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构造2

合集下载

第4章=沉积岩的构造和颜色(2层面构造和颜色)资料.

第4章=沉积岩的构造和颜色(2层面构造和颜色)资料.
6
⑷、其他波痕
除简单的波痕形态外,还常见到两组或两组以上的 复合形态。有的可见到两组波痕成一定角度相互交叉, 呈蜂巢状或多角状;
有的可在较大型波痕背景上叠覆有次级波痕; 另外,可见波痕被切蚀使其波峰部分或全部受到破 坏。 所以这些干涉波痕、叠覆波痕和削顶波痕都取决于 当时水位、浪基面、介质运动方向和强度的变化。这 些波痕一般形成在浅水和极浅水的环境,常可作为 浅 水 和 极 浅 水 环境的标志。
槽模的出现说明当时的古沉积环境中有强烈的底流及其冲 刷作用。槽模长轴平行于浊流方向,突起一端指向上游,故其 形状是确定古流向的可靠标志。虽然槽模不是浊流沉积的独有 产物,但是它们总是复理石相沉积的最特征沉积构造,是判断 浊积岩相及浊流流向的重要标志。
18
19
20
21
2).沟模
沟模是砂质岩层底面上一些稍微突起的直线形的平行脊状 构造。脊的起伏通常只有1~2mm,极少超过1cm,但可延长 较远,且较平直。它是由下伏泥质岩层面上的细沟被砂质物充 填而成。
一、负载构造(重荷模) 二、球枕构造(假结核) 三、包卷层理(变形层理、揉皱层理) 四、滑塌构造 五、泄水构造(碟状构造)
31
一、负载构造和火焰构造
⑴、负载构造也称负荷构 造、载荷模构造、重荷模构 造等:
是指覆盖泥岩之上的砂层 底面上的不规则瘤状突起。
负载构造形状很不规则、 大小不一、无优选方向、内 部纹层复杂、是差异压实的 产物、与砂球砂枕共生,可 与槽模相区别。
16
槽模的形态特点:在岩层底面上略呈对称的伸长状、椭圆状、 舌形、三角形状的隆起体,对称轴彼此平行并平行于流水方向; 在平行于流水的剖面上,一端陡峻而另一端平缓并渐消失于层面; 常成群出现。
17

沉积岩的结构-2

沉积岩的结构-2

6)核形石 形状不规则的颗粒,常由非同心状的藻 类泥晶纹层围绕一个固体核心组成,常为厘 米大小。
2.微(泥)晶方解石(灰泥或杂基) 碳酸盐微晶基质亦称灰泥基质或泥晶 基质,主要由微晶方解石组成。其粒度以 0.03毫米作为微晶的上限。微晶基质与陆 源碎屑岩中的泥质基质相似,它们是与碎 屑颗粒一起沉淀的。
4)内碎屑 内碎屑是盆内弱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 经岸流、潮汐及波浪等作用剥蚀破碎并经 过再沉积的碎屑。 内碎屑按直径大小可分为: 砾屑:>2mm 砂屑:2-0.05mm 粉屑:0.05-0.05mm 微屑:0.05-0.005mm 泥屑:<0.005mm 称泥晶基质
5)骨粒 骨粒是无脊椎动物分泌的碳酸盐骨骼 组分,一般具有完整的生物形态。破碎的 生物骨骼碎屑称骨屑。
按晶体的相对大小可以分为: 按晶体的相对大小可以分为: (1)斑状结构,即较大的晶体处在细晶 基质中。 (2)嵌晶结构,为较大的晶体包含较小 的晶体。 按晶体的形状不同可分为: 按晶体的形状不同可分为:具有良好晶面)。
常见的胶结类型有以下三种: ①基底式胶结 基质或胶结物的含量 多,碎屑颗粒孤立地散布于胶结物或基质 中,彼此不相接触或很少接触,基质和碎 屑物是同时沉积的。
②孔隙式胶结 碎屑颗粒紧密相接,胶结 物充填于粒间孔隙中,胶结物含量少。
③接触式胶结 胶结物含量极少,碎屑颗粒 互相接触,胶结物仅存在于颗粒的接触处, 粒间孔隙内大部分地方无胶结物充填。
若为原地的茎状或树枝状生物化石如 珊瑚、海绵动物、海百合等,对灰泥基质 起着障碍或遮挡作用,从而使灰泥堆积下 来,因而在数量上杂基是主要的,常构成 生物礁或灰泥丘,一般抗浪能力差,称为 障积岩。 如果原地葡伏生长的板状或片状生物 (如板片状层孔虫、苔藓虫、藻类等)粘结 和包裹大量灰泥杂基、而无自身支撑的生 物骨架,常构成粘结岩或生物层。

