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核电厂安全电源可靠性分析示范文本
核电厂安全分析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核电厂安全分析报告的格式和内容核电厂是以核能为主要能源 source 的电力发电厂。
核电站被认为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业设施,因此必须进行安全分析。
核电厂安全分析报告需要包含的格式和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序言序言应为核电厂安全分析报告提供背景和目的。
它应该解释为什么进行这项分析,以及这项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同时,应该提供报告撰写者的背景信息和报告使用者的受众信息。
2. 设施概述设施概述应该包括关于核电厂自身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核反应堆类型,工作方式,安全系统,设备,控制软件,追溯性等等。
同时也包括影响该设施的外部因素,例如天气,可能的恐怖袭击和自然灾害等。
3. 安全分析方法在核电站安全分析报告中,必须涵盖使用的安全分析方法和技术。
这些方法和技术可以涉及风险评估、可靠性分析和事件树分析等。
4. 事件描述这一部分应该描述可能会影响核电厂安全的事件和事故,包括短路、事故、极端天气等。
这些事件具体分析,包括发生的原因、可能的后果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后果的措施也都需要在报告中详细说明。
5. 风险分析当在核电站运营中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了描述,需要对这些事件进行细致的风险分析。
这一部分包括所有可能的潜在危险或造成重大破坏的事件,以及这些事件产生的可能的风险等。
6. 结论和建议在核电站安全分析报告的结论部分,将对当前的情况进行概括和总结。
重点关注那些被认为是亟需修复或改进的问题,并提出针对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和建议以及预算方案等。
最后,在安全分析报告的末尾部分,可以添加参考文献列表,以便报告读者查阅相关文献。
这份报告应该是一个全面而且详细的文档,并能够为利益者们提供合适的信息,对核电站的安全性评估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秦山二期扩建核电厂全厂断电 (SBO)事故下蓄电池可用性研究

秦山二期扩建核电厂全厂断电 (SBO)事故下蓄电池可用性研究作者:游洲,韩勇,刘文静,李朋来源:《科技视界》 2015年第23期游洲韩勇刘文静李朋(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全厂断电(SBO)是指核电厂完全丧失应急以及非应急母线上的交流电源。
全厂断电后,核电厂蓄电池组的可用性成为整个核电厂应对该事故的关键。
对秦山二期扩建工程的蓄电池组在SBO事故下的投用方式进行了介绍,对其带载时间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就应对SBO事故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全厂断电;蓄电池组;可用性作者简介:游洲(1983―),男,四川成都人,硕士,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反应堆电气设计工作。
0 引言2011年3月福岛核事故之后,我国国家核安全局(NNSA)对在役、在建电厂提出了一系列安全整改要求,其中,针对全厂断电(SBO)的具体要求是:进一步提高应对SBO的能力,增强超设计基准工况下实现堆芯冷却的应急补水能力,增设移动泵、移动电源、注水管线及相匹配的接口,并完善厂区内各种水源在事故工况下的使用程序。
全厂断电是指核电厂完全丧失应急以及非应急母线上的交流电源(即,丧失厂外电源系统,汽轮机跳闸,并且厂内应急交流电源系统不可用)。
这不包括由蓄电池逆变器供电的不间断交流电源以及替代交流电源(AAC)的丧失。
SBO属于超设计基准事故,如果没有适当的应对措施,可能导致核电厂堆芯损坏并威胁公众健康和安全。
根据丧失厂外电的原因以及电厂恢复交流电的能力不同,SBO事故进程有所差别。
如果可以在事故后短期内(如1个小时内)恢复交流电源,通常不会对电厂造成严重影响。
