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组绳子段数的确定和绳子的绕法

合集下载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6节《探究滑轮的作用》知识点总结精讲-同步练习 - 答案解析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6节《探究滑轮的作用》知识点总结精讲-同步练习 - 答案解析

6.6探究滑轮的作用【联系生活】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

由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绳、胶带、钢索、链条等)所组成的可以绕着中心轴旋转的简单机械叫做滑轮。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

由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绳、胶带、钢索、链条等)所组成的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的简单机械叫做滑轮。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能区分定滑轮与动滑轮。

②会组装简单实验装置。

③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①通过观察,了解滑轮的构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②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

③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升旗”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②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并善于探索的学习品质。

③通过小组间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定、动滑轮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已知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难点:动滑轮的支点和它的工作原理。

【学习目标】1、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特点、实质及其作用;2、理解滑轮组的作用及滑轮组的装配图。

【要点梳理】要点一、动滑轮和定滑轮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要点诠释:1、定滑轮:如下图甲所示,我们可把一条直径看成杠杆,圆心就是杠杆的支点,因此,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定滑轮的特点是它的转轴(支点)不随货物上下移动。

2、动滑轮,如下图乙所示,特点是它的转动轴会随物体上下移动,它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它的转动轴是阻力作用点。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使用定滑轮虽然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给工作带来方便。

初二物理滑轮组知识点

初二物理滑轮组知识点

初二物理滑轮组知识点
初二物理滑轮组知识点
在我们身边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很多滑轮装置,比如说建筑工地上的吊重物的机械、升国旗时旗杆上的滑轮、窗帘和晾衣架等等。

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滑轮组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二物理滑轮组知识点篇1
1、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

2、特点: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1/n)*G物(条件: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

注意:如果不忽略动滑轮的重量则:F=(1/n)*(G物+G滑)
3、动力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是: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n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即s=nh。

如下图所示。

(n表示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
4、绳子端的速度与物体上升的速度关系:V绳=nV物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由物理网为您提供的重点物理初二知识点之滑轮组,祝您学习愉快!
初二物理滑轮组知识点篇2
滑轮组的组装:
(1)根据的关系,求出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n;
(2)确定动滑轮的个数;
(3)根据施力方向的要求,确定定滑轮个数。

确定定滑轮个数的原则是:一个动滑轮应配置一个定滑轮,当动滑轮上为偶数段绳子时,可减少一个定滑轮,但若要求改变力的作用方向时,则应在增加一个定滑轮。

在确定了动、定滑轮个数后,绳子的连接应遵循“奇拴动、偶拴定”的规则,由内向外缠绕滑轮。

【初二物理滑轮组知识点】。

滑轮组绕线方法

滑轮组绕线方法

滑轮组绕线方法“奇动偶定”的简单法则:1)当承重绳子的股数n 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应栓在动滑轮上(即“奇动”)。

如果不改变力的方向,则需要的动滑轮个数=定滑轮个数=(n—1)/2个,如果改变力的方向,则需要动滑轮个数为(n—1)/2个,定滑轮个数为(n+1)/2个。

2)当承重的绳子股数n 为偶数时,顺子的固定端应栓在定滑轮上(即“偶定”)。

如不改变作用力的方向,则需要的动滑轮为n/2个,定滑轮为(n/2—1)个,如果要改变作用力的方向,则需要定滑轮为n/2个,动滑轮个数=定滑轮个数=n/2个。

例1:如图1所示,要求滑轮自由端的绳拉力方向向上,请在图中用笔画线,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滑轮组绕线。

解析:题中已明确要求滑轮自由端的绳拉力方向向上,则自由端的绳一定是从动滑轮处出来的。

于是可以从自由端绳子处入手,逆着此拉力方向,按照图2中的①、②、③的顺序,由外向里绕线,最后将绳子固定在动滑轮的挂钩上,从而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滑轮组绕线,如图2所示。

例2:住楼上的瑞瑞同学家最近正在装修房子,需要搬运装修材料,但有些材料由于楼道过窄不方便搬运,于是瑞瑞建议采用如图3所示的滑轮组,这样站在地上就可以把材料运上楼。

请你帮助瑞瑞画出滑轮组的绕线示意图。

解析:从题意可知,滑轮自由端的绳头一定是从定滑轮处出来,人站在地上向下拉绳。

于是可以从自由端绳子处入手,逆着此拉力方向,按照图4中的①、②、③的顺序,由外向里绕线,最后将绳子固定在定滑轮的挂钩上,从而设计出图4所示的滑轮组绕线方式。

解决简单滑轮组组装问题时,在承重的绳子股数确定以后,如何根据要求设计滑轮组的方法不唯一。

滑轮绕线口诀:奇动偶定,先里后外,一动配一定。

奇动:指的是当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在动滑轮上。

偶定:指的是当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在定滑轮上。

此类问题又可细分为两小类:例3:用图5所示的两个滑轮组成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拉力为物重的二分之一(忽略摩擦以及绳和滑轮的重力),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的绕法。

