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轨道车年修验收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GCY-300II重型轨道车作业指导书

GCY-300II重型轨道车作业指导书

GCY-300Ⅱ重型轨道车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重型轨道车的使用和维护保养,保证人身、设备安全和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

2.编写依据2.1 《轨道车管理规则》(铁总运〔2016〕38号)2.2 《重型轨道车年修规则》(铁总运〔2013〕70号)2.3 《GCY-300Ⅱ重型轨道车产品说明书》3.适用范围3.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铁路局GCY-300Ⅱ重型轨道车的使用和维护保养。

4.岗位职责4.1资质要求:轨道车司机须符合《国家职业标准—轨道车司机》的相关规定,取得L1或L3类《铁路机车车辆驾驶证》,并经运用单位培训考核合格,持《高速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上岗。

4.2 车组负责人职责(具有轨道车司机资质的胜任人员担任):4.2.1 由具备轨道车司机资质的胜任人员担任。

4.2.2车组各类台账资料、人员管理。

4.2.3 执行标准化作业,确保设备完好,作业质量优良。

4.2.4指挥本车组做好出车前车辆和路料装载加固检查,作业过程中的车辆状态和作业质量监控,作业后日常保养工作。

负责本车组运用安全。

4.2.5 负责组织排除本车组设备故障及汇报、处理突发事件。

4.2.6 负责车辆防溜、防护检查和确认。

4.3 驾驶人员职责4.3.1 正司机职责:设备状态及行车安全用品、随车证件资料检查确认;运行揭示调度命令的接收、载入、核对;行车凭证的接收、确认;设备运行操作及状态监视;车机联控,车辆防溜、防护确认;设备保养,应急处置。

4.3.2 副司机职责:车辆及物料装载加固状态检查;运行揭示调度命令的载入状态确认,行车凭证的确认;设备运行及物料装载加固状态监视;车辆摘挂,车辆防溜、防护设置与撤除;设备保养,应急处置;《轨道车工作日志》及《轨道车检修保养记录》的填写。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

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使施工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作业人员了解轨道施工作业程序、工艺要求、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做到规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适用于新建邯黄铁路轨道工程的施工作业。

3、引用文件:3.1 现行的各种施工规范、施工技术指南、验收标准3.2《中铁六局质量手册》与《中铁六局程序文件》3.3《石家庄枢纽货运系统线路文件》3.4《石家庄枢纽货运系统轨道文件》4、职责:4.1技术部负责本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下发并指导实施。

4.2安质部负责对本作业全部工序的检查。

4.3物资部、试验室配合负责对本作业材料质量的控制。

4.4试验室负责与本作业有关的全部试验。

4.5现场领工员或施工员负责实施。

5、轨道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5. 1人工铺轨施工工艺及方法5. 1.1施工准备对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资料进行会审,并据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

复核线下施工单位移交的线下工程资料,并据此对其路基面、中线桩等进行现场复测,检查验收。

根据核准的施工文件及资料,编制轨节铺设计划表,提出人工铺轨轨料计划,并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下达施工计划,下达人工铺轨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

落实人工铺轨施工所需的人员、工具、机械设备,并调迁到位。

做好配合人工铺轨施工的其他工作。

- 1 -5. 1.2卸轨料利用8T~10T汽车吊由平板车上将钢轨、轨枕及扣件卸下,用汽车倒运到施工现场分类堆码,钢轨在卸下的同时进行逐根检尺,并标识在轨头上。

5. 1.3轨料散布轨料采用人工抬运或用单轨车运输散布。

根据已测设的线路中桩,用白线绳挂好标线,划出轨枕中心线(木枕除外),方正轨枕,使两条中线互相吻合。

5. 1.4轨枕螺旋道钉硫磺锚固锚固前,轨枕预留孔内杂物和螺旋道钉上粘附物清除干净。

螺旋道钉应干燥。

锚固时螺旋道钉用锚固架定位。

硫磺水泥注入孔内时的温度不得小于130℃,防止离析,一孔一次灌完。

灌浆深度比螺旋道钉插入孔内的长度大20mm。

轨道车辆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

轨道车辆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

轨道车辆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范了轨道车辆设备日常保养、关键部位保养、定期保养、走合期保养、换季保养的程序和标准。

