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解析汇编 第三十六章 规律探索型问题
初中数学中规律探索型问题的类型与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中规律探索型问题的类型与解题方法关键词:初中数学规律探索型问题类型解题方法
规律探索型问题是中考中的必考知识点,我们把规律探索型问题也称为归纳猜想型问题,其特点是这样的:给出一组具有某种特定关系的数、式、图形;或是给出与图形有关的操作变化过程;或是给出某一具体的问题情境,要求通过观察分析推理,探究其中蕴含的规律,进而归纳或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规律探索型问题包括三类问题:数字类规律探索问题、图形类规律探索问题、点的坐标类规律探索问题.
一、数字类规律探索问题
1.解题思路
解答数字类规律探索问题,应在读懂题意、领会问题实质的前提下进行,或分类归纳,或整体归纳,得出的规律要具有一般性,而不是一些只适合于部分数据的“规律”.
2.例题展示
3.例题分析
二、图形类规律探索问题
1.解题思路
解答图形类规律探索问题,要注意分析图形特征和图形变换规律,一要合理猜想,二要加以实际验证.
2.例题展示
3.例题分析
针对几何图形的规律探索题,首先要仔细观察、分析图形,从中发现图形的变化特点,再将图形的变化以数或式的形式表示出来,从而得出图形的变化规律.如果图形的变化具有周期性,就要先确定循环周期及一个循环周期内图形的变化特点,然后用所求总数除以循环周期,得到余数,进而使所求问题得以解决.
本题就是一个典型的规律性问题,由AB为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的高,利用三线合一得到B为BC的中点,求出BB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进而求出S,同理求出S,依此类推,得到S.。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第一期) 专题36 规律探索(含解析)

规律探索一.选择题1. (2019•山东省济宁市 •3分)已知有理数a ≠1,我们把称为a 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是=﹣1,﹣1的差倒数是=.如果a 1=﹣2,a 2是a 1的差倒数,a 3是a 2的差倒数,a 4是a 3的差倒数……依此类推,那么a 1+a 2+…+a 100的值是( ) A .﹣7.5B .7.5C .5.5D .﹣5.5【考点】数字的变化【分析】求出数列的前4个数,从而得出这个数列以﹣2,,依次循环,且﹣2++=﹣,再求出这100个数中有多少个周期,从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a 1=﹣2, ∴a 2==,a 3==,a 4==﹣2,……∴这个数列以﹣2,,依次循环,且﹣2++=﹣, ∵100÷3=33…1,∴a 1+a 2+…+a 100=33×(﹣)﹣2=﹣=﹣7.5,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通过从一些特殊的数字变化中发现不变的因素或按规律变化的因素,然后推广到一般情况. 2. (2019•广东深圳•3分)定义一种新运算:⎰-=⋅-abn n n b a dx x n 1,例如:⎰-=⋅khh k xdx 222,若⎰-=--m522mdx x ,则m =( )A. -2B. 52-C. 2D.52【答案】B 【解析】⎰-=-=-=----m51122511)5(mmm m m dx x ,则m =52-,故选B.3.(2019,山东枣庄,3分)如图,小正方形是按一定规律摆放的,下面四个选项中的图片,适合填补图中空白处的是( )A.B.C.D.【分析】根据题意知原图形中各行、各列中点数之和为10,据此可得.【解答】解:由题意知,原图形中各行、各列中点数之和为10,符合此要求的只有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得出原图形中各行、各列中点数之和为10.4. (2019•湖北十堰•3分)一列数按某规律排列如下:,,,,,,,,,,…,若第n个数为,则n=()A.50 B.60 C.62 D.71【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分子变化是1,(1,2),(1,2,3),…,分母变化是1,(2,1),(3,2,1),…,从而可以求得第n个数为时n的值,本题得意解决.【解答】解:,,,,,,,,,,…,可写为:,(,),(,,),(,,,),…,∴分母为11开头到分母为1的数有11个,分别为,∴第n个数为,则n=1+2+3+4+…+10+5=6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数字的变化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题目中数字的变化规律.5. (2019•湖北武汉•3分)观察等式:2+22=23﹣2;2+22+23=24﹣2;2+22+23+24=25﹣2…已知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250、251.252.…、299.2100.若250=a,用含a的式子表示这组数的和是()A.2a2﹣2a B.2a2﹣2a﹣2 C.2a2﹣a D.2a2+a【分析】由等式:2+22=23﹣2;2+22+23=24﹣2;2+22+23+24=25﹣2,得出规律:2+22+23+…+2n=2n+1﹣2,那么250+251+252+…+299+2100=(2+22+23+…+2100)﹣(2+22+23+…+249),将规律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2+22=23﹣2;2+22+23=24﹣2;2+22+23+24=25﹣2;…∴2+22+23+…+2n=2n+1﹣2,∴250+251+252+…+299+2100=(2+22+23+...