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边角与尺规作图

合集下载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AAS及尺规作图五种基本作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AAS及尺规作图五种基本作

以上内容是基于给定的大纲和指令进行的扩 展,但请注意,由于缺乏具体细节和背景信 息,某些描述可能不够精确或全面。如有需 要,请进一步补充和修正。
04
asa-aas在实际问题中的 应用
在几何证明题中的应用
在几何证明题中,asa-aas判定定理常常用于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通过比较两 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如果满足条件,则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可以得出其他 相关结论。
asa-aas的发展方向
拓展适用范围
实际应用研究
研究如何将ASA-AAS判定应用于更广 泛的情况,例如处理只有一边和两个 角的情况或者只有两边和夹角的情况。
研究如何将ASA-AAS判定应用于解决 实际问题,例如几何证明、建筑设计、 工程测量等领域。
引入其他判定方法
研究如何将其他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 (如SAS、SSS、HL等)与ASA-AAS 判定相结合,以拓展其应用范围。
经过一点做已知直线的垂线
总结词
垂线的作法
详细描述
在给定的直线上选择一个点,然后使 用圆规在该点上画圆,与直线相交于 两点。连接这两点即可得到经过该点 的垂线。
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总结词
角平分线的作法
详细描述
在给定的角内,使用圆规以角的顶点为圆心画圆,与角的两 边相交于两点。连接这两点即可得到该角的角平分线。
Hale Waihona Puke VS应用在尺规作图中,可以利用asa-aas判定三 角形全等来确定未知点的位置。例如,已 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一边,可以通过 asa-aas判定另一个三角形与之全等,从 而确定未知点的位置。
利用asa-aas解决实际问题
• 实例:在建筑设计中,常常需要确定某一点的位置使得该点到 两个已知点的角度相等。通过asa-aas判定定理,可以确定未知 点的位置,从而满足建筑设计的需求。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06
应用
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确定三角形形状
解决几何问题
通过尺规作图,可以确定给定条件的 三角形形状,如等腰三角形、直角三 角形等。
通过三角形的尺规作图,可以解决各 种几何问题,如求三角形面积、证明 线段相等或垂直等。
证明几何定理
利用三角形的尺规作图,可以证明几 何定理,如塞瓦定理、梅涅劳斯定理 等。
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是常用的解题技巧之 一,用于解决几何问题。
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选拔赛
在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选拔赛中,三角形的尺规作图也是重要的考 察内容之一。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三角形的尺规作图也是选手必须掌握 的基本技能之一。
THANKS.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汇报人: 2024-01-02
目录
• 尺规作图的基本知识 • 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 •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方法 • 特殊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技巧 •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应用
尺规作图的基本知
01

尺规作图定义
尺规作图
使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进行图 形构造的方法。
限制条件
现代应用
尺规作图在几何学、工程 制图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
02
三角形的性质和分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三角形的不变形性
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和三个 角的大小在尺规作图过程 中保持不变。
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是一种稳定的几何 图形,不易发生形变。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 于180度。
三角形的边和角
直角三角形
总结词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其作图方法需要利用勾股定理。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7. 连接AE、AF、BF,则三角形AEF即为所求。
04
已知一角及两边长度作三 角形
已知一角及两边长度作三角形的方法
确定已知角
首先确定一个已知角,这 个角的大小不能超过180 度。
确定已知两边
确定两条已知的边长,这 两条边必须能够与已知角 形成一个三角形。
使用尺规作图
使用尺子和圆规,首先绘 制已知角,然后根据已知 两边,分别绘制两条线段 ,形成一个三角形。
使用尺子和圆规,首先绘制出 30度的角,然后分别绘制两条
线段,形成三角形。
05
复杂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已知两边及夹角,作一个等腰三角形
总结词
使用尺规作图,可以根据已知两边及夹角 ,作一个等腰三角形。
VS
详细描述
首先,使用圆规以已知夹角的一边为半径 ,以夹角的顶点为圆心画弧,与已知的另 一边相交于两点。然后,使用直尺将两点 连接,从而得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最后 ,使用圆规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半径, 以底边的两个端点为圆心分别画弧,相交 于三角形的顶点,从而完成三角形的作图 。
第二步
以A点为圆心,以$BC$为半径画弧线,与 AB和AC两侧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D和E两 点。
第四步
以$AO$为半径,分别以$B$和$C$为圆心 画弧线,两段弧线在BC的同侧交于一点, 记作$F$。
第三步
连接$DC$和$EB$,得到的两条线段相交 于点$O$。
证明所作三角形为唯一的方法
• 根据圆的唯一性定理,以已知边长和夹角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圆。因此,已知两边及夹角作三角形的方法是唯一的。
已知一边及邻角,作一个直角三角形
总结词
通过已知一边及邻角,可以尺规作图得到一个直角三 角形。
详细描述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PPT教学课件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PPT教学课件

