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ppt

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约前2070
约前1600
约前1046
约前770 约前256
原 始 社 会


阳城
中国历史年代发展顺序 商 西周
东周

桀汤

纣 武王
镐京
春秋 战国
洛邑
约前475 约前221
(今河南登封) (今河南商丘) (今陕西西安) (今河南洛阳)
盘庚迁殷
(今河南安阳)
一、早期国家的起源
假如你是周天子,你会怎么管理?
四、 周(B.C.1046-B.C.221)
周朝兴衰: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800多年 分封制 政治制度:
概念: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周天子
国都 土地
诸侯
人民
诸侯
诸侯
土地 人民
土地
人民
卿大夫 士
分 封 的 方 法
材料一 (武王)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 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 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 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 阜,曰鲁。封召公奭shì 于燕,封弟叔鲜于管, 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说明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地位 的主要有哪些人?
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史记 》记载,夏朝自启至桀共16位王。全为姒姓。
思考:两段材料反映了领袖产生方式发生 了什么变化?
传贤
禅让制
传子 王位世袭制 “家天下”
“公天下”
二、夏 朝(约BC2070—约BC1600年 )
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朝兴衰: 禹建启继 400余年 亡于商汤 政治特征: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家天下”代替“公天下”Leabharlann 政治制度方面 的表现(表)

历史必修一第1课课件

历史必修一第1课课件

西周社会结构示意图
天子 諸侯
卿大夫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 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 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 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 也。” ——《左传》
分封制的破坏(春秋战国时期) 表现:
“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 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戾, 无君君之心......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左传》 诸侯争霸;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诸侯纷纷称王。
宗法制与分封制与礼乐制的关系:
• 分封制从国家政治角度建立等级制度。 • 宗法制从家族血缘纽带的角度巩固等级制度。 • 礼乐制从生活礼仪和准则方面维护等级制度。 • 三者互为表里,相互结合,共同维护等级制度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2.带有浓厚的部族(血缘关系)色彩; 3.执政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集 权程度较低)。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嫡长子 余嫡子及庶子

小宗 庶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4、礼乐制度: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维 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礼:泛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 规则、礼节、仪式;(习惯) 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大宗与小宗既有政治上的君臣关系, 又有血缘上的兄弟关系。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次子、庶子(妾生的儿子)
嫡长子(嫡长孙……)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第三页,共30页。
这几幅图片与本 节课的哪一制度
密切相关?
蒋孝严祭祖,这是他 在蒋家认祖归宗,首 次以蒋家人身份回大 陆扫墓祭祖。
第四页,共30页。
一 禅让与世袭制
舜禅让给禹
观察图中场景,你能判断这是怎样的一件
事吗?
第五页,共30页。
约前2070年,禹建夏
第六页,共30页。
材料一:禹死后,以天下授伯益,其子启杀伯益而夺得王位,并传 位给自己的后代。从此,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 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第二十四页,共30页。
四.宗法制 嫡长子
天子 ....................... 大宗
夏朝疆域
商朝疆域
第十三页,共30页。
西周疆域
三、分封制
(2)目的:统治广大区域;拱卫王室。 (3)分封对象: 王族 、 功臣 、 古代帝王的后代
王族占据主体,重要诸侯国有齐(功臣)鲁燕卫晋(王族)宋(先王后代)
材料三:“周公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据材料三,哪种分封对象占据了主体?
第二十六页,共30页。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课堂演练:下列对于宗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B A.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B. 是由母系氏族的母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C. 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D.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第二十七页,共30页。
五、礼乐制度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人教版)
礼乐制度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实行了宗法制,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定了礼乐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商的政治制度 中央 地方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定义 2、宗法制 定义 目的 目的 对象 核心 内容 内容 影响 作用 破坏 分封与宗法
天子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年均以德”
“德均则卜”
探讨: 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2.通过对大宗与小宗的关系的认识,谈一谈西周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嫡长子
余嫡子及庶子
小宗
小宗
小宗
大宗 (宗主)
卿 大夫
大宗

大宗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次子、庶子(妾生的儿子)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BCBA
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卿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1234 B.123 C.234 D.23
天子

小宗
嫡长子(嫡长孙……)
嫡长子(嫡长孙…… )
嫡长子(嫡长孙…… )
嫡长子……
诸侯
大宗
西周时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鼎。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西周时已有表示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周礼。