+2100)﹣(2+22+23+ (249)=(2101﹣2)﹣(250﹣2)=2101﹣250,∵250=a,∴2101=(250)2•2=2a2,∴原式=2a2﹣a.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解决本题的难点在于得出规律:2+22+23+…+2n=2n+1﹣2.二.填空题1. (2019•江苏连云港•3分)如图,将一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各8等分,按顺时针方向(图中箭头方向)标注各等分点的序号0、1.2.3.4.5.6.7.8,将不同边上的序号和为8的两点依次连接起来,这样就建立了“三角形”坐标系.在建立的“三角形”坐标系内,每一点的坐标用过这一点且平行(或重合)于原三角形三条边的直线与三边交点的序号来表示(水平方向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如点A的坐标可表示为(1,2,5),点B的坐标可表示为(4,1,3),按此方法,则点C的坐标可表示为(2,4,2).【分析】根据点A的坐标可表示为(1,2,5),点B的坐标可表示为(4,1,3)得到经过点的三条直线对应着等边三角形三边上的三个数,依次为左、右,下,即为该点的坐标,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根据题意得,点C的坐标可表示为(2,4,2),故答案为:(2,4,2).【点评】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找出题中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2019•浙江衢州•4分)如图,由两个长为2,宽为1的长方形组成“7”字图形。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探索规律型问题归类解析

探索规律型问题归类解析探索规律型问题是历年中考数学试题中的重要题型之一,其特点是给出一组变化了的数字、式子、表格、图形等,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类比,探求其内在规律.1.通用的解题策略解答规律型问题一般要从特殊情况入手→探索发现规律→综合归纳→猜想得出结论→验证结论.这种“特殊——一般——特殊”的解题模式,体现了总结归纳的数学思想,也正是人们认识新事物的一般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先写出开头几个数式的基本结构,然后通过横比或纵比找出各部分的特征,写出符合要求的结果.例1 如图1,房间地面的图案是用大小相同的黑、白正方形镶嵌而成.图中,第1个黑色“L”形由3个正方形组成,第2个黑色“L”形由7个正方形组成,…那么组成第6个黑色“L”形的正方形个数是( )(A)22 (B)23 (C)24 (D)25解析从特例入手:如图1.纵比正方形的个数3,7,11,15中,后一个数比前一个大4(即相邻两数的差为4),猜想与4有关.横比3与1,7与2,11与3,15与4之间有何关系?联想到与4有关,故改写为:3=4×1-1,7=4×2-1.11=4×3-1,15=4×4-1.猜想组成第6个黑色L形的正方形个数是4 ×6-1=23个.故选B.点评考察相邻两数的差(或商)是探究数字规律的常用手段.常见的类型有:相邻两数的差(或商)相等或成倍数关系,相邻两数的差相等与商相等交替出现等.2.关注特殊数列(1)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其规律为: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2)平方数数列:1,4,9,16,25,36…(其规律为:n2,即每一项都等于项数的平方).例2 有一组数:1,2,5,10,17,26…请观察这组数的构成规律,用你发现的规律确定第8个数为_______.解析规律为:n2+1(n=0,1,2…).答案:50.点评此类题要注意n2,n2+1,n2-1等(3)三角形数列:1,3,6,10,15,21,…(其规律为1+2+3+…+n)例3 世界上著名的莱布尼茨三角形如图2所示,则排在第10行从左边数第3个位置上的数是:( )(A)(B)(C)(D)解析从第3行起,从左边数第3位置上的数分别为,,,,…它们的分母可分别改写为:1×3,3×4,6×5,10×6,15×7,21×8,…,而1,3,6,10,15,21,…,正是三角形数,故答案为:.选B.(4)杨辉三角形,杨辉三角形斜边上1以外的各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数之和,如图3.(5)与等差等比数列有关的数列.如例1中3,7,11,15…就是一个等差数列.例4 数字解密:第一个数是3=2+1,第二个数是5=3+2,第三个数是9=5+4,第四个数是17=9+8,……观察并猜想第六个数应是_______.解析第二个加数1,2,4,8…规律为2n(为一等比数列,也要关注这一数列),第一个加数2,3,5,9…比第二个加数大1.所以第六个数为(25+1)+25=65.例5 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请你推断第9个数是________.解析这列数的分母为2,3,4,5,6…的平方数,分子形成二阶等差数列,依次相差2,4,6,8…故第9个数分子为1+2+4+6+8+10+12+14+16=73,分母为100,故答案为.