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同步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同步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灰黑色固体B.都有良好的导电性C.硬度都很大D.都由碳原子构成2.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是由于A.它们都是固体B.它们的密度小C.无定形碳D.它们疏松多孔,表面积大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墨制成金刚石B.活性炭吸附毒气C.石墨导电D.金刚石切割玻璃4.碳和碳的化合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个数是①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①CO、甲烷(CH4)、酒精都可用作燃料,其中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①CO有毒而CO2无毒,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两者的相互转化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①工业炼铁中焦炭只起提供热量的作用,炼得的生铁与钢的最大区别是含碳量不同A.1个B.2个C.3个D.4个5.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当导管口不再冒气泡时,则反应已经完成了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6.检验集气瓶内二氧化碳是否已收集满,应该采用的正确方法是A.注入紫色石蕊试液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C.注入澄清的石灰水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7.可以一次性鉴别出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B.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D.分别观察颜色或闻气味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主要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加入大理石C.产生二氧化碳D.收集二氧化碳9.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A.易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小B.难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大C.易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大D.难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小10.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选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B.制取CO2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收集CO2既可用排水法又可用向上排空气法D.可用紫色石蕊溶液检验生成的CO211.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CO2比空气重、CO比空气轻B.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C.它们在水中溶解性不同D.它们的用途不同1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主要因为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13.下列方法不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A.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B.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中C.闻气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固体可作制冷剂B.用作气体肥料C.可用来冶炼金属D.生产碳酸饮料15.“碳中和”是指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零排放”。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Ca—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基础题】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石墨粉打开生锈的铁锁B.金刚石刻划破璃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D.铅笔芯折断2.【基础题】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A.一定是单质B.一定不是混合物C.一定是纯净物D.一定不是化合物3.【基础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合适原料是()A.石灰石与浓盐酸B.石灰石与稀盐酸C.碳酸钠与稀盐酸D.石灰石与稀硫酸4.【基础题】有关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描述正确的是()A.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D.都有毒性,使人中毒死亡5.【提升题】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6.【提升题】欲除去氧化铜粉末中混有的少量炭粉,可采用的方法是()A.将混合物隔绝空气加强热B.采用先加水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C.将H2不断通过灼热的混合物D.将O2不断通过灼热的混合物7.【拓展题】下表列出了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的组成.性质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气体的性质H2CO2O2N2Cl2气体的沸点/℃一252 一78 一183 一196 一34被吸附体积/mL 4.5 97 35 11 494B.沸点越高的气体,越不易被吸附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8.【拓展题】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B.木炭在密闭容器内燃烧C.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D.向一定量大理石(杂质不反应)中滴加稀盐酸二、选择填充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的答案)9.【基础题】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二氧化碳()A.比空气重B.比空气轻C.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_______10.【提升题】下列物质中能用来鉴别CO和CO2两种气体的是()A.澄清石灰水B.稀盐酸C.水D.11.【提升题】实验室制CO2和用H2O2和MnO2混合制O2的共同点是()A.都是用固体和液体混合B.都必须在加热条件下进行C.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D.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12.【基础题】用化学用语填空(1)碳酸钙,7个碳原子,7个二氧化碳分子,7个碳酸根离子。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1.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碳单质B.石墨质软,可作铅笔芯C.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D.金刚石硬度大,可切割大理石2.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

竹炭具有的性质是( )A.无色固体B.易溶于水C.不能燃烧D.有吸附性3.已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液氢、氢气B.干冰、冰C.C60、石墨D.二氧化硫、三氧化硫4.为了增加汽车轮胎的耐磨性,常在制轮胎的橡胶中加入的耐磨物质是( )A.石墨粉B.活性炭C.木炭粉D.炭黑5.下列有关反应C+CO22C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2具有还原性B.CO2发生了还原反应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CO6.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A.一定是单质B.一定不是混合物C.一定是纯净物D.一定不是化合物7.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时,它们的收集方法相同的是( )A.排水集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食盐水集气法D.向上排空气法8.在碳的一种氧化物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该氧化物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A.1:1B.2:1C.1:2D.1:39.同学们中考时需用2B铅笔,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A.铅B.石墨C.金刚石D.二氧化锰1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最好选用( )A.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B.石灰石和稀盐酸C.大理石和浓盐酸D.石灰石和浓盐酸11.能用于鉴别空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最简便方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B.加入澄清石灰水C.用燃烧的木条鉴别D.闻气味12.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 )A.能导电B.密度小C.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13.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有显著差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Ca-40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碳元素是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

