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挑疗法治疗疑难杂症修订版

合集下载

挑治疗法

挑治疗法

挑治疗法挑治疗法是在病人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粗圆利针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状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具有通经活络,调理气血和脏腑功能的作用。

一、适应症痔疮、肛裂、脱肛、急性结膜炎、麦粒肿、月经过多、颈淋巴结核、哮喘、多发性疖肿等。

二、物品准备治疗盘、消毒粗圆利针,2%碘酒、75%洒精、消毒敷料、胶布、弯盘。

三、挑治部位和种类挑治部位多在背部、腰骶部。

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 选点挑治:选用体表有关部位出现的疾病反应点进行挑治。

反应点的特点:其形如丘疹,微高出皮表,针尖大小,色泽呈灰白色、棕褐色或粉红色不等,压之不褪色,偶可见上面长一根长毛,可有一个或多个。

但要注意与痣、毛囊炎、色素斑点相鉴别。

一般可在第七颈椎至笫二骶椎之间的腰背部找点,如麦粒肿多在肩胛区,痔疮常见于腰骶部。

(二) 穴位挑治:若反应点难以找到,可根据病情进行辨证或循经取穴挑治。

如急性结膜炎选大推,哮喘选风门。

(三) 区域挑治:肛门、会阴部疾病,可在第三腰椎至第二骶椎之间左右旁幵1~1.5寸的纵行线上,任选一点;月经过多可在脊柱正中,阳关至腰俞之间任选一点。

四、操作方法(一) 指导背部挑治病人反骑坐椅上,两手扶于靠背架上,暴露背部;其它部位亦应取合适体位。

(二) 确定挑治点(穴),并用指甲掐一痕迹,常规消毒皮肤。

(三) 左手固定局部皮肤,右手持针将挑治点(穴)的表皮划破0.2~0.3厘米,然后深入表皮下挑断白色纤维状物。

(四) 挑尽皮层纤维后,消毒局部,盖上消毒纱布,胶布固定。

五、注意事项(一) 术前向病人作好解释,避免情绪紧张,令其合作。

冬季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二) 术中注意无菌操作,挑后3~5天局部勿沾水,以防伤口感染。

(三) 挑治手法一般以强刺激效果好,但要视病人忍耐疼痛的程度而定,以免刺激过强导致晕针。

(四) 治疗期间注意休息,少食刺激性食物。

(五) 凡体质过度虚弱、孕妇、严重心脏病及水肿等患者应慎用或不用,避免意外。

(六) 一般病人只挑一次,每次挑1~2个点(穴),必要时可于7~10天后另选新点(穴)挑治。

民族医学在治疗疑难杂症中的特色疗法

民族医学在治疗疑难杂症中的特色疗法

民族医学在治疗疑难杂症中的特色疗法在人类医学的广袤领域中,民族医学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它承载着各个民族世代相传的智慧和实践经验,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展现出了别具一格的特色疗法。

民族医学的范畴十分广泛,包括蒙医、藏医、苗医、傣医等等。

这些医学体系都有着各自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治疗手段。

蒙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而闻名。

蒙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生理、病理现象与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

在治疗疑难杂症时,蒙医常采用放血疗法。

这种疗法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基于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和穴位的精准把握。

通过放出一定量的血液,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此外,蒙医的药浴疗法也备受关注。

将多种草药熬制成汤汁,患者浸泡其中,借助药力和水温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驱除体内的病邪。

藏医,则有着神秘而独特的魅力。

藏医的“三因学说”是其理论核心,认为隆、赤巴、培根三种因素的平衡失调是导致疾病的根源。

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藏医擅长运用藏药浴。

藏药浴所选用的药材大多来自高原地区,具有独特的药性。

患者在药浴过程中,身体能够充分吸收药物的有效成分,从而改善病情。

另外,藏医的火灸疗法也颇具特色。

通过在特定穴位上燃烧艾绒或其他药物,以温热刺激来调节经络气血,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和疑难杂症有着显著的疗效。

苗医,作为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有着自己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苗医强调“两纲五经”的理论,注重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在治疗疑难杂症时,苗医常运用草药外敷。

