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道理,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你:《企业人的道德和修养》
去图书馆可以看的书的书名

4、《做最好的自己》
李开复老师多年来与中国大学生对话的心血凝结之作。这本书有很好的思想和理论体系,相信上进的中国大学生们早已人手一本。
5、《无领到白领》
许国庆老师的求职书,已经再版多次,对于求职技术的探讨已经达到把它当作精确科学的程度。比如其中提到的哈佛商学院的简历格式,其对简历格式的要求苛刻到令人吃惊的地步。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霍达
《挪威的森林》 作者:村上春树
《基督山伯爵》 作者:大仲马
《教父》 作者:马里奥·普佐
《苏菲的世界》 作者:乔斯坦·贾德
《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塞林格
《白鹿原》 作者:陈忠实
《破碎的四月》 作者:卡达莱
《万历十五年》 作者:小平老师的《职场新物种》,这本书的特色就在于它揭示了那些进到外企500强的牛人们的蜕变经历,这些人看上去确实是天之骄子。尤其对那些名校学生,目标是进入顶尖的外企公司,如何规划大学四年,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另可参照《图穷对话录》、《邮箱里的灯光》、《仙人指路》等书。
NO2.
《把信送给加西亚》一种由主动性通往卓越的成功模式,全球销量超过8亿册!一种流传百年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一个关于送信的传奇故事,蕴涵着企业成功和个人发展双赢的真谛。一位英雄的故事揭示了成功的一种模式,故事中的英雄就是那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今天,每一个企业都在呼唤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寻找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重用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成为了今天职场的主旋律。本书堪称一部成功学圣经。
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读后感

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读后感第一篇: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读后感一个忠告改变一生读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有感很有幸在公司领导的关心下读到了这本书,说实话刚开始读时有点应付公事的心理,可竟然慢慢地被书中的话语感动,不由自主的改为细细品读,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了。
现就稻盛先生-人生篇谈一点个人的感想:稻盛先生与27岁开始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52岁创立第二电电,他凭借自己一套独特的经营哲学和人生感悟,使这两家企业都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而稻盛先生出身于普通家庭,也并不是非常聪明,甚至上初中、高中、大学常常不及格。
但稻盛先生并没有让自己沉沦下去,他始终坚信,付出终有回报,所以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努力,也得到了骄人的成绩。
忠告1——人生的目标在于追求美好心灵,外在的际遇都是磨砺:人的一生很短暂,与其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不如立志让自己轰轰烈烈的奋斗一生。
也就是拼尽全力,活在当下,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当下,也就是今天,过好每一天,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发现通往幸福之路的大门。
读过此书后,改变了我人生目标“大、空、远”不切合实际的虚拟飘渺目标,从今天开始,我决定设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触手可得的短期目标,如从明天开始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等。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目标。
反之一些大空远的目标往往因为不易实现而中途泄气。
所以我们以后本着“拼尽全力,活在当下这一刻”的自我暗示和勉励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为活在当下-高人一筹的活在当下而付出努力。
清晨,当我们睁开双眼,就即刻开始行动,一切从今天开始,有今天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明天,日复一日,积少成多,也就是取胜之道。
人生是为心的修为而设立的道场。
人生的目的就是在灾难和幸运的考验中磨练自己的心志、磨炼灵魂,造就一颗美丽的心灵。
人的人生是好坏交替,好坏交替才是完美的人生轨迹,稻盛先生在事业遇到挫折的时候始终坚信,只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考验,成功就只有寸步之遥。
要拥有开阔的心胸、时时不忘实现自己的目标。
讲述

讲述(一)人们都似乎习惯了这样一句话:生下来,活下去!这就是生活!所谓的!生下来,不是我可以决定的。
我想怪我爸爸,可他说他一个人说了不算。
好吧!既然我无法后悔,那么我只能选择坚定地活下去。
一种难以理解的扭曲的方式,无法描述。
用博大的汉语言,称之为词穷。
路是人走出来的,是很多人走出来的!因为前面每个人能看到的风景不一样,所以路在蔓延的远方开始出现分歧,就如我们身体内的血液奔腾着冲向需要它爱抚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去守护的人!有了路,就有了悲欢离合,有了宅男,有了浪子;就有了断肠人、、、、、、、在天涯。