(6)与循环有关的问题例6 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一个数字游戏:第一步:取一个自然数n1=5,计算n12+1得a1;第二步:算出a1的各位数字之和得n2,计算n22+1得a3;第三步:算出a2的各位数字之和得n3,再计算n32+1得a3;……依此类推,则a2008=_______.解析根据题意可算出a1=26,a2=65,a3=122,a4=26,a5=65,a6=122,…发现每3个数就出现一次循环.所以由2008=669×3+1,可得a2008=a1=26.点评一列数由某m个数循环出现组成,可依据同余等值(由n=p·m+r得a n=a r)实施转换.(7)分奇数项偶数项的问题例7 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式子:,…(a b≠0),其中第7个式子是________,第n个式子是_(n为正整数).解析6的指数2,5,8,11…,相邻两数差为3,是等差数列,其规律为3n-1;再注意到奇数项为负,偶数项为正,则第n个式子为第七个式子为3.特殊数列的迁移例8 把数字按如图4所示排列起来,从上开始,依次为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中间用虚线围的一列,从上至下依次为1.5.13.25.…,则第10个数为_______.解析1 中间框出的一列数的规律为:第n个数为1+4+8+12+…+4(n-1).所以第10个数为1+4+8+12+…+36=.解析2 用虚线圈出的一列数1,5,13,25可改写为:02+12,12+22,22+32,32+42,猜想第10个数为92+102=181.点评此列数可看成是平方数数列的迁移.例9 图5中是与杨辉三角有类似性质的三角形数垒.a,b,c,d是相邻两行的前四个数,那么当a=8时,c=_______,d=_______.解析除两边外,中间的每个数等于肩上两数的和.答案:9;32.点评此列数可看成是杨辉三角形的迁移.4.关注中考新题型例10 观察图6所示表格,依据表格数据排列的规律,数2008在表格中出现的次数共有_______次.解析从特例入手,通过扩充表格可得:数1,2,3,4,5,6,7,8,9,10出现次数分别为1,2,2,3,2,4,2,4,3,4.出现的次数恰为给定数的所有因数的个数,而2008的因数为1,2,4,8,251,502,1004,2008等8个.故答案为8.点评本例中新产生的数为自然数的倍数,因此,其出现的次数与其因数的多少有关,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其出现次数就是给定数所有因数的个数,本题规律的隐蔽性较强,因而有一定的难度.。
中考数学《规律探索》专题复习试题含解析

中考数学《规律(Lv)探索》专题复习试题含解析一(Yi)、选择题1. 如图,将一张等边(Bian)三角形纸片沿中位线剪成4个小三角形,称为第一次操作;然后,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按(An)同样方式再剪成4个小三(San)角形,共得到7个小(Xiao)三角形,称为第二次操作;再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按同样方式再剪成4个小三角形,共得(De)到10个小三角形,称为第三次操(Cao)作;…根据以上操作,若要得到100个小三角形,则需要操作的次数是()A.25 B.33 C.34 D.50【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由第一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个、第二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3)个、第三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3+3)个,可得第n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3(n﹣1)=3n+1个,根据题意得3n+1=100,求得n的值即可.【解答】解:∵第一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个;第二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3=7个;第三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3+3=10个;…∴第n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3(n﹣1)=3n+1个;当3n+1=100时,解得:n=33,故选:B.2.观察图中正方形四个顶点所标的数字规律,可知,数2016应标在()A.第504个正方形的左下角B.第504个正方形的右下角C.第505个正方形的左上角D.第505个正方形的右下角【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分(Fen)析】根据图形中对应的数字和各个(Ge)数字所在的位置,可以推出数2016在第多少个正方形和它所在的位置,本(Ben)题得以解决.【解(Jie)答】解(Jie):∵2016÷4=504,又(You)∵由题目中给出的几个(Ge)正方形观察可知,每个正方形对应四个数,而第一个最小的数是0,0在(Zai)右下角,然后按逆时针由小变大,∴第504个正方形中最大的数是2015,∴数2016在第505个正方形的右下角,故选D.3.(2016.