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治疗新进展
脑积水治疗新进展

脑积水治疗新进展
脑积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通常引起该疾病的原因是脑内液体的不良循环和代谢障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包括手术干预、药物治疗、侵入性手段等方法。
最近,一些新的研究也提供了希望,并推动着脑积水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对脑积水治疗新进展进行介绍。
1. 神经调节技术的发展
神经调节技术是指利用电或化学刺激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研究表明,神经调节技术可以促进脑内液体的循环和代谢,从而改善脑积水病人的病情。
目前,神经调节技术的种类非常丰富,其中包括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交流电刺激等。
大量的研究证明,神经调节技术对脑积水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
2. 舒张抑制治疗的应用
舒张抑制是指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来抑制脑内液体的产生和分泌。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舒张抑制治疗对脑积水病人的治疗效果也非常显著。
其中,利用一种叫做舒张抑制激素的药物来控制脑内液体的分泌,被广泛应用于脑积水的治疗。
这种药物可以有效地减少脑内液体的产生,从而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 靶向性手术技术的出现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一些针对脑积水的靶向性手术技术。
这些技术主要是通过显微镜或其他手术器械的辅助下,对病人脑内液体的流通路径进行精细调整,使其能够更加顺畅地流通。
目前,靶向性手术技术已经应用于许多脑积水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总结。
脑积水治疗新进展

脑积水治疗新进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脑积水治疗领域也迎来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脑积水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通常由于大脑脑脊液的产生过多或者排出受阻而导致。
脑积水会引起头痛、恶心、呕吐、步态异常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
对于脑积水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被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成果。
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一直是治疗脑积水的主要方法之一。
传统的手术治疗包括脑室分流术和第三脑室切开术等。
脑室分流术是通过植入导流管将脑室内的脑脊液引流至其他部位,以减轻脑积水对大脑的压迫。
这种治疗方法已经应用了几十年,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传统的脑室分流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手术创伤大、感染率高、导流管堵塞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新的手术治疗方法被提出并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微创手术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手术治疗方法,它通过微小的切口和引入微型内窥镜等器械,实现了对脑积水的治疗。
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感染率低等优势。
微创手术技术被认为是治疗脑积水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相信它将会在未来的脑积水治疗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二、药物治疗除了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也是治疗脑积水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利尿药物来减少脑脊液的分泌,从而减轻脑积水的症状。
这种治疗方法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对于严重的脑积水病例效果并不理想。
寻找新的药物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重点之一。
近年来,一些新型药物被应用到脑积水的治疗中,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
一些神经保护药物被证实可以减轻脑积水对大脑神经元的损伤,改善患者的症状。
一些新型利尿药物也被发现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脑积水患者效果显著,为他们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虽然这些药物治疗方法还处于研究阶段,但它们的出现无疑为脑积水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三、介入治疗除了传统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也是近年来脑积水治疗的一个新的方向。
脑积水治疗新进展

脑积水治疗新进展脑积水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指的是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内因各种原因而引起的潴留,导致脑室扩张、颅内压增高等症状。
脑积水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开颅手术和脑室室内引流术等传统方法,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脑积水治疗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内窥镜技术在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内窥镜技术能够通过小切口插入脑室内,直接观察和治疗脑室内的病变,如脑室内肿瘤、囊肿等。
