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旱情监测状况及改进对策
长治市潞州区应急管理新形势下的防汛抗旱工作

长治市潞州区应急管理新形势下的防汛抗旱工作随着气候变化、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潞州区面临着越来越频繁、复杂的自然灾害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应急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尤其是防汛和抗旱工作,是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和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探讨应急管理新形势下的防汛抗旱工作。
一、总体情况潞州区位于山西省南部,地处黄河、太行山和衡山之间,地势东高西低。
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夏季多雨水,汛期较长,而冬春季则干旱,抗旱难度大。
同时,由于潞州区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加之全球气候变暖,地表水循环减缓,降水渐趋集中,地下水资源严重下降,潜在的防汛和抗旱风险日益增大。
二、预警监测应急管理的第一要务是预警监测。
在防汛和抗旱中,通过科学严谨的气象、水文、土壤等监测手段,科学分析预测,及早掌握降雨、水位、流量等信息,切实发挥预警作用,及时启动预案,以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同时,要动态监管抗旱情况,做好干旱异常气象等因素的预测和预警工作,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监测,有针对性地安排抗旱救灾工作。
三、物资保障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资储备和保障。
在防汛和抗旱工作中,应从多方面做好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和调度。
应完善仓储设备,确保物资储备质量和数量满足防汛和抗旱的需要。
同时,要在救援物资清单和优先使用名单的基础上,制定物资调度计划,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救援物资的运输和分配。
四、组织调度应急管理的另一重要部分是组织调度。
在防汛和抗旱中,要加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群众自救互救力量的调动与组织协调。
要建立顶层设计,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与权利,并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指挥体系。
同时,要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模拟灾害场景,强化应急动员、组织协调和现场指挥能力。
五、信息公开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信息公开。
在防汛和抗旱中,要采取主动公开、及时公开的原则,及时将有关情况向社会公布,科学指导群众自救互救,防止恐慌和传谣,激发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救援,营造“全民参与、全社会共治”的应急救援氛围。
长治市土壤墒情旱涝指标判定标准

5
旱涝指标判定及评价方法
土壤墒情旱涝指标的判定,是以原有 ! 处监测站,%995
年 6 #((# 年逐月实测降水量、土壤含水量和相应时期的蒸发 量资料为依据, 以水文循环要素, 即降水、 蒸发、 土壤含水量、 地下水等因素来分析旱涝程度, 结合气象要素、 农作物生长情 “湿 况, 对近十年出现的旱涝灾害进行系统分析, 主要采用了 “土壤含水量旱情指标法 ” 润度指标法 ” , 和 , 对历年的干旱与 受涝程度进行评价, 确定了判定标准。 5+ % 湿润度旱情指标法 湿润度指标法的判定 : 是根据 %995 年 6 #((# 年逐月实 测降水量和相应时期的蒸发量资料统计分析成果,结合湿润 度受季节、 土壤结构、 土壤类型、 耕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分析 湿润度在年内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 分析季节性旱地农田土 壤水分增长和消耗状况、 旱情发展的原因、 作物受灾所出现的 旱象等情况: 判别本地区年内各季度的旱涝程度。 湿润度按下 式计算: !" #$ % 式中,& 为湿润度;# 为月平均降水量, <<;% 为月平均 (蒸发器型式@ A"(% 型蒸发器) 蒸发量 , <<。 判别旱涝程度湿润度标准见表 % 。 表% 长治市判别旱涝湿润度标准表 湿 (+ 7 6 %+ ( (+ " 6 (+ 7 (+ & 6 (+ " (+ 5& 6 (+ & (+ % 6 (+ 5& (+ (& 6 (+ %( 8 (+ (& #+ ( 6 #+ & %+ & 6 #+ ( %+ ( 6 %+ & (+ ! 6 %+ ( (+ 2 6 (+ ! (+ # 6 (+ 2 8 (+ #( 润 度 %+ & 6 #+ ( %+ ( 6 %+ & (+ 7 6 %+ ( (+ & 6 (+ 7 (+ 5 6 (+ & (+ % 6 (+ 5 8 (+ %( %+ ( 6 %+ & (+ 7 6 %+ ( (+ ! 6 (+ 7 (+ & 6 (+ ! (+ 5 6 (+ & (+ % 6 (+ 5 8 (+ %(
关于当前抗旱减灾工作面临困难及建议情况报告

关于当前抗旱减灾工作面临困难及建议情况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对当前抗旱减灾工作的调研和分析,我认为当前抗旱减灾工作面临着以下困难:1. 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地球进入了一个新的气候时代。
气候变化带来的不规律降雨和高温天气,加剧了旱灾的频发和严重程度,给抗旱减灾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 水资源紧张:水资源是抗旱工作的关键,但当前水资源紧张的情况不容忽视。
人类活动和大气降水量的减少导致水资源短缺,使得抗旱工作面临了供水困难的问题。
3. 技术手段不够先进:旱情监测、预警和灾害减轻等技术手段尚未达到足够先进的水平。
旱情监测手段不够精确,预警系统不够及时,防灾减灾措施不够有效,导致抗旱减灾工作的成效有限。
基于以上情况,我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与利用,确保抗旱工作的水源供应。
加大水资源开发与建设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创新抗旱技术:加强旱情监测、预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高抗旱减灾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加大对节水农业技术和抗旱作物培育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提高农业抗旱能力。