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赋税制度
历代王朝重视农业税收,实行各种 赋税制度。如两税法、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等,以征收农业税为主。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 代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手工业经济制度
官营手工业
官府经营的手工业,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工艺水平最高,但产品不在市场上流通。
分封制
夏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将土地 和人口分封给贵族和功臣,形成 多个诸侯国。这种制度有利于巩 固统治和扩大疆域,但也容易导
致地方割据和分裂。
宗法制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通过嫡长子 继承制来维系政治等级和家族地 位。这种制度强调家族观念和尊 卑有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礼乐制度
为维护统治秩序而制定的一套礼 仪和音乐制度,体现了等级尊卑 和社会秩序。这种制度对于维护 社会稳定和加强统治具有重要作
代社会及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道家思想
02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追求自然与
人的和谐统一。
法家思想
03
以韩非子、商鞅为代表,强调法治、重农抑商和中央集权,对
秦朝统一六国及后世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重要影响。
科技文化成就
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的辉 煌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03
02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必修一课程以中国古代史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 使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 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历史必修一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过去,更能够帮助 学生理解现实、展望未来,为学生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 展奠定基础。

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件ppt

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件ppt
地方:候、伯 —— 臣服于商,义务是纳贡和征伐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探究: ①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②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 呢?分给哪些人?分封者的获得的好处 (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什么? ③分封制的作用有哪些? ④分封制有哪些局限性?
2 .宗法制
(1)含义:以父系血缘区别亲疏远近和分配权力 的制度。 (2)目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 承上的矛盾。
(3)内容:A .嫡长子继承制;B.大宗和小宗的关 系。 (4)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
(5)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 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 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 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 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 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 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 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 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 了专制。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 的进步还是倒退?并说明理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②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伍 放花灯
思考: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你能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吗?
分布广泛,遍布南北、
从东到西。主要集中
在大江、大河流域,
尤其是黄河流域和长
江流域。
伍 放花灯
新石器时代
万邦时代 即龙山文化时代,当时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
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伍 放花灯
二、夏朝的建立
1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传贤”变成了“传子”,
3
历史是真实的,但由于受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同一历史事件会
有不同的历史认识。

商和西周
16
壹 油纸伞
阅读教材内容,概括夏、商、周王朝的更替过程是
怎样的?
①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推翻了夏朝,
建立商朝;
②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周武王率众伐商,商朝被周朝取
代。周朝定都于镐,史称西周;
一重大历史事件。
大量的西周青铜器铭文,
反映了西周贵族的各种活动。
壹 油纸伞
壹 油纸伞
旧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
文化遗存
中华文明
的起源与
早期国家
新石器时代
母、父系氏族社会
三皇五帝
从部落到国家
夏朝建立
商和西周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PPT课件

余子
嫡长子
诸侯 余子
诸侯
.................. 小宗
大宗


嫡长子
卿大夫
卿大夫
小宗
.........................

大宗
余子
嫡长子

余子
平民 平民
士 ................................... 小宗
(1)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 继承人的一种政治制度
散的政治联. 盟
8
课堂检测: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 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 长,他还是邦国的( C )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
9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 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
10
第二年,周武王病逝, 其子继位,是为周成王, 由周公旦辅政。






.
11
三、分封制
(1)含义:古称封建(封邦建国),是将土地和人民授予
一定对象的制度。
把这块土地和土 地上的人民封给 你,你在此建立 国家。
申国
申侯受封
.
12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观察上面的疆域对比图和根据材料二,思考: 为什么西周要实行分封制呢?
夏朝疆域
商朝疆. 域
西周疆域 13
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C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
14
周朝分封对象
周天子
异姓 功臣 贵族
同姓 王室 贵族
古代帝王的 后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
商王
相、卿士
卜、祝、史
侯、伯
师 (中央) (地方)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地方行政制度)
⑴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⑵内容:①分封对象(几种类型?主要的诸侯国?) ②诸侯的义务和权利
积极作用: 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⑶影响 消极影响: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
⑷结果:西周后期,破坏;
2、近代后期:1919~1949年
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的历史时期包括: ①中共诞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21年、1924~1927年) ②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年) ③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④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三、中国现代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统一时期) 青铜时代
东周:周平王—— 洛邑(今河南洛阳)
(大分裂时期)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铁器时代
3、封建社会:前475~1840年
①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大分裂时期) ②秦汉时期:前221~公元220年(咸阳、长安、洛阳)
(大统一时期)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第二次大分裂时期) ④隋唐时期:581~907年(长安、洛阳)
A.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B. 是由母系氏族的母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C. 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D.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8、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C)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
内容
分封制 影响