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内窥镜技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为脑积水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
脑室内引流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脑室内引流术通常是通过椎管或外ventriculostomy,将脑室内积聚的脑脊液引流到体外,从而缓解脑积水症状。
传统的脑室内引流术主要采用硅胶管,但存在堵塞、感染等问题。
现在,一些新型材料的应用使得脑室内引流术的效果更加稳定和可靠。
使用抗堵塞和抗感染功能的导管,可以减少发生感染和堵塞的风险。
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也在脑积水治疗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微创手术的目的是通过小切口和精细的操作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常见的微创手术技术包括腹腔腔镜辅助内窥镜技术和经鼻腔镜技术等。
这些技术使得脑积水手术的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并且保留了正常组织结构,有助于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
创伤性脑积水也有了更新的治疗方法。
创伤性脑积水是由于颅脑外伤导致的脑室内积聚脑脊液而引起的。
过去,对于创伤性脑积水的治疗主要是控制颅内压和脑脊液排出,但近年来,一些新药物的应用使得创伤性脑积水的治疗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些神经保护剂和抗炎药物在创伤性脑积水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可以帮助减轻脑损伤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脑积水治疗领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内窥镜技术、脑室内引流术、微创手术技术以及创伤性脑积水治疗的新方法等都为脑积水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手术风险等因素。
脑积水术康复 案例

脑积水术康复案例脑积水术康复案例案例一:患者小明,32岁,因脑积水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后,小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日常生活功能。
康复师设计了一套综合训练方案,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认知训练等,经过3个月的康复治疗,小明的生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案例二:患者张先生,45岁,脑积水手术后出现语言障碍。
康复师采用言语疗法,通过渐进式语言训练,帮助张先生逐步恢复语言能力。
经过数月的治疗,张先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改善,能够与人正常交流。
案例三:患者李女士,50岁,脑积水术后出现步态不稳。
康复师为李女士设计了步态训练方案,包括平衡练习、行走训练等。
经过连续几个月的康复训练,李女士的步态逐渐稳定,能够独立行走。
案例四:患者王先生,60岁,脑积水术后出现认知障碍。
康复师制定了认知训练计划,包括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等。
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王先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明显改善,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案例五:患者赵女士,55岁,脑积水术后出现肌力减退。
康复师为赵女士设计了肌力训练方案,包括抗阻力训练、肌肉协调性训练等。
经过几个月的康复训练,赵女士的肌力明显增强,能够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
案例六:患者陈先生,40岁,脑积水术后出现感觉障碍。
康复师采用感觉训练方法,包括触觉训练、温度训练等,帮助陈先生逐步恢复感觉功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陈先生的感觉障碍有所改善。
案例七:患者刘女士,48岁,脑积水术后出现平衡障碍。
康复师为刘女士设计了平衡训练方案,包括平衡器械训练、平衡动作训练等。
经过几个月的康复治疗,刘女士的平衡能力明显提高,能够更加稳定地站立和行走。
案例八:患者杨先生,50岁,脑积水术后出现手部功能障碍。
康复师为杨先生制定了手部康复训练方案,包括手指灵活性训练、手部协调性训练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杨先生的手部功能得到显著改善,能够独立完成各种手部动作。
案例九:患者周女士,55岁,脑积水术后出现语言理解障碍。
康复师采用语言理解训练方法,通过逐步加深难度的理解练习,帮助周女士逐渐恢复语言理解能力。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附13例分析

Ke y Wo r ds Hy d r o c e p h a l u s : S u r g e r y t e c h n i q u e s : Ve n t r i c u l o p e r i t o n e a l s h u n t t i n g
脑 积水是 神经 外科 的常见 病 , 属 于 良性病变 , 患 病率 1 ~1 . 5 l _ ] ] 。对 于脑 积 水 的治 疗 , 目前 主要 采用脑 室一 腹腔 分 流术 。2 0 1 1年 1 O月一2 0 1 2年 1 O 月我 院对 1 3例脑 积水 患 者 采 用脑 室 腹 腔 分 流术 进 行 治疗 , 取得 了满 意 的效 果 , 现总结 如下 。
r o w i n a l l c a s e s . C o n c l u s i o n s :v e n t r i c u 1 o p e r i t o n e a 1 s h u n t t i n g i s a n e f f e c t i v e me t h o d f o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h y d r o c e p h a l u s .