下列物质中只含碳元素的是()A.石灰石B.金刚石C.碳酸D.石蜡2.C60(如图)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由C60构成B.C60这种物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C.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D.C6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取焦炭B.石油分馏出多种产品C.把某些废弃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制甲烷D.用酒精来制造醋酸和香精4.“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提倡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以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B.开发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源的需求量,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C.我们都在参与碳循环,碳循环中的“碳”指碳单质D.推广垃圾分类处理,加强资源回收利用5.某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红同学抽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她的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加入大理石B.加稀盐酸C.制取并收集CO2D.检验是否收集满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 A B C D实验设计实验 目的 探究CO 2与水能否发生反应 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可以随时控制二氧化碳制取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检验氢气的燃烧产物7.建立化学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守恒观:12 g C 与32 g O 2完全反应可生成44 g CO 2B .变化观: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C .微粒观:保持C 60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D .结构观:CO 和CO 2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8.碳和碳的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六单元测评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六单元测评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六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O 16Cl 35.5 Ca 40一、快乐点击(每小题4分,共32分)1.要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采用下列实验装置中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常用的方法是()A.煅烧石灰石B.点燃木炭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D.碳酸分解3.下列过程中,只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使石蕊溶液变红C.二氧化碳灭火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CO2均具有可燃性B.CO和CO2均能与H2O反应C.CO和CO2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5.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后停止加热B.点燃甲烷、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C.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取出,后停止加热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平,后称量6.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C.用活性炭作饮水机的净水剂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8.小张用足量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

已知CO2不与NaHCO3反应,则你认为小张()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D.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b可收集到一瓶CO2二、积累运用(共26分)9.(8分)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分类标准可以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过程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D )A.石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B.二氧化碳参加植物的光合作用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D.活性炭吸附色素2.(2018·北京)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 )A.CO2B.O2C.NaCl D.NaOH3.(南宁中考)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A)A.供给呼吸B.用于灭火C.用作气体肥料D.生产碳酸饮料4.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C可以将CuO中的Cu还原出来B.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C.CO2能使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5.(广东中考)“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B)A.出行多乘交通工具B.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C.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D.农业和园林改漫灌为喷灌和滴灌6.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对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比较错误的是( C )A.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物理性质:CO2可以溶于水、CO难溶于水C.化学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用途:二氧化碳用来制碳酸饮料;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7.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的NO在人体内却有益于扩张血管、增加记忆力的功能。

已知NO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易与O2反应生成NO2。

则收集NO的方法是( C )8.符合右图所示装置图的选项是(D)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说明CO氧化后的产物是CO2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④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全部正确9.(2018·呼和浩特)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完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docx

(完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docx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试时间为 45 分钟,试卷满分为100 分 )一、选择题 ( 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 )1.在防毒面具中,用于吸附有毒气体的物质是( )。

A.活性炭 B .金刚石C.石墨 D .焦炭2.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下图所示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加入药品B .收集气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 D .验满3.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D.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这两种气体4.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高温条件下,碳具有还原性 B . 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C.在一定条件下CO能够转变成 CO D .金刚石、石墨和C都是碳元素的单质2605. 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

关于C60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单质B.每个 C60分子由60 个碳原子构成C.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6.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 C2O3 ) ,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C2O3在 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 CO2 C. C O 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D. C O 中碳的化合价为+3 价23237.下图能说明下列意图的是()。

①说明 CO 具有还原性;②既说明CO 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③说明CO得氧后的产物是CO2;④有效地防止了有毒的CO 对空气的污染。

A.①② B .②④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二、填空题 ( 共 34 分)8. C、 O、 Ca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 3 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 1) 石墨 _______;( 2)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_______;( 3) 能燃烧的气体_______;( 4) 不支持燃烧的气体_______;( 5) 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白色固体_______; ( 6) 金属氧化物 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B.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火箭发射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2.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按实验要求组装好仪器;②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向反应容器中放入大理石块;⑤收集气体。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④②①③⑤3.下列物质不能与CO2反应的是A.灼热的焦炭B.石蕊试液C.石灰水D.氧气4.对下列实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体减小的体积小于l/5——红磷过量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炸裂——集气瓶底没有加水或铺一层细沙D.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到CO2——装置气密性不好5.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D.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6.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B.用点燃的方法可除去CO2中混有的COC.可用pH试纸验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D.用C、CO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具有还原性7.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B.CO2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支持燃烧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D.石墨可做电极8.能鉴别空气、氧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四种气体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C.看颜色,闻气味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9.2020年12月24日凌晨,南宁市中华路一巷出租房内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两人不幸身亡,三人被紧急送医抢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

