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梁辨治疑难杂症举隅

合集下载

柴胡桂枝汤辨治疑难杂病验案举隅

柴胡桂枝汤辨治疑难杂病验案举隅

始于疑心终于信仰归于实用——柴胡桂枝汤辨治疑难杂症验案举隅学号: XX:X徽题记:中医学术流派及其各家学说之间的争鸣与更替之路是一条始于疑心、终于信仰、但必须归于实用之路。

摘要:柴胡桂枝汤立足于肝胆脾胃的脏腑功能,着眼于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用力于膜腠三焦的内外上下,可表、可里、可温、可清、可升、可降、可补、可泻,用于辨治疑难杂症,屡获佳效。

关键词:柴胡桂枝汤;疑难杂症。

柴胡桂枝汤集“柴胡法〞和“桂枝法〞于一身,寒热并调,正邪兼顾。

其制方立足于肝胆脾胃的脏腑功能,着眼于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用力于膜腠三焦的内外上下。

由此观之,仲景之匠心独运便展露无遗。

余会其意,以此方用于辨治疑难杂症,竟屡获佳效,兹以验案为证,举隅于下,以飨同道。

1.情志内伤而致厥证赵某,男,50岁,于2021年3月22日初诊。

患者近一个月来,频繁在凌晨3点至上午9点之间出现昏倒而不省人事,每次都拨打120急往市医院,但各种检查均显示正常,值班医生无从下手,遂皆令回家观察。

刻诊:昏倒前都会出现以胃脘部为中心的紧缩感并伴有汗出及短气,苏醒后一如常人,欲发作时急饮盐水而会稍舒,胃脘及左胁有不适感,自觉胃中似有物从左腹而下并伴有打雷声,大便首次必于五更之时且日计不少于2次而粗细不匀,小便正常,舌胖色淡苔白腻,因察动脉见关上,故追问此病由来,方知始于兄弟不和。

处方:柴胡10g,黄芩10g,黄连5g,干姜10g,半夏10g,党参10g,桂枝10g,白芍10g,枳实10g,炙甘草10g,生姜5片,大枣10枚。

6剂,每日1剂,水煮2次分2服。

3月28日复诊,仅于昨日凌晨四点多发作一次,持续约半小时,早饭后常有困意,口干苦,舌上布有水珠,左脉较右脉为快。

守上方,将柴胡和白芍用量均增至20g,另加吴茱萸5g,当归10g,细辛10g,乌药10g,香附10g,6剂,服法如前,药尽而诸症悉除。

随访至今,未有复发。

按:?伤寒论卷第一·辨脉法第一?[1]言:“阴阳相博,名曰动。

通因通用治验举隅

通因通用治验举隅

通因通用治验举隅
佚名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7(0)S1
【总页数】1页(P79-79)
【关键词】通因通用;治验举隅;治病求本;活血化瘀;隐隐作痛;治疗方法;清热利湿解毒;调理脾胃;反治法;气滞血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2
【相关文献】
1.叶天士“分消三焦”治疸的临床治验举隅 [J], 马宏波;蔺涛;杨国鵬;刘秀妃
2.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治验举隅 [J], 赵胜权
3.通因通用法治疗重症肺炎验案举隅 [J], 蔡桂英
4.举元煎治验举隅 [J], 申学永
5.程莘农辨治"偏头痛"治验临床应用举隅 [J], 刘永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衡针法治验举隅