3. 健全抗旱减灾体系:建立完善的抗旱减灾体系,加强各级政府、农民、社会机构和专家学者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建立健全的抗旱应急预案,提高抗旱应急管理水平。
4. 加强宣传与教育:通过广泛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对抗旱减灾工作的认识与参与度。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抗旱自救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总之,只有充分认识到当前抗旱减灾工作面临的困难,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和措施,才能有效应对旱灾,降低抗旱减灾工作的风险和损失。
希望领导能给予关注和支持,推动抗旱减灾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谢谢!。
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有机旱作农业是山西省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方式。
有机旱作农业是指不依靠化学合成农药、化肥和灌溉设施,依靠土地自身的系统性、循环性和自然性去营养土壤,促进土地持续生产的一种农业模式。
在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较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土壤质量下降是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长期的不合理耕作和过度施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质量逐渐下降,土壤肥力丧失、结构疏松、水分保持能力降低,严重影响农田生产能力和作物品质。
水资源利用不当也是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存在的问题之一。
由于山西省水资源稀缺,部分农民在种植作物时对水资源利用并不合理,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不利于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是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劳动密集型、生产效率低下,无法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和提升。
对于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
通过科学施肥、合理轮作、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水资源管理,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才能实现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有机旱作农业存在的问题正文:问题一:土壤质量下降在山西省的有机旱作农业中,由于过度耕作、过度施肥和农药的使用过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严重。
土壤中的有机质、微生物和微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土壤结构变得松散,容易受到风蚀、水蚀的侵蚀,造成土地沙化和贫瘠化。
问题二:水资源利用不当由于山西省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旱作农业必然要依赖灌溉。
目前许多农民在种植作物时对灌溉水的利用不当,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
灌溉水中含有农药和化肥残留,导致土壤和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问题三: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由于土壤质量下降、水资源利用不当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山西省的有机旱作农业生产效率较低。
长治市潞州区应急管理新形势下的防汛抗旱工作

长治市潞州区应急管理新形势下的防汛抗旱工作1. 引言1.1 潞州区防汛抗旱工作的现状潞州区是山西省长治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地处山西西部,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条件复杂多变。
由于地处淮河流域,潞州区常年受到汛期和旱情的威胁,防汛抗旱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潞州区加大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力度,不断完善防汛抗旱体系,提高了抗灾能力。
当前,潞州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汛抗旱应急管理体系,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防汛抗旱工作高度重视,加大了资源投入,不断完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提高了防汛抗旱工作效率和有效性。
潞州区在汛期和旱情期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应急演练和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潞州区还加强了与邻近地区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了跨区域、跨部门的应急合作机制,提高了应对突发灾害的整体能力。
潞州区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随着新形势的出现,防汛抗旱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防汛抗旱能力,确保潞州区广大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1.2 新形势下的挑战和机遇在新形势下,长治市潞州区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逐渐显现,极端天气现象频繁发生,如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不断威胁着潞州区的防汛抗旱工作。