2第二章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

2第二章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
舌状波痕和平行 它常见于粉砂岩、泥灰岩和石灰岩中。 波痕(水流向左) -新疆民丰县安德尔河
在海、湖浅水地带,由于来回动荡的 波浪涉及水底尚未固结的较细的沉积 物,形成了尖棱的波峰和圆滑的波谷 相间排列的对称型波痕(右图)。尖棱 的波峰指向岩层的顶面,圆滑的波谷 则凹向岩层的底面。
洪水事件过后在边滩上留下 的舌状波痕-新疆库车河
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反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弯曲一致地质界线比地形等高线开阔地质界线的弯曲程度比地形等高线弯曲程度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同且岩层的倾角大于地面的坡角地质界线弯曲的方向与地形等高线弯曲的方向相反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同且岩层的倾角小于地面的坡角地质线弯曲的方向与地形等高线弯曲的方向相同地质界线比地形等高线狭窄岩层露头线的弯曲程度比地形等高线弯曲程度v字形法则向东倾角大于直立向北倾角小于岩层露头的宽度
位于沉积岩层顶部的界面,称为上层面(顶面);位 于沉识岩层底部的界面,称为下层面(底面);两个沉 积岩层的接触面,为上、下两个岩层所共有,既是上覆 岩层的底面,又是下伏岩层的顶面(图2)。沉积岩层上、 下层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沉积岩层的厚度。
一、沉积岩层
砂岩层 上层面
泥岩层
下层面 砂岩层
岩层
一、沉积岩层
A G B
E α′ H α
O ω α′
F
C
D
二、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
直线的产状是直线在空间的方位和倾斜程度,产状要素包括倾 伏向、倾伏角,或直线所在平面上的侧伏向、侧伏角来表示。
倾伏向:倾斜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的方位,用方位角 或象限角表示(图)。 倾伏角:倾斜直线与其水平投影线间所夹之锐角,γ角。 侧伏角:倾斜直线与其走向线间所夹之锐角,即为侧伏角, 如图中θ角。 侧伏方向或侧伏向:构成侧伏角走向线的方位,如24°N, 表示侧伏角24°,构成24°的走向线指向北。

篇沉积岩-第二章-沉积岩各论-沉积岩分类

篇沉积岩-第二章-沉积岩各论-沉积岩分类

• Cement itself to some extent is the source of weakness in the sedimentary rocks • Because cementing material and the clastic sediments are usually of different composition, leading to heterogeneity in thei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1) clastic material
(1)Detrital Mineral Grains
A very large number of different minerals may occur in sands and in sandstone. the most common detrital mineral Grains are quartz, feldspar, mica, heavy mineral and miscellaneous mineral.
第二章 沉积岩各论
邵龙义 讲授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北 京 100083) ShaoL@
Petrography ?
• Classification ? • Major sub-classes?
2.1 Classification of sedimentary rocks
2.21 General characteristic of Terrigenous clastic rocks
1、Compositional Maturity
A Compositional Maturity reflects the weathering processes in