平衡针法治验举隅
未 复发 。
典型病 例 徐某 , 男性 ,6岁 , 民 。主诉 : 4 农 腰痛 2 年 , 0 近 1 天 来加 重 。 曾经 口服 中 、 药 及 针灸 治 疗 , 果 5 西 效 不佳 。 腰部疼 痛难 忍 , 现 影响 休 息 。 在外 院诊 为 “ 强
直性脊柱炎” 。经用皮肤针叩刺治疗 1 天 , 0 腰痛减 轻能安静入睡 。共治疗 4 天 , 0 症状基本缓解 , 能进 行 一般体 力 劳动 。
治疗 方法 及效 果 全 部患者 均 采用 皮肤针 叩刺 治 疗 。 两侧 夹 脊 在 穴 , 叩使 微 出血 , 次 1ri, 日 1次 ,0天 为 轻 每 5 n每 a 1 1 个疗 程 。 程间 休 息 1 疗 ~2天 , 再行 下一 疗程治 疗 。
近几 年 来 , 者应 用 平衡针 法 治疗 常 见 病均 获 笔 满 意的效 果 , 现举 饲介 绍 如下 。 牙痛 吕某 , ,7岁 ,99年 7月 5日就 诊 。 右侧 女 3 19 诉
体会
皮肤 针疗 法 , 在我 国 已有悠 久 的历 史 。《 枢 》 灵 中提 到 的 毛 刺 、 刺、 刺 即现 在皮 肤针 浅 刺法 的 杨 半 依据 。十二皮 部属 于经 络 的一 部分 , 是络脉 分 布 的 部 位 。皮 肤 针作 用于皮 部 , 施术部 位不 局限 于俞 其 穴 , 不单 纯 以痛 为俞 , 也 而是 依据 整体 观念 理论 选 定施 治 部位 。运 用皮 肤针 叩打 皮部 , 不仅 能 活血通 络, 祛瘀 生新 , 而且可 以调 节脏 腑经 络 的功能 活动 。 督脉 为 阳脉 之 总 督 , 两侧 之膀 胱经 上分 布着 五脏 其 六 腑的俞 穴 。 些俞穴 , 经 气输 出之 所在 , 这 为 可调 整

金国梁辨治肿瘤兼症验案二则

金国梁辨治肿瘤兼症验案二则
中药滋 阴润燥 ,补 养脾 胃 ,扶正 祛邪 ,故 效果 明显 。
2 胃 癌 兼 症
以中 医药 、中西药 结合 治 疗肿 瘤 ,积 累了 丰 富 的临床 经验 ,临证应 用何任 “ 不 断 扶 正 ,适 时 攻邪 ,随证 治 之” 治癌 原则 ,多 收效 明显 ,笔 者 得 幸 随其 临证 ,获
与邪 实并存 ,以不荣 则 痛 、不通 则 痛 概 其 病 机 ,急 则
治其 标 ,缓 则 治其本 。认 为化疗 应为 “ 毒邪 ” ,以毒攻
毒治疗癌肿 易损伤脾 胃,脾 胃为后 天之本 ,滋养元 气 的 本源 ,元气 不足百病丛生 ,化疗时病 人多表现 为 胃弱脾
阳虚 ,治 以扶正补 中气 、健 运升 清 阳 ,多 可起 效 。 “ 癌
金 国梁教 授 ,主任 医 师 ,博 士 生导 师 ,系著 名 中 医学 家 、国医大 师何任 学 术 经验 继 承 人 ,从 事 中 医药
防治肿 瘤临床 、教 学 与科 研 工作 近 4 O载 ,学 验 俱 丰 ,
火 。虚 火 灼 烧 津 液 ,致 使 “ 瘀 、痰 、热 、 火 、 虚 ” 等 ,不 利于改 善 肿瘤病 人 预 后及 疗 效 。本 例 患 者予 以
与手 术 、化 疗 、放疗 、生 物治 疗 等 手段 相 结合 ,随 证
施治 ,能 够显 著改 善患 者 症状 及 生 存 质量 ,提 高 远 期
疗效 ,延 长生存 期 。 同时认 为癌 痛 以虚 多 见 ,且 正 虚
复查肝 肾功能 、肿瘤指标 1 年余 ,均正 常范 围。
按 :食管 癌 中 医属 “ 噎 膈 ” 范 畴 ,病 机 多 为 气 、 痰 、瘀交 结 ,阻隔 于食 道 而 致 。 《 临症 指 南 医案 ・噎 膈 反 胃》徐 灵 胎 评 注 :噎 嗝之 证 ,必 有瘀 血 、顽 痰 、 逆气 阻 胃气 ,其 已成者 ,百无 一 治 。金 师 认 为 肿瘤 疾 病应 该 首先评 估病 情 ,制 定合 理 的综 合 治 疗 方案 。本 案 已选用 放射 治疗 ,未 予 其他 如 手 术等 治 疗 ,病 情需 随访 及 时调整 。放 射治疗 作 为 治疗 恶 性 肿瘤 的一 个重 要 手段 ,对 于许 多肿瘤 可 以产 生 较好 效 果甚 至可 以治 愈 。有 患者 放 疗 后 出现 放 射 性 皮 炎 、放 射 性 食 管 炎 ,

