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类选择题专题
高考地理 “图表型”选择题答题技巧 (解析版)

高考地理“图表型”选择题答题技巧(解析版)【第一部分方法指导】这种题目的材料是以数据表格或是统计图表的形式展现,常见相关知识点有人口数量变化、人口迁移、城市化、河流径流量等。
答题时,考生首先要在审题时将关键的词句、数字圈出来,然后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有何规定性。
这类题的解答方式因材料不同而有所不同。
1.常见统计图表的类型2.统计图表的判读步骤第一步:看图名;第二步:读题目,画关键词第三步,根据关键词找出对应的图例和坐标第四步,解题:读数、计算、描述、判断、分析3.常见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1)三角坐标图三角形统计图的适用范围比较广,可用来表示三个项目所占整体的百分比。
我们常遇到的类型有人口年龄结构的比重、三大产业构成比重、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程度,是近年来地理高考的一个重点中的重点。
判读步骤:首先找出三个坐标轴的原点,然后过某点分别作半行于和每一个坐标轴的原点相交的另一个坐标轴的平行线,找出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读出数据。
(2)曲线图(含折线图)曲线图指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数字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图形。
如某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等。
判读步骤:1.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2.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则表示变化幅度小;3.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
如右图,流量过程线图中该地4月份和7-8月份均有汛期,且流量较大。
(3)风玫瑰图风玫瑰图是在极坐标图上绘出一地在一年中各种风向出现的频率。
因图形与玫瑰花朵相似,故名。
判读步骤:1.图中大小不等的同心多边形,表示频率,且与同心多边形的大小成正比关系;2.呈辐射状分布的线段,表示方向;3.根据风玫瑰图形的轮廓线与方向线的交点,就可读出不同风向出现的频率,通过比较就可得出最大风频风向和最小风频风向。
新高考政治一轮课件热考题型3图表类选择题_1

能源 加注
12.3 万元
0元
10.1 元
200 元
电池保8年或120万公里 。出保置换费用4万元
麻烦
10.1 6 150 万元 元
53元
800 元
如无自费大修项目,1.0 万元左右
方便
①小李用车较少,不在意用车成本
②油价进入下行通道,加油站遍布
③小李主要是短途、高频用车,没有充电焦虑
④技术进步,会降低电池成本、提高充电便利
3.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 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 准备金率。如图为某国金融机构近年来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图。在不考虑其他 因素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①从M1到M2,会降低商业银行信贷能力
②从M1到M2,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升
2.2020年上半年,汽车销售坠入低谷,价格也更加亲民,但随着消费的恢复,价格 有回升的趋势。小李准备抓紧购买一辆汽车,于是对配置相似的两类汽车进行了 差异化对比分析,经过比较,小李选择了新能源汽车,其可能的理由是 ( )
车型
新能 源汽
车
传统 燃油 汽车
售价
购置税
百公里 能耗
年度 维护
全周期 (15年)维修
2.市场渗透率是指企业的实际销售量在市场需求的最高界限中的百分率。如 图是跨国企业在中美两国市场渗透率的比较(单位:%)。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 推断正确的有 ( )
①总体来看,跨国企业和中国市场的联系相比美国更加紧密
②劳动力成本低等比较优势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渗透率高的原因
③在各自国内市场,中国企业面临来自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较之美国企业更大
③创新居委会组织管理形式,有利于推进居民的自我管理
聚焦几类经典化学图表、图像选择题

盐酸的体积( ml )
4
8 O
1 5
2 O
5 O
l 2 0 1 5 0
生成 C O2的体 积 ( mI ) O
1 l 2 2 2 4 8 9 6 2 2 4 0 2 2 4 ( ]
A. 升 高 温 度 B . 加 大 x 的投 入量
C . 加催化剂 D . 增 大 体 积
陶1
关 系, 正确的是(
) .
