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外壳造型设计

合集下载

个性化zhuan

个性化zhuan

提 升 公 司 竞 争 力 及 收 益
22
Moldflow
2、MOLDFLOW辅助分析功能大盘点
功能1: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
根据塑件的形 状结构,分析 出最佳的交口 位置。 左视图
俯视图
23
2、MOLDFLOW辅助分析功能大盘点
功能2: 填充过程动态模拟
缺省方向
俯视方向
通过填充、保压、冷却、开模等模拟来推算制品成型周期 可以看出是否出现缺胶或者短射现象。
基于CAD /CAE技术的手机外壳模具设计
本文介绍了CAD\CAE的基本概念,CAD\CAE的发展历程, 塑料注射模CAD\CAE的发展概况,并以某品牌手机模型 为例, 分析了其外壳结构特征, 利用Pro /E 软件设计了手 机外壳及其注塑模具, 选用M o ld flow软件对模具设计进 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 使用CAD /CAE技术可以大大缩 短制品的开发周期, 降低设计成本, 优化注塑模具设计,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对CAD\CAE技术的发展趋势 做了展望。
PRO/FEM~POST (有限元分析)、 PRO/MECHANICA CUSTOMLOADS (自定义载荷输入)、 PRO/MECHANICA EQUATIONS (第三方仿真程序连接)、 PRO/MECHANICA MOTION (指定环境下的装配体运动分析)、 PRO/MECHANICA THERMAL (热分析)、 PRO/MECHANICA TIRE MODEL (车轮动力仿真)、 PRO/MECHANICA VIBRATION (震动分析)、 PRO/MESH (有限元网格划分)。
功能模拟方面:使工程人员评估设计的功能表现、缩短推出市场时间并减少 开发费用 Pro/E对挖掘机臂进行运动分析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流程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Pro/E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流程||2010年01月18日|[字体:]|关键词:在手机外壳的注射模具设计中,经过认真调研和方案论证,确定了具体设计方案,在产品造型上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深入钻研每个重要环节,对产品的可行性和工艺进行了详细分析。

采用Pro/E+EMX建立模型并进行模型的受力分析,模拟模型在现实情况下的使用情况,并得出模型检验结果,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出色的完成了整个注塑模设计的全过程,具备了设计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一.调研报告1.手机壳的造型结构发展状况移动电话的普及速度大大超越了专家的预测与想象。

它已从最初的模拟系统发展到目前的数字系统。

在此期间,移动电话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体积越来越小,造型越来越美观,充分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结合。

除了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外,移动电话还要考虑美观和舒适,在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使用对象、使用场合、功能要求、人机工效学等因素。

2.材料确定PC/ABS合金在汽车、机械、家电、计算机、通讯器材、办公设备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如移动电话的机壳、手提式电脑的外壳、以及汽车仪表盘〔板)等。

资料显示:PC/ABS已广泛应用于制造手机外壳。

3.薄壳制品与模具设计薄壳制品成型时模具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成型薄壳制品时需要特别设计的薄壳件专用模具。

与常规制品的标准化模具相比,薄壳制品模具从模具结构、浇注系统、冷却系统、排气系统、脱模系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成本也增加了30%---40%4.塑件选择据调查,东亚尤其是中国的用户对于翻盖手机却相当青睐,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全部手机中,翻盖手机的数量超过了一半。

国产手机厂商了解本土消费者的心理,摒弃欧美崇尚的直板机而主推折叠机,开发出符合东方人审美趣味的机型,款式漂亮,内容丰富,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针对以上情况,选用翻盖式手机壳注塑模设计。

二、产品工艺分析1.产品造型设计塑件的选择:女性翻盖手机本人负责的部分是翻盖部分,翻盖部分的特点是上盖采用复杂曲面设计,上下盖的分型面都比较复杂,而且下盖需要侧向抽芯。