脑积水治疗新进展

脑积水治疗新进展脑积水是指脑室内液体积聚过多,导致脑室扩张和颅内压升高的一种疾病。
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近年来,人们在脑积水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药物治疗方面,随着对脑积水病因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一些药物可以帮助改善脑积水的症状。
脑积水患者常常伴随着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而某些抗头痛药物和抗呕吐药物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些利尿药物也可以帮助患者排除过多的脑室内液体,缓解脑积水的症状。
人们还在研究一些新的药物治疗脑积水,如促进脑部液体循环的药物和抑制液体分泌的药物等,这些药物可能会成为未来治疗脑积水的新选择。
手术治疗方面,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人工植入脑室分流装置来帮助脑积水液体排出体外,从而减轻症状。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手术治疗方法也被引入到脑积水的治疗中。
内镜下脑室成形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新型手术方法。
这种手术通过微创技术在脑室内放置一个内窥镜,然后利用内窥镜引导下的工具对脑室内的积液进行引流和清理,从而达到治疗脑积水的目的。
相比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内镜下脑室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合于一些年轻患者和治疗初期的患者。
还有一种称为特殊减压术的新型手术治疗方法也在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
这种手术不需要植入分流装置,而是在脑室壁下做一道横向切口,将脑室与蛛网膜下腔相连,实现脑室内液体的排放。
这种手术治疗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不需长期植入器械等优点,适用于一些特殊病例和手术条件有限的患者。
脑积水的治疗在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药物治疗方面,新的药物正在不断研究和开发,有望成为未来治疗脑积水的新选择。
手术治疗方面,内镜下脑室成形术和特殊减压术等新型手术方法在临床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脑积水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由于脑积水的病因复杂,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宋虎杰教授治疗脑积水的经验

咸阳 724 ) 106
宋虎 杰
摘
要: 总结 宋虎 杰教 授 治疗脑 积水 的经验 , 其认 为脑 积水 的病 机 关键在 于“ 血 阻络 , 窍不 通 , 瘀 脑
水湿停积 ” 在 此基础 上创 立 了一 套全 新 的 中医 中药 治疗方 案—— “ , 三位 一体 疗 法 ” 即运 用 脑康 灵 系列 , 药物 内服 , 脑康 灵 外用 膏外敷 头部 , 并配合针 灸、 推拿 以化瘀 通 经、 窍利水 , 开 临床取 效 满意 。 关键词 : 积水 ; 脑 中医疗法 ; 宋虎 杰教授 ; 经验
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为证 明脑康灵系列药物
体疗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前西医学对脑积水的治疗仍没有特效药物 , 到底对脑积水有没有疗效 , 宋虎杰教授专门组织设
收稿 日期 :0 9—0 2 修 回 日期 :0 9—0 0 20 6~ 5; 20 7— 2 作者 简 介 : 张迎 ( 93一), , 读 硕 士 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 西 医结 合 治 疗 脑 病 。 18 女 在 中
一
l 一
第2 7卷 第 1 期 21 0 0年 2月
甘 肃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J GAN U C L GE 0F T M . S OL E C
中图分 类号 : 2 7 7 2 7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号 :0 3—8 5 (0 0) l 0 0 — 3 R 7 .4 . A 10 4 0 2 1 0 一 0 1 0
宋虎杰教授为西安 中医脑病医院 院长 、 国残疾 中
临床 以利 尿 剂 ( 氮 酰胺 为首 选 ) 激 素为 主。 以 醋 、
人康复协会小儿 脑瘫专业委员会理事 、 中国康 复医学 上这 些药 物可 缓解脑 积水 症状 , 但持久 疗效 尚待 观 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管 察。而手术治疗也以急进型高颅压型脑积水为主 ,
脑积水治疗新进展

脑积水治疗新进展脑积水,又称脑脊液潴留症,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疾病。
脑积水患者往往会出现头痛、呕吐、眩晕、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目前,脑积水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也日渐兴起。
本文将就脑积水治疗的新进展进行探讨,希望能给患者及其家人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脑积水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消炎药、脑脊液吸收剂等。
利尿剂可以帮助患者通过尿液排除多余的体液,从而减轻脑部的压力。
消炎药可以减轻脑积水引发的炎症反应,减少症状的发作。
脑脊液吸收剂则可以帮助促进脑积水患者体内脑脊液的吸收,从而减轻症状。
