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挑疗法
壮医针挑疗法结合中药治疗难治性眩晕31例

壮 医针挑疗 法结合 中药治疗 难治性 眩晕3 1 例
高和德 贵港市中医医院 5 3 7 1 0 0 广 西贵港市港南区中山南路2 6 号
摘Hale Waihona Puke 要 目的 : 观察壮医针挑疗法配合 中药辨证施治治疗难治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 将3 1 例难治性眩
晕患者进行壮 医针挑治疗, 穴取厥 阴俞 、 肝俞 、 风 门及颈背部反应点, 每 隔2 天挑治1 次, 连续3 次; 同时配合 中药 辨证施治, 疗程9 天 。结果 : 3 1 例患者 中, 治愈2 6 例, 占8 3 . 9 %, 好转4 例, 占1 2 . 9 %, 未愈1 例, 占3 . 2 %, 总有效率为
广西 中医药 2 0 1 3 年6 月第 3 6 卷第 3 期
中医挑治疗法的原理

中医挑治疗法的原理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挑治疗法是中医学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基于中医理论和经验,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挑治疗法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阴阳平衡理论: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的平衡密切相关。
阴阳是宇宙万物的两种相反但又相互依存的力量,包括阴阳两个方面的内容。
阴阳平衡是人体正常生理和病理状态的基础。
中医挑治疗法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疾病的康复。
2. 气血调理: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
气是人体内外活动的能量,血是体内营养物质的载体。
中医挑治疗法通过调理气血的流通,改善气血的不足或阻滞,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脏腑功能调整:中医将人体脏腑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中医挑治疗法通过调整脏腑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比如,通过挑治肝脏可以改善情绪失调和肝气郁结引起的疾病。
4. 经络调理: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运行的通道,通过经络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挑治疗法通过刺激经络,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改善疾病症状。
5. 辨证施治:中医挑治疗法注重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病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中医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来确定病因,然后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挑治疗法进行治疗。
