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产业结构
高铁新城发展现状及未来可能发展方向

高铁新城发展现状及未来可能发展方向高铁新城是指以高铁站为核心,围绕高铁站建设的综合性城市。
高铁新城的发展现状如下:1. 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高铁新城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建设了众多高铁新城,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新城、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新城等。
2. 基础设施完善:高铁新城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的完善,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3. 产业结构优化:高铁新城以高铁站为交通枢纽,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企业。
在发展过程中,高铁新城逐渐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未来高铁新城可能的发展方向如下:1. 提升城市功能:高铁新城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功能,加强产业集聚,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可以引入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等高附加值的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
2. 提升城市品质:高铁新城可以注重城市的环境和生活品质,加强城市绿化、景观建设等,提供更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可以建设更多的公园、文化设施、体育设施等,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3. 推动城市协同发展:高铁新城可以通过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推动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
可以加强交通联通,打造更便捷的交通网络,促进人员流动和资源共享。
4. 推动可持续发展:高铁新城可以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可以引入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等,打造绿色、低碳的城市形象。
总之,高铁新城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重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推动城市协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及效应评估

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及效应评估1. 引言高铁作为一种现代化、高速度、高效率的交通工具,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并对其效应进行评估。
2. 高铁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2.1 交通便利性高铁的建设提高了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交通便利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加快了物流的传输速度。
这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人员、资金、信息等要素的流动,推动了产业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
2.2 旅游业发展高铁建设改变了人们的旅行方式,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高铁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使得更多的人选择出游,增加了旅游的需求和消费。
同时,高铁也加快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交流,提升了旅游业的规模和质量。
2.3 地区联动高铁的建设促进了地区间的联动发展。
通过高铁的连接,不同地区的优势资源可以互相借鉴和互补,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推动了区域的整体发展。
3. 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的效应评估3.1 经济增长效应高铁的建设带动了短期和长期的经济增长。
短期来看,高铁建设本身投资巨大,拉动了工程建设、设备制造等行业的需求,刺激了投资和消费,促进了经济增长。
长期来看,高铁的运营和使用,带来了区域经济的升级和转型,推动了产能优化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3.2 产业结构调整效应高铁的建设引导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高铁沿线的城市和地区更加倾向于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减少了传统农业和重工业的比重。
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3.3 就业和消费带动效应高铁建设带动了就业的增长和消费的提升。
高铁建设本身创造了大量的工程和就业机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高铁的运营也带来了旅游业、餐饮业、零售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消费选择。
浅析“高铁经济”下中国产业的变化

降低 将增 加 货 物和 游人 运 输 的频 率 以及 民币 的升 值 、来 自其 他 发展 中 国家 劳 动
高铁 的 开通 促 使各 城 市 能更 快捷 的
实际 距离 。因此 ,将 提 高第 三 产业 在 我 力 ( 印度 )的竞 争 压力 的 增 大等 冈 素 获得 所 需商 品 ,不 必 发展 每 种产 业来 满 如 国的 比重 , 使产 业结 构优 化 的步伐 加 速 , 正逐渐 失去 其 已廉 价劳 动力 为 中心 的 “ 比 足 自身需 求 ,转 而 大力 发 展各 自的 “ 比 中国 三大 经济 区更是 率先 进 入服 务 经 济 较 优势 ” 例 如广 州 的一些 低端 加丁 企业 较优 势” 促使各 城 市 间的产 业分 工专业 , 。 ,
经济分析与观察
2 1 u ut 00 A g s
浅析 “ 高铁 经济 ” 下 中 国产 业 的 变化
谭 黎
64 0 ) 122 ( 西南 交通 大学 ,四 川成都
[ 要 】本 文试 图从 对全 国层 面 、区域层 面 影响 的分析 推 出 中国 多线高速 铁路 对产 业 结构 、 业布 局 以及各城 市主 摘 产
、
国家层 面
1 刺激 相关产 业 发展 .
首先 在 ‘ 高铁 时期” 前 ,大规模 建设 中 国已具 有 生产 高 技术 产 品 的能 力 ,更
高 铁 的出 现 拉近 了两个 各具 优 势 的
的热 潮 必会 在 吸收 大 量剩 余 劳动 力 ,刺 是 向 国 内企业 宣 告 中 国转 向技 术 密集 型 城 市 ,将从 信 息 ,资 源 ,产 业 的融 合度
导产 业等 方面 的影响 。
[ 键词]高 铁 ;产业 影响 ; 国家层 面 ;区域 层面 关
高铁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分析

