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扩建道路的路线及路面路基设计

合集下载

G211沿河黑獭至印江县城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与路基路面设计分析

G211沿河黑獭至印江县城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与路基路面设计分析

34总433期2017年第19期(7月 上)收稿日期:2016-12-29作者简介:曾令钊(1984—),男,工程师,主要从事道路桥梁设计工作。

G211沿河黑獭至印江县城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与路基路面设计分析曾令钊(铜仁市公路勘察设计院,贵州 铜仁 554300)摘要:结合沿河黑獭至印江县城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多种路线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选出最佳设计方案。

同时,对路基路面进行勘察评价,制定改造方案。

经过分析比较并结合地方政府意见,同意采用K 线方案,路基采用标准横断面型式,并需要完善排水、支护等配套设施。

关键词: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路基路面设计中图分类号:U418.8文献标识码: B0 引言公路改扩建工程受到原有结构的限制以及环境的约束,工程较为复杂,技术难度高,所以需要根据改扩建项目的特征选择适宜的技术指标,科学设计路线方案,充分利用原有基础,降低工程造价。

本文结合G211沿河黑獭至印江县城公路改扩建工程实际情况,阐述路线和路基路面设计思路与方法,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1 工程概述G211沿河黑獭至印江县城公路改扩建工程起于重庆081县道K22+730处,途经黑獭、沿河县城、天宫井、三岔、黑岩门、铅厂、凤凰山(沿河与印江两县交界处,桩号为K52+660)、红木树、沙子坡镇、杉树乡、板溪镇、万家沟、终点印江县城,接G352(现S304新民至印江县城段公路改扩建工程K47+020处),路线全长104.72841km (其中沿河境52.66km ,印江境52.068km )。

2 路线设计方法与思路2.1 选线原则2.1.1 对于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改扩建工程中的难点就是路线设计,如果想要设计完后的路线更加科学合理,就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大局观,统筹规划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所有的设计一定要以实际的施工环节作为基础,设计技术中使用的数据以及指标一定要以实际数据为基准。

路线的设计一般应从平面、横断面以及纵断面方面进行。

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拓宽设计探讨

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拓宽设计探讨

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拓宽设计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逐渐加快,全国很多城市规模都呈现“爆炸式”增长,因此部分原有城市外围的公路会被包围在城市内部,导致公路的功能多元化、通车量、行车环境等发生重大变化,必须对公路经过拓宽设计改造才能适应城市公路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就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拓宽设计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公路改扩建;路基路面;拓宽设计;1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拓宽设计概述首先在高速公路的拓宽改造工程的路基拼接技术中,路堤的填筑与拼接是整个工程中的基础重点。

我们知道,路堤是路基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组成部分。

在施工中需要注重有关路堤部分,例如路堤的填筑和拼接,保证做好相关的施工工作,便是从根本上保证整个高速公路拓宽改造工程中的路基质量,也为之后的路基拼接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

要明确对于路基的认识,就更应该保证路基的填筑和拼接施工的质量。

对于施工中的路堤可能存在缺陷以及缺少填筑的部分,需要根据实际的尺寸、规格进行填筑施工,使其可以满足之后路基拼接工作的基本要求。

其次,路堑的拓宽也应当达到有关标准。

在路堑的拼接作业过程中,依据之前的有关经验科学地确定边坡线。

依照设计图的尺寸,实施路堑的拓宽作业,这样不但能够提升路堑的施工质量,还能够保证路基拼接期间的质量达到有关要求。

另外还应当做好之前路面的评测工作。

在当前的高速公路拓展改造项目中,大多是基于之前的路面实施路基的拼接改造,进而增加高速公路路面宽度。

为此,旧路面的状况是能否实施拓宽改造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作业前应当全面评估旧路面的状况,对于能够实施拓宽改造的旧路面,必须在施工之前进行处理,让其便于后期进行路基拼接作业。

这样可以节省资金成本和实践成本,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率。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旧路面,要进行全面的拆除,尽快进行相关的新建工程。