近年来一些新型药物也逐渐应用于脑积水治疗,如神经营养剂、细胞活化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神经组织,改善脑积水患者的神经功能。
二、手术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手术治疗也是脑积水的常用治疗方式。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脑室分流术、第三脑室穿刺术、脑室药物灌注等。
脑室分流术是通过在患者的脑室和腹腔之间植入导管,从而帮助脑积水患者排出多余的脑脊液,减轻症状。
第三脑室穿刺术则是通过在患者的第三脑室内放置导管,以促进脑脊液的排出。
脑室药物灌注则是将药物注入患者的脑室内,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近年来一些新型手术方式也逐渐应用于脑积水治疗,如微创手术、激光手术等,这些手术方式可以减少创伤,缩短恢复时间,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三、新进展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方式也在脑积水治疗中得到了应用。
其中比较突出的进展包括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微创治疗等。
基因治疗是指通过改变脑积水患者的基因表达,以达到治疗目的。
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表明,基因治疗可以对脑积水的治疗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对某些遗传性脑积水患者。
干细胞治疗是指通过注射干细胞到脑积水患者体内,以帮助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改善病情。
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干细胞治疗可以对脑积水患者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进展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16期脑积水是一种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
常常有脑室扩大或者颅内压增高。
脑积水常见的症状主要有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以及认知障碍,还可见失明及意识障碍等。
脑积水在新生儿中发病率为0.3%~0.4%。
大多数脑积水需要手术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术应用最为广泛。
脑积水病因及分类按年龄分类可分为成人脑积水和儿童脑积水;按压力分类可分为高颅压脑积水和正常压力脑积水;按部位可分为脑外脑积水和脑室内脑积水;按发病缓急分类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脑积水;按临床症状分类可分为症状性、无症状性脑积水;当脑积水由于脑脊液循环通路的梗阻,引起吸收障碍,出现梗阻部位以上的脑室系统扩大,称为非交通性脑积水。
脑积水诊断临床表现:脑积水临床症状有头痛、恶心、呕吐、视盘水肿、共济失调、视物不清、智能障碍、步态不稳、尿失禁等。
儿童脑积水常见头皮变薄、头颅增大、前囟饱满、头皮静脉怒张、“破罐音”落日现象等。
腰椎穿刺压力:颅内压高于正常值(儿童40~110mmH 2O,成人80~180mmH 2O)。
正常压力脑积水可在正常值范围,梗阻性脑积水严禁做腰椎穿刺测压。
影像学诊断标准[1]:脑室增大,额角最大宽度/颅的最大宽度(Evans 指数)>0.33,脑室周围可出现低密度间质性水肿带。
额角变锐<100°,颞角宽度>3mm,基底池、脑沟受压或消失。
其他特殊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
鉴别诊断脑积水与脑萎缩由于均存在脑室扩张,容易混淆,容易发生误诊[2]。
梗阻性脑积水的脑室扩张是以中心性扩张为主,侧脑室前角可形似气球样改变。
而脑萎缩的脑室扩张组织变形不大。
冠状、水平位片,脑萎缩侧脑室顶部夹角>140°,脑积水侧脑室顶部夹角<120°。
脑积水时多合并颅内高压,脑沟可变浅,但脑池不扩大;而脑萎缩时,脑池扩大,脑沟可变深[3]。
目前,随着CT 与MRI 的普及,通过CT或MRI进行脑积水鉴别诊断已经不难,需要注意的是脑积水和原发病的治疗。
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4]脑室-腹腔分流术:①适应证:各种类型的脑积水。
若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也可行脑室-腹腔分流,但如含量过高有堵塞阀门装置的可能,不适合做该分流手术。
②禁忌证:颅内感染,腹腔炎症、腹水,妊娠期。
手术区内(头、颈、胸、腹部)皮肤有感染者。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①适应证:交通性脑积水。
②禁忌证:梗阻性脑积水。
脑积水手术方式脑积水手术治疗:脑室-心房分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和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等。
脑室-心房分流术近年来开展较前有所减少,现常用的手术方式主要为脑室-腹腔分流术、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
分流术常见并发症分流管堵塞:分流管堵塞是脑脊液分流术最常见的并发症[5]。
有报道认为分流管堵塞概率为28.6%~46.9%,分流管堵塞可发生于手术后的任何时间,于术后近期堵塞最为常见。
可发生在任意一端或者两端。
①脑室端即分流管近端堵塞[6]:可由脑室导管尖端的脑组织碎片、血块、增生、脉络丛包裹分流管,纤维素渗出物等原因引起。
②腹腔端即分流管远端堵塞:主要由于腹腔感染而形成假性囊肿或者分流管腹腔端被大网膜包裹造成。
术后分流管堵塞多见于分流早期,并且术后时间长,分流管堵塞率降低。
