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时代的到来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

合集下载

2013三次科技革命精品公开复习课

2013三次科技革命精品公开复习课

D、乘飞机返回郑州
易混点:
1、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是:
珍妮机的发明。
2、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瓦特改进蒸汽机。
3、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4、在工业革命过程中,交通工具的革新最先发 生在:美国
材料题基本解题方法:
一读:先读设问,后读材料,包括标题、注解、
出 处等。
二找:找出关键信息(如关键词、句等)。
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上的共同点
1、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 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极大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 3、促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三次科技革命又带来哪些的消极影响呢?
1.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 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子弹。
2.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 太空废料、核废料等。 3.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等。 4.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 络游戏等。
三联:不所学知识联系。 四答: 答题要注意问什么答什么,语言简明扼 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C.火车、轮船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
3、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
D
A
B
C
D
4、 五一长假期间,家住郑州的张先生去重庆
旅游,他一路享受的方便条件,哪一项源亍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
A、乘火车到达武汉
C
B、转乘轮船游三峡
C、通过电子邮件向家人报告平安
内燃机、电灯、 原子能技术、航 电话、汽车、 天技术、生物工 飞机 程等
电力、石油 电气时代 九上P126
核能(原子能) 信息时代 九下P105
时代特征 蒸汽时代 影响 九上 P90

三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一、知识梳理:(一)“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1、开始的标志:18世纪_______年代,开始于_____国,开始于棉纺织工业部门,开始于______________机器的发明。

2、标志性发明:瓦特改进_________,使人类进入“____________”.3、新交通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进了(能源)的利用。

4、影响:(1)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2)生产关系: __________最终战胜了______________;社会日益分裂为和两大直接对立阶级。

(3)世界面貌:形成了_______先进,_______落后的局面5、对中国的影响:(1)政治上,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破坏中国的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上,一方面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是中国逐渐陷入资本主义市场。

(3)思想上,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如林则徐、魏源、洋务派。

(二)“电气时代”的到来-------------第二次科技革命1、开始的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①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人类进入“”。

在电力发展方面,和走在前面。

②发明大王研制成功耐用。

2、交通工具①19世纪80年代,国人设计出,以此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成功。

汽车的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②1903年12月,国的莱特兄弟制成。

随着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的问世,和作为新能源得到开发利用。

3、影响:(1)生产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生产关系:推动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向即过渡。

(3)世界面貌:①帝国主义国家积极向外侵略,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的局面。

②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不平衡,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和,他们的扩军备战,导致了的爆发。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
01 革命背景
03 革命结果 05 革命评价 Nhomakorabea目录
02 革命经过 04 革命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 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同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有三个特点: 首先,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越来越重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其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科研探索的领域也在不断开阔。 最后,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联系加强,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学科越来 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化,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联系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 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革命背景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代表, 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这次科技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既是由于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也是由于社会发 展的需要,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需要的结果。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科学技术大幅度提高,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并使得全球的文化 联系越来越密切,现代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学术上,出现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参透的新特点,新的学术与 科技思潮不断涌现。

蒸汽时代的到来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

蒸汽时代的到来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

新兴产业
电子、航天、核、激 光、信息等工业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 多极化。
特点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科技各领域相互渗透。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
疑难探究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事件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影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反应
洋务运动 近代化开端
第二次工业革命
新能源 新动力 生产组织
电力、石油 电力、内燃机 垄断组织形成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 发展不平衡加剧。
书海拾贝
第三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影响
开始部门 军事领域
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
主要标志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发展。
时代特征 信息时代
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
新能源 核能、太阳能
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鱼雷
疑难探究
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带了的全球性挑 战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全球气候变暖; 核安全; 挑战: 网络安全; 生态环境的破坏。
高科技犯罪。 制定国际规范,加强国际合作; 应对: 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可再生能源的 开发;积极发展高科技,趋利避害。
学以致用
世界经济现代化的300年里,中国曾丧失了三次发展 的重大机遇。第一次是错失第一次工业革 命扩散的机遇, 第二次是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 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转移的机遇。
1.中国第一、二次丧失发展机遇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
第一次是由于自大与封闭(闭关锁国); 第二次是由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或清政府腐败无能;列强的侵略)
2.为了追赶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三次科技革命与创新