沉积岩2

沉积岩2

沉积物的分选度与搬运载体的动力条件,搬运距离,沉积 速率等多重因素有关.
3)圆度
指碎屑外表棱角被磨平的程度或表面的光滑程度,也称磨圆度
影响因素: 搬运距离,流体的动力条件 碎屑颗粒的组成有关 无解理,硬度小,易溶的碎屑矿物பைடு நூலகம்屑容易磨圆; 粒度粗的较粒度细的(粉砂级)碎屑容易磨圆. E.g. 海滩上的玄武岩经过三个月即可磨成圆状.
4)支撑类型
支撑类型是指沉积物所受压力在沉积物内部的分布状况.决定于较大颗粒和基
质(与砂或砂级以上颗粒共生的细粉砂和泥级颗粒)的相对含量.
颗粒支撑 5)孔隙(Pores)
过渡支撑
基质支撑
沉积物(或沉积岩)中未被固态物质占据的空间称为孔隙. 孔隙度主要与碎屑颗粒的粒度,磨圆度,分选性有关. 分选磨圆越好,孔隙度越高; 粒度越小,孔隙度约高。 例如:海滩和沙丘沙(分选极好)的孔隙度变化为30% -- >65%.经压实和胶结之
2) 沉积物的结构 泥晶结构是主要由泥晶堆积而成的结构,也可称泥状结构。 自生颗粒结构 主要由自生颗粒堆积而成的结构. 按主要自生颗粒的主要类型可细分为: 生物碎屑结构 内碎屑结构 砾屑结构、 砂屑结构 粉屑结构 鲕粒结构 同心鲕粒结构 放射鲕粒结构。 团粒结构 凝块石结构 砾级凝块石结构 砂级凝块石结构 粉砂级凝块石结构 核形石结构
构造背景
6)碎屑沉积物的成熟度 ②结构成熟度:指碎屑沉积物与无基质、分选、磨圆都极好的终极状态的接近程度。 影响因素: 剥蚀埋藏速度 搬运时间 搬运距离 搬运方式 淘洗强度
快速剥蚀 -短时间搬运 -短距离搬运 -悬浮式搬运 -缺少淘洗 --
低结构成熟度 低结构成熟度 低结构成熟度 低结构成熟度 低结构成熟度
砾 砂 粉砂 泥 漂砾 巨砾 粗砾 中砾 细砾 极粗砂 粗砂 中砂 细砂 极细砂 粗粉砂 细粉砂 mm:1000 250 50 10 2 1 0.5 0.25 0.1 0.05 0.03 0.005 φ值: -10 -8 - 6 -3 -1 0 1 2 3 4 5 8

第2章沉积岩和岩浆岩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

第2章沉积岩和岩浆岩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
走向:岩层与水平面的交线称走向线(图中直线MON),走向线 在水平坐标系中所指的方位就是该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数值。
O
水平面
M
N
D D'
倾斜岩层的产状要素示意图
倾向: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 的直线称(真)倾斜线,倾 斜线下倾方向在水平面上的 投影线所指的方位就是该岩 层的倾向。
倾角:岩层的倾斜线与它在 水平面上投影线之间的锐夹 角就是该岩层的(真)倾角。
第二章 沉积岩层和岩浆 岩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
本章主要内容
1. 利用沉积岩层原生构造确定岩层的顶面与 底面 (重点内容)
2. 倾斜岩层与直线的产状要素 (重点内容) 3. 水平岩层与倾斜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特
征 4. 地层接触关系 5. 沉积岩中的软沉积变形构造 6. 岩浆岩中的原生构造
一、利用沉积岩层原生构造确定岩层的顶面与底面 层理是沉积岩层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它是通过岩 石的成分、颜色和粒度在剖面上的突变或渐变所显 现出来的一种成层构造。火山岩中也发育层理。

