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非线性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不确定性分析

合集下载

新近沉积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分析

新近沉积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分析

新近沉积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分析作者:杨沧生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34期杨沧生(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041)摘要:在重大工程进行抗震设计的过程中,土的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是最为基础性的数据。

该文以昆明滇池湖盆地区的重大工程为例,对该地区的多种新近沉积土进行了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为该地区经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建重大工程提供抗震设计数据。

关键词:盆地沉积土动剪切模量比阻尼比中图分类号:TU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a)-0077-01在土动力特征中,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是参数中较为重要的,是重大工程在抗震设计中必需的基础性资料。

该文以昆明滇池湖盆地区的官渡区、西山区、海口镇、昆阳县、呈贡县为例,对该地区的新近沉积土进行了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分析。

云南省的防震减灾工作已经从局部重点防御转变为有重点的全面防御。

与云南省昆明滇池湖盆地区抗震工作的开展相结合,对云南昆明滇池湖盆地区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的必要性云南昆明滇池湖盆地区具有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旅游、磷矿、水资源等资源非常丰富。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交通、水资源与磷矿开发在该地区得到快速的发展。

在基础设施进行建设过程中,对抗震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除了这三类工程之外,该地区其他具有抗震要求的重大工程也在不断新建。

因此,对该地区的新近沉积湖相土进行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对于该地区重大工程的抗震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选取的土样的工程背景如表1所示,土样沉积环境如表2所示。

2 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的仪器与方法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采用的仪器为北京新技术研究所DDS-70动三轴试验系统,对试验进行过程控制与数据采集,能够确保试验的精度。

试验时先按规定制备土试样,其高80mm,直径39.1mm,而后进行浸水饱和,在一定的固结比应力下固结,待固结完成后,在不排水的条件下施加动应力进行动弹模试验。

土的动剪切模量、阻尼比和泊松比研究进展

土的动剪切模量、阻尼比和泊松比研究进展

土的动剪切模量、阻尼比和泊松比研究进展贺为民;李德庆;杨杰;李怡青【摘要】介绍了现场测试与实验室测试土的最大动剪切模量的差别、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与剪应变关系的表达式及其地区经验成果、固结比对最大动剪切模量影响、动泊松比研究、实验误差及其对地震动的影响等方面的主要成果。

提出应加强动泊松比研究,加强共振柱和动三轴试验土动力学参数统一的数学模型研究,加强土动力学参数在均等固结与非均等固结条件下关系研究,加强土动力学参数与土的常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关系研究和土动力学参数实验误差研究。

【期刊名称】《地震工程学报》【年(卷),期】2016(038)002【总页数】9页(P309-317)【关键词】动剪切模量;阻尼比;泊松比;土动力学;地震安全性评价【作者】贺为民;李德庆;杨杰;李怡青【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9报道综述目前在工程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和土工构筑物的地震稳定性评价中,常常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

该方法考虑土的非线性时必须用到的土动力学参数有:最大动剪切模量、动剪切模量比与剪应变关系曲线、阻尼比与剪应变关系曲线。

陈国兴等[1]、孙静等[2]曾对土的动模量、阻尼比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或述评。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GB17741-2005》[3]的颁布和实施,促进了土动力学参数相关测试、试验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新的成果。

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土的动剪切模量、阻尼比、泊松比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从地震反应分析应用角度提出今后的工作建议。

1 现场测试与实验室测试比较土动力学参数的现场测试(原位测试)方法主要是波速测试法,即通过测试(钻孔内)土层剪切波速、P波波速和取土原状样测试土的密度,利用弹性波理论公式计算获得不同深度处的土层动剪切模量、动弹性模量以及动泊松比。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小应变的情况,获得的动剪切模量、动弹性模量分别为土的初始动剪切模量(最大动剪切模量)、初始动弹性模量(最大动弹性模量)。

土的动力特征参数

土的动力特征参数

土的动力特征参数土的动力特征参数2010-04-1809:399.5.1土的主要动力特征参数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用某种数学的或物理的模型来描述土在动荷载作用下应力应变关系,这就是动力特征参数。

土的动力特征参数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与土的抗震稳定性直接有关的参数,如动强度、液化特性、震陷性质等;另一类是土作为地震波传播介质时表现出来的性质,也就是土层动力反应分析中使用的参数,如剪切波速、动模量(动弹性模量或动剪切模量)、阻尼特性(阻尼比或衰减系数)、振动条件下的体积模量和泊松比等。