6. 强调整体观念:中医挑治疗法强调整体观念,即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中医挑治疗法不仅关注疾病的表面症状,更注重疾病的根本原因和整体调理。
中医挑治疗法的原理基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经验总结,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流通、脏腑功能和经络调理等方面,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中医挑治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然而,中医挑治疗法也需要严谨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的研究来验证其疗效,以进一步推动中医的发展和传承。
陈氏挑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的临床应用及其机制研究

21 0 2年 3月第 7卷第 2期
・3 1 9・
陈 氏 挑 针 疗 法 在 颈 肩 腰 腿 痛 的 临 床 应 用 及 其 机 制 研 究
陈 栋 钟 键 陈 大典。 洪衍 波 罗 良平 章 岳娟 张文容 王刚伟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医针挑科 , 广东省, 州市黄埔大道西 6 3号 ,16 0; 1 50 3 2中山大学 附属第二 医院中医正骨科 )
新 。挑治起 源 于古 代 的“ 半刺 ” 属 于 “ , 刺络 ”, 陈 氏挑 “
针 ” 于 民间 治 病 粗 针 , 更 好 地 适 应 临 床 治病 而 研 始 为 究 了大小适 中 的新 型挑 针 。2 0世 纪 9 0年 代 末 , 种 一 形体 新 颖 、 巧 、 轻 操作 灵 活 自如 , 临床 治 病 范 围广 的 且
从 治疗 麦粒 肿 、 痔疮 、 , L 积 、 dJ疳 瘿瘤 等 疾 病 扩 展 到 治
波” 息 , 达“ 信 传 指令 ” 内外相通 , 能起 效应 作用 。 , 才 针挑治 疗脊 柱疾 病 、 颈肩 腰 腿 痛 等 疾 病 的理 论 依 据 又 与《 灵枢 ・ 海论 》 夫 十二 经脉 者 , 中“ 内属脏 腑 、 外 络 于支 节 ” 的说 法相 同 。“ 其 内 , 形其 外 ” 根 据 体 有 必 , 表 与 内脏之 间 的关 系 , 者 常常 根 据 体 外 变化 来 诊 断 学 疾病 , 按不 同 的疾 病 分 类 , 发 现 在 人 体 体 表 有 “ 并 靶 点 ” 即病变 所在 , 在相 应 的神 经支 配通 路上 选 定 针 , 而 挑 点 , 得显 著疗 效 。在皮 部 的特 定 位 置 给予 适 当 的 取 针 挑刺 激 , 一种 良好 的刺 激反 应 , 充 分发挥 卫 气功 是 并 能 , 到疏通 经 络 , 动气 血运 行 , 和 阴 阳 , 起 推 调 调动 机体
羊毛疔——精选推荐

⽺⽑疔中医针挑“⽺⽑疔”(⽓滞⾎瘀)的针挑疗法,肺俞、膈俞、内关神黄中医说2017年9⽉14⽇点击⽂章末尾蓝⾊“了解更多”,体验【中医智库】,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疗⽅、名家医案。