解析 : 由 图像 可 知 , 当 改 变 条 件使 反应 过 程 中 X的 转 化 率 由按 “曲 线 进 行 变 为 按 b曲线 进 行 时 , 在时 间相 同时 , X 的 转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 度 一 定 使 平 衡移 动 . 答案 : C . 二、 电化 学 的 图像 分 析 例 2 将 纯 锌 片 和 纯 铜 片
按 图 2所 示 方 式 插 入 同 浓 度 的
A
4
解析 : 向C a ( ( ) H) 饱 和溶 液 中逐 滴 加 入 相 同 物 质 的量 浓
度的 H P O 溶 液 , 开始 时 , C a ( OH) 过量 生成 C a ( P ( ) . ) 。沉 淀, 继 续 加 入 H。 P O 溶 液 , C a 。 ( P O ) 沉 淀 转 化 为 C a HP O 沉淀 , 沉淀的物 质 的量仍 然增 加 , 当 C a HP ( ) 沉 淀 生 成 完 全 时, 再加 H P O. 溶液 , C a HP ( ) 沉 淀转 化 为C a ( H P ( ) ) 。 而 溶
, ,
化率增 大 , 而加大 x的投入 量可使 x的转化 率 降低 , 可 排 除 B; 在 达 到 化 学 平 衡 前 要 使 x 的转 化 率 增 大 。 则 必 增 大 化 学 反 应 的速 率 , 而增大体积只能降低速率. 又 由 图像 可 知 达 到 平 衡 时两 者 的 转 化 率 相 等 , 故 两 者 达 到 的是 同一 平 衡 状 态 , 而 升 高
最新高考政治选择题图表类专题复习课件(北海七中莫辉艳)。ppt教学讲义ppt课件

①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
②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 ③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作 ④降低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
A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图8
—弄清状态a各项目比重和状态b各项目的比重情况,从 中发现本质,从题支中选择能使状态a向状态b转变的措
❖饼状图的特点:表示事物之间的 比例(%)关系。
❖这一类题的解题思路是运用整体 与部分的关系,从各个部分所占 的比例中发现问题,再找到解决 问题的办法。
高考预测
❖ 1、下列经济现象,与右图中由Q1点到Q2
点运动描述一致的是
供
A、日本发生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事故后, 给
各地食盐是需求暴涨。 —供给影响需求
B、受通货预期的影响,黄金白银价格创
出新高 ——需求影响价格 C、国家决定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
B ———通胀率与就业率的关系。使 B点到A
点变化,意味着通胀率降低、失业率提高, 达到此目的经济手段是提高银行的存贷款 利率。
7、(2011福建)图31.通货膨胀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来衡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 3%作为警戒线。读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时,适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利率 B.从B点到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降低货币流通速度 C、从C点到D点,适宜扩大财政盈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D、在E点时,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
———对各项目进行纵比与横比,分析发展状况
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常考主观题。
❖柱状图特点:根据图形的变化, 比较同一时期不同事物的发展状 态,或同一事物不同时期的发展 状态。
❖结合设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
饼状图——较常见。及可靠 选择题。也可考主观题(问答 题)。以经济常识为主。
(完整word)高考政治曲线图选择题专题训练

《经济生活》曲线图选择题专题训练《经济生活》图表类选择题的解题流程例析《经济生活》图表类选择题拥有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等特色,能够很好地查核同学们获得和解读信息、调换和运用知识等能力,因此被高考命题专家所喜爱,成为高考选择题常有题型之一。
因为此类试题对思想能力要求较高,因此也是同学们解题易错题型之一。
为提升解答此类试题的正确性,我们选择特别典型的题干为文字、题肢为图表的图表类选择题为例,从解题流程的角度来加以研究。
(例题)稳固粮价、保证供应是政府应尽的职责。
为此,国家依据粮食市场运转状况多次销售暂时储存粮。
以下曲线图能正确表达这一措施特色的是为帮助同学们吃透一道题、解决一类题,我们采纳以下的解题流程: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正确掌握题意我们将题干文字分解为三个小问题:①什么状况下需要销售储存粮?(提示:粮食求过于供、价钱上升)②销售储存粮为何能稳固粮价?(提示:增添粮食供应,促进供求均衡,使粮食价钱回落)③哪一幅曲线图能够说明这一道理?(提示:哪一幅曲线图能够表现“跟着供应量的增添、价钱降落”这一题意)第二步:转变题肢图表信息为文字信息为将四幅图表信息正确地转变为文字信息,需要对图表进行技术办理(以以下图所示):从办理过的图形中,我们不难归纳出以下信息:图表 A:跟着供应量的增添,价钱降落。
图表B:跟着需求量的增添,价钱降落。
图表 C:跟着供应量的增添,价钱上升。
图表D:跟着需求量的增添,价钱先涨后降。
第三步:对题肢图表能否切合试题企图作出判断。
至此,我们就能够正确地判断 A 切合题意, B、 C、 D 三项与题意不符合。
实践证明,经过这样谨慎的解题流程,能够防止同学们审题时的眼能手低、任意性大等问题,有效地提升此类试题的正答率。
为贯通融会、贯通融会,请同学们参按例题中的解题流程,解答以下试题。
1、( 10 年广东高考24.图 5、6 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系的一般商品。
1当两商品的价钱P 均从 P1 同幅降落到P2 时。
微专题6 题型专攻——数据图表类选择题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

表格中的数据、备选项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思考
6
题型专攻——数据图表类选择题
• 2.图片数据类 • (1)看图片数据的表头及出处:确定时间、空间、事件、 历史现象与主题等。 • (2)看图片中的项目:明确图例、文字等。 • (3)看图片中的数据:明确图片中每一个时期对应的具体 数据,通过不同时期的数据比较得出数据的变化趋势,指出 数据变化说明的问题,结合相应的知识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 与影响。特别注意:
10
题型专攻——数据图表类选择题