(来自《点拨》)
知2-练
1 已知:线段a,求作△ABC,使AB=BC=AC=a.
(来自《教材》)
2 利用基本作图方法,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 )
A.已知两边及其夹角
B.已知两角及其夹边
C.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
D.已知三边
(来自《典中点》)
知2-练
3 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ABC的是( ) A.∠A=36°,∠B=45°,AB=4 B.AB=4,BC=3,∠A=30° C.AB=3,BC=4,CA=1 D.∠C=90°,AB=6
知1-练
知识点 2 用尺规作三角形
知2-讲
例 2 已知三边,用尺规作三角形.
如图,已知线段a,b,c.
求作:△ABC,使AB=c,BC=a,AC=b.
分析:由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能够作出边AB,即A,
B两点确定. 而BC=a,AC=b.,故以点A为圆心,b为
半径画弧,以点B为圆心,a为半径画弧,两弧的交点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
1 课堂讲解 2 课时流程
尺规作图 用尺规作பைடு நூலகம்角形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用直尺(没有刻度)和圆规作图,是一种具有特殊要 求的作图方法. 这种作图方法不必用具体数值,只按给 定图形进行再作图.这也是它与画图的区别所在.
知识点 1 尺规作图
知1-导
就是点C.
(来自《教材》)
作法:第一步:作线段AB等于c.
知2-讲
第二步:以点A为圆心,b为半径画弧.
知2-讲
第三步:以点B为圆心,a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
第四步:连接AC,BC,△ABC即为所求.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课件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课件
2.利用尺规不可作的直角三角形是 ( C ) A.已知斜边及一条直角边 B.已知两条直角边 C.已知两锐角 D.已知一锐角及一直角边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25
练习
3.以下列线段为边能作三角形的是 ( ) A.2厘米、3厘米、5厘米 B.4厘米、4厘米、9厘米 C.1厘米、2厘米、 3厘米 D.2厘米、3厘米、4厘米
同样是已知两边及 一角,为什么会出 现两个三角形呢?
你从中可以感悟到 什么?
△ABC和△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22
D
A cα BaC E
两边及夹角
CN
C' α
a
a
A
b BM
两边及一边的对角
感悟:当已知两边及夹角时可以确定一个三角形, 因此可以用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而当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时,会画出两个不同的 三角形,因此不能用来作为判别两个三角形全等的 条件。
作法
(1)作 DA F.
示范
D
A
F
D
(2)在射线AF上截取线段
AB=c;
F
A
B
(3)以B为顶点,以BA为一 边,作 ABE,BE交AD
D C
于点C,连接BC.则△ABC
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A
BF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10
将你所作的三角形与同伴作出的三角形进行比 较,它们全等吗?为什么?
还有没有其他 的作法?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26
回 顾 与 反 思
谈 谈

你获
本与
节感
课受

作业:习题3.9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全等三角形尺规作图

全等三角形尺规作图

全等三角形尺规作图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全等三角形基本概念•全等三角形尺规作图基本法则•尺规作图的技巧和方法•尺规作图的实例分析•尺规作图的应用和意义01全等三角形基本概念两个三角形全等是指它们能够完全重合,即三个内角相等且三条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记号是“≌”,读作“全等形ABCD”或“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SSS(Side-Side-Side):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则它们全等。

AAS(Angle-Angle-Side):如果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且这两个角的夹边相等,则它们全等。

ASA(Angle-Side-Angle):如果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且其中一个角的对边相等,则它们全等。

SAS(Side-Angle-Side):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且这两条边的夹角相等,则它们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02全等三角形尺规作图基本法则无刻度直尺只限制长度测量,无法进行面积、角度等测量。

圆规可以用来画圆和圆弧,也可以用来复制图形。

尺规作图的基本概念直接法通过圆规和无刻度直尺,直接画出全等三角形。

间接法通过画出一个三角形,再使用圆规和无刻度直尺,间接画出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方法画出三角形使用圆规,以点A为圆心,以AB为半径画圆弧,得到点C;再以点B为圆心,以AB为半径画圆弧,得到点D;连接CD得到三角形ABC。

