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辅导资料

合集下载

2022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精品教案(word版)

2022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精品教案(word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指导元谋人是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2.了解北京人发现的过程,指导根据化石推测北京人的特征及生产、生活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炼知识要点。

2.通过观察《人类进化示意图》《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说出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及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情况,初步掌握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通过讲述北京人遗址发掘过程中的小故事,体会考古学家执着探索的精神,结合北京人遗址中的考古发掘,认同北京人遗址在同期遗址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北京人的发现以及北京人的特征【教学难点】北京人的特征教学过程活动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程导入图片导入达尔文猿身像及达尔文真实画像设问:1.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图片的特殊之处?2.观察第二幅图片,认识达尔文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

学生观察图片,看看能不能发现这个猿身像的头是谁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提前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暨生物进化论。

设疑导入,从达尔文猿身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

新课教学1.多媒体资料:人类进化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讲述人类由猿进化而来。

《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设问:(1)依据地图观察中国古人类主要分布在哪个流域,说明什么问题?(2)探索人类产生奥秘的时候,是依靠什么来判定远古人类生存、存在的时间的?3.牙齿的秘密——初识“元谋人”资料:首次报道:1965年5月,地质工作者在云南元谋进行地质考察时,偶然发现两颗浅灰色、石化程度很深的猿人牙齿化石,经研究发现,两枚牙齿同属于一个男性成年人个体,有明显的原始性状。

经测定,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为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

第一部分内容与第二、三部分内容是包含关系,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了北京人;第二和第三部分递进关系,先介绍北京人的发现,再阐述北京人的特征和发现北京人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元谋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和发现的历史意义。

(2)知道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体质特征、发现的意义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和了解我国境内其他古人类遗址。

2.过程与方法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北京人。

难点:理解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女娲抟土造人、亚当与上帝、古猿人的图片问题:1.人类是怎么产生的?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谁?设计意图: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展示:《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使用石器图》《元谋人劳动复原图》问题:(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2)元谋人的体质有哪些特征?(3)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4)发现的意义?观察并抢答:(1)云南元谋县。

(2)牙齿硕大、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

(3)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4)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展示:二.北京人(1)北京人的发现活动与探究假如你是导游,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北京人的发现?学生自由发挥。

动脑筋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展示化石的图片)(2)北京人的特征展示:《北京人复原头像》《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问题:②学们互相观察一下,你们和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有什么不同?②展示《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提出问题: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有什么用途?③根据《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讲述北京人劳动的情景。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1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1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元谋人的发现及历史地位;北京人的体形特征及其生活状况。

教学难点:理解远古人类的生活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世界各国都有关于人类产生的神话传说,中国神话说女娲用水和黄泥创造了人,西方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和第一个女人夏娃。

人类真是他们创造的吗?如果不是,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到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多媒体展示《史前遗址分布图》,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古人类遗址的颁布有什么特点?考古学者在我国的哪些地方发现了哪些古人类遗址?提示:古人类遗址大都集中在大河流流域附近。

云南、北京、重庆、陕西、山西、湖北、辽宁、河北、安徽、江苏、山东、四川、广东等地。

总结: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在众多的古人类遗址中,本课重点了解三个典型的人类遗址代表,即: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以发现头盖骨化石闻名世界的北京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山顶洞人。

2.讲述元谋人古人类遗址的发现过程。

1965年,我国冰川学家在云南省元谋盆地进行科学考察,在地层中发现了两颗牙齿化石,后经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门齿。

后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了几件打制的石器,以及一些零星散布的炭屑和烧骨。

经科学家测定,这两颗古人类门齿化石及石器、炭屑、烧骨存在的年代,距今约有170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

(原创)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精品教案

(原创)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精品教案

50例农村女性癔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目的:探讨农村女性癔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患者发病原因和性格特点,从临床角度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对50例农村女性癔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及回顾性分析。

结果农村女性癔症患者的护理有其特殊性和样性,而且暗示治疗结合性化心理护理也取得了满意效果。

结论: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适应癔症的护理,必须从心理、社会、家庭等方面进行系统护理才能达到患者全面康复的要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全面掌握农村女性癔症患者的病因及性格特点,巧妙运用积极暗示,灵活运用心理护理方法是治疗农村女性癔症患者有效的方法。

同时由于女性月经期对妇女的生理、心理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常使病情反复,症状加重,所以给女性癔症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带来较的困难。

本文从护理角度对50例农村女性癔症性精神病患者临床特点总结与护理。

标签:农村女性;癔症;临床特征;心理护理癔症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又名歇斯底里(Hysteria),一般好发于女性,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病因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紧张、恐惧是诱发癔症的重要因素[1],是综合性医院常见“急症”之一。