其中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是表征土的动力特征的两个很重要的参数。

1.土的动剪切模量动剪切模量Gd是指产生单位动剪应变时所需要的动剪应力,即动剪应力与动剪应变之比值,按下式计算:(9-5)动剪切模量Gd可由滞回曲线顶点与原点的直线的斜率表示。

由骨架曲线可知,随着或的增大,Gd越来越小,即土的动剪切模量随着动应力或动应变的增大而减小。

2.土的阻尼比土的阻尼比是指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的比值。

阻尼比是衡量吸收振动能量的尺度。

土体作为一个振动体系,其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由于粘滞摩擦作用而有一定能量的损失,这种现象称为阻尼,也称粘滞阻尼。

在自由振动中,阻尼表现为质点的振幅随振次而逐渐衰减。

在强迫振动中,则表现为应变滞后于应力而形成滞回圈。

由物理学可知,非弹性体对振动波的传播有阻尼作用,这种阻尼力作用与振动的速度成正比关系,比例系数即为阻尼系数,使非弹性体产生振动过渡到不产生振动时的阻尼系数,称为临界阻尼系数。

地基或土工结构物振动时,阻尼有两类,一类是逸散阻尼,由于土体中积蓄的振动能量以表面波或体波(包含剪切波和压缩波)向四周和下方扩散而产生的;另一类是材料阻尼,由于土粒间摩擦和孔隙中水与气体的粘滞性引起。

在用有限元分析地震影响时,由于已经考虑了振动能量的扩散,故仅采用材料阻尼。

无粘性土的阻尼比受有效应力的影响明显,粘性土的阻尼比随着塑性指数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时间增长而降低。

土体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试验对比研究

土体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试验对比研究
尼 比。
1 试 验土样 和试 验方 法
粉质粘土
14 .
粉土
0 5 2
细砂
0. 1 4
1 1 试样 .
试验所用土样 为原状 的粘性 土样 、 扰动 的粉 土和砂 样 , 分别 对 以上 土样进行 了试验 , 同种土样的含水 量和干 密度相 同。其 中 共振柱试验试样直径 为 5 f 高为 1 0rl, 0mr, l 0 T 在各 向等压力下 固 nt
尼 比的对 比试验研究较少 , 而且在通过试 验研究土 的最大动 剪切
G=G0 ( +7 L) /1 / , D/ D一 ( 一G/ ) 1 Go 。
量 由于试验仪器 、 样类 型 以及试验 方法 等 的不 同, 试 所得 到 的结 果存在一定差异 , 一些学者发现并讨论 了这一现象 _ 。阮元成 _ 2 j 3 j 用 DT -5 C 1 8型共 振柱仪 研究 了原状 土和 重塑 土 的 G ; 存 森 一 徐 等 l 用 So o 型扭转单剪仪 和共振柱仪研究 了试 样直径不 同 、 4 ] tke 试 样类 型不 同( 实心和空心 ) 时所 得动剪切模量 的差异 ; 蒋寿 田等l 5 j 应用共振柱 和动三轴 仪 比较分 析 了不 同仪器 和不 同方 法所 确定 的动剪切模量之 间的关系。但 到 目前为 止 , 对共 振柱与动单 剪测
12 试 验 仪 器和 试 验 方 法 .
如 ~图 3所示 。从 图 中可 以看 出用修 正 的 H ri adn - 本试验采用 Ir 5 ] c1 8型共振 柱 仪 。 振柱 试验 是 在一 定湿 线对 比 , 图 l r 共 D vc 模 型拟合后 的剪应 变大于 l 时的 G一 7曲线与 动单 mei h 0 度、 密度 和应力条 件下的土柱上 , 加纵向振动 , 逐级改变 驱动 施 并 拟 但 频率 , 出土 柱的共振频 率 , 测 再切 断动 力 。 记 出振 动衰减 曲线 。 剪试验 曲线拟合很好 , 合后 的剪切 模量 比试验 值偏小 ; 差别 测 不大 , 8 在 %左右 。D一 7曲线 与动单剪试 验 曲线拟合 规律较好 , 然后根据这个振 动频率以及试 样的几何尺寸 和端部限制 条件 , 计 算出试样 的动模量 , 据衰减 曲线计算 出阻尼 比。 根 不 同垂直压力下固结 , 施加 水平 方 向的周期剪 应力 , 接得 出试 直