成教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成教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物流专业:1. 浙江省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模式及对策2. 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物流模式研究3. 运输成本分析与运输合理化4. 工业企业物流管理的问题与对策5. 物流企业营销体系的构建6. 物流企业市场推广与客户服务方案的设计7.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计算机专业:1. 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2. 电子商务时代客户信息管理3. 超市信息化建设之我见4.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的探讨5. 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户关系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6. 浅谈小区信息化建设7. 谈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新技术会计专业:1、现金流量表在我国的应用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3、浅析寸货计价方法的适用性4、关于商誉问题的中外会计比较5、比例合并法在合并报表中的运用6、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研究7、论财务目标8、论财务分析的主体9、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研究10、关于企业尝债能力分析问题的讨论国际贸易专业:1. 浙江民营企业品牌战略讨论2. 从SAMSUNG看浙江家族企业的经营3.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跨国之路的思考4. 反倾销对浙江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影响5. 论浙江义乌小商品出口现存问题及对策6. 嵊州领带产业集群出口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7. 绿色壁垒的利与弊及我国发展绿色贸易问题分析8. 品牌个性——如何进一步提高杭州城市品牌竞争力工商企业管理专业1、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现及发展战略研究2、知识型企业的管理特点探讨3、知识型企业家必备的素质4、企业分配与激励机制的研究5、市场调查预测方法及其实际应用研究6、中外连锁超市比较研究7、企业公关传播探索8、谈判技巧的运用与破解9、如何把握广告的切入点10、提高我国超市经营水平若干对策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1、饭店客房管理探讨2、饭店餐饮管理探析3、旅游景区管理研究4、旅行社新产品开发研究5、面向目的地的营销研究6、导游员与提高顾客满意度7、城市旅游形象营建研究8、饭店营销创新研究9、杭州会展旅游发展研究10、饭店内部管理问题探索小学教育专业1.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2.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研究。

塑料模具毕业设计: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

塑料模具毕业设计: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内容提要】:主要阐述手机壳的注塑模设计,提供了使用PRO/E软件进行整个注塑模设计的流程,以及塑件的CAE分析。

【关键词】:手机壳、塑料、注塑模、PRO/E模具设计【教师点评】:该同学在手机外壳的注射模具设计中,经过认真调研和方案论证,确定了具体设计方案,在产品造型上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深入钻研每个重要环节,对产品的可行性和工艺进行了详细分析。

采用Pro/E+EMX建立模型并进行模型的受力分析,模拟模型在现实情况下的使用情况,并得出模型检验结果,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出色的完成了整个注塑模设计的全过程,具备了设计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一.调研报告1.手机壳的造型结构发展状况移动电话的普及速度大大超越了专家的预测与想象。

它已从最初的模拟系统发展到目前的数字系统。

在此期间,移动电话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体积越来越小,造型越来越美观,充分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结合。

除了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外,移动电话还要考虑美观和舒适,在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使用对象、使用场合、功能要求、人机工效学等因素。

2.材料确定PC/ABS合金在汽车、机械、家电、计算机、通讯器材、办公设备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如移动电话的机壳、手提式电脑的外壳、以及汽车仪表盘〔板)等。

资料显示:PC/ABS 已广泛应用于制造手机外壳。

3.薄壳制品与模具设计薄壳制品成型时模具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成型薄壳制品时需要特别设计的薄壳件专用模具。

与常规制品的标准化模具相比,薄壳制品模具从模具结构、浇注系统、冷却系统、排气系统、脱模系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成本也增加了30%---40%4.塑件选择据调查,东亚尤其是中国的用户对于翻盖手机却相当青睐,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全部手机中,翻盖手机的数量超过了一半。

国产手机厂商了解本土消费者的心理,摒弃欧美崇尚的直板机而主推折叠机,开发出符合东方人审美趣味的机型,款式漂亮,内容丰富,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针对以上情况,选用翻盖式手机壳注塑模设计。