• 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从1894年至1936年,中国的 产业资本在民族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这 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故A项正确; 商业资本在民族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 仍占一半以上,这不能说明商业贸易日益“萎缩”,故B项 错误;仅凭材料信息不能断定中国的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 ,且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近代金融体系不可能臻 于完善,故C项错误;材料仅涉及了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 ,没有涉及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具体 比重,不能说明经济结构逐渐失衡,故D项错误。
题型专攻——数据图表类选择题
微专题6 题型专攻——数据图表类选择题
1 1
题型专攻——数据图表类选择题
• 在高考中这类题目主要是利用数据统计表格、直观图表两种 命题形式 载体进行命制,最常见的形式有统计表、向量图、曲线图、
坐标轴图、饼状图、柱状图、圆形比例图等 包含的信息量大,且阅读量小,可塑性强,能形象地反映出 一个时期、一个阶段某种历史现象的发展变化态势。这种题 涉及内容 型有新颖直观、内涵丰富、信息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 巧妙结合等特点
•
横比找差异,纵比看趋势,类比辨种类。通过其量变及相
图表类题目专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统计范围 全国 分
地
类别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绝对量(亿元) 261 934
117 705 76 307 51 982 15 940
同比增长 2.5%
7.1% 5.8% 2.5% -30.1%
区 分
产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10 573
131 577
答案 解析
√
1 2 3 4 5 6 7 8 9 10
6.某商品的供给曲线(S)与需求曲线 (D)相交于E点,PE为该商品的市场均 衡价格,QE为均衡数量。会使右图中E点向右下方移动的是 答案 A.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
解析
√
B.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C.该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涨 D.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减少
18.5%
2.5%
业
第三产业
119 785
1 2 3 4 5
1.2%
6 7 8 9 10
注: 2016 年 1 ~ 9 月份,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26 906 亿元,同比增长
8.2%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61.4% ,比去年
同期降低3.4个百分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知
②为
了防止部分药品价格畸高,政府应当将其最高限价设置为P2
进粮食生产,政府应当将其最低限价设置为P1
③为了促
④为了促进粮食生产,
政府应当将其最高限价设置为P2
A.①④
解析
B.①③
√
C.②③
统计图的选择 - 答案

统计图的选择答案典题探究例1.既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的是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是扇形统计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既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的是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是扇形统计图.故答案为:折线,扇形.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例2.要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及增减变化的情况应绘制折线统计图.正确.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根据统计图的分类和它们的特点及作用,解答即可.解答: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及增减变化的情况应绘制折线统计图,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根据它的特点和作用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例3.如图是某校六年级男生喜爱球类运动的情况统计图.请把表格填写完整.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少喜欢乒乓球的有35人,六年级男生有250人喜欢排球的有60人喜欢篮球的大约占35%,喜欢足球的大约占27%学校准备举办一次球类运动的比赛,报名参加篮球比赛的人数可能最多.考点:扇形统计图;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1)从扇形统计图中六年级男生喜爱球类运动的人数占总数的百分率,得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少;(2)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除法列式求出六年级男生的总人数;(3)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列式求出喜欢排球的人数;(4)根据扇形统计图中喜爱球类运动的人数占总数的百分率,估测出喜欢篮球的和足球的大约占的百分率;(5)从扇形统计图中六年级男生喜爱球类运动的人数占总数的百分率,得出喜欢篮球的人数最多,所以学校准备举办一次球类运动的比赛,报名参加篮球球比赛的人数可能最多.解答:解: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少35÷14%=250(人)250×24%=60(人)14%+24%=38%1﹣38%=62%,所以喜欢篮球的大约占35%,喜欢足球的大约占27%;学校准备举办一次球类运动的比赛,报名参加篮球球比赛的人数可能最多.故答案为:乒乓球,250,60,35,27,篮球.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且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进行计算、解答即可.例4.六(2)班有50位同学,血型情况如图.(1)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2)该班O型血有多少人?(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考点:扇形统计图;“提问题”、“填条件”应用题;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每一种血型各占总人数的百分数:O型血占全班的40%,A型血占全班的28%,B型血占全班的24%,AB型血占全班的8%;(2)用全班人数乘O型血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数即可;(3)问题:A型血比B型血多多少人?(答案不唯一)解答:解:(1)图中的信息:O型血占全班的40%,A型血占全班的28%,B型血占全班的24%,AB型血占全班的8%;(2)50×40%=20(人)答:该班O型血有20人;(3)问题:A型血比B型血多多少人?50×(28%﹣24%)=50×4%=2(人)答:A型血比B型血多2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信息进行计算、提出问题.