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性分析(正式)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性分析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性分析
有限空间作业顾名思义就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危险性分析如下:
1、在有限空间内作业,若通风不足,易造成人员的窒息。
2、在有限空间内,若存在易燃气体,蒸汽,遇到明火,易引发燃烧爆炸事故。
3、人员在有限空间内违章操作,发生伤亡事故,而因空间受限,给施救带来不便,使得事故后果更加严重。
4、有限空间内进行产生噪声的作业时,可能引发人员噪声伤害。
5、作业前未进行审批,私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易发生事故。
6、作业前未按照“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盲目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易发生事故。
7、有限空间处未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人员不了解情况,私自进入空间,易发生意外事故。
8、人员作业时,未配备监护人员,一旦发生意外,无法及时施救。
9、人员培训不到位,发生意外时,不清楚该如何应急,而造成事故进一步恶化。
10、若该公司对有限空间场所进行辨识,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作业人员误入有限空间,易造成中毒室息事故。
11、若该公司有限空间管理制度缺失,进入有限空间未进行审批,易造成作业人员盲目进入有限空间场所发生中毒及窒息事故。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地上有限空间作业,包括料仓 、干法脱硫罐等封闭空间作业。 总之,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 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和场所 都可称作受限空间(作业受到限制的空间 ),在受限空间的作业都称为受限空间作 业。
2、受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危险性概述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2001年到2009年8月,我国在受限空间中作业因 中毒、 窒息等原因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总数为668起,死亡人数共2699人 ,每年平均300多人。 检修作业中,进入贮槽、贮罐、塔、反应器、炉体、地下坑、下水井等密闭空间 作业时, 因作业环境复杂,危险有害因素从多,作业人员遇险时施救难度大,盲目施救或 救援方法不当,又容易造成伤亡扩大。管理稍有不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 严重后果。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不仅取决于系统清洗、置换处理程度、容器内 部结构等因素,还与施工作业单位的资质、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劳动组织的协调 性、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及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的强弱等多方面密切相关。因 此,对受限空间作业要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以避免意外事故发生是安全监 督管理的工作重点之一。
且不能横向连接。作业人员对这些要有足够的了解,以保
证使用安全。
气瓶、管道系统、压缩机和配件应使用标签标示、色
彩编码等帮助区分,防止混淆。
(7)培训和告知 任何预防措施都只有在员工经过培训合格后才会有效,针对预防受限
空间作业事故培训 的内容主要包括: A)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便是和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B)通风系统、救助系统和空气监测设备的使用及故障的确认方法; C)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介质的危险性以及意外情况的
人员不履行职责时,也应停止作业并
撤出受限空间。
如果是在风险较大、结构复杂的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性分析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性分析受限空间作业是指在人体能够进入或留下的任何空间,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有限的进入和出口、通风不良或无通风、容易积聚有害气体或粉尘、可能存在机械或电气危险、可能有困住、窒息、中毒等危险的条件。
这在工业生产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作业环境。
因此,对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进行分析与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首先,受限空间作业存在窒息的危险。
由于受限空间的通风不良或无通风,可能造成氧气的缺乏,导致作业人员窒息甚至死亡。
例如,在油罐或污水管道内作业时,由于空间狭小,空气流通不畅,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引发窒息。
其次,受限空间作业容易积聚有害气体或粉尘。
在工业生产中,受限空间内常常会存在有害气体的产生或积聚,如硫化氢、氨气、甲烷等。
这些有害气体会影响作业人员的正常呼吸和身体健康,甚至引发中毒事故。
另外,受限空间作业可能存在机械或电气危险。
在受限空间内,可能存在各种机械设备或电气设备,如输送带、电动机、高压电缆等。
这些设备可能存在故障或损坏的风险,一旦发生事故,会对作业人员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此外,受限空间作业可能有困住、挤压等事故的发生。
由于受限空间通常狭小且进出口有限,一旦作业人员被困在其中,可能无法及时脱离或呼救,从而引发意外事故。
而且,由于空间狭小,作业人员容易与设备或结构物相撞,造成挤压伤害。
为确保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在进入受限空间前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和危险性分析,明确作业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其潜在的影响,为作业人员提供清晰的工作指导和安全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应定期对受限空间内的通风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其正常运行和良好的通风效果。
同时,应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眼镜、手套等,以降低有害气体或粉尘的危害。