浅析手机外型创新设计发展

浅析手机外型创新设计发展

应用科掌Ⅵ渊器一l i l浅析手机外型创新设计发展苏晓梅李纶李楠(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摘要]从实例出发,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分析手机外型设计的发展历程,重点研究手机外型的造型创新,为手机外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手机外型设计创新中图分类号:TH l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510064--01随着手机行业在中国的兴起,作为手机行业研发争夺最激烈的外观设计环节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参与高附加价值竞争的主要瓶颈。

由于技术已经不再是手机设计的堡垒。

价格的不断下调,手机现在已不再是奢侈品,当各个品牌的手机功能相差无几时,手机的外观设计与时尚品位就成为左右人们购买行为的第一要素;我们在这里研究的是手机的外型,从它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壁垒的特殊地位在渐渐降低,消费者也更青睐于价值领域里的创新,对于手机来说,价值创新具有很大的空间,而本文所要讨论的就是手机在价值领域里的创新发展。

一、手机外量的形式时下的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台移动通信工具,更多的是一种潮流的特征、时尚的标志。

在手机功能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一款手机拥有漂亮的外型设计几乎成了消费者购买它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喜欢求新求快,追赶潮流的亚洲消费者尤其如此。

不过手机发展经历了多少个春秋,功能上也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唯独在外型设计上始终述不开那么几种模式:直板,折叠(包括早年的下滑盖,翻盖以及旋影设计),滑盖,横板以及旋转.=、手机外形的分类我们根据手机的使用方式,我们可以将手机外形大致分为五大点:(一)经典直板式直板式手机可谓是历史悠久。

手机刚被发明的时候,以移动的电话命名,其功能决定了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接收部分于操作按键。

显而易见,外形受到了遥控器、手提电话等产品的影响,于是第一部手机就是以直板式外形出现的。

摩托罗拉3200是直板式手机的祖先,也是最早被使用的手机.在众多手机外形中,直板手机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更是在初期就有一统手机天下的气概;即使是在时下手机款式多样化的情形下,仍是市场的主角;这与直板手机外观简洁。

手机外观(ID)设计要点概述

手机外观(ID)设计要点概述

手机外观(ID)设计要点概述手机设计【概述】:本文针对手机外观设计建立了一定的设计执行规范,对于维持手机外观模型的强壮性及方便后续处理非常有参考价值。

这些都是基本的!仅供参考01 使用Pro Engineer软件“Top & Down 建构Id.prt再拆件àDesign”设计避免ID因客户外观要求或机构空间问题修改,导致机构必须重新建构!02 ID重要外观Curve,例如:按键孔,LCD窗口孔,LED位置孔,Audio孔等Curve能独立绘制于某一Datum上,避免机构结构设计时产生参考曲面错误及方便设计取用,保持画面清楚!03 ID重要分件Surface应保留于分件Part上,例如:前后盖PL 分模面Surface,后盖与电池盖分件Surface04 ID分件组立图,必须使用单一坐标系统组立(一个圆点),而且组立图与各Part坐标系统名称必须一致!05 ID重要外观于机构设计初应该完成(设计中可与机构及电子讨论作法)例如:电池组装方式,Mic孔位置,吊带孔大小位置,Keypad 按键高度,天线长度大小,Lens作法及处理方式等等!06 使用Pro/E standard “startpart.prt”及”startassy.asm”作图(内含Datum,Coordsys,Layer,投影视图)07 各Part文件名称命名要规范08 共享Data,单一数据库(1) 建立零件Component Library(2) 保持Server资料为最新版本(3) 个人计算机设定相同path对应数据库(4) 使用权限划分09 每个人员Pro/E 使用相同Config.pro,相同工作环境10 掀盖式(Flip)手机及贝壳机等有Hinge转轴旋转,于Part组立时应组立成可旋转检查外观及机构ID手机造型设计注意点结构设计考量项次机构建议 ID建议01 LCD Lens与Front Housing:Lens边缘Gap单边为0.1mmèLens贴合面裕留0.1~0.15mm背胶厚度è避免Lens贴合面为不规则曲面èLens有小孔,直径不小于0.8mmèLens平均厚度为1.2~1.5mmèLens表面避免急遽的高低落差产生èLens可视区避免直接目视到手机内部组件è02 Keypad与Front Housing:建议按键高度:按键行程+0.2mm(不含按键造形)èRubber按键gap:单边0.2~0.25mmè塑料按键gap:单边0.15mmè按键重心不要偏离PCB接触Dome太远è塑料按键需有拔模角度3度èKeypadè ”5”按键是否需加盲人触控点Front Housing是否需加盲人触控点è03 Antenna:天线直径大小:内模直径5.4mm+内模肉厚0.8mmx2+外模肉厚1.0mmx2=9.0mm(约略值)è天线长度(外露):16~18mmè外观考量拔模角度及分模线PLè天线角度:与RF人员沟通è04 手机吊饰孔:强度考量:承载15公斤è穿线难易度è模具结构及拔模考量è05 Rear Housing & Front Housing:后盖天线处外观一定要有拔模角度èPL面外观避免过于锐利è要考量美工缝设计外观èHousing平均肉厚1.5mm è06 Rear Housing & Battery CoverBatteryè Cover外观可设计略小于Rear Housing外观0.1~0.2mm,避免组装公差造成Battery Cover凸出外观07 Housing & Data Port Cable注意避免因外观造形造成无法连接插拔现象手机喇叭结构设计方法教程分类:结构设计【概述】:本文详细介绍在手机中喇叭结构的设计方法。