新疆轮台县阳霞煤矿中侏罗

统克孜勒努尔组粒序砂岩
一、利用沉积岩层原生构造确定岩层的顶面与底面
3. 波痕:波峰向 上,波谷朝下
现代海滩砂 体表面的波纹
岩石表面古 老的波痕构造
(上面2幅图片引自Siever,1994)
陕西省富平县平凉组(O2 p) 薄层灰岩层面上的波痕构造
一、利用沉积岩层原生构造确定岩层的顶面与底面
二、倾斜岩层与直线的产状要素 1. 岩层的产状要素 视倾向与视倾角
在岩层层面上与走向线斜交的直线叫该岩层的视倾斜 线(如HM、HN)。
视倾斜线与其中水平面上投影线之间的锐夹角称之为
该岩层的视倾角或假倾角(如、)。视倾角总是小

第二章沉积岩的形成过程2

第二章沉积岩的形成过程2
4. 重结晶作用(recrystallization):通过溶解-再沉淀或固体 扩散,使得细小晶粒集结成粗大晶粒。如,蛋白石(非晶 质)-玉髓(隐晶质)-石英(显晶质)
5. 交代作用(replacement):外来组分取代原组分。如,白云石 化,SiO2与CaCO3相互交代。
6. 自生矿物的形成(authigenic mineral):海绿石,鲕绿泥石, 沸石类,粘土矿物,方解石、菱铁矿、草莓状黄铁矿,自 生石英和自生长石(再生加大边)
第四节 沉积成岩作用
沉积物沉积
成 岩 作 用
第四节 沉积成岩作用
一、概念
沉积成岩作用是泛指沉积物形成以后,到沉积岩的风化的作用 和变质作用以前这一演化阶段的所有变化或作用,包括成岩作用和 后生作用。有人也成为沉积期后作用。
二、成岩阶段的划分:
1、同生阶段: 2、成岩阶段: 3、后生阶段: 4、表生阶段:
二、化学搬运和沉积
2)真溶液的搬运与沉积作用
可溶物质的溶解与沉淀作用主要取决于溶解度; 溶液中的某种物质浓度达到过饱和,则发生沉淀作用 (沉积);反之,则发生溶解作用(搬运)。
影响真溶液搬运与沉积的因素:
介质的酸碱度: 介质的氧化还原电位: 温度和压力 溶液中的CO2含量 离子吸附作用
三、生物的搬运和沉积
压实作用
压溶作用
胶结作用
交代作用
影响成岩作用因素
1、自由能 2、PH值和EH值 3、温度的影响 4、压力的影响 5、生物对成岩作用的影响 6、时间因素
第五节 沉积岩的分类
火山碎屑岩
陆源沉积岩
内源沉积岩
铝质岩
铁指岩