高铁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分析随着高铁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中国高铁建设的不断推进,高铁已然成为了中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铁的快速发展,不仅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也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分析高铁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一. 高铁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高铁的运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很多城市都因为高铁的通车而飞速发展,比如开通高铁后,武汉和长沙交通距离只需要1.5小时,武汉与广州距离只需4小时左右,这种时间上的缩短,增加了人们对于城市旅游的兴趣,也促进了这几座城市的旅游业的发展,为本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在大铁路时代,一些地方因为铁路干线经过本地,而成为当地的经济中心,而高铁则把中心向周边扩散。
高铁站不再像以往一样建在城市的交通枢纽上,而是更多的建在城市的周边,这样就可以把城市的经济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
例如武汉新洲高铁新站的规划,就将铁路站点建在某些城市热点地带,如商业中心、科技园及度假区等,这样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机遇。
高铁建设还将对中小城市和乡村经济开发产生带动和增强作用。
随着高铁网络的扩张,一些原本相对较远的城市和小镇就能有机会与大城市接轨,实现迅速发展,例如,开通北京至承德的高铁线后,承德的旅游业获得极大发展,成为北京地区短时间内可以达到的旅游度假区,并取代了北京周边的几个旅游区域,成为了北京旅游业新的热点。
二. 高铁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高铁的出现不仅仅是在交通方式上带来了改变,也在城市产业结构常态化的调整方面发挥了很大影响。
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快速、舒适的高铁,而高速公路、民航等早已成熟的交通方式将不再占据优势。
随着高铁的发展,高速公路的竞争优势也会被逐渐削弱,这给一些以快速高速公路平台为支撑的城市发展带来了影响。
比如南京、无锡、苏州等城市之间,公路路途近200公里,现在建成了南京连接无锡、苏州高铁,仅需半小时,使得原来的高速公路,不再是城市之间的主要联系方式,这就无形影响到了交通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城市旅游等行业。
高铁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估

高铁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估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对于快速、便捷交通需求的增加,高铁建设成为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铁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环保的交通工具,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评估高铁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刺激经济增长高铁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首要影响之一是刺激经济增长。
高铁的建设本身需要大量的投资和人力资源,从而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高铁建设过程中,土地清理、路基铺设、铁路设备制造等一系列工程活动会带动就业机会,增加人们的收入来源。
同时,高铁的开通还会加快商品的流通速度,促进地区内外的贸易活动,增加了市场规模和销售额,进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二、促进区域联系高铁建设对地方经济的影响还表现在促进区域联系方面。
高铁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交通方式,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改善了地区之间的联系。
这种联系可以带来更多的商贸交流、人员流动和资源共享,进一步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例如,高铁的开通使得居住在郊区的人们可以更方便地前往市区工作,增加了城乡间的劳动力流动,提高了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
同时,高铁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到地方旅游,增加了地方的旅游收入和就业机会。
三、优化产业结构高铁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优化产业结构。
高铁的快速运输能力促使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升级转型。
以高铁沿线城市为例,高铁的开通给当地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产业集群进驻。
同时,高铁的快速交通能力也使得不同地区的特色产业可以更充分地发挥优势,例如,农产品可以更快速地运往消费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也可以通过高铁快速运输输送技术和人才,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四、改善生活质量高铁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体现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
高铁的快速运输时速和车厢舒适度提高了人们的出行体验,减少了出行时间,提高了时间利用效率。
这一点不仅对商务人士和旅游人群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地方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积极影响。
南站地区产业综合规划汇报框架

