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壳实体建模实例,解析
CAXA制造工程师实用教程课件任务34手机外壳实体造型

•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拉伸除料。 按功能键F8以轴测图显示,结果如 图所示。
任务3-4 手机外壳实体造型
5、拉伸增料做出天线凸台 (1)单击菜单【造型】→【特征生成】
→【基准面】,或直接单击工具栏 按钮,在构造基准面对话框中构造 方法选择“等距平面确定基准平 面”,拾取手机壳顶平面作为等距 面,输入距离6,单击“确定”按 钮,构造基准平面。
任务3-4 手机外壳实体造型
2、绘制手机面板曲面 (1)按功能键F7切换当前平面为XZ
平面。
(2)单击菜单【造型】→【曲线生成】 →【样条线】,或直接单击工具栏 按钮,在立即菜单中选择“插值”、 “缺省切矢”、“开曲线”,依次 输入坐标点(-52.5,0,10.5)、 ( -42 , 0 , 13.7 ) 、 ( -31 , 0 , 14.4)、(-19,0, 13.9) 、(1.6 , 0 , 12.8 ) 、 ( 32 , 0 , 12.8 ) 、 ( 41 , 0 , 14.0 ) 、 ( 46.3, 0,13.2) 、 ( 52, 0, 12.2),单击右键结束命令,生成 样条曲线,结果如图所示。
• 按“确定”按钮,完成圆角过渡, 结果如图所示。
任务3-4 手机外壳实体造型
(4)单击菜单【造型】→【特征生成】 →【抽壳】,或直接单击工具栏按 钮,在抽壳对话框中选择“向外抽 壳”、厚度为2、需抽取的面为手 机底面,如图所示。
•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实体抽壳, 结果如图所示。
任务3-4 手机外壳实体造型
任务3-4 手机外壳实体造型
(3)按功能键F8以轴测图方式显示。 (4)单击菜单【造型】→【曲面生成】
UG建模-手机壳三维图分解

1-3 创建手机后壳的侧面外形草图
新建工作图层2,绘制草图如下。直线一端点与坐标点重 合,另一端点与圆弧相切。
1-4 创建手机后壳底面曲面
用“拉伸”命令,拉伸上页草图,双向各拉伸80mm.
1-5 创建手机面壳外形草图
新建工作图层3,选择YC-ZC为作图平面。绘制草图如下。几段 等半径圆弧相互相切过渡,其中第二段圆弧端点在基准面上。
R290
1-5 绘制外形扫描曲面的剖面线草图
新建工作图层设为第7层,选择XC-ZC为作图平面。绘制草图如 下。圆弧的中心在基准轴YC上。
注意轴的方向
此尺寸为28
草图 视图
1-6 创建手机面壳扫描曲面
将第3层设为工作图层,100层和7层可选。
* 创建曲面 单击
选择橙色曲线,按两次确定,再选蓝色曲线,一直按确定到出现曲面为止。
UG产品设计之三
手机壳三维图
1-1 创建手机外形草图
新建文件 Mobile
在图层100新建 三个基准面和
基准轴
设工作层为1,按右图 所示画手机外形草图 (设XC-YC为作图面)
小技巧:画草图时请尽量画出与要求 的尺寸接近,避免修改尺寸时图形变 形太大
1-2 创建手机外形实体
单击 选刚画的草图拉伸 50mm高实体,并 添加两处 R150.(蓝色所示)
1-7 修剪实体
将第1层设为工作图层,2层可选,其他层隐藏。
运用此命令修剪实体
确定修剪方向后点确定。 方向如下图
按此图标,选 择扫描曲面
按此图标,选择拉 伸实体
1-7 修剪实体
将第1层设为工作图层,3层可选,其他层隐藏。
运用此命令修剪实体
运用上页相同做法完成面 壳曲面的修剪
基于Moldflow的手机外壳注塑成型分析