山东省临沂市,3分)用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按一定规律拼成下列图形,则第n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A.2n+1 B.n2﹣1 C.n2+2n D.5n﹣2【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由第1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22﹣1、第2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32﹣1、第3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42﹣1,可知第n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n+1)2﹣1,化简可得答案.【解答】解:∵第1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22﹣1=3;第2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32﹣1=8;第3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42﹣1=15;…∴第n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n+1)2﹣1=n2+2n+1﹣1=n2+2n;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解决此类题目的方法是:从变化的图形中发现不变的部分和变化的部分及变化部分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如图,①是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中点得到图②,再连接图②中间小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③,按这样的方法进行下去,第n个图形中共有三角形的个数为4n﹣3 .【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结合题意,总结可知,每(Mei)个图中三角形个数比图形的编号的(De)4倍(Bei)少(Shao)3个三角形,即可(Ke)得出结果.【解(Jie)答】解:第(Di)①是(Shi)1个三角形,1=4×1﹣3;第②是5个三角形,5=4×2﹣3;第③是9个三角形,9=4×3﹣3;∴第n个图形中共有三角形的个数是4n﹣3;故答案为:4n﹣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变化,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寻找三角形的个数与图形的编号之间的关系.2.如图,直线l:y=-x,点A1坐标为(-3,0). 过点A1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B1,以原点O为圆心,OB1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负半轴于点A2,再过点A2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B2,以原点O为圆心,OB2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负半轴于点A 3,…,按此做法进行下去,点A2016的坐标为 .【考点】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由直线l:y=-x的解析式求出A1B1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B1的长,从而得出A2的坐标;再把A2的横坐标代入y=-x的解析式求出A2B2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B2的长,从而得出A3的坐标;…,由此得出一般规律.【解(Jie)答】解(Jie):∵点(Dian)A1坐(Zuo)标为(-3,0),知(Zhi)O A1=3,把(Ba)x=-3代入(Ru)直线(Xian)y=-x中,得y= 4 ,即A1B1=4.根据勾股定理,OB1===5,∴A2坐标为(-5,0),O A2=5;把x=-5代入直线y=-x中,得y=,即A2B2=.根据勾股定理,OB2====,∴A3坐标为(-3512,0),O A3=3512;把x=-3512代入直线y=-x中,得y=,即A3B3=.根据勾(Gou)股定理,OB 3====,∴A 4坐标(Biao)为(-3523,0),O A 4=3523;……同理(Li)可得(De)A n 坐(Zuo)标为(-,0),O A n =3521--n n ;∴A 2016坐(Zuo)标为(-,0)故(Gu)答案为:(− 3520142015,0)【点(Dian)评】本题是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题是全国各地的中考热点题型,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总结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解此类题时,要得到两三个结果后再比较、总结归纳,不要只求出一个结果就盲目的匆忙得出结论。
中考数学专题之规律探索型问题

则 A2 013=( )
A.(45,77)
B.(45,39)
C.(32,46)
D.(32,23)
解析:观察上面的数据,可列出如下表格:
组 数 奇数个数 最后一个奇数
1
1
1
2
3
7
3
5
17
47Leabharlann 31⋮⋮⋮
n
2n-1
2n2-1
根据以上规律可知:因为第 44 组,最后一个奇数 是 2×442-1=3 871,所以排除 A,B;第 32 组最后 一个奇数是 2×322-1=2 047,又知第 32 组共有 2×32 -1=63(个)奇数,则第 46 个奇数为 2 047-(63- 46)×2=2 013.故选 C.