针挑疗法先找到⽺⽑疔点,进⾏严格消毒,备好消过毒的⼩号三棱针(亦可⽤中、⼩号的缝⾐针)、⽕罐、纱布。
⽤针尖轻轻横斜刺⼊挑点的⽑囊根部,注意不要过浅或过深,应⽤柔⼒挑起⽑根,这时⽑根随针⽽起,⽑囊便会伴有⼀条带有黏性的线样物随之⽽出,这条线状物便是俗称的“⽺⽑”。
如果⼀次未成功,可再施之。
如挑不出⽑丝样物,也不必强求,但要在⽑根处多挑⼏下,做破坏性挑刺,再拔罐祛除毒⾎,⽅能奏效。
如果有多粒⽑疔,应尽量按顺序挑完。
⼀次未挑完,可分次进⾏。
术毕,敷以⽆菌纱布。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疔”的内容,点击⽂章末尾蓝⾊“了解更多”,体验【中医智库】。
典型病例患者,⼥,48岁,农民。
初诊⽇期:2014年9⽉7⽇。
主诉:发热伴胸闷、乏⼒2周。
2周前睡醒后⾃觉胸闷、乏⼒、不思饮⾷,⽆明显诱因。
查体温38.5℃,乡镇卫⽣所予以输液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有所好转,体温下降到37℃,但胸闷如故,出现恶⼼、腹胀、烦闷等症状,胸前剑突周围及后背肩胛⾻内侧出现若⼲⽪疹,⼤如⼩⽶粒,不痛不痒。
回家⼝服退热消炎药继续治疗。
今晨上述症状加重,遂来我处就诊。
刻下:神清,精神差,乏⼒懒⾔,胸闷脘痞,眠纳差,⼆便调,⽉经周期规律,量可,⾊淡,量少有⾎块,素体健康。
查:T 38.2℃;BP:110/68mm-Hg(1mmHg=0.133kPa),⼼率87次/min,律齐,胸前剑突周围及后背肩胛⾻内侧出现若⼲⽪疹,⼤如⼩⽶粒,不痛不痒,轻微⾼出⽪肤,中⼼凹陷,四周有淡红⾊圆圈,压之退⾊,凹处毫⽑竖直挺⽴,按压时有⿇⽊感;⾎常规、尿常规、⼼电图、腹部B超均未见明显异常;⾆质红、苔薄⽩,脉弦滑。
疑为⽺⽑疔,⽤刮痧板蘸刮痧油在背部刮拭数次,出现暗红⾊痧印和多个⽺⽑疔。
诊断:⽺⽑疔(⽓滞⾎瘀)。
小儿疳积的挑四缝法

小儿疳积的挑四缝法小儿疳积小儿疳积的症状小儿疳积怎么治疗小儿针挑疗法又称“挑四缝法”、“挑疳积法”,是用三棱针(或其他钢针)选准特定部位和穴位,挑破皮层取出皮下脂肪,用以治疗小儿疳积(包括虫积)的一种外治方法。
本疗法系从古代中医砭刺术中派生而出。
最早见于《针灸大成》,在其他中医学典籍中记载甚少,但却以其方法简便、疗效显著而广为流传。
包括挑液法和挑脂法两种。
1、挑液法(针挑四缝穴):(1)选用三棱针(或圆利针、缝衣针),先予高压消毒,或用75%酒精浸泡30分钟,或煮沸20分钟消毒,取出置于消毒盒内备用。
(2)洗净患儿手掌,术者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将患儿掌面第2、3、4、5指腹侧第一、二指间关节横纹处由中心向外周擦拭消毒。
(3)用消毒三棱针挑刺上述横纹中心,对准挑点,快速地向中心方向斜刺一分深度,稍提摇,术者以左手在第一指节腹面向针尖方向按准,随即出针,针口可见少许粘黄液体(也有清稀液体渗出量多),用指挤压,使液尽出,见血为度,再用消毒干棉球拭去。
患儿两手8指均一一挑刺,血出则用干棉球压之,嘱患儿(或家长帮助)捏紧双拳,以压迫止血。
(4)疳积重者,刺出全是稠质粘液,轻者粘液夹血,未成疳者无粘液而见血。
隔日或隔2、3日针挑1次,一般针挑3-6次,粘液渐少,直至无粘液,仅见血为止。
2、挑脂法(针挑疳积点):(1)选用三棱针,先予高压消毒,或用75%酒精浸泡30分钟,或煮沸20分钟消毒,取出置于消毒盒内备用。
(2)洗净患儿手掌,术者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将患儿手第2、3、4、5指第一、二指节腹面正中,即疳积点由中心向外周擦拭消毒。