他们善于根据病症选择合适的草药,将其捣碎敷在患处,通过皮肤吸收药物的作用,达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效果。

此外,苗医的针挑疗法也不容小觑。

用特制的针具在特定部位挑刺,放出少量血液或组织液,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对于一些疼痛性疾病和疑难杂症有着较好的疗效。

傣医,受地域和气候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医学体系。

傣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风、火、水、土四种元素,它们的平衡与否决定着人体的健康状况。

壮医针挑疗法

壮医针挑疗法

壮医针挑疗法回复 8# 艾美现将我60年代的挑治疗法资料发给大家一、治疗痔核1.病人体位:病人坐在靠背椅上,两手扶手。

靠背椅架上,暴露出背部,凡患有痔疮的病人,在背部必显有痔点。

2.痔点的部位:上起七颈椎下至4-5腰椎,两侧至腋后线,在此范围内,均系涛点出现的部位,但多见于中下部。

3.痔点的特点:似丘疹样,稍突起皮表,针冒大小,略带色素,多见为灰白、暗红、棕揭、浅红色不等,压之不退色,有的点上还长有一根毛。

4.寻找方法:首先必须与猪、毛囊炎、色素斑点…··等鉴别,然后再去寻找,找点困难时,用两手在病人背部摩擦,注意痔点的出现。

在背部有可能同时出现两个痔点,选其明显者一个,每次只挑一个。

如果背部都找不到痔点,就选其最特殊的一点,那便是痔点。

痔点越靠近脊柱,越靠下,效果越好。

5.操作方法:痔点确定后,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肤,用粗外挑破痔点表皮,然后向内深入,可挑出白色纤维祥物数十条,此时病人微痛,不易出血,挑尽后碘酒消毒贴以胶布即可。

6.适应症: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门搔痒、轻度脱肛等。

7.注意事项:①痔在炎症期效果明显,无炎症者时间长,疗效差。

②注意无菌,防止感染。

③取重、强刺激手法。

④挑痔后当日禁止重体力劳动,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

⑤孕妇禁挑,以免引起流产。

8.用具:粗针一根,碘酒;酒精、胶布。

9.治疗原理:目前尚未弄清,须待进一步探讨。

10.主要优点:符合毛主席《六·二六》指示精神,方法简便,易学,不需要住院,不受设备条件限制,痛苦少,时间短,疗效高,不误工作、学习,适合农村、工厂、部队,保证农村工厂、部队的劳动力和战斗力,有利于抓革命、促生产。

二、治疗面瘫捺作方法:1.用三棱针沿患侧须粘膜咬合线上、下挑割数处,深度达粘膜下,凡有血管可见者,均可直接刺破放血。

2.在患侧第八对牙后方须粘膜上,挑割一竖形小口,长约一公分,深达粘膜下。

也可在地会穴内侧额粘膜上挑一小口,深度同上。

壮医针挑治疗规范

壮医针挑治疗规范

壮医针挑治疗一、概念壮医针挑治疗是使用三棱针通过不同挑刺手法,挑破浅层皮肤反应点或挑出皮下纤维,以疏通龙路火路、调三道气机、逐瘀毒外出,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具有清热毒、除湿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等功效。

二、适应症主要用于风寒湿毒、瘀毒痹阻龙路、火路所致的各种病症,如颈肩腰腿痛、肩周炎、关节炎、颈椎病、手足麻木、中风、偏瘫、跌打损伤;各种痧病;哮喘、慢性咳嗽等肺部疾病以及皮肤病,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湿疹、座疮等。

三、禁忌症(一)有出血性疾病者。

(二)心脏、肝脏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

(三)精神病患者,或精神高度紧张、狂躁不安、抽搐不能合作者。

(四)局部皮肤有破溃、疤痕、高度水肿及浅表大血管处禁用。

(五)过度疲劳、饥饿者。

(六)孕妇。

四、操作步骤与要求(一)施术前准备物品准备:一次性无菌三棱针、消毒真空抽气罐、复合碘皮肤消毒液(或2%碘酒、75% 酒精)、医用棉签、无菌纱布、一次性医用外科手套等。

