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6.强化评价与反馈,关注学生学习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能力。
7.结合现实政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完善,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注意事项:
1.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要注重查阅相关资料,确保作业内容的准确性;
2.作业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提问,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培养具有民主法治意识的公民。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过程的小论文,要求不少于800字。论文中需包括以下内容:
a.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针对学生错误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建立过程、重要事件和人物等方面,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其对英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强调英国君主立宪制在人类政治制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民主、法治等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如何在历史背景下形成的?请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其建立过程。”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等基本史实;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史料分析、问题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复杂过程,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正确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特点。
难点君主、议会、内阁的关系及各自的权限、作用。
三、教学过程在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运用意义建构教学模式共同学习。
导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什么是君主立宪制?播放概念解释型微课,明确概念,导入新课,为新课讲授奠定基础。
一、自主学习——感知材料意义学生运用课堂时间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之上快速地浏览教材,并思考以下问题: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责任内阁制是如何确立的?通过阅读你有何感受?学生回答感受后,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问题引导——探究材料意义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发展、完善为脉络,适当调整教材顺序讲述新课。
首先讲述君主立宪制确立的相关知识。
讲述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时间、标志。
史料分析《权利法案》如何限制王权,通过王权与议会的关系分析,理解《权利法案》的影响。
教师提问,过渡到下一个问题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条件。
截选《大国崛起》相关视频及部分相关史料,从文化传统、经济根源、政治因素等方面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条件。
教师按时间脉络讲述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过程。
以时间为脉络,从宏观上讲述英国责任制内阁形成的过程。
结合史实讲述英国政党制度发展的脉络。
结合英国议会激辩脱欧等时政新闻,制作微课,形象的解释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运作模式。
小组讨论,英国内阁运作模式。
请同学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填写,其他同学补充。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代议制的含义与作用。
史料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与影响,讲述议会不断改革,民主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_教学设计_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感悟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分析相关历史资料,培养学生概括历史和观察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再现、阅读史料、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从《大宪章》的签定到《权利法案》的制定,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是非常漫长而复杂的,从而认识到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唯物史观。
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的、客观的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
认识人类社会二、“若不经同等身份的人的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之审判,不得将任何人逮捕囚禁、不得剥夺其财产、不得宣布其不受法律保护、不得处死、不得施加任何折磨,也不得令我等群起攻之、肆行讨伐。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材料中体现出英国怎样的政治传统? “王在法下”、“王在议会中”图示13--17世纪英国的权力分配。
【讲授】英国革命的原因、过程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原因)“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 而非法律创造国王。
”他在向议会讲话时公然说道:“除了上帝,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摘自〔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二、在革命中妥协------“光荣革命”(过程)【讲授】《权利法案》在传承中创新----《权利法案》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3.通过课堂讨论、辩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背景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如何发生的吗?这场革命对英国政治制度产生了哪些影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搭建知识桥梁。
3.导入:今天我们将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了解这一制度是如何在英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过程及其意义,把握《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其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培养比较分析能力。
3.掌握英国君主立宪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设计问题时,注重问题的层次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加深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
1.撰写小论文:以“英国君主立宪制对近代民主政治的影响”为主题,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字数不少于800字。通过此作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研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2.小组合作:分组研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每组选择一个特点进行详细阐述,并以PPT的形式进行展示。此作业旨在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资料整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7课《在妥协中渐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过程进行简要叙述,并对其中涉及的妥协与渐进改革进行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过程进行客观评价,提高学生的历史批判性思维。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设计将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培养其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其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特别是《大宪章》、权利法案等重要法律文件的作用。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注意书写规范,确保作业质量。
2.教师将对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建议,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历史素养。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4.教师将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助力学生成长。
3.设计课堂活动,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加深对君主立宪制建立过程的理解。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纪录片、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过程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民主制度的重要性,培养其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
2.设计一份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思维导图,要求涵盖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如君主立宪制的概念、特点、建立过程等,以直观的方式展现知识结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7.适时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认识。
8.注重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困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幅英国国王的肖像画,引导学生关注英国历史中的君主形象,并提出问题:“这位国王在英国历史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2.利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创设实践活动,如模拟议会、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运作原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5.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文献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本节课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角度,设计一份课堂展示PPT,要求不少于10张幻灯片,内容包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背景、建立过程、特点、影响等。
5.请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在当代英国政治生活中的实际运作情况,并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报告。
3.阐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其在世界政治制度史上的地位,使学生对其有全面的认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原因是什么?
b. “权利法案”对英国政治制度产生了哪些影响?
c.英国君主立宪制有哪些特点?在世界政治制度史上有何地位?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专题三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专题三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学情分析如下: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过程,对英国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君主立宪制的概念及其在英国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梳理。
4.人物评述:介绍关键历史人物,如奥利弗·克伦威尔、威廉·皮特等,分析他们在君主立宪制建立过程中的作用。
5.影响分析:阐述君主立宪制对英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影响,以及在英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原因是什么?