柴胡桂枝汤辨治疑难杂病验案举隅

柴胡桂枝汤辨治疑难杂病验案举隅

始于怀疑终于信仰归于实用——柴胡桂枝汤辨治疑难杂症验案举隅学号:姓名:张徽题记:中医学术流派及其各家学说之间的争鸣与更替之路是一条始于怀疑、终于信仰、但必须归于实用之路。

摘要:柴胡桂枝汤立足于肝胆脾胃的脏腑功能,着眼于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用力于膜腠三焦的内外上下,可表、可里、可温、可清、可升、可降、可补、可泻,用于辨治疑难杂症,屡获佳效。

关键词:柴胡桂枝汤;疑难杂症。

柴胡桂枝汤集“柴胡法”和“桂枝法”于一身,寒热并调,正邪兼顾。

其制方立足于肝胆脾胃的脏腑功能,着眼于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用力于膜腠三焦的内外上下。

由此观之,仲景之匠心独运便展露无遗。

余会其意,以此方用于辨治疑难杂症,竟屡获佳效,兹以验案为证,举隅于下,以飨同道。

1.情志内伤而致厥证赵某,男,50岁,于2008年3月22日初诊。

患者近一个月来,频繁在凌晨3点至上午9点之间出现昏倒而不省人事,每次都拨打120急往市医院,但各种检查均显示正常,值班医生无从下手,遂皆令回家观察。

刻诊:昏倒前都会出现以胃脘部为中心的紧缩感并伴有汗出及短气,苏醒后一如常人,欲发作时急饮盐水而会稍舒,胃脘及左胁有不适感,自觉胃中似有物从左腹而下并伴有打雷声,大便首次必于五更之时且日计不少于2次而粗细不匀,小便正常,舌胖色淡苔白腻,因察动脉见关上,故追问此病由来,方知始于兄弟不和。

处方:柴胡10g,黄芩10g,黄连5g,干姜10g,半夏10g,党参10g,桂枝10g,白芍10g,枳实10g,炙甘草10g,生姜5片,大枣10枚。

6剂,每日1剂,水煮2次分2服。

3月28日复诊,仅于昨日凌晨四点多发作一次,持续约半小时,早饭后常有困意,口干苦,舌上布有水珠,左脉较右脉为快。

守上方,将柴胡和白芍用量均增至20g,另加吴茱萸5g,当归10g,细辛10g,乌药10g,香附10g,6剂,服法如前,药尽而诸症悉除。

随访至今,未有复发。

按:《伤寒论卷第一·辨脉法第一》[1]言:“阴阳相博,名曰动。

金国梁辨治胃脘病经验介绍

金国梁辨治胃脘病经验介绍

师, 国医大师何任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 , 从事 中医内 则 以隐痛 为 主 ; 胃痞 以 胃脘 部痞 塞 满 闷 、 胀 饱 不适 为 科临床与科研工作 3 0 余年, 学验俱 丰 , 尤对中医脾 主 。结合 临 床 ,以 胃痛为 主要 表 现 的多见 于急性 胃 胃病诊 治有 较深 入 的研 究和 独 到 的心得 。笔者 有幸 炎 、 慢 性 浅表 性 胃炎 等 , 其 病 理 多 以炎 症 为 主 , 治 疗 随师学 习 , 受益 匪浅 , 现 撷其 辨 治 胃痛 胃痞 的经 验介 相 对容 易 ;而 以 胃痞 为 主要表 现 则 多见 于慢 性 萎缩
7 1 4
合杂志 2 0 1 5 年第 2 5 卷 第 8期
Z h e
痕, 苔 薄 白, 脉 细。 辨证为气血两虚证 , 治 以 补 益 气 病 的信 心 , 从 而激发 人体 自我 调 控机 能 , 即中 医所 谓 血, 活 血 以补 血 , 以三 黄三 仙 汤加 减 : 生黄芪 3 0 g , 黄 调 畅情 志 , 气机 条达 而使 正气 自生 以驱邪 。 魏 教 授 治
恶性 血 液病 是难 治性 疾 病 ,魏 老师 提倡 在 中西 [ 4 ]吴勉华周 仲瑛教授从 癌毒辨治恶性 肿瘤 用药分析 [ J J . 南 医结合治疗疾病本身的基础上 ,以改善患者生活质 京 中医药大学学报 , 2 0 1 0 , 2 6 ( 4 ) : 2 5 5 — 2 5 8 . 量 为重 要 目标 , 即兼 顾 患者饮 食 、 睡眠 、 二便 等兼 症 , 使 患者 体会 到部 分 症状 改善 的效 果 ,重 拾 患者 对 疾
( 收稿 : 2 0 1 5 — 0 3 — 0 9 修 回: 2 0 1 5 — 0 5 — 0 4 )
金 国梁辨治 胃脘病经验介绍