三次科技革命与创新

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确立,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确立,使东方从属于西始 世纪70年代开始 世纪 标 志: 电力的广泛应用 时代特征: 电气时代 开始国家: 美国、德国 美国、 电灯、电话、电报、汽车、 成 果: 电灯、电话、电报、汽车、飞机 影 响: 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
有线电话
多利(克隆羊) 多利(克隆羊) 克隆羊
作为中学生,我们一定要热爱科学,在 作为中学生,我们一定要热爱科学, 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善于独立思考, 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善于独立思考, 要敢于质疑,要勇于探索,遇到困难, 要敢于质疑,要勇于探索,遇到困难, 敢于知难而进等等。 敢于知难而进等等。
谢谢指导
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1814年) 年
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高科技手段,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高科技手段, 向世界阐述了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人类文明 的交融, 的交融,它所应用的现代科技核心成果是 ( C) A 航天技术 B 生物工程技术 C 计算机技术 D 电灯照明技术
4、某星期天早晨,明明看到妈妈的留言 、某星期天早晨, 上面写着: 明明: 条,上面写着:“明明:妈妈已经在前往 北京的①飞机上了 你爸爸来电话说, 上了。 北京的①飞机上了。你爸爸来电话说,他 发了一些照片到你的②电子邮箱里 发了一些照片到你的②电子邮箱里,打开 看看。今天,你奶奶坐③汽车从老家过来 从老家过来, 看看。今天,你奶奶坐③汽车从老家过来, 大约10点半到 记得去接站。 点半到, 大约 点半到,记得去接站。书房台灯的 灯泡坏了 买只新的换上。从留言条看, 坏了, ④灯泡坏了,买只新的换上。从留言条看, 这个家庭享受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包 括( ) C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考历史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三次科技革命4(1)

中考历史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三次科技革命4(1)

学习资料专题三次科技革命聚焦考点☆巩固基础一、工业革命:1. 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2. 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3.主要国家:英国。

4. 主要成就:(1)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_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2)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成果,改进了蒸汽机_。

1785年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受到广泛的欢迎。

(3)英国机械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1825年年,这列“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4)美国的富尔顿发明轮船。

5.新能源:煤炭6.动力:蒸汽机7.特征:人类迈入“蒸汽时代”。

8.结束的时间和标志:19世纪世纪上半期,英国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

此后法国、美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9.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 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2. 主要标志: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3.主要国家:美德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

4. 主要成就:(1)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碳丝灯泡。

(2)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

(3)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

(4)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研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5.新能源:电力和石油6.动力:电力和内燃机7. 特征: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8.影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1. 开始时间: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2. 主要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第二次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由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到来的时代称为知识经济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10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同时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互联网:互联网(internet)或音译因特网、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定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

信息时代:信息时代通常也是指计算机时代或者数字时代。

它是指在现时代,个人都有能力去自由传递信息,以及实时获取信息的这种特征,这在过去是很难或者不可能做到的。

它和数字时代以及数字革命的概念有关。

它是从工业化派生的的工业化革命的这种传统工业经济转变为以信息管理为主的知识经济,亦即信息化社会。

原子能科技:原子能又称“核能”,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的能量,如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时所释放的巨大能量。

专题十四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十四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十四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理论基础:牛顿的力学)1、实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2、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3、首先开始于:英国的棉纺织业,之后扩展到冶金、采矿业。

4、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英国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5、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原料;海外贸易的需求。

6、开始的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7、标志性的发明(即最重大的发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8、交通工具变革(以蒸汽机为动力,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美国富尔顿1807年发明汽船,也叫轮船;英国史蒂芬孙1825年发明火车机车——旅行者号9、继英国之后,法国、美国等国也先后完成工业革命。

10、工业革命的影响:(一)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①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立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与此同时,人类迅速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时代的过渡。