此外,对受限空间作业中的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修与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同时,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确保作业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作业。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施工作业前,作业单位要先针对受限空间作业的地点、作业内容制定相应的
施工方案。在方案中要明确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安全监管人员的职责。对高
风险的受限空间作业(如易燃易爆介质、高毒介质、窒息介质、III级以上高处作
业等)在施工方案中要有安全技术专篇或单独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其中要有
应急救援处置内容,以应对啊突发状况。
=X2’X4’X5’X6’X7’X8’X9’+X1’X3’X4’X5’X6’X7’X8’X9’
则最小径集为 (X2+X4+X5+X6+X7+X8+X9) (X1+X3+X4+X5+X6+X7+X8+X9)
最小割集有8个之多,只要其中1项发生,事故就会发生,说明事故发生的可 能性很大,
造成事故的因素很多。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一、受限空间定义及危险性概述
1、受限空间作业的定义
受限空间作业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相对
密闭、通风不良的有限空间内进行的,有可能
引
发窒息、中毒、爆炸、火灾的作业。受
限空间作业按照危险作业场所可分为3类:
(1)密闭设备作业,包括各类贮罐、
炉、塔(釜)、管道、烟道、电除尘器、煤气
施救或救援方法不当,又容易造成伤亡扩大。管理稍有不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造成严重后果。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不仅取决于系统清洗、置换处理程度、 容器内部结构等因素,还与施工作业单位的资质、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劳动组织 的协调性、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及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的强弱等多方面密切相 关。因此,对受限空间作业要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以避免意外事故发生是 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重点之一。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性分析及安全防范措施

21 0 1年 1 0月
中 国 安 全 生 产 科 学 技 术
Ju n lo aeyS in e a d T c n lg o r a fS ft ce c n e h oo y
V0 . . 0 1 7 No 1
De . 01 c2 1
文章编 号 :63—13 2 1 )一1 17 9 X(0 1 0—06 0 10— 6
( o eeo ra os ut nadSf yE gneig N ni nvrt o eh o g , a n 10 9 C ia C lg f b nC nt c o n a t n i r , aj gU i sy f cn l y N mi 2 00 , hn ) l U r i e e n n e i T o g
r s l n n t e g e tr k i o f e p c ,S n i d fa cd n s n l d n o s n n ,a p y i f e x e u t g i h r a s n c n n d s a e O ma y k n s o c i e t ,i c u i g p i i g s h xa, r ,e - i i i o i
p o in a d S n,ma a i p e n c n n d s a e l so n O o y e sl ha p n i o f e p c .Th i e fwo k r n q i me t r h e tn d s r- y i e lv s o r e s a d e u p n sa e t r a e e e i o sy.I h a r h y i a c i e t b u r i g i o fn d s a e d rn h ro f2 01 a d 2 0 r ul n t e p pe ,t e tp c la c d n sa o two k n n c n e p c u g t epe d o 0 n 0 9 we e i i i
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及防控

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及防控受限空间作业是指在进出口受限、通道狭窄或存在一定程度的危险物质、缺氧或有毒气体等因素的空间内进行的作业。
由于受限空间内的工作环境复杂,具有高度危险性和隐患性,因此需要全面辨识其作业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一、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一)环境风险受限空间内环境条件复杂,可能存在缺氧、有毒、有害气体等危险因素,容易引发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
(二)工具设备风险受限空间内通行路线狭窄,有时需要进行高空作业,若未将工具设备经过特殊处理,容易出现设备失控、工具掉落等情况,造成伤亡事故。
(三)人员风险受限空间作业需要具有专业技术和安全操作知识的人员参与,若人员不熟悉作业流程,操作不当,缺乏应急处置的能力,在工作中容易引发伤亡事故。
二、受限空间作业风险防控(一)环境防控1.在活动受限空间之前,要对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进行检测,确保氧气含量不低于21%。
2.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如使用专业吸附材料、通风设备。
3.落地、上下楼梯时要贴好防滑胶带,保证环境采光、通风,防止滑倒、闷死等事故的发生。
(二)工具设备防控1.为了防止工具掉落,应采用防跌扣系保险措施,并保证提升设备能够承受相应重量。
2.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应加强安全管理,涂上醒目的反光条,确保夜间能被清晰看到。
(三)人员防控1.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通过培训考试为人员进行综合培训,提升其安全意识,熟悉工具设备,掌握应急处置能力。
2.对进入受限作业现场的人员进行身体检查,确保人员身体健康,符合参加作业的条件。
3.在作业过程中要配备专业安全监测人员,进行全程监测和把握。
结语:受限空间作业具有高度危险和隐患性,需要在辨识作业风险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全面加强环境、工具设备和人员防控,可以更好地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生命健康。