结果
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
来源
目的
宗法制 特点
内容
作用
响夏 了商 西的 周早 的期 宗政 法治 制制 和度 分, 封直 制接

1、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答:如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念;家长制、 任人唯亲的作风;尊宗敬祖的传统等。
2、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答:以血缘关系和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 部族色彩。
A. 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6、“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
社A.稷诸者侯,间不争可夺胜土数地。、”人材口料,反互映相的残实杀质是(C )
B. 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C. 分封制动摇,奴隶制趋向崩溃 D. 诸侯争霸,诸侯国数量减少
7、下列对于宗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B)
(第三次大统一时期)
⑤五代十国和两宋时期:907~1279年(开封、杭州 ) (第三次大分裂时期)
⑥元明清时期:1271~1840年(1912年 北京) 第四次大统一时期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1、近代前期:1840~1919年
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有: ①两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1856~1860年) ②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③洋务运动(19C60’~90’) ④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1883~1885年、1894~1895年) ⑤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1898年、1898~1900年) 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⑦辛亥革命(1911年) ⑧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 ⑨五四运动(1919年)
三皇: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石器时代
2、奴隶社会:前2070~前476年
夏朝:夏禹——夏桀(前2070~前1600年)阳城(今河南登封) 商朝:商汤——商纣(前1600~前1046年)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周武王——周幽王(前1046~前771年)镐(今陕西西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古代政治制度是(C)
A. 商朝的外服制度 B. 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 C周分封制的评述,正确的有( )B
①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②受封诸侯 有 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 义务 ③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④受封诸侯国具 有相对的独立性,为日后的分裂割据创造了条件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 我的。
宗法制(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制度)
⑴来源: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 ⑵目的: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的地位,保证王权稳定。 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⑷内容:大宗和小宗的划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⑸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 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即新中国的历史,主要的历史时期包括: ①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 ②十年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年) ③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 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即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单项选择题:
1、认为夏朝的建立是我国奴隶制国家出现的理由是( A)
高中历史 《必修一》
简介:中国历史分期
中国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古代史
至今68年
1949年新中国成 立
共110年
1840年鸦片战争
包括了漫长的100多万年的原 始社会,一千多年的奴隶社会, 和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一、中国古代史:约距今170万年前~1840年
1、原始社会:约距今170万年前~前2070年
天子
嫡 长 子 天子
兄弟 诸侯
嫡 长 子
诸侯
卿大夫 嫡 长 子
卿大夫
士 嫡 长 子

平民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1.二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 面的体现。 2.分封制是权利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本课小结
王位世袭制
中央
夏 夏商的政治制度
设立相、卿、师等


地方 侯伯制

目的
政 治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 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 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眉,当然由 我来统治周朝。
A. 国家机器的建立
B. 财富分配不均
C. “天下为家”的局面出现 D. 奴隶主剥削奴隶
• 禹死后,以天下授伯益,其子启杀掉伯益夺得王位。从此, “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家天下”的时代开始。
• 中国古代圣人孔子对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做了如下的描述:
• (氏族公社时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 谓大同。”
原因:诸侯实力增强,
春秋时期,瓦解;
王权衰弱
战国时期~秦朝,废除。
(被郡县制取代)
西周的分封制有什么 特点?
转化为下列问题: ①分封体制之下,西周的最高统治者是? ②分封的对象如何? ③被分封的诸侯可不可以继续进行分封? ④诸侯接受封授后,必须怎么样?
答:①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 ②分封对象多样; ③层层封授; ④土地和义务相联系。
2、启创立的王位世袭制一直影响到( D)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朝建立 D. 清朝灭亡
3、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D
A.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C.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B.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D.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4、“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想对应的中国
• (夏、商、西周时期)“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 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 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 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是谓小康”。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⑴王位世袭制(启、沿用近4000年) 中央设立相、卿、师等
⑵行政管理制度 地方封侯伯 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