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迅速推进,人口数量增加、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等因素也增加了潞州区面临自然灾害的风险。
在新形势下,防汛抗旱工作需要更加高效、灵活和科学。
面临的挑战包括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天气风险增加、城市化进程导致的排水系统不足、人口密集区域发展导致的水资源争夺等问题。
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例如高精度气象预警系统、遥感技术在防汛抗旱中的应用等,为潞州区的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杠杆。
潞州区应急管理部门需要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不断提升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要善于抓住新形势下的机遇,创新防汛抗旱工作方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同时也是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种植结构调整、水资源利用、土壤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种植结构调整不合理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存在着种植结构调整不合理的问题。
传统种植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这种种植结构不仅容易导致土壤质量的下降,而且也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山西省农业发展还存在着资源被低效利用的问题,导致了粮食产量的不升反降。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要鼓励农民转变种植结构,逐步减少传统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广新的优质高产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二、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问题山西省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省份,特别是在北部地区更是水源稀缺。
有机旱作农业的发展受到了水资源的制约,农田灌溉需求大,但由于水资源的匮乏,致使农田灌溉难以保障,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节水灌溉技术和设施的投入来减少农田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改良农田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政府也应该加大对节水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鼓励农民使用高效的灌溉设备。
三、土壤保护问题严重随着农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土地的超量耕种、过度施肥、过度使用农药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土壤质量的恶化不仅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为了解决土壤保护问题,首先要做好土壤的基础保护,控制过量开垦、过度耕种等现象。
要加大土地肥力的调理力度,通过有机肥料的施用来保护土壤的肥力。
要鼓励农民使用绿色农产品的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从而提高土壤的自然属性和保护效果。
长治市秋冬连旱气候成因及农业对策

长治市秋冬连旱气候成因及农业对策
长治市2008年秋冬连旱气候成因及农业对策
2008年秋冬季节长治市出现了严重的干旱.本文通过对2008年11月-2009年1月份北半球500hPa位势高度场和距平场的分析,发现西太平洋副高较常年强度偏强、脊线偏北、位置较常年同期偏东,西南暖湿气流异常不活跃是造成长治市长时期无降水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长治市2008年秋冬季气候要素的描述,分析了大气异常环流造成长治市秋冬季严重干旱的成因,并对秋冬季干旱对农业的影响作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干旱应对措施.
作者:張磊張红英郭春生楊建民楊梅红Zhang Lei Zhang Hongying Guo Chunsheng Yang Jianmin Yang Meihong 作者单位:張磊,Zhang Lei(山西省长子县气象局,山西,长子,046600) 張红英,楊建民,楊梅红,Zhang Hongying,Yang Jianmin,Yang Meihong(山西省长治市气象局,山西,长治,046000)
郭春生,Guo Chunsheng(山西省平顺县气象局,山西,平顺,047400)
刊名:山西气象英文刊名:SHANXI METEOROLOGICAL QUARTERLY 年,卷(期): 2009 ""(2) 分类号: P466 关键词:干旱气候特征成因分析农业对策。
长治市潞州区应急管理新形势下的防汛抗旱工作

长治市潞州区应急管理新形势下的防汛抗旱工作近年来,气候变化频繁,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给长治市潞州区的防汛抗旱工作带来了新的形势和挑战。
为了应对新形势下的防汛抗旱工作,潞州区应急管理部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更好地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防汛抗旱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十分重要。
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大投入,加强雨水排放管网建设,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确保排涝设施的畅通。
同时,要统筹考虑人工和自然能源,建设一批防洪排涝能力较强的水库、河道、水闸等。
通过加强设施建设,能够提高防洪和抗旱的实力,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其次,加强预警监测。
防汛抗旱工作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预警监测。