经络辨证病案举隅

经络辨证病案举隅

经络辨证病案举隅摘要】介绍了上海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洪钰芳的五则验案。

(1)咽痛案。

根据经络辩证循经取穴,取太溪治疗咽痛亦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2)三叉神经痛案。

根据不同的分支循经取穴, 以温针法治疗,并结合巨刺法右病左取,远道取穴,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3)头痛案。

痰浊头痛施以健脾化痰,祛热除湿,同时根据头痛发病位置为阳明经循行,取曲池、合谷,足三里、内庭等穴。

(4)颈痹及肩痹案。

治疗肌肉疾病,运用《内经》的九刺法中的“巨刺”,左右交叉,选取相对应的手足同名经脉,取健侧,经络相应,上下互调远道取穴。

(5)膝痛案。

右膝关节后侧及内侧疼痛,除了局部取穴外,亦可远道取穴。

根据经络循行,结合巨刺法,左右交叉取穴,选取相对应的手足同名经脉,有效缓解疼痛。

【关键词】洪钰芳;针灸;经络辩证;医案【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313-03经络学说是我国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步发现和总结出来的,我国古人将经络学说的机理概括为:“行血气,营阴阳,调虚实,应天道,决生死”。

经络辨证,最早见于《帛书?经脉篇》,是一种基于经络学说,通过分析临床体征、症状,辨明疾病发生的脏、腑、经、络,从而明确病机、病性、病因的辨证方法。

经络辨证在中医临床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对针灸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大量临床事实证明,对十四经脉及之奇经八脉之穴位加以物理刺激,能对疾病起一定的调节乃至治疗作用。

在经络辨证中,经脉循行线路辨证是十分常用且重要的一种方法,该辩证法是通过经脉循行经过部位出现的病理表现来诊断本经病变的。

经络所过,即病候所在。

病候部位与此部位循行经脉关系密切。

例如颈项板滞疼痛取手太阳小肠经的后溪穴,因手太阳经分支从缺盆循颈上颊,可以从颈椎病的肌肉解剖上来描述穴位和经络的循行走向。

充分了解人体经脉的循行特点,掌握循经辨证法,是针灸临床正确运用经络辨证的前提。

洪师认为中医治病的根本是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除疾病的过程,脏腑、经络、气血、气化是中医独特的生理系统,是构成人体的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病理情况下表现的脏腑病证,是致病因素导致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表现的是不同的症候。

何任用仲景方治疗疑难杂症举隅

何任用仲景方治疗疑难杂症举隅

何任用仲景方治疗疑难杂症举隅作者:金国梁何任教授是我国研究张仲景学说的著名专家,尤以对《金匮要略》研究成果斐然而享誉海内外.其对仲景方之运用经脸丰富,不但用以治常见病、多发病,而且亦善疗疑难杂症及急重症,屡获卓效。

兹举治验数则,以飨同道.1、肾着汤XX,男,42岁,工人。

1993年9月8日初诊。

腰痛胀重堕牵及臀部已历3年余,面浮足肿,两脚逆冷。

自谓缘于抬重物出汗后。

经多方诊治,未能显效。

血、尿及免疫功能等多次检查,未见异常。

纳可,便溏,溲利而不多,苔根厚腻、舌淡,脉沉缓。

何老诊之,症属肾着。

寒湿滞着肾府,阳气不得伸行。

治宜温中散湿,燠土胜水。

《金匮》甘姜苓术汤主之:干姜9g,茯苓皮30g,白术20g,生甘草6g,陈葫芦壳15g,川断9g,杜仲9g。

上药4剂,腰痛胀重堕解,面足浮肿退,两脚逆冷除,便成形,溲畅利。

续服7剂巩固,已上班工作。

按:本例病历3载,久治少效。

析前医之治,或以肝肾不足之风湿痹痛论治而投独活寄生汤之类;或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清利水湿等,效总罔然。