2 路基路面拓宽设计方案2.1横断面设计首先,我们要根据项目调研的情况,科学合理的对路基标准横断面进行设计。

其次,在公路项目的中央分隔带出现变宽或变窄的情况下,应该以线型设计方式为主。

路基、路面施工图设计原则

路基、路面施工图设计原则

路基、路面施工图设计原则改建合同段标准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km/h,路基全宽41m,其中中间带宽3.5m(含左侧路缘带0.75m×2),单向行车道宽3.75m×4,硬路肩宽3.0m(含右侧路缘带0.5m),土路肩宽0.75m。

中央分隔带为凸型,路面横坡2%,土路肩横坡4%。

1 路基设计原则路基设计针对扩建工程特点,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基土的性质等,并结合旧路基现状,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安全经济、造型美观、顺应自然、与环境景观相协调的原则;做到“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小程度地影响、最强力度地恢复”,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重视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

具体设计原则如下:1)路基设计应在对公路沿线地质、水文、地形、气象等自然条件全面调查研究,充分搜集原施工图、竣工图及现有路基施工养护资料,对旧路基进行合理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并做好路基路面综合设计。

2)确保路基、路面排水通畅。

3)路基设计方案应尽可能减少征地、拆迁。

4)土源是昌金改扩建公路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应本着少占农田、保证质量、节约投资的原则。

开挖旧路的土方应尽量加以利用。

5)边坡坡面防护以保证边坡稳定为前提,以固土为本,以绿色为主。

路基防护工程应根据当地水文情况、工程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来源,选用经济、合理、美观实用的工程措施,在边坡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植草面积,减少圬工防护。

1.1 路基标准横断面布设及加宽超高方式1)路基标准横断面:本项目主线为四车道改扩建成八车道工程,标准整体式路基宽41米。

标准整体式41米宽路基组成:0.75(土路肩)+3m(硬路肩)+4×3.75m(行车道)+0.75m(路缘带)+2m(中分带)+0.75m(路缘带)+4×3.75m(行车道)+3m (硬路肩)+0.75(土路肩)。

两侧整体式拼宽八车道路基标准横断面2)路基加宽方案:本段全路段采用两侧拼宽方式。

公路工程中改扩建公路路线以及路面路基设计

公路工程中改扩建公路路线以及路面路基设计

公路工程中改扩建公路路线以及路面路基设计发布时间:2022-09-15T04:40:56.128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19期作者:覃浩城[导读] 随着经济的增涨、社会的发展,交通量迅速提高,对公路等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原有公路的路况和等级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交通的需求。

因此,升级改造公路的使用功能和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对原有公路进行改扩建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梧州市长洲区建设局广西梧州 543000摘要:随着经济的增涨、社会的发展,交通量迅速提高,对公路等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原有公路的路况和等级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交通的需求。

因此,升级改造公路的使用功能和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对原有公路进行改扩建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改扩建公路;必要性;路线一、改扩建工程设计原则1.1 改扩建设计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单侧分离、单侧拼接、两侧拼接等方式。

不同的改扩建设计方式均有各自独有的特征,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

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扩建设计方式尤为重要。

通常情况下,对山岭重丘高速公路区域,考虑到施工组织以及隧道扩建方案等因素的影响,采取的主要扩建设计方式为单侧加宽法。

1.2 在改扩建工程设计前,设计人员还应对施工路段进行细致全面的考察,并对考察结果进行分析,结合总体布局方案,对路线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工程所需。

1.3 在改扩建工程设计中,安全性是首要条件,也是开展一切施工的前提。

因此,在设计方案的明确过程中,相关单位应对工程的安全性方面做出科学的评价,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保障工程得以顺利竣工。

1.4 针对不同的路段,所采取的扩建模式也是不尽相同的,对大桥等大型构造物所处的区域,应对地形特征以及构造物特征进行综合权衡,多种方案进行比对分析后选取最佳的设计方案;对隧道路段则采取局部分离的扩建模式效果较为理想。