一旦交流电源长时间无法恢复,则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电厂可应对SBO的时间称为SBO应对时间,根据10 CFR 50.63(2007版)的定义,应对时间是指电厂在没有交流电源的情况下可保证堆芯不裸露和保持适当的安全壳完整性的时间。
蓄电池作为全厂断电后至交流电源回复时间段内的最后电源(AAC无法启动时),其可用性及满足负荷需求的时间长短对整个核电厂全厂断电事故序列的发展以及电厂是否具有足够应对SBO的时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秦山核电厂安全电源可靠性分析(二)-安全评价师考试.doc

可能的改造方案有两个。
方案一:把2271线路就近改接到浙江电网(南湖变电所或嘉兴发电厂),架空线路的距离可减少一半,遭雷击等故障的可能性减小,线路本身的可靠性增加。
投资也不大,原架空线路在南湖变电所和嘉兴发电厂之间穿过,大部分原线路还可利用,需要增加一台开关和相应的保护。
从电源可靠性分析,原从上海电网引接安全电源,考虑到当时浙江北部电网相对比较弱,220kV变电所少,没有发电厂,安全电源需要独立可靠,所以从上海接。
但近几年浙北电网大大加强了,秦山周围增加了220kV跃新变电所,嘉兴电厂、秦山二期、三期相继投入运行,550kV王店变电所也投入运行,浙北电网全网失电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可以从南湖变电所或嘉兴发电厂引接安全电源。
这样,浙北电网非常可靠,新线路比原线路可靠,因此,整体可靠性就提高了。
方案二: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从秦山三期接一路220 kV电源,实现两路电源并联运行,克服单电源的缺点。
秦山三期距离我厂1 km,所以线路投资少,再增加两台开关和一套保护,投资也不大。
此方案使一、二、三期安全电源相互备用,因为二、三期的启动/备用电源也是单电源结构(从220kV跃新变接),可大大增加一、二、三期安全电源可靠性。
但此方案要在方案一的基础上才成立,因为上海、浙江电网220kV 开环运行,不允许并列运行。
如果我们接在上海电网,即使把三期的220 kV拉过来,但不能并联运行,就起不到增加可靠性的作用。
第二电源的可靠性分析和对策我厂安全电源的第二电源为:高压厂变和6 kV工作段。
正常运行时启/备变带6 kV公用段运行,高压厂变带6kV工作段运行,6 kV工作和公用段的联络开关断开,当启/备变失电时,6 kV工作和公用段的联络开关自动合上,由6kV工作段向公用段供电。
对安全电源实现了从第一电源到第二电源的切换。
高压厂变上级有3个电源(2424线路、2428线路、发电机),失电的可能性较小,变压器本身和6kV工作段配电装置也比较可靠,第二电源的最薄弱点在自动切换上。
以秦山核电站资料

4.核能电厂较不适宜做尖峰、离峰之随 载运转。
5.兴建核电厂较易引发政治歧见纷争。
核能发电
核电站俯视
核电站内部
关于奥布灵斯克核电站
•
1954年在库尔恰托夫的主持下,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奥布灵斯克核电站。该核电站被称为第一核电站。它的建设是当时的
最高机密,即使是身处建设工地的工人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建造什么。
•
1954年6月27日,俄语广播电台播报的一则
新闻震惊了全国和世界,“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
共同努力下,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5000千
瓦发电量的核电站,该核电站已为苏联农业生产
项目提供所需电力。”
•
原子能利用的历史要追溯到二战以前,远远
早于1954年6月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启动的那一
天பைடு நூலகம்这项建设工程曾被称为“和平利用原子能”,
因此就有了第一个核电站反应堆。该工程凝聚了
千万杰出俄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集体智慧,以建
设工期短而载入史册,从方案设计到实际竣工仅
用了三年时间。 它的建成成为人类和平利用原
子能的成功典范。
目前中国主要核电站
•
秦山核电站(中核)地处浙江省海盐县;
•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中广核)
似画、水源充沛、交通便利,又靠近华东电
网枢纽,是建设核电站的理想之地。秦山核
电站是中国大陆第一座自己研究、设计和建 造的核电站,一期工程额定发电功率30万千 瓦,采用国际上成熟的压水型反应堆,1984 年破土动工,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设 计寿命30年,总投资12亿元。厂区主要包括