基于 Moldflow的手机外壳注塑成型分析摘要:现阶段随着经济的提升,我国的信息技术也在逐渐趋于完善,而信息技术也不再是传统的固定模式,而是以手机为载体跟随人们的行动随处移动,增加了信息技术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升的愿望。
而在手机的制造中,手机外壳的制造是硬性条件,现阶段人们的对于手机外壳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因此,对于手机外壳的铸造应具有严格的施工流程和高标准的工艺。
现今手机外壳的CAD三维造型采用的是Pro/E技术,并利用Moldflow软件对注塑成型的过程进行模拟,并对其中MPI模块的测试进行数据分析,运用其中反映出的准确信息对整个铸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缺陷进行直观性预测,优化了手机外壳注塑成型的质量。
本文从塑件CAD模型入手,对浇口位置。
注塑成型以及调整工艺参数后进行分析,旨在为日后相关人员对基于Moldflow的手机外壳注塑成型的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Moldflow软件;手机外壳;注塑成型;注塑工艺一、塑件CAD模型手机壳的CDA模型技术需要运用一种以Pro软件为平台的模拟技术,在生成STL文件的同时将其导入到Moldflow软件中进行模拟,并对应其中产生的参数进行分析。
下图中是经过市场调查和分析最终选择的具有常见手机外壳特点的的手机外壳形状和尺寸,能够全面的对Moldflow软件在手机外壳注塑成型分析的应用进行直观反映。
二、浇口位置分析在进行Moldflow软件在手机外壳注塑成型分析之后,相关人员需要对其中的浇口位置进行有效的分析,根据模型模拟中的几何形状以及分析中得到的数据和工艺参数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浇口的最佳位置,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软件进行分析,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记录,从而避免浇口位置设置不当引起的制作缺陷,增加手机外壳生产质量。
下图有效地反映了最佳浇口的位置以及不同浇注口位置的注塑模拟结构对比,直接地反映了最佳浇口位置以及任意浇口位置填充时间和填充完成时的温度分布,蓝色区域为最佳浇注口位置。
手机外壳模具设计建模及数控加工实验指导书

手机外壳模具设计建模及数控加工实验指导书手机外壳模具设计建模及数控加工实验指导书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目录机械制造方向综合实验手机外壳模具建模与加工实验指导书一、实验性质、目的本实验属机械制造方向综合实验,实验内容主要涉及到《机械制造工程学》、《机械CAD/CAM技术应用》、《数字控制技术》和《数控编程技术》相关课程的。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消化、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了解普通的、先进的机械制造工艺装备和现代机械加工手段,掌握以Pro/E为代表的三维CAD系统的特征建模理论方法以及数控编程方法和CAD/CAM一体化数控加工技术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和意义该实验由“手机外壳模具设计、手机外壳模具数控加工”两个实验构成。
1.手机外壳模具设计该实验通过对手机外壳模具设计建模方法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可以了解CAD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特征建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运用典型CAD系统-ProEWildFire完成产品及其模具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手机外壳模具数控加工该实验通过对手机外壳模具数控编程和加工的学习实践可以使学生熟悉CAM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建模与数控编程能力,学生通过它可以了解CAD/CAM技术在机械设计与加工中的应用,熟悉产品从设计建模到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
实验一手机外壳模具设计一、实验内容1、手机外壳设计建模用ProEWildFire完成手机外壳设计建模。
手机外壳的基本结构如下图1所示。
图1 手机外壳2、手机外壳模具设计建模基于所设计建立的手机外壳模型,用ProEWildFire完成手机外壳模具的设计建模二、实验要求该实验是针对机制方向的本科生。
要求学生对特征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CAD 知识和理论有充分了解,掌握分型面等模具设计的相关概念,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ProEWildFire完成手机外壳及其模具的设计和建模。
逆向工程设计手机后盖的三维实体建模实验及分析报告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班小米手机2后盖的三维实体建模实验及分析报告一、测量出手机后盖的数据。
手机后盖主要数据信息:长126mm 、宽64mm 、厚8mm 。
二、打开UG7.01.新建文件2.创建长方体点击长方体命令,分别输入长宽高数据,长为126mm,宽为64,高度为8mm,创建长方体。
如图所示3.边倒圆给长方体四个边边倒圆,半径为8mm,如图所示。
4.抽壳单击抽壳命令,输入厚度1mm,然后选择正面为抽壳面,如图所示。
5.进入草图单击草图命令,选择背面为基准面进如草图,如图所示。
6.画定位尺寸线用偏置曲线命令画出定位尺寸线,如图所示。
7.画出外放、摄像头、闪光灯等部件根据定位尺寸线,分别画出外放、摄像头、闪光灯等部件,然后删除定位尺寸线,如图所示。
8.完成草图,拉伸部件单击完成草图,然后单击拉伸命令,分别拉伸出外放、摄像头、闪光灯等部件,然后隐藏草图画的线。
9.耳机孔单击打孔命令,选择简单孔,输入数据直径为4mm,深度10mm。
选择正上面为基准面,进入草图。
进入草图后,输入孔的位置,x为20mm,y为-1mm,z为0mm。
完成草图,单击确定,耳机孔完成。
10关机键和音量键选择侧面为基准平面,进入草图。
偏置曲线,画出定位尺寸线。
单击快速修建,修建多余线段。
完成草图,单击拉伸命令,布尔运算选择求和,距离为1mm。
11边倒圆单击边倒圆命令,将手机四周做边倒圆。
12 MI字标志进入草图,根据数据画出MI字标志,然后完成草图,拉伸求差,距离为0.3mm。
三、完成手机后壳四、上色五、总结转眼间快速成型技术一学期的课程就要结束了,通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使我对快速成型技术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
快速成形技术又称快速原型制造(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简称RPM)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基于材料堆积法的一种高新制造技术,被认为是近20年来制造领域的一个重大成果。
应用MasterCAM在手机壳模具建模和加工