每小题3
分,共45分)
1.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由于单质碳在常温下具有
A.稳定性 B.氧化性C.还原性D.助燃性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作润滑剂D.焦炭用于冶金工业
3.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①常温下都较稳定②都能在空气中燃烧③常温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
④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在反应中都表现出还原性
⑤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在反应中都表现出氧化性
A.②③④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①③④4. CO和CO
2
相同的是
A、物理性质相同
B、化学性质相同
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D、组成元素相同
5.实验室制取CO
2
一般有几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放人几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

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
6.鉴别CO、O
2、CO
2
的简便方法是
A.闻气味 B.测定它们是否有毒
C.用一根燃着的木条 D.用澄清的石灰水
7.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
A.一定是一种单质B.一定是石墨
C.可能是二氧化碳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
8.下列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碳酸钙CaCO
3 B.干冰H
2
O C.石墨 C D.一氧化碳CO
9.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石墨导电 B.在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C.金刚石切割玻璃 D.活性炭吸附二氧化碳气体
10.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11.手电筒用的电池是一种锌锰干电池,其中用于干电池电极的物质是
A.二氧化锰 B.石墨 C.金属锌 D.金属铜12.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组成为C
60
的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的1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 B.它是一种单质
C.它和金刚石、石墨一样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D.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13.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除去这白膜使试剂瓶变得明净的最好方法是
A.用蒸馏水冲洗 B.用钢丝刷刷洗
C.用稀盐酸洗涤 D.用热水冲洗
14.下列各组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
A.CO和CO
2 B.C和CO C.CO
2
和Na
2
CO
3
D.CO和CaCO
3
15.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正确的方法是
A.用燃着的木条接近集气瓶口 B.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集气瓶口
C.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二.填空题(39分)
21.(3分)一氧化碳虽然有毒,但有很多重要用途,如一氧化碳是许多气体燃料的主要成分。

它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是色,反应化学方程式
为。

22.(6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会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若继续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后果不堪设想。

(1) 空气中二氧化碳正常的体积分数为;
(2) 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可以通过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3) 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
①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③更多地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等。

23.(8分)如右图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

(1)现
象:

(2)该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的两个性质,它们分别是:
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

的重要用途之一(3)由上述结论可推断CO
2
是。

24.(2分)在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它的密度与空气相近。

一氧化氮很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实验室里,可用法收集一氧化氮气体。

25.(4分)人们走进放菜的地窖时,有时会发生晕倒现象,这是因为地窖里的大白菜、番薯等也在呼吸,它们跟人一样,也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日长月久,它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就象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

(1)你能否用简单的办法证明地窖中的二氧化碳是否很多?
;(2)如果二氧化碳含量过多,我们在进地窖之前,应采取什么措施?。

26.(8分)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右图。

(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 ;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 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 中出现红色物质。

请你写出①②试管中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① 、
② 。

27.(8分)甲、乙、丙、丁是四种含碳元素的物质,它们之间能发生下列转化 (1)甲+O 2 乙; (2)甲+乙 丙;
(3)乙+Ca(OH)2 丁↓+H 2O ; (4)丙+CuO Cu +乙。

则甲为 ;乙为 ;丙为 ;丁为 。

三、实验题(16分)
28.下列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仪器⑦的名称是 。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3) 组合一套制取CO 2的发生装置,你选用的仪器是 (填编
号)。

该发生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 仪器④使用时下端管口插到液面以下的主要目的是 。

29.(6分)某合作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以下实验:
① 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喷上水, 观察到小花不变色;
② 将喷上水的小花放到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双孔
点燃
高温
高温
① ②


氧化碳
观察到小花变成红色。

由此部分同学判断: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
红色。

而其他同学认为这些同学的判断有不正确的地方。

请你设计还需进行的实验,以得出满意的结论。

(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用语言或图示均可)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C D B C D B B C B D C C A
二.填空题(39分)
21、(3分) 蓝色 2CO+O
2点燃2CO
2
22、(6分)(1)0.03% (2)光合作用(3)①②③
23、(8分)(1)下层阶梯上蜡烛火焰火先熄灭,上层蜡烛火焰后熄灭
(2)①CO
2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②CO
2
的密度比空气大
(3)灭火
24、(4分) 灯火试验使之空气流通
25、(2分)排水法
26、 (8分)
(1)提高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2)开始排出的是试管内的空气
(3) C+2CuO 高温2Cu+CO
2↑; 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27、(8分) C CO
2 CO CaCO
3
三、实验题(16分)
28、(10分)
(1) (2分) 试管酒精灯
(2) (4分)CaCO
3+2HCl==CaCl
2
+H
2
O+CO
2
↑ 2H
2
O
2
2H
2
O+O
2

(3) (2分) ①④⑤ (或③④⑤或③⑥或①⑥)
(4) (2分)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29、(6分)
步骤:取二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
①一朵直接放到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②一朵喷醋酸
现象:①小花不变色②小花变红色
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酸使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