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表(原创)

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表
加盲板隔断。
不能用阀门代替盲板;置换时要选用适当的介质(水、惰性气体等),保证置
换安全彻底;且满足a)氧含量为18~21,富
氧环境下不应大于23.5;b)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 GBZ 2.1 的规定(三氧化硫/硫酸1,四氢呋喃300,亚硒酸钠0.1,氢氧化钠/钾2,盐酸 7.5,氯乙酸 2,单位均为 mg/m3;气态满足可燃气体浓度要求即可);c)可燃气体浓度①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小于 4%时,其被测浓度应小于0.2%(体积分数);②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 4%时,其被测浓度应小于 0.5%(体积分数)。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性分析【精选文档】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性分析一、受限空间危险分析及目的受限空间指是有一定的空间,工作人员可以进入守成指定的工作,但基出入口较为狭窄或空间处于相对封闭、半封闭状态;作业人员进入该场所,存在缺氧或易遭受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氰化氢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或发生气体(粉尘)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场所。
主要有人工挖孔桩作业、深基坑及管、罐、沟、槽、巷、井、漏斗、漏仓内作业等.为了加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缺氧窒息,中毒和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保证员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消减措施。
二、受限空间辨识1、应对丁二烯装置或作业区域进行辨识,确定受限空间的数量、位置,建立受限空间清单并根据作业环境、工艺设备变更等情况不断更新.2、应针对辨识出的每个受限空间,预先制定安全工作方案(HSE作业计划书)。
每年应对所有的安全工作方案进行评审。
3、对于用钥匙、工具打开的或有实物障碍的受限空间,打开时应在进入点附近设置警示标识。
无需工具、钥匙就可进入或无实物障碍阻挡进入的受限空间,应设置固定的警示标识。
所有警示标识应包括提醒有危险存在和须经授权才允许进入的词语。
4、经辨识为特殊受限空间的作业,必须经公司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属地及作业单位共同进行风险评价,制定可靠的安全工作方案、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采取特殊防护措施并有组效落实,在作业前织模拟演练后方可实施作业.5、一未明确定义为“受限”的空间,如把头伸入30厘米直径的管道洞口、氮气吹扫过的罐内。
6、受限空间进入前,应进行清理、清洗。
清理、清洗受限空间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1)清空。
(2)清扫(如冲洗、蒸煮、洗涤和漂洗)。
(3)中和危害物.(4)置换。
三、进入受限空间采样分析1、取样和检测(一)凡是有可能存在缺氧、富氧、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等,事前应进行气体检测,注明检测时间和结果。
受限空间内气体检测的结果报出30分钟后,仍未开始作业,应重新进行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性分析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045-95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性分析(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受限空间危险分析及目的
受限空间指是有一定的空间,工作人员可以进入守成指定的工作,但基出入口较为狭窄或空间处于相对封闭、半封闭状态;作业人员进入该场所,存在缺氧或易遭受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氰化氢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或发生气体(粉尘)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场所。
主要有人工挖孔桩作业、深基坑及管、罐、沟、槽、巷、井、漏斗、漏仓内作业等。
为了加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缺氧窒息,中毒和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保证员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消减措施。
二、受限空间辨识
1、应对丁二烯装置或作业区域进行辨识,确定
受限空间的数量、位置,建立受限空间清单并根据作业环境、工艺设备变更等情况不断更新。
2、应针对辨识出的每个受限空间,预先制定安全工作方案(HSE作业计划书)。
每年应对所有的安全工作方案进行评审。
3、对于用钥匙、工具打开的或有实物障碍的受限空间,打开时应在进入点附近设置警示标识。
无需工具、钥匙就可进入或无实物障碍阻挡进入的受限空间,应设置固定的警示标识。
所有警示标识应包括提醒有危险存在和须经授权才允许进入的词语。
4、经辨识为特殊受限空间的作业,必须经公司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属地及作业单位共同进行风险评价,制定可靠的安全工作方案、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采取特殊防护措施并有组效落实,在作业前织模拟演练后方可实施作业。
5、一未明确定义为“受限”的空间,如把头伸入30厘米直径的管道洞口、氮气吹扫过的罐内。
6、受限空间进入前,应进行清理、清洗。
清理、
清洗受限空间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清空。
(2)清扫(如冲洗、蒸煮、洗涤和漂洗)。
(3)中和危害物。
(4)置换。
三、进入受限空间采样分析
1、取样和检测
(一)凡是有可能存在缺氧、富氧、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等,事前应进行气体检测,注明检测时间和结果。
受限空间内气体检测的结果报出30分钟后,仍未开始作业,应重新进行检测。
如作业中断,再进入之前应重新进行气体检测。
(二)取样和检测应由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必须使用国家现行有效的分析方法及检测仪器;检测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每次使用前后应检查。
(三)由工艺技术人员安排当班人员带领采样分析人员到现场按确定的采样点进行取样。
取样应有代表性,应特别注意作业人员可能工作的区域。