数控毕业设计题目

数控毕业设计题目

数控毕业设计题目篇一:数控专业毕业设计课题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课题1、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编制(要求见附页)2、手机外壳造型设计(要求见附页)3、数控车床零件加工(要求见附页)4、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加工(要求见附页)5、CA6140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要求见附页)6、CAD/CAM软件应用课程设计(要求见附页)7、车削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一、设计条件:1、零件图如图所示:2、技术要求如下:(1)、以中批量生产条件编程。

(2)、不准用砂布及锉刀等修饰表面。

(3)、未注倒角1×45o,锐角倒钝0.2×45°。

(4)、未注公差尺寸按 GB1804-M。

(5)、端面允许打中心孔。

(6)、毛坯尺寸:(φ55×150)。

(7)、材料:45#,调质处理HRC 26~36二.设计具体要求:1.编制工艺过程卡;2.计算编程尺寸;3.画出加工路线图;4.画出刀具调整图;5.列出数控刀具表;6.编制加工工序卡;7.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8、铣削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一、设计条件:如下零件图,毛坯外形尺寸为160mm×120 mm×40 mm,材料45#钢;完成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和工序设计。

二.设计具体要求:1、根据零件图选择加工设备(机床)和夹具;2、进行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制定工艺方案;3、加工工序划分安排,各工序装夹、定位和加工路线,制定工序卡;4、合理选择刀具,制定刀具表、工艺参数表;5、编写各工序加工程序(有条件可加工出零件);6、论文设计参照论文标准格式,字数不少于30000字。

9、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综合设计一、设计条件:1、零件图如图所示:2、技术要求如下:(1)小批量生产条件编程;(2)不准用砂布及锉刀等修饰表面;(3)未注公差尺寸按GB1804-M;(4)热处理:调质处理,HRC25~35;(5)毛坯尺寸:?60x150;(6)未注粗糙度部分表面光洁度为Ra6.3二.设计要求:零件图 1张数控加工进给路线图 1张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1套数控加工刀具卡片 1张设计说明书 1份三、设计内容及步骤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2、编程尺寸的确定3、毛坯选择4、工艺过程设计5、选择机床、工艺装备等6、确定切削用量7、填写工艺文件8、编制加工程序单9、编写设计说明书篇二:数控毕业设计题目09级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课题课题一:车削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编制指导老师:胡安渠一、设计条件:1、零件图如图所示:2、技术要求如下:(1)、以中批量生产条件编程。