此外,还应注意的是,不管何种路段,扩建后路段的各项技术指标均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1.5 对于一些特殊地段,比如事故易发路段或水坝等区域,应将老路原位改建方案与新采纳改建方案进行综合比对,选取最优方案,确保工程安全有序实施。

改扩建工程路基施工方案

改扩建工程路基施工方案

改扩建工程路基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改扩建工程旨在提升既有道路的使用性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工程范围包括路基加宽、排水设计优化、防护加固等多项内容。

通过本次施工,预期将显著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增强安全性,并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二、施工现场调查在施工前,需对现场进行详细调查,了解既有道路的结构状况、排水系统、地下管线等情况。

通过现场勘查,收集基础数据,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三、路基排水设计排水设计是路基施工中的关键环节。

需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合理布置排水沟、边沟等排水设施,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避免对路基造成损害。

同时,考虑设置排水泵站,应对极端天气情况下的排水需求。

四、路基加宽技术路基加宽是本次改扩建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加宽过程中,需确保新旧路基的紧密结合,避免出现沉降不均等问题。

可采用台阶式开挖、钢筋连接等技术手段,增强新旧路基的整体性。

五、路基填筑与压实填筑材料的选择和压实质量直接关系到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应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填筑材料,如砂砾、碎石等。

同时,采用先进的压实设备和技术,确保路基的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六、路基防护与加固针对路基可能出现的冲刷、滑坡等问题,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如设置挡土墙、护脚墙等结构,增强路基的稳定性。

同时,可采用注浆加固、锚杆加固等技术手段,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

七、路基质量检测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路基质量检测,包括压实度、含水量、CBR 值等指标。

通过检测数据的分析,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路基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八、安全与环保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设置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和过往行人的安全。

同时,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如设置防尘网、减少噪音污染等,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本改扩建工程将实现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提升,为道路交通的顺畅与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改扩建公路路面设计优化措施

改扩建公路路面设计优化措施

改扩建公路路面设计优化措施一、改扩建公路的概况和分析改扩建公路相比新建公路,对工程技术的要求更加复杂,需要结合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需要分析公路自身的特点,周围环境,地质情况,公路四周经济发展情况等。

比如说,以改扩建某条公路为例,全程需改扩建的路段为8.5km,属于省级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同时也是当地的城市主干道,主要负责了这个区域的主要出行和交通任务。

因旧路损坏严重,通行能力不能满足现阶段使用要求。

现拟将其升级为一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在交通运输及居民出行上都无法满足实际的要求,因此长时间投入运用的公路都是超负荷运行,路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车辙、拥包、龟裂、网裂、路基塌陷等问题,要缓解交通压力,就要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通行方式,因此需对此条路线进行改扩建处理。

二、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优化的意义1.提高公路路面建设和桥涵工程联结的质量公路建设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我国城市的发展历程,都离不开公路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这也验证了公路交通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和重要性。

改扩建公路施工过程中,路面路基的设计是核心的技术关键,通过利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提高改扩建公路的路面工程质量,也有利于提高公路路面建设和桥涵工程联结的质量。

2.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路基路面是公路施工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公路使用功能和作用的保障和基础,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表现在路基强度和路基稳定性两个方面。

路基强度主要负责大负荷车流量以及公路运输量,路基强度满足要求后,才能在大流量的交通运输中保证公路使用安全,不会受到破坏,如果路基的强度较差,则也导致公路承载能力的下降,导致路基局部遭到极大的破坏,引发严重的质量问题。

就本次研究工程来说,原公路已经出现了塌陷、损坏等情况,也因此极易引发交通事故,通过合理的设计优化,能够提高公路的强度,不仅能够满足交通运输的承载力,也能延长公路投入使用的寿命。

公路改扩建路线设计要点

公路改扩建路线设计要点

公路改扩建路线设计要点发布时间:2022-01-20T07:29:51.781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30期作者:邹川[导读] 旧公路已经被限定在特定的地质水文条件下,原有的路线走向、主要材料以及施工工艺等均会对改扩建造成影响。