1.2本规定适用于轨道车辆维护保养和检修作业。

2.作业准备2.1人员:轨道车司乘人员、轨道车检修人员。

2.2工具:轨道车辆检修工具。

2.3材料:冷却水、燃油、润滑油、电瓶蒸溜水及轨道车辆相关配件。

3.安全注意事项3.1作业必须在轨道车辆静态情况下进行。

3.2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必须对车辆设好防溜、防护措施后,方可进行。

4.质量标准4.1车辆设备状态良好,符合铁道部《轨道车管理规则》、《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中的重型轨道车、接触网作业车完好标准,满足出车条件。

4.2车辆设备检修、保养作业严格按计划和时间节点进行,《机械动力设备巡检记录本》、《车辆维护保养记录本》填写及时、正确。

5.作业程序5.1日常保养作业标准(由轨道车司乘人员完成)5.1.1清洁车身内外、车窗、仪表盘、电气设备和底盘。

5.1.2检查灯光、仪表、刮雨器、喇叭和撒砂器是否完好。

检查水箱、油箱、水管、空气制动管路密封是否完好。

5.1.3检查冷却水、燃油、润滑油、电瓶蒸溜水是否充足。

5.1.4及时清除和排放各风缸、制动管路中的积水和油垢。

5.1.5检查车体、车架、排障器、走行部(轮对、减震器、弹簧、轴箱)、传动轴、各拉杆(销)、导框等。

并对有关部位润滑。

5.1.6进行车钩“三态”作用试验,检查钩舌、钩销是否良好,大钩固定螺栓是否紧固。

5.1.7检查和调整风扇、发电机、空压机皮带张力,更换龟裂及磨损到限的皮带。

5.1.8检查和调整制动缸活塞行程、闸瓦间隙、更换磨损到限闸瓦。

5.1.9检查各连接螺栓、连接销、开口销、保险垫及安全托(吊)架。

5.1.10检查随车防护用品、信号、工具、备品齐全、完好,缺损应及时补充、更换。

5.1.11按时、正确填写《宝鸡供电段车辆维护保养记录本》。

5.2关键部位保养作业标准(由轨道车司乘人员完成)5.2.1每月第一周的周六和周日,检查蓄电池接线柱紧固情况,清除接线柱表面氧化物和蓄电池表面污物,检查蓄电池外壳是否有破损漏液现象,检查通气孔是否畅通,检查液面高度是否在规定刻度范围内,测量电解液比重是否在1.24-1.28范围内。

轨道车检车作业指导书

轨道车检车作业指导书
力下压风扇皮带,其挠度为 20-30mm
发动机各部螺栓紧固可靠,发动 发动机 机无漏油、漏水现象。散热器安 14
下部 装牢固,各水管、放水开关无滴 漏
一二轴 轮踏面无剥离、擦伤、辗片现象,
左车轴 车轴驰缓线无移动现象。轴箱弹
轴承箱 簧完好无裂纹,轴箱端盖螺栓紧
15 及轴承 固。轴箱内侧油封无漏油;允许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4 三、检车作业程序............................................................................. 6
2.出车前检查内容及流程详解
检查 顺序
1
2
3
检查 内容
上大灯
喇叭
雨刮器
质量要求(技术参数)
备注
外观清洁、玻璃罩无破损
驾驶室有人 员配合检查 灯管远近、亮 度
驾驶室人员 安装牢固、鸣笛声音清晰、无漏
配合检查喇 气现象
叭声音
安装牢固、移动灵活
驾驶室人员 配合检查雨 刮器使用情 况
挡风玻 外观清洁、安装牢固、无破损

图解
6
5 下大灯
外观清洁、玻璃罩无破损
驾驶室人员 配合检查灯 光亮度
驾驶室人员
安装牢固、开关灵活、气路无泄
6 百叶窗
配合检查开

关是否灵活
安装牢固、车钩体、钩舌无裂纹、 司机配合检
油润良好;钩舌销、大钩销、开 查车钩三态
口销齐全;车钩开闭灵活,车钩 情况、车钩
I 位端车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

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使施工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作业人员了解轨道施工作业程序、工艺要求、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做到规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适用于新建邯黄铁路轨道工程的施工作业。

3、引用文件:3.1 现行的各种施工规范、施工技术指南、验收标准3.2《中铁六局质量手册》与《中铁六局程序文件》3.3《石家庄枢纽货运系统线路文件》3.4《石家庄枢纽货运系统轨道文件》4、职责:4.1技术部负责本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下发并指导实施。

4.2安质部负责对本作业全部工序的检查。

4.3物资部、试验室配合负责对本作业材料质量的控制。

4.4试验室负责与本作业有关的全部试验。

4.5现场领工员或施工员负责实施。

5、轨道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5. 1人工铺轨施工工艺及方法5. 1.1施工准备对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资料进行会审,并据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