毕业设计论文-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

****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学院(系):****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囗,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囗。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年月日导师签名:年月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设计(论文)题目: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设计(论文)主要内容:1. 调研收集分析有关资料,对手机上部外壳进行造型设计;2. 进行手机上部外壳注塑模结构设计并对工作零件进行工艺计算和设计分析,绘制注塑模装配图和零件图;3.进行手机上部外壳凸模或凹模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进行自动加工编程设计与加工模拟。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查阅不少于15篇的相关资料,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2篇,完成开题报告;2.完成不少于5000汉字的与选题相关的英文文献翻译;3.完成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字数不少于12000汉字);4.完成手机上部外壳造型图,绘制注塑模装配图及其主要的零件图(要求计算机绘图,图纸量折合不少于5张1-2#图纸,手工绘制1张3#图纸)。

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院长签名(章)****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注:1.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设计开始后三周内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手机外壳造型设计系别机电工程系专业数控技术班级05数控七班姓名陈斌斌学号**********指导教师李广坤起讫时间:2007 年10 月15 日~ 2007 年 11月20日(共5周)目录绪论 (1)手机的造型 (2)一. 手机造型步骤: (2)二.手机的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手机的材料: (5)四.手机造型图: (5)手机外壳模具设计 (5)一.建立一个新的模具文件 (5)二.模具型腔 (6)三.建立工件 (6)四.收缩率设置 (7)五.分型面的创建 (7)1.第一个分型面的创建(靠破孔填补) (7)2.第二个分型面的创建 (7)3.将构建好的平面与前面的分型面进行合并,组成一张曲面。

(8)六.拆分型腔、型芯体积块 (8)七.生成模具型腔、型芯 (8)八.生成浇注件 (8)九.定义开模 (8)1.将参考件、工件及分型面在绘图主窗口中隐藏起来 (8)2.定义开模步骤 (8)十.保存文件 (9)十一、模具爆炸图 (9)手机外壳NC加工 (9)一.NC加工操作方法 (9)1.设定操作环境 (9)2.设定加工方法 (10)3. 设定加工参数 (10)4.设置退刀高度 (10)5.选择加工区域 (10)6.生成刀具路径 (11)7.显示刀具轨迹 (11)8.生成后置处理、NC文件 (11)二.手机外壳NC加工代码 (11)三.凹模的加工图: (14)四、凸模加工图 (15)小结 (16)参考文献: (17)【摘要】通过对手机及其注塑工艺的正确分析,参考了许多参考资料,以Pro/ENGINEER Wildfire的Pro/Mold及Pro/Assembly模块进行模具设计的基本思维方式和过程,包括模具设计基本概念、模具设计流程、分型面的设计(破孔填充分型面),浇注系统的设计,成型零部件设计,顶出脱模机构的设计,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设计,排气结构的设计,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模具零部件材料的设计,导向机构得设计等。

最终设计出能顺利脱模的模具和模具零件。

分析和总结了使用CAD和PRO/E两种软件制图的体会。

【关键词】手机外壳分型面浇注系统型芯、型腔体积块浇注件绪论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塑料模具是指用于成型塑料制作的模具,而我们这次设计就是手机外壳模具的设计。

手机模具属于工业类产品模具结构特点、分型面的构造方法、靠破孔的修补以及在Pro/ENGINEER Wildfire 环境下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及相关基础知识。

而Pro/ENGINEER Wildfire属于模具CAD/CAM类设计软件。

引入模具CAD技术后,模具设计可借助计算机完成传统手工设计中各个环节的设计工作,并自动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模具CAM最初应用于模具型腔等复杂形状自动加工的计算机辅助编制,后又逐步扩展为工艺准备和生产准备过程中的许多功能,例如计算机辅助模具制造工艺过程的设计、计算机辅助模具生产管理等各方面的应用。