取样点
应包括空间顶端、中部和底部。
取样时应停止任何气体吹扫。
测试次序应是氧含量、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有害气体。
(四)取样长杆插入深度原则上应符合在一般容器取样插入深度为1米以上;在较大容器中取样插入深度3米以上;在各种气柜、储油罐、球罐中取样插入深度4米以上。
(五)色谱分析必须用球胆取样,并多次置换干净后送化验室做分析。
样品必须保留到作业结束为止,以便复查。
(六)做安全分析或塔内罐内取样时,第一个样必须用铜制的长杆取,取样时人必须站在取样点的侧面和上风口,头不能伸进人孔内,要与人孔处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七)当取样人员在受限空间外无法完成足够取样,需进入空间内进行初始取样时,应制定特别的控制措施经属地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携带便携式的多气体报警器,存在硫化氢的受限空间,必须携带便携式
的硫化氢报警器。
(八)进入受限空间首次气体分析和按要求的频率分析时必须使用色谱法分析,进入后的连续气体检测可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气体环境可能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气体采样分析。
四、检测标准:
(一)受限空间内外的氧浓度应一致。
若不一致,在进入受限空间之前,应确定偏差的原因,氧浓度应保持在19.5%~23.5%;
(二)不论是否有焊接、敲击等,受限空间内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挥发物的浓度都应满足以下条件:
1.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O.5%(体积);
2.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0.2%(体积);
3.同时还应考虑作业的设备是否带有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或挥发性气体。
(三)受限空间内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指标时,不得进入或应立即停止作业。
五、进入受
限空间作业综合安全措施
1、监护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指定专人监护,不得在无监护人员的情况下作业,作业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情。
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应明确联络方式并始终保持有效的沟通。
进入特别狭小空间作业,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可靠的安全绳,监护人可通过系在作业人员身上的安全绳进行沟通联络。
2、在受限空间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受限空间相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等工作。
3、温度
受限空间内的温度应控制在不对人员产生危害的安全范围内。
4、通风
(一)为保证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自然通风,并尽可能抽取远离工作区域的新鲜空气。
必要时应采取强制通风,严禁向受限空间通纯氧。
进入期间的通风不能代替进入之前的吹扫工作。
(二)在特殊情况下,作业人员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呼吸器。
配戴长管呼吸器时,应仔细检查气密性并防止通气长管被挤压,吸气口应置于新鲜空气的上风口并有专人监护。
5、受限空间内设备
对受限空间内阻碍人员移动、对作业人员造成危害,影响救援的设备(如搅拌器),应采取固定措施,必要时应移出受限空间。
6、照明及电气
(一)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
照明灯具应符合防爆要求。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有漏电保护装置。
(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不大于24V的安全行灯。
金属设备内和特别潮湿作业场所作业,其安全灯电压应为12V且绝缘性能良好。
(三)当受限空间原来盛装爆炸性液体、气体等介质时,应使用防爆电筒或电压不大于12V的防爆安全行灯,行灯变压器不应放在容器内或容器上。
作业
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机具。
7、防坠落、防滑跌
受限空间内可能会出现坠落或滑跌,应特别注意受限空间中的工作面(包括残留物、工作物料或设备)和到达工作面的路径,并制定预防坠落或滑跌的安全措施。
8、个人防护装备
根据作业中存在的风险种类和风险程度,依据相关防护标准,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正确穿戴。
9、静电防护
为防止静电危害,应对受限空间内或其周围的设备接地,并进行检测。
10、人员、工具和材料清点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及其携入的工具、材料要登记,作业结束后作业单位监护人对照清单清点人员、工具和材料,确认无遗留后,做好记录;属地单位监护人核查签字。
11、涉及动火、临时用电、起重吊装、高处作业
等同时应执行相关管理规定。
12、受限空间的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
13、受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设备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需经安全部门批准。
14、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逃生方法。
作业过程中适当安排人员轮换。
15、当设备和容器内有夹套、填料、衬里、密封圈等,虽然化验分析合格,但有可能继续释放有毒、有害和可燃气体的,作业时要佩戴氧气检测报警仪、可燃气体报警仪、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六、应急预案和应急准备
1、每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制定书面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所有相关人员都应熟悉应急预案。
外部救援人员若参与企业救援活动,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企业可考虑举行外部救援人员的演习。
2、在进入受限空间进行救援之前,应明确作业监护人员与救援人员的联络方法。
获得授权的救援人员均应佩戴安全带、救生索、有毒气体防护装备等以便
工作管理样本| WORK MANAGEMENT
救援,除非该装备可能会阻碍救援或产生更大的危害。
3、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进入受限空间救援时,应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第11页/总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