土体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试验对比研究

土体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试验对比研究

土体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试验对比研究
张伟;余湘娟;孙爱华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08(034)006
【摘要】在不同固结压力下分别对原状粘性土样、扰动粉土样和砂样进行了共振柱和动单剪试验,用修正的HardinDrnevich模型对共振柱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出剪应变大于10-4时的剪切模量和阻尼,用此结果与振动单剪仪结果对比发现拟合较好.
【总页数】2页(P19-20)
【作者】张伟;余湘娟;孙爱华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8;山东省莱州市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山东莱州,261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31
【相关文献】
1.土体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工程试验及结果分析 [J], 李永杨
2.济南市区土体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统计分析 [J], 商金华;徐西永;王国富;马险峰;杨林德
3.基于升温作用的冻土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 [J], 温董瑶;蒋宁山
4.相对密实度对含黏粒砂土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影响的试验研究 [J], 孟凡超;赵云
辉;郑志华
5.基于升温作用的冻土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 [J], 温董瑶;蒋宁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等幅循环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剪模量和阻尼

等幅循环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剪模量和阻尼

等幅循环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剪模量和阻尼土壤中存在更多的动力剪切模量及其阻尼特性,是构成土壤力学特性的重要内容。

然而,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剪切试验方法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研究土壤动力剪切模量及其阻尼特性仍存在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等幅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剪切实验被开发,它对土壤的动力剪切模量及其阻尼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将介绍等幅循环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剪模量及其阻尼特性。

首先,文章介绍了等幅循环荷载实验原理及其结构特性;其次,文章介绍了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仪器及其设备;最后,文章分析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土壤的动力剪切模量及其阻尼特性在给定的荷载和应变水平下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可以作为土壤力学性质的重要参考。

等幅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剪切实验,主要由三种不同的荷载模式组成:均布荷载、差动荷载和等幅变幅荷载。

因此,此类实验可以有效地评价土壤的动力剪切模量和阻尼特性,而实验数据也可以作为有效的参考。

等幅循环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剪模量和阻尼特性研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建立力学模型,尤其是考虑土壤的分层结构及其对力学性质的影响;其次,实施实验,观察不同的应变和荷载水平下土壤的动力剪切模量和阻尼特性;最后,使用实验结果建立动力剪切模量和阻尼特性的统计关系,以评估土壤力学行为。

综上所述,等幅循环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剪模量及其阻尼特性研究
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地识别土壤动力剪切模量与其阻尼特性的关系,为研究土壤力学性质提供重要的参考。

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

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

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
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是两个涉及动力学和力学行为的重要概念。

动剪切模量是描述材料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的物理参数,而阻尼比则是描述材料或结构在振动过程中消耗能量的特征。

首先,动剪切模量,也称为剪切弹性模量,是指材料抵抗剪切应力产生剪切变形的能力。

在材料动态载荷下,剪切变形会导致内部的原子、分子或晶格之间相对位移,这个相对位移导致了材料的变形。

动剪切模量是衡量材料抵抗这种剪切变形的刚度的物理量。

一般来说,动剪切模量越大,材料的刚度越高,表明材料对剪切应力更具抵抗能力,不容易发生剪切变形。

常见的高刚度材料如金属、陶瓷等,特点是动剪切模量较高。

其次,阻尼比是描述材料或结构在振动过程中消耗能量的程度的物理参数。

当材料或结构受到外界激励振动时,由于内部的能量耗散机制,振动能量会逐渐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而减弱。

阻尼比越大,材料或结构的振动衰减得越快,其能量耗散效果越明显。

阻尼比与材料内部的摩擦、粘滞、能量耗散机制相关,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数值模拟来确定。

在结构工程中,阻尼比的大小对于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有重要的影响,合理的阻尼设计可以减小结构振动响应和减小振动产生的破坏。

总之,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是两个在动力学和力学行为中起重要作用的物理概念。

动剪切模量描述了材料抵抗剪切变形的刚度,而阻尼比描述了材料或结构在振动过程中耗散能量的特征。

这两个概念在材料科学、工程学和结构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于理解和控制材料和结构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结构性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试验研究

结构性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试验研究

结构性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试验研究土的动力特性是影响地面运动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岩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是岩土动力学特性的首要参数,是目前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土工构筑物地震稳定性评价中必备的动力参数,目前土体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不同地区土体动力特性的差异性的认识上,以及土体物理性质、静力学条件、加载方式和试验方法的不同对其的影响,而关于结构性对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还较少,而这对于土体来说恰恰是及其重要的,因此开展相关试验研究是正确认识土体结构性对其动力学特性影响的有效途径。