演练方阵A档(巩固专练)一.选择题(共10小题)1.(•麻城市模拟)要表示今年前五个月的物价变化情况,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A.条形B.折线C.扇形D.以上三个都可以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由分析可知:要表示今年前五个月的物价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故选:B.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2.(•富源县模拟)某小学要反应各年级学生与全校学生之间的情况,应绘制()统计图.A.条形B.折线C.扇形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某小学要反应各年级学生与全校学生之间的情况,应绘制扇形统计图;故选:C.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3.(•巴州区模拟)在制统计图示,为了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应选用()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在制统计图示,为了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应选用扇形统计图更合适;故选:C.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4.(•宿迁)要直观地反映出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统计图效果好.A.条形B.折线C.扇形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比较清楚地反映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据此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要直观地反映出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效果好.故选:B.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折线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5.(•城厢区)要统计某一地区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统计图.A.条形B.折线C.扇形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3)扇形统计图比较清楚地反映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据此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统计某一地区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解答.6.(•郯城县)气象台表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情况,采用()最合适.A.统计表B.条形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折线统计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首先要清楚每一种统计图的优点: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气象台表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情况,采用折线统计图最合适.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要熟练掌握统计图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7.(•浠水县)要统计某校各年级人数,选用统计图更合适.()A.条形B.折线C.扇形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统计某校各年级人数,选用条形统计图更合适;故选:A.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8.(•顺德区)要直观的看到六年级各班及格与不及格的人数数量,应选择()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复式统计表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直观的看到六年级各班及格与不及格的人数数量,应选择条形统计图;故选:A.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9.(•舒城县)山娃想把自己从1到7岁的身高变化情况用统计图表示出来,他应该选择()统计图.A.条形B.折线C.扇形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山娃想把自己从1到7岁的身高变化情况用统计图表示出来,他应该选择折线统计图.故选:B.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10.(•安溪县)要监测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统计图.A.条形B.折线C.扇形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与条形、扇形统计图相比,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因为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要监测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故选:B.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二.填空题(共8小题)11.要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适合.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依此即可作出选择.解答:解:要求直观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折线.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12.(•广陵区)要表示一位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要表示一位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折线.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13.(•河池)画统计图时,要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的情况,最好画折线统计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要求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增减变化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折线.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14.