(2)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历史事件和人物,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内涵和特点。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和展示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概念和建立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概念解析:向学生解释君主立宪制的定义,以及其在英国政治发展中的地位。
2.历史背景:介绍17世纪英国社会的背景,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内外因素。
3.过程梳理:详细讲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包括《权利法案》的颁布、议会的权力扩大、国王权力的限制等。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展示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思考深度和合作能力。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4.通过课堂讨论、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5.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也要关注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3.能够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对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以及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启示。
4.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过程中的主要人物,如沃波尔、辉格党等。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中的政治现象进行分析与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君主立宪制吗?它与君主专制有什么区别?
2.回顾上节课内容:回顾上节课讲过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引导学生思考这场革命对英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3.激发兴趣:通过展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的有趣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讲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包括《大宪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
2.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思想,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反思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解题思路,以提高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客观分析问题的态度,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第一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等基本史实。
2.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
1.再现“光荣革命”的情景,体会“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关系。
2.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
3.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复杂过程,让学生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正确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教学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教学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君主、议会、内阁的关系及各自的权限、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政治家老威廉•庇特在一次演讲中说的:在英国,由于财产权是神圣的,再贫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
风可以进这所房子,雨可以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所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
在我们今天看来英国既古老而又现代,既传统而又常新,既执着地保守而又充分地自由。
英国的国王制度至今仍然存在。
那么国王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动摇的呢?
【新课讲授】
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条件
1、历史条件:长期的议会传统
⑴1215年《大宪章》确立的“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基本原则,是立宪政
治的基础,是英国宪政史上永远的里程碑。
⑵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封建性),14世纪上半期,议会分成上、下两院,
议会由国王和上下两院组成。
上院:贵族院,由教俗贵族组成。
下院:平民院,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
【教师】议会对王权起着限制作用。
国王欢迎这一制度吗?国王与议会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这一矛盾终于在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时激化了。
这究竟
是怎么一回事呢?
2、政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
(1)原因
①英国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形成形成并壮大。
②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2)过程:1640——1688
①爆发:1640年
国王查理一世为讨伐苏格兰人民起义,于1640年召开议会,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
当时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
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②共和国建立:1649年
③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年
④革命完成:1688年“光荣革命”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查理二世实行反对英国国教和恢复天主教的宗教政策,尽失人心。
此时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自由党)和托利党(保守党)。
1688年,辉格党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
【教师】英国人真够大方的啊,国王都可以让外国人担任。
威廉和玛丽是通过宫廷政变被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推上英国王位的,这场政变没有发生流血冲突,所以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
(3)、成果:
①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②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③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最重要的成果)
3、思想基础:霍布斯和洛克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教师】“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权力扩大了,这些权力包括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并以法律形式加以肯定,这部法律叫什么?
二、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发展
1、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
(1)时间、机构:1689年议会
(2)内容
限制王权
保证议会的权力与自由
(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
(3)作用
①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
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起来。
【教师】《权利法案》使英国的权力中心发生了转移,议会取代国王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这就是资产阶级的代议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也逐步形成。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时间:18世纪前期
(2)特点:
①选民直选议员组成下院
②下院内多数党领袖成为首相
③首相组织内阁
首相:立法权、行政权,国家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内阁: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和首相负责。
【教师】《权力法案》颁布后,议会权力继续扩大,请同学们试举一例加以佐证。
3、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1)1832年议会改革
①原因:工业革命深入和经济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改革议会的
呼声日渐高涨。
②内容: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
③结果:工商业资产阶级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日益
重要,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发展。
(2)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三位一体(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①特点:保留君主,议会掌权
君主—国家元首、代表英国、维系英联邦
②核心: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
【教师】本节课我们集中学习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迄今为止,仍有不少国家在沿用这一制度,并充满生机与活力。
这就充分说明了这一制度在国家政
治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家能谈谈这些作用吗?
三、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1、对英国:
(1)、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有利于政治和社会稳定。
(3)、结束封建专制统治,走上政治民主化道路。
2、对政治制度的发展
(1)、为许多国家提供了一种政治模式。
(2)“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的政治变革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进步3、对世界历史进程
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施,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本课小节】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使得议会的权力空前强大,有效地制约了王权。
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民选的议会通过行使立法权,制约王权,是现代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雏形。
这种代议制政治体制的建立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注意问题】
1、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就是君主立宪制,从1688年“光荣革命”后
开始建立直到今天。
2、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核心)是责任内阁制即保留君主,议会掌权。
【巩固习题】
1、英国君主宪制的确立和发展历经数百年,其基本趋势是什么?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基本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内阁后来居上成为权力核心。
实现方式:通过革命和政变(“光荣革命”)方式夺取政权。
通过立法方式确立
资产阶级君主宪制。
通过改革方式不断完善君主立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