(3)押手:因为挑脂要挑皮下脂肪层,取出脂肪团,容易出血,故要充分利用押手来压取脂肪和止血。
可请助手协助。
术者和助手用左手挟持住患儿手指,并以左手拇指分别向自身方向,经过挑点,滑压几次,然后固定在挑点的旁边,用力压着不动。
其目的是要排除局部血液,压迫止血,并使挑点皮肤张露,皮下脂肪易被挤出。
=民间中医绝技疗法:挑羊毛疔(图)

⽺⽑快挑完的时候,出了⿊⾎,我给她拔上了罐⼦。
但是只拔出⼀点⾎,就有东西堵住了伤⼝----就是那种象鱼⼦⼀样的东西。
我拿下罐⼦,开始⼤把的挤捏--挑--挤捏,突然,⼀⼤团鱼⼦样的东西和⾎⼀起冒出来了针挑--拔罐--挤捏,反复⼏次都成功的挤出来了。
看,就是这东西前⼀篇:[转载]民间中医绝技法---挑⽺⽑疔后⼀篇:[转载]韩⽟森教授道破宗神奇的出槽、⾻错位病机秘诀原⽂地址:相术中不得不娶的⼗类⼥⼈作者:南丹⼭⼈相术中不得不娶的⼗类⼥⼈唇红齿⽩ 嘴唇⾊泽偏红,同时齿列整齐不尖不龅、齿⾊偏⽩,伴随这种相的是声⾳偏向柔美,咬字清晰。
具有此相的⼥⼦,和丈夫间的关系甜蜜,夫妻恩爱,感情⽣活美满。
这类能够享受美好情意⽣活的⼥⼦,最⼤的性格优点,就是性格中庸,既不情绪化也不喜欢⼤起⼤落的⽣活经,⽽且很善体⼈意,使得家庭内聚⼒强,感情基础坚实。
下巴圆满 下巴长得圆圆满满的⼥孩⼦,不仅相处起来容易,也是相当善体⼈意的⼥⼦。
相书中有⾔:“丰颔重颐,旺夫兴家。
”就是说:下巴丰满,并且有着双下巴的相貌,就是有帮夫运的好相!娶到这样的⼥⼦为妻,做丈夫的⾮常的幸福,因为她们是标准的贤内助,对全家⼈都相当的体贴,⽽且开朗⼤度、温和敦厚,是可以信赖相守的终⾝伴侣。
⿐⼦⾼挺 ⿐直⽽挺、⼭根丰隆、⿐翼饱满的⿐相,这样的⼥⼦多半都很有贵⽓,能做夫⼈命,拥有如此优良⿐相的⼥⼦,就算书念得不是很好,也不见得没出息,因为凭着⾃信与⼲练,事业上都会有所斩获。
荫夫帮夫,这是⼤⿐美⼥所会做的事,做⽼公的算是很受宠⼜很受保护哩! ⽑发柔软 发质倾向柔软,个性会很柔和,⽐较不会⾃寻烦恼,不⾃找⿇烦,这样的⽣活会相当幽静、安逸。
同时,个性柔软的⼈还有个好处,⾏事上不见得没有主见,⽽是协调性和妥协性很⾼,总能⾯⾯俱到的帮家⾥解决问题,分忧解劳(难)。
⼈中清晰 ⼥性要是具有清晰、深长的⼈中,必定是⽣殖能⼒强、能⽣出优良遗传孩⼦的上上之相!所⽣⼦息也容易⼼存孝道、聪明多福,未来成就且⾼。
挑筋

挑筋(挑治)疗法——针挑治疗痔疮(2017-10-19 12:38:11)转载▼标签:转载原文地址:挑筋(挑治)疗法——针挑治疗痔疮作者:无名角落一、古老而神奇的挑治疗法挑治疗法又称挑筋法、截根法(容易引起误会,应称为挑病筋法、截病根法),是在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用针具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以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
临床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慢性喉炎、神经衰弱性失眠、胃脘痛、腰肌劳损、脑血栓形而引起的偏瘫、颈椎综合征、坐骨神经痛、支气管哮喘等多种疾病。
针挑疗法源于古老的砭石、砭针,是针灸中一种特殊针法,由我国传统中医九刺中的“络刺”发展而来,历史悠久,疗效显著,从古至今多以祖传口授的形式流落民间,无人整理发扬,故历代针灸书中无记载。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郭右陶排除外界干扰,不怕被同行讽笑,把民间挑、刮、放血等治疗痧胀的方法加以总结,写成了《痧胀玉衡》。