(二)环境要求治疗室内清洁、安静,光线明亮,温度适宜,避免吹风受凉。

(三)术前护理备齐用物,说明治疗的意义和注意事项,进行精神安慰与鼓励,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使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操作。

(四)部位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合适的部位,避开浅表大血管。

(五)体位选择根据患者情况选取体位,一般取卧位、俯卧位或坐位,避免强迫体位。

(六)消毒1.针具消毒:三棱针。

2.部位消毒:常规消毒施术部位皮肤。

3.术者准备:术者采用七步洗手法常规清洗双手。

(七)施术方法1.选挑点:一般选取皮肤反应点或者阿是穴做为挑点。

常规消毒挑点局部皮肤,戴一次性医用外科手套。

2.持针:左手食指轻压挑点一侧以固定皮肤,右手持针,露出针尖1〜2厘米。

3.行针:针身与皮肤呈30O角,对准挑点迅速入针,挑出或挑断皮下组织中白色纤维状物质4.摆针:在挑治过程中,如纤维较粗,可先将皮下白色纤维状物质拉至针口,然后一边做前后摇摆,一边向上用力缓慢拉出纤维。

挑针疗法

挑针疗法

【原创】我的临床心得经验----挑针疗法2007-8-19挑刺法是在一定穴位或部位,用特制针具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以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

它由九刺中的“络刺”发展而来。

临床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慢性喉炎、神经衰弱性失眠、胃脘痛、腰肌劳损、脑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偏瘫、颈椎综合征、坐骨神经痛、支气管哮喘等多种疾病。

操作时先常规消毒,将针横向刺入穴位皮肤,挑破皮肤约0.2~0.3cm,然后再深入皮下,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以挑尽为止。

术后碘酒消毒,敷上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对一些惧怕疼痛患者,可先用0.5%普鲁卡因少许打一皮丘,再行挑治。

挑刺用具1、三棱针、圆利针、大号注射针头,亦可用牙科用的器械改制成锋利的三棱针样长约10厘米的挑治针,还可用眼科“角膜钩”改制成“钩状挑治针。

”2、消毒用品、酒精棉球、碘酒和碘酒棉球、敷料、胶布等。

部位选择挑刺法必须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明确病位,以作出临床诊断,确定治则和治法,选取相应的穴位和部位。

1.以背俞、夹脊穴为主作定点挑治:背俞,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

《灵枢·背腧》提出背俞穴可主治五脏疾病,并提出了五脏背俞的穴名和穴位。

同时还提出了背俞穴定穴时所出现的“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

”阳性反应现象。

临床可观察背俞穴处的皮下组织有无隆起、凹陷、松弛和皮肤温度的变异等反应现象,以此分析、判断属于某一经的疾病。

也可以此寻求有关穴位邻近的阳性反应点作为取穴依据。

如临床治疗头面、颊、颈、项部诸器官疾病,取颈1至7椎夹脊穴;治疗胸腔内脏及上肢疾病,取颈3至胸7椎夹脊穴;治上腹部内脏疾患,取胸8至12椎夹脊穴;治疗腰部和下腹部内脏疾患,取胸10至腰2椎夹脊穴;治疗肛门部和下肢部的疾患,取腰2至骶4椎夹脊穴等。

2.以痛为腧找痛点挑刺:在病变体表局部区域内,找最明显的压痛点进行挑刺,如肩痛多在肩胛岗上的表面和三角肌的前缘等处找到痛点;腿痛多在腰骶关节表面找到痛点,即可在该痛点处挑治。

挑治法根治痔疮、麦粒肿、颈淋巴结核

挑治法根治痔疮、麦粒肿、颈淋巴结核

挑治法根治痔疮、麦粒肿、颈淋巴结核挑治痔疮取腰骶部之大小如米粒,呈灰白、暗红、棕褐或淡红色,高起皮肤的丘疹,部分病人在上述区域内没有痔点,则可取大肠俞、次醪;颈淋巴结结核取肩胛区小米粒大的压之不退色的红色“结核”点,左侧有病挑右侧,右侧有病挑左侧;麦粒肿找肩胛区内小米粒大、高出皮肤、淡红色、压之不退色的丘疹,左眼病挑右侧,右眼病挑左侧。