其因其症,实属肾着之为病。

夫腰为肾之府,劳作汗出,受冷感湿,寒湿留滞肾府,着而不去,故名肾着。

寒湿留滞腰部,肾脉受阻,阳气不行,症见体重,腰痛胀重着,腰脚冷如坐水中,口不渴,小便利或不多,面足浮肿等。

本症病在寒湿滞着腰部,而不在肾之本脏,故宜甘姜苓术汤温中散湿,健脾利水。

俾寒散湿除,阳气复行,脾气健运,水湿渗利,即诸症自消。

2、癌症癃闭赵XX,女,52岁,工人。

1991年12月30日初诊。

患卵巢痛晚期伴盆腔、腹部转移,腹水明显,住院治疗,无法手术。

数周来尿由少至闭,注用速尿等利尿剂,初能通,后无效.近2天点滴不通,病情转剧。

脘腹胀急、膨享,面浮足肿凹指,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神乏无力,口干,舌淡、苔灰黄,脉沉细。

请何老诊治。

病本癌症,复患癃闭。

此肾阳不足,温煦失司,气化无权,寒水内停所致。

虽病至沉病,但尚有拯救之望。

治宜温阳利水,通闭救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某 某 , ,2岁 。恶 心 、 男 4 呕吐 l 5个小 时 , 吐 呕
小板 9 6×1 L 0/ 。去焦 山栀 、 草根 、 茜 白茅 根 等凉 血 止血之 品 , 黄 芪 3 g红 枣 3g 取 其 补 血 止 血 之 加 0, 0,
物为胃内容物 , 伴有胸 闷、 晕厥 , 自汗 、 盗汗 , 不能自 行上楼。心电图提示 : 室性心律失常。否认高血压 、 糖尿病 、 慢性 支气管炎病史。既往有 “ 黄疸肝炎” 史 。此次发病后 曾去西 医院就诊 , 诊断为“ 心律失 常, 心衰早期” 。血压 9/0 m g苔红, 0 6m H , 脉弦不齐。
杭 州 305 103
金 国梁教 授现任浙 江 中医药大学 基础 医学 院党 总支书记 、 副院长 , 是浙 江 中医药大学原 校长何 任教 授的学术经验继 承人 , 主任 医师 , 教授 , 士生 导师 。 博
从 医近 3 0年 , 长期 从 事 中 医药 防治 肿 瘤 的临 床研 究, 擅长妇科 肿瘤 ( 卵巢 囊肿 、 巢癌 、 宫 肌瘤 、 卵 子 子
合 用加减 治疗亚健 康 , 多能 获显效 。
3 心衰早 期
参、 丹参各 1g茜草根 、 5, 焦山栀各 9 , g 白茅根 1g夜 5,
交 藤 3g 五 味 子 、 六 曲 ( 煎 ) 1gHale Waihona Puke 、 仁 0, 焦 包 各 5, 砂
( 下) 7 。服药 4剂 后 , 后 各 g 自觉症 状 好 转 ,O剂 后 l
28 1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 1 0 0年第 2 O卷第 4期
Z ea g IC hj n T WM( o 2 o42 1 ) i J V 1 0N . 00 .
金 国梁辨 治疑难 杂症 举 隅
国佳 金 国 梁( 导 ) 浙 江中医药大 学 20 指 07级硕 士研究 生
关键词 金 国梁 疑 难杂症 医 案
为困难。该病 属 中 医 “ 劳” “ 血 ” “ 虚” “ 虚 、亡 、血 、 血
枯”“ 、髓枯” 等范畴。金教授从《 金匮要略》 之阴阳毒证
论治 , 方用升麻鳖 甲汤解毒化瘀为主 , 以凉血止血及 佐
益气补血之品 , 标本兼治 , 效果显著。
2 亚健康 状态
宫癌 、 乳腺癌 等) 消化道 肿 瘤 ( 、 肝癌 、 癌 、 息 肉 、 肠 肠
胃癌等) 等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及中医养生康复 、 亚
健 康 的调理 。现选 录其 验案数 例 , 以飨读者 。
