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

爆炸性粉尘)爆 空气中氧气含量超过了 23.5%时,形成富氧环
炸;
境。
粉尘爆炸
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压力容器; 地下工程、地下管道、暗沟、涵洞、地坑、废井、 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 酒糟池、发酵池; 垃圾站; 粮仓
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压力容器; 冷藏箱、管道; 烟道、锅炉; 地下室、地下仓库、隧道、地窖; 地下工程、地下管道、暗沟、涵洞、地坑、废井、 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 酒糟池、发酵池; 垃圾站; 粮仓、料仓
事故 种类
主要危险 危害因素
窒息 缺氧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
产生原因
可能产生的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通风不良,氧含量偏低;
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压力容器;
有限空间内存在的物质发生耗氧性化学反应; 地下工程、地下管道、暗沟、涵洞、地坑、废井、
如燃烧,生物的有氧呼吸等;
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
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面部或全身青紫、烦躁不
安、抽筋、呼吸困难、昏迷、意识丧失、心跳
停止等
安全防护用具不合格,如脚手板和防护栏安装 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压力容器;
使用不合理;
地下工程、地下管道、暗沟、涵洞、地坑、废井、
使用的扶梯有缺陷;
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
作业面狭窄,作业人员活动受限,四周悬空, 储藏室、温室、冷库;
手脚易于扑空;
酒糟池、发酵池;
操作不当触电;
垃圾站;
电动机械、电器、电线年久失修
粮仓、料仓。
作业期间机械的意外启动
未实施有效的关停
作业过程中引入单纯性窒息气体挤占氧气空 储藏室、温室、冷库;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地上有限空间作业,包括料仓 、干法脱硫罐等封闭空间作业。 总之,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 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和场所 都可称作受限空间(作业受到限制的空间 ),在受限空间的作业都称为受限空间作 业。
2、受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危险性概述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2001年到2009年8月,我国在受限空间中作业因 中毒、 窒息等原因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总数为668起,死亡人数共2699人 ,每年平均300多人。 检修作业中,进入贮槽、贮罐、塔、反应器、炉体、地下坑、下水井等密闭空间 作业时, 因作业环境复杂,危险有害因素从多,作业人员遇险时施救难度大,盲目施救或 救援方法不当,又容易造成伤亡扩大。管理稍有不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 严重后果。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不仅取决于系统清洗、置换处理程度、容器内 部结构等因素,还与施工作业单位的资质、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劳动组织的协调 性、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及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的强弱等多方面密切相关。因 此,对受限空间作业要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以避免意外事故发生是安全监 督管理的工作重点之一。
且不能横向连接。作业人员对这些要有足够的了解,以保
证使用安全。
气瓶、管道系统、压缩机和配件应使用标签标示、色
彩编码等帮助区分,防止混淆。
(7)培训和告知 任何预防措施都只有在员工经过培训合格后才会有效,针对预防受限
空间作业事故培训 的内容主要包括: A)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便是和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B)通风系统、救助系统和空气监测设备的使用及故障的确认方法; C)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介质的危险性以及意外情况的
人员不履行职责时,也应停止作业并
撤出受限空间。
如果是在风险较大、结构复杂的

受限空间作业关键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

受限空间作业关键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

受限空间作业关键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在工业生产和建筑工程等领域,往往会遇到受限空间作业的情况。

受限空间作业是指那些空间狭小、进出困难以及存在安全风险的工作环境。

这些空间包括房屋内的地窖、水井、地下管道以及容器内部等。

由于受限空间作业的特殊性,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必须认识到这种作业环境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以确保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

一、关键因素分析1. 空间狭小受限空间作业的最明显特征就是空间狭小,工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受到限制,无法随意活动。

这将导致工作人员的行动受限,增加了工作风险,也影响了操作的灵活性和效率。

2. 进出困难受限空间通常情况下都有限制进出的开口,如小门、窄道等。

这导致进出受限空间作业更加困难,同时也增加了救援的难度。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如火灾、中毒等,可能会导致工作人员被困在空间中,造成安全事故。

3. 安全风险受限空间作业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如通风不良、物体坠落等。

在狭小封闭的空间中,易发生有害气体积聚、通风不畅导致缺氧等安全问题。

同时,如果存在着高温、低温、高压、低压等因素,工作人员会面临着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胁。