确定两个已知点确定两个已知点A和B,并连接两点得到线段AB。

判断全等通过比较AC和BC的长度,可以判断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是否全等。

作图步骤03尺规作图的技巧和方法1作图技巧23明确要画的图形,了解所需条件和限制条件。

确定作图目标根据已知条件逐步推导,按照顺序将图形画出来。

画图步骤检查画出的图形是否符合题目要求,确保准确性。

检验作图结果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通过平分已知角度或边长即可得到三个等边三角形。

《用尺规作三角形》三角形

《用尺规作三角形》三角形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连接两个顶点,完成作图
总结词
连接两个顶点是完成作图的关键步骤。
VS
详细描述
最后一步是将两个顶点连接起来,形成一 个完整的直角三角形。可以使用直尺或者 曲线尺来完成这一步。在连接的过程中需 要注意线条的平直和光滑,以保证所画的 三角形是准确的。
05
用尺规作钝角三角形的步 骤
确定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钝角
连接两个顶点,完成作图
总结词
连接顶点是完成作图的最后一步。
详细描述
最后,使用直尺和圆规,连接两个顶点,完成三角形的 作图。在连接过程中,需要保证线条的平直和长度相等 ,以确保得到的三角形是准确的。
06
用尺规作三角形时常见错 误与注意事项
作图时未使用尺规导致误差过大
总结词
不使用尺规进行作图,会导致线条的长度、角度等出 现较大的误差,影响三角形的准确性。
详细描述
在使用尺规进行作图时,应保持工具的平整和准确, 避免使用有弯曲或不直的尺子,以免影响作图的准确 性。同时,要确保使用的圆规或直尺等工具的刻度准 确,以避免误差过大。
作图时未经过顶点连接导致图形不完整
总结词
未经过顶点连接导致图形不完整。
详细描述
在用尺规作三角形时,需要将顶点连接起来,形成完整 的三角形。如果没有经过顶点连接,则无法形成一个完 整的三角形,也无法满足题目的要求。因此,需要注意 在作图时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确保图形完整。
连接三个顶点,完成作图
使用直尺或卷尺,连接三个顶点A、B、C。
01
02
确保三条边的长度相等,即AB=BC=CA。
完成作图,得到等边三角形ABC。
03
04
注意事项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PPT赏析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PPT赏析
B
A
CD
E
A.2个 B.4个 C.6个 D.1个
3.已知线段b,∠β,如图所示. 求作:△ABC,使得BC=b,∠B=∠C=∠β.
b
β
作法: (1)作线段BC=b; (2)以B为顶点,射线BC为一边,作∠MBC=∠β;
(3)以C为顶点,射线CB为一边,在BC同侧作∠NCB=∠β; 射线BM,CN交于点A,则△ABC就是所求作的△ABC.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 求作三角形
设置疑问 作法示范
A
已知:线段a,b,c
a b c
求作:△ABC,使BC=a,AC=b,AB=c
作法
(1)做线段BC=a, (2)以C为圆心, b为半径画弧
(3)以B为圆心, C为半径画弧
两弧相交于点A
B
C
M (4)连接AB,AC
则△ABC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 角,求作三角形
作法:
(1)作∠A,使∠A=∠α;
(2)在∠A的一边上截取AB,使AB=a; (3)以点B为圆心,线段b为半径画弧,弧与∠A的另一
边有两个交点,即图中的C,C',分别连接BC,BC',得
到△ABC和△ABC',它们都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B
a
b
b
A
α
C'
C
例2 已知:线段a,b,c,如图所示. 求作:△ABC,使得AB=a,AC=b且BC边上的中线AD=c.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学习目标
1.了解尺规作图的概念,会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和角. 2.熟悉尺规作图的步骤并能熟练运用作图语言. 3.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为基础,利用尺规作三角形.(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3
A
C
B
D
E
B1
2013年全国中考题汇编
三角形的边角与尺规作图
一、选择题
1.(2013凉山)如图,330
∠=o,为了使白球反弹后能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击打白球时,1
∠的度数为( ) A.30o B.45o C.60o D.75o
2.(2013南充)如图,△ABC中,AB=AC,∠B=70°,则∠A的度数是()
A.70°B.55°C.50°D.40°
3.(2013毕节)如图,已知AB∥CD,∠EBA=45°,∠E+∠D的度数为()
A.30°B.60°C.90°D.45°
4.(2013重庆)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6cm,BC=8cm,现将其沿AE对折,使得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1处,折痕与边BC交于点E,则CE的长为()
A.6cm B.4cm C.2cm D.1cm
5.(2013郴州)如图,在Rt△ACB中,∠ACB=90°,∠A=25°,D是AB上一点.将Rt△ABC沿CD折叠,使B点落在AC边上的B′处,则∠ADB′等于()A.25°B.30°C.35°D.40°
6.(2013宜昌)下列每组数分别表示三根木棒的长度,将它们首尾连接后,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是()A.1,2,6B.2,2,4C.1,2,3D.2,3,4
7. (2013长沙)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B.4
8.(2013巴中)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梦”字所在的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A.大B.伟C.国D.的
9.( 2013郴州)如图,在Rt△ACB中,∠ACB=90°,∠A=25°,D是AB上一点.将Rt△ABC沿CD折叠,使B点落在AC边上的B′处,则∠ADB′等于()
A.25°B.30°C.35°D.40°
A.100°B.90°C.80°D.70°
11.(2013鄂州)一副三角板有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叠放在一起,则∠α的度数是()
A.165°B.120°C.150°D.135°
12.(2013•新疆)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2B.15C.12或15D.18
13.(2013咸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
x轴于点M,交y轴于点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
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P.若点P的坐标为(2a,b+1),则a与b的数量关系为()
A.a=b B.2a+b=﹣1C.2a﹣b=1D.2a+b=1
14.(2013遂宁)如图,在△ABC中,∠C=90°,∠B=3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AD是∠BAC的平分线;②∠ADC=60°;③点D在AB的中垂线上;④S△DAC:S△ABC=1:3.
A.1B.2C.3D.4
二、填空题
15.(2013湖北荆门)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它的顶角为___ ___
16.(2013泰州)如图,△ABC中,AB+AC=6cm, BC的垂直平分线l与AC相交于点D,则△ABD的周长为_____cm. 17.(2013江西)如图△ABC中,∠A=90°点D在AC边上,DE∥BC,若∠1=155°,则∠B的度数为
18 .如图,在Rt△ABC中,∠A=90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AD=3,BC=10,则△BDC面积是19.(2013上海)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α是另一个内角β的两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特征三角形”,其中α称为“特征角”.若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为100°,则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______ 20.(2013烟台)如图,△ABC中,AB=AC.∠BAC=54°,∠BAC的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O,将∠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叠,点C与点O恰好重合,则∠OEC为________度.
21.(2013咸宁)如图是正方体的一种平面展开图,它的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那么在原正方体的表面上,与汉字“香”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C
F
E
A
B D C
三、解答题
1.(2013兰州)如图,两条公路OA和OB相交于O点,在∠AOB的内部有
工厂C和D,现要修建一个货站P,使货站P到两条公路OA、OB的距离相等,
且到两工厂C、D的距离相等,用尺规作出货站P的位置.(要求:写出结论)
2. (2013湖南邵阳)将一幅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过点C作CF平分∠DCE交DE于点F. (1)求证:CF∥AB;(2)求∠DFC的度数
3.(2013鞍山)如图,已知线段a及∠O,只用直尺和圆规,求做△ABC,
使BC=a,∠B=∠O,∠C=2∠B(写出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4.(2013四川乐山)如图,已知线段AB。