2.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棋子按一定的规 律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有1颗棋子,第②个图形一 共有6颗棋子,第③个图形一共有16颗棋子,……, 则第⑥个图形中棋子的颗数为( )
A.51 B.70 C.76 D.81
解析:第①个图形有 1 颗棋子,第②个图形有 1+5=6(颗)棋子,第③个图形有 1+5+10=16(颗)棋 子,由此可以推知:第④个图形有 1+5+10+15= 31(颗)棋子,第⑤个图形有 1+5+10+15+20=51(颗) 棋子,第⑥个图形有 1+5+10+15+20+25=76(颗) 棋子.故选 C.
练习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8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1.(2014·临沂)请你计算:(1-x)(1+x),(1-x)· (1+x+x2),…,猜想(1-x)(1+x+x2+…+xn)的结果 是( A ) A.1-xn+1 B.1+xn+1 C.1-xn D.1+xn 解析:∵(1-x)(1+x)=1-x2,(1-x)(1+x+x2) =1-x3,(1-x)(1+x+x2+x3)=1-x4,依此类推,(1 -x)(1+x+x2+…+xn)=1-xn+1. 故选 A.
中考数学规律探索型问题.doc

An
1n
AB
、、、、
,且
1;双曲 恰好 点
B、 、 、 、
。( 1)求双曲 和直
S1 S2 S3
Sn
S1
B
B
123
B
n
解析式;
y
n 1 n 1 ,分
AA
n ,它 的面 分
A B 的函数
12
( 2)填空: S10 ___________, Sn _____________;
( 3)若直 B1 O 交双曲 于另一点
12 3
曲 AA A A ⋯叫做“正方形的 开 ” ,其中
1
12
23
AA 、A A 、 A
A ⋯的 心
yA
3
依次是点 B、 C、 D、A 循 , 点 A2010 的坐 是
。
3. 如 15,△ P1OA1,△ P2A1A2,△ P3A2A3⋯⋯△ PnAn- 1An 都是
A2
CD
o
x
y
BA
A4
A1
P1
y 1C
1
A
() OA
A2
3
A B1 1 B2 B3
B
2x
9. 如 ,在直角坐 系中,一直
△ ABO 的内切 ⊙ O1 的半径 r 1
按此 律, ⊙
的半径
O2008
r 2008
l 点 M ( 3,1) 与 x , y 分 交于 A、 B 两点,且 MA
MB ,
;若⊙ O2 与⊙ O1 、l 、y 分 相切, ⊙ O3 与⊙ O2
P
(x 0) 都在函数 y 1
的 象上, 点 P 的坐 是(
,
).
