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脾动脉瘤1例

脾动脉瘤1例刘捷,李卫民,樊少敏,孙建军【关键词】脾动脉瘤11 病历摘要患者,61岁。
因反复咳嗽、咳痰20年,加重伴气促半年入院。
有连年抽烟史。
无高血压病及心脏病史、无糖尿病史,无疟疾、血吸虫病史,无手术、外伤史。
查体:T 378 ℃,P 82次/min,BP 120/70 mmHg,R 22次/min。
神清,唇指微绀,肺气肿征(+)。
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音,心脏(-)。
腹平软,未见肠型及腹壁静脉曲张,全腹无压痛,未扪及肿块,肝脏于肋缘下2 cm可及,脾脏肋缘下未及肿大,移浊(-),未闻及血管杂音。
血红蛋白158 g/L,白细胞8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14,血小板210×109/L,HBsAg(-),HBcAb (+),HBeAb(-),肝功能、肾功能正常。
腹部B超:脾厚3cm,回声均匀;胰体见一29 cm×20 cm液性暗区,边界清,透声好,其内探及正、反血流频浮,呈动脉血流,与脾动脉沟通,多考虑为脾动脉瘤。
胸片示:双下肺炎,肺气肿。
CT显示:胰体上方见不规那么软组织密度影,大部境遇清楚,下缘与胰体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内见一30 cm×2 cm明显强化区,强化程度接近腹主动脉,且肿块与脾动脉相近,静脉期,肿块与腹主动脉同步强化;胰、脾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未见异样强化灶;CT诊断:脾动脉瘤。
腹腔动脉造影显示:脾动脉起始部约5 cm处动脉上方见一圆形约2 cm×2 cm×3 cm大小之血池充盈区,边界锐利清楚,密度均匀,远端动脉未见明显异样征象;考虑为脾动脉瘤。
入院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并双下肺炎,阻塞性肺气肿。
(2)脾动脉瘤。
经内科抗感染、止咳祛痰等医治后,病症减缓,复查胸片示:肺部炎症吸收。
转入外科手术医治。
术中发觉肝脾形态质地正常。
胰体与胃后壁及小网膜有粘连,分离粘连后见胰体部后方有一搏动性、质软包块,约3 cm×4 cm,与比邻门静脉及其他重要脏器不能分离。
脾动脉瘤是怎么回事?

脾动脉瘤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脾动脉瘤的病理病因,脾动脉瘤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脾动脉瘤病因*一、发病原因一般认为,脾动脉瘤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先天性动脉组织缺损 Casgrove于1947年根据病理检查认为,脾动脉中层组织及弹力纤维层的萎缩和缺损是造成脾动脉瘤形成的重要原因。
另外,脾动脉瘤可与机体其他部位动脉瘤同时存在,如常见的主动脉瘤和颅内动脉瘤。
但这种多发性动脉瘤仅占脾动脉瘤全部病例的10%左右。
因此,先天性动脉结构缺损不能完全解释本病的发生原因。
有作者提出所谓中央型纤维发育不良症(medial fibrodysplasia)是脾动脉瘤形成的原因之一。
2.门静脉高压症一组229例脾动脉瘤资料中,20%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Owens一组159例中,亦有相同比例的门脉高压患者。
我国一组220例门静脉高压症中,7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发现脾动脉瘤。
说明门静脉高压症与脾动脉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3.动脉硬化 Owens收集的159例脾动脉瘤中,96例(60%)脾动脉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动脉内膜透明变性或钙化,脾动脉呈蜿蜒扭曲状,多为老年病人。
4.外伤尤其上腹部穿透性损伤或枪弹伤,如伤及脾动脉,可引起本病。
5.妊娠妊娠与脾动脉瘤的发生有重要关系。
据统计,脾动脉瘤多发生于妇女,发病率可高于男性2~4倍,尤其多次妊娠的妇女。
约20%的脾动脉瘤患者为妊娠期妇女,这足以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但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是否因妊娠期内分泌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而引发动脉病变,还不能完全肯定。
6.心脏瓣膜病和脾动脉栓塞约23%的脾动脉瘤患者行病理检查时,发现脾动脉内有栓子形成,而这些患者绝大多数有心脏瓣膜病变。
7.脾动脉炎全身性大动脉炎或单纯脾动脉炎引起动脉壁玻璃样变性,甚至纤维素性坏死,管壁脆弱,易发生局部性动脉壁扩张,渐可发展成脾动脉瘤。
8.梅毒是全身性梅毒感染病变的组成部分。