本文从土体的结构性入手,通过制备人工结构性砂土和粘土,开展了一系列共振柱试验,通过试验确定了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研究了结构性对两个参数的影响,分析了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最后探讨初始孔隙比、固结压力、相对密实度和胶结程度等因素对最大动剪切模量、动剪切模量、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考虑土体结构性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变化幅度的推荐值,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结构性土的制备方法研究本研究采用向纯净砂和粘土中添加水泥和食糖来获得人工制备的结构性土试样,模拟土体的结构性和大孔隙特性,采用共振柱仪完成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试验,为使试验结果具有可对比性,本文还将结构性土与重塑土进行了对比。

本试验所用土样全部是重塑样。

2.人工制备结构性砂土动剪切模量、阻尼比试验研究采用逐级循环加载的共振柱试验开展结构性砂土动剪切模量、阻尼比试验研究,试验中通过改变水泥掺量、固结围压、相对密实度等条件,绘制不同影响因素下的G<sub>d</sub>/G<sub>dmax</sub>-γ、λ-γ曲线,考察结构性砂土动剪切模量比与剪应变、阻尼比与剪应变非线性关系的变化规律。

3.人工制备结构性粘土动剪切模量、阻尼比试验研究采用逐级循环加载的共振柱试验开展结构性粘土动剪切模量、阻尼比试验研究,试验中通过改变固结围压、孔隙比等条件,绘制不同影响因素下的G<sub>d</sub>/G<sub>dmax</sub>-γ、λ-γ曲线,考察结构性粘土动剪切模量比与剪应变、阻尼比与剪应变非线性关系的变化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阻尼比的变异系数要明显大于动剪切模量比的变异系数,表明阻尼比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常规土;动剪切模
文章编号:1000–4548(2010)08–1228–08
作者简介:孙 锐(1972– ),女,研究员,从事土动力学研究。E-mail: iemsr@。
第 32 卷 第 8 期 2010 年 .8 月
岩 土 工 程 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Vol.32 No.8 Aug. 2010
土的非线性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不确定性分析
孙 锐 1,3,陈红娟 2,袁晓铭 1
(1.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2.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 100124; 3.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随剪应变的变化是一条曲 线,目前提供给工程上使用的数值化结果,是以剪应 变 γ 在 8 个典型值 5×10-6,10-5,5×10-4,10-4,5×10-3, 10-3,5×10-2 和 10-2 给出结果,本文也以此 8 个典型应 变分别分析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不确定。
本文分析的基本原则是取每个土样试验结果代表 一个样本,每次试验对不确定分析的贡献均等。因此 这里样本的数据是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整理后的试 验结果而没有取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原因是每次试验 的数据量不同,若取原始数据则上述原则将不成立。
is abnormal and that the statistic indexes for the probability are regular. The standard deviation and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G/Gmax and λ are both significant, and meanwhile the maximum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 just appears in the sensitive range for the seismic analysis of soil layers. The 95% reference values of G/Gmax and λ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envelopes of
588 组土样实验的结果,这些是近十几年来应工程场 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小区划以及国家强震台网建 设中场地动力性能测试工作所需而进行的实验,其中 黏土 112 组,粉质黏土 209 组,粉土 95 组,砂土 138 组,淤泥质土 34 组。实验是在中国第一台共振柱仪及 其改进型上完成的,这类仪器的可靠性已得到检验[9]。
groups of test results from 42 cities and districts in 17 provinces in China, the uncertainty of the modular ratio and damping
ratio versus 8 typical shear strains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st of the uncertainty distribution of G/Gmax and λ
目前没有哪类仪器设备能够直接给出从小剪切应 变到大应变整个范围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试验结 果,相比之下,共振柱仪是目前能提供此类结果最可 靠结果的仪器设备:①在试验精度和可重复性上,共 振柱仪比动三轴仪要有明显优势,动三轴试验人为因 素影响十分显著;②共振柱仪直接可以给出动剪切模 量,动三轴的结果则要利用泊松比转换,而非线性条 件下的泊松比目前搞不清楚;③共振柱仪虽然得到的 是有限应变下的结果,但大应变下可以通过双曲线模 型延伸得到。双曲线模型已经得到公认,且就目前水 平来说,双曲线模型中的两个参数与试验数据间已具 有唯一性关系。
本文以中国常规土类为对象,研究其动剪切模量 比和阻尼比随剪应变变化关系变异性的概率特征,一 方面为提高土动力学非线性性能的认识提供参考,另 一方面,也为基于概率和可靠度思想的工程抗震设计 方法的发展提供基础,弥补以往缺欠。
1 分析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中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与剪应变非线
性关系数据来源于中国 17 个省份 42 个城市不同土类
