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挑疗法

针挑疗法
针挑疗法

针挑疗法

针挑疗法也称挑治疗法、针刺疗法、挑病筋、截病根疗法,是用针在人体的腧穴、敏感点或一定部位挑刺,使皮肤微微出血,流出组织液,或挑出、挑断皮内纤维状物质(此即病根所在,淤塞经络,气血不通,导致疾病丛生;而健康人则没有,一挑即出血),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简易外治疗法。它由远古的砭刺法和络刺发展而来,是通过刺激皮肤经络,使脏腑得到调理的一种物理刺激疗法,具有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解除瘀滞的功效。此疗法历史悠久,操作简便,安全根治,无副作用,适应症广,疗效显著。可有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慢性喉炎、神经衰弱性失眠、脑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偏瘫、颈椎综合征、支气管哮喘、胃脘痛、腹痛、胸胁痛、腰痛、肩凝痛、落枕、坐骨神经痛、痔疮、疳积、急性结膜炎、痤疮、淋巴结结核、癫痫等疾病。(一)挑治用具1、三棱针、圆利针、大号注射针头,亦可用普通缝衣针。2、消毒用品、酒精棉球、碘酒和碘酒棉球、敷料、胶布等。(二)常用方法常用的方法有选点挑治、区域挑治和截根疗法三种。1、选点挑治:在背部上起第七颈椎,下至第五腰椎,旁及两侧腋后线范围内寻找疾病反应点.反应点多为棕色,灰白色,暗灰色等,按之不褪色,小米粒大小的丘疹.此法适用于颈部多发性疖肿.2、区域挑治:在腰椎两侧旁开

1~1.5 寸的纵线上任选一点挑治,尤其在第三腰椎到第二

腰椎之间旁开l~1.5 寸的纵线上挑治效果更好.本法适用于内痔出血,肛裂,脱肛,肛门瘙痒等.3、截根疗法:取大椎下四横指处,在此处上下左右lcm 范围内寻找反应点或敏感点.治疗时让病人反坐在靠椅上,两手扶于靠背架,暴露背部.挑治前局部常规消毒,用针刺入皮下至浅筋膜层,挑断黄白色纤维数根,挑毕以消毒纱布敷盖。一次不愈,可于2~3 周后再行挑治,部位可以另选。(三)部位选择挑刺法必须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明确病位,以作出临床诊断,确定治则和治法,选取相应的穴位和部位。1.以背俞、夹脊穴为主作定点挑治:背俞,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灵枢?背腧》提出背俞穴可主治五脏疾病,并提出了五脏背俞的穴名和穴位。同时还提出了背俞穴定穴时所出现的“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阳性反应现象。临床可观察背俞穴处的皮下组织有无隆起、凹陷、松弛和皮肤温度的变异等反应现象,以此分析、判断属于某一经的疾病。也可以此寻求有关穴位邻近的阳性反应点作为取穴依据。如临床治疗头面、颊、颈、项部诸器官疾病,取颈1至7椎夹脊穴;治疗胸腔内脏及上肢疾病,取颈3至胸7椎夹脊穴;治上腹部内脏疾患,取胸8至12椎夹脊穴;治疗腰部和下腹部内脏疾患,取胸10至腰2椎夹脊穴;治疗肛门部和下肢部的疾患,取腰2至骶4椎夹脊穴等。2.以痛为腧找痛点挑刺:在病变体表局部区域

内,找最明显的压痛点进行挑刺,如肩痛多在肩胛岗上的表面和三角肌的前缘等处找到痛点;腿痛多在腰骶关节表面找到痛点,即可在该痛点处挑治。3.以脊髓神经节段分

布选点挑刺,这是运用“脊髓神经节段性分布”的理论应用于

挑刺疗法中的一种方法。4.选反应点挑治:选用某些

疾病在体表有关部位出现的反应点,如压敏点、疹点等。疹点的特征似丘疹,稍突出于皮肤,似针帽大小,多为灰白色或暗红色,棕褐或浅红色,压之不退色。选点时要注意与痣、毛囊炎、色素斑相鉴别。找点困难时,可用手摩擦相应部位皮肤后,再进行寻找。以上四种选穴方法,可单独应用,亦可综合选定穴位或部位进行挑治。(四)操作方法挑刺部位确定后,用碘酒、酒精常规消毒。将针横刺刺入穴点的皮肤,纵行挑破0.2-0.3cm皮肤,然后将针深入表皮下挑,挑断皮下白色纤维丝状物,以挑干净为止。用碘酒消毒即可。选好挑点后,进行消毒,用细长而足够硬度的针(缝衣针或特制的挑针均可),慢进针,当针尖进入皮肤后,挑破表皮,便可挑出一些稍具黏性的皮内纤维状白丝,此物即病根所在,成分不明(目前无人研究),健康人没有,只有病人有,而

且不出血、不很痛,此物堵塞经络,气血不通而致病,所以一般不出血,挑干净后才见血;而健康人一挑就出血。挑一条拨出一条,一针一针往下挑,直至把针口内的纤维挑完为止。然后再挑另一病点,可连续挑多个。(五)适应证和对

应点头痛、头晕、感冒、神经衰弱、结膜炎、热性病,可于颈项部、颞部选穴或选择敏感点;偏头痛、额神经痛、感冒、眼病、热性病,可于颈项部和颞部、额部选穴或敏感点;头晕、眼病、发热、小儿抽搐,可于项部、额部和眼区选穴或敏感点;眼病,于风池穴和眼区周围选穴和点。急性结膜炎、眼底或视网膜出血,可于耳郭后风池穴附近和眼区周围部选区敏感点;颈淋巴结结核,可于颈部选穴或选点。急慢性喉炎、咽喉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于结喉附近及颈部选取敏感点;胸痛、肋间神经痛、感冒,可于任脉选穴或敏感点,亦可于相应背俞穴选穴或选点。热病、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痉挛及神经痛、膀胱炎、月经不调,可循经选穴或按以痛为腧、脊髓神经分布、敏感点几种取穴原则综合取穴。上肢部风湿痛、肌肉麻痹、关节痛等疾病,于颈椎部选穴选点,亦可按以上四种选穴方法相结合,选取部位或敏感点。下肢部的风湿痛、肌肉麻痹、关节痛等于腰骶部选穴或敏感点,亦可按以上四种选穴(点)方法结合应用。疳积,于鱼际部选穴或脾俞、肺俞部取穴;消化不良,选取四缝或脾俞、胃俞。(六)注意事项1、注意无菌操作,嘱患者注意保持局部清洁,3-5日不用水洗,防止感染。2、针尖应在原口出入,不要在创口上下乱刺。3、挑治后注意休息,不吃刺激性食物。

4、孕妇、严重心脏病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或不用。

一、治疗牛皮癣的针挑疗法:

1、取穴

在背部大椎穴与肩胛骨内侧所组成的三角区内(两肩背部),重点是夹脊与膀胱经上寻找反应点,反应点特点:略突出于皮肤,小米粒大,压之不褪色的小红点(如果没有小红点,就直接在两肩背部用针挑刺,患者一般不出血,皮下有白丝丝,一一挑断)。2、操作

将小红点或病区用针刺破,再挑断皮肤内的白色纤维(只有病人才有,且不出血,微痛),出血就停止,再挑其它病点。每次左右肩背各挑刺3-5个点,挑完后用涂碘酒消毒,一般不必敷盖纱布。每隔7天挑治一次,选点不同。一般3次即可见效,两月痊愈。

顺便透露一个秘密:患有痔疮的人,在脊背下方靠近脊椎的地方肯定有小红点,用针挑破皮肤,里面有很多白丝丝,那就是罪魁祸首,沉住气,一一挑断,出血为止,三次即可痊愈!本人刚刚治好!-

痔疮患者背部第七颈椎至第五腰椎两侧可见一种痔点,似丘疹样,稍突起,灰白或暗红色,压之不退。有时点上还生长一根毛。也可以同时出现几个点。找到痔点后,可用粗针挑破痔点,挑出白色纤维样丝状物数十条,但很少出血。挑治法对内痔效果更好。

二、挑治法根治痔疮、麦粒肿、颈淋巴结核

挑治痔疮取腰骶部之大小如米粒,呈灰白、暗红、棕褐或淡红色,高起皮肤的丘疹,部分病人在上述区域内没有痔点,则可取大肠俞、次醪;颈淋巴结结核取肩胛区小米粒大的压之不退色的红色“结核”点,左侧有病挑右侧,右侧有病挑左侧;麦粒肿找肩胛区内小米粒大、高出皮肤、淡红色、压之不退色的丘疹,左眼病挑右侧,右眼病挑左侧。在患者背部、腰骶部寻找红色或暗红色,压之不褪色,米粒大小的血疹样点作为挑治点,右手持针与皮肤水平表面成30度角刺入皮下,然后由浅向深逐层挑出、挑断皮下白色筋膜纤维。每次治疗2~3个部位,挑尽后,涂碘酒消毒,适当休息。效果不明显者,隔3-5天再行挑治。1、痔疮