脾动脉瘤讲课PPT课件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脾动脉瘤的概述 脾动脉瘤的诊断 脾动脉瘤的治疗 脾动脉瘤的预防与护理 脾动脉瘤的案例分享
脾动脉瘤的定义
脾动脉瘤是一种发生在脾脏动 脉血管上的良性肿瘤。
它通常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 感染、外伤等原因引起的。
脾动脉瘤的症状通常比较轻微, 常见的症状包括左上腹疼痛、 恶心、呕吐等。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脾动脉瘤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主要用于控制症状和减少并发症。
药物治疗包括抗炎药、止痛药、抗凝药等,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药物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对于一些症状 较轻的患者可能会有一定帮助,但对于症 状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过敏反 应、消化道反应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 使用。
保护患者隐私
案例分享注意事项
准确描述病情和治疗过程
遵循医学伦理规范
避免误导听众
感谢您的观看
与脾脏其他肿瘤相鉴别
鉴别诊断
与脾脏梗死相鉴别
与脾脏肿大相鉴别
与脾脏血管病变相鉴别
诊断注意事项
重视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全 面了解患者情况。
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如超 声 、 C TA 等 , 以 明 确 诊 断 。
注意与脾脏其他肿瘤的鉴别诊 断,避免误诊。
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 并处理并发症。
手术治疗:切除脾 动脉瘤或进行血管 重建
放射治疗:使用高 能射线对瘤体进行 照射,使其逐渐缩 小
治疗注意事项
脾动脉瘤治疗前 的注意事项
脾动脉瘤治疗后 的注意事项
脾动脉瘤治疗过 程中的注意事项
脾动脉瘤治疗后 康复的注意事项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脾动 脉瘤
动脉瘤【知识科普】

动脉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或膨出的表现,以膨胀性、搏动性肿块为主要表现,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而以肢体主干动脉、主动脉和颈动脉较为常见。
二病因1.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
2.损伤常由锐性或钝性损伤所致。
3.感染结核、细菌性心内膜炎或脓毒血症时,病菌可侵袭动脉管壁,导致动脉壁薄弱形成感染性动脉瘤。
4.免疫疾病非感性动脉瘤多由免疫疾病引起,如多发性大动脉炎、白塞综合征等。
5.先天性动脉壁结构异常如Marfan综合征和Ehlers-Danlos综合征。
三临床表现根据动脉瘤出现部位不同,可分为周围动脉瘤、腹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内脏动脉瘤等,主要表现为体表搏动性肿块、动脉瘤压迫周围神经或破裂时出现剧烈疼痛、瘤腔内血栓或斑块脱落致远端动脉栓塞产生肢体、器官缺血或坏死等。
四检查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明确有无动脉瘤、瘤的部位和大小,可以作为筛选和随访的主要方法。
2.CTA可以确诊动脉瘤,能明确瘤体的大小、部位、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动脉壁的钙化、瘤内血栓以及动脉瘤破裂后形成的血肿,为进一步手术提供较为精确的信息。
3.MRA诊断动脉瘤的作用与CTA大致相同,对于肾功能损害的病人可以酌情选择MRA。
4.若以上三种检查还不能诊断或不能明确动脉瘤与其他重要动脉关系时,应做DSA检查。
五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六治疗不同部位的动脉瘤治疗上有所差异。
主要治疗为手术治疗和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及动脉瘤栓塞。
手术原则为动脉瘤切除、动脉重建。
重建方法包括动脉破口修补、动脉补片抑制和动脉端端吻合术等。
腔内修复术采用覆膜型人工血管内支架进行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创伤小,疗效肯定,但必须严格掌握好适应证。
对于一些内脏动脉瘤可使用弹簧圈栓塞的方法使瘤体内形成血栓,避免瘤体进一步扩大破裂出血。