Uncertainty of non-linear dynamic shear modular ratio and damping ratio of soils
SUN Rui1,3,CHEN Hong-juan2,YUAN Xiao-ming1
(1. 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CEA, Harbin 150080, China; 2.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Beijing
因为问题的复杂性,目前土动力学参数还主要局 限于实验测试,参数本身的不确定性研究尚少。兰青 龙等[4]利用太原地区142个土样的动三轴实验结果,给 出了太原地区8种土类的动力性能和重度的平均值。胡 庆兴等[5]通过淮安市全新世沉积粉土和黏性土室内自 振柱实验及粉土动三轴液化实验,给出了该市典型土 的动力参数。陈国兴等[6]通过自振柱实验,给出了南 京及其邻近地区6类新近沉积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 随剪应变变化的平均曲线的拟合曲线、包络线及其参 数的推荐值,并研究了土动力参数的变异性对深软场 地地震动的影响[7]。这些工作,无疑有益于深化土动 力学参数变异性的认识,但均没有给出具有概率意义 的土动力学参数不确定性分析结果,已不能满足目前 工作要求,也明显落后于抗震研究整体发展水平。
G/Gmax and λ for all types of soils.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s of G/Gmax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hear strain, but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s of λ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hear strain. The uncertainty of G/Gmax is obvious at the large strain, while that of λ is obvious at the small strain.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s of λ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G/Gmax,
indicating the uncertainty of the dynamic damping is more remarkable than the dynamic modulus. Key words: soil; dynamic shear modular ratio; dynamic damping ratio; uncertainty
使用的实验数据中,土样的固结压力在 49~294 kPa(代表不同埋深),土样由黏土、砂土、粉土、粉 质黏土、淤泥质土等 5 种常规土类组成,分别来源于 中国 17 个省份,含 42 个城市或地区。
以往的研究表明[10],固结压力对动剪切模量比和 阻尼比与剪应变非线性关系有影响,固结压力增加, 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有一定增大,但比较而言,固 结压力的影响要小于土性。因此,本文关于动剪切模 量比和阻尼比与剪应变非线性关系的变异性应主要反 映的是土性及地区差异这两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考虑以上因素,取共振柱仪测试后由双曲线模型 得到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与剪应变非线性关系为基 本数据,每个土样结果为一个样本,做法应是合理的, 对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非线性特性的不确定分析应能 提供较为可靠的结果。 1.2 分布形态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都很大,而标准差最大值恰出现在土层地震反应计算的敏感区间内;各种土类动剪切模量比及阻尼
比的外包线与其 95%参考值都有较大差别,体现了实验结果显著的离散性;动剪切模量比的变异系数随剪应变而明显 增大,阻尼比的变异系数随剪应变的增大而显著减小;大应变时动剪切模量比不确定性大,而小应变时阻尼比离散显
1229
目前土的静力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方面已有一些 成果发表。李小勇等[2]统计了太原10个建筑场地100 个钻孔资料,对三轴强度指标和直剪强度指标的子样 平均值、子样变异系数和样本容量进行统计,得出了 强度指标变异系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强度指标的概 率分布模型,拟合了指标间的经验关系;倪万魁等[3] 讨论了黄土性参数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并对黄土高 原典型地段黄土物性指标进行了详细统计分析, 结果 表明黄土土性参数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具有明 显的区域性特点。
土体是地震波的传播媒介,其特性对设计地震动 的显著影响已经是公认的事实。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 阻尼比随剪应变的变化是土动力非线性性能中最重要 的两个参数,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地震小区 划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理论上讲,由于土体本身 的土性以及实验仪器、测试方法和分析方法误差等原 因,这两个土动力参数应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而以 往的研究表明[8],这两个参数对地面运动影响显著, 如三类场地 0.1g 地震输入时动剪切模量比 6%误差对 反应谱的影响已经不可忽视,已对工程结构的抗震设 计方法和工程造价产生明显影响。
0引 言
岩土工程的可靠性分析中,土性参数的概率统计 分析是基本内容之一,结果的可信性直接影响到可靠 度指标的求解结果[1]。
岩土材料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复杂的变异性和 参数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可靠度分析的精度在很大程 度上依赖于岩土参数统计的结果。同时,土性指标的
不确定性在概率设计方法中的影响远远超过计算方法 的不确定性影响[2]。因此,岩土参数不确定性的研究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2009B01); 黑 龙 江 省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E200603 ); 国 家 科 技 支 撑 计 划 项 目 (2006BAC13B01) 收稿日期:2009–04–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