(1)挑治点:痔点一般散布在背部第七颈椎至第五腰椎、两侧腋后线的范围内,多见于中、下部,靠近脊椎。呈丘疹样,稍突起,针帽大小,稍突起,略带色素,多为灰白、暗红、棕褐、浅红色,压之不褪色,有的点上可长一根毛,但须与痣、毛囊炎、色素斑等区别开。也可以同时出现几个点。

痔点寻找困难时,可用两手在病人背部磨擦,观察痔点的出现。若同时出现两个痔点,选其明显的一个,痔点越靠近脊柱、越靠下,效果越好。

此外,也可行穴位挑治,可取关元俞、大肠俞、气海俞,

也可在第三、四、五腰椎0.5寸处挑治,每次挑一对穴位。(2)操作:找到痔点后,可用粗针挑破痔点,挑出白色纤维样丝状物数十条,但很少出血。挑治法对内痔效果更好。

2、麦粒肿:

(1)挑治点:在病人患眼对侧的肩胛区内,可找到粟粒大、高出皮肤、淡红色、压之不褪色的小皮疹点,挑法如挑痔点一样。

(2)操作:左挑右,右挑左。一般挑后一日即可痊愈。

3,颈淋巴结核:

(1)挑治点:在患者脊柱两侧、肩胛骨下角以上,找到红色,小米粒大,稍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的的挑治点。(2)操作:挑法同上。左挑右,右挑左。一般挑后数日内可以消散。

挑治点局部消毒,用局麻药皮内麻醉。用三棱针或粗针挑破表皮约1厘米长,将真皮层的致密结缔组织纤维进行大幅度牵拉达到强刺激,最后将纤维全部挑断,至露出皮下脂肪组织为止。此时病人微痛,出血极少,挑后涂碘酊消毒,敷盖纱布,贴胶布(现可直接用创可贴),挑治后7天,再行第二次挑治。一般3次可获效。三、用针挑疗法根治慢性前列腺炎

针挑疗法又名“截病根法”,是在一定部位用消毒三棱针或普通大号缝衣针挑断皮下纤维组织,或挑破皮肤挤压出血,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疗法疗效好,简便易行。-

(1)挑治部位:取腰骶部之皮肤疹点或敏感点。疹点的特征为形似丘疹,稍突于皮肤,小米粒大小,颜色多为灰白、暗红、棕褐或淡红色压之不褪色。反应点与痣色素斑应鉴别。如找不到疹点时,也可选取与前列腺有关的穴位,如肾俞、长强等穴位挑治。每次挑2~5个点。

(2)挑治方法:挑治部位确定后,局部皮肤用碘酒、酒精消毒,术者右手持三棱针或缝衣针,左手捏起挑治点,将针斜刺入皮肤,然后抬高针尖并用力挑出、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状物质,全部挑尽为止。针挑时,略觉疼痛,一般不出血或略有出血。如疼痛难忍,可用0.5%普鲁卡因1~2毫升进行局麻后挑治。挑后常规消毒即可,创口深者可以消毒纱布固定。

挑治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四、挑治疗法能消除或减轻腰背痛等临床症状,改善脊柱关节功能活动,无副作用,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较理想的方法。

1、取穴:颈、背、腰部的膀胱经、华佗夹脊穴、督脉共7条线的穴位。-

2、操作:采用挑针或三棱针,选好穴位,常规消毒,将针横刺刺入穴点的皮肤,将针尾压低,针尖翘起,将皮内的浆液性白色纤维挑断,或让纤维缠在针体上拉出,提高针体做左右摇摆、上下提拉等动作,然后挑断,如此直至把针口周围的纤维全部挑完为止。一般先取膀胱经穴,由下往上顺序挑治,然后取华佗夹脊穴,最后取督脉穴。如疼痛较甚,应先取疼痛部位相应的

穴位或阿是穴。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挑筋疗法的机制主要是对五脏六腑经气输注之处的膀胱

经的背俞穴,华佗夹脊和阳脉之海督脉穴的皮层进行挑治,通过“自控调节系统”一方面起到扶正祛邪,调整脏腑阴阳平衡的整体作用;另一方面起起到通督脉,化痰祛瘀,推动气血运行的局部作用。有研究结果表明:挑筋背俞、华佗夹脊、督脉穴有减轻和消除炎症,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作用。- 五、治疗不同疾病的挑治部位-

凡是有眼疾的,特别是眼内发炎、白内障、青光眼等病症,在人的背部,特别是大椎穴、背部、腰部,特殊情况有在尾椎部位的,会有一些小颗粒状的东西,这些小颗粒,一般人可能看不出来,但能够凭经验摸出来;找到这些颗粒,用针一挑,便可挑出一根筋,再用刀片割断;有的人会有一块区域,有的人则在几个区域有这种颗粒,得眼疾的人,一般都眼压高,疼痛难忍,但只要把这些小筋挑断,特别是如果能够找到其中的主筋,疼痛立解;一次还不可能把筋全部挑断,要两到三次才能挑干净,也就是说,把老的颗粒挑了,过一段还会有新的颗粒出来,挑过两三次,眼病基本上就断根了。

挑治法挑不同地方(或加火罐),还可治疗许多种病,如:挑

大椎穴及周围,治喉痛、颈椎病、哮喘.挑肩后穴治肩周炎、

乳腺炎.挑至阳穴治心口痛(胃及心脏病)。挑肝俞穴治红眼病、高血压头昏。挑胆俞穴治胆囊炎。挑胃俞治胃病。挑肾俞穴治腰疼。挑腰部压痛点治疼经、妇科病、急性腰扭伤。挑骶部反应点治痔核疼。还有用本法治淋巴结核、带状泡疹,均取得很好的效果。针挑疗法可以治疗内、外、妇、儿和五官科的多种病证。它不仅对功能性疾病有效,而且对某些细菌性炎症和实质性肿物也有一定的消炎散结作用。

操作方法

一、挑刮法:

先在预定的体表上压刮皮肤,使之充血,透露出隐伏着的痧斑,然后改用挑法,把痧斑挑破出血。二、钳痧法:

与挑刮法相似。不同的是挑刮法是先用刮法使皮肤充血透痧,再加挑痧;而钳痧法则是采用钳拧法使皮肤充血透痧。钳痧的手势是以右手的中、食指构成一个蟹钳形状,蘸些盐水或开水,对准要钳的皮肤顺序而钳,一拉一放,反复几次,皮肤局部便有充血发瘀现象,热毒越重,皮色越易瘀黑。非属痧斑热毒重症则不易发瘀。三、捉慓蛇法:

术者用右手拇、食指捉拿(或用右手拳尖压刮)患者肌肉丰满的部位(常在上臂内侧、胸大肌、背胛区),如立即隆起

一条蛇形样物者,即称慓蛇。如是慓蛇症,被捉拿处可出现索状如蛇的凸起,应瞬即改用钳痧的手势钳捉住这条“蛇头“,

把它拉起来,拉起到一定程度时再让它从手钳中滑脱,从蛇头钳捉至蛇尾(先露者为头,后露者为尾),如此捉拿几次。直至被钳处的慓蛇再试验不再隆起为止。如此,一处一处部位按顺序捉拿完毕。这种方法叫做”捉慓蛇法“。四、挑点法:是对准身体的一个挑点的中心,作快速进针,快速挑破皮肤,不加摇摆牵拉动作的一种挑法。又是多种挑法中用以破皮开口的常用方法。五、挑筋法:

选好针挑点,进行消毒,用细针持针法持细长而足够硬度的针(缝衣针或特制的挑针均可),将针尖放在挑点中心处,以慢进针法进针。当针尖穿过皮肤后,可放松左手食指的压力,右手同时把针尖翘高一点,提高针体作左右摇摆的动作,把挑起的表皮拉断。因为开始一两针挑的是表皮,纤维短小,很容易断裂,只作为破皮开口之用。挑开口后,便可挑出一些稍具粘性的皮内纤维(注意,不是皮下纤维),挑一条拔出一条,一针一针地往下挑,直至把针口周围的纤维挑完为止。六、挑络放血法:

此法所挑的部位是体表的动、静脉和毛细血管,如颞浅静脉额支刺激群之类。针挑的原则是:以”挑“为主,以”摇“为辅。即开始第一针穿皮要稍多一些(但又不要太多),摇摆到一定时间(约1分钟)之后,用力把皮肤挑断。再用碎针挑法(边挑边向四周拔)挑到一定深度让血管渗出或流出一些血液。也有不用摇摆的,如挑耳背络脉,只用挑点的方法在脉

络上进行挑治放血。在挑络过程中,定点一般选在血管分叉的地方,每点距离约一横指。脉络明显充血或搏动者,应从远端挑到近端;如果脉络不显露,按摩拍打后,仍难以定出血管位置时,则应从近端顺序挑到远端,这样血管会随着挑摇的刺激而逐渐显露出来的。若是挑“红筋”(五脏六腑有病,如属热性者,都可在眼部相应位置出现“红筋”或“蓝根“)、”