开发模具CAM最原始的依据是模具的几何信息-----图形。

最初的模具CAD/CAM技术,尽管使用计算机代替了大量的繁重手工劳动,取得很大成绩,但是从整个模具生产过程看,却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

因为模具CAD仍然是从接受模具设计任务书开始,以绘制模具图完成整个过程;而模具CAD从接受图样开始,以完成模具制造告终。

整个模具生产与传统模具生产类似,设计与制造环节间有着严格的分界,二个环节间传递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只靠图样。

模具CAD/CAM技术的主要特点是设计与制造过程的紧密联系----设计制造一体化,其实质是设计和制造的综合计算机化。

在模具CAD/CAM系统中,产品的几何模型(有些综合系统还要求附加工艺和组织管理方面信息)是关于产品的最基本核心数据,并作为设计、计算、分析中最原始的依据。

通过模具CAD/CAM系统的计算、分析和设计而得到的大量信息,可运用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将其存储并直接传送到生产制造环节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

此课题手机外壳模具设计主要是运用模具CAD/CAM软件之Pro/ENGINEER 模具设计来完成的。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用户对产品的质量、成本、上市时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CAD/CAM技术是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实施先进制造和 CIMS的关键和核心技术。

企业应看清应用 CAD/CAM技术带来的进步性,并以自身为基础,借鉴同行各企业应用推广的经验,灵活应用CAD/CAM技术,加快企业的设计制造一体化发展。

手机的造型一 . 手机造型步骤:1.打开Pro/Engineer 系统,新建一个名为“shouji ”的零件设计环境。

左键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工具”命令,单击“放置”——“定义”,系统弹出“草绘”对话框,选取“ FRONT ”基准面为绘图平面,使用系统默认的参照面,进入草图绘制环境,绘制如图(1),勾选“√”,选择单侧拉伸图标,输入深度值“5”, 勾选“√”,生成零件如图(2)。

2.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条中的“圆角”命令,选取上表面棱线,设置圆角半径为“R2” ,勾选“√”生零件如图(3)。

3.对刚生成的实体进行抽壳,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条中的“抽壳”命令,系统打开“壳特征”工具条,选择底面为抽壳面,壳厚度为 1.5,勾选“√”,生成零件如图(4)。

4.进行手机屏幕与听筒的创建。

单击“拉伸工具”命令,单击“放置”—“定义”,系统弹出“草绘”对话框,在“草绘”对话框中选取F5平面即零件的上表面为绘图平面,选取“RIGHT ”为参照平面,方向为右,如图(5)。

单击草绘进入草绘界面,另再选取F5曲面的上圆弧作为参照,绘制屏幕与听筒,如图(6)。

绘制完之后勾选“√”,拉伸深度为“3”,选择去除材料,单击中键, 生成零件如图(7)。

5.绘手机外屏。

单击“拉伸”工具命令,单击“放置”——“定义”,系统弹出图(1) 图(2)图(3)图(9) “草绘”对话框,草绘平面选择“使用先前的”,单击“草绘”,绘制一矩形使其各边均比原来长3,勾选“√”,选择单侧拉伸,深度为“0.5”,选择去除材料,单击中键, 生成零件如图(8)。

6.进行手机导航键、左右软件、开关机键及接听键的设计。

单击“拉伸”命令,单击“放置”—“定义”,系统弹出“草绘”对话框,草绘平面选择“使用先前的”,单击“草绘”。

选择内屏作为参照。

绘制如图(9),勾选“√”,选择单侧拉伸,深度为“3”,选择去除材料,单击中键, 生成零件如图(10)。

图(4) 图(5)图(6) 图(7) 图(8) 图(10)7.手机数字键的设计。

单击“拉伸”命令,单击“放置”—“定义”,系统弹出“草绘”对话框,草绘平面选择“使用先前的”,单击“草绘”。

选择内屏及上步所画软件的下边线作为参照,绘制如图(11)所示图形,勾选“√”,选择单侧拉伸,深度为“3”,选择去除材料,单击中键, 生成零件如图(12)。

8.继续进行按手机按键设计。

在“编辑”——“特征操作”,弹出“菜单管理器”对话框,选择“复制”——“ 移动” ——“完成”,在左侧模型树中选择“拉伸6”——“完成”——“平移”——选择TOP 平面——“反向”——“正向”, 输偏距距离9,勾选“√”,“完成移动”——“完成”——“确定”——“完成”生成如图(13)。