1 再生障 碍性贫血
叶某某 , ,3岁 ,0 8年 l 女 3 20 2月 2 7日初 诊 。夜 寐 欠佳 , l , 差 , E干 纳 胃脘 不 适 , 痛 甚 , 便 3天 1 头 大
由于气血不足 , 肝肾亏虚 , 肝脾不和所致。宜 以甘麦
大枣 汤养心 安神 、 中缓急 。研究 发现 , 大枣汤 和 甘麦
有提升 白细胞 、 镇静 、 催眠 、 抗惊厥 、 促进离体平滑肌 收缩等作用 , 适合更年期综合征等治疗; 六味地黄丸 补 肾阴 , 补气 血 , 理研究 , 兼 药 具有 显著 的增 强免疫 、 抗衰老 、 抗疲劳 、 抗低温、 耐缺氧 、 降血脂 、 降血压 、 降 血糖 、 改善肾功能, 促进新陈代谢及强壮作用。两方
次。到 医院做过 各 种 检查 , 均无 器 质性 疾病 。苔薄 白, 脉细 。治拟 宁心安 神 . 和气血 。方用甘麦大枣 调 汤加减 : 交藤 3g枣 仁 、 龙齿 ( 煎 ) 3g五 夜 0, 青 先 各 0,
陈某 , ,8岁 ,0 8年 2月 5 日初 诊 。患 者 女 2 20 20 0 6年 以来 , 长期 低热 , 温 3 . 3 ℃ , 晕 , 体 7 5~ 8 头 失
眠, 皮肤易 出血 , 纳差 , 胀 , 腹 大便 稀 , 每天 3~ 5次 , 月经先期 , 周期 l 8天左右, 余无异常。在某医院作 骨髓穿刺检查 , 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体检 : 面色 苍白, 脉细, 舌暗苔薄自。血常规 : 血红蛋 白3 gL 8/ , 红 细胞 20×11 L 白细 胞 38x1 L 中性 粒细 . 02 , / . / , 0 胞 5 % , 巴细胞 4 % , 小板 3 8 淋 3 血 9×1 L 0/ 。综合 四 诊 , 老师认为 , 病 系 由于 长期 接 触 毒物 , 邪 内 金 该 毒 伏, 中伤脏腑 , 以致 精 髓不 足 , 液 生化 之 源 障碍而 血 成 血虚 , 能 滋养肝 肾。治拟 解 毒化瘀 , 不 凉血 止血 , 佐 以益气 补 血。方 用 升 麻 鳖 甲 汤加 减 : 麻 4 , 升 g 当 归 1g炙鳖 甲 ( 煎 )5 , 地 lg 赤芍 、 2, 先 1g生 8, 白芍 、 玄
齿 , 麻仁 2 g 加 0 。服药 1 月后 , 证显瘥 。 个 诸 按 : 调查 , 于亚 健康 状 态 的患 者 年龄 多 在 据 处 1 4 8~ 5岁 , 中 以城 市 白领 、 其 女性 占多数 。金教 授
认 为 , 劳综合 征 、 神衰弱 、 年期 综合征 及重病 、 疲 精 更 慢性病 的恢 复期 , 属于 “ 健 康 ” 态 范畴 。主要 均 亚 状
二便已调 , 食欲增加, 每天可食半斤左右 , 牙龈出血
减少 , 能人睡 3~ 晚上 4小 时 , 红苔 薄 , 细数 , 舌 脉 血 压 107 m H 。坚持 服 用 上 方 1个 月 , 查 血 常 /0 m g 1 复
规: 血红蛋 白 8 g L 红 细 胞 3 0 9/ , . 7×1 / , 0 L 白细 胞 6 2 1 L 中性 粒细 胞 7 % , 巴 细胞 2 % , .5× 0/ , 4 淋 6 血
昧子、 沉香曲各 1g 白芍 3 g乌药 9 , 5, 0, g 自僵蚕 2g 5, 白芷 1g天 麻 ( 煎 )g 淮 小麦 、 0, 先 9, 大枣 、 合 、 百 枸杞 子各 3g 女贞子 2 g北沙参 3g 甘草 9 。服用 1 0, 0, 0, g 周后 , 睡眠 、 头痛 、 胃痛好转, 略有便秘 , 去枣仁 、 青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