清代著名医学家陈修园在治疗痧胀急症中也介绍使用针挑法、针刺法。
清同治四年(1865年),吴尚先因为见到民间很多治疗方法效果甚佳,也排除一切困难,对民间各种外治疗法进行收集和整理,写成了《理瀹骈文》一书,介绍了不少民间挑治法。
挑治疗法的重点是在人体的腧穴、敏感点或一定区域内用针挑破皮肤,挑断皮内丝状纤维。
这是通过疏通皮肤经络,使脏腑得到调理的一种治疗方法,有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解除瘀滞等作用。
(一)挑治用具1、三棱针、圆利针、大号注射针头,亦可用普通缝衣针。
2、消毒用品、酒精棉球、碘酒和碘酒棉球、敷料、胶布等。
(二)常用方法常用的方法有选点挑治、区域挑治和截根疗法三种。
1、选点挑治:在背部上起第七颈椎,下至第五腰椎,旁及两侧腋后线范围内寻找疾病反应点.反应点多为棕色,灰白色,暗灰色等,按之不褪色,小米粒大小的丘疹.此法适用于颈部多发性疖肿.2、区域挑治:在腰椎两侧旁开1~1.5 寸的纵线上任选一点挑治,尤其在第三腰椎到第二腰椎之间旁开l~1.5 寸的纵线上挑治效果更好.本法适用于内痔出血,肛裂,脱肛,肛门瘙痒等.3、截根疗法:取大椎下四横指处,在此处上下左右lcm 范围内寻找反应点或敏感点.治疗时让病人反坐在靠椅上,两手扶于靠背架,暴露背部.挑治前局部常规消毒,用针刺入皮下至浅筋膜层,挑断黄白色纤维数根,挑毕以消毒纱布敷盖。
中药内服结合针挑疗法治疗寻常性痤疮40例

痤疮较单纯采用 口服中药内服具有更 好的临床疗效 。
【 关键词 】 痤疮 ;针挑疗法 ;中医药疗法 【 中圈分类号】R 5.3 3 787 + 【 文献标 识码】A 【 文章编号】 1 7— 57 (00 5 00 0 0 8 1 21 )l — 27— 1 0
寻 常 性 痤 疮 是 一 种 毛囊 与皮 脂 腺 的慢 性 炎 症 性 皮 肤 病 ,
下 的 皮下 纤 维 挑 断 ,挤 出 少 量 血 液 或 黄 白 色 栓 头 后 ,然 后
用络合碘 棉球 局 部 消毒创 口后 ,创 可 贴 固定 。1周挑 刺 1
次 ,共治疗 5周 。 12 3 注意事项 :治疗过 程中两组病 人均宜清 淡饮食 ,尤 .. 忌鱼 、虾 、辣椒 、酒 等辛 辣肥 腻之 品。观察 组 治疗 中若 病 人惧 怕疼 痛 ,可在 挑刺点局部先用 1 的利 多卡因浸润麻 醉 % 后再行针 挑疗 法。
3 讨 论
资料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 Q0 ) P> 。 5
12 不 十分清楚 ,以往认 为 主 要是 由于雄 激素水平 过 高引起 , 目前认 为引起 发病 的原 因
有 以下 四个方 面 :内分 泌 的因素 ,皮脂 的增 多 ,毛囊 内微 生 物繁殖 ,皮脂 腺导管 角化 过度 。寻 常痤疮 属 于中医学 的 “ 肺风粉刺 ” 酒刺” 及 “ 、“ 面疮 ” 等范畴 ,俗称 “ 青春 痘” 。多因饮食不节 ,恣食肥甘膏粱厚 味、辛 辣之 品,湿 热 内生 ,肺 胃积热 ,上蒸 头 面 、胸背 而成 ;或 因青 春之 体 血
气方 刚 ,肺 胃热盛 ,上 壅 面部 ,因而发 病。临床 辨证 以肺 胃湿热证居 多 J 。由此看来 ,本病 与素体 血分热盛 及肺 胃、 气血密切相 关 ,热毒 、瘀 血及气血失 和是 其主要病 理因素 , 故 治疗 宜清热祛 毒 、活血 化瘀 与调 和气血 。采 用泻 白散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针挑疗法中医针挑疗法胃脘痛、腹痛、胸胁痛、腰痛、肩凝痛、落枕、坐骨神经痛、痔疮、疳积、急性结膜炎、痤疮、淋巴结结核、癫痫)针挑疗法是在机体一定的腧穴部位上挑刺,使皮肤微微出血,流出组织液,或拨出一些纤维来治疗各种疾病的简易外治疗法。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郭右陶排除一切干扰,不怕被同行讥笑,把民间挑、刮、放血等治疗痧胀的方法加以总结,写成了《痧胀玉衡》清代著名医学家陈修园在治疗痧胀急症中也介绍使用针挑法、针刺法。