中考物理作图题精练精解作图题11滑轮组及受力分析作图含解析

中考物理作图题精练精解作图题11滑轮组及受力分析作图含解析

作图题11 滑轮组作图一.作图技巧滑轮组绕线作图(1)绳子段数n 的计算方法:①距离关系确定:n =Sh(S 为绳端移动距离,h 为重物移动距离);②力关系确定:F G n 总。

(2)找“起点”: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确定绳子的起点位置,即若n 为偶数,绳子从定滑轮绕起,若n 为奇数,绳子从动滑轮绕起。

二.真题精练1.(西藏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中已经画出了支持力的示意图,请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如图所示:【考点】重力示意图,摩擦力的示意图【解析】【解答】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如下图所示:【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南京中考真题)如图(a)所示,空缆车随缆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图(b)中画出缆车的轿厢(以方框表示)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答案】解:如图所示:【考点】弹力,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解析】【解答】空缆车随缆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轿厢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同,作用点在轿厢的中心,示意图如图所示:【分析】作重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在物体几何中心上,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用字母G表示,作绳子拉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在接触点上,方向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用字母F表示。

3.(连云港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B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考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重力示意图【解析】【解答】物体A放在B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A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从物体A的重心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分别画出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和支撑面垂直。

滑轮组绳子的穿绕方式及拉力计算

滑轮组绳子的穿绕方式及拉力计算

滑轮组绳子的穿绕方式很多,现以串联式滑轮为例,介绍几种滑轮组绳子的穿绕方式。

1.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图1.47-7)。

2.一个定滑轮和二个动滑轮(图1.47-8)。

3.二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图.47-9甲)。

4.二个定滑轮和二个动滑轮(图1.47-9乙)。

巧记“口诀”组装滑轮组初中物理教材中,简单滑轮组的组装问题,是学生在学习这一章的一个难点。

根据不同的要求,设计与组装滑轮组的方法很多。

利用口诀:“奇动偶定;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

”去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学生准确记忆和掌握组装滑轮组的要领。

一、滑轮组的结构特点分析1、基本结构:定滑轮、动滑轮、绳子。

2、装配结构分析:特点承担动滑轮的绳子段数设为“n”,装配结构如下表所示。

公式:已知动滑轮个数,求最大省力效果G=nFx动为动滑轮数, n为拉力放大倍数,x定为定滑轮数n= 2x动+1不改变方向时:x定=x动,改变方向时:x定=x动+1一般省力效果则为:n=2x动不变向时:X定=x动-1 ,变向时:x定=x动二、组装滑轮组的要领1、确定“n”。

根据题意确定由多少段绳子承担动滑轮重力和物体重力。

2、确定动滑轮个数。

n(1)、当n为偶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21-n(2)、当n为奇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23、确定定滑轮的个数。

口诀:“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

”(1)在不改变施力的方向时,以动滑轮个数为基数,按“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来确定定滑轮的个数。

即:一个动滑轮配一个定滑轮;但当n为偶数时,定滑轮的个数等于“动滑轮的个数减一个”。

(2)在需要改变施力的方向时,仍以动滑轮的个数为基数,按“变向加一定”的方法确定定滑轮的个数。

即:在“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的基数上,再加上一个定滑轮。

4、组装滑轮组。

口诀:“奇动偶定”。

确定好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后,再确定绳子的起始点。

(1)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动滑轮开始,经定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滑轮组组装方法

滑轮组组装方法

巧记“口诀”组装滑轮组初中物理教材中,简单滑轮组的组装问题,是学生在学习这一章的一个难点。

根据不同的要求,设计与组装滑轮组的方法很多。

利用口诀:“奇动偶定;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

”去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学生准确记忆和掌握组装滑轮组的要领。

一、滑轮组的结构特点分析1、基本结构:定滑轮、动滑轮、绳子。

2、装配结构分析:特点承担动滑轮的绳子段数设为“n”,装配结构如下表所示。

公式:已知动滑轮个数,求最大省力效果G=nFx动为动滑轮数, n为拉力放大倍数,x定为定滑轮数n= 2x动+1不改变方向时:x定=x动,改变方向时:x定=x动+1一般省力效果则为:n=2x动不变向时:X定=x动-1 ,变向时:x定=x动二、组装滑轮组的要领 1、确定“n ”。

根据题意确定由多少段绳子承担动滑轮重力和物体重力。

2、确定动滑轮个数。

(1)、当n 为偶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2n (2)、当n 为奇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21-n3、确定定滑轮的个数。

口诀:“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

”(1)在不改变施力的方向时,以动滑轮个数为基数,按“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来确定定滑轮的个数。

