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与运用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含答案)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含答案)全国通用

玩转悠悠球看图猜成语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基础知识大梳理汉字一、造字六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

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猜猜这是什么字?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

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象中的东西。

会意字属于“合体造字法”。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

形声字属于“合体造字法”。

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⑴左形右声:境⑵右形左声:功⑶上形下声:景⑷下形上声:警⑸内形外声:闷⑹外形内声:园假借属于“用字法”。

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

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来表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转注属于“用字法”。

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

乐学宫比武判断正误1.根据汉字的造字法来判断,“人”和“木”是象形字,像“人”和“树”的形状。

它们合起来就是个“休”字,意会成“人依傍大树休息”,所以它的本义是“休息”。

2.根据汉字的造字法来判断,“本末”都是指事字。

本义就是指“树根”和“树梢”,后指“事物的根本”和“事物的末尾”。

3.看看“企鹅”的模样,我们可以明白汉字中“企”本来的意思了。

“企”是个会意字,表示一个人在踮起后脚跟望向远处。

汉字二、查字典音序查字、部首查字、数笔画查字查字典一般采用音序查字、部首查字和数笔画查字三种方法,以哪一种为好,这要因字而定,一般说来,熟字查音序,生字查部首,没有部首用数笔画查。

三、多音字1.看词性。

有的多音字因词性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钉”组成动词的时候读“dìnɡ”(钉扣子),组成名词的时候读“dīnɡ”可组成(钉子)。

2.看词义。

有的多音字组成的词,当它的意思与某事物或现象有关时,读同一个音,与另外一个事物或现象有关时,读另一个音。

四年级语文家庭作业: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四年级语文家庭作业: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四年级语文家庭作业: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摘要:这篇关于四年级语文家庭作业: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是查字典语文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辅导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相信大家都能学好。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一、我会拼写。

(4分)pān jiàn kang zènɡ shì shì jing pèi( )登 ( ) 馈( ) 装( ) 解( ) ( )二、我会在正确的读音下划横线。

(4分)1、面对梦寐以求的汽车,父亲没有失去为(wéi wèi)人处(chǔ chù)事的尊严。

2、伽利略衣着(zháo zhuó)整齐地上了比萨斜塔,做了“两个铁球同时着(zháo zhuó)地”的试验。

三、我会辨字组词。

(4分)辨( ) 徽( ) 汤( ) 蜒( )辩 ( ) 微 ( ) 肠( ) 挺( )四、我能在正确的一组词语后面打“√”。

(2分)1、清澈见底赏心悦目气极败坏驱寒取暖 ( )2、天高地阔鱼贯而出拨地而起迷惑不解 ( )3、聚精会神争先恐后骨瘦如柴波澜壮阔 ( )五、我会按要求改句子。

(4分)1、小溪里,鱼儿游来游去。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了《普罗米修斯》后,我们被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所感动。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我能积累运用。

1、先根据内容连线,再根据要求填空。

(3分)采菊东篱下骄兵必败己所不欲无数夕阳山几行红叶树悠然见南山关羽失荆州勿施于人生活中,有许多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却强迫别人去做。

对这些人,我们可以用上面一句名言来提醒,这句名言是:2、古诗填空(5分)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三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默写下来,别忘了写上作者的名字哟!( )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 __七、我能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基础知识及运用

基础知识及运用

基础知识及运用
《基础知识及运用》
基础知识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石,它是我们在某个领域中需要了解的最基本、最根本的知识。

而基础知识的运用,则是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和创新的过程。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我们学习各种专业知识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和物理知识,这些知识将成为我们理解和应用更深层次知识的基础。

在学习语言、文学、历史等人文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文化、历史和社会的发展。

其次,基础知识的运用是我们解决问题和创新的关键。

只有将基础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才能解决问题并创造新知识。

例如,在工程领域,工程师需要运用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来设计和改进产品;在医学领域,医生需要将生物学、化学等基础知识应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在商业领域,企业家需要将市场营销、财务等基础知识运用于经营和管理企业。

总之,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基石,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并且灵活地运用起来,我们才能在各个领域中取得成功。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并且注重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中。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础知识的作用是什么

基础知识的作用是什么

基础知识的作用是什么
概述
基础知识是构建任何学科或领域的基石,它包括一系列基本概念、原理、规则、技能和方法。

在学习和工作中,基础知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和创新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基础知识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个人发展
1.认知基础:基础知识为个人认知提供了基础,帮助我们理解事物之
间的关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2.解决问题能力:基础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它使我们能够运用已
有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应对各种挑战。