在患者背部、腰骶部寻觅红色或暗红色,压之不褪色,米粒大小的血疹样点作为挑治点,右手持针与皮肤水平表面成30度角刺入皮下,然后由浅向深逐层挑出、挑断皮下白色筋膜纤维。

每次治疗2~3个部位,挑尽后,涂碘酒消毒,恰当休息。

效果不明显者,隔3-5天再行挑治。

1,痔疮:在患者背部第七颈椎至第五腰椎两侧可见一种痔点,似丘疹样,稍突起,灰白或暗红色,压之不退。

有时点上还生长一根毛。

也能够同时呈现几个点。

找到痔点后,可用粗针挑破痔点,挑出白色纤维样丝状物数十条,但很少出血。

挑治法对内痔效果更好。

2,麦粒肿:在患者肩胛区内,可找到粟粒大、高出皮肤、淡红色、压之不退的小皮疹,挑法如挑痔点一样。

左挑右,右挑左。

普通挑后一日即可康复。

3,颈淋巴结核:在患者脊柱两侧、肩胛骨下角以上,可找到结核点,挑法同上。

左挑右,右挑左。

普通挑后数日内能够消散。

【附录2】用针挑疗法根治慢性前列腺炎针挑疗法又名“截病根法”,是在一定部位用消毒三棱针或普通大号缝衣针挑断皮下纤维组织,或挑破皮肤挤压出血,而抵达治疗疾病的一种办法。

此疗法疗效好,烦琐易行。

(1)挑治部位:取腰骶部之皮肤疹点或敏感点。

疹点的特征为形似丘疹,稍突于皮肤,小米粒大小,颜色多为灰白、暗红、棕褐或淡红色,压之不褪色。

反响点与痣色素斑应鉴别。

如找不到疹点时,也可选取与前列腺有关的穴位,如肾俞、长强等穴位挑治。

每次挑2~5个点。

(2)挑治办法:挑治部位肯定后,部分皮肤用碘酒、酒精消毒,术者右手持三棱针或缝衣针,左手捏起挑治点,将针斜刺入皮肤,然后抬高针尖并用力挑出、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状物质,全部挑尽为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97) 针挑疗法治疗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97) 针挑疗法治疗原
改善 与调 节 内分泌 、提高精子质量的 目的。该疗法简便 、实 用 、疗效 好 ,易于 掌握 与开 展等优 势 。 1 诊 断标准 1 . 1 西医标 准 参照 世界卫 生组织人类精液及精子 ~ 宫
取特制挑 针刺入 达皮 下 ,术者握住 针柄 沿神经 的走 向行 一
紧一松 的牵拉 ,进行有节 律刺 激 ( 8 0次 / mi n ) 。术 毕 ,用 棉签压 平创 口并取碘伏 消毒 ,覆盖 针挑小纱布及透 气胶 布。 选取骶丛神 经刺激点 ( 双侧 )为主点 ( 穴 ),以两髂 嵴最高 点连线与脊柱 中轴 线相交点为 甲点 ,尾骨尖为乙点 ,在 甲、 乙两点 连线的 中点 向两 侧旁开 约 4横指处 , 相 当于骶髂 关
2 O 1 5 年 3月第 2 2卷第 5 期

农 村适 宜 技术 ・
国家 中医药 管理 局农 村 中医适 宜技 术推 广专 栏 ( 9 7 )
针挑疗法治疗原发男性不育症精子异常技术
陈 栋 暨南大学附 属第 一医院
男性 不育 是指一个男子至少有 l 2个月 的不避 孕性生活 史而未使 女子受孕 。 精 子、精浆异常是男性 不育症 的最 常见 病 因 。而男性 不育症精子异 常包括少精 子 , 精 子活动率低 、
精子数 ≥ 3 0 %;⑤ 精子 自身凝集 试验 :精 子凝集 ( +)或 ( ±) {⑥ 不液 化 或液化迟 缓 :精液 不液化 ,> 3 0分钟 。
1 . 2 中医标准 参 照第 三届全 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 、性 医
额角入发 际与前正 中线平衡 线上 2 c m 处 。每 点 ( 穴 )刺激 频率 约 8 0次 / ai r n, 每点 ( 穴) 刺激周期数为 2 4 0 ~2 6 0次,
l 0 / L,② 精子 活动 率低 :活 动率 < 7 0 %;③ 精 子 活力