清同治四年(1865年),吴尚先因为见到民间很多治疗方法效果甚佳,也排除一切困难,对民间各种外治疗法收集和整理,写了《理瀹骈文》一书,介绍了不少民间挑治法。
【操作方法】操作前首先要选择针挑点。
针挑点是针挑疗法的刺激点,简称“挑点”或“针挑穴点”。
它是针挑法在人体施术的具体位置,是针挑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分为固定针挑点和非固定针挑点两类。
前者又分经穴针挑点、分区折算针挑点、头皮针挑点;后者分皮肤异点、异感点、颗粒点、结节点、脉络点。
目前常用的针挑法有如下几种:一、挑刮法先在预定的体表上压刮皮肤,使之充血,透露出隐伏着的痧斑,然后改用挑法,把痧斑挑破出血。
二、钳痧法与挑刮法相似。
不同的是挑刮法是先用刮法使皮肤充血透痧,再加挑痧;而钳痧法则是采用钳拧法使皮肤充血透痧。
钳痧的手势是以右手的中、食指构成一个蟹钳形状,蘸些盐水或开水,对准要钳的皮肤顺序而钳,一拉一放,反复几次,皮肤局部便有充血发瘀现象,热毒越重,皮色越易瘀黑。
非属痧斑热毒重症则不易发瘀。
三、捉慓蛇法术者用右手拇、食指捉拿(或用右手拳尖压刮)患者肌肉丰满的部位(常在上臂内侧、胸大肌、背胛区),如立即隆起一条蛇形样物者,即称傈蛇。
如是傈蛇症,被捉拿处可出现索状如蛇的凸起,应瞬即改用钳痧的手势钳捉这条“蛇头”,把它拉起来,拉起到一定程度时再让它从手钳中滑脱,从蛇头钳捉至蛇尾(先露者为头,后露者为尾),如此捉拿几次,直至被钳处的傈蛇再试验不再隆起为止。
如此,一处一处部位按顺序捉拿完毕。
这种方法叫做“捉傈蛇法”。
四、挑点法是对准身体的一个挑点的中心,作快速进针,快速挑破皮肤,不加摇摆牵位动作的一种挑法。
又是多种挑法中用以破皮开口的常用方法。
五、挑筋法选好针挑点进行消毒,用细针持针法持细长而足够硬度的针(缝衣针或特制的挑针均可),将针尖放在挑点中心处,以慢进针法进针。
当针尖穿过皮肤后,可放松左手食指的压力,右手同时把针尖翘高一点,提高针体作左右摇摆的动作,把挑起的表皮拉断。
因为开始一两针挑的是表皮,纤维短小,很容易断裂,只作为破皮开口之用。
挑开口后,便可挑出一些稍具粘性的皮内纤维(注意,不是皮下纤维),挑一条拔出一条,一针一针地往下挑,直至把针口周围的纤维挑完为止。
六、挑络放血法此法所挑的部位是体表的动、静脉和毛细血管,如颞浅静脉额支刺激群之类。
针挑的原则是:以“挑”为主,以“摇”为辅。
即开始第一针穿皮要稍多一些(但又不要太多),摇摆到一定时间(约1分钟)之后,用力把皮肤挑断。
再用碎针挑法(边挑边向四周拨)挑到一定深度让血管渗出或流出一些血液。
也有不用摇摆的,如挑耳背络脉,只用挑点的方法在脉络上进行挑治放血。
在挑络过程中,定点一般选在血管分叉的地方,每点距离约一横指。
脉络明显充血或搏动者,应从远端挑到近端;如果脉络不显露,按摩拍打后,仍难以定出血管位置时,则应从近端顺序挑到远端,这样血管会随着挑摇的刺激而逐渐显露出来的。
若是挑“红筋”(五脏六腑有病,如属热性者,都可在眼部相应位置出现“红筋”或“蓝根”)、“蛇气”(指在体表上出现的一条红线,也称“红丝”。