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确立。

③欧美日益富强,而东方则日益贫穷落后。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理论基础:法拉第的电磁学)1、开始时间: 19世纪70年代2、标志: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美国和德国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走在前列。

爱迪生代表性发明:1879年研制了电灯泡,被誉为“发明大王”。

3、标志性发明(即最重大的发明):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卡以及内燃机发明。

4、新式交通工具(使用内燃机为动力,以石油为主要燃料):汽车,是德国卡尔•本茨发明的;飞机,是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

5、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①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西方国家率先进入电气化时代。

由于使用电,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进入到“钢铁时代”。

②汽车、飞机的问世,缩短了人们旅行的时间,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电话、电报的发明,加强了世界的联系,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代特征 电气时代
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
核心成就 发电机、内燃机
入帝国主义阶段。
代表人物 卡尔·本茨;爱迪生 人类由蒸汽时代迈入
新兴产业 电力、汽车、化工等 电气时代。
新能源 新动力 生产组织
电力、石油 电力、内燃机 垄断组织形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 发展不平衡加剧。
书海拾贝
第三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初中毕业年级中考专题复习
专题十
三次科技革命
蒸汽时代的到来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
书海拾贝
第一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开始部门 主要标志 时代特征
18世纪60年代 棉纺织部门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蒸汽时代
影响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 速发展。
主要成就 蒸汽机、火车、轮船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
2.为了追赶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科教兴国战略;863计划;提出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实行改革开放,引进先进科技等。
疑难探究
自1993年起,美国企业在计算机、电信和其他高科 技方面的投资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20世纪)90年代 以来,美国电脑软件业已经成为仅次于汽车和电子业的 美国第三大产业;信息技术在5年中为美国创造了1500万 个新的就业机会,对美国GDP的贡献为30%左右。信息技 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学以致用
世界经济现代化的300年里,中国曾丧失了三次发展 的重大机遇。第一次是错失第一次工业革 命扩散的机遇, 第二次是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 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转移的机遇。
1.中国第一、二次丧失发展机遇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
第一次是由于自大与封闭(闭关锁国); 第二次是由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或清政府腐败无能;列强的侵略)
疑难探究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事件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影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反应
洋务运动 近代化开端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加快沦为半殖民地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政治近代化
疑难探究
两次世界大战中运用了大量的新式武 器,如何正确看待科技和战争的关系?
1.材料推反动映了20经世济纪全90年球代化美发国展经。济(具或有什第么三特产点业?或服务 产业济2.信列业发发息举)展展美产迅的国业速决在发,定计展第性算迅一 因机速、、 素信。二 ;息(产 新技信业 技术息比 术方产重 成面业下 为的成典降生型为;产。美科力国技中的成最主为活导经跃 的3.比信因尔息素技·等盖术)茨的;发信展对息全时球代经药济房的;发信展有息什高么速影公响路?。
一战 二战
原子弹 潜艇
战争中新军事科
生化武器 技的运用推动了科技
细菌战 进步;
导弹
战斗机
军事科技的进步
坦克 加剧了战争的灾难性。
远程火炮
鱼雷
疑难探究
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带了的全球性挑 战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全球气候变暖; 核安全; 挑战: 网络安全; 生态环境的破坏。
高科技犯罪。 制定国际规范,加强国际合作; 应对: 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可再生能源的 开发;积极发展高科技,趋利避害。
生产方式 机器大生产
建主义。
新兴产业 机械制造业 新能源 蒸汽、(煤炭) 新动力 蒸汽机
生产组织 资本主义工厂制
资本主义逐步确立对 世界的统治。
形成西方先进、东方 落后的局面。
书海拾贝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19世纪70年代
影响
开始部门 重工业部门
生产力获到突飞猛进
主要标志 电力、内燃机广泛使用 的发展。
影响
开始部门 军事领域
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
主要标志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发展。
时代特征 信息时代 新能源 核能、太阳能
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 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电子、航天、核、激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
新兴产业 光、信息等工业
多极化。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特 点 科技各领域相互渗透。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