按 砾岩和 按
锰质岩

集块岩
结 角砾岩 成

2-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的原生构造及产状

2-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的原生构造及产状
2-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的原生构造及产状
沉积岩原生构造及产状 一基本概念
岩层: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 限制的岩性基本一致的层状岩体; 沉积岩层:沉积作用所形成的岩层; 层面、上层面(顶面)、下层面(底 面)、岩层的厚度:真厚度、铅直厚度、 视厚度 沉积岩的原生构造:沉积岩在沉积或者 成岩过程中产生的非构造变动的构造; 层理:岩石的成分、结构及颜色等在剖 面上的渐变或突变所显示的层状特征。
叠状构造系指砂岩或粉砂岩中凹面向 上、形似盘碟的纹理<图1-22)。直径一 般在1-50cm之间,边缘上翘,在横向 上呈断续分布,在垂向上互相叠置。它 们的形成与沉积物中的水分向上流动有 关。这种碟状纹层的凹面指向岩层顶面
三用原生构造确定岩层顶底面,并恢复褶皱剖面形态
四 沉积岩产状
平面的产状要素
压模和火焰状构造在判断 岩层面向时是极为重要的 标志。具压模的层面为岩层 的底面,火焰状构造的泥质 舌尖指向岩层顶面。
三利用原生构造确定岩层顶底面 9球状与枕状构造
球状和枕状构造多发育在泥岩或粉砂岩之上 的砂岩底部,一般局限在某一层内。其特征是, 砂岩层的底部往往破裂成紧密排列或孤立分布 的膝垫状和枕状体,有的为半球状或肾状体, 大小从几厘米到数米不等。砂岩的纹层与砂体 的枕状边界一致,常呈向上凹的盆状或倒蘑菇 状。
四 沉积岩产状
产状的测定及表示方法
岩层产状要素通常是用地质罗盘直接在层面上测量。也可用经纬仪测量。 在难以准确测定时,可根据钻孔资料、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等求出岩层的产状要素。
岩层的产状要素可用文字和符号两种方法表示。由于地质罗盘上方位标记有的用 象限角表示,也有的用3600的圆周角表示,因此文字表示也有两种:
三用原生构造确定岩层顶底面 10滑塌构造与卷曲层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遍。
Normark等总结了已报道的30个深 海大型沉积物波发育区的沉积物波特征:
• 波长范围为0.3~20km,以1~10km最为常 见。 • 波高范围为3~140m,以10~100m为主
高振中、Eriksson、何 幼斌等编著的《深水牵引 流沉积》一书对深水沉积 物波进行成因初探 (1998),用内波理论进 行了合理的解释
其它表面痕迹
• 细流痕(rill mark)
• 冲淤构造(scour and fill structure)
• 冲蚀构造(washout structure)
• 冲流痕(swash mark)
• 剥离线理(parting lineation)
• 水位痕(water level mark)
• 皱痕(wrinkle mark)
The whole seafloor is built up with a permanent new coat of
sand, bearing the internal marks left by the hummocks as the currents moved them around
• Rip-Up Clasts:Rip-up clasts are created by vigorous flows of coarse sediment, like the seafloor avalanche that formed this turbidite bed
• 层理(bedding): 岩石性质沿垂向变化的一 种层状构造,它可以通过矿物成分、结构、 颜色的突变和渐变而显现出来。
• 岩石因层理的存在而显出岩石的非均质性。
层理的基本类型及有 关术语
纹层 (Lamina)— 组成层理的最基 本的最小的单位,纹层之内没有任
何肉眼可见的层, 亦称细层。
成因:在一定条件下同时沉 积的。 特征:厚度小,一般数 mm ~ 数cm。
conglomerate around it. Thus these particular rip-up
clasts have largely eroded out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but enough of the shaly material is left to tell what
层面构造
• 介质流动或沉积物暴露形成 • 岩层顶面构造:波痕、剥离线理、 雨痕等 • 岩层底面构造:铸模(槽模、沟 模)
• 波痕(ripple mark)
• 风、水流、或波浪等介质的运动,在沉积 物表面形成的一种波状起伏的层面构造 • 层面上位波痕,层内为层理 • 一般采用波长、波高、波痕指数和不对称
小型波痕: L<0.6 m, 大型波痕: L=0.6~ 30 m, 巨型波痕: L>30 m
不同水深和流速下的流水波痕的波脊形态
• 舌状波痕(Linguloid Ripples): These muddraped ripples are linguloid in form, indicating shallow, rapid flow within the ripple stability field.
• 波痕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分布
• 波痕的研究方法
测量波峰走向、陡坡倾向和倾角、波
长、波高,计算波痕指数、不对称度。
测量大量波峰走向、陡坡倾向,编制 玫瑰图。 波痕在平面上的分布。
• 问题1:波痕主要出现在砂质沉积物中
还是泥质沉积物中? • 问题2:波痕的出现反映沉积环境的水 体是深还是浅? • 深海调查一个引人注目的发现是:在世 界各大洋盆中广泛发育一种大型沉积物 波,包括泥波和沙波,特别是泥波更为
• Channel Cast:A flow of coarse material cut into underlying mud, forming a channel, and eventually hardened into rock
Channelized bedding. Erosive scours that backfill with sand may give rise to isolated channelized sandbodies
形成过程:泥质沉积物表面上凹凸不平,
导致水流的分离和涡流的产生。涡流在松 软的泥质沉积物面上冲刷出凹槽。其后, 凹槽被砂充填,成为砂岩层底面上的槽铸 型——槽模(flute casts)
• 纵向脊与沟 (longitudinal ridge and furrow):由一系列平行于水流方向延伸的 脊与沟紧密间互排列所组成的构造。
once filled the holes. They may also be called
mudstone clasts, intraformational or intrabasinal
clasts, or clay chips.
层理(bedding)
层理是沉积岩最典型最重要的特征之 一。它是沉积物沉积时水动力条件的直接 反映,也是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之一。
层系 (set): 由许多在成分、
结构、厚度和产状上近似的同 类型纹层组合而成。
它们形成于相同的沉积条件 下,是一段时间内水动力条件 相对稳定的产物。
层系组(coset)—由两个或两个 以上岩性(成分、结构)基本一 致的相似层系或性质不同但成因
上有联系的层系叠覆组成,其间
• Hummocky Cross-Bedding:Hummocky cross-bedding is a distinctive bedding pattern that is a sign of ancient storms, like hurricanes
• Hummocky cross-bedding is more formally known as
• 粘附波痕和粘附瘤(adhesion ripple and adhesion warts)
• Scour-and-Fill Structures:Here flows of coarse sediment repeatedly eroded, then filled channels (scours) in the underlying sediment. The coarse fill was itself scoured and filled.
RSI≈1,RI=4~13(多为6~7)。
浪成波痕
• Wave Ripples: showing bi-directional cross laminae indicative of a wave origin
• 风成波浪 (aeolian ripple)
由定向风形成的,常见于沙漠、海或湖的滨岸
几十厘米。其上游端陡而深,向下游
变宽变浅,逐渐与沉积物表面齐平。
上覆砂质层底面上的槽痕铸型——槽