蛇气“(指在体表上出现的一条红线,也称”红丝“。此条红线向上伸张,发展迅猛,局部多有红肿压痛,起点多在原发性感染病灶处,其走向不按络脉的经路而行,但与经脉行经相似。临床所见与现代医学的继发性淋巴管炎相似)时,应先挑”蛇头“(即其发展的前端),以挫其势。七、挑羊毛疔法:对羊毛疔(毛孔凹陷,周边有一红圈,红圈多有一缺口,压之褪色,点中的毫毛竖立挺直,有如钉子钉在皮孔上;如果把毛轻轻拔起,毛的根部常有一条粘性似羊毛状的细丝,同时被拔引出来),局部消毒后用中、小号的缝衣针作针具,用针尖轻轻横斜刺入挑点的毛囊根部,注意不要过深过浅,最好刚刚刺中毛囊,用柔力挑起毛根,这时毛根随针而起,毛囊便会伴有一条带有粘性的线样物随之而出,这条线状物便是俗称的“羊毛”了。如果一次未尷,可如法再施之。如果挑不出毛丝样物,也不要强求,但要在毛根处多挑几下,作破坏性的挑刺,挤出毒血,方能奏效。如果有多粒毛疔,应尽量顺序挑定。一次未挑完,可分次进行。八、截根法:

选用较粗的缝衣针或特制的圆利针(分针柄和针体两部分,犹如锥子),定点消毒后,术者左手拇、食指张开,固定患者要挑部位,右手握针柄或缝衣针的1/3处,针尖对准挑点的中心,用挑筋法从浅到深,把皮内或皮下筋膜的纤维(根)挑起,并用小刀割断或用力挑断。挑割留下的残端让它缩回去,不必拔出。如此往下挑割至无根可挑为止。针口可以大一些,挑毕,消毒针口,用纱布敷贴保护。九、挑挤法:

此法操作简单,即用针挑破皮层后,再加上挤压即可。面部危险三角区上的炎性病灶,禁止使用挑挤法,以免迫毒入脑。

十、挑脂(湿)法:

现以挑手的“疳积点”(在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近掌心处腹面的正中(注:即四缝穴)为例进行介绍。

(1) 选好挑点,消毒。

(2) 押手。因为挑湿要挑到皮下脂肪层,取出脂肪团,容易出血。所以,要充分利用押手来压取脂肪和止血。要完成这一任务,最好请一位助手帮忙。方法是:术者和助手用左手挟持住患者要挑的手指,并以左手的拇指头分别向着自身方向,经过挑点,滑压几次,然后固定在挑点的旁边,用力压着不动。其目的是要排除局部血液。压迫止血,并使挑点皮肤张露,皮下脂肪易被挤出。

(3) 术者右手拿针对准挑点中心,用“挑点法”的动作迅速挑开皮层,进入皮下。这时,皮下的脂肪小体由于受到两个指头

在旁边的压力,很快便会向针口冒露出来。然后用针尖边挑边刮,把分布在脂肪团上的稀疏纤维挑断,尽量挤出脂肪小体,最后用针体把针口残留的脂肪刮干净。

(4) 取出脂肪小体后,针口涂上红汞,用纱布垫封住针口,再用绷带包扎,加压3~5分钟,以防出血。在未封压好针口以前,术者和助手的押手不要放松,否则立即出血。(5) 术后嘱患者(或家属)不要沾污伤口,五天后可以拆封。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呦~-

不要自私,转发朋友圈,朋友爱死您~

考考你:

她的耳廓怎么变黑了?

针刺疗法治痔疮

针刺疗法治痔疮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十人九痔,五口之家必有一腰痛,这些经常挂嘴边的谚语,足以说明痔疮和腰痛的普遍性和高发率,说起痔疮,很多人都深有体会,这两种病,虽然不是说明大病,但很难缠,往往伴随患者一生,可是有一个穴位,能够同时治疗这两种病,这个穴位就是在任督二脉的交汇点--龈交穴。 龈交穴在人上唇内与牙龈的系带上,如果这个穴位上有一个像小米粒般大小的小白点,则预示我们,可能我们身体有两种病同时存在,一个是痔疮,一个是腰痛。 国内有很多资料对这种望诊有过详细的报道,通过望唇诊断痔疮的诊断率为百分之87,其实检查方法很简单,用左手或右手拇食二指翻起患者上唇,注意唇内正中于牙龈交界处的唇系带,有形状不同、大小不等的小滤泡及小白点的,此人就极有可能患有痔疮或腰痛。 为什么说这么高发的痔疮和腰痛,能通过一个小点就可以准确判断呢?其实唇系带白点诊断痔疮的道理并不复杂,只要熟悉经络运行,就能明白其中的内涵,因为痔疮生于肛门内外,于任督二脉有密切关系,督脉起于长强穴,终于唇带龈交之处;任脉起于会阴(回阴为任督交汇之处),以上至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间,终于上下唇之承浆,所以肛门有痔疮这,自然可以反映到唇系带上。 在过去,很多人只是通过这个方法来诊断痔疮,并没有从中引申出治疗的方法,只是按照常规的外科枯痔疗法或常规的肛肠手术治疗,患者要忍受极大的疼痛,非常痛苦。 早年在京郊访道时,在民间遇到一位远近闻名治疗痔疮的高手,我曾亲眼看到他为患者治疗痔疮,效果确实神奇,他的治疗方法很简单,就是捏起上唇,用三棱针刺破龈交穴上的小白点,少则一到两次,多则三五七次不等,大部分患者有严重痔疮的患者经他治疗后都有很大程度的缓解,有的人痔疮治愈后,常年不愈的腰痛也随之康复了,此人在当地享有很大的名气,每日门前车水马龙,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平衡针疗法

平衡针疗法 平衡针灸是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王文远主任经过30余年的临床研究创立的一门现代针灸学,是以中医心神调控学说和西医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的针灸与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平衡针灸学有以下特点:1、突出人体自身平衡;2、突出人体信息系统;3、突出单穴疗法; 4、快速针刺; 5、突出即时效应; 6、突出针感效应; 7、突出离穴不离经; 8、突出穴名通俗化; 9、突出安全、无副作用;10、突出临床实用性。 【理论基础】 平衡针灸学理论主要来源于传统医学的心神调控学说和现代医学的神经调控学说。这两个调控学说阐述的是人体内固有的自我平衡系统——大脑高级指挥系统,即一种高度精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这种平衡系统是天生的、高效的、自然的、神奇的、强大的。这种系统也是人类适应内外环境繁衍生息的物质基础。传统医学的心神调控学说是通过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来完成对机体子系统的管制作用的,现代医学的神经调控学说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N.E.I.)网络中心来完成对机体子系统的调控作用的。传统医学是从宏观来认识的,现代医学是从微观来认识的。中西医学是一个有机整体,都存在一个平衡系统,只是从不同角度来进行阐述。具体讲,人体的平衡系统就是人类大脑高级指挥中心对待一切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的本能反应,平衡针灸学就是充分利用了人体的这个平衡系统核心原理,通过人为的外因刺激,促使患者机体达到人体自我平衡,从而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 平衡针灸学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给予患者一种适当的良性刺激信号:这种刺激信号既不针对病原体,也不直接针刺病变部位的组织器官,而是把医生的指令性信息通过针刺神经直接输给信息高速公路,以最快速度、最佳路线输送到高级中枢系统。这种来自人为的超强刺激信号,迅速传递于大脑中枢调控系统,大脑中枢调控指挥中心积极接收了医生给予的指令性信息,迅速对高级中枢指挥系统进行应激性调整,调动体内贮存的中枢递质,再通