(•高邮市)要清楚地反映出我国五大名山的高低要用条形统计图;要反映我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体重的变化情况要用折线统计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扇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圆表示各个部分的总数量,在圆里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出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依此即可作出选择.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要求清楚地反映出我国五大名山的高低,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条形统计图;要求反映我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体重的变化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条形;折线.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15.(•龙湖区)在学生成长记录袋中,要想清楚地看出学生单元测试成绩应该选用条形统计图进行统计.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依此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在学生成长记录袋中,要想清楚地看出学生生单元测试成绩,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用条形统计图.故答案为:条形.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16.(•宝安区)护士要统计病人一昼夜体温变化情况应绘制成折线统计图为宜.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依此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要统计病人一昼夜体温变化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折线.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17.(•石阡县)要统计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你会建议护士选用折线统计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要求直观表现病人体温变化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折线.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18.(•上高县模拟)要表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应绘制折线统计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表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应绘制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折线.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三.解答题(共3小题)19.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中,要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要表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要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中,要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要表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要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故答案为:条形,扇形,折线.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20.在某次电视竞赛中,观众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给选手投票,得票前两位的直接晋级下一轮.五位选手的得票数分别是:A选手:52341票,B选手:30876票,C选手:102345票,D选手:50124票,E选手:98720票.如果用统计图的方式反映得票情况,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在某次电视竞赛中,观众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给选手投票,得票前两位的直接晋级下一轮.五位选手的得票数分别是:A选手:52341票,B选手:30876票,C选手:102345票,D选手:50124票,E选手:98720票.如果用统计图的方式反映得票情况,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故答案为:条形.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21.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的在括号里画“○”,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画“△”.(1)自己的身高在小学阶段的变化情况.△(2)学校图书室各类图书的数量.○(3)商场在一年内销售电暖器的数量变化情况.△(4)学校各年级的人数.○(5)一个月的气温变化情况.△.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1)自己的身高在小学阶段的变化情况.△(2)学校图书室各类图书的数量.○(3)商场在一年内销售电暖器的数量变化情况.△(4)学校各年级的人数.○(5)一个月的气温变化情况.△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B档(提升精练)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根据下列的两个统计图所得的结论中,正确的结论有几个?()(1)一班和二班的总人数一样多,因为两个圆的大小相等.(2)一班的男、女生一样多.(3)一班的女生多,二班的男生多.(4)两个班的女生总数比两个班的男生总数少.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扇形统计图;百分数的实际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扇形统计图能反映各部分所占的比例,观察图形可知:一班的男生与女生人数相等,二班的女生比男生人数少;由此即可解答.解答:解:(1)因为扇形统计图主要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没有两个班具体的学生数,所以无法对两个班的人数进行比较,所以此结论是错误的;(2)观察扇形统计图可知:一班的男女生各占总人数的50%,所以男女生人数一样多,所以此结论正确;(3)因为没有两个班具体的学生数,所以无法对两个班的人数进行比较,所以此结论是错误的;(4)因为一班男女生人数相等,二班女生比男生少,所以此结论正确;所以(1)(3)选项中的结论都不正确;选项(2)(4)是正确的,所以上述说法中正确的结论有2个.