3.学习新知识:基础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框架和支撑,有了扎实
的基础,我们更容易理解和吸收新知识。

4.提升专业能力: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提升专业
能力的基石,有助于实现个人职业发展。

社会进步
1.创新和发展:基础知识是创新和发展的源泉。

它为科学研究、技术
创新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2.教育体系:教育体系的基础是基础知识教育,它培养了我国的人才
和智慧。

3.社会秩序:基础知识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
度和发展水平。

4.国家竞争力: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水平的国家,会在各个领域更具
竞争力,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结论
基础知识是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它在认知、问题解决、学习、专业能
力提升、创新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语文知识答巩固小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

语文知识答巩固小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

语文知识答巩固小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语文知识巩固是小学生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巩固语文知识,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下面将从不同领域介绍如何巩固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

一、词语积累与运用词语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掌握丰富的词汇量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每日词语积累的活动,可以帮助小学生巩固基础词汇。

可以在课堂上设置词语墙,每天更新几个常用的词汇,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环境、阅读故事书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并使用新词汇。

同时,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与词语运用相关的练习,如填空、写句子等,激发学生的词汇应用能力。

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阅读是培养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文学作品,并引导学生阅读后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思考。

同时,设置阅读指导问题,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小组阅读活动,让学生相互讨论和分享理解,提升语文交流能力。

三、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可以设置各种写作任务,如写作文章、写日记、写作文等,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的组织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同时,可以开展写作比赛和评比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写作能力。

四、语法知识的学习语法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掌握基础的语法知识对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课件、教材等途径,对不同的语法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并通过各种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语法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争中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作文能力的提升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通过作文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各类作文的写作,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范文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概述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指个体在特定领域内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将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并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需要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熟练,还需要在实践中能够将这些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整合和运用,使得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加高效和有效。

综合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是指在特定领域内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能。

对于不同领域的人来说,综合基础知识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计算机领域的人来说,综合基础知识可能包括数据结构、算法、编程语言等方面的知识;对于金融领域的人来说,综合基础知识可能包括财务管理、投资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综合基础知识的掌握需要系统性学习和不断实践,只有将基础知识掌握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灵活应用和拓展自己的思维。

综合应用能力综合应用能力是指个体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能够将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到问题解决过程中,并且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整合和运用。

综合应用能力不仅要求个体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还要求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实践和跨学科学习来进行。

在不断的实践中,个体可以将所学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

此外,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也可以帮助个体拓展自己的思维,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关系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综合应用,个体也可以发现基础知识的不足之处,促使自己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在现代社会中,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对个体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对继续提升综合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个体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精选(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试题(含答案)

精选(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试题(含答案)

精选〔根底知识积累及运用〕试题语音1.(2021·山东临沂)以下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伫立(zhù)扒窃(bā)什物(shí)戛然而止(jiá)B.嗤笑(chī)菜畦(qí)提防(dī)毛骨悚然(sǒng)C.阴霾(mái)荫庇(pì)恣睢(suí)根深蒂固(dì)D.亵渎(xié)禁锢(gù)汲取(jǐ)随机应变(yìng)[解析] 此题考查多音字和易误读字的字音,难度较小。

A项中的“扒〞应读“pá〞;C项中的“庇〞应读“bì〞;D项中的“汲〞应读“jí〞。

做此类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并结合词语意义识记。

2.(2021·四川内江)以下语句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内江又名甜城,坐落在美丽富饶(ráo)的沱江之滨。

是川东南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有“川中枢(shū)纽〞“川南咽喉〞之称。

B.白云山有“川中小青城〞之称,由108个山头组成,峰峦(luán)叠翠,连绵起伏,上下森林密布,林海茫茫,幽谷深壑(hè)纵横交错,悬崖绝壁随处可见。

C.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yào),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xì)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D.枯槁的小草儿在我脚下发出簌(sù)簌的响声,似乎在提醒我注意它。

它确实比你这地下森林要高出好几分呢,这得(dé)意的小草儿。

[解析] “憩〞的读音为“qì〞。

3.(2021·江苏苏州)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元____(xiāo)②____(yú)越③习以为____(cháng)④明眸善____(lài)[解析] 此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做题时要认真拼读,注意同音字,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汉字。

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一门

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一门

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一门简介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程。

通过该课程,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各学科基础知识,还可以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建立起综合基础知识的框架,形成知识网络。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综合基础知识•数学:包括数学公式、代数、几何等基础知识。

