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卖炭翁》原文
文言文卖炭翁全文

文言文卖炭翁全文
摘要:
一、引言
二、卖炭翁的原文内容
三、卖炭翁的文学价值
四、卖炭翁的启示
五、结论
正文:
一、引言
《卖炭翁》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之手。
这篇文章通过一个卖炭翁的生活,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之情。
二、卖炭翁的原文内容
《卖炭翁》原文如下: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口中食有时无。
居高临下水源头,似我何辜居下游?
居下游者莫生叹,要想平地人耕稼。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贫贱愿尽力。
三、卖炭翁的文学价值
《卖炭翁》作为一篇文言文,语言简练,描绘生动。
全文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卖炭翁的生活艰辛,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心。
这篇文章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白居易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四、卖炭翁的启示
《卖炭翁》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身处何种境遇,我们都应该有同情心,关心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
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懂得感恩。
五、结论
《卖炭翁》是一篇描绘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文言文,通过卖炭翁的形象,展现了人民生活的艰辛,表达了作者的同情之情。
《卖炭翁》原文、注释及翻译

《卖炭翁》原文、注释及翻译《卖炭翁》原文: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注释: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伐:砍伐。
薪:木柴。
南山: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长安城南。
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苍苍: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谋求。
可怜:使人怜悯。
愿:希望。
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困:困倦,疲乏。
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翩翩:轻快的样子。
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骑(jì):骑马的人。
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把:拿。
称:说。
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回:掉转。
叱:吆喝。
牵向北:长安城宫廷集市北边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
驱:赶着走。
将:语助词。
惜不得:舍不得。
得,能够。
惜,舍。
半匹红纱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
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
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
系(xì):绑扎。
这里是挂的意思。
直:通“值”,指价钱。
《卖炭翁》翻译:有一个卖炭的老翁,常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卖炭翁的原文及翻译

卖炭翁的原文及翻译 卖炭翁的原文及翻译 卖炭翁是一篇经典文言文,描写了卖炭翁的生活,表达古代人民的辛苦,下面是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卖炭翁的原文及翻译吧! 卖炭翁的原文及翻译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注释】 1、卖炭翁:这是作者《新乐府》的第三十二首,题下原有小序:“苦宫市也。” 2、辙:(zhé) 车轮印 3、系: (jì) 挂 4、伐薪:砍柴。 5、南山:终南山,在长安(今西安市)南面。 6、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用。 7、辗:同“碾”,轧的`意思。 8、辙:车轮辗出的痕迹。 9、困:累。 10、市:集市。 11、翩翩:轻快得意的样子。 12、骑(jì)骑马的人。 13、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14、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15、叱:吆喝。 16、牵向北:唐代皇帝的宫殿在长安的北边,牵向北,指把炭车赶向皇宫。 17、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多。 18、惜:舍不得。 19、绡(xiāo):生丝。 20、系:挂。 21、直:同"值",价值。 22、卖炭的钱何所营:得到。宫使驱将惜不得:能够 23、苍苍:灰白色 【译文】 一个卖炭的老翁,在终南山里一年到头地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的头发都被炭熏黑了,十个指头就如乌炭一样黑。 卖了炭得到一点钱,拿来做什么用呢?只不过是为了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饭食。 可怜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又单薄,但他却担心炭价太低,只盼望天气更加寒冷。 昨天夜里,长安城外下了一尺多深的雪。一大清早,他就装好木炭,套上牛车,辗着冰雪,赶往京师集市。 牛已十分疲倦,人也很饿了,日头已出来很高。便在市外南门泥泞的路歇息 有两人骑马扬鞭,翩翩而来,那是谁呀?是皇宫里派出来的采办,穿黄绸衣裳的是头儿,着白绸衫的是随从。 他们走到卖炭翁前,手持文书凭证,装模做样,自称是奉旨办货。说着,就让车子掉转方向,吆喝着牛,往北边皇宫方向赶去。 那一车木炭,足足有一千多斤重啊,就这样眼睁睁地被宫使拉走。老翁虽然捶胸顿足,万般不舍,却也无可奈何。 结果他们只给了半匹红色生丝和一丈白绫,把它搭在牛角上边,说是用来充抵炭钱。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注释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注释《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作品,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注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卖炭翁》诗歌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诗歌翻译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注释⑴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⑵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⑶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⑷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⑸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⑹可怜:使人怜悯。
⑺愿:希望。
⑻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卖炭翁 课文