发展条件——与周边新城的产业比较
南站地区可承担为周边产业区服务的科技商务中心职能。
西青新城与周边区县新城的比较
主导产业
优势
西青 新城
武清 新城
津南 新城
静海 新城பைடு நூலகம்
团泊 新城
科技教育、高新技术、 科教及教育产业基础雄 现代制造业及旅游业 厚
高新技术与服务业的 位于北京与天津之间的
外向型产业
区位
综合服务业、环保及 邻近滨海新区 加工制造业
二、产业定位分析
与西青新城北部的互补发展
南站地区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承担周边产业服务的科技商务职能,与西青中心城区的生 活服务职能形成双轮驱动,将对周边高科技制造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产生有效带动作用。
文化中心
医疗中心
中北永旺商贸区
南运河高端
行政中心
杨柳青商业商贸区
商贸旅游带
中心商务职能(生活服务)
中北居住区
天津市工业布局结构图
二、产业定位分析
周边产业发展对南站地区服务职能的需求
• 高科技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主导
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产业
西站地 区
西站已确定产业定位:商贸, 会展、服务
中 心 组 团
南站地 区
?
华苑 科技
园
学 府 工 业 区
软件及高端信息制造、绿色能 源、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先 进制造业
制造业和物流业
交通运输条件
体育及休闲度假产业 自然生态环境
西青新城与武清新城的比较 优势在于科技教育。
应利用科教基础雄厚的优势 建立现代化的科学新城、宜 居新城。
武清新城
西青新城 静海新城 津南新城
团泊新城
高铁建设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其对策