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扇形图的定义.在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之和为1,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2.某项目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差旅费、活动费、招待费以及其他营运费用,他们所占比例如图所示,其中的活动费是11760元,则该项目的成本是()元.A.86000 B.98000 C.117600 D.58800考点:扇形统计图;百分数的实际应用.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把某项目的成本看作单位“1”,可用单位“1”减去人力成本、差旅费、会议费、办公费、招待费、其他费所占总数的百分数即可得到活动费所占总数的百分之几,然后再用11760除以活动费所占总数的百分数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11760÷(1﹣14%﹣9%﹣8%﹣12%﹣30%﹣15%),=11760÷(1﹣88%),=11760÷12%,=98000(元);答:该项目的成本是98000元.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然后再计算出活动费占总数的百分之几,最后再根据对应的数除以对应的分数求出该项目的成本.3.如图条形图是从曙光小学800名学生中帮助失学儿童捐款金额的部分抽样调查数据,如图扇形图是该校各年级人数比例分布图.那么该校六年级同学捐款的总数大约为()A.870元B.5010元C.4200元D.250560元考点:扇形统计图;百分数的实际应用.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首先根据扇形统计图和已知条件求出六年级同学的人数,然后求出抽样调查数据的平均数,再利用抽样调查估计总体的思想即可求出该校六年级同学捐款的总数.解答:解:因为曙光小学有800名学生,所以六年级同学的人数为:800×30%=240(人),而抽样调查数据平均数为:(4×5+8×10+10×15+16×20+12×25)÷(4+8+10+12+16),=(20+80+150+320+300)÷50,=870÷50,=17.4(元),所以17.4×240=4176≈4200(元),所以该校六年级同学捐款的总数大约为4200元.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及利用抽样调查数据估计总体的思想,解题时首先利用统计图的信息求出抽样调查数据平均数,然后利用抽样调查数据估计总体的思想即可解决问题.4.(•佛山)班上期末评选一名三好学生标兵,选举结果如表,下面()图能表示这个结果.姓名小李小陈小王小刘票数 5 24 7 12A.B.C.考点:扇形统计图.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分别算出四个同学得票数占总票数的百分之几,再进行选择.解答:解:总票数:5+24+7+12=48(票),小李:5÷48≈11%,小陈:24÷48=50%,小王:7÷48≈14%小刘:12÷48=25%;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即表示部分占整体的百分之几.5.(•六合区模拟)在一个40名学生的班级中选举班长,选举结果是:张强刘莉李浩赵红20票10票4票6票下面哪个圆圈图显示了这些结果?()A.B.C.考点:扇形统计图.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根据表中的数据知道,张强获20票,刘莉获10票,李浩获4票,赵红获6票,由此分别算出每人获得的票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即可做出选择.解答:解:张强:20÷40=50%;刘莉:10÷40=25%;李浩:4÷40=10%;赵红:6÷40=15%;A、完整的表示出来四人的得票情况;B、没有正确表示张强和刘莉的得票情况;C、没有正确表示才刘莉、李浩、赵红的得票情况;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6.(•长沙)有一份《华盛顿日报》,此报纸共206页,看图估计:体育版约占多少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表四《近代中国棉制品及棉花进口统计表》,表格数据反映了 时间 进口棉纱(万担) 出口棉花(万公担) 进口棉布(万匹)
1872年
1890年
51
108.2
0.8486
29.0417
1224.1
1556.1
依据表三,说明19世纪70-90年代中国棉织品及棉花进出口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 知识,分析说明这种变化给中国经济结构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棉纱进口大幅度增加;棉布进口增幅不大,趋于平稳。棉花出口大幅 度增加。
15251.8 17294.6
10851.1 19615.1
据表五,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商、日商发展变化的趋势。(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 因。(4分)
趋势:华商发展缓慢,比重下降;日商资本迅速增长,比重提高。(4分,答“中日都发展, 但日本的增长速度比中国快”也可得分) 原因:华商:一战结束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受到挤压;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 列发展经济措施。(2分,答出其中一条即可) 日商:日本加紧对华侵略(答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等亦可),在华势力不断扩张。(2分)
C 棉布行业仍然拥有竞争优势
D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阅读表三《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表格数据反映了 1847 1853 1871
茶叶(万磅)
生丝(包)
8500
2200
10121
6200
1022159
12600
A 列强商品输出激化市场竞争
B 传统自然经济抵御西方侵略
C 丝织行业仍然拥有竞争优势
加速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破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使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阅读表五《华商、日商纱厂资本分配及变化表(单位:国币万元)》,表格数据反映了
年份
1921 1931 1936 实数 9482.2
华商
比重 75.9 56.7 44.2 实数 1967.1
日商
比重 15.2 40.3 50.1
图标类选择题 (近代中国经济)
阅读表一《近代前期丝织品出口数值表》,表格数据反映了
1860 丝织品出口值 212.38
1853 449.90 6.22%
1871 717.50 6.57%
全国商品出口总值占比 5.34%
注:表格数据来自《海关关册》
A 列强商品输出激化市场竞争 B C D
传统自然经济抵御西方侵略 丝织行业仍然拥有竞争优势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阅读表二《近代前期棉布进口数值表》,表格数据反映了 1850 1853 1851
棉布进口值
全国棉布总值占比
212.38
5.34%
249.90
5.52%317.50Fra bibliotek5.57%
A 列强商品输出激化市场竞争
B 传统自然经济抵御西方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