寄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脾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附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脾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附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胡鹏;余佳;王鹏;李晨;王卫星【摘要】目的了解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s,SAA)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探讨SAA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收治的1例因上腹部腹痛不适1周而入院的脾动脉瘤病人,行腹部CT平扫+增强提示脾动脉破裂并周围包裹,后行介入治疗,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文献复习.结果随访病人1个月内未出现动脉瘤复发及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现已恢复正常生活.结论脾动脉瘤是一种起病隐匿且发病率较低的血管疾病,多数无特异性表现,CT平扫+增强对诊断脾动脉瘤具有重要意义,而CT血管造影能可靠、无创、立体地显示脾动脉瘤以及与载瘤动脉等的相互关系,能显著提高脾动脉瘤的诊断.目前手术(包括介入手术)是治疗脾动脉瘤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有症状的脾动脉瘤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plenic artery aneurysms (SAA),imaging finding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and to discus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AA.Methods One case of SAA complained of pain in upper abdomen for about one week admitted in April,2015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CT scan+enhanced prompted the splenic artery rupture and surrounding wrapping.The patient was given interventional therapy,and the literature review in com-bination with clinical data was done.Results This patient did not show any complication suc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or recurrence of the SAA,and the patient has been in normal life.Conclusions The splenic aneurysm is a hidden and lower incidence of vascular disease.It has no specific perform-ance.The CT scan+enhancement have an important meaning for the diagnosis ofSAA.CT angiogra-phy can be a reliable,noninvasive,three-dimensional way for revealing the correlation of splenic aneu-rysm and its parent artery,and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SAA.The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SAA is surgical operation (including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The symptomatic SAA should be treated timely.【期刊名称】《腹部外科》【年(卷),期】2016(029)002【总页数】4页(P105-108)【关键词】脾动脉瘤;诊断;治疗【作者】胡鹏;余佳;王鹏;李晨;王卫星【作者单位】430060 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腔镜外科;430060 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腔镜外科;430060 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腔镜外科;430060 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腔镜外科;430060 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腔镜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6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s,SAA)在临床上比较罕见,但具有因破裂引起腹腔大出血的潜在危险[1]。