此条红线向上伸张,发展迅猛,局部多有红肿压痛,起点多在原发性感染病灶处,其走向不按络脉的径路而行,但与经脉行径相似(临床所见与现代医学的继发性淋巴管炎相似)时,应先挑“蛇头”(即其发展的前端),以挫其势。
七、挑羊毛疔法对羊毛疔(毛孔凹陷,周边有一红圈,红圈多有一缺口,压之褪色,点中的毫毛竖立挺直,有如钉子钉在皮孔上;如果把毛之褪色,点中的毫毛竖立挺直,有如钉子钉在皮孔上;如果化乇轻轻拔起,毛的根部常有一条粘性似羊毛状的细丝同时被拔引出来),局部消毒后用中、小号的缝衣针作针具,用针尖轻轻横斜刺入挑点的毛囊根部,注意不要过浅过深,最好刚刚刺中毛囊,用柔力挑起毛根,这时毛根随针而起,毛囊便会伴有一条带有粘性的线样物随之而出,这条线状物便是俗称的“羊毛”了。
如果一次未成功,可如法再施之。
如果挑不出毛丝样物,也不要强求,但要在毛根处多挑几下,作破坏性的挑刺,挤出毒血,方能奏效。
如果有多粒毛疔,应尽量顺序挑完。
一次未挑完,可分次进行。
八、截根法选用较粗的缝衣针或特制的圆利针(分针柄和针体两部分,犹如锥子),定点消毒后,术者左手拇、食指张开,固定患者要挑部位,右手握针柄或缝衣针的三分之一处,针尖对准挑点的中心,用挑筋法从浅到深,把皮内或皮下筋膜的纤维(根)挑起,并用小刀割断或用力挑断。
挑割留下的残端让它缩回去,不必拔出。
如此往下挑割至无挑为止。
针口可以大一些,挑毕,消毒针口,用纱布敷贴保护。
九、挑挤法此法操作简单,即用针挑破皮层后,再加上挤压即可。
面部危险三角区上的炎性病灶禁止使用挑挤法,以免迫毒入脑。
十、挑脂(湿)法现以挑手的“疳积点”(在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近掌心处指节腹面的正中)为例进行介绍。
1.选好挑点、消毒。
2.押手。
因为挑湿要挑到皮下脂肪层,取出脂肪团,容易出血。
所以,要充分利用押手来压取脂肪和止血。
要完成这一任务,最好请一位助手帮忙。
方法是:术者和助手用左手挟持住患者要挑的手指,并以左手的拇指头分别向着自身方向,经过挑点,滑压几次,然后固定在挑点的旁边,用力压着不动。
其目的是要排除局部血液,压迫止血,并使挑点皮肤张露,皮下脂肪易被挤出。
3.术者右手拿针对准挑点中点,用“挑点法”的动作迅速挑开皮层,进入皮下。
这时,皮下的脂肪小体由于受到两个指头在旁边的压力,很快便会向针口冒露出来。
然后用针尖边挑边刮,把分布在脂肪团上的稀疏纤维挑断,尽量挤出脂肪小体,最后用针体把针口残留的脂肪刮干净。
4.取出脂肪小体后,针口涂上红汞,用纱布垫封压住针口,再用绷带包扎,加压3~5分钟,以防出血。
在未封压好针口以前,术者和助手的押手不要放松,否则会立即出血。
5.术后嘱患者(或家属)不要沾污伤口,5天后可以拆封。
十一、挑提法定点挑点消毒,视挑点部位的皮肤(即粗细厚薄等情况)选取一枚长短粗细适宜的圆利针(一般提法用力较大,所以手术针宜粗长一些)。
用慢针针法进针,多穿一些皮肤,刺入皮下,以便挑提用力时皮层不易被拉断撕裂。
穿皮后即可进行挑提,一提一放,从低到高,逐渐加重力量,每点大约提3~20分钟不等,不用挑断皮。
挑毕出针,把针口整复,消毒和保护伤口。
十二、挑拉法挑拉法与挑提法相似,挑提是垂直用力向上提,而挑拉则是斜着用力向一侧拉,牵拉的方向与病位相反。
十三、挑摆法选点消毒后,用巾钳(固定消毒布巾的固巾钳)或粗针一次多穿一些皮,挑起来,作有节奏的不断摇摆,每分钟摇摆40-80次,好象扯着皮肤按摩一样。
摇摆幅度视身体各部分皮肤的松紧程度而定,皮肤松的摇摆幅度可大些,皮肤紧的摇摆幅度要小一些,每次摇摆10~30分钟不等。
摆力分强、中、弱三种,视患者病情而施。
挑完出针后按常规处理伤口。
十四、挑罐法按病情需要先进行某一种挑法,挑后以针口为中心,加拔一火罐(火罐的大小及吸拔时间长短视病情和部位而定)。