中医外科指导:挑治疗法

中医外科指导:挑治疗法

挑治疗法是在人体的腧穴、敏感点或一定区域内用三棱针挑破皮肤、皮下组织,挑断部分皮内纤维。

是通过刺激皮肤经络,使脏腑得到调理的一种治疗方法。

有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解除瘀滞的作用。

适应证:适用于内痔出血、肛裂、脱肛、肛门瘙痒、颈部多发性疖肿等。

用法:常用的方法有选点挑治、区域挑治和截根疗法三种。

①选点挑治:在背部上起第七颈椎、下至第五腰椎、旁及两侧腋后线范围内寻找疾病反应点。

反应点多为棕色、灰白色、暗灰色等,按之不褪色、小米粒大小的丘疹。

此法适用于颈部多发性疖肿。

②区域挑治:在腰椎两侧旁开1~1.5寸的纵线上任选一点挑治,尤其在第三腰椎到第二腰椎之间旁开1~1.5寸的纵线上挑治效果更好。

本法适用于内痔出血、肛裂、脱肛、肛门瘙痒等。

③截根疗法:取大椎下四横指处,在此处上下左右1cm范围内寻找反应点或敏感点。

治疗时让病人反坐在靠椅上,两手扶于靠背架,暴露背部。

体弱患者可采用俯卧位,防止虚脱。

挑治前局部常规消毒,用小号三棱针刺入皮下至浅筋膜层,挑断黄白色纤维数根,挑毕以消毒纱布敷盖。

一次不愈可于2~3周后再行挑治,部位可以另选。

注意点:注意无菌操作,挑治后一般3~5天内禁止洗澡,防止感染,挑治后当日应注意休息,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对孕妇、有严重心脏病、出血性疾病及身体过度虚弱者禁用本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挑疗法治疗疑难杂症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针挑疗法治疗疑难杂症.doc一、前言针挑疗法最早源于新、旧石器时代,距今约4000—10000年的历史。

当时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利用石头作为工具,如用石头砍砸、切割等。

而用石头作为“针刺”治疗疾病,有一个传说。

有一个庄稼人和一户猎人相邻而居,一次,猎人腿痛,在家躺了几个月不见好转,只好咬着牙外出狩猎,上山时不小心跌翻在地,刚好有一块尖利的石片刺扎在他的痛处,流了一些血,回家后不久,腿痛竟然好了,过后不久,邻居人也患了腿痛,卧床不起,猎人看望种田人,告诉他自己上次的经过,于是种田人模仿猎人也上山去,将痛处跌碰到石片上,一阵剧痛后,伤口也流出了血液。

不曰,也意外获效。

当时由于医学的限制,他们简单地认为石头可以治病。

后来,…—些聪明的人大胆尝试,不用去跌跤,而是用有刺的竹木直接刺扎在痛处,使之流出一些血,也达到同样的效果,这就是来源于石头的“砭石疗法。

中国传统医学的针灸、刺血、割治、针挑、放血就是由“砭石”发展而来的。

针挑疗法在我国民间广为应用,也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很多地方,针挑是治疗“痧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有一些乡村土医就是靠针挑谋生,有的专门开设了“针挑医疗馆”,靠一把不锈钢针,一些消毒水给人看病,深受群众欢迎。

笔者从事民族医药的研究和临床诊疗工作近30年,在曰常大量的医疗活动中,觉得对疑难杂症的治疗成功是自己的最大充实。

西医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中医也有他独特的专长。

但是,还有没有一种更加简便,费用更低,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呢经过长期的研究探索和实践,笔者将民间传统的针挑疗法和割治、针刺、放血、刮痧排毒、拔罐等6种外治法进行研究分析,找出他们的共性,分析他们的各自特点,机动灵活地将几种疗法综合运用到I临床实践中。