民间绝技针刺疗法

民间绝技针刺疗法-民间神奇的秘方验方偏方传奇(转)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十人九痔,五口之家必有一腰痛,这些经常挂嘴边的谚语,足以说明痔疮和腰痛的普遍性和高发率,说起痔疮,很多人都深有体会,这两种病,虽然不是说明大病,但很难缠,往往伴随患者一生,可是有一个穴位,能够同时治疗这两种病,这个穴位就是在任督二脉的交汇点--龈交穴。 龈交穴在人上唇内与牙龈的系带上,如果这个穴位上有一个像小米粒般大小的小白点,则预示我们,可能我们身体有两种病同时存在,一个是痔疮,一个是腰痛。 国内有很多资料对这种望诊有过详细的报道,通过望唇诊断痔疮的诊断率为百分之87,其实检查方法很简单,用左手或右手拇食二指翻起患者上唇,注意唇内正中于牙龈交界处的唇系带,有形状不同、大小不等的小滤泡及小白点的,此人就极有可能患有痔疮或腰痛。 为什么说这么高发的痔疮和腰痛,能通过一个小点就可以准确判断呢?其实唇系带白点诊断痔疮的道理并不复杂,只要熟悉经络运行,就能明白其中的内涵,因为痔疮生于肛门内外,于任督二脉有密切关系,督脉起于长强穴,终于唇带龈交之处;任脉起于会阴(回阴为任督交汇之处),以上至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间,终于上下唇之承浆,所以肛门有痔疮这,自然可以反映到唇系带上。 民间绝技针刺疗法-民间神奇的秘方验方偏方传奇(转) 在过去,很多人只是通过这个方法来诊断痔疮,并没有从中引申出治疗的方法,只是按照常规的外科枯痔疗法或常规的肛肠手术治疗,患者要忍受极大的疼痛,非常痛苦。 早年在京郊访道时,在民间遇到一位远近闻名治疗痔疮的高手,我曾亲眼看到他为患者治疗痔疮,效果确实神奇,他的治疗方法很简单,就是捏起上唇,用三棱针刺破龈交穴上的小白点,少则一到两次,多则三五七次不等,大部分患者有严重痔疮的患者经他治疗后都有很大程度的缓解,有的人痔疮治愈后,常年不愈的腰痛也随之康复了,此人在当地享有很大的名气,每日门前车水马龙,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我当时向这位高手请教时,费了很大力气,同他交换了一些治疗颈椎病的绝招,他才将这个方法告诉了我,学会后,我和他开玩笑,这个1+1大于2啊,咱们都学到一招了,皆大欢喜啊!其实说破了,这个方法一点都不神秘,就是道家医学里诊即为治的原则,不过这也是我多年后才悟到的,正常人龈交穴这个位置是没有小白点的,有小白点则表明体内相应的部位有淤阻,淤则不通,刺破这个小白点,其实也是这个道理,用针刺破小白点,挤出小白点里的黏液,刺破后使其恢复常态,很多病人也就相应而愈了。 在临床上,我也屡次使用这种方法,治疗痔疮和腰痛,可以说是屡收捷效,不过在使用当中,也可以对此方法作一些变通,自己在家,没有三棱针的时候,可以用经过酒精消毒后竹牙签将小白点刺破,效果和三棱针事一样的。 不管是刚患上痔疮和腰痛的新患者,还是常年不愈的痔疮腰痛的患者,这个方法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其实后来把这种方法重点放在了腰痛上,经年不愈的慢性腰病,比如腰椎盘突出、腰肌劳损等,也可以寻找龈交穴,发现有小白泡了,除了常规的用委中穴、肾腧穴治疗以外,也可以用针刺破的方法,治疗起来如虎添翼,效果非常明显。

民间绝技针刺疗法

民间绝技针刺疗法-民间神奇的秘方验方偏方传 奇(转)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十人九痔,五口之家必有一腰痛,这些经常挂嘴边的谚语,足以说明痔疮和腰痛的普遍性和高发率,说起痔疮,很多人都深有体会,这两种病,虽然不是说明大病,但很难缠,往往伴随患者一生,可是有一个穴位,能够同时治疗这两种病,这个穴位就是在任督二脉的交汇点--龈交穴。 龈交穴在人上唇内与牙龈的系带上,如果这个穴位上有一个像小米粒般大小的小白点,则预示我们,可能我们身体有两种病同时存在,一个是痔疮,一个是腰痛。 国内有很多资料对这种望诊有过详细的报道,通过望唇诊断痔疮的诊断率为百分之87,其实检查方法很简单,用左手或右手拇食二指翻起患者上唇,注意唇内正中于牙龈交界处的唇系带,有形状不同、大小不等的小滤泡及小白点的,此人就极有可能患有痔疮或腰痛。 为什么说这么高发的痔疮和腰痛,能通过一个小点就可以准确判断呢?其实唇系带白点诊断痔疮的道理并不复杂,只要熟悉经络运

行,就能明白其中的内涵,因为痔疮生于肛门内外,于任督二脉有密切关系,督脉起于长强穴,终于唇带龈交之处;任脉起于会阴(回阴为任督交汇之处),以上至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间,终于上下唇之承浆,所以肛门有痔疮这,自然可以反映到唇系带上。 民间绝技针刺疗法-民间神奇的秘方验方偏方传奇(转) 在过去,很多人只是通过这个方法来诊断痔疮,并没有从中引申出治疗的方法,只是按照常规的外科枯痔疗法或常规的肛肠手术治疗,患者要忍受极大的疼痛,非常痛苦。 早年在京郊访道时,在民间遇到一位远近闻名治疗痔疮的高手,我曾亲眼看到他为患者治疗痔疮,效果确实神奇,他的治疗方法很简单,就是捏起上唇,用三棱针刺破龈交穴上的小白点,少则一到两次,多则三五七次不等,大部分患者有严重痔疮的患者经他治疗后都有很大程度的缓解,有的人痔疮治愈后,常年不愈的腰痛也随之康复了,此人在当地享有很大的名气,每日门前车水马龙,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我当时向这位高手请教时,费了很大力气,同他交换了一些治疗颈椎病的绝招,他才将这个方法告诉了我,学会后,我和他开玩笑,这个1+1大于2啊,咱们都学到一招了,皆大欢喜啊!其实说破了,这个方法一点都不神秘,就是道家医学里诊即为治的原则,不过这也是我多年后才悟到的,正常人龈交穴这个位置是没有小白点的,有小

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 (转载)人的眼睛也不过几厘米,小小的眼白睛分成八区,容纳13个穴,各区的比例相等,但1、2、4、6、7五个区是肺、大肠、肾、膀胱、肝、胆、心、小肠,脾、胃各占二分之一,平分春色。3、5、8区是上焦、中焦、下焦,自占一个整区。眼针穴不另取穴名,属于某区即名某区名,如“上焦区”、“肝区”等,总名“眼针眶区十三穴”。穴的位置均距眼眶2毫米。整个经区也不过指头大小,与经穴和经外奇穴差不多,而一区两穴的就更小了。找穴时以瞳孔为中心,按钟表的比拟把各区分辨清楚,每个穴占据眶内眶外一定的范畴,找穴要准是首要条件。 眼图八区与脏腑的关系,口诀: 乾一肺大肠,坎二肾膀胱, 艮三属上焦,震四肝胆藏, 巽五中焦属,离六心小肠, 坤七脾和胃,兑八下焦乡。 以钟表比拟眼图表 左眼右眼 卦区顺时针进行区逆时针进行 乾 1 自10时30分至12时 1 自1时30分至零时 坎 2 自零时至1时30分 2 自12时至10时30分 艮 3 自1时30分至3时 3 自10时30分至9时 震 4 自3时至4时30分 4 自9时至7时30分 巽 5 自4时30分至6时 5 自7时30分至6时 离 6 自6时至7时30分 6 自6时至4时30分 坤 7 自7时30分至9时7 自4时30分至3时 兑 8 自9时至10时30分 8 自3时至1时30分 取穴原则 取穴即所用的穴,又名配穴。一般针灸取穴比较复杂。眼针疗法取穴只有三种方法, (1)循经取穴,眼针循经取穴,即确诊病属于哪一经即取哪一经区穴位,或同时对症取几个经区。 (2)看眼取穴据观眼识病哪个经区络脉的形状、颜色最明显即取哪一经区穴。 (3)病位取穴按上、申、下三焦划分的界限,病在哪里即针所属上、申、下哪个区。例如头痛项强,不能举臂,胸痛等均针上焦区;胃痛,胀满,胁痛等针申焦区;脐水平以下,小腹,腰臀及下肢,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均针下焦区。

特效腹针疗法[新版]

特效腹针疗法[新版] 特效腹针疗法的理论 一、中医脏腑、经络学说是腹针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基础理论明确指出: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经络是脏腑经气运行的通道。十二经分别属于五脏六腑,奇经八脉和十二经的关系有如“河流与湖泊”、“沟渠与水库”,奇经八脉可以充分调节十二经的经气。人体的腹部脏腑最多,最集中;经脉最广泛,腧穴最密集;利用腹部的经络调理人体的脏腑技能路径最短,效应最快。腹部的脏腑,经络优势,是腹部针灸治疗疗效显著和适应症广泛的基础。 脏腑是经气发生的部位。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脏腑间、脏腑与肢节、与外部器官(眼、耳、鼻、口、舌及二阴)通过经络的联系,使人体形成了有机的整体。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活动和发生疾病都与十二经脉有着密切的关系。奇经八脉可以充分的调节十二经脉的经气。五脏六腑在腹部有许多器官,腹部分布着的大量的经脉,为气血向全身输布、内联外达提供了非常广泛的途径。因此,针刺腹部经脉调节全身的经气,犹如“源头造池,闸门放水”,只要调节适当,即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腹部的脏腑: 五脏六腑除心、肺位于上焦外,其余脏腑均位于腹腔内,女子胞也在腹腔内。心、肺虽位于上焦,手太阳小肠经的分支与任脉交会于中脘穴。手太阴肺经起于胃脘,即起于任脉中脘穴。通过腹部经脉与心、肺联系。 腹部的经络: (一)十二经脉中有五条经脉在腹部循行:

(1)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与足太阳膀胱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喉咙,舌,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络心,在胸中与手厥阴肝经相接。”“经脉分布于第五趾、足底及下肢内侧后线和胸腹第一侧线。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筋经分布于外部。”腹针常用的腹部腧穴有气穴、商曲、石关、阴都等。 (2)足阳明胃经:“在鼻旁与手阳明大肠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鼻,目,上齿,口唇,喉咙和乳房,属胃,络脾,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相接。”“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腹里”。“经脉分布于头面、胸腹第二侧线、下肢外侧前缘及第二趾和大趾。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筋经分布于外部。”腹针常用的腹部腧穴有滑肉门、天枢、外陵、大距、水道。 (3)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与足阳明胃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咽,舌,属脾,络胃,注心中,在胸部与手少阴心经相接。”“经脉主要分布于胸腹第三侧线和下肢内侧前缘及足大趾内侧。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筋经分布于外部。”腹针在腹部选用的是大横穴。 (4)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甲后与足少阳胆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阴器,目,喉咙之后,鼻咽部,唇内,胃,肺,属肝,络胆,在肺中与手太阴肺经相接。”“经脉分布于足大趾,在内踩上八寸以下的分布于小腿内侧的足太阴脾经之前。在内踝上八寸以上,分布于大腿内侧的足太阴和足少阴之间,至小腹,布胁肋,入鼻咽部,连目系,至巅顶,环唇内,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筋经分布于外部。” (5)足少阳胆经:“在目外眦与手少阳三焦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目,耳,属胆,络肝(在足大趾与足厥阴肝经相接。”循行于腹侧部。“经脉分布于头面、胁肋、下肢外侧中间、第四趾和大趾。 十二经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开窍于诸器官,十二经脉的经别从腹部循行与脏腑相络属。

能救命的民间失传珍贵绝技

能救命的民间失传珍贵绝技 能救命的民间失传珍贵绝技,很多病一用就灵- 瀛子- 瀛の小笺 急救脑血栓疗效如神 治疗血栓一法。此法百试百灵,无不神效。病人如果出现口眼歪斜,不能言则为中风和栓塞之症,应马上检查患者口腔两齿间定有两白色如带状物,并用割刀竖切断之。病人马上恢复常态。另检查舌下,如有如疣状物,应以镊子钳之出血,定有回天神力。应当牢记此法。救人于顷刻之间。还人健康,快乐自己。 能救命的民间失传珍贵绝技,很多病一用就灵- 瀛子- 瀛の小笺 用针点刺“风疙瘩”出尽恶血中风就不会发作 有中风先兆或中风刚发作时如果治疗及时,完全可以消除中风的发生。中风先兆或刚发中风时在患者的后头颈部风池,风府附近有一“风疙瘩”,用针点刺出尽恶血,中风就不会发作了。方法简单,又没有危险性, 希望大家广为流传,为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保驾护航,如果大家都知道了这样的方法就可以消灭中风了。具体操作方法:用手捏住“风疙瘩”随便用什么针都行,多点刺几下,再用火罐拔,使其出尽恶血。注:不可刺的太深,以免发生危险。 能救命的民间失传珍贵绝技,很多病一用就灵- 瀛子- 瀛の小笺 针刺齦交穴治疗小便频繁 嘴唇中间有一条细筋,靠近顶端应该有一个米粒大小的白点,用消毒针挑破这个白点。就行了。 解释如下: 这个米粒白点的位置就是龈交穴,是督脉的终点,为任,督,足阳明胃经的交汇点。是任脉的盖头。龈交鼓起突出,就是盖头揭开了,膀胱的开关海底会阴穴之上的曲骨穴(女叫赤女亦曰玉女穴,男叫铜壶滴漏穴)就会漏水。 能救命的民间失传珍贵绝技,很多病一用就灵- 瀛子- 瀛の小笺 扁桃体发炎,用针刺后溪穴,疗效极快。 一患者,感冒嗓子疼的特别厉害,连咽唾液都不行,采用针刺后溪穴,针刺到后溪穴后,即刻感到疼痛减轻,又留了二十分钟针,咽部竟一点不舒服的感觉都没有了,三天以后便彻底的好了(中间再没做任何治疗)。这之后,他每遇扁桃体发炎,即针后溪,几乎都能立即止痛。 另一患者,感冒发烧39.6度,扁桃体已经化脓,不能咽任何东西,随针刺后溪穴,当即就能咽唾液了,留针一小时后既可以吃东西了,以后又连针了五天便痊愈了。 能救命的民间失传珍贵绝技,很多病一用就灵- 瀛子- 瀛の小笺

关于三针疗法我的整理

治疗颈椎病 天柱,百劳,大杼。天柱: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百劳:在项部,当大椎穴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大杼: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常规针法 背三针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大杼,风门,肺俞。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杼: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肩三针 治疗肩关节病 肩ⅠⅡⅢ针肩髎穴:肩峰下凹陷处;ⅡⅢ针:肩髎穴前后各2寸处 自然取穴,不用举胳膊 手三针 治疗上肢运动障碍 曲池,外关,合谷。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外关: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手智针 治疗弱智,多动,失眠,癫痫,手运动障碍 劳宫,神门,内关。劳宫: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腰三针 治疗腰椎退行性变 肾俞,大肠俞,委中。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委中: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 5寸。

治疗坐骨神经痛 环跳,委中,昆仑。环跳: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昆仑: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刺中坐骨神经效果好,有电感从上往下传 膝三针 治疗膝关节疾病 双膝眼,血海,梁丘。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梁丘: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膝眼: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可以配合足三里,阳陵泉 踝三针 治疗踝关节疾病,水肿,肾脏疾病 解溪,昆仑,太溪。解溪: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圹)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昆仑: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足智针 治疗弱智 涌泉,泉中,泉中内外。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泉中:涌泉下足正中心凹陷处;泉中内:泉中内8分---1寸;泉中外:泉中外8分---1寸。 泉中内主要用来治疗自闭症,哑口无言 痿三针 治疗肌肉萎缩,无力等 靳三针是指每次取穴三处的针刺疗法,发明人为靳瑞,故称靳三针。 智三针 治疗智力低下 神庭+本神*2

腹针疗法的五大特色与优势——林超岱老师的一篇论文

腹针疗法的五大特色与优势——林超岱老师的一篇论文 (2010-12-13 22:30:08) 转载 标签: 腹诊 医疗 中医 林超岱 健康 腹针疗法之我见[1] 林超岱[2]

[摘要]本文阐述了作者对腹针疗法及其发展的认识,经过临床实践作者认为腹针疗法有几个特色:理论上创立了先天经络学说;临床上发明了“神龟图”;方法上体现了中医防治疾病精髓,脏腑经络局部同时并举;使用上无痛、安全、有效,患者乐于接受;取穴上突出规范化操作等。认为学习、运用好腹针疗法需要注意几个问题:要有较为深厚的中医药知识和功底;取穴要按照规范化了的操作规程来做;调针时一定要调到位。还提出了应当大力推广腹针疗法,应当加大对腹针疗法的科学研究力度的观点。 关键词:腹针疗法特色注意事项 1996年9月的某一天,我的好朋友山西省中医局局长文渊先生来京找我,介绍说山西省薄智云教授发明了一种新的针灸疗法–腹针疗法,很神奇。据他 介绍,薄先生在1991年山西省针灸按摩比武大赛 中运用腹针治疗疾病荣获一等奖,脱颖而出。其时我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应用研究处 项目官员负责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的鉴定、奖励和

推广工作,欣然前往薄先生在北京市宣武区一家医院内开设的门诊部。门诊部设有7、8张床,有许多患者排队等候,一一看过薄先生诊治操作,询问患者病情以及治疗前后情况之后,深为腹针疗法立竿见影的疗效动容,叹为观止!其后几年,经常介绍一些领导、同事、朋友请薄先生诊治,均取得很好的疗效。见其疗效,受其熏陶,我于1998年拜薄教授为师学习,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机会上临床开展腹针治疗疾病,但一直在思考、学习,从2002年开始在薄先生的亲自指导下开始运用腹针治疗 一些疾病,通过几年的临床实践,治疗患者已逾400人,95%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涉及的病症范围包括:颈椎病、腰椎病、坐骨神经痛、骶椎关节狭窄、膝踝关节退行性病变、肩周炎、网球肘、失眠、偏头痛、眩晕、耳鸣、胆囊炎、高血压、咳嗽、痛经、感冒、肥胖症等,尤其是关于疼痛病症,每每即刻奏效。2003年12月26日出差到广东省中医院检查科研课题,时吕玉波院长头晕、头痛、不便站立,转头受限,按压颈部疼痛明显,诊为颈椎病,施以腹针,处方中脘、关元、滑肉门(双)、商曲