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

癔症有癔症性人格基础,起病与患者的生理、心理素质有关,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重、胆小怕事、遇事不愿与他人沟通者较一般人易发生癔症。

在边远地区,妇女受教育的机会要比男子少,加上在家庭中地位的不平等,受了委屈只能憋在心里,难以找到合适的发泄途径,因而往往以这种形式的发作来寻求解脱。

这些人在委屈、气愤、惊恐、羞惭、悲伤之时,会以躯体及精神两种形式表现其癔症的症状。

癔症病人中以女性居多,这也可以说是癔症的一大特色,这与女性天生的性格有关。

患癔症的女性大多性格内向,多愁善感,感情丰富且脆弱,意志、情感不稳定,幻想多,虚荣心强,容易冲动,一旦受到精神刺激或不恰当的暗示,就会发病,有时在诱因不很明显的情况下也可发病,发作的症状可因暗示加剧或好转和消失,反复发作的症状往。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我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的相关历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生产工具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相对于较远的历史时期,他们可能对于远古时期的北京人生活还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环境,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工具。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产工具等特点,掌握北京人的地位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无数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产工具等特点。

2.教学难点:北京人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远古时期的生活环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环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北京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能想到关于北京人的哪些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产工具等特点。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北京人的知识,互相交流学习。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情况,教师进行讲解,重点阐述北京人的地位和意义。

5.课堂拓展: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其他早期人类的代表,如元谋人、蓝田人等。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优秀教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

第一部分内容与第二、三部分内容是包含关系,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了北京人;第二和第三部分递进关系,先介绍北京人的发现,再阐述北京人的特征和发现北京人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元谋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和发现的历史意义。

(2)知道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体质特征、发现的意义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和了解我国境内其他古人类遗址。

2.过程与方法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北京人。

难点:理解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女娲抟土造人、亚当与上帝、古猿人的图片问题:1.人类是怎么产生的?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谁?设计意图: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展示:《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使用石器图》《元谋人劳动复原图》问题:(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2)元谋人的体质有哪些特征?(3)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4)发现的意义?观察并抢答:(1)云南元谋县。

(2)牙齿硕大、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

(3)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4)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展示:二.北京人(1)北京人的发现活动与探究假如你是导游,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北京人的发现?学生自由发挥。

动脑筋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展示化石的图片)(2)北京人的特征展示:《北京人复原头像》《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问题:②学们互相观察一下,你们和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有什么不同?②展示《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提出问题: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有什么用途?③根据《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讲述北京人劳动的情景。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生产工具以及生活环境。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北京人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他们与现代人类的区别。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上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可能还比较陌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生产工具等方面产生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答他们的疑问。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产工具,认识北京人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产工具。

2.难点:北京人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课堂活动所需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北京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产工具,让学生初步了解北京人的基本情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北京人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4.巩固(5分钟)通过课堂提问、小组竞赛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北京人的生活环境与现代人类有何不同?他们是如何适应这种环境的?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北京人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地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课后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课后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取火,这是与北京人最明显的区别。
8.[2019·抚顺新宾期中]下列远古人类生活的先后顺序是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元谋人
(C)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解析】结合远古人类生活的年代可知,我国境内目前已确
认最早的古人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所以C符合题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中国历史是指从中华文明产生到现在的历史。下列有关中 国早期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B.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C.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D.山顶洞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 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 靠的证据
【解析】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 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 山顶洞人遗址不是。 【答案】D
5.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其进步表现在( ) ①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②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③会用骨针缝衣服,懂得爱美 ④可以个人单独生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材料二 三种头骨的比较
(2)观察材料二中的图片,比较三种头骨的区别。 北京人的脑容量比大猩猩大,现代人的脑容量比北京人大。
(3)北京人的发现有何科学意义? 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1.[2019·孝义期中]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考古学 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 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仅立足上述考古发 现,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云南元谋县发现远古人类 B.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C.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 D.元谋人知道使用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导资料
一、知识梳理
1.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2.北京人的发现
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层厚40多米。

这处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

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

1936年,在同一地点发掘出土3个北京猿人头盖骨。

3.北京人的特征
(1)体质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2)生活状况: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

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3)历史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
据。

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重难讲解
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年代约70万—20万年约3万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体质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掌握钻孔、磨制技术组织群居生活氏族
三、学法指导
对于本课重点内容,可以采用歌谣的形式进行记忆: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

北京人在周口店,会用工具人形显。

山顶洞人不一般,磨制还能把孔钻。

长相更像现代人,骨针缝衣能御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