应用MasterCAM在手机壳模具建模和加工著者:不详出处:不详MasterCAM是当今广泛使用的CAD/CAM软件。
合理地利用CAD/CAM软件可以大幅提高机械设计和加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本文以手机壳模具的建模和加工过程为例,就如何灵活运用MasterCAM进行机械设计和加工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模具制件的设计运用MasterCAM中的Rectangle矩形命令、Arc命令绘制出Top面轮廓线,并用Fillet命令做圆角处理,绘制出Top面。
通过实体Solids/Extrude命令拉伸12mm得到实体轮廓。
在Front视图中,运用Spline曲线、Arc圆弧曲线等命令绘制出手机上表面曲线。
同样,运用Extrude命令进行实体拉伸,在Extrude Chain窗口中选中Cut Body选项,使其对前面在Top面中绘制的实体进行实体剪切,即挤压实体中的布尔运算,从而得到手机上表面曲面。
选Solids→Fillet对所做的实体倒圆角,完成模具制件的设计。
在绘图过程中,应用Level图层功能对设计有很大帮助。
可以将不同的曲线、实体单独放在各自的图层里,并对其命名加以区分。
根据需要屏蔽无关图层,使视图简化、清晰,方便修改,减少操作失误。
二、模具实体的设计1. 机体的设计设置构图平面、视图平面均为Top平面,把(0,0)点定位在手机左下角,按照制件设计完成实体制作。
手机按键与机体并不是同一整体,在机体制造中,按键部分应该为孔,所以在模具上表现为凸出。
2. 按键的设计在Level打开一个新的图层,设置构图平面、视图平面均为Top平面,设置工件深度Z为12,选Create→Next Menu→Ellipse绘制两个交*的椭圆,选Modify→Trim修剪两个椭圆,得到按键的平面轮廓线。
因为左右两边的按键对称,选Xform→Mirror命令来镜像前面所绘制的按键,再在中间位置绘制一个椭圆形按键。
选Translate命令,选中前面绘制的三个按键图形并确定,出现Translate Direction命令对话框,选择两点间式,在平移对话框中设定Operation选项为Copy,Number Of Steps为3确定,通过输入坐标定位,得到12个手机基本按键。
手机外壳CAD建模级CAE成型分析

目录摘要 (2)引言 (2)1实验目的 (2)2 实验平台简介 (2)3 实物零件简介及设计要求 (3)4 CAD组件设计 (3)5 成型过程CAE分析及讨论 (4)5.1 CAE前处理 (4)5.2 CAE计算 (6)5.3 CAE后处理 (6)6 总结 (14)参考文献 (14)中文摘要对手机外壳模型进行CAD建模,然后通过对模型部件的CAE分析来推测成型过程可能产生的缺陷和问题,再对可能产生的缺陷进行分析,提出成型修改方案,对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进行改进。
关键词:pro/E moldflow 手机外壳气孔熔接痕滞流引言本次实验目的主要是对手机外壳模型成型过程进行分析,推测出可能出现的缺陷和问题,并对缺陷和问题进行解决,下面我们就开始本次实验报告之旅...........1 实验目的本实验是自选或自行设计一塑件,对其进行CAD三维建模,然后进行成形分析。
其中CAD主要包括实体特征的建立、曲面特征的创建、零件设计变更、零件装配的基本操作和工程图的制作;CAE部分主要包括MOLDFLOW应用初步,可对塑件进行充填、保压、冷却、分子取向、翘曲、浇口位置等分析,预测选定件可能出现的缺陷,并分析起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以实验来验证所提出解决办法的可行性。
2 实验平台简介CAD平台Pro/Engineer操作软件是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TC)旗下的CAD/CAM/CAE一体化的三维软件。
Pro/Engineer软件以参数化著称,是参数化技术的最早应用者,在目前的三维造型软件领域中占有着重要地位,Pro/Engineer作为当今世界机械CAD/CAE/CAM领域的新标准而得到业界的认可和推广。
是现今主流的CAD/CAM/CAE软件之一,特别是在国内产品设计领域占据重要位置。
Pro/E第一个提出了参数化设计的概念,并且采用了单一数据库来解决特征的相关性问题。
另外,它采用模块化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而不必安装所有模块。
手机壳模具设计报告