复核线下施工单位移交的线下工程资料,并据此对其路基面、中线桩等进行现场复测,检查验收。

根据核准的施工文件及资料,编制轨节铺设计划表,提出人工铺轨轨料计划,并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下达施工计划,下达人工铺轨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

落实人工铺轨施工所需的人员、工具、机械设备,并调迁到位。

做好配合人工铺轨施工的其他工作。

5. 1.2卸轨料利用8T~10T汽车吊由平板车上将钢轨、轨枕及扣件卸下,用汽车倒运到施工现场分类堆码,钢轨在卸下的同时进行逐根检尺,并标识在轨头上。

5. 1.3轨料散布轨料采用人工抬运或用单轨车运输散布。

根据已测设的线路中桩,用白线绳挂好标线,划出轨枕中心线(木枕除外),方正轨枕,使两条中线互相吻合。

5. 1.4轨枕螺旋道钉硫磺锚固锚固前,轨枕预留孔内杂物和螺旋道钉上粘附物清除干净。

螺旋道钉应干燥。

锚固时螺旋道钉用锚固架定位。

硫磺水泥注入孔内时的温度不得小于130℃,防止离析,一孔一次灌完。

灌浆深度比螺旋道钉插入孔内的长度大20mm。

轨道车操作作业指导书

轨道车操作作业指导书

轨道车操作作业指导书LTGC-ZY.12-16 1起动前检查1.1检查柴油箱、水箱、油水是否加足。

1.2检查柴油机油底壳、高压泵、调速器、变速箱、逆转机、终传动等部位油面的高度。

1.3检查皮带轮皮带松紧是否合适。

1.4检查各操纵手柄、拉杆、踏板行程是否合适。

1.5检查各操纵手柄、拉杆、踏板行程是否合造。

1.6检查制动手柄、变速箱手柄是否在经常制动和空档位置。

2发动机的启动2.1打开电源总开关。

2.2起动时间不得超过15秒,每次起动间隔30秒,连续三次仍无法起动应停机检查。

2.3检查柴油机各系统有无漏油、漏水、漏气现象。

2.4检查各手油门搬把,制动搬把是否灵活可靠。

2.5发动机中速空运转3—5分钟检查。

2.5.1机油压力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2.5.2气压表是否达到规定标准,空压机工作是否正常。