近两年中考“探索规律”型真题赏析

近两年中考“探索规律”型真题赏析作者:肖庆来源:《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3年第06期规律探索型问题是指给出一列数字、字母、算式或图形的前几个,要求学生经历观察、推理、猜想这一系列的活动逐步找出题目中存在的规律,最后归纳出一般的结论,必要时可以进行验证或者证明,之后再加以运用.不少规律探索型问题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能比较系统地考查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归纳猜想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所以频频出现在这两年的全国各地中考中.其类型可分为“数字规律”、“图形规律”、“算式规律”、“排列规律”等题型.题型一数字规律解数字规律的探索题,主要是先观察一系列数字的变化趋势,再分析数字之间或数字与序号之间的关系,最后归纳一般性的规律,必要时候举例验证.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字规律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找到对应所得分数与挪动珠子数之间的关系,再用代数式表示此关系,最后列方程解决问题.题型二图形规律解图形规律型问题需要观察图形的组成和变化特征,再用代数式表示情景所蕴含的规律,方法一是转化成数字找规律,方法二是比较相邻的两个图形的关系找规律,方法三是拆分各图形,找到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点评图形规律题是中考中最常见的考查题型,解图形规律题一般是将它转化成数字规律,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识图能力以及归纳数字规律的能力,此题也可以拆分图形来找到规律.题型三算式规律对给出的算式或等式观察、比较其所蕴含的数字关系以及运算符号规律,从中归纳出一般结论,并且会用此结论解决其他问题,有时候还要注意字母的取值范围.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和计算能力.(1)要先观察各等式中等号两边数字之间的关系以及运算符号的异同,从而找到一般规律;(2)可以用分式的运算来证明;(3)用(1)的结论先裂项再计算.题型四排列规律排列规律指的是数字、字母、图形在一定范围内不断地变化,而不同的数字、字母或图形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通过认真观察、比较可以看出排列都存在一定的循环规律.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字母的循环规律,即6个字母“ABCDCB”一循坏,再由数字算出循环的次数从而得到对应的字母,或者由字母出现的次数得到循环的次数从而算出对应的数字.排列规律往往都蕴含着循环的规律.。
中考复习专题36规律探索

规律探索一.选择题1.(2015湖南邵阳第10题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已知AB=4,BC=3,矩形在直线上绕其右下角的顶点B 向右旋转90°至图①位置,再绕右下角的顶点继续向右旋转90°至图②位置,…,以此类推,这样连续旋转2015次后,顶点A在整个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程之和是()考点:旋转的性质;弧长的计算..专题:规律型.分析:首先求得每一次转动的路线的长,发现每4次循环,找到规律然后计算即可.解答:解:转动一次A的路线长是:,转动第二次的路线长是:,转动第三次的路线长是:,转动第四次的路线长是:0,转动五次A的路线长是:,以此类推,每四次循环,故顶点A转动四次经过的路线长为:+2π=6π,2015÷4=503余3顶点A转动四次经过的路线长为:6π×504=3024π.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探索规律问题和弧长公式的运用,发现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015湖北荆州第10题3分)把所有正奇数从小到大排列,并按如下规律分组:(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现有等式A m=(i,j)表示正奇数m是第i组第j 个数(从左往右数),如A7=(2,3),则A2015=()A.(31,50)B.(32,47)C.(33,46)D.(34,42)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分析:先计算出2015是第1008个数,然后判断第1008个数在第几组,再判断是这一组的第几个数即可.解答:解:2015是第=1008个数,设2015在第n组,则1+3+5+7+…+(2n﹣1)≥1008,即≥1008,解得:n≥,当n=31时,1+3+5+7+…+61=961;当n=32时,1+3+5+7+…+63=1024;故第1008个数在第32组,第1024个数为:2×1024﹣1=2047,第32组的第一个数为:2×962﹣1=1923,则2015是(+1)=47个数.故A2015=(32,47).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找出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3.(2015湖北鄂州第10题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1B1C1D1 、D1E1E2B2、A2B2C2D2、D2E3E4B3、A3B3C3D3……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点B1在y轴上,点C1、E1、E2、C2、E3、E4、C3……在x轴上,已知正方形A1B1C1D1 的边长为1,∠B1C1O=60°,B1C1∥B2C2∥B3C3……则正方形A2015B2015C2015D2015的边长是()A. B. C. D.【答案】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六章 规律探索型问题12.