槽 模(flute casts)
Flute casts
槽模通常呈规则而不连续的舌状突起 突起稍高的一端呈浑圆状,向另一端变宽、变 平逐渐并入底面中 大小和形状可以成舌状,锥状,三角形等 形态上可对称或不对称 高从几毫米到到二十多厘米,长数厘米至数十 厘米 可以孤立或成群出现,顺着水流方向排列,浑 圆突起端迎着水流方向
• 横向冲刷痕(transverse scour mark):
垂直于水流方向排列的、一系列相 互平行的、浅而不对称的冲沟。 可能与水流在泥质沉积物表面流动 时所产生的剪切现象相结合的侵蚀 作用有关。
• 障碍冲刷痕 (obstacle-scour mark) :
水流在位于沉积物表面上的障碍物周围发生 侵蚀和沉积所形成的构造,也常称为水流新 月形构造 (current crescent)。
压刻痕
水流所携带的物体在松软的沉积 物表面上运动时所刻蚀或刻划出来的 痕迹称为压刻痕或工具痕(tool mark).
• • • • • • • •
沟痕(模) (groove mark / cast) V形痕 (chevron mark) 戳痕 (prod mark) 弹跳痕 (bounce mark) 刷痕 (brush mark) 跳跃痕 (skip mark) 滚动痕 (roll mark) 大型滚动痕 (large-scale slide mark)
指数等对波痕进行定指数(RI)=L / h 波痕不对称指数(RSL) = L1 / L2
• 流水波痕(current ripple):
见于河流和存在有底流的海、湖地带 波峰、波谷叫圆滑,不对称,不对称指
数大于2或2.5,波痕指数大于5,大多为
8~15
陡坡倾向指示水流方向
hummocky cross-stratification and often given the
abbreviation HCS • a sandy seafloor near the beach but not too near, roiled by a major storm with more sand pouring in from the beach. Piles of sand at least a meter high (hummocks) are built up and travel across the bottom, sand being eroded off the upstream side and dumped on the leading downstream side.
沙丘沉积中。
特点:呈不对称状 (极不对称 ),不对称度比流
水波痕更大, RI=10 ~ 70 ,陡坡倾向与风向一
致。
• 修饰波痕和叠置波痕 由于水位、水流和波浪方向、浪基 面的变化,而导致早先形成的波痕被 修 饰 改 造 而 形 成 修 饰 波 痕 (modified ripp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