗卷,《竹里馆》是第十七首,表现山林幽居的意趣,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首二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描写自己独坐竹林、弹琴长啸的生活场景,悠闲而又自在。

竹林是幽静的,诗人在这里独坐、弹琴、长啸,这都是古代隐士标准的生活方式。

诗句以“独”字引领,这种孤独不是外界环境赋予的,而是诗人主动追求的结果。

后二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承接前面的“独坐”而来,在这无人知晓的密林深处,只有明月的光辉能够照到。

此处的“人不知”,也不是在哀叹自己的寂寞,恰恰好似欣喜于自己可以避开人世,只与一轮明月相约相伴。

一个“相”字,不正是说“明月”与自己是已经约好的吗?全诗只有短短二十个字,单句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合在一起,却是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

诗的妙处正在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幽深淡然的景致,表现悠远宁和的境界,前人称其“一时清兴,适与景会”,因而具有了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唐诗三百首之《竹里馆》

唐诗三百首之《竹里馆》

《竹里馆》《竹里馆》唐代·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及注释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注释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⑶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⑹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

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

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创作背景《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

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赏析此诗收录于《王右丞集笺注》,为《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

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

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笔。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完整版)唐诗三百首(全集)

(完整版)唐诗三百首(全集)

唐诗三百首全集《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听弹琴》唐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诗五律100首

唐诗五律100首

唐诗五律100首1、《月》唐·杜甫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2、《书》唐·李峤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馀。

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

3、《蝉》唐·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4、《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7、《对雪》唐·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8、《蒹葭》唐·杜甫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

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

9、《孤雁》唐·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0、《江汉》唐·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1、《春远》唐·杜甫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

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12、《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3、《除夜》唐·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三百首-竹里馆·江南冰不闭-五言绝句
作者:卢象朝代:唐代
江南冰不闭,山泽气潜通。

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

柳林春半合,荻笋乱无丛。

回首金陵岸,依依向北风。

《竹里馆》译文及注释译文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吹口哨。

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作伴,只有天上的明月来相照。

注释
⑴此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为《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⑶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对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
解人意,偏来相照。

《竹里馆》赏析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
情趣的,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

这首小诗总共
四句。

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
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
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不过它的
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
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
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
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
境界。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
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
鸣的。

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意思是说,自
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
时时照耀自己。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
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全诗的
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

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
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

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
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
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

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
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
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

对人物,既没
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
语都是平平无奇的。

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
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作为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
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不过然为之吸引的意境。

它不以
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

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
也理应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

就意境来说,它不但
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
使人感到,这个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
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

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

它的以自然、平淡
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能够想见,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
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
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

所以,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能够如司空图《诗品·自
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
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

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

诗中描写周围景色,
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
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

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
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

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
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

至于诗的末句
写到月来照,不但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
的作用。

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使用其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