四川省蜀桥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摘要:如今,越来越多的公路面临改扩建,而改扩建中的路线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改扩建后的使用效果,因此必须引起相关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结合以往经验,积极总结在路线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从而保证设计质量。

基于此,本文将简单介绍改扩建公路路线的设计要点,探讨改扩建公路路线的设计要点,希望研究内容能够为同类工程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前言随着我国大力投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贯穿城乡的公路网已经基本形成,然而,一些早期的公路项目却逐步落后于社会发展,甚至难以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

所以,针对旧公路进行恰当的改扩建必不可少。

旧公路的改扩建与新建公路存在较大不同,旧公路已经被限定在特定的地质水文条件下,原有的路线走向、主要材料以及施工工艺等均会对改扩建造成影响。

一、我国公路路基改扩建加宽现状我国的公路路基施工中的改扩建技术还处于发展的前期,虽然我国很多地方的公路已经实行了改扩建施工,也从国外的施工案例中取得了先进的经验,并在我国的施工当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根据现在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发现,许多外部因素会对路基改扩建施工造成很多影响,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在施工中,设计思维方式和施工技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从当前的施工现状可知,在对公路进行改扩建的时候,旧道路存在着各种类型的问题,致使施工难度增大,很多公路进行改扩建后,汽车在路面上行驶使导致路面出现了沉降裂缝等问题。

对此,要加强对改扩建技术的研发和设计,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1]。

二、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一般规定对于改扩建项目的路线设计工作,需要以总体设计方案为依据,充分结合公路实际情况与改扩建基本要求,选择适宜的指标。

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难点的分析

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难点的分析

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难点的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路交通建设成为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改扩建公路路基和路面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舒适性。

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也面临着诸多难点和挑战,本文将对这些难点进行分析。

一、地质条件复杂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的难点之一是地质条件复杂。

地质条件是指地表和地下的地质环境,包括土层类型、地下水位、地下岩层等情况。

地质条件复杂会增加设计者对地基和路基的稳定性分析和施工技术要求。

在软土地区,需要采取加固措施,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在岩层地区,需要针对岩石的物理特性进行设计,并考虑岩石的开挖和爆破等施工工艺。

二、环境影响评价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还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在城市地区,公路改扩建可能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如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水资源等。

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环境因素,根据国家相应的环评指标要求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三、交通管理和安全保障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还需要进行交通管理和安全保障。

改扩建工程可能需要对已有交通进行临时通行管控,需要保障施工人员和过往交通的安全。

在城市地区,尤其是在繁忙的交通节点,交通管理和安全保障的难度更大。

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交通管控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交通秩序井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耐久性和维护成本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还需要考虑路面的耐久性和维护成本。

路面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

设计者需要选择合适的路面结构和材料,充分考虑路面的承载能力、抗裂性、防水性和耐久性等指标,以确保路面长期稳定使用。

设计者还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成本和施工工艺,确保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维护成本。

五、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需要密切关注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和新的设计理念不断涌现,设计者需要及时跟进并灵活运用,以提高公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9 -
工 程 技 术
根据以往经验分析,公路改扩建涵盖两层意义,第一是对现有公路改扩建,实现原有公路等级提升,通过提高原有路线的线形指标与技术指标,进行行车条件改善;第二是扩容现有公路,提升设计速度或增设车道,利用扩宽改造达到通行能力提升的目的,进而缓解交通压力。

由于改扩建道路路线走向已经确定,在平面上不存在路线方案比选等问题,但必须优化拟合局部。

因此,改扩建道路相比新建工程,平面约束条件较多,设计人员必须对曲线进行灵活合理的利用,以此做好平面线形调整工作,保证其设计满足公路标准、规范要求,并达到降低投资的目的,同时能够为纵断面与横断面的结合提供可靠依据。