二、应对策略1. 事前准备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事前准备,包括评估工作场所的风险程度、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确保必要的人员到位并配备必要的装备等。

事前准备的充分性将为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 健全安全防护为了确保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防护措施。

这包括提供适当的通风设备、气体检测工具、个人防护装备等,以确保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此外,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工作人员可以与外界保持联系,及时报告情况并接受救援。

3. 培训与培养技能作为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作业方法和应急处理方式,才能在紧急情况下保持镇定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和素质也可以提高整体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源辨识及安全防护措施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源辨识及安全防护措施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源辨识及安全防护措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受限空间作业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然而,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也不容忽视。

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企业必须对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源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窒息和中毒:由于受限空间内的氧气含量不足或存在有害气体,工人可能会窒息或中毒。

2. 火灾和爆炸:受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物质,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3. 机械伤害:受限空间内的机械设备可能会对工人造成伤害,如旋转机械、移动机械等。

4. 高温和低温:受限空间内可能存在高温或低温环境,工人可能会受到热伤害或冻伤。

二、安全防护措施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1. 事先评估: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进行事先评估,确定危险源和安全措施。

2. 通风换气:在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必须保证空气流通,及时排除有害气体。

3. 火灾防护:在受限空间内禁止使用明火,必须采用防爆电器和防爆灯具。

4. 机械安全:在受限空间内使用机械设备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安装防护罩、设置安全开关等。

5. 热伤害和冻伤防护:在受限空间内进行作业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戴上防护手套等。

三、结语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不容忽视,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工人的安全。

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进行事先评估,确定危险源和安全措施。

在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必须保证空气流通,及时排除有害气体。

在受限空间内使用机械设备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安装防护罩、设置安全开关等。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工人的安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分析一、引言有限空间作业由于其封闭、通风不良等特点,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风险。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这些风险,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将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进行深入分析。

二、有限空间作业定义与特点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相对封闭或受限的空间内进行的作业活动,如储罐、容器、管道、地下室等。

这些空间通常存在通风不良、氧气含量低、有害气体聚集等问题,给作业人员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

三、安全风险分析1.窒息风险:由于有限空间内氧气含量低,作业人员在长时间作业过程中可能因缺氧而窒息。

此外,有限空间内还可能存在其他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一氧化碳等,进一步加剧窒息风险。

2.中毒风险:有限空间内有害气体浓度可能超标,如硫化氢、甲烷等。

作业人员长时间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导致中毒甚至生命危险。

3.火灾与爆炸风险: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物质,如油气、粉尘等。

一旦遇到火源或静电火花,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4.机械伤害风险: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可能因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而遭受机械伤害,如碰撞、挤压等。

5.其他风险:有限空间作业还可能面临坠落、淹溺等其他风险,需引起作业人员的高度重视。

四、风险应对措施1.加强通风换气: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确保空间内通风良好,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必要时,可使用专业通风设备进行强制通风。

2.检测有害气体浓度:在作业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有限空间内的有害气体浓度,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3.佩戴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降低窒息和中毒风险。

4.严格火源管理:在有限空间作业区域内,应严禁烟火和明火作业,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5.制定应急预案:企业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程序和救援措施,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响应。

五、结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较高,企业和作业人员应高度重视。

通过加强通风换气、检测有害气体浓度、佩戴防护用品、严格火源管理以及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受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辨识

受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辨识

受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辨识一、气体危害辨识对于中毒、缺氧窒息、气体燃爆风险,主要从有限空间内部存在或产生、作业时产生和外部环境影响3个方面进行辨识。

1.内部存在或产生的风险(1)有限空间内是否储存、使用、残留有毒有害气体以及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物质,导致中毒。

(2)有限空间是否长期封闭、通风不良,或内部发生生物有氧呼吸等耗氧性化学反应,或存在单纯性窒息气体,导致缺氧。

(3)有限空间内是否储存、残留或产生易燃易爆气体,导致燃爆。

2.作业时产生的风险(1)作业时使用的物料是否会挥发或产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导致中毒或燃爆。