起罐后,把血迹抹净,常规消毒皮肤和针口。
十五、挑药法又名挑提法。
按病情确定挑法,挑毕,视病情取一些药物敷贴在针口上,以加强其作用。
放药后用胶布固定,保护伤口,防止感染。
嘱患者定时来复诊换药。
十六、挑灸法先按病情需要进行针挑,挑毕,再在针口上放一如绿豆大小的艾炷,点燃作灸。
灸至痛甚时,即可压灭其火,不必烧尽其艾炷(应灸多少壮视病情而定)。
灸后不必搽药,包扎好针口即可。
十七、机挑法是用机器代替人工操作的一种挑治法。
自1958年正式用于临床,至今已研制过5种型号的针挑机,各有其特点,这里不详述。
【主治病症】针挑疗法可以治疗内外、妇、儿和五官科的多种病症。
它不仅对功能性疾病有效,而且对某些细菌性炎症和实质性肿物也有一定的消炎散结作用。
一、胃脘痛一般取肝俞、脾俞、胆俞、三焦俞、足三里等穴,临床上应辨证取穴,采用挑筋法,其次用挑摆法。
每l~3日挑一次,5~lo次为一疗程。
二、腹痛针挑治疗腹痛,不论急性慢性,取点以阿是穴为主,手法则按中医辨证法,分明虚实而施治。
虚者补之,以细针轻挑筋,实者泻之,以粗针放血重摆,或加拔罐。
如疼痛向腰骶放射者,加挑背腰部压痛点;如属感暑痧胀、绞肠痧症,则应在脐周用。
“钳痧法”治疗,灵活结合。
对一般的腹痛症,可用针挑机治疗。
急性腹痛,以愈为度,不计其数;慢性腹痛则每1~3日一次,每日挑l~3点,10次为一疗程。
三、胸胁痛取阿是穴,酌情配以期门、肝俞、肺俞、膈俞、身柱、脾俞、膻中等穴。
以挑摆法为主。
疗效不显著时,可改用挑筋法。
挑治数次无效者,应注意检查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四、腰痛取腰部阿是穴(疼痛部位)进行针挑。
寒湿者,加腰阳关;湿热者,加委中;肾虚者,加肾俞、命门;闪挫瘀凝者,加上唇系带结节。
寒湿腰痛用挑摆法取出纤维为主,可挑后加灸;湿热腰痛者用截根法,后加拔罐出血;肾虚腰痛者可用挑摆法、挑筋法为主,挑后加灸或加贴药;闪挫瘀凝腰痛以大针深挑,挑后加拨罐拔出瘀血,并把上唇系带的结节挑刮干净。
急性腰痛者每日挑一次,1~5次为一疗程;慢性腰痛者,一二日挑一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7~10天,未愈者可进行第二疗程。
五、肩凝症(肩周炎)主要选用阿是穴,用挑提法,急性期可加用挑罐法;慢性期可加挑灸法或挑筋法。
每1~3日挑一次,10次为一疗程。
六、落枕选用阿是穴,用挑提法或挑摆法。
每日挑一次,一般一次贝效,两三次而愈。
七、坐骨神经痛可取肾俞、大肠俞、腰俞、腰阳关、秩边、殷门、委中、殍山、阳陵泉、绝骨等穴。
常用挑提法、挑拉法和挑摆法。
劳伤移瘀者,挑后加拔罐;虚寒久痹者,加挑药法或挑灸法。
如疼痛自上向下,则先挑其下。
反之,先挑其上。
初挑每日一次,挑完全部神经通路后,间隔3~5日挑一次,6~10次为一疗程。
八、痔疮在腰骶部寻找皮肤异点(微红色或粉白色,稍隆起如针帽大小),未能找到皮肤异点时,可在气海俞、大肠俞或上髎、中髎、下髎穴挑治,或取长强穴旁开1寸处。
用挑筋法、挑提法。
炎症期宜用截根法。
本法对单纯性内痔疗效较佳。
2~4次为一疗程,病复发可再如前法进行挑治。
内痔便血者,坐位取大肠俞穴,穴位表皮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挑破表皮,向内深刺,可挑出白色纤维样物。
患者仅感微痛,不易出血,挑后以酒精棉球消毒,贴上胶布即可。
一次挑一侧穴位,3~5天后再挑另一侧穴位,一般挑二次即可。
针挑时注意选准穴位和局部皮肤消毒,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