感染:脑室-腹腔分流术感染率报道差别较大,有报道认为[7-10],脑室-腹腔分流术感染率为4.3%~11.22%,大多数学者报道感染率在10%左右。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感染率,有的报道认为6%,有的学者报道感染率为1%。
均低于脑室-腹腔分流术[11]。
分流术感染死亡率高,即使感染得到控制,仍然会遗留一系列神经功能后遗症。
控制术后感染关键在于无菌操作,加强手术前、中、后的无菌操作能降低术后感染率。
感染发生后应该积极寻找致病菌,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报道葡萄球菌为感染最为常见的致病菌[12],最常见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5.7%),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2.9%)。
甲氧西林耐药率为83.3%。
对于不能控制的感染应尽早取出分流管,择期或采用其他术式及方法治疗。
分流过度或不足:分流过度或不足主要为分流管选择不当引起,有学者认为还可能与术后低颅压部分蛛网膜下腔再通有关[13]。
近来随着分流管的发展,特别是可调压分流管的出现,分流过度脑积水治疗新进展庞鸣琰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神经外科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9.16.002摘要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脑积水的治疗近年来一直在发展,目前各分流手术均有一定疗效,以脑室-腹腔分流术开展得最为广泛。
对于交通性脑积水,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的优势明显,可作为脑室-腹腔分流术以外的手术方式选择。
关键词脑积水;治疗;新进展6临床进展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发生率已经有明显的下降[14-15]。
常见的为低颅压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体位性的头痛,平卧后可缓解。
部分患者可因为过度分流引起硬膜下积液,甚至血肿形成。
而分流不足主要表现为术后CT或MR脑室未见缩小或症状无改善,现由于可调压分流管的应用,术后可反复调压[16],使得这些情况可得到完全解决。
腹腔并发症:常见的腹腔并发症包括肠梗阻、内脏穿孔、肠穿孔、分流管周围假性囊肿、膀胱穿孔、分流管经肛门脱出、分流管完全脱入腹腔等。
术后患者出现病情变化应该积极寻找原因,尽快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行肠穿孔修补、祛除分流管等。
癫痫:目前有报道认为[17],术后出现癫痫是由于术中穿刺损伤大脑皮层引起,特别是反复穿刺的病例更容易出现,额角穿刺较枕角穿刺更容易出现。
手术操作应轻柔,尽量1次成功,术前、术后预防使用抗癫痫药物。
目前常见手术的优缺点脑室-腹腔分流术是将脑脊液从脑室引流到腹腔中的一种术式。
该术式开展时间较长,已有上百年历史,并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及分流管材料的发展,加上长期的临床实践,被大多数医生所认同。
该术式可适用于各种类型脑积水,广大神经外科医生均已经掌握,能在基层开展此项手术。
虽然脑室-腹腔分流术有很多优点,但仍然存在许多并发症[18]。
如术后过度分流及分流不足;引流管和脑脊液刺激胃肠道可造成患者腹痛、腹胀、腹泻等,甚至损伤内脏,造成肠梗阻、肠穿孔等疾病;术后分流管堵塞,部分患者因反复分流管堵塞而需要多次手术治疗,加重了患者负担以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部分患者因术后出现反复感染,需要拔除分流管,甚至因为病情需要而进行脑室外引流手术。
罕见的分流管移位还可见移位至中心静脉[19],造成严重后果。
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是将第三脑室底造瘘重新形成新的脑脊液循环通路的一种手术方法。
有学者认为,此方法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方法[20]。
与其他传统术式相比,其优点:①手术打通了一条通路,三脑室内脑脊液从造瘘口引入到蛛网膜下腔,从而经蛛网膜吸收,此分流手术通路符合脑脊液生理循环。
术后患者低颅压情况较为少见,手术效果良好。
②手术的损伤小,患者心里容易接受,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不需要放置植入物,特别是对于儿童,此术式不存在因其生长发育需要二次手术换管的情况。
③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此术式不需要放置植入物,无排异反应,因此术后并发症较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分流手术。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是将脑脊液从腰大池引入腹腔内的一种术式。
该术式的优点:①手术安全、简便、手术时间短,因腰椎穿刺为神经外科最基本操作,较脑室穿刺更为简单。
②完全在脑外操作,避免了其他分流手术因损伤脑组织所引起的并发症。
③分流管堵塞主要原因为脉络膜的包裹,腰大池无脉络膜,分流管堵塞的概率降低。
④局麻下可进行手术。
⑤分流管经行路径较脑室腹腔分流短,手术时间短,减少了分流管污染和术后感染的概率。
⑥腰大池-腹腔分流术脑脊液循环通路仍然与生理状态相似,正常生理状态下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侧脑室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经中脑导水管进入第四脑室,经正中孔和外侧孔进入脑与脊髓蛛网膜下腔,进入上矢状窦从而进入静脉系统。
比较脑室-腹腔分流术,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更加符合人体脑脊液循环生理状态。
对于交通性脑积水,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的优势明显,可作为脑室-腹腔分流术以外的手术方式选择。