七个部分:核心部分、废物处理、供排水、 动力供应、检修、仓库、厂前区等。
秦山核电厂安全电源可靠性分析(标准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秦山核电厂安全电源可靠性分析(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秦山核电厂安全电源可靠性分析(标准版)1安全电源的现状核电厂的安全电源是给反应堆专设安全设施等1E级负荷供电,为停堆、安全壳隔离、堆芯冷却、安全壳和反应堆热量导出以及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的系统设备提供所需的电力。
安全电源是非常重要的电源,要求它非常可靠。
运行安全技术规格书对其运行作了严格的规定,如:交流电源中有一路厂外电和一套柴油发电机组不可运行时,在1小时内执行监测要求(检查断路器控制回路状态指示等)以证实剩余的交流电源的可运行性,并且以后每8小时监测验证一次;须在12小时内至少使不可运行的电源中的一个恢复到可运行状态,否则在此后的6小时内至少处于中间停堆A阶段并且在随后的30小时内降到冷停堆状态。
秦山核电厂的安全电源由6kV安全I、II段和380V安全I-IV 段组成,它们的上级电源有3个(如图1):第一电源,启/备变,220kV 秦石2271线路经启/备变给6kV公用段供电,由6kV公用段再给安全段供电;第二电源,高压厂变,220kV秦双2424线路、220kV秦跃2428线路、本厂发电机经高压厂变供6kV工作段,6kV工作段供6kV公用段,再供6kV安全段;第三电源(应急电源),应急柴油发电机,1号、3号柴油发电机分别供6kV安全I、II段,2号柴油发电机通过切换可给6kV安全I、II段供电。
其安全电源供电顺序为:正常运行由第一电源供电;当第一电源不可用时,通过6kV工作段和公用段的联络开关,把6kV公用段自动切换到6kV工作段供电,即转到第二电源供电;当第二电源也同时不可用时,启动应急柴油发电机,自动合闸到6kV安全母线,按程序自动带载。
国家核安全局关于认可秦山核电有限公司运行质量保证大纲的函

国家核安全局关于认可秦山核电有限公司运行质量保
证大纲的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核安全局
•【公布日期】2010.02.05
•【文号】国核安函[2010]13号
•【施行日期】2010.02.0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核能及核工业
正文
国家核安全局关于认可秦山核电有限公司运行质量保证大纲
的函
(国核安函[2010]13号)
秦山核电有限公司:
你公司《关于申请秦山核电厂运行质量保证大纲升版的函》(秦核安函〔2008〕075号)收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我局对你公司提交的申请文件进行了审评,认为该质量保证大纲(第Ⅴ版)是可以接受的,现予认可。
你公司应严格按照认可的质量保证大纲进行管理,确保秦山核电厂机组运行安全。
二○一○年二月五日。
中国核电厂设备可靠性数据报告(2015版)

附件中国核电厂设备可靠性数据报告(2015版)国家核安全局二〇一五年七月—2—前言为推动概率安全分析(PSA)技术在我国核安全领域中的应用,提高核电厂安全水平和核安全监管效率,我局于2010年发布《概率安全分析技术在核安全领域中的应用》(试行),其中数据分析是PSA工作的重要基础,对确保我国核电厂PSA 模型以及相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局于2014年2月发布《关于开展核电厂设备可靠性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核电厂营运单位参照《核电厂设备可靠性数据采集》(试行)开展核电厂设备可靠性数据采集工作,并按要求定期报送数据。
我局委托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建立了中国核电厂PSA设备可靠性数据库平台,并负责上报数据的处理及发布。
本文件中给出了我国在运核电厂商运至2013年底,共13台机组、123个堆年、36个常用设备类的可靠性数据统计,以及6个安全重要系统列的不可用数据统计,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美国NUREG/CR-6928(2007年出版)通用数据源,采用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得到中国运行核电厂PSA通用数据。