1 改扩建道路的路线及路基路面设计要点
在整个交通运输网中,相比其他运输方式,公路的作用及其对沿线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范围更大,其具有较为完善的工程设施,投资多,且技术性高,涉及范围广,建成后改变难度较大的特点,为此不管是新建或改扩建道路工程,都必须做好周密的安排及合理的总体设计。

在对改扩建建设规模、设计标准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公路改扩建总体设计要求必须做好全线总体布局,协调好各个专业。

其内容包含公路本身功能及自然要素,为此,必须综合分析此类要素,促使其系统化,保证公路建设在满足自身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又能充分融合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之中,实现路与自然和谐相处。

1.1 路线设计
路线设计主要内容见表1。

表1 路线设计内容表
序号路线设计内容
1原有公路平、纵指标的采用原则

根据实测原有公路的坐标、高程拟合的平、纵面线形与原设计的对比情


根据拟合的平、纵面线形指标,结合路基路面等改建方案、说明路线平、纵面设计方案的比选论证情况
4平、纵面指标的采用及与原有公路平、纵面指标的对比情况5
新的路线走廊带的确定
相比改建后的道路等级要求,原有道路平纵横指标已无法满足其要求,因原有线路走廊带具有较为复杂的地形,如选取两侧或单侧加宽具有较大工程量,相比新建工程投资更多的情况下,应重新选取新的路线走廊带,进行路线平面位置、纵坡设计的重新确定。

此方法的优势在于改建后道路具有更好的路线线形,能够克服附近附属物的约束,通过新设计理念的应用,不会对旧路通行造成影响,且能够降低旧路改扩建的交通量。

1.2 路基路面设计
在路基路面设计时,应做好以下调查工作,见表2。

表2 路基路面改扩建工程设计调查内容表
序号 路基路面改扩建工程设计调查内容1原有公路路基标准断面组成、利用原则2原有路基状况及检测的主要结论
3原有路基防护、排水的主要形式及其使用状况4原有路面状况及检测的主要结论
5改建公路路基、路面及排水的主要形式与原有公路相应结构之间的关系6
旧路改扩建的扩宽与路基基础处理方案
(1)路基设计
单侧加宽与双侧加宽是公路改扩建路基扩宽的主要方式。

单侧加宽是指在原路某一侧进行路基加宽,另一侧不变。

此类加宽方式可对地形进行充分利用,拆迁量不大。

可继续使用路基一侧排水防护设施,且新、旧路基差异沉降较小。

施工过程中,对原路通行影响不大,能够保证原路交通畅通。

可顺着加宽侧设置施工便道、预制场地。

双侧加宽是指路中线无变化的情况下,在原路两侧分别加宽,且增设宽度一致。

该拓宽方式无需改变原有公路几何线形,无需调整路线中心线。

可充分利用中央分隔带、排水设施等。

新旧路幅横断面可有效组合,具有较为简单的路面排水。

(2)对道路使用寿命、工程造价而言,改扩建路面结构类型、路面材料选择极为关键
因原路建成时间不同,其路面实际情况、强度等都有
改扩建道路的路线及路面路基设计
张瑞娟
(济源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南 济源 454650)
摘 要:相比新建工程,改扩建工程最大差异在于“一条已建公路”,其设计的目的在于道路行车条件改善与改造提升。

在满足公路标准、规范及行车要求的基础上,改扩建工程应做到充分利用已建工程,节省投资,减少资源浪费。

本文将探讨改扩建道路的方法,对道路线路及路基路面设计进行分析,以期全面提升工程质量,确保行车安全。

关键词: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路基路面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志码:A
- 110 -
工 程 技 术
所不同,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路面结构类型,并对施工地区的材料充分利用,在工程质量提升的同时,满足工程造价节省的目标。

2 改扩建道路的路线及路基路面设计的应用
2.1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为双向四车道,有3种设计速度,分别为80 km/h、100 km/h、120km/h,24.5m 为设计路基宽度。