针刺放血疗法

安之春: 读黄元御被庸医误治一段,令人扼腕叹息。正如罗博士所说,如果采用挑刺疗法,黄元御的眼病也可能就好了。给大家讲个我的亲身经历吧,要不是我自己的经历,真的,再大的专家说了我恐怕也不信。 高三那年上了点火,一只眼睛上眼皮长了我们俗话说的“挑针”,肿得跟桃儿似的,上医院,大夫让化验血,看有没有炎症,然后消炎,结果根本没用。我就跟老师请假回家,去找邻村的一个赤脚医生,他看了看说:“没事,上了点火,放放血就好了。”当时给我吓的,按我爸说的我脸都吓白了。他就拿了个针头,在我耳朵上扎了两下,又在后背扎了两下,分别挤了点血出来,说没事了。原来以为是要拿刀放血呢。这样“放完血”我就回学校了,睡了一觉,第二天早晨起来就消肿了,过了两三天就好了。一分钱没用花。 杏虎问: 麦粒肿的那个例子,确实挺有意思。希望安之春朋友能详细说说当时的情况,比方放血以后,脓肿是破溃了呢,还是红肿痛逐渐消退,自己萎缩掉了呢? 安之春答: 我得努力回忆一下九年前的情况。 左眼还是右眼,我记不清了,肿得相当大,也非常红。放血的时候扎的是右耳,扎了几下不清楚了,好像不超过三下,具体位置也不知道。当时已经吓傻了,隐约记得耳郭被扎了,耳垂有没有扎记不清。后背的具体位置也记不清了,好像也不是肩胛骨。扎完了以后的情况记得清楚。脓肿没有破溃,红肿第二天就消了很多,非常明显,过了两三天就完全好了。比起打消炎点滴又抹烦人的眼药膏,真不知道好多少倍。 杏虎: 不在肩胛骨附近,那么就在肝俞穴(肝主目)附近,一侧一个,刚好两个点,术者一般临症选点。耳针时应该是扎,操作后背时应该是挑。这种手法需要足够的经验与火候,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罗大伦: 中医里这部分内容极其丰富,我在没学医时(中学)曾经亲眼见过满脸粉刺的同学,怎么也治不好,结果找了一个医生,大腿内侧用针挑破,结果脸上就好了,中学时就觉得这是奇迹。 这部分知识以后我也要多学习,我个人有重方药、轻针术的趋势,很不好,以后多向各位讨教。 tjyingfu: 呵呵,首先感谢LZ好文! 大家对这个放血和挑刺疗法讨论得够热烈的,但都把放血和挑刺疗法放在只有民间草医才用的位置。我于此有一些粗浅的体会,与大家交流。 请大家打开《针灸大成?卷九?名医治法?眼目》:“偷针眼,视其背上有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即瘥,实解太阳之郁热也。” 我得过沙眼,第一次氧氟沙星眼药水滴好了;第二年复发,氧氟沙星眼药水等都没效了,折磨了5个月。当时翻看了《民间刺血疗法》。请同学帮我在攒竹(足太阳经)、太阳(经外奇穴)放血,再针太冲、三里。在放血的同时,眼睛的涩、痒、痛等等感觉好像就随着毒血排出体外了,眼睛马上就舒服了。这就是《内经》所谓血污拔刺的效果。过了好些年了,到现在我的眼睛一直正常运行着。 如果“实解太阳之郁”这句话能举一反三,那您对痘痘的疗效也会提高几分。 另外,这种方法在《大成》的名医治法里有记载 弈趣斋主人:

中医针刺治疗常用方法

1.普通针刺 主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的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对机体各系统功能有调整作用,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适应症:非常广泛,内?外?妇?儿等各科都可应用,根据不同的病症选用相应 的穴位进行针刺,对于疼痛性病症?功能失调性病症及某些急性病症,可视为首选疗法。 2.电针 主治:具有调整人体功能,加强止痛、镇痛,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低频脉冲电流的波形、频率不同,其作用亦不同。 适应症:凡用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症均可用电针治疗。其中对癫痫、神经官能症、神经痛、神经麻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胃肠疾病、心绞痛、高血压等疗效较好。在针刺麻醉手术中,电针更有独特的优点。 3.火针 主治:借火助阳,以热引热,祛寒除湿,消肿散结,去腐排脓、生肌敛疮,祛风止痒,止痛去麻,升阳举陷,温中和胃。 适应症:痹证、寒证、经筋证、骨病。 4.皮肤针 主治:主要经络学说之皮部理论为依据,应用皮肤针叩击皮部,通过孙脉-络脉-经脉而作用于脏腑,以调整脏腑虚实.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平衡营养,达到治病目的。 适应症:头疼,失眠,多梦,痛经,肌肤麻木,牛皮鲜,斑秃,弱智儿童,缺乳。 5.梅花针 主治:是以皮癣的部位、形态、数量的不同,处于进行期还是静止期或退行期的不同,是初发患者还是复发多年的不同,以及以往治疗情况的不同等客观存在事实为理论依据,将梅花针叩击治疗和药物治疗完美结合,通过其三大核心技术极强的渗透性、亲和性和抑制性,能够定向释放有效活性物质群离子堆,迅速渗透至皮下组织,改善皮肤微循环,修复受损的末梢神经,抑制变异白细胞释放异常蛋白,阻断其对皮肤细胞分裂的影响,恢复皮肤细胞正常的分化机制,并且重新建立起免疫机体屏障,从根本上消除瘙痒、红肿、脱屑、溃烂等症状以及牛皮癣发病根源,达到治疗牛皮癣的目的。

独特的针刺疗法——赤医针疗法的穴位选取、进针方法及注意事项

独特的针刺疗法——赤医针疗法的穴位选取、进针方法及注 意事项 导读:赤医针疗法是在祖传针刺治疗疔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针刺疗法,它是用粗针在背部中线的一定穴位上,皮下行针,直接刺激督脉做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这种疗法取穴很少,疗效迅速可靠,治疗范围较广,操作简易便行。可应用于治疗疔、疮、痈、疖、急性乳腺炎、腮腺炎、牛皮癣、湿疹、偏瘫、急性风湿痛、胃病、神经官能症等二十余种疾病。针具用不锈合金钢丝制成钉形样针,针尖不宜太锐,常用以下几种规格:第一种:针长2寸5分,直径1.2毫米,用于赤医穴。第二种:针长2寸,直径1.0毫米,用于背部穴位。第三种:针长4寸5分,直径0.6毫米,用于新环跳、肩三针。第四种:针长2寸5分,直径0.6毫米,用于踝边穴。第五种:5分毫针用于屏尖穴;3寸毫针用于后合谷穴。穴位及针法赤医穴(主穴):位于第六胸椎棘突上缘。针法:患者取端坐姿势,两前臂交叉放于胸前,头尽量下低,两肩下垂,使背部皮肤拉紧。操作者一手食指固定棘突上缘,一手持针,针尖向下成30度角快速刺入皮下后,将针柄压低,贴近皮肤,使针尖沿皮下缓缓刺入 1.5~ 2.0寸,一般留针20~40分钟。赤医针取穴体位与持针法

备穴颈7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上缘。胸2穴: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上缘。胸3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上缘。胸5穴: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上缘。胸8穴:位于第八胸椎棘突上缘。胸12穴:位于第十二胸椎棘突上缘。腰1穴:位于第一腰椎棘突上缘。腰4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上缘。骶3穴:位于第三骶椎上缘。针法:以上九穴与赤医穴相同。备穴示意图 屏尖穴:位于耳屏的两个突尖上。针法:用5分毫针分别刺入耳屏两突尖,深达软骨膜。留针10~15分钟。后合谷穴: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基底部。后合谷穴示意图 针法:快速进针,直刺1~1.5寸,有针感后,退至皮下,然后沿第二掌骨桡侧缘,刺向掌指关节。留针10~15分钟。踝边穴:外踝下缘。踝边穴示意图 针法:取健侧卧位,患侧下肢屈曲,踝关节内收。操作者于外踝尖下缘处,快速进针,向上内斜刺1~1.5寸。用捻转手法,中、强刺激,使针感向上传至膝、腰、胸、颈、头,向下传至足趾即可,不留针。每周一次。新环跳穴:位于尾骨尖旁开3寸处。新环跳穴示意图 针法:取俯卧位,快速进针,深到3~4寸,使针感传至足部,中、强刺激,提插捻转,不留针。每日一次。。肩三针:取穴、针法同新针。疗程:急性病每天一次,连针三天后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慢性病隔日一次,10~15次为一疗程。注意事项1.应用赤医针治疗,虽不易发生晕针现象,但针具

腹针治疗常见病方法及取穴

腹针治疗常见病症 腹针疗法在治疗时有一病一方的标准化处方特点,许多疾病在腹针疗法中都有其对应的处方。而且,任何疾病的处方都是唯一的。只要诊断准确都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必须从提高诊断水平入手才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其次,认真地把握好腹针治疗时的每一个环节和提高取穴和手法的基本功使操作规范贯穿在治疗的全过程中,是提高临床水平的关键,其次还需要掌握好各种疾病的辩证特点,才能满足每个病人临床症状不同的个性化需要。 在每个处方中,对针刺的顺序,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于进针的深度在每个处方中都把浅刺的穴位进行了说明,以便大家能够掌握。对于每种疾病的临床不同表现,也可以在辩证加减中去选择。 1落枕 1.1定义 落枕是多见于成年人的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病证,又称颈部伤筋。本病多由于睡觉时颈部位置不当,风寒侵袭所引起。部分病例可因颈部轻度扭伤引起。 1.2〔腹针治疗〕 (1)处方:中脘、商曲(患)、滑肉门(患) (2)针刺的顺序:1、中脘、2、商曲(患)、3、滑肉门(患) (3)针刺的深度:中脘、商曲(浅)、滑肉门 1.3〔辩证加减〕