(2)作业时是否会大量消耗氧气,或引入单纯性窒息气体,导致缺氧。

(3)作业时是否会产生明火或潜在的点火源,增加燃爆风险。

3.外部环境影响产生的风险与有限空间相连或接近的管道内单纯性窒息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扩散、泄漏到有限空间内,导致缺氧、中毒、燃爆等风险。

对于中毒、缺氧窒息和气体燃爆风险,使用气体检测报警仪进行针对性的检测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检测后,各类气体浓度评判标准如下:(1)有毒气体浓度应低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无上述两种浓度值的,应低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2)氧气含量(体积分数)应在 19.5%~23.5%。

(3)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 10%。

二、其他安全风险辨识方法(1)对淹溺风险,应重点考虑有限空间内是否存在较深的积水,作业期间是否可能遇到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导致水位上涨。

(2)对高处坠落风险,应重点考虑有限空间深度是否超过 2 m,是否在其内进行高于基准面 2 m 的作业。

(3)对触电风险,应重点考虑有限空间内使用的电气设备、电源线路是否存在老化破损。

(4)对物体打击风险,应重点考虑有限空间作业是否需要进行工具、物料传送。

(5)对机械伤害,应重点考虑有限空间内的机械设备是否可能意外启动或防护措施失效。

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及预防

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及预防

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及预防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人员进入时存在限制的,出入口通常只有一个并且较小的空间,且通风、新鲜空气流通较差的工作场所。

这类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人身安全可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一、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1. 窒息和缺氧风险:有限空间通风不良,空气中可能含有毒害物质,氧气含量过低,使得人员进入后无法呼吸正常新鲜空气,容易发生窒息和缺氧。

2. 中毒风险:有限空间中很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和危险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通过吸入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导致中毒症状。

3. 高温和低温风险:有限空间可能存在高温或低温环境,如锅炉、热轧车间等,人员进入后易受高温或低温的影响,导致中暑或冻伤。

4. 物理伤害风险:有限空间的出入口狭小,管道、设备等可能导致人员受到碰撞、压力或挤压等物理伤害。

5. 事故紧急情况风险:有限空间作业中,一旦出现火灾、爆炸、坍塌等事故紧急情况,由于空间狭小,人员逃生将受到限制,增加了伤亡的可能性。

二、有限空间作业的预防措施1. 评估风险: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和分析,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潜在风险,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权限,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3. 设置警示标识和标识牌:在有限空间的入口和附近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标识牌,提醒人员注意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以及必要的安全措施。

4.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和危险因素,为参与作业的人员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滑鞋、安全带等。

5. 加强通风和空气净化:对于通风较差的有限空间,应采取措施增加通风量,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

对于可能存在有害气体等物质的空间,需要进行适当的净化处理。

6. 监测空气质量:在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空气质量的监测,确保氧气含量符合安全标准,并排除有害气体的存在。

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

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

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一、概述受限空间作业是一种在有着特定限制的空间内进行的工作,这种工作环境往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受限空间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密闭空间、封闭空间、局部封闭空间等,其中常见的受限空间包括储罐、管道、地下室等地方。

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面临着诸多安全风险,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作安全进行。

二、受限空间作业的常见安全风险1. 窒息风险受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氢硫等,当工作人员长时间暴露于这些有害气体中,会引起窒息而造成危险。

2. 中毒风险除了窒息风险,受限空间中还可能存在其他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甲醛等,吸入这些有毒气体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3. 火灾爆炸风险受限空间内常常存在易燃易爆的物质,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 物理伤害风险受限空间内的空间狭小,地面可能不平整,存在有机械设备或物品,工作人员易受到挤压、划伤、摔倒等物理伤害。

三、如何降低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1. 制定详细的作业规程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应制定详细的作业规程,包括作业过程、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内容,确保每位参与作业的人员了解工作流程和安全要求。

2. 严格遵守作业流程在受限空间进行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作业流程和安全操作规范,不能擅自修改或变更,以免引发安全事故。

3. 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在受限空间作业中,工作人员应配备适合的防护设备,如防护面具、呼吸器、安全带等,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安全风险。

4.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定期对受限空间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同时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结语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只有正确的认识、有效的措施和全员的合作,才能有效降低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希望各单位能够高度重视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努力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的受限空间作业(如易燃易爆介质、高毒介质、窒息介质、III级以上高处作
业等)在施工方案中要有安全技术专篇或单独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其中要有 应急救援处置内容,以应对啊突发状况。