卖炭翁课文卖炭翁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翻译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注释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可怜:使人怜悯。
愿:希望。
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困:困倦,疲乏。
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骑(jì):骑马的人。
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把:拿。
称:说。
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回:调转。
叱:喝斥。
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白居易《卖炭翁》的原文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题解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
题
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
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
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
“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
自唐德宗贞元(785—805)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又称“白望〞(言使人
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
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
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
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
句解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一个卖炭的老翁,在终南山里一年到头地砍柴,烧炭。
开篇直接交代人物,介绍卖炭翁在终南山里一年到头的伐薪烧炭的生活,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一笔概括。
“南山〞,即终南山,秦岭山脉的主峰之一,在今陕西西安南五十里处。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注解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注解《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著名乐府诗,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
这首诗流传广泛,被后人称为“长篇叙事诗的典范”。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注解》,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注解》篇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三冬严寒自烧炭,九夏酷热汗如雨。
山中卖炭翁,身上衣裳口中食。
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得钱何所营?烧炭的老人住在南山中,他砍伐木材烧成炭,为了谋生。
他满脸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黑的,显得非常苍老。
他卖炭得到的钱,只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严寒的冬季,他独自在山中烧炭,酷热的夏季,他挥汗如雨,辛苦异常。
他心中担忧炭的价格太低,希望天气寒冷,这样他就可以卖更多的炭。
但是他卖炭所得的钱,仅仅是为了维持生存,没有任何多余的享受。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普通老人的生活,他为了生存而勤奋劳动,却依然无法摆脱生活的困境。
诗中通过描写老人的衣着、外貌和劳动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他的困苦生活,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注。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注解》篇2卖炭翁,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全文如下: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译文及注解:卖炭的老人,在南山中砍柴烧炭。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做什么?用来维持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食物。
这首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注解》篇3卖炭翁,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全文如下: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得钱好过年。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在南山中伐木烧炭的老人,为了谋生,他把烧好的炭运到市场上去卖。
《卖炭翁》原文、词句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

原文:卖炭翁①【作者】白居易【朝代】唐卖炭翁,伐薪②烧炭南山③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④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⑤?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⑥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⑦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⑧。
手把文书⑨口称敕⑩,回⑪车叱⑫牛牵向北⑬。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⑭惜不得⑮。
半匹红纱一丈绫⑯,系⑰向牛头充炭直⑱。
词句注释:①选自《白居易集》卷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
这是诗人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
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
”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
②〔薪〕木柴。
③〔南山〕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长安城南。
④〔苍苍〕灰白。
⑤〔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谋求。
⑥〔市〕城市中划定的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
唐代长安有东、西两市,各有东、西、南、北四门。
⑦〔翩翩〕轻快的样子。
⑧〔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⑨〔文书〕公文。
⑩〔敕(chì )〕指皇帝的命令。
⑪〔回〕掉转。
⑫〔叱(chì )〕吆喝。
⑬〔牵向北〕长安城宫廷在北面,集市在南面。
⑭〔将〕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⑮〔惜不得〕吝惜不得。
⑯〔半匹红纱一丈绫〕唐代商品交易,钱帛并用,但“半匹红纱一丈绫”远远低于一车炭的价值。
⑰〔系〕挂。
⑱〔直〕同“值”,价钱。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卖炭翁⑴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⑵。
满面尘灰烟火色⑶,两鬓苍苍十指黑⑷。
卖炭得钱何所营⑸?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⑹,心忧炭贱愿天寒⑺。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⑻。
牛困人饥日已高⑼,市南门外泥中歇⑽。
翩翩两骑来是谁⑾?黄衣使者白衫儿⑿。
手把文书口称敕⒀,回车叱牛牵向北⒁。
一车炭,千余斤⒂,宫使驱将惜不得⒃。
半匹红绡一丈绫⒄,系向牛头充炭直⒅。
【词句注释】
⑴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⑵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⑶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⑷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⑸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⑹可怜:使人怜悯。
⑺愿:希望。
⑻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⑼困:困倦,疲乏。
⑽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⑾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骑(jì):骑马的人。
⑿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⒀把:拿。
称:说。
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⒁回:调转。
叱:喝斥。
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⒂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
⒃驱:赶着走。
将:语助词。
惜不得:舍不得。
得,能够。
惜,舍。
⒄半匹红绡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
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
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
⒅系(jì):绑扎。
这里是挂的意思。
直:通“值”,指价格。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因烧炭变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这是他的血汗啊,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作炭的价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