•物理:力学、热学、光学等基础物理知识。

•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方程式等基础化学知识。

•生物:生物的基本结构、生物进化等基础生物知识。

2. 综合应用能力•综合问题分析能力:学会将问题进行分解、归纳和整合。

•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

•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大胆提出新颖想法。

•团队合作能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教师通过系统讲解综合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 问题导向教学利用真实问题或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课外实践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总结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全面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自己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的竞争力。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这门课程的教育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知识与运用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淫荡)B.①延(久久)伫乎吾将反②回朕(皇帝的谦称)车以复路兮C.①进不入以离尤(指责)兮②忍尤而攘(排斥)诟D.①宁溘(突然、忽然)死以流亡②苟(苟且)余情其信芳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夫孰异道而相安②偭规矩而改错B.①哀民生之多艰②高余冠之岌岌兮C.①竞周容以为度②集芙蓉以为裳D.①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②虽九死其犹未悔3.下列两小题,难度各异,请任选一题作答。

⑴课文中的一些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指出下列加点的词语所比喻的意思。

①背绳墨以追曲兮“绳墨”比喻②退将复修吾初服“初服”比喻⑵诗人用“蕙纕、揽茝、芰荷、芙蓉”等花草,用“鸷鸟”等来比喻自己,这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品格?答:⑴①比喻准绳、准则②比喻自己当初的政治主张⑵表现诗人高尚纯洁、傲然不群的品格。

4.下列两小题,难度各异,请任选一题作答。

⑴请你写出咏叹屈原的对联三副。

答:⑵下面给出上联,请你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屈原列传》写出下联。

也可自己写一副对联赞颂屈原。

上联:旨远辞高同风雅並体下联: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节选自《史记•屈原列传》)离骚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脩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脩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脩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阅读理解与欣赏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自前世而固然(然:这样)②固时俗之工巧(工巧:精美巧妙)B.①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 ②悔相(相:辅佐)道之不察兮C.①偭规矩而改错(错:错误)②岂余心之可惩(惩:挫败)D.①伏(伏:保持)清白以死直兮②芳菲菲其弥(弥:更加)章6.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些原因?屈原是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这些原因和屈原对待不公平待遇的态度给你什么样的启示?答:7.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根据自己对屈原的了解,你是如何理解文中“悔相道之不察兮”一句,作者对过去自己追求理想的人生道路后悔了吗?答:8.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言之有理即可)答:9.面对屈原的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可展开辩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答:(二)涉江屈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即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