(2)确保安全可靠的隔离
受限空间设备交付检修作业前必须安全可靠的与相连接的其他设备、单元

进行隔离,以防受限空间设备状态受与之连接的其他部分状态影响而发生变化,





(7)培训和告知 任何预防措施都只有在员工经过培训合格后才会有效,针对预防受限 空间作业事故培训 的内容主要包括: A)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便是和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B)通风系统、救助系统和空气监测设备的使用及故障的确认方法; C)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介质的危险性以及意外情况的 施救方法; D)应急救援预案和相关知识; E)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强制性安全措施,如办理许可制、监督、监 测、通风、救助和承包商监督等措施; F)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 信息交流; G)如何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H)作业中各级人员的职责分工并明确职责。


(8)作业过程的监护落实 由于受限空间作业的特殊性和危 险性,作业全程需有专人监护,这样 点必须落到实处。 监护人员对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 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监护人 应具备相应的监督知识和应变能力, 要了解作业人员可能面临的危害,对 作业人员出现的异常行为能够及时警 觉并作出判断。所以监护人要在作业 前应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 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采 取的安全措施并确保落实。监护人员 要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和交流,观察 作业人员的状况。当发生异常时,立 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并帮助 作业人员从受限空间逃生,同时立即 呼叫紧急救援。
(6)避免氮气和呼吸空气的意外混用 要防止压缩的氮气与压缩的工业用空气的误用,每个 气罐上都必须安装一个特殊的配件标识,氮气瓶、工业用 空气瓶和呼吸空气瓶的配件标识必须不同,以便区分,并 且不能横向连接。作业人员对这些要有足够的了解,以保 证使用安全。 气瓶、管道系统、压缩机和配件应使用标签标示、色 彩编码等帮助区分,防止混淆。

(3)结论 据图1分析得出受限空间作业事故主要 有以下方面的原因:受限空间内作业时存 在有毒有害物质;误入有毒有害物质受限 空间;在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下作业防护器 具选用不当或出问题;事故状态下盲目施 救导致事故扩大等。



2、事故树分析法 据以上事故致因理论得出结果进一步绘出事故树如图2: 结构函数为 T=A1+A2+A3+X9 =X1X2+X2X3+X4+X5+X6+X7+X8+X9 最小割集为 X2(X1+X3)+X4+X5+X6+X7+X8+X9 对偶函数为 [X2(X1+X3) X4+X5+X6+X7+X8+X9]’ =[X2(X1+X3)]’X4’X5’X6’X7’X8’X9’ =(X2’+X1’X3’)X4’X5’X6’X7’X8’X9’ =X2’X4’X5’X6’X7’X8’X9’+X1’X3’X4’X5’X6’X7’X8’X9’ 则最小径集为 (X2+X4+X5+X6+X7+X8+X9) (X1+X3+X4+X5+X6+X7+X8+X9) 最小割集有8个之多,只要其中1项发生,事故就会发生,说明事故发生的可 能性很大, 造成事故的因素很多。
二、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事故致因理论分析法 (1)确定顶上事件 从化工、石化领域入手,以国内外多起受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典型案例, 特别是氮气窒 息事故,来分析受限空间内发生中毒窒息事故的根本原因。确定顶上事件 为化工受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 (2)事故致因理论分析 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图如图1所示。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都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证。作业前作业人 员要先对作业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并逐 项落实预防控制措施,再由业主单位补充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对管 控措施的落实,并一 一确认后签字。 作业前30min内,分析人员要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只有 分析合格确认签字后方可进行作业。当日,作业人员的分析仪器要在正 常工作条件下进行采样,采样点要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要采 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作业时间较长时,要定时采样监测,如监测 结果又明显偏差则应加大监测频率。优势在有限空间或小的密闭区域内 的空气可能不适合呼吸,而且随着作业过程的进行,空气的成分也会随 时变化。作业时间超过半小时应重新监测。如发生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 作业,处理好现场,在重新办理作业许可证,分析合格后方可作业。





如果作业场所介质是有毒有害固体、液体物质的容器、塔罐内工作,必须
进行清洗。能用水清洗的则用水清洗,需用其他溶剂清洗的,清洗后再用水清洗。 清洗后还需空气置换到氧含量合格,有毒物质达到允许浓度。清洗排放的废物应
符合环保排放标准。