我们知道,现代人的疾病和古代人不同,现代人所患的疾病除了与生理因素有关外,更多地与社会因素有关,加上环境因素,使疾病的发生发展更为复杂。

60、70年代,抗菌素只有青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不到10种,青霉素一般每次只用40万单位,肌肉注射就有很好的效果,而现在一般的感染都要用到600—1000万单位,而且都是静脉注射,用一联还够,还要用到二联、三联,抗菌素的种类也达到100种以上。

作为一名医生,您是不是感觉人们的疾病越来越复杂了是不是越来越难治了是的,我们往往在很多疾病面前束手无策,例如艾滋病,恶性肿瘤、乙肝、痛风、肾功能衰竭、心衰、白血病、地中海贫血、皮肌炎、肌萎缩、银屑病等,很多疾病均是发生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大量的实验表明,之所以在这个阶段发生疾病是由于这个阶段的免疫力低下,体内的潜在因素与外来因素作用于人体,当免疫防线被攻破就可诱发疾病。

针挑疗法可以有效地治疗各种疑难杂症,首先,它不依靠药物,对人体无损伤,无毒副作用,成本低,对任何人都可以治疗,临床研究表明,针挑疗法可以治疗100多种疾病,它与针灸疗法不同,针灸疗法是一种单纯的针刺疗法,而针挑疗法是针刺、调理、排毒的综合治疗过程,因此,它产生的疗效将是非常符合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反应过程。

那么,针挑疗法的原理又是怎样呢二、针挑疗法的治病原理1、调和阴阳凡患病处或器官必阴盛或阳盛,阴虚或阳虚,人体五脏六俯,四肢百骸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内外相通,表里相应,彼此协调,相互为用的整体。

刺激机体某个部位(穴位),都发生相应的全身性反应,正常情况下,人体是依靠“自控调节系统来实现的。

皮肤与经络紧密相连,对皮肤进行挑刺刺激,可以疏通经络,推动气血运行达到调和阴阳的效果。

2、改善微循环凡病痛处或器官,均与循环不佳有关,多表现在病变部位充血,暗黑,新陈代谢不佳。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瘀血是最常见的表现,如关节疼痛往往伴有关节红肿、青暗;痧症(现代医学称为感冒)者体表皆瘀血,因此,针铫可以刺激病灶,排出代谢产物,达到改善微循环,促进细胞功能恢复的效果。

3、增加免疫力针挑刺激皮肤、皮下组织、神经末梢、毛细血管,使局部产生化学、痛觉刺激,神经反射,将这种刺激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相应的功能区域并形成—个新的兴奋灶,反射性地促进体液(含有各种肾上腺素、免疫球旦白等)分泌,增强机体免疫力。

4、百病待治脾胃为先凡病先调整脾胃,五谷得化,百病皆除,因此,挑治也是人体脾胃的调理过程,脾胃功能正常,机体生理活动量也正常。

5、减压理论壮医民间把针挑的作用机理称为减压,认为人体是一个四通八达,互相交织的“电网”(即火路),一旦电网发生“短路”,就会使通路受阻,局部形成高压,针挑就是解除“短路”,恢复正常网络,使人体处在一个“稳压”的环境中。

三、针挑组合法如上所述,笔者的针挑疗法不单是简单的针挑,割、挑、罐的综合运用。

而是刮、为方便记忆,笔者将几种方法一一分解:刮——即刮痧,简称A割——即割治,简称B挑——即针挑,简称C罐——即拔罐,简称D通过对A、B、C、D的组合和应用,就会对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的组合,达到不同的效果。

常用组合法及适应症:1、单纯法第一单纯法:适用于初发疾病,病在表者,热性疾病。

第二单纯法:各种慢性疾病,病在里者。

第三单纯法:各种急慢性疾病,功能性疾病。

第四单纯法:各种急慢性疾病,病在里者。

2、复合法(渐进法)第一复合法:一般程度疾病。

第二复合法:久发疾病,慢性反复发作疾病。

第三复合法:久发疑难疾病的加强治疗。

3、优选法第一优选法:一般常见疾病,慢性病。

第二优选法:常见病,慢性病。

第三优选法:一般,新旧疾病。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更多的组合,治疗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随着病程的进度进行组合。