即:一个动滑轮配一个定滑轮;但当n 为偶数时,定滑轮的个数等于“动滑轮的个数减一个”。

(2)在需要改变施力的方向时,仍以动滑轮的个数为基数,按“变向加一定”的方法确定定滑轮的个数。

即:在“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的基数上,再加上一个定滑轮。

4、组装滑轮组。

口诀:“奇动偶定”。

确定好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后,再确定绳子的起始点。

(1)当n 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动滑轮开始,经定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2)当n 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定滑轮开始,经动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三、组装滑轮组实例解析例1某物重为5100N ,现有一绳最大只能承担1200N ,站在地面把重物向上提升。

请设计一个滑轮组,并画出组装示意图。

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绕绳步骤: 一、确定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n 方法:确定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n: (通常有四种方法)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h之
间的关系:
n=s/h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绳与物体被提升的速度V物
之间的关系: n=V绳/V物
方法:根据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n确定绳子的 起始端
当段数n为奇数时,绳子的一端从动滑轮开始 绕绳;
当段数n为偶数时,绳子起始端。
三、绕绳
方法:
(1)当绳子起始端在定滑轮上时则绳子向动滑轮绕绳;

当绳子起始端在动滑轮上时则绳子向定滑轮绕绳。

定动滑轮交替绕绳(即定动交叉)。
(2)根据定动交替绕绳的方法将绳子从内部的滑轮逐 步向外绕绳
即(即由内到外)。
四、检验
检验所绕的绳子是否符合题意。
举例:某物体的重力为1000N,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 50N,绳子的重力和摩擦力不计,绳子能够承受的最 大拉力为300N,已知滑轮组由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 轮组成,请问滑轮组如何绕绳?
(3)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被提升的物体 的重力G之间的关系(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n=G/F (4)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被提升的物体
的重力G、动滑轮重G动之间的关系(不计绳重 和摩擦但考虑滑轮重)
n=(G+G动)/F
二、根据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n确定绳子的起 始端
解:1.确定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n=(G物+G动)/F拉=(1000N+2×50N)/300N

≈3.7 n取4

2.根据偶定奇动确定绳子的起始端为定滑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作业课件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 第2课时 滑轮组和其他简单机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作业课件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 第2课时 滑轮组和其他简单机械

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
动力D 最小的是(
)
7.某人用100 N的力提起了350 N的重D 物,那么 他可能使用了( )
A.一个定滑轮 B.一个动滑轮 C.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D.一个杠杆
8.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A、B和滑轮组成的
装置中,若拉绳的力为F,则两弹簧测力计的示
省力
车上坡时能够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小轿车的方向盘相当于一个轮轴,
若F1=20 N,盘的半径为20 cm,轴的直径为4
cm,不计摩擦阻力,则F2=__________N。门
锁的把手相当于一个_______2_0_0 _(选填“省力”
省力
或“费力”)轮轴。
6.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
【例】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机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计机械自 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
【点拨】A选项中提起重物的杠杆是费力杠杆, F>G;B选项是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省距 离,F= G;C选项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 重,F=G;D选项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
F= G。
【答案】D
滑轮组
1.滑轮组是把定滑轮和组动合滑轮__________使用。一般地, 使省力用滑轮组既可以改变__用_力__的_方_向___,又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如图所示的钥匙插入锁孔转动开锁时,钥匙 就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选填“斜面”“滑轮” 轮或轴 “轮轴”),属于__________(省选力填“省力”
或“费力”)机械。
4.在山区常见到如图所示的盘山公路。修建盘
山公路是利用我们学过的一种简单机械
____斜_面_____的原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擦) F= 1∕n G
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被提升的物 体的重力G、动滑轮重G动之间的关系(不计
绳重和摩擦但考虑滑轮重) F=1∕n(G+G动)
1. 如图所示,物重100N, 不计摩擦、绳重及动滑 轮重,求拉力F的大小。
判断绳子段数依据: 看是否直接与动滑轮相连
连绳子方法: 当段数n为奇数时,绳子的一端从动
体与接触面摩擦力的几分之一。即
F=
1 n
f
F
.f
如图所示,拉力F的大小等于_F=__13 _f 。
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60N拉力下 匀速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_12_0N_ N。(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F
因为
F=
1 2
f
A
f 所以 f=2F=120N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滑轮组
绳子段数的确定和绳子的绕法
对于滑轮组,理解并熟记下面的关系式:
滑轮组中拉力的大小和承担物体重力的绳子 段数(即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有关
⑴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被提升的高 度h之间的关系:S= n h
⑵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被提升的物体 的重力G之间的关系(不计滑轮重偶数时,绳子的一端从定 滑轮开始连。
奇动偶定 从里向外
2、如下图所示,用四个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
重力相同的物体,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
B 摩擦,其中用力最小的是( )
A.F1 B.F2 C.F3
D.F4
使用滑轮组拉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
计,动滑轮被几段绳子拉住,所用的力就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