由于有限空间或较小密闭区域的空气成分会随着工作的进行而变化,因此
2699人,每年平均300多人。
检修作业中,进入贮槽、贮罐、塔、反应器、炉体、地下坑、下水井等密 闭空间作业时, 因作业环境复杂,危险有害因素从多,作业人员遇险时施救难度大,盲目
施救或救援方法不当,又容易造成伤亡扩大。管理稍有不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造成严重后果。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不仅取决于系统清洗、置换处理程度、 容器内部结构等因素,还与施工作业单位的资质、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劳动组织 的协调性、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及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的强弱等多方面密切相 关。因此,对受限空间作业要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以避免意外事故发生是 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重点之一。


固然,作业人员要和监护人员在 作业前进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 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并服从作业监护 人的指挥,作业人员如发现作业监护 人员不履行职责时,也应停止作业并 撤出受限空间。 如果是在风险较大、结构复杂的 受限空间作业,如合成塔分为若干层, 作业地点又在塔底,应增设监护人员, 并随时保持与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联 络。
无消防防 护设施X3
盲目施救 、随意闯 入X2
图2 事故树分析
三、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发生事故 可能性大的特点,为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受控, 避免事故发生,针对事故树末端的8项最小割集分析 得出管控对策措施如下: (1)制定可靠的安全施工方案 施工作业前,作业单位要先针对受限空间作业的地点、作业内容制定相应的 施工方案。在方案中要明确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安全监管人员的职责。对高
给受限空间检修作业安全带来巨大危害。隔离方式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
道进行隔离,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盲板的压力等级应 和系统的压力等级相匹配,检验确认强度足够、密封性良好。抽堵盲板必须确认 部位,并挂牌作标识,在较大生产系统内进行抽堵盲板工作或抽堵多个盲板,应 绘制盲板位置分布图并为盲板编号,防止因误抽堵盲板造成事故。抽堵盲板和关 闭阀门需专人确认和管理并挂警示牌。在与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 的孔、洞应严密封堵,防止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介质进入。
受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
误入有毒有害物 质受限空间A1
中毒窒息后施救不当 A2
受限空间内作业存在 有毒有害物质A3
有毒有害受限空间 作业防护器具选用 财物 X9
敞开警 示标志 X1
盲目施救 、随意闯 入X2 置换不合 格、未分 析X4 相连的工艺 管道未彻底 隔绝X5 作业时产 生有毒有 害物质X6 作业时通 入有毒有 害物质X7 错用氮气 代替空气 x8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一、受限空间定义及危险性概述
1、受限空间作业的定义 受限空间作业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相对 密闭、通风不良的有限空间内进行的,有可能 引 发窒息、中毒、爆炸、火灾的作业。受 限空间作业按照危险作业场所可分为3类: (1)密闭设备作业,包括各类贮罐、 炉、塔(釜)、管道、烟道、电除尘器、煤气 柜、电捕焦油器及锅炉作业等; (2)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包括地下管 道、地下室、地下工程、暗沟、隧道、地坑、 污水池(井)、焦炉地下室、煤气阀门井、煤 气柜水封室作业等;


(3)地上有限空间作业,包括料仓、
干法脱硫罐等封闭空间作业。

总之,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
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和场所 都可称作受限空间(作业受到限制的空 间),在受限空间的作业都称为受限空间 作业。
2、受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危险性概述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2001年到2009年8月,我国在受限空间中作 业因中毒、 窒息等原因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总数为668起,死亡人数共

化工受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
受限空间作业过程
意外释放能量并作用 于人体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
受限空间存在有毒,窒息介质: 未置换、分析合格;未隔绝; 通风不良;个人防护器材缺陷 等
安全意识淡薄,施工盲目、随 意:工艺交付、分析置换违章 操作:施工过程监护混乱:盲 目施救等
图1 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图
从工作开始之前到结束期间,用强力进行新鲜空气通风非常重要。在工作前和工 作中,对有可能含有较高浓度有毒有害介质的区域应该进行连续通风。一般要打
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道门等于大气相通的设备进行自然通风。如果通
风效果不理想,可采取强制通风,用管道送风(送风前要对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 确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