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第一段注释】衰:懈怠,衰减。

铗(音夹颊:剑柄,这里代指剑。

长铗即长剑。

陆离:长貌。

切云:当时一种高帽子之名。

崔嵬:高耸。

被:同“披”,戴着。

明月:夜光珠。

璐:美玉名。

莫余知:即“莫知余”,没有人理解我。

方:将要。

高驰:远走高飞。

虬:无角的龙。

骖:四马驾车,两边的马称为骖,这里指用螭来做骖马。

螭(音痴):一种龙。

重华:帝舜的名字。

瑶:美玉。

圃:花园。

“瑶之圃”指神话传说中天帝所句的盛产美玉的花园。

英:花朵。

玉英:玉树之花。

夷:当时对周边落后民族的称呼,带有蔑视侮辱的意思。

南夷:指屈原流放的楚国南部的土著。

旦:清晨。

济:渡过。

湘:湘江。

【第二段注释】鄂渚:地名,在今湖北武昌西。

反顾:回头看。

欸(音哀):叹息声。

绪风:余风。

步马:让马徐行。

山皋:山冈。

方林:地名。

舲(音零)船:有窗的小船。

上:溯流而上。

齐:同时并举。

吴:国名,也有人解为“大”。

榜:船桨。

汰:水波。

容与:缓慢,舒缓。

淹:停留。

回水:回旋的水。

这句是说船徘徊在回旋的水流中停滞不前。

陼:同“渚”。

枉陼:地名,在今湖南常德一带。

辰阳:地名,在今湖南辰溪县西。

端:正。

伤:损害。

这两句是说如果我的心是正直,即使流放在偏僻荒远的地方,对我又有什么伤害呢?【第三段注释】溆浦:溆水之滨。

儃佪:徘徊。

这两句是说进入溆浦之后,我徘徊犹豫,不知该去哪儿。

冥冥:幽昧昏暗。

狖(音又):长尾猿。

幽晦:幽深阴暗。

霰:雪珠。

纷:繁多。

垠:边际。

这句是说雪下得很大,一望无际。

霏霏:云气浓重的样子。

宇:天空。

这句是说阴云密布,弥漫天空。

终穷:终生困厄。

【第四段注释】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佯狂傲世。

髡(音坤)首:古代刑罚之一,即剃发。

相传接舆自己剃去头发,避世不出仕。

桑扈:古代的隐士。

臝:同“裸”。

桑扈用驘体行走来表示自己的愤世嫉俗。

以:用。

这两句是说忠臣贤士未必会为世所用。

伍子:伍子胥,春秋时吴国贤臣。

逢殃:指伍子胥被吴王夫差杀害。

比干:商纣王时贤臣,因为直谏,被纣王杀死剖心。

菹醢(音租海):古代的酷刑,将人跺成肉酱。

皆然:都一样。

董道:坚守正道。

豫:犹豫,踟躇。

重:重复。

昏:暗昧。

这句是说必定将终身看不到光明。

【第五段注释】鸾鸟、凤凰:都是祥瑞之鸟。

这两句是说贤者一天天远离朝廷。

燕雀、乌鹊:比喻谄佞小人。

堂:殿堂。

坛:祭坛。

比喻小人挤满朝廷。

露申:一做“露甲”,即瑞香花。

辛夷:一种香木,即木兰。

林薄:草木杂生的地方。

腥臊:恶臭之物,比喻谄佞之人。

御:进用。

芳:芳洁之物,比喻忠直君子。

阴阳易位:比喻楚国混乱颠倒的现实。

当:合。

怀信:怀抱忠信。

侘傺:惆怅失意。

忽:恍惚,茫然。

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吾方高驰而不顾(顾:顾惜)②邸余车兮方林(邸:通“抵”,抵达,到)B.①苟余心其端直兮(苟:苟且) ②乘鄂渚而反顾兮(乘:登上)C.①迷不知吾所如(如:到,往)②云霏霏而承宇(承:弥漫)D.①深林杳以冥冥兮(杳:遥远) ②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薄:靠近)11.下面给出四句诗,任选两句,将其翻译为现代汉语。

⑴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将济乎江湘。

⑵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

⑶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⑷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答:。

12.在这首社中,作者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比喻的艺术手法,请你找出一些例句来分析一下这些比喻句在文中的意思。

答:。

13.诗人特意提到“接舆、桑扈、伍子胥、比干”这四个历史人物,其用意是什么?答:。

14.下列两小题,难度各异,请任选一题作答。

⑴关于《涉江》的写作时间有许多分歧,有人认为它写在《离骚》之前,有人认为它写在与《离骚》相距不远的时间,有人认为它写在《离骚》之后,写于屈原的晚年。

你能结合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谈谈你的认识吗?⑵有人认为《涉江》着重写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悲愤,申述自己虽遭受深重痛苦但仍执着追求真理,决不变心从俗的意志,表现作者志行高洁,不同流俗,执着真理,坚持理想,决不妥协的伟大人格和精神,揭露楚国社会政治的黑暗和混乱,再也没有表现作者对楚国的怀念和眷恋。

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请结合诗歌的具体诗句,来谈谈你的认识。

答:。

基础知识与运用1.A(B项的“皇帝的谦称”应为“第一人称”“我的”;C项的“排斥”应为“忍受”;D项的“苟且”应为“只要”)2.C项都是介词,译为“把”(A项①应时转折关系,②应是表示承接关系;B项①应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应是用作定语提前的标志;D项①应是虽然,②应是即使)3.⑴①比喻准绳、准则②比喻自己当初的政治主张⑵表现诗人高尚纯洁、傲然不群的品格。

4.⑴①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②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③哀郢失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路;怀沙沉此地,二千年后惟有滩声似旧时④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⑤上官吏,彼何人,三户並存,忍使忠良殄瘁;太史公,真知己,千秋论定,能教日月争辉⑥白玉徒为洁,幽兰未谓芳。

穷羞事令尹,疏不忘怀王;冤骨消寒渚,忠魂失旧乡。

空余《楚辞》在,犹与日争光。

⑦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⑧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⑨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江应识九歌心。

⑵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阅读理解与欣赏5.D(A项的②应为“善于取巧”;B项的②应为“观察”;C项的①应为“通‘措”,措施)6.①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勾心斗角,排除异己;②君王“不察”,怀王昏庸糊涂;③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④邪正不能相容;⑤他和小人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诗句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

启示:①政治上的改革,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除了争取君王的合作,必须培植人才,广结同志,共赴其成。

②必须有不屈服、不妥协的顽强精神,并准备为此而不惜作任何牺牲气概。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7.诗人并不后悔自己走上追求理想的道路,只是后悔误入那污浊的社会,进入了小人凡鸟的世界,那个世界只会让自己痛苦孤独,只能是“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所以诗人决定及早改变初衷,放弃了对理想的追求,对道义的坚持。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8.观点:①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