本文件可供国内核电行业在PSA分析或与可靠性相关工作中参考使用。
本文件由国家核安全局负责解释。
国家核安全局2015年7月—3—1设备可靠性数据本章对我国在运核电机组商运至2013年底(包括大亚湾/岭澳一期/岭澳二期/秦山一厂/秦山二厂/田湾核电厂共13台机组,123个堆年)的36个常用设备类的历史数据进行了统计(见表1.1),并结合美国NUREG/CR-6928通用数据源,采用适当的参数估计方法进行可靠性估计,最终形成包括36个设备类不同失效模式的可靠性数据(见表1.2)。
本章中设备可靠性数据的处理方法如下:(1)对于失效次数大于等于5次的设备类,其可靠性参数采用经典估计方法中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进行处理。
(2)对于失效次数为1-4次且有先验数据的设备类,其可靠性参数按贝叶斯估计方法处理。
对秦山三期CANDU电站安全相关系统试验管理的探讨

对秦山三期CANDU电站安全相关系统试验管理的探讨摘 要: 主要介绍了"安全相关系统试验(SRST)"的基本内容、管理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秦山三期8000余项试验的运行经验,提出改进建议,旨在提高该项管理工作。
关键词: 安全相关系统试验(SRST) 运行限值 运行条件核安全是核电站的生命线。
为了保证安全,任何核电站都设有安全系统和安全支持系统,这两类系统均属于安全相关系统。
安全相关系统包括能安全停堆并保持停堆状态;能将热量从堆芯传出;限制放射性物质释放;检测电站状态和保持安全功能等相关系统。
秦山三期CANDU堆安全系统包括:1号停堆系统、2号停堆系统、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安全壳系统等。
安全支持系统包括:备用柴油发电机、应急电源系统、一次配电系统、二次配电系统、主给水系统、辅助给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海水系统、仪用压空系统等。
核电站安全相关系统试验(SRST)是保证核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核电站安全运行限值、运行条件及安全重要物项监督的重要环节,是保证电站遵守运行限值和满足运行条件的必要前提。
所以,电站要实施周密的安全相关系统试验,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使电站满足运行限值和运行条件,实现电站安全重要物项监督。
1 SRST的基本内容SRST是通过验证安全相关系统功能来保证电站满足运行限值和条件,包括安全相关系统所涉及的设备部件或工艺过程的状态、可运行性、性能及其整定值或指示值的正确性。
主要包括:(1) 机组安全相关系统仪表回路的校验、标定;(2) 安全相关系统部件响应时间的验证;(3) 安全相关系统部件安全功能试验;(4) 化学取样分析。
通过"监测"、"检查"、"仪表校验"、"标定和响应时间的验证","功能试验"、" 化学分析"等定期监督的方法,使电站运行指标符合安全运行限值和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2476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秦山核电厂安全电源可靠性分析示范文本秦山核电厂安全电源可靠性分析示范文本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 安全电源的现状核电厂的安全电源是给反应堆专设安全设施等1E级负荷供电,为停堆、安全壳隔离、堆芯冷却、安全壳和反应堆热量导出以及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的系统设备提供所需的电力。
安全电源是非常重要的电源,要求它非常可靠。
运行安全技术规格书对其运行作了严格的规定,如:交流电源中有一路厂外电和一套柴油发电机组不可运行时,在1小时内执行监测要求(检查断路器控制回路状态指示等)以证实剩余的交流电源的可运行性,并且以后每8小时监测验证一次;须在12小时内至少使不可运行的电源中的一个恢复到可运行状态,否则在此后的6小时内至少处于中间停堆A阶段并且在随后的30小时内降到冷停堆状态。
秦山核电厂的安全电源由6 kV安全I、II段和380 V安全I-IV段组成,它们的上级电源有3个(如图1):第一电源,启/备变,220 kV秦石2271线路经启/备变给6 kV公用段供电,由6 kV公用段再给安全段供电;第二电源,高压厂变,220 kV秦双2424线路、220 kV秦跃2428线路、本厂发电机经高压厂变供6 kV工作段,6 kV工作段供6 kV公用段,再供6 kV安全段;第三电源(应急电源),应急柴油发电机,1号、3号柴油发电机分别供6 kV安全I、II 段,2号柴油发电机通过切换可给6 kV安全I、II段供电。