9.选择左侧模型树中的“COPIED_GROUP ”,单击工具条中的阵列图标,选择“尺寸”阵列方式,在“方向1”中选择上一步的偏距距离,在下面输入阵列数3,如图(14),勾选“√”,生成如图(15)。

10.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条中的“圆角”命令,选取外屏、左右软件、开关机键及接听键各角,设置圆角半径为“R0.5” ,勾选“√”生成零件。

图(12)图(11) 图(13) 图(14)图(15)二.手机的尺寸:手机外壳总体参照尺寸:122mm X 50mm X 5mm三.手机的材料:1、用ABS+PC合成塑料作外壳的手机.2、凸、凹模材料采用Cr12MoV钢3、采用银色镀铬作外壳的手机.4、涂层漆用在手机的外壳上.四.手机造型图:手机外壳模具设计一.建立一个新的模具文件步骤如下:1.单击主菜单上的“文件”—“新建”命令,在“新建”对话框的类型中勾选“制造”复选框,子类型选“模具型腔”,输入文件名shouji_mold,取消缺省模板。

2.选取公制单位“mmns_mfg_mold”,单击“确定”按钮。

二.模具型腔1.单击“模具模型”——“定位参照零件”——“参照模型”命令,弹出“布局”对话框,选取设计好的手机外壳零件作为参照模型。

2.在弹出的“创建参照模型”的菜单中点选“同一模型”,返回“布局”对话框,选择“单一”——“确定”。

手机外壳零件导入如图(16)。

图(16)图(17)三.建立工件1.单击“模具模型”——“创建”——“工件”——“手动”命令,输入工件名gongjian,单击“确定”,弹出“创建选项”对话框,选择“创建特征”——“确定”。

2.单击“实体”—“加材料”—“完成”——“拉伸”——“实体”——“完成”。

3.进入绘图界面,选取草绘平面及参照如图(17),单击“草绘”,选择必要的参照,创建工件,如图(18)。

4.单击“√”,选择双侧拉伸,深度为“60”,选择加材料,单击中键, 生成零件如图(19),单击“完成/返回”回到主菜单。

图(17)图(18)四.注塑孔的设计创建一平面使其平行于MOLD_FRONT并穿过听筒的轴线,我然后依次单击“特征”——“型腔组件”——“实体”——“切减材料”——“旋转”——“完成”——“位置”,选取刚才创建的平面作为草绘平面,再选一正确的参照平面,绘制上大下小的梯形,使其尺寸合适,单击“√”,完成注塑孔的创建。

单击“完成/返回”,回到模具菜单管理器。

五.收缩率设置单击“收缩”——“按尺寸”,选择“所有尺寸”,输入收缩率这0.005,单击“确认”,然后单击“完成”——“完成/返回”,此时收缩率信息已经加入。

六.分型面的创建1.第一个分型面的创建(靠破孔填补)(1).将工件隐藏。

在特征树上,单击选择工件,按鼠标右键选择“隐藏”。

(2).分析该参照零件。

该零件的靠破孔如手机屏幕和按键等都是,这些靠破孔需要填补。

(2).单击“分型面”——“创建”,单击“确定”,接受缺省的分型面名称。

(3).单击”增加”——“复制”——“完成”选取不含靠破孔的所有外表面,然后双击“曲面:复制”对话框内的“填充环”选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