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此路段交通量越来越多,交通压力倍增,部分路段拥堵问题严重,为满足交通需求,必须实施道路改扩建设计。

2.2 改扩建工程路线数据收集
在工程改扩建施工前,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第一,必须详细汇总原路施工图纸、竣工图等有关资料,并做好分析;第二,及时整理各项信息数据,并归档,建立完善的项目文件体系,为后期施工使用提供便利。

2.3 改扩建方案选择及分析
(1)在改扩建道路方案制定前,为保证方案的正确性,必须做好原有路面现状调查工作,分析原路交通状况等,针对路线改造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制定规划方案。

要求先掌握建设标准规定,再与有关技术论证。

如特殊路段,必须考虑行车速度等要素,可选取局部改造设计,保证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

(2)本次改扩建设计,应将准则定为老路改扩建,目前提出3个方案,具体如下:
方案1:可看做是M 线方案,主要对原路路面两侧加宽设计;
方案2:可看做是A+M 线方案,主要是改造左幅位置的原有路面,改为单向四车道M 线方案,右幅位置则建成新的分离单向四车道A 线设计;
方案3:可看做是B+M 线方案,改造右幅原有路面,改为单向四车道M 线,将左幅新建为分离单向四车道B 线。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3个方案:
方案1:可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能对原有路面工程进行充分利用,可节省材料、时间。

但因工程附近具有大量桥梁防护结构物,因受地形、地质等条件的影响,导致路基稳定性不足,对工程安全不利。

方案2:工程规模不大,可降低成本,环境影响较小。

方案3:因选取新建左侧分离式路基,路基边坡具有较低高度,为达到防洪抗灾的目的,需在附近进行大量高架桥修筑,但该方法成本较高,为此,可选取方案二作为设计方案。

2.4 平面设计
在改扩建工程施工前,可通过运行速度V85计算方式分析、评价原有路面的行车安全性,原有路面设计时速为
每小时80km,原路基宽度为24.5m,最大纵坡为4.49%,超高最大值为7%。

以本路段K424+800~k431+150段为例进行分析,此路段具有较为陡峭的横坡,路基两侧存在河道,扩宽受限,且附近具有较大桥梁结构,具有较大施工难度。

结合公路运行速度图等相关条件,需将前后路段速度差控制在每小时10km~20km,以此提高行车安全,并达到保护路面的目的。

因原路面左侧存在河道,改扩建时需占用一部分河道,将大大增加施工难度,因此无法选取两侧加宽方案。

选取新建右半幅分离路基,不仅能够保证原路面通行正常,还能有序开展右半幅路基施工。

2.5 路基加宽设计
改扩建道路施工中,最为关键的是新旧路基加宽拼接,如路基加宽不合理,将出现路基沉降问题,并出现路基表面纵向裂缝,并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危害行车安全。

首先,按照路面荷载情况、路面状况设计原有路基,经反复自重应力等作用影响,已基本完成原有地基固结、沉降,但对新建路基而言,沉降并未完成,需按照相关标准严格处理新建路面地基的沉降问题,避免对拼接效果造成影响。

此时可选取排水固结法、强夯法等进行处理。

其次,为保证拼接质量,可进行台阶开挖施工,需处理好原有路基边坡部位,将其开挖为台阶状,且将台阶宽度控制在2m 以内,因受地形等条件影响,开挖部位如出现倾斜坡情况,待完成开挖作业后,需将土工格栅铺设到路基表面,确保新旧路基紧密连接,构成一个完整整体。

结语
综上所述,改扩建道路相比新建工程,制约条件多,设计人员必须灵活利用,以此做好线形协调工作,保证其设计满足公路标准、规范要求,并达到降低投资、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中才,左顺磊,魏凤娟.关于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实践的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4):29-31.
[2] 蒲祖运.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关于软基处理的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7):82-83.
[3]陆新民,高光彬.改扩建新旧路基沉降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J].交通世界,2017(Z1):28-31.
[4]王庆忠.关于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的思想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7):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