其安全电源供电顺序为:正常运行由第一电源供电;当第一电源不可用时,通过6 kV工作段和公用段的联络开关,把6 kV公用段自动切换到6 kV工作段供电,即转到第二电源供电;当第二电源也同时不可用时,启动应急柴油发电机,自动合闸到6 kV 安全母线,按程序自动带载。
由于安全电源设置了3道电源,具有足够的独立性、多重性和可试验性,相互之间切换逻辑清楚,比较可靠,运行十多年来,在反应堆运行期间还未发生过安全电源全部丧失的事故。
但也发生过第一、第二电源丧失,第三电源(应急电源)启动的事件,说明我厂的安全电源存在着薄弱环节。
3个电源中应急电源的级别最高,是1E 级,其他两个电源是非1E级,在电网事故或其他事故中,第一、第二电源有可能失去,在此时应急电源是反应堆停堆后能继续得到冷却的最后保证,所以应急电源必须保证非常高的可靠性,在核电厂的生产活动中诸如运行、检修、试验、设备管理、更新改造等要特别关注,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书的要求进行生产活动。
但是我们也不能轻视其他两个电源,只有提高了这两个电源的可靠性,才能减轻应急电源的压力,才能从整体上确保核电厂安全。
另从经济性来考虑,第一、第二电源可靠性不高,后果是停堆停机次数的增加,所以在生产活动中也要对它们予以高度重视。
本文根据秦山核电厂的实际状况,对3个电源进行分析,从更新改造的角度提出一些对策。
2 第一电源的可靠性分析和对策第一电源是220 kV秦石2271线路、启/备变和6 kV公用段,2271线路从上海金山石化西区变电站引接,经57 km的架空线路接入我厂。
由于实体隔离的需要,220 kV母联开关断开运行,所以此路电源是单线路单变压器运行,无论从理论分析和实际情况,这种供电方式是最不可靠的一种方式。
特别是57 km的架空线路,可靠性最低,运行以来,曾发生过一起大雾绝缘子污闪跳闸、一起雷击线路跳闸、一起对侧开关故障紧急检修而停运。
启/备变和6 kV公用段由于在厂内,故障停运率较低,事故有:安装施工时启/备变差动保护接线错误,在区外短路时误跳变压器;6 kV公用段和安全段发生谐振,电压互感器一次熔丝熔断,低电压保护动作跳闸,针对这两起事件已采取措施。
所以要提高第一电源的可靠性,主要是提高220 kV电源的可靠性。
可能的改造方案有两个。
方案一:把2271线路就近改接到浙江电网(南湖变电所或嘉兴发电厂),架空线路的距离可减少一半,遭雷击等故障的可能性减小,线路本身的可靠性增加。
投资也不大,原架空线路在南湖变电所和嘉兴发电厂之间穿过,大部分原线路还可利用,需要增加一台开关和相应的保护。
从电源可靠性分析,原从上海电网引接安全电源,考虑到当时浙江北部电网相对比较弱,220 kV变电所少,没有发电厂,安全电源需要独立可靠,所以从上海接。
但近几年浙北电网大大加强了,秦山周围增加了220 kV跃新变电所,嘉兴电厂、秦山二期、三期相继投入运行,550 kV王店变电所也投入运行,浙北电网全网失电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可以从南湖变电所或嘉兴发电厂引接安全电源。
这样,浙北电网非常可靠,新线路比原线路可靠,因此,整体可靠性就提高了。
方案二: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从秦山三期接一路220 kV电源,实现两路电源并联运行(如图2),克服单电源的缺点。
秦山三期距离我厂1 km,所以线路投资少,再增加两台开关和一套保护,投资也不大。
此方案使一、二、三期安全电源相互备用,因为二、三期的启动/备用电源也是单电源结构(从220 kV跃新变接),可大大增加一、二、三期安全电源可靠性。
但此方案要在方案一的基础上才成立,因为上海、浙江电网220 kV开环运行,不允许并列运行。
如果我们接在上海电网,即使把三期的220 kV拉过来,但不能并联运行,就起不到增加可靠性的作用。
3 第二电源的可靠性分析和对策我厂安全电源的第二电源为:高压厂变和6 kV工作段。
正常运行时启/备变带6 kV公用段运行,高压厂变带6 kV工作段运行,6 kV工作和公用段的联络开关断开,当启/备变失电时,6 kV工作和公用段的联络开关自动合上,由6 kV工作段向公用段供电。
对安全电源实现了从第一电源到第二电源的切换。
高压厂变上级有3个电源(2424线路、2428线路、发电机),失电的可能性较小,变压器本身和6 kV工作段配电装置也比较可靠,第二电源的最薄弱点在自动切换上。
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我厂采用的是慢速切换,切换时间2.2 s,当启/备变失电时,低电压保护0.5 s 跳开负荷,应急柴油机0.5 s启动,对正常运行的电厂是一个很大的扰动,电源切换成功后,跳开的负荷需手动恢复。