(2012山东省滨州,12,3分)求1+2+22+23+…+22012的值,可令S=1+2+22+23+…+22012,则2S=2+22+23+24+…+22013,因此2S ﹣S=22013﹣1.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1+5+52+53+…+52012的值为( ) A .52012﹣1 B .52013﹣1 C .D .【解析】设S=1+5+52+53+…+52012,则5S=5+52+53+54+…+52013,因此,5S ﹣S=52013﹣1, S=.【答案】选C .【点评】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以及类比推理的能力.两式同时乘以底数,再相减可得s的值.(2012广东肇庆,15,3)观察下列一组数:32,54,76,98,1110,…… ,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那么这一组数的第k 个数是 ▲ .【解析】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各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均相差1,分子为连续偶数,分母为连续奇数. 【答案】122 k k【点评】本题是一道规律探索题目,考查了用代数式表示一般规律,难度较小.18. ( 2012年四川省巴中市,18,3)观察下列面一列数:1,-2,3,-4,5,-6,…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第2012个数是___________【解析】观察知: 下列面一列数中,它们的绝对值是连续正整数,第2012个数的绝对值是2012,值偶数项是负数,故填-2012. 【答案】-2012【点评】本题是找规律的问题,确定符号是本题的难点.20.(2012贵州省毕节市,20,5分)在下图中,每个图案均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堆叠而成,照此规律,第10个图案中共有 个小正方形。
解析:观察图案不难发现,图案中的正方形按照从上到下成奇数列排布,写出第n 个图案的正方形的个数,然后利用求和公式写出表达式,再把n=10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答案:解:第1个图案中共有1个小正方形,第2个图案中共有1+3=4个小正方形,第3个图案中共有1+3+5=9个小正方形,…,第n 个图案中共有1+3+5+…+(2n-1)=2)121(-+n n =n 2个小正方形,所以,第10个图案中共有102=100个小正方形.故答案为:100.点评:本题是对图形变化规律的考查,根据图案从上到下的正方形的个数成奇数列排布,得到第n 个图案的正方形的个数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18.(2012贵州六盘水,18,4分)图7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最早发现的,称为“杨辉三角形”.它的发现比西方要早五百年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杨辉三角形”中有许多规律,如它的每一行的数字正好对应了()na b +(n 为非负整数)的展开式中a 按次数从大到小排列的项的系数.例如222()2a b a ab b +=++展开式中的系数1、2、1恰好对应图中第三行的数字;再入,33223()33a b a a b ab b+=+++展开式中的系数1、3、3、1恰好对应图中第四行的数字.请认真观察此图,写出4()a b +的展开式.4()a b += ▲ .分析:该题属规律型,通过观察可发现第五行的系数是:1、4、6、4、1,再根据例子中字母的排列规律即得到答案.解答:解:由题意,4432234()464a b a a b a b ab b +=++++,故填432234464a a b a b ab b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字的变化规律,从整体观察还要考虑字母及字母指数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到答案.17. (2012山东莱芜, 17,4分) 将正方形ABCD 的各边按如图所示延长,从射线AB 开始,分别在各射线上标记点321,,A A A ….,按此规律,则点A 2012在射线 上. 【解析】根据表格中点的排列规律,可以得到点的坐标是每16个点排列的位置一循环, 2012=16×125+12,所以点A 2012所在的射线和点12A 所在的直线一样。
因为点12A 所在的射线是射线AB ,所以点点A 2012在射线AB 上. 【答案】AB【点评】本题是一个规律探索题,可以列出点的排列规律从中得到规律,在变化的点中找到其排列直线的不变的规律,此类问题的排列通常是具有周期性,按照周期循环,本题难度适中.16、(2012,黔东南州,16)如图,第(1)个图有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第(1)个图有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第(2)个图有6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第(3)个图有1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第(4)个图有20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按此规律,那么第(n )个图有 个相同的小正方形。
