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哮喘严重程度的关系
IL-17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与哮喘的关系

参 考 文 献
[ ] C rt hr , ct Ci r C T g r “ i oi p t s i i — 1 h s p e J So , lf d . ag t B l c r e e n b io t f o a , og oa h i
释放 的作用 ,L1 I一7在哮喘 的气道重构中有着重要的作 用, 因此针对其治疗 即将成为防治哮喘气道重塑的一个新的研 究方 向。
白介 素一7 (ne ekn1 ,L1 ) 一 种 主 要 由 C 4 T 1 i r u i一 I.7 是 tl 7 D
序列与松 鼠猴属疱疹病毒 的开放 阅读 框 1 ( V 一3 的氨基 3 H S1 )
中 I。 表 达 依 赖 于 N —B 。I一7 L8的 FK L1 E基 因定 位 于 1 q 1 4 l, 机 体 内表 达 较 低 , 可 诱 导 T 2细 胞 产 生 和 嗜 酸 性 粒 细 胞 增 它 h
≯ p \ 0 ) 、 9 ≯ ≯ ≯
另一 个 小 分 子 量 弹 性 蛋 白酶 抑 制 剂 e f l i 含 量 。其 结 果 表 a n的
明, A D 在 R S病人发病初期 ,E升高 , a n降低 , E e f N ef li N /li a n比
值升高 , 而血浆 S P 与 A D LI R S进展的可能性无 关。对照组病 人中, 尽管 N E和 e f 均 升高 , N / l i li an 但 Eef a n比值 和健康人组
和 胃组 织 中 可 适 量 表 达 。 I一 C 基 因 定 位 于 1q4, 在 L1 7 62 可 人胸腺 、 脾脏和前列腺 中表达 , 一7 I 1 C可与单 核细胞结 合 , L 释
TNF-α、IgE与儿童哮喘病情程度的关系

TNF-α、IgE与儿童哮喘病情程度的关系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哮喘患儿血清中TNF-α与IgE水平,以观察和揭示它们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和与发病程度的关系。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哮喘发作期40例、缓解期30例患儿及健康对照组30例儿童TNF-α水平和IgE水平。
所有结果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
结果哮喘组的IgE与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且发作期与缓解期、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哮喘发作组中10例哮喘持续状态者IgE水平与其他哮喘发作者IgE水平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这10例哮喘持续状态者TNF-α 水平与其他哮喘发作患儿TNF-α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IgE和 TNF-α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且TNF-α水平与哮喘的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关键词】哮喘免疫球蛋白E 肿瘤坏死因子-α儿童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而且发病率高,目前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近20年来,哮喘的患病率尤其是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了明显的升高。
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外源性哮喘属于I型超敏反应。
I型超敏反应又叫过敏反应,指由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大量过敏介质而造成的一组临床征候群,其主要表现为局部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器官平滑肌收缩及腺体分泌增强。
IgE类型的抗体是这类反应的始动因素,而肿瘤坏死因子-α可启动炎症级联反应,所以,TNF-α与IgE在哮喘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检测哮喘患儿血清中TNF-α与IgE水平以观察和揭示它们在哮喘患儿发病中的作用,探讨其与儿童哮喘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哮喘组源于2000年9月~2001年5月入住我院呼吸科和门诊复诊的患儿70例。
发作组40例,男27例,女13 例,年龄3.2~9.4岁,平均年龄(6.3±3.1)岁,其中哮喘持续状态者10例;缓解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9~10.1岁,平均年龄(7.3±2.8)岁。
中老年结直肠癌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中老年结直肠癌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1. 引言1.1 背景中老年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渐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带来很大影响。
结直肠癌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方式,而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术前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对手术的安全性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NLR)与肿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细胞群,它们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与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可以为临床医生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优化手术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分析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在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和价值。
4. 探讨影响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变化的因素,如年龄、性别、炎症指标等。
2. 正文2.1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的意义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NLR)是一种重要的炎症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炎症状态和免疫功能。
在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术前NLR可以作为评估患者疾病状态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NLR可以反映患者的全身炎症状态。
研究表明,炎症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而NLR与炎症密切相关。
较高的NLR往往意味着较严重的炎症反应,这可能会加剧肿瘤的恶性程度,影响患者的预后。
NLR还可以反映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中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普遍下降,而NLR高的患者往往表示其免疫功能下降更为明显,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异同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异同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就是COPD,都是阻塞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两种疾病的诊断也都以来于肺功能的呼气流速的测定,尤其是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也就是FEV1。
哮喘的特点在于气流受限具有可逆性,但COPD的特点是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
首先介绍一下两者在定义方面的异同。
哮喘是以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伴有气道高反应性,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
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加重;与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虽然COPD主要影响肺功能,但它有明显的全身反应。
哮喘病程长者、吸烟者可以出现不可逆气流受限。
因此新的哮喘指南强调:一些哮喘病人可以有混合性或不可逆的气流阻塞成分,有时不可能将气流阻塞不完全缓解的哮喘与具有部分可逆性气流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区分开。
在流行病学方面,哮喘,哮喘病程长者可以出现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同时可以出现肺弥散功能下降、高分辨率CT显示有肺泡结构破坏。
这些特点都支持哮喘合并COPD。
COPD:部分COPD患者既往有哮喘病史,也就是哮喘对部分COPD的发生起主要作用,哮喘是COPD的危险因素。
下面看一下二者在发病危险因素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COPD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支气管高反应性、哮喘、以及哮喘反复发作。
哮喘肺功能加速下降的原因,也包括吸烟、严重的支气管高反应性,以及哮喘的反复发作。
下面我们看一下二者的共同危险因素,气道高反应性。
在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在幼小患儿中就可以存在,早期严重的气道高反应性与将来的肺功能减低有关,儿童期低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预示着成年后更严重的气道高反应性,这些显示了肺功能与AHR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们都对哮喘有独立的影响。
COPD已经明确气道高反应性可以引起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存在先于慢性气道症状的发生,并预示肺功能加速下降,气道高反应性的严重程度与FEV1的水平间存在密切相关性。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相关研究进展