2.5.3水、油温表是否达到规定标准。

2.6 确认各部件运转良好后才能全负荷运转。

3.行驶注意事项3.1正线行驶严格《铁路技术规程》对轨道车的行驶规定。

3.2水温未达70摄氏度时,不得高速行驶,变速时应逐级增档、减档。

3.3正确使用离合器,避免挂档时齿轮撞击。

3.4使用逆转机转换行驶方向必须在停车时进行。

3.5不得把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无故不得使用非常制动。

3.6在车下检修时,将发动机熄火,下铁鞋将车轮楔牢。

3.7在牵引重量及运行速度必须严格按照出厂说明书执行严禁超轴、超长、超重、偏载。

3.8与拖车联挂时,不宜跨区间,连续推进时速不宜超过25公里。

3.9在重联运行驶时附挂拖车不得超过两辆。

3.7使用差速器锁时,应低速直线行驶,严禁转弯或猛冲。

4收车后作业4.1停车前,应低速运转3—5分钟,以使各部均匀冷却。

4.2将制动手柄放在制动位置,并用铁鞋楔住车轮前后两侧。

4.3将变速成杆放在空档位置,停止供油,使发动机熄火。

4.4天冷有结冰可能,停机后应将冷却水全部放出,以避免冻裂发动机。

4.5气温低于-20摄氏度以下时将蓄电池取下搬入房内,内免冻坏蓄电池。

重型轨道车年修验收作业指导书

重型轨道车年修验收作业指导书
目测、查记录
每台
制动缸
测量
制动缸行程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75~120mm,全车最大差值≯5mm
查记录
每台
撒砂器
状态
安装紧固。
目测、锤检
每台
测量
砂管距轨面高度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25mm
查记录
每台
手制动
状态
手制动钢丝绳无断股、缠绕和挤伤、灼伤,各部销轴及钢丝绳润滑脂充分,滑轮转动灵活。
目测、试验
每台
排障器
成都铁路局重型轨道车年修验收作业指导书
序号
验收范围
验收项目
验收项点
验收质量要求
技术标准
方式方法
频次
备注
1
传动系统
离合器
测量
摩擦片
厚度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3mm
查记录
每台
中压板
厚度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18mm
查记录
每台
摩擦片
无翘曲。
查记录
每台
中压板
翘曲度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0.2mm
查记录
每台
后压板
翘曲度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主车架
状态
各部无裂纹、变形。
目测、锤检、查记录
每台
转向架
测量
侧挡间隙
间隙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两侧之和为29~35mm
目测、查记录
每台
旁承间隙
间隙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单侧≥3mm,同一转向架左右之和为6~12mm
目测、查记录
每台
状态
垂向液压减震器
无泄漏。
目测
每台
轮对
探伤
车轴探伤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轨道车车辆检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轨道车车辆检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轨道车车辆检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目次一、作业介绍............................................ 3二、车辆检查流程示意图.................................. 4三、检查方法、作业程序、标准............................ 51.检查方法.............................................. 51.1锤检法 .............................................. 51.2手检法 .............................................. 51.3目视法 .............................................. 61.4测量法 .............................................. 62.轨道车检查使用工具.................................... 63.轨道车检查作业顺序及路线.............................. 63.1局部检查顺序 ........................................ 63.2绕车全面检查顺序..................................... 64.轨道车整备检查作业程序................................ 74.1前端检查 ............................................ 74.2走行部左侧检查 ...................................... 74.3后端检查 ............................................ 94.4走行部右侧检查 ...................................... 94.5底部检查 ............................................ 94.6上部检查 .......................................... 10一、作业介绍作业地点:工务段段管线及各停留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动管减压40kPa时能产生制动,且保压1分钟不缓解;制动阀手柄移到缓解位制动缓解时间机不大于35秒;制动管定压500kPa,减压140kPa时不产生紧急制动,自动制动手柄推到紧急制动位时能迅速产生紧急制动;当储风缸风压至700~800kPa时,制动管每分钟泄漏不大于20kPa。
试验
每台
起重机
性能试验
吊臂
状态
无变形和裂纹,润滑脂充足。
目测、查记录
每台
吊钩
探伤
无变形和磨损,磁粉探伤检查无裂纹。
目测、查记录
每台
钢丝绳
状态
润滑良好,无弯折、挤压、电弧灼伤等状态。
目测、查记录
每台
高度限位器
状态
装置完好。
目测、查记录
每台
变幅指示器
状态
装置完好。
目测、查记录
每台
6
液压系统
液压油
测量
油量和油质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状态
安装紧固,无变形;
目测、锤检
每台
测量
排障器距轨面高度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90~130mm
查记录
每台
扫石器
测量
扫石器距轨面高度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20~25mm
目测、锤检、查记录
每台
3
空气制动
空压机
状态
安装紧固,无泄漏、窜油;润滑油油位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查记录
每台
测量
皮带张力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400~750N,同一带轮差值不超过50N
每台
车轴齿轮箱
状态
润滑油油位符合符合技术标准规定;箱体无裂纹,安装紧固
油位不低于刻度线。
目测
每台
测量
箱体中心线与轨面高度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高于水平线25~30mm
查记录
每台
车轴轴承箱
状态
轴头压板锁紧螺栓紧固无松动。
防松锁丝无损伤
目测
每台
基础制动
闸瓦
测量
闸瓦厚度及闸瓦与车轮踏面间隙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厚度≮17mm,同轴闸瓦厚度差≯5 mm;与踏面间隙为5~10mm
状态
作用良好。
目测、试验
每台
运监
状态
安装牢固;显示正确。
目测、试验
每台
轴温
状态
安装牢固,显示正确。
目测、试验
每台