(1) (2) (3) (4) 解析:因为()()()()1445420,1334312,122326,111212+⨯=⨯=+⨯=⨯=+⨯=⨯=+⨯=⨯=,故第(n )个图有n n +2个小正方形 .射线名称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A 1 A 3 A 10 A 12 A 17 A 19 A 26 A 28 … CD A 2 A 4 A 9 A 11 A 18 A 20 A 25 A 27 … BC A 5 A 7 A 14 A 16 A 21 A 23 A 30 A 32 … DA A 6A 8A 13 A 15A 22A 24 A 29 A 31 …答案:n n +2或n (n+1)点评:本题是探索规律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已知图形中找规律,难度中等. 15.(2012,湖北孝感,15,3分)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一届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今年的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奥运会的年份与届数如下表所示:年份 4 (2012)届数123…n表中等于__________.【解析】有表格可知,每四年举办一次奥运会,由此可得(2012-1896)÷4+1=30 【答案】30【点评】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此题属于规律性题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找出规律,按照此规律再进行计算即可. 16. (2012·湖北省恩施市,题号16 分值 4)观察下表:根据表中数的排列规律,B+D=_________.【解析】B 所在行的规律是每个数字等于前两个数字的和,所以A=3,B=8;D 所在行的规律是关于数字20左右对称,即D=15,所以B+D=23. 【答案】2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会从所给的数据和表格中寻求规律进行解题.找规律的问题,首先要从最基本的几个数字或图形中先求出数值,并进一步观察具体的变化情况,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此类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可有不同的规律寻求途径,但最总结果应“殊途同归”。
(2012河北省17,3分)17、某数学活动小组的20位同学站成一列做报数游戏,规则是:从前面第一位同学开始,每位同学依次报自己顺序的倒数加1,第1位同学报⎪⎭⎫ ⎝⎛+111,第2位同学报⎪⎭⎫⎝⎛+121,…这样得到的20个数的积为_________________.【解析】化简各位同学的报数,可得第1一位同学报2,第2位同学报23,第3位同学报34,…第20个同学报2021,根据观察得到的规律,便可求出它们的乘机。
【答案】21【点评】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解题的过程,知道来龙去脉,才能增加自己的能力。
难度中等。
20. (2012珠海,20,9分)观察下列等式:12×231=132×21, 13×341=143×31, 23×352=253×32, 34×473=374×43, 62×286=682×26,……以上每个等式中两边数字是分别对称的,且每个等式中组成两位数与三位数的数字之间具有相同规律,我们称这类等式为“数字对称等式”.(1)根据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填空,使式子称为“数字对称等式”: ①52× = ×25; ② ×396=693× . (2)设这类等式左边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a ,个位数字为b ,且2≤b a ≤9,写出表示“数字对称等式”一般规律的式子(含a 、b ),并证明. 【解析】观察上面的等式,发现“数字对称等式”基本特征,猜想并证明表示“数字对称等式”一般规律的式子. 【答案】(1)①275,572; ②63,36;(2)(10a+b)[100b+10(a+b)+a]=[100a+10(a+b)+b](10b+a) 证明:∵左边=(10a+b)[100b+10(a+b)+a]=11(10a+b)(10b+a) 右边=[100a+10(a+b)+b](10b+a)=11(10a+b)(10b+a) ∴左边=右边,原等式成立.【点评】本是规律探索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观察发现,推理证明的学习能力.14(2012云南省,14 ,3分)观察下列图形的排列规律(其中 分别表示三角形、正方形、五角星).若第一个图形是三角形,则第18个图形是 (填图形名称)【解析】主要的是要看清只有三个基本的图形来组成一个规律,三个一组,而且五角星都在最后,前边两个相邻组之间它两的位置互换,三个一组,恰好18个是6组,第18个刚好是第6组最后一个,五角星。
【答案】五角星【点评】主要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和细心程度,要素简单,但要很快找出规律,也要细心揣摩。
此题不难。
16.(2012山西,16,3分)如图,是由形状相同的正六边形和正三角形镶嵌而成的一组有规律的图案,则第n 个图案中阴影小三角形的个数是 .【解析】解:由图可知:第一个图案有阴影小三角形2个.第二图案有阴影小三角形2+4=6个.第三个图案有阴影小三角形2+8=12个,那么第n 个就有阴影小三角形2+4(n ﹣1)=4n ﹣2个,故答案为:4n ﹣2(或2+4(n ﹣1)) 【答案】4n ﹣2(或2+4(n ﹣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有规律的变化,再由图形的规律变化挖掘出规律,解决此种类型的关键是分别数清每一个图形中的三角形个数,再由此猜想发现规律,从而写出最终结果.难度中等.17.(2012山东东营,17,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A ,3A ,…和1B ,2B ,3B ,…分别在直线y kx b =+和x 轴上.△OA 1B 1,△B 1A 2B 2,△B 2A 3B 3,…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A 1(1,1),A 2(23,27),那么点n A 的纵坐标是_ _____.【解析】把A 1(1,1),A 2(23,27)分别代入y kx b =+,可求得k=15,b=45,,所以1455y x =+,与x 轴交点代坐标为(-4,0),设A 3的纵坐标为m,则141423m m+=+++,解得m=293()42=,同理可得A 4的纵坐标为33()2,……,n A 的纵坐标是123-⎪⎭⎫⎝⎛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