发生这种情况,设计上是不停堆的,但由于电厂瞬间受到很大的扰动,运行人员如果应对失误,还是有可能停堆的。
1997年8月大台风时,发生此种情况,由于恶劣的天气,压空负荷和水厂负荷跳开后未能及时送电造成停堆。
所以慢速切换是最大的不可靠点,即使切换成功,还会对电厂的安全性、经济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目前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技术已成熟,在发电厂、变电所广泛运用,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厂也采用了快速切换装置。
所以要提高第二电源的可靠性,首先要把慢速切换改为快速切换,现在的快速切换装置可在几十毫秒内完成切换,如果发生启/备变失电,6 kV公用段、安全段可在几十毫秒内恢复供电,低电压保护来不及动作,柴油机也来不及启动,切换过程对电厂没有任何扰动,可大大提高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有了快速切换装置,我们就有更全面更好的改造方案。
前面已分析了220 kV秦石2271线路失电可能性高,改造要投资、要和各方协调,我厂暂时无计划。
秦石2271线路失电后,由快速切换装置无扰动切换以弥补,但如果切换不成功,就得启动应急电源。
能不能尽量少地启动切换?把第一和第二电源调换一下,就可解决此问题。
如图3,正常运行6 kV工作、公用段联络开关合上,启/备变6 kV侧开关断开热备用,高压厂变带电厂所有的负荷,这样高压厂变成为安全电源的第一电源,启/备变空充热备用作为第二电源;当高压厂变失电时,把安全电源(或全部电源)快速切换到启/备变运行;启/备变失电,对电厂无任何扰动,尽快恢复即可;高压厂变和启/备变同时失电再启动应急柴油发电机。
由于高压厂变比启/备变可靠,所以自动切换的次数大大减少。
此改造方案不需对一次设备进行投资,只在二次系统设备上进行改造,具有投资省、见效快的优点,是我们目前提高安全电源可靠性的首选方案。
4 应急柴油发电机的可靠性分析和改进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作为最后的应急电源,当6 kV安全段失电后立即启动,在12 s内达到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如果6 kV安全段在失电4 s内还未恢复供电,则柴油发电机根据程序自动合到安全母线上,自动带载。
整个应急柴油发电机系统(包括自动带载程序)是一个机电仪一体的综合系统,影响它的可靠性因素太多。
单从电气系统来分析,有发电机本体、启动控制回路、启动蓄电池、启动电机、励磁系统、出口开关及控制回路、继电保护系统等,任何一个环节出故障就影响其可靠性,要保证其高的可靠性,确实需要电厂各部门加倍努力。
我厂柴油发电机电气系统运行以来为提高可靠性作了不少的变更,分述如下:-增加安全段与公用段的同期装置:原安全段与公用段之间没有同期装置,公用段失电,柴油发电机启动带载稳定运行,这时公用段恢复供电,想把安全段也恢复到公用段供电时,由于二者之间没有同期装置,只能停柴油机,再恢复安全段,造成安全段第二次失电。
所以在安全段与公用段之间增加了同期装置,避免此情况的发生。
-增加控制电源报警:原设计中机房内的控制电源(如:启动控制电源、励磁控制电源、仪表电源等)只在就地机房内设置失电报警,在主控室没有报警。
就地机房又没有24小时值班,就会发生控制电源失去、柴油机不可利用而无人发现的情况。
所以增加控制电源报警到主控室,能及时发现控制电源失去的缺陷。
-增加出口开关不可利用信号:柴油发电机系统正常投入热备用时,其出口开关也投入热备用,随时准备应急合闸。
但如果此时开关不在正确的位置,需要应急备用时开关就不能合闸,所以增加在热备用状态下开关不可利用的信号,实时监测。
-蓄电池充电器改造:我厂柴油机是由蓄电池启动,蓄电池要有充电器来维持电力。
原充电器无限流措施,为防止柴油机启动时充电器电流过大而损坏,采用定期充电方式,这样常常引起电池充电不足,使电池放电量减少,寿命缩短。
所以把蓄电池充电器改造为带限流功能的新型充电器,可以采用浮充方式运行,保证蓄电池有充足的电量。
-增加同期旁通回路:原设计中发电机出口开关合闸有两种方式,一是应急合闸,有于安全段失电,柴油机启动后判断安全段无电时,自动合闸;二是同期合闸,用于定期试验,安全段有电,柴油机启动,同期合闸、带载,验证柴油机的功能。
在电厂换料大修时,控制出口开关自动合闸的两套专设屏都停电检修,而此时还需一台柴油机作备用。
就会出现安全段失电,柴油机启动,但专设屏在检修不能自动合闸;安全段无电又不能同期合闸,柴油机起不到真正的备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