“肾及脾动脉瘤”的诊断要点与特别提醒~~~

“肾及脾动脉瘤”的诊断要点与特别提醒~~~
肾及脾动脉瘤(aneurysms of renal and spenic arteries)
内脏动脉瘤以肾及脾动脉最常见:①脾动脉瘤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外伤或手术、胰腺炎及肿瘤等,为真性或假性动脉瘤。
②肾动脉瘤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发育不良、动脉炎、神经纤维瘤病、红斑狼疮、感染、创伤等。
常无症状或压迫引起腰痛、血尿及高血压,可为双侧性及多发性。
【诊断要点】
1.脾动脉瘤脾动脉囊袋状膨大(图1A),假性动脉瘤轮廓不规则,口部较大,瘤壁较厚而不规则。
2.贤动脉瘤肾动脉局部膨大,强化显著(图1B);合并血栓时,平扫可能为高密度不强化,瘤壁及血栓也可出现钙化。
【特别提醒】
本病CT诊断不难,但需注意有无基础疾病及动脉瘤破裂征象。
图1腹腔内脏动脉瘤
A.女,34岁。
脾动脉两处局限性膨大(2个白色箭);
B.女,65岁。
右肾动脉分叉处圆形致密影,边界光整(白色箭)。
脾动脉瘤治疗与护理

并发症观察
( 4) 胰腺炎:生命体征、意识 腹部情况 胃肠减压是引流液情况
( 5) 感染: 伤口情况 体温变化 腹部情况 血常规
脾动脉瘤一旦破裂将严重危及患者的 生命,因此,正确诊疗和护理均十分 重要。
谢谢
脾动脉瘤治疗与护理
重庆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陈国伟
主要内容
• 疾病介绍 • 治疗方式 • 护理 • 并发症观察
疾病介绍
脾动脉瘤是脾动脉扩张形成的动脉瘤。 分型:瘤体位于脾动脉主干、距离脾脏>5cm为远离脾门型;
瘤体位于脾门处为近脾门型; 介于两者之间者为中间型。 病因:动脉壁结构异常 内分腔、载瘤动脉栓塞方式; ( 2) 覆膜支架植入、腔内隔绝方式; ( 3) 二者联合。
护理
术前护理
( 1)心理护理:疾病的宣教 ( 2) 饮食护理:清淡易消化 ( 3) 疼痛护理:无明显症状 动脉瘤先兆破裂(明显左上腹或左季肋区疼痛、恶心、 呕吐) (4)术前常规准备
治疗方式
临床诊断:B超(早期筛查) DSA(金标准) CTA(临床医生青睐)
备注:CTA: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简称CT血管造影)
DS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 1) 单纯脾动脉瘤切除术 ( 2) 脾动脉瘤联合脾脏切除 ( 3) 脾动脉瘤切除 + 脾动脉断端吻合术和脾动脉切除 + 自体血管脾动脉重建术
术后护理
( 1) 一般护理:心电监测、吸氧、基础护理 ( 2)体位及活动:平卧位——半卧位
踝泵运动 ( 3)饮食护理:留置胃管,禁食禁水
排气后指导患者饮少量温水 流质——半流质——普食
治疗方式
术后护理
手术讲解模板:脾动脉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脾动脉瘤切除术
适应证:
4.肿瘤 原发性肿瘤比较少见,但不论良 性的(如血管瘤)或恶性的(如淋巴肉瘤) 均应行脾切除术。转移性肿瘤较多见,大 多数已广泛转移不适宜手术。
手术资料:脾动脉瘤切除术
适应证:
5.囊肿 上皮性、内皮性和真性囊肿,非 寄生虫性假性囊肿,寄生虫性囊肿(如脾 包囊虫病),均易继发感染、出血、破裂, 应予切除。
手术资料:脾动脉瘤切除术
注意事项:
出血后再处理扎断处。同时,在分离脾动 脉时,要保持手术野清晰,避免在血迹模 糊中用止血钳盲目分离或钳夹,以免刺破 其下方的脾静脉,引起更大的出血。一旦 分破脾静脉,应立即用纱布垫压迫,多可 止血。
手术资料:脾动脉瘤切除术
注意事项: 1.避免大出血 引起大出血的原因很多, 常见的有:
手术资料:脾动脉瘤切除术
注意事项:
⑴撕裂脾附近的韧带出血:多因分离脾各 附着韧带尚未充分时,就急于将脾托出进 行脾蒂处理。这种出血多为持续性,常会 招致失血性休克。防止办法是尽量分离、 切断、结扎各附着韧带后再将脾托出。
手术资料:脾动脉瘤切除术
适应证:
6.胃体部癌、胃底贲门癌、胰体部、尾部 癌、结肠脾曲部癌行根治切除术时,无论 有无脾的转移,为清除脾动脉周围或脾门 部淋巴结,均应行脾切除术。特别是肿瘤 与脾有粘连时,更应一并切除脾脏。
手术资料:脾动脉瘤切除术
适应证:
7.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者, 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如脾动脉瘤、脾动、 静脉瘘及脾静脉血栓等引起充血性脾肿大 者,均应行脾切除术。
手术资料:脾动脉瘤切除术
术前准备:
张的病人,应选择软质胃管,下管前应服 少量液体石蜡,要特别留意,以防大出血。 术前还应适量备血,作好输血准备。亦应 给予足量的抗生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动脉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脾动脉瘤是脾动脉扩张形成的动脉瘤。
根据瘤体部位可分为3型:瘤体位于脾动脉主干、距离脾脏>5cm为远离脾门型;瘤体位于脾门处为近脾门型;介于两者之间者为中间型。
绝大多数为单发,且起病隐匿,不易诊断。
二病因一般认为与动脉壁结构异常和内分泌水平改变有关。
主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多次妊娠、门静脉高压、急慢性胰腺炎等,其他少见病因包括医源性损伤、外伤、感染等。
三临床表现脾动脉瘤破裂前多无明显症状,偶有左上腹不适感。
一旦出现明显左上腹或左季肋区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往往预示动脉瘤先兆破裂。
破裂后有上腹部剧痛及左肩部放射痛(Kehr 征)、左侧肋缘下压痛、低血压、休克等表现。
部分脾动脉瘤以破裂出血为首发症状,很快出现休克、甚至死亡;若破入小网膜囊,可因血块填塞压迫而暂时止血,但可经Winslow孔再次破裂进入腹腔。
极少数情况下瘤体还可与门静脉系统形成动静脉瘘,引起门静脉高压。
四检查1.腹部平片
绝大多数病人是在非针对性的腹部摄片检查中发现,典型征象是左上腹曲线样或环形的钙化影。
2.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检查可发现典型的动脉瘤表现,在囊性的暗区内存有血流。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进一步明确血管内血流速度和是否存在动脉栓塞。
3.CTA和MRA
CTA能进行影像的三维重建,帮助识别瘤体与毗邻脏器的关系,为手术提供依据。
MRA所获图像与血管造影和螺旋CT影像相似。
4.动脉造影
动脉造影是诊断内脏动脉瘤的“金标准”,它可明确动脉瘤的确切位置、大小及毗邻关系,有助于判别是否并存有其他动脉瘤。
还可用于同期介入治疗。
五诊断一般临床检查不易发现脾动脉瘤,该病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确定。
腹部X线片提示左上腹钙化灶、突发左上腹部疼痛、左肩部放射痛、恶心、呕吐等要考虑到脾动脉瘤的可能;少数病例可触及肿块,有搏动感和猫喘音。
多数病例不具有明显症状,直到动脉瘤破裂
到胃、肠或腹腔以后才得以诊断。
CTA、动脉造影、腹部彩超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六鉴别诊断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需与胰腺炎及消化不良疾病鉴别,一旦出现伴有休克的急腹症则需考虑本病及与其他内脏动脉瘤相鉴别。
CTA和动脉造影有助于鉴别诊断。
七治疗1.手术治疗
脾动脉瘤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在动脉瘤未破裂前行手术切除,其手术指征为
(1)出现明显症状,怀疑先兆破裂或者已经破裂出血者;
(2)瘤体直径≥2cm者;
(3)瘤体直径<2cm,但有持续增大趋势者;
(4)孕妇或育龄妇女,应在产前或孕前择期手术;
(5)对开腹手术中偶然发现的脾动脉瘤,如病情允许,也应争取切除;⑹因毗邻脏器病变侵袭、外伤、感染等引起的脾动脉瘤,也应尽早予以手术切除。
2.介入治疗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脾动脉栓塞、脾动脉腔内隔绝术以及裸支架辅助下的弹簧栓塞术治疗脾动脉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腔内介入治疗已经成为脾动脉的首先治疗。
八预防脾动脉瘤一旦破裂,死亡率极高,因此早期诊断极为重要,争取在动脉瘤破裂前及时手术或介入治疗。
寄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身体健康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很难达到的目标。
今天,你能开口说话,能用眼睛、耳朵、鼻子去感知身边的一切事物,能正常地用双腿行走,无病无痛……这些看起来是很轻而易举的,但是你是否想过这些却是极度重要且来之不易的,如果某一天你失去了,怎么办?看到街上那些失明失聪、断手少腿的残疾人,你是否在想:幸好我没有像他们那样,你错了,生命充满意外,谁能保证你明天不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呢?那你又是否因此更加懂得珍惜健康呢?那就请不要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赶快行动起来,锻炼身体,让身心健康吧!要清楚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是稍纵即逝的,明确健康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本钱,要懂得珍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