Inventor 手机模具设计专业:产品设计姓名:学号:成绩:1.实验名称手机外壳设计及注塑模具分析2.实验目的在学习塑料产品的加工工艺以及各部分结构设计后,将其应用在身边事物之上,对产品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并运用Inventor软件对设计进行分析验证,为今后设计具体产品奠定制造方面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同时锻炼组员的团队协作性和解决问题能力。
3.实验过程3.1选择实际产品并对其进行问题分析3.1.1选择并分析产品此次实践选择对生活中常见的塑料产品——手机外壳进行改良设计,通过讨论,小组选择对华为G330进行分析改良(如图1)。
图1 产品外观首先,小组成员对手机外壳的各部分进行了仔细观察,将产品结构分为以下几大部分:手机前盖整体、手机后盖整体、侧边结构孔、平面结构孔、凹凸边、定位凹槽(如图2)。
(a)手机后盖(b) 手机前盖(c) 耳机孔和摄像头孔(d) 电源孔图2 各部分结构图根据前期对塑料加工工艺的学习,将对这款手机的外壳进行以下方面的改良设计:①手机外壳材料选用ABS塑料,流动性好,表面着色、电镀等加工性能好,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②根据材料的特性和制造工艺,手机外壳平均厚度取用ABS的较佳厚度1mm;③原本产品采用侧边开孔,生产时需要在模具中增加抽芯机构来完成制造,抽芯机构增加了模具的复杂度,也影响了开模的速率,另外,在侧边开孔要考虑更好的材料强度和结构问题,提高了成本;④简化凹凸边结构,原本产品凹凸边结构过于复杂,虽具有较好的美观性但使用材料多,在功能接近的情况下加工较繁复。
3.1.2讨论确定方案解决途径材料问题和壳体壁厚已在上一步中确定。
①侧边开孔问题采用开半孔结构方法,省去模具中的抽芯机构,简化开模过程,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同时也更便于增加结构强度(如图3)。
图3 孔结构②凹凸边复杂问题采用简化整体结构方法,使用简单几何线条状凹凸边,满足同样强度要求的情况下节省材料耗用,方便生产制造,此外,在后盖圆弧过渡到平面部分添加了结构凹凸边,增加壳体结构强度(如图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61层设为不可见,使草绘曲线不可见
-创建拔模特征
插入->细节特征->拔模:拔模 角度:2拔模面固定平面拔模方向
-创建边倒圆,圆角半径为0.5
-保存并关闭
手机壳
知识点: -草绘 -层的设置 -特征的布尔计算
-创建拉伸特征,默认工作层为实体层1
定义拉伸高度15,获得拉伸实体
-设置工作层为21层,创建拉伸片体曲线; -以手机侧面为草绘平面,绘制图中截面;
格式->图层设置
-设置工作层为61层,创建拉伸片体特征,拉 伸深度为100
线框状态
着色状态
-用拉伸片体修剪拉伸实体
工具:修剪体
线框状态
着色状态
-将21层和61层设为不可见,使曲线 和曲面不可见.
将勾去掉,即 使图层不可见
了
-抽壳,壳体厚度为2
移除面
工具:抽壳
-创建拉伸截面
-将工作层定义到61层,绘制椭圆
椭圆:插入->草图曲线->椭圆
椭圆中心点位置
-将椭圆阵列
插入->草图曲线->阵列曲线
-以前面绘制的曲线创建拉伸特征,拉伸距离 20,并进行求差布尔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