我已经无能为力,无法抗拒,无路可退………(二)梦想,一个艺术品,需要灵魂去欣赏!我们从开始记忆就被告知要有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去奋斗,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
走过了多少年,逐渐褪去了曾经的幼稚,梦想也开始模糊,慢慢的脚步也开始凌乱,仿佛岁月抽走了力气,变得老气横秋,还虚伪的自称为成熟!以恬不知耻的笑容!被别人超过,惶恐了………开始发誓,继续奋斗,不要宅男了,不要蜗居了,更不想裸婚。
追求人们说了一辈子的成功。
【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续――――大学生为求职该做的5件事²老师,您在大学里,难道就做到了您在【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一书中所宣传的“大一看大四,大四看十年”吗?² Tracy老师,你在大学里都做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对你后来进外企有帮助吗?²……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收到的读者来信。
自从我主笔的面试求职书【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出版以来,我每天都会在我的个人博客上(/yangcuixian)看到大量的留言咨询,几乎全部有关大学规划与求职。
今天,借【新东方精神】编辑约稿之机,我谨以我个人和部分学员的真实经历为例,详细地谈谈大学规划这个话题:从大一到大三,我们到底该做哪些事情,才能确保大四成功就业?1. 你有任何一个能“拿得出手”的长处吗?回想我的大学生涯,我唯一能“拿得出手”的长处就是“说话”:我在晚会上表演过诗歌朗诵,演讲比赛得过冠军,辩论赛得过最后一名,竞争过主持人的岗位(因脸不如嘴精彩而险败)。
《道德经》对企业家的启示“上善若水”的三重境界,七项修炼

《道德经》对企业家的启示“上善若水”的三重境界,七项修炼中国的企业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普遍使用的是西方的企业管理理论,而西方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本质,是优先考虑生产管理的成本和效益,乎视了员工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极限,使得企业对员工没有亲和为,员工不热爱工作岗位,员工对企业没有忠诚度,由此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不稳定性和极端事件,埋下了隐患,随时有可能危胁着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最典型的如前几年的富士康事件,员工以跳楼自杀的方式,来抗议企业对自己的冷漠和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同时,中国企业家也存在着决策力不高,领导力不完美,执行力不强等问题。
因此,如何摆脱单纯依靠西方的企业管理模式和思路,探索能把员工和企业有机融合的中国企业管理模式,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以利于企业稳健发展,做强做大并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就成了企业家急需的思考与探索的问题《道德经》是老子留给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璀璨夺目,光耀古今。
老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美国《纽约时报》把老子列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老子还被誉为“东方巨人”,中国和世界的“第一哲人”。
他的著作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等方面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且越来越受到举世瞩目。
近些年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研究《道德经》的热潮,充分显示出老子学说的意境高深,内涵深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是寻找解决天地万物问题和难题的宝库。
让我们走进“众妙之门”,从《道德经》的智慧海洋中寻找有助于企业家提升决策维度,提升竞争力,提高领导力,提高执行力的智慧,师古用今,以供企业家慧鉴。
本文以“上善若水”为例,探讨《道德经》对企业家的有益启示。
上善若水语出《道德经》第八章,原文是这样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是《道德经》中流传最广的名句,但同时流行的还有解读的片面。
读企业人的道德修养有感

读《企业人的道德和修养》有感百无聊赖,闲暇之余,读慧祥《企业人的道德和修养》一书,原本应公司要求,寥寥观瞻几眼,略作交代,未打算真正探究书中要义,仅聊做消遣,但在浅读之中,愈加叹服作者在该书对企业人,职场人的修养与道德阐述中,深邃探究工作真正内涵及传统儒家孝悌之道、文化精神融入企业管理意义所在。
书中没有教条地让员工去怎样怎样做,而是倡导我们每个人通过“修道”、“养德”,让我们真正明白工作的道理,并由此悟透人生的真理。
现实中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审视自己、思考和参悟工作的真正意义?很多人仅将工作作为谋生或获取功利手段,诚然这些想法无可厚非,但绝非真谛,马斯洛在需求论也给予不同论述,正如书中提到因未有领悟工作真义,没有崇高的精神做指引,只会在忙碌与嗟叹中空过一生,甚至因价值理念的偏执、扭曲与错误心智导致违反“道”之行为而误入歧途,直至走入道德离弃与法律审判。