颈项双侧疼痛:商曲(双、浅)、滑肉门(双)。 颈项后正中疼痛:下脘(浅)、商曲(双、浅)。 2肩周炎 2.1 定义 肩周炎又称肩凝症或漏肩风,因患者年龄多在50岁左右,故又称“五十肩”。本病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酸重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症。 2.2 〔腹针治疗〕 (1)处方:中脘、商曲(健)、滑肉门(患) (2)针刺的顺序:1、中脘、2、商曲(健)、3、滑肉门(患) (3)针刺的深浅:中脘、商曲、滑肉门(浅) 2.3[辨证加减] 肩部疼痛的范围较大时滑肉门三角(患)。 肩部疼痛的范围较局限时以滑肉门为顶点的三角取穴距离缩短。 3肱骨外上髁炎 3.1定义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通常发生于网球运动或经常用力作旋转前臂、屈伸肘关节者,肘关节疼痛为主症。 3.2 〔腹针治疗〕 (1)处方:中脘、商曲(健)、滑肉门(患)、上风湿点(患) (2)针刺的顺序:1、中脘、2、商曲(健)、3、滑肉门(患)4、上风湿点(患)

针挑疗法

针挑疗法 针挑疗法也称挑治疗法、针刺疗法、挑病筋、截病根疗法,是用针在人体的腧穴、敏感点或一定部位挑刺,使皮肤微微出血,流出组织液,或挑出、挑断皮内纤维状物质(此即病根所在,淤塞经络,气血不通,导致疾病丛生;而健康人则没有,一挑即出血),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简易外治疗法。它由远古的砭刺法和络刺发展而来,是通过刺激皮肤经络,使脏腑得到调理的一种物理刺激疗法,具有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解除瘀滞的功效。此疗法历史悠久,操作简便,安全根治,无副作用,适应症广,疗效显著。可有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慢性喉炎、神经衰弱性失眠、脑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偏瘫、颈椎综合征、支气管哮喘、胃脘痛、腹痛、胸胁痛、腰痛、肩凝痛、落枕、坐骨神经痛、痔疮、疳积、急性结膜炎、痤疮、淋巴结结核、癫痫等疾病。(一)挑治用具1、三棱针、圆利针、大号注射针头,亦可用普通缝衣针。2、消毒用品、酒精棉球、碘酒和碘酒棉球、敷料、胶布等。(二)常用方法常用的方法有选点挑治、区域挑治和截根疗法三种。1、选点挑治:在背部上起第七颈椎,下至第五腰椎,旁及两侧腋后线范围内寻找疾病反应点.反应点多为棕色,灰白色,暗灰色等,按之不褪色,小米粒大小的丘疹.此法适用于颈部多发性疖肿.2、区域挑治:在腰椎两侧旁开

1~1.5 寸的纵线上任选一点挑治,尤其在第三腰椎到第二 腰椎之间旁开l~1.5 寸的纵线上挑治效果更好.本法适用于内痔出血,肛裂,脱肛,肛门瘙痒等.3、截根疗法:取大椎下四横指处,在此处上下左右lcm 范围内寻找反应点或敏感点.治疗时让病人反坐在靠椅上,两手扶于靠背架,暴露背部.挑治前局部常规消毒,用针刺入皮下至浅筋膜层,挑断黄白色纤维数根,挑毕以消毒纱布敷盖。一次不愈,可于2~3 周后再行挑治,部位可以另选。(三)部位选择挑刺法必须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明确病位,以作出临床诊断,确定治则和治法,选取相应的穴位和部位。1.以背俞、夹脊穴为主作定点挑治:背俞,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灵枢?背腧》提出背俞穴可主治五脏疾病,并提出了五脏背俞的穴名和穴位。同时还提出了背俞穴定穴时所出现的“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阳性反应现象。临床可观察背俞穴处的皮下组织有无隆起、凹陷、松弛和皮肤温度的变异等反应现象,以此分析、判断属于某一经的疾病。也可以此寻求有关穴位邻近的阳性反应点作为取穴依据。如临床治疗头面、颊、颈、项部诸器官疾病,取颈1至7椎夹脊穴;治疗胸腔内脏及上肢疾病,取颈3至胸7椎夹脊穴;治上腹部内脏疾患,取胸8至12椎夹脊穴;治疗腰部和下腹部内脏疾患,取胸10至腰2椎夹脊穴;治疗肛门部和下肢部的疾患,取腰2至骶4椎夹脊穴等。2.以痛为腧找痛点挑刺:在病变体表局部区域

针刺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针刺疗法 针刺是中医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即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临床上常见有毫针刺法、梅花针刺法、耳针刺法等。 【适应证】 针刺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内?外?妇?儿等各科都可应用,根据不同的病症选用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对于疼痛性病症?功能失调性病症及某些急性病症,可视为首选疗法? 1、毫针刺法 【操作流程】 (1)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以消毒的毫针、镊子、75%酒精棉球,干棉球、弯盘2个(一个盛放污棉球;一个内盛消毒液,浸泡用过的毫针)。 (2)体位:根据针刺穴位的不同,选择适宜的体位,充分暴露针刺部位,以操作方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放松能持久留针为宜。如:胸腹部穴位取仰卧屈膝或仰靠坐位,背部穴取俯伏坐位或俯卧位。 (3)进针法:以75%酒精棉球消素穴位皮肤后,术者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用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缘,以拇、食指下压力快速将针刺入皮肤,然后右手边捻转针柄边将针体刺入深处。此为单手进针法,多用于5cm以内的短针。若为6.67~10cm以上的长针,可采用双手进针,即以左手拇、食指裹棉球捏住针体,露出针尖0.67~1cm,右手拇、食指夹持针柄,两手同时下压,快速将针尖刺入穴位皮肤,然后左手支持针体,右手拇、食指捻转针柄,将针刺入深处。 (4)针感:当针刺入一定深度时,局部出现酸、麻、胀、重感,亦可向一定方向传导。此谓“得气”,为正常针感。 (5)进针角度:针体与皮肤呈直角,垂直刺入,称“直刺”,适用于肌肉丰厚、深刺部位;针体与皮肤呈45。角刺入,称"横刺"适用于肌肉浅薄的部位,如头面部。 (6)手法:针刺得气后,根据证的虚实,采用相应的补泻手法。一般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小,速度慢,或提插时,重插慢提为补法;相反,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大,速度快,或提插时轻插重提为泻法。 (7)起针:左手将消毒干棉球按压穴位处,右手、拇食指将针柄

中医针挑疗法

中医针挑疗法 中医针挑疗法胃脘痛、腹痛、胸胁痛、腰痛、肩凝痛、落枕、坐骨神经痛、痔疮、疳积、急性结膜炎、痤疮、淋巴结结核、癫痫)针挑疗法是在机体一定的腧穴部位上挑刺,使皮肤微微出血,流出组织液,或拨出一些纤维来治疗各种疾病的简易外治疗法。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郭右陶排除一切干扰,不怕被同行讥笑,把民间挑、刮、放血等治疗痧胀的方法加以总结,写成了《痧胀玉衡》清代著名医学家陈修园在治疗痧胀急症中也介绍使用针挑法、针刺法。清同治四年(1865年),吴尚先因为见到民间很多治疗方法效果甚佳,也排除一切困难,对民间各种外治疗法收集和整理,写了《理瀹骈文》一书,介绍了不少民间挑治法。【操作方法】操作前首先要选择针挑点。针挑点是针挑疗法的刺激点,简称“挑点”或“针挑穴点”。它是针挑法在人体施术的具体位置,是针挑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固定针挑点和非固定针挑点两类。前者又分经穴针挑点、分区折算针挑点、头皮针挑点;后者分皮肤异点、异感点、颗粒点、结节点、脉络点。目前常用的针挑法有如下几种:一、挑刮法先在预定的体表上压刮皮肤,使之充血,透露出隐伏着的痧斑,然后改用挑法,把痧斑挑破出血。二、钳痧法与挑刮法相似。不同的是挑刮法是先用刮法使皮肤充血透痧,再加挑痧;而钳痧法则是

采用钳拧法使皮肤充血透痧。钳痧的手势是以右手的中、食指构成一个蟹钳形状,蘸些盐水或开水,对准要钳的皮肤顺序而钳,一拉一放,反复几次,皮肤局部便有充血发瘀现象,热毒越重,皮色越易瘀黑。非属痧斑热毒重症则不易发瘀。 三、捉慓蛇法术者用右手拇、食指捉拿(或用右手拳尖压刮)患者肌肉丰满的部位(常在上臂内侧、胸大肌、背胛区),如立即隆起一条蛇形样物者,即称傈蛇。如是傈蛇症,被捉拿处可出现索状如蛇的凸起,应瞬即改用钳痧的手势钳捉这条“蛇头”,把它拉起来,拉起到一定程度时再让它从手钳中滑脱,从蛇头钳捉至蛇尾(先露者为头,后露者为尾),如此捉拿几次,直至被钳处的傈蛇再试验不再隆起为止。如此,一处一处部位按顺序捉拿完毕。这种方法叫做“捉傈蛇法”。四、挑点法是对准身体的一个挑点的中心,作快速进针,快速挑破皮肤,不加摇摆牵位动作的一种挑法。又是多种挑法中用以破皮开口的常用方法。五、挑筋法选好针挑点进行消毒,用细针持针法持细长而足够硬度的针(缝衣针或特制的挑针均可),将针尖放在挑点中心处,以慢进针法进针。当针尖穿过皮肤后,可放松左手食指的压力,右手同时把针尖翘高一点,提高针体作左右摇摆的动作,把挑起的表皮拉断。因为开始一两针挑的是表皮,纤维短小,很容易断裂,只作为破皮开口之用。挑开口后,便可挑出一些稍具粘性的皮内纤维(注意,不是皮下纤维),挑一条拔出一条,一针一针地往下

【民间秘笈】能救命的民间失传珍贵绝技!