8
轨道车性能试验
发动机
起动试验
发动机起动次数不超过3次;启动后怠速机油压力≥100kpa,机油温度82~107℃(300Ⅱ<110℃),水温≤93℃(300Ⅱ≤95℃)。
试验
每台
制动机
性能试验
状态
辐板无裂纹。
目测
每台
测量
轮缘厚度
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23mm
抽测、查记录
每台
轮缘高度
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28mm
抽测、查记录
每台
轮辋厚度
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23mm
抽测、查记录
每台
踏面擦伤深度
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1mm
抽测、查记录
每台
踏面剥离长度
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一处时≤50mm,二处时≤40mm
查记录
每台
性能试验
发动机额定转速时充风时间不超过3分钟(压力从0升至7温度不高于70℃。
试验
每台
制动软管
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抽验、查记录
每台
制动风缸及管路
状态
无泄漏。
听检
每台
总风缸、副风缸
状态
无积水、无泄漏。
试验
每台
制动阀件、风压表
查记录、试验
每台
钩舌销与销耳
间隙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1mm
查记录
每台
钩舌与钩索铁
磨耗量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7mm
查记录
每台
钩尾销与销孔
间隙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1.5mm
查记录
每台
钩体下磨耗板
磨耗量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1mm
查记录
每台
车钩高度
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845~890mm
抽测、查记录
成都铁路局重型轨道车年修验收作业指导书
序号
验收范围
验收项目
验收项点
验收质量要求
技术标准
方式方法
频次
备注
1
传动系统
离合器
测量
摩擦片
厚度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3mm
查记录
每台
中压板
厚度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18mm
查记录
每台
摩擦片
无翘曲。
查记录
每台
中压板
翘曲度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0.2mm
查记录
每台
后压板
翘曲度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目测、查记录
每台
制动缸
测量
制动缸行程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75~120mm,全车最大差值≯5mm
查记录
每台
撒砂器
状态
安装紧固。
目测、锤检
每台
测量
砂管距轨面高度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25mm
查记录
每台
手制动
状态
手制动钢丝绳无断股、缠绕和挤伤、灼伤,各部销轴及钢丝绳润滑脂充分,滑轮转动灵活。
目测、试验
每台
排障器
校验
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查记录
每台
4
电气系统
蓄电池
状态
外观
蓄电池无鼓胀、破裂、漏液;;
目测
每台
接头
电池接头连接无松动、氧化现象
目测
每台
搭铁线接头
搭铁线接头连接牢固,清洁无锈蚀。
目测
每台
测量
电压
电压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22V
查记录
每台
电解液比重
电解液比重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1.24~1.28
查记录
每台
5
起重机
≯95℃
抽检、查记录
每台
液力传动箱
停站时测量温升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110℃
抽检、查记录
每台
测量
流量符合原车出厂标准值。
查记录
每台
液压回路压力
测量
起重机工作压力21PMa,支腿油路压力15MPa,液压工具回路压力16MPa,应急回路压力15MPa,散热系统水回路压力14MPa,散热系统油回路压力12MPa.
查记录
每台
7
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
机车信号
状态
安装牢固,显示正确。
目测、试验
每台
无线列调
主车架
状态
各部无裂纹、变形。
目测、锤检、查记录
每台
转向架
测量
侧挡间隙
间隙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两侧之和为29~35mm
目测、查记录
每台
旁承间隙
间隙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单侧≥3mm,同一转向架左右之和为6~12mm
目测、查记录
每台
状态
垂向液压减震器
无泄漏。
目测
每台
轮对
探伤
车轴探伤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查记录
每台
洁度NAS-9
目测、查记录
每台
液压胶管
状态
无渗漏油,胶管表面无老化裂纹。
目测、查记录
每台
液压阀件
状态
动作正确,通路无堵塞。
实验
每台
液压支腿及油缸
状态
筒体无变形,焊缝无裂纹;滚轮转动灵活;锁定装置部件齐全,作用良好;油缸无渗漏,活塞杆无变形和拉伤。
目测、查记录
每台
液压工具接口部件
状态
完好无缺损。
目测
每台
空载动作试验回转、变幅、伸缩臂、卷扬动作平稳无卡滞、无杂音,各油缸无泄漏;应急回收试验动作正确,功能正常。
试验
每台
液压支腿
性能试验
低速走形试验动作平稳无卡滞、无杂音,支腿不会出现自动回缩和自由下降,最大走行速度不低于设计速度的80%;应急回收试验验动作正确,功能正常。
试验
每台
9
轨道车试运行
温升试验
车轴齿轮箱
抽测、查记录
每台
轮径差
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同轴≯1mm,同车同转向架≯2mm
抽测、查记录
每台
轮对内侧距
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1353±3mm
抽测、查记录
每台
车钩
探伤
钩舌、钩舌销、钩尾销探伤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查记录
每台
测量
车钩“三态”
开锁、全开、锁闭作用良好。,
全开位220~235mm,闭锁位112~122mm
停站时测量温升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45℃(300Ⅱ≯55℃)
抽检、查记录
每台
车轴轴承箱
停站时测量温升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40℃
抽检、查记录
每台
中间换向箱
停站时测量温升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60℃
抽检、查记录
每台
变速箱
停站时测量温升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120℃
抽检、查记录
每台
分动齿轮箱
停站时测量温升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0.2mm
查记录
每台
中压板
沟痕深度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0.5mm
查记录
每台
后压板
沟痕深度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0.5mm
查记录
每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