(1)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
(2)在(1)中所作的直线l上任意取两点M、N(线段AB的上方),连接AM、AN。

BM、BN。

求证:∠MAN=∠MBN。

5.(2013嘉兴)小明在做课本“目标与评定”中的一道题:如图1,直线a,b所成的角跑到画板外面去了,你有什么办法量出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的度数小明的做法是:如图2,画PC∥a,量出直线b与PC的夹角度数,即直线a,b所成角的度数.(1)请写出这种做法的理由;
(2)小明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如下操作和探究(如图3):①以P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弧,分别交直线b,PC于点A,D;②连结AD并延长交直线a于点B,请写出图3中所有与∠PAB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
(3)请在图3画板内作出“直线a,b所成的跑到画板外面去的角”的平分线(画板内的部分),只要求作出图形,并保留作图痕迹.
6.(2013杭州)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用直尺和圆规作出∠A的
平分线与BC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Q(保留作图痕迹).连结QD,在
新图形中,你发现了什么请写出一条.
7.(2013山西)如图,在△ABC中,AB=AC,D是BA延长线上的一点,点E是AC的中点。

(1)实践与操作:利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并在图中标明相应字母(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猜想与证明:试猜想AF与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A
B
C
D
E
G F C ′
B ′
1
2
7.(2013浙江台州分)如图,在□ABCD 中,点E ,F 分别在边DC ,AB 上,DE=BF ,CD ∥AB ,把平行四边形沿直线EF 折叠,使得点B ,C 分别落在点B ′,C ′处,线段EC ′与线段AF 交于点G ,连接DG ,B ′G .
求证:(1)∠1=∠2; (2)DG=B ′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