【民间秘笈】能救命的民间失传珍贵绝技! A A A A 急救脑血栓疗效如神 治疗血栓一法。此法百试百灵,无不神效。病人如果出现口眼歪斜,不能言则为中风和栓塞之症,应马上检查患者口腔两齿间定有两白色如带状物,并用割刀竖切断之。病人马上恢复常态。另检查舌下,如有如疣状物,应以镊子钳之出血,定有回天神力。应当牢记此法。救人于顷刻之间。还人健康,快乐自己。用针点刺“风疙瘩”出尽恶血中风就不会发作 有中风先兆或中风刚发作时如果治疗及时,完全可以消除中风的发生。中风先兆或刚发中风时在患者的后头颈部风池,风府附近有一“风疙瘩”,用针点刺出尽恶血,中风就不会发作了。方法简单,又没有危险性,希望大家广为流传,为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保驾护航,如果大家都知道了这样的方法就可以消灭中风了。具体操作方法:用手捏住“风疙瘩”随便

用什么针都行,多点刺几下,再用火罐拔,使其出尽恶血。注:不可刺的太深,以免发生危险。 针刺齦交穴治疗小便频繁嘴唇中间有一条细筋,靠近顶端应该有一个米粒大小的白点,用消毒针挑破这个白点。就行了。解释如下: 这个米粒白点的位置就是龈交穴,是督脉的终点,为任,督,足阳明胃经的交汇点。是任脉的盖头。龈交鼓起突出,就是盖头揭开了,膀胱的开关海底会阴穴之上的曲骨穴(女叫赤女亦曰玉女穴,男叫铜壶滴漏穴)就会漏水。 扁桃体发炎,用针刺后溪穴,疗效极快。一患者,感冒嗓子疼的特别厉害,连咽唾液都不行,采用针刺后溪穴,针刺到后溪穴后,即刻感到疼痛减轻,又留了二十分钟针,咽部竟一点不舒服的感觉都没有了,三天以后便彻底的好了(中间再没做任何治疗)。这之后,他每遇扁桃体发炎,即针后溪,几乎都能立即止痛。另一患者,感冒发烧39.6度,扁桃体已经化脓,不能咽任何东西,随针刺后溪穴,当即就能咽唾液了,留针一小时后既可以吃东西了,以后又连针了五天便痊愈了。 作者:天祥阿比甲当嘎第五批【健康长寿】精品推荐如下:[精]【中医秘方】 《金公丸》治疗癌症秘方,治愈率96%以上

刘兵:一针疗法

刘兵:一针疗法 导读:“让喜欢针灸的人了解针灸;让学习针灸的人热爱针灸;让从事针灸的人享受针灸;” 一、落枕 从经络角度看,后项为太阳经所过,侧项部为少阳经所过,所以后项部疼痛或压痛明显者,病在太阳经,一侧疼痛或压痛明显者在少阳经,应分别取下穴治疗。 1、后溪或束骨 治疗太阳经落枕,即后项部疼痛或压痛明显的落枕,多见于仰卧睡眠而落枕者。后项部有三条经脉通过,分别是手足太阳经和督脉,督脉行于后正中线,临床所见,单纯病在督脉者甚少,所以后顶部的落扰一般归属于手足太阳经。虽然后项部的落枕属太阳经,但严格地说还是有偏于手太阳经和偏于足太阳经之分,如果落枕的症状主要在后项部,距离后正中线较近,甚至牵致后头或项背着.属足太阳经;如果落枕的症状主要在颈项部的后外侧,距离后正中线稍远,甚至牵及耳后及肩胛者,屑手太阳经。正因为手足太阳经的落枕有区别,所以《灵枢·杂病》说:“项痛不可以俯仰,刺足太阳;不可以顾,刺手太阳也。”请大家再注意一下,这几说的就是“项”了,也就是说,虽然手足太阳经的循行有区别,但总的

来说,还是在后项部的。 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所以主要治疗手太阳经的落枕。但由于后溪穴卫为八脉变会穴,通于督脉,手足太阳经脉气卫相通,所以只要是后项部的落枕,不管是在督脉或在太阳经,后溪穴都是常用救穴。 束骨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输穴,所以主要治疗足太阳经的落枕。又因为足太阳主筋所生病,落枕卫是筋病,所以用之也有良效。 应用后溪穴与束骨穴治疗落枕时应注意的几点:一是要寻找穴位处的压痛点针刺,二是要配合颈项部的活动。因落枕多见于后项部的一侧,所以可先取同侧穴位,如未完全缓解,再加刺对侧穴位。 2、悬钟(绝骨) 治疗少阳经落枕,即侧颈部疼痛或压痛明显的落枕,多见于侧卧睡眠而致落枕者。 此外,落枕也可选用落枕穴、中及耳穴颈项部反应点,也有较好疗效。落枕穴也主要用于少阳经的落枕,其道理可参见“急性腰扭伤的一针疗法”中腰1~腰5穴的用法部分。 二、肩周炎1、阳陵泉 针阳陵泉治疗肩周炎的道理并不难理解,《灵枢·终始第九》说:“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 肩周炎其病就是在筋,阳陵泉是八会穴之一,筋会阳陵泉,

腹针

针灸——腹针疗法好处多 来自: 晴耕雨读(莫忘世上苦人多) 2011-11-24 15:01:30 针灸在中医传统医术中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现如今在国内一般的人提起它都并不陌生。为什么?因为年轻人都爱美,通过广告宣传都知道针灸能减肥!老年人大多数都知道针灸能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等一些常见病,更深层的了解“它”恐怕连一些医务人员也只知道一二。更何况人们对腹针疗法知道的就太少了。 什么是腹针疗法——腹针就是在人的肚子上相应的穴位进行实施针刺的过程,在肚子上治疗各种疾病的过程。 腹针疗法在针灸治疗各种病症已有着悠久的历史,治疗效果颇佳。在20世纪的90年代,就有许多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认为人还有一个大脑那就是——腹脑。 美国科学家声称,每人生来有两个脑,即颅脑与腹脑,两脑相互作用与影响,由此而来否定了每人只有一个颅中脑的观点。所以在临床中腹针疗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接受腹针疗法首先解决了人们长期吃药的痛苦。许多老人由于体弱多病长期吃药,有的每天要吃多达几十种药,但是效果不见得好。并且长期吃药也就意味着慢性自杀。古人讲的好,是药三分毒。在当今社会科学的发展,我们人类在种植中草药方面也有很大突破。纯天然的中草药已经很少见到了,我们人类能用的中药大多数人工培植的。许多药也免不了施加化肥农药等,所以我们所需要的药性大大降低。药性降低了而我们在吃药过程中,药量就加大了,所以摄入的毒素相对就多了。我们在治病中吃药也会有一些副作用。我们人体内脏的构造是互相生成,互相制约的。(我们人体的内脏就好似小宇宙一般,是同天上的大宇宙一样各个星体按照自己的轨迹运转。) 缺一不可,肝心脾肺肾五脏相互相生,这说明我们人体一脏好,脏脏都好,一脏不好它们之间就会出现问题,脏脏都会出现矛盾。肝不好克心,心不好克脾,脾不好克肺,肺不好克肾,肾不好克肝。我们人体有病,一般的症状吃不下喝不下,脾胃不好,一吃药首先要伤害的是脾胃,长期吃药的人肯定脾胃不好。(我将脾胃比喻是一口锅,长期吃药毒的作用将锅底腐蚀了,常常漏水。肾比喻为炉子,水将炉火一点点的熄灭,炉火灭了肾脏就在慢慢衰竭,这种比喻吃药就是慢性“自杀”是符合中医理论的)所以长期吃药的人都是肝肾甚至心脏都有病症。有了病症还要治疗,还要吃药,吃心脏的药又吃肝脏药又吃补肾的药,还有条件好的人又要吃补品“药”。所以许多人都是吃了治头痛药,又吃治腰痛药,还要吃治脚痛的药,最后药没少吃,可是病不见好,为什么?药吃多了,药在肚子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