高铁建设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其对策近年来,高铁建设在我国发展瞬息万变的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高铁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交通出行领域,而且在产业转型与升级、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个领域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铁建设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其对策。
一、高铁建设对经济发展的贡献1.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高铁的快速便捷和便宜的票价使其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
同时,高铁建设还可以促进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例如,沿线城市的经济活动相互联系,交流合作之间更加紧密,有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高铁建设不仅仅是交通出行方式的变革,也是基础设施的升级。
高铁线路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源和人力,这有助于吸引更多产业投入。
同时,高铁的建设和开发也需要大量的土地和空间,这有助于推动当地产业布局的升级。
例如,高速铁路的开通使得当地物流、服务等相关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区域性、国际性贸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开放和发展,并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重要的地位铺平了道路。
3.提高城市化水平高铁的建设为城市之间开辟了更加便捷的交通通道,也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维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空间。
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对当地居民来说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就业机会、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需求。
高铁的发展也为城市规划的发展和管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的方向。
这与城市化的发展不解离,在交通效果上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城市新面貌。
二、高铁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挑战然而,随着高铁线路的不断延伸和高速铁路散发的强大气势形成的“高铁经济圈”,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些不利的情况。
旅游业、物流业等传统产业又面临新的挑战,城市化进程会面临负面效应。
1.资源利用不合理高速铁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物资和资源,这呈现出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土地和开发资源的浪费等问题。
在高铁整体供给过程中传统产业和非高铁城市需要大量的耗费和资源转移。
高铁枢纽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3高铁枢纽体系的建设不仅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高铁系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在这一基础上,“八纵八横”高铁枢纽体系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挑战。
据《经济日报》报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综合室副主任丁金学认为,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群逐步成为我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在城市群快速发展过程中,轨道交通尤其是高铁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城市群人员流动的重要载体,有力推动了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五大城市群是我国高铁发展最快、网络密度最高的地区,其高铁营业里程占全国比重超过40%。
京津冀城市群高铁覆盖所有地级市,正快速推进0.5小时、1小时城际交通圈;长三角城市群中,高铁覆盖高铁枢纽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文丨■佳 雨 整理报道沪宁沿江高铁开通运营,形成上海至南京间的第二条城际高速铁路,长三角铁路网进一步加密,将更好助力区域一体化发展(新华社/图)14CURRENT EVENTS 中等城市核心期刊·封面故事·责任编辑丨李 珂 黎金霞 杨 旭 郁 微Z'Magazine 丨2023丨除舟山外所有地级市,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0.5小时至3小时高铁都市圈;珠三角城市群实现主要城市间高铁1小时通达,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重庆、成都“双核”间1小时通达,“双核”与区域内主要节点城市1.5小时通达;长江中游城市群形成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初步形成了通勤圈与城市群其他城市2小时高铁辐射圈。
目前,五大城市群之间已实现1条高铁连通,根据规划有望实现2条高铁连通。
我国城市群高铁运营实践表明,高铁建成运营后,密切了城市之间的商务往来和经济联系,加快了经济要素流动,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不仅带动了沿线地区快速发展,而且极大促进了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成为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后续维护
这其中包括பைடு நூலகம்工,能源和其他材料的维护和跟踪,车站,能源供应和信号系 统,以及交通管理和安全系统
中国高铁发展阶段与产业链需求
高铁价值链分析
高铁产业链受益顺序
高铁产业链受益公司
我国高铁投资构成:
高铁产业毛利率
总结
高铁系统
高铁产业链:七大环节
原料 零部件 装备 基建
后续服务
配套设施
机械
高铁产业链公司一览表
1、原料
上游原料环节:工程机械、桥梁及隧道专 用钢铁﹑水泥﹑电力、建筑材料企业将直 接受益。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铁二局、 隧道股份、徐工机械、三一重工等。
2、零部件
主要有晋西车轴、时代新材、天马股份、太原 重工、南方汇通、北方创业、湘电股份、西北 轴承、中航重工、龙溪股份等公司直接从事机 车及零部件制造。
高铁产业结构分析
组员:温家明 马俊杰 袁靓 组员 李小倩 金星
高铁产业链分析
高铁投资
•
在2014年年初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中国铁路总公司安排2014年固定资产投 资为6300亿元,后第一次调整增加至7000亿元;4月8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 盛光祖宣布,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由7000亿元再增至7200亿元,中国铁路总公司4 月30日召开电话会议,再度调整今年的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调整后今年的铁 路投资总额将达到8000亿元以上。这已是今年以来第三次向上调整铁路投资计划
高铁快递业务将推动物流业完善发展
4月1日起,中铁快运将在20个城市开办高铁快递业 务,这意味着国内的高铁快递网络初步形成。 “高铁快递”业务是铁路货运改革推出的7大货运服务 改革内容之一,其运输模式是利用图定高铁列车提供 包裹快运服务。目前,高铁快递主要推出了“当日达” 、“次晨达”和“次日达”3种产品。纵观这3种产品的运 输方式,快捷、方便、实惠是其最大的看点和卖点。
(2)信息电子设备环节:辉煌科技、赛为智能、 远望谷、广电运通、中行光电、时代科技、等。
辉煌科技 赛为智能 远望谷 广电运通 中航光电 高铁微型监测、防灾、视频等信号控制 地铁资讯、防灾、监控系统 铁路自动抄车号系统及轴温探测 自助售票机 铁路相关连接器
铁路信息化
6、运营与物流
2014年铁路日均发送旅客量,607.7万人,同比增长9.7%;其中,高铁日 均发送225.3万人,约占37%。
5、配套设施
(1)电力牵引系统:卧龙电气、鑫龙电器、特锐 德、森源电气等。
牵引变压器、自90年代初就开始为电气化铁路提供各类牵引 卧龙电气 变压器 高低压成套开关、电气化铁路建设和改造工程的首批中标单 鑫龙电器 位之一 箱式变电站、开关柜、全国铁路客运专线的电力远动箱变市 特锐德 场占有率达69.46% 开关成套设备、断路器、公司已具备27.5KV铁路专用高压断 森源电气 路器 铁路供电自动化、自中国第一条高铁就进入市场、参与多条 许继电气 高铁建设 监控系统、保护设备、轨道电力监控系统和其保护设备具备 国电南瑞 明显优势 数字信号电缆、2005年成为除铁道部6家直属电缆公司外首家 宝胜股份 通过认证的电缆供应商
4、机械
机械车辆环节:在动车组车辆这块,目前进入 铁道部招标的只有“和谐号CHR”系列动车组, 因此南车和北车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
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含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工程机 中国北车 械、机电设备、环保设备、相关部件等产品的开发设计、 制造、修理及技术服务、设备租赁等业务 经营铁路机车、客车、货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 中国南车 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以及轨道交 通装备专有技术延伸产业
晋西车轴 时代新材 车轴行业的龙头企业 高分子复合改性材料和特种涂料及新型绝缘材料
天马股份 太原重工
轴承产品龙头企业 重型机械设备制造商之一
3、基建
铁路基建包括隧道,桥梁,道路的设计施工等。主 要涉及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晋亿实业、 东方雨虹、奥克股份、时代新材等。
晋亿实业 东方雨虹 回天胶业 奥克股份 建研集团 高铁紧固件、弹性垫板、技术实力最强,市场占有量30%-40% 防水卷材和土工膜、防水材料具有较好的成长性 高端工程胶粘剂、是国内拥有高铁专用胶粘剂技术的五家企业之一 聚羧酸系减水剂、聚醚单体市场占有率20%、预计年均增速30%以上 聚羧酸系减水剂、高标号混凝土应用上获得技术突破 防水材料、CA砂浆、减震材料、减震配件国内机车市场占有率超 时代新材 70% 橡胶套靴、减震橡胶垫板、持股76%天津飞龙是高铁橡胶用品主供 中鼎股份 应商 国创高新 改性沥青行业的区域龙头、05至07年度市场占有率为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