人生及工作的意义绝不是这样。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离不开工作,工作赋予我有快乐、也有痛苦,有压力、也有激情。
问题是我们去如何正确面对,是做嗟来之食的寄生虫还是生活、财富的创造人,是做不名一文的愚患者,还是受人敬重的智进者。
这一切来于我们对工作的态度。
全国劳模李素丽有一句话“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作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她坦言:“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爱心,只有把自己和职业融为一体,把自身价值和本职岗位紧密相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把本职工作干好。
”李素丽能荣获全国五四奖章及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是源于她严谨的工作态度,正确的精神引导。
另有爱岗敬业,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农民工王钦峰,他能一步步成为公司的核心科研人员,成为公司的十大股东之一。
用其公司董事长张恭运的话说:“把王钦峰放在哪个岗位上都是令人放心的,因为他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走正道、兴道德、行修养,用工作磨练我们的心智,用工作提高我们人生境界,用工作修炼我们的品格,工作才更有意义,生命才有价值,人生才更灿烂光彩。
企业人的伦理守则

企业人的伦理守则
一、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企业人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
企业人应当在工作中坚持诚实可信的原则,不弄虚作假,不欺骗客户,不误导公众,维护企业良好的社会公信力。
二、遵纪守法
企业人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
不得从事任何违法违规的行为,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声誉。
三、廉洁自律
企业人应当秉持廉洁自律的理念,杜绝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行为。
不收受任何形式的贿赂和回扣,维护职业操守和个人品德。
四、公平公正
企业人在工作中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徇私舞弊,不搞任何形式的歧视。
对待客户和同事应一视同仁,维护企业内部的和谐氛围。
五、勤勉尽责
企业人应当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不推卸责任,不敷衍了事,用诚实劳动服务好企业和客户。
六、保守商业秘密
企业人应当恪守保密纪律,不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和其他应予保密的信息,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七、注重职业培训
企业人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积极参加各种职业培训,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八、维护企业利益
企业人应当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努力为企业创造价值和效益,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共同发展。
以上是企业人应当遵循的基本伦理守则,只有恪守职业道德操守,才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企业人的道德和修养》读后感

《企业人的道德与修养》读后感当我开始阅读《企业人的道德和修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新鲜感。
书中没有教条的让员工去怎样怎样做,而是作者强烈的呼唤,呼唤作为企业人的道德和修养,呼唤我们一个人的“道”和“德”,让我们真正明白工作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理。
现在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书,但是里面的内容已经给了我莫大的启示。
书中将中华传统文化中倡导的以德为本的价值观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相结合,主张通过内在的修炼,来外化为事业上的成功,可以说是从根本上解决成功道路上所遇到的问题;这又是从人的根性上出发,来实现人的真正的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让我们抛弃了细枝末节的技术问题,抓住人生的根本大道。
在当前传统文化普遍受到全社会重视的今天,提倡一个企业人应有的道德,树立企业人应有的道德观念,提升全体企业人的道德素质,是每一个企业家和领导者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个企业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员工,一个优秀的员工首先要注重品德教育。
企业的兴衰成败,源于优秀员工的团队合作,努力奋斗!公司不缺人,缺的是道德高尚的员工。
一个人的能力有多高现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
《企业人的道德和修养》一书正是现代企业人学习中华文化、修德进业,提升自我,报效企业的最佳读本。
员工无德,纵使百年基业,也能一夜倒塌。
子女无孝,即便权倾朝野,仍是唏嘘一生。
我们期盼,更多的仁人志士,能够将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此举不仅利己利人,更利国利民。