应急管理部门要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建立多级预警机制,加强对气象、水文、水位等情况的监控,随时掌握天气情况和水文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群众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同时,应急管理部门要做好监测数据的分析和研判工作,及时掌握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重要性,进行科学决策,确保防汛抗旱工作有序开展。
再次,强化组织领导。
应急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强化对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加强工作力量和资金的保障,确保防汛抗旱工作的顺利实施。
同时,要注重协调工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注重宣传教育。
防汛抗旱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自我防范意识,引导居民了解防汛抗旱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应对突发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意识。
同时,应急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业务素质和防汛抗旱技能,确保防汛抗旱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潞州区应急管理部门在新形势下的防汛抗旱工作中,应该积极开展设施建设、预警监测、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做好防汛抗旱的全面准备,确保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长治 市 目前旱 情监 正 在 改 长
进 的 方 面
长治 的旱情从 2 0世 纪 5 0年 代 开 始 监 测 , 长 治 市 工 农 业 生 产 服 务 为 作 出 了 贡 献 。随 着 经 济 社 会 的 快 速 发 展, 目前 的 旱 情 监 测 已 经 不 能 适 应 需 要 了。长 治水 文 分 局 正在 采 取措 施 , 改 进 长 治 的 旱 情 监 测 方 法 , 应 时 代 适
关 键 词 : 情 监 测 方 法 ; 测 目 的 ; 进 对 策 旱 监 改
Cur e tc n ii n o r u h o io i g i a z iCiy a d i p o i g m e s r s Ni we r n o d t fd o g tm n t r n n Ch ng h t n m r v n a u e / u Er i o / Ab t a t o sd rn h e d f mo io i g o r u h ia t r n u r n o d t n o n t r g i a g h s r c :C n i e i g t e n e s o n t rn f d o g t d s se s a d c re t c n i o f mo i i n Ch n z i i o n
产需 要 、 耕地 面 积 、 代表 性 质 等情 况 ,
在 沁 源 县 、 留 县 、 县 、 子 县 分 别 屯 沁 长
全年 冬无 严 寒 , 无 酷暑 , 温 适 中 , 夏 气
四季分明 , 山西省主要农业 生产 区。 是
一
设立 旱 情监 测 点 2处 , 他 各县 ( 、 其 市 区) 分别 设立 旱情 监测 点 1处 。 2旱情 监测 时 间及观 测方 法 . 长 治 市 素 有 “ 年 九 旱 , 中有 十 旱 涝 , 中 有 旱 、 涝 交 错 ” 气 候 特 涝 旱 的 点 , 情灾 害 给 当地 造 成 的影 响 比较 旱 大, 搞好 旱 情 测 报 , 为工 农 业 生 产 服 务, 是旱情 监 测 的 中心 内容 。
发展 需要 。
长治市 1 3个 县 ( 、 ) 耕 地 市 区 总
面积 为 4 2万 h , 地 面 积 占耕 地 面 m2 旱 积 的 8 %以上 , 作 物生 长 主要 靠 天 4 农
然 降 水 来 补 给 。 情 监 测 成 果 直 接 反 旱
映作 物 情 况 。受 地 理 和气 候 条 件 影
中 图 分 类 号 :152 S 6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0 1 2 (0 8 0 — 0 7 0 10 — 1 3 2 0 )9 0 4 — 2
长 治 市 地 处 山 西 省 东 南 部 , 均 平 海拔 落 差在 1 0 0m 以 上 ,属 暖 温 带 4 半湿 润 大陆 性 季风 气候 , 资 源 总量 水 为 2 .6亿 m , 是 华 北 地 区 相 对 富 水 29 区 , 平 均 降 水 量 5 0 6 0mm, 漳 年 5 ~ 5 有 河 、 湾 、 河 3座水 库 , 水 量 1 m , 后 关 蓄 亿
Ci , tit d c steft r e eo me tte do n trn fd o g td sse si h i . t i nr u e h uu ed v lp n rn fmo i igo ru h ia tr n te ct y o o y Ke r s mo i rn to fd o g tc n i o y wo d : nt ig meh d o r u h o dt n;am fmo i rn o i i o nt ig;i rvn a ue o mp o ig me s r s
响 , 降 雨 充 沛 时 期 主 要 集 中 在 汛 期 的 6 9月 份 。 因 大 部 分 农 田 地 处 丘 — 陵 山 区 , 理 植 被 条 件 差 , 壤 持水 地 土 能 力 低 , 份 蒸 发 较 快 , 别 是 在 春 水 特
4 、0C 处 取 不 小 于 3 0 6 B 0g重 量 的 土
样 , 置 专 用 土 盒 中 , 专 用 天平 称 放 用 量 , 干 机 烘 干 后 , 量 计 算 出水 分 烘 称
在 土 壤 中 所 占 的 百 分 数 。为 保 证 取 样 准确 采用 两孑 同深 度取样 进行 校核 。 L
维普资讯
水 文
2 0 9 中国 水 利 0 8.
长治 市旱情 监测 状况及 改进对 策
牛 二 伟
( 山西 省 长 治 市 水 文 水 资 源 勘 测 分 局 ,0 6 1 , 治 ) 4 0 1长 摘 要 : 长 治 市 的 旱 情 监 测 现 状 出发 , 过 分 析 旱 情 监 测 需要 , 出 长 治 旱 情 检 测 的 未 来 发 展 方 向 。 从 通 提
1 . 监测 点情 况 旱情
目前 , 负长 治 市旱 情 监 测 任 务 担
的 是长 治 市水 文 水 资 源勘 测 分局 , 在 长治 市 1 3个 县 ( 、 ) 分 布 有 1 市 区 , 7 个 旱 情 监 测 点 ( 表 1 。根 据 农 业 生 见 )
表 当 地 作 物 生 产 土 地 类 型 的 田地 , 用 取 土钻 在 有 代 表 的 田地 中心 相 距 l m 以 上 钻 2个 孔 , 分 别 在 深 度 1 、0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