马晋平,王智,林建伟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胃癌预后 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12):944-947.
肝癌
• 郭智兴等【7】回顾性分 析91例诊断为原发性肝细 胞肝癌、年龄小于35周岁、 并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患 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 前外周静脉血NLR大小分 为低NLR组(NLR≤2)和高 NLR组(NLR>2),分析两 组患者NLR与各自的无瘤 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之 间的关系。发现NLR>2是 达到Ⅲ级根治切除标准青 年肝癌患者的预后危险因 素。 郭智兴,李伟,钟崇等.青年肝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
Mallappa S,Sinha A,Gupta S,et al. Preoperative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 5 is a prognostic factor for recurrent colorectal cancer[J]. Colorectal Dis,2013,15( 3) : 323 -328.
王腾,常树建,沈娣等.血常规参数对乳腺癌预后的判断价值[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17):5100-5104.
NLR与泌尿系
Ohno等[7]回顾性研究了192例无转移的、接受了手术 治疗的肾细胞癌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93个月,单变量分析 结果显示NLR同肿瘤分期、CRP等指标一样,与肾细胞癌患 者无复发生存率显著相关,认为术前NLR 可作为肾细胞癌 复发的一种独立的预后指标。后来,Ohno等[17]又以250例 无转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肾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 其术前、术后NLR水平、临床病理分期以及无复发生存率。 结果显示术前NLR曒2.7的患者的10年无复发生存率明显 低于术前NLR<2.7的患者。而和术后NLR 一起分析时, 术前NLR曒2.7的患者可进一步分为预后明显不同的两组。 术前NLR曒2.7且术后NLR<2.7组的10年无复发生存率 明显低于术前、术后NLR均曒2.7组。而后者的10年无复 发生存率和术前NLR<2.7组(83.7%)相近。
支气管哮喘诊疗规范

支气管哮喘诊疗规范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支气管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
而当哮喘得到控制后,多数患者很少出现哮喘发作,严重哮喘发作则更少见。
来自全球哮喘负担的数据表明,尽管从患者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控制哮喘的花费似乎很高,但不正确的治疗可导致哮喘反复发作,治疗费用将会更高。
因此,合理的防治至关重要。
为此,世界各国的哮喘防治专家共同起草,并不断更新了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
GINA 目前已成为防治哮喘的重要指南。
【临床表现】(一)症状1.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
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有时咳嗽可为唯一的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
2.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舒张药或自行缓解。
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
3.在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常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4.有些青少年,其哮喘症状表现为运动时出现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运动性哮喘)。
(二)体征发作时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有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
但在轻度哮喘或非常严重哮喘发作,哮鸣音可不出现。
心率增快、奇脉、胸腹反常运动和发绀常出现在严重哮喘患者中。
非发作期体检可无异常。
(三)辅助检查1.痰液检查:如患者无痰咳出时可通过诱导痰方法进行检查。
涂片在显微镜下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2.呼吸功能检查:(1)通气功能检测:在哮喘发作时呈阻塞性通气功能改变,呼气流速指标均显著下降,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以及最高呼气流量(PEF)均减少。
哮喘严重程度评估指标

哮喘严重程度评估指标
哮喘严重程度评估指标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1. 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包括哮喘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每天夜间哮喘发作的次数、每周需要紧急喷雾器使用的次数等。
2. 呼吸功能的评估:通过进行呼气峰流速(PEF)和/或强迫
呼气容积(FEV1)测试来评估呼吸功能。
这些测试可以评估
气流受限的程度以及肺活量是否受限。
3. 日常活动的受限程度:根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活动受限的程度评估严重程度,例如是否有困扰患者参加体育活动、上楼梯或进行日常活动的困难等。
4. 紧急治疗的需求:根据是否需要频繁使用紧急喷雾器(例如沙丁胺醇)等急救药物进行评估。
频繁使用紧急喷雾器可能意味着哮喘控制不佳。
5. 炎症指标的变化:通过炎症标志物(例如尿酸和白细胞计数)的监测来评估哮喘严重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哮喘严重程度的评估应该由医生进行,根据实际病情及相关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哮喘病情分期和严重程度分级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如何选择肺功能检查项目
激发试验-通气功能正常 舒张试验-通气功能下降 PEF日变率-以上二者均阴性
分期和严重程度分级是哮喘诊断中的一 项重要内容
完整的诊断应包括
疾病诊断
如:支气管哮喘
分期
急性发作期(重度)
严重程度分级
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在哮喘 分期上是如何规定的:
区别治疗前与规范化分级治疗期间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的意义
避免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对哮喘病情的低估 指导正确使用升降级治疗
因未考虑用药因素许多患者的病 情被低估
(n=4362)
“间歇发作人数 1,0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间歇发作 60%
600
800
400 600
轻度持续
400
22% 中度持续
200
15%
200
重度持续
A 急性发作期和非急性发作期 B 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 C 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D 急性发作期、迁延期、缓解期
2003年《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分期 1. 急性发作期(exacerbation) 2. 慢性持续期(persistent) 3. 缓解期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3(3):132-138
目标:达到哮喘控制
目标:尽可能 最好的结果
控制剂:
无
控制剂:
每日吸入激素
控制剂:
• 每日吸入激素 • 每日吸入长效
β2激动剂
控制剂:
• 每日吸入激素 • 每日吸入长效
β2激动剂 • 加用 (如需要
)
-茶碱SR -白三烯 -口服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