参考文献[1]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中国脑积水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2013版)[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6).[2]苟辉亮.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误诊为脑萎缩的CT诊断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5):529-530.[3]谢超.外伤后正常压力脑积水与外伤性脑萎缩的鉴别[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4):851-852.[4]史玉泉,刘承基.神经外科手术图解[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59-461.[5]Reddy GK,Bollam P,Caldito G.Long-termoutcomes of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hydrocephalus[J].WorldNeurosurg,2014,81(2):404-410.[6]唐太昆,宋黎,常魏,等.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附37例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8(2):78-79.[7]Abouhashem S,Taha MM,Ismail A,et p-aroscopic revision of the distally obstructed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J].Turk Neuro-surg,2013,23(1):61-66.[8]王玉玉,李刚,李毅.4种神经内镜手术方法治疗脑积水临床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4,27(43):3575-3679.[9]Reddy GK,Bollam P,Caldito G.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surgery and the risk ofshunt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hydrocepha-lus:long-term single institution experience[J].World Neurosurg,2012,78(1-2):155-163.[10]Bloch O,McDermott MW.Lumboperitonealshu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normal pressurehydrocephalus[J].J Clin Neurosci,2012,19(8):1107-1111.[11]Konstantelias AA,Vardakas KZ,Polyzos KA,et al.Antimicrobial-impregnated and-coat-ed shunt catheters for prevention of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hydrocephalu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Neu-rosurg,2015,112(5):109-112.[12]陈江生,李志祥,马文斌.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处理方式的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3):97-98.[13]张云鹤,常莉莎,付爱军,等.可调压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交通性脑积水[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7):1101-1103.[14]吴雷,邓志锋,刘越,等.使用可调压分流管治疗脑积水39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18):3385-3387.[15]蒋宇钢,张明铭.难治性脑积水分流管堵塞伴感染的神经内镜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9):522-524.[16]张云鹤,吕淑娟.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防治对策[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3):233-235.[17]魏俊吉,徐淑军,江玉泉,等.脑积水的外科治疗及其并发症[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4(4):181-182.[18]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71.[19]王开,银公敬,翟付强.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分流术70例术后并发急性脑肿胀防治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27):6711-6712.[20]Toma AK,Papadopoulos MC,Stapleton S,etal.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outcome of shuntsurgery in idiopathic normal-pressure hy-drocephalus[J].Acta Neurochir(Wien),2013,155(10):1977-19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