正如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应有道德义务。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
企业的伦理建立在家庭伦理的基础上。
一个人在家孝敬父母,他到了企业里面,他会对他的企业尽忠。
二战以后,日本的经济高速腾飞,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涌现了一大批世界级的企业家与管理权威,他们不靠MBA教育,那是靠什么取得了如此巨大的管理成就呢?答案很简单,日本企业家的学习重点几乎无一例外的始终都是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日本人称为汉学,而教材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培训师自荐理由范文_关于培训师的自荐书模板

培训师自荐理由范文_关于培训师的自荐书模板培训师在进行应聘时,可以为自己写一份自荐书,这样有助于自己的应聘。
下面店铺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培训师自荐理由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培训师自荐理由范文篇一尊敬的主管:您好!小生叶明,现为xx农业大学大四的学生,正处求职时期。
猛然在华南理工大学bbs上看到新东方招聘中小学各科目培训师的信息,小心肝不由得扑通扑通狂跳不止。
去年暑假,我就向新东方递交了夏令营实习生的申请,可惜新东方不要我,让我着实伤心了好一阵子。
那时精雕细琢了一份简历,结果面试通知遥遥无期,心哪拔凉拔凉的。
到如今,又欣闻新东方招人,于是迫不及待再次磨刀霍霍向新东方。
为什么我对新东方如此执着? 首先源于对新东方几位创始人、从业者的欣赏,俞敏洪的大名可谓声振寰宇,猛一听到老俞刷单子的经历,不由大吃一惊:真乃人雄也!再看到老俞的庐山真面目,更是大惊:真乃人熊也!看老俞“虎背熊腰“,称之为人熊,可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唯一有过的,就是“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其次是因为杨萃先《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徐小平《职场新物种》、《新东方精神》等作品的毒害,让我对新东方日思夜想,夜不能寐、食不能安。
杨师的《这》充满了小女人的唠唠叨叨,徐师的《职》充满了中年男人的唠唠叨叨,《新》更是不用说了。
作为“唐僧精神”的奉行者,“我们都是讲道理的人嘛,不可能你要来新东方我不让你来,也不可能你不想来我偏偏拉你来对不对?你想来就说嘛。
你到底想不想来啊?”我想得发疯了,想去新东方让更多人来听我唠叨,唠叨,再唠叨。
最后是出于毕生事业的坚持。
为什么把事业放在最后?参考老俞的经历可知,所谓事业之运筹帷幄决策千里,全是狗屁。
我幻想、妄想、梦想将来回老家安徽办一个针对农村壮丁的职业培训,先来新东方开开眼界,洗洗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刷单子,还得一张一张来是不是?此次应聘,我携野心、信心、耐心、细心、爱心而来,最重要的,有心。
自荐人:XXX时间:XXXX年XX月XX日培训师自荐理由范文篇二尊敬的校领导: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道理,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你:《企业人的道德和修养》
1#
发表于 2010-9-3 14:11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企业人的道德和修养》,一本号称每个企业人读要读的一本书,看完这本书,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
与那些鼓吹忠诚、敬业、执行等等理念的职场励志书相比,这本书名平实、毫无哗众取宠的味道的书,带给人的同样也是这样的感受,朴素而平实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做人做事真正成功的大道。
这本书不仅是5000年中华文化的精髓融与现代企业人的成功之道的完美结合,更是第一次将中国老祖宗的智慧如此直白、简单、实用的表达清楚了。
这不仅是一本企业人的必读书,更是一本优秀的劝世善书,每个人必读。
1.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根本的就是提高我们的心性,修炼我们的品德。
工作,从事上讲,是我们获得衣食充足的自由生活的物资保证,
从心上讲,是我们提高人生境界、修炼品格的人生平台。
2.工作的目的不应仅止于取得粮食、免于饥饿,也是为了磨练人类的心智。
如果每个人都勤奋努力,就能够培养出美好的心智,让人类变
得更完美。
3.最大的简化就是人类最质朴的道德法则。
无论做公司的老板和公司的员工,都应该遵循最质朴的处事法则。
“不许撒谎,不许给他人添
麻烦,要正直,不得贪得无厌,不许只考虑自己私人的利益。
”这些话,我们可能似曾相识,不错,这可能就是我们的父辈教导我们怎么做人的话。
4.因果定律以最朴素的形式表明,假如生活里有自己想得到的结果,你只需追溯前人,看一看哪些人没有得到这个结果,再查一查获得这
个结果的人是怎么做的,然后做与他或她同样的事情。
5.人要想发财,必须要培养自己的道德。
人生下来就处在一定的时空位置上,这就是人的先天之德。
先天之德是后天之德的种子,先后天
之德合在一起,成为财富的种子。
6.相比“没有任何借口”的无情,“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显得更有智慧和深度。
一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真正把如何修德讲到底
了。
我们能时时守住这句话,一定能够遇事必成。
7.什么是规律呢?古人讲的道就是规律,宇宙大自然人生的规律和法则就称之为道。
道是什么意思?道是道路,也就是我们走路要遵循的
道路就是规则。
8.在公司里面,我们努力多做工作,表面上我们吃亏了,但是却会赢得领导的器重,和客户打交道,我们少取一点,表面上我们吃亏了,
但是却能赢得客户长期的合作。
9.