四、临床常用挑治点1、皮肤反应点指在体表具有一定特征,代表一定病理变化的反应点。

(1)中府穴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2)尺泽穴仰掌微屈肘,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中。

(3)列缺穴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简便定位,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4)太渊穴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5)少商穴拇指桡侧端,距指甲角约0.1寸。

(6)曲泽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屈肘仰掌取穴。

(7)内关穴腕横纹中点上2寸,二筋间凹陷处。

(8)劳宫穴第二、三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卞是穴。

(9)中冲穴中指尖端的中央。

(10)通里穴仰掌,腕横纹上l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

(11)神门穴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

(12)少冲穴小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

(13)合谷穴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约屈指拇指尖下是穴。

(14)手三里在阳溪穴里与曲池穴连线上,曲池穴下2寸处。

、(15)曲池穴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桡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16)肩髃穴肩峰端下缘,将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上臂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中。

(17)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

(18)外关穴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19)肩髎穴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时,当肩髃穴后寸许的凹陷中。

(20)翳风穴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中。

(21)少泽穴小指末节尺侧,指甲角旁约寸。

(22)后溪穴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

(23)天宗穴肩胛骨岗下窝的中央。

(24)颧髎穴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

(25)颊车下颌角前上方横指凹陷中,咬紧齿时,当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26)头维额角发际直上0.5寸。

(27)天枢穴仰卧位取穴,脐旁2寸。

(28)足三里髌骨下缘下3寸,胫骨前嵴处一横指处。

(29)丰隆穴外踝高点上8寸,条口穴外1寸。

(30)风池穴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水平线取穴。

(31)肩井穴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32)环跳穴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

(33)风市穴大腿外侧中间腘横纹上七寸处,简易法:直立垂手,中指尖所到处是穴。

(34)阳陵泉穴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简易法:正坐,屈膝,腓骨小头与胫骨小头连线为底边的等边三角形之顶点是穴。

(35)睛明穴目内眦旁0.1寸。

(36)赞竹穴眉毛内侧端凹陷处。

(37)风门穴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8)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9)心俞穴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40)肝俞穴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1)脾俞穴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2)胃俞穴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3)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4)委中穴腘横纹中央。

(45)承山穴在腓肠肌腹下方,伸小腿时,当肌腹下出现人字纹处。

(46)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47)地机穴小腿内侧中部,仰卧伸足位取穴内膝眼下5寸,正当胫骨胸缘与小腿三头肌间的凹陷处。

(48)阴陵泉穴胫骨内上髁下缘,胫骨内侧缘的凹陷处(49)血海穴髌骨内上缘上2寸,简便取穴法:患者屈膝90度,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

(50)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距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

(51)曲泉穴屈膝,在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凹陷中。

(52)章门穴第十一肋骨端下方是穴(曲肘时尖尽处)。

(53)期门穴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

(54)涌泉穴于足底心前1/3与后2/3交界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

(55)太溪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56)长强穴尾骨尖下0.5寸,约为尾骨尖端与肛门的中点。

(57)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

(58)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

(59)哑门穴颈后正中线,坐位府首取穴,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60)风府穴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在枕骨与第一颈椎之间是穴。

(61)百会穴头顶部正中线上,当两耳尖连线与头部正中线之交点是穴。

(62)上星穴头正中线上,入发际1寸。

(63)素髎穴鼻尖正中。

(64)人中穴在人中沟的1/3与中2/3交界处。

(65)中极穴前正中线,脐下4寸。

(66)关元穴前正中线脐下3寸。

(67)气海穴脐下寸。

(68)神阙穴脐的中间。

(69)中脘穴脐上4寸。

(70)膻中穴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隙。

(71)天突穴胸骨上窝正中。

(72)四神聪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

(73)印堂穴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74)太阳穴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处中。

(75)定喘穴大椎穴旁开寸。

(76)夹脊(华佗夹脊)第一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

(77)十宣穴手十指尖端、距指甲寸。

(78)四缝穴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

(79)膝眼穴屈膝、当髌韧带两侧凹陷处。

(80)胆囊穴阳陵泉穴下1~2寸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