在《论语》中,孔老夫子说道:“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对待一份工作或者在某个职位上,应该先认真负责的把事情做好,在此基础上才能考虑自己的报酬。
如果事情做不好,却斤斤计较自己的物质待遇,就会引起矛盾,对自己和事业都没有好处。
10.
9.如果一个人,对待他的父母很孝敬,说明他是知恩报恩之人,将来你用他、提拔他,他对于提拔他的领导、重用他的企业,也会知恩报恩。
这就是一种智慧,你怎么去判断呢?没有办法判断,用这个方法来判断。
11.
一个人为什么能当领导,一个人为什么在企业里面比较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量,他的心量有多大,他的成功度就有多大,一个人成功的程度不会超出自己的心量的范围。
所以中国古人讲,量大福大。
12.
《中庸》中说道: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句话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别人学一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千次。
如果真能照这样子去做,虽然再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再柔弱的人也
会变得坚强。
13.
“在这世间,真正有成就的,都是老实人,都是自己觉得不如人的人。
常常觉得自己不如人的人,容易成就,为什么?他谦虚。
14.
古人讲:静坐常思已之过,闲谈莫论人非。
一个人要增加自己的命运,一定要有不断的自我反省的精神。
15.
感谢国家培养护佑。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感谢老师谆谆教诲。
感谢同学关心帮助。
感谢同事信任支持。
感谢农夫辛勤劳作,感谢普天下所有的人!
1.有一座寺庙的大门上有这样一幅楹联:“行善必昌,行善不昌,祖宗存有余殃,殃尽必昌;行恶必灭,行恶不灭,祖宗存有余德,德尽
必灭。
”意思是说,行善的人命运必然昌盛,要是不昌盛,是因为祖宗那里损阴德,等销尽祖宗的恶业,这人就会发达。
行恶的人命运必然走下坡路,要是不走下坡路,是因为祖宗积的阴德还没用尽,等用完了,这人也就完了。
2.在人生路上,担心、烦恼、失败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为已经过去的事情而烦恼实在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而且毫无意义。
因此,一
个真正的智者,一定不会为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烦恼。
3.其实,如果我们稍微一思考,就会发现,利人和利己是统一的。
真正的利人,
一定也是利己的,哪怕一时不利己,从长远看是利己的,哪怕局部不利己,从总体看是利己的;真正的利己,一定也是利人的。
利人和利己是一体的,利人的人,即使不想获利,也一定会得到利益。
4.
“临事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
”这句很朴实的语言,不仅通俗地道出了深邃的哲理,而且点出了做人的第一要素。
5.一个人如果懂得付出,不计较“吃亏”,才能拥有一个富有的人生;相反的,
如果锱铢必较,只知道接受,却吝于付出,必定是一个贫穷的人生。
6.古人说,“吉人自有天相”,而且,行善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天道
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不分亲疏,对所有的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但行善是符合天道的,所以天道总是与善良的人同在,让善良的人做起事情来犹如神助,顺风顺水。
7.善是一种循环,恶也是一种循环,要知道一己之善,不但能为自己树立形象,
也能利益他人;丝毫之恶,非唯损害自己的品格,也会危害到他
人。
8.古人说:利交者,利尽则交疏;以势交者,势倾则交绝以色交者,花落而爱
渝;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