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积庆厝
福建厦门同安祭拜土地公作文

福建厦门同安祭拜土地公作文
《祭拜土地公》
在福建厦门同安,祭拜土地公可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呢。
记得有一次,我跟着家里人一起去祭拜土地公。
那天阳光特别好,我们带着各种供品就出发了。
到了土地公庙,那小小的庙宇看起来特别亲切。
我们把供品摆好,有水果呀、点心呀,还摆了一些香烛。
我看着大人们虔诚地点燃香烛,嘴里还念念有词,我也有样学样起来。
我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说:“土地公啊土地公,保佑我天天开心,吃嘛嘛香。
”然后我睁开眼睛,学着大人的样子鞠躬。
祭拜完后,我们就准备离开啦。
走的时候我还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土地公的雕像,感觉他好像在微笑呢,好像在跟我们说再见。
在同安,祭拜土地公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却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
每次想到那次祭拜土地公的场景,我都觉得特别有意思,也感受到了家乡独特的文化氛围。
这就是福建厦门同安的祭拜土地公呀,哈哈!。
泉州手巾寮式民居初探

国立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点,可为由行列式公寓楼组成的现代住宅小区缺乏邻里交往空间、安全性及私密性 等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极富借鉴意义的启示。另外,在现代街区规划中,也可以借 鉴泉州手巾寮与大厝共同组成的“外圈一内核”式居住区这一理想的综合性住区蓝 本,于外圈安排商业、办公功能的建筑,而于内核安排不同层次的居住建筑,将点 式高层住宅与低层住宅相配合,创造出层次丰富的良好居住环境。
named‘Guanshidacuo’compose main body of the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quarters in
Quanzhou.Its pattem is opening and well knit,and it has flexible and multi-applied space at the same time.The process of modem times is put forward by Shoujinliao,furthermore, the‘Shoujinliao spirit’hidden itl the trend of times Can be used for the reference e With skyscraper.
The research iS emphasiz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erg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bject.The truthfulness,integration and gradual evolution of Shoujinliao at different
small—scale dwelling named‘Shoujinliao’existed in the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quarters of
同安孔庙作文

同安孔庙作文
“同安孔庙”位于厦门同安,是厦门市内最大的孔庙。
这座孔庙的大门是两根用红漆写的木柱,看上去十分的威武。
大门上的匾额上刻着“同安孔庙”四个大字,两边还挂着一副对联,其中有一句是“学达性天,学而时习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
习知识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作为人,要有道德、有修养,这样才能达到最高境界。
走进孔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
在这绿中又夹杂着几个字:“百鸟朝凤”。
这几个字看上去十分漂亮,但不知它在什么地方。
我们跟着导游来到了一个拐角处。
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
原来这里有一棵桂花树!虽然它已经有几百岁了,但还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道来到了孔庙的大成殿。
大成殿建在高约20米、直径约10米的石基上,占地面积有764平方米。
它是
孔庙中最大最雄伟的建筑之一,是同安人民祭祀孔子的地方。
过了大成殿,就来到了名亭——圣迹亭。
—— 1 —1 —。
厦门翔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世纪人居魅力

厦门翔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世纪人居魅力厦门翔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世纪人居魅力"翔安变了"如今,我们耳边这样的感叹越来越多。
人们由衷的赞誉道出一个不争的事实:翔安这片拥有千年古韵的土地,正以崭新的风貌传承着古朴的韵味,突显着现代城市的勃勃生机。
在构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推进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今天,作为厦门城市副中心,翔安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开发建设热潮,将翔安打造成为我市又一处现代化生态型滨海宜居新城区,是厦门对翔安进行战略规划的目标所在。
千年古韵依然飘香据民俗专家张再勇介绍,翔安古属闽越国,历汉之冶县、侯官,晋之晋安,隋之南安,唐之大同,宋明之翔风里,清朝之马巷厅,民国至新中国皆隶同安县(区),直至国务院2003年4月26日批准设立新区,同年10月19日正式挂牌运作。
紫阳过化,钓矶流风。
此地之流风余韵,千载之下,犹令人羡慕不已。
新圩的"乌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在不甚起眼的荒山僻壤却淀积着不绝如缕的人文渊源,一次又一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内厝镇与南安交界处的小盈岭古驿道,林木参天,小径幽深处,一座关隘悄然矗立其间。
块石累砌的拱券形门额上嵌"同民安"石匾,为宋代朱熹主簿古同安县时手书。
隘前碑石,镌刻《改坊为关记》,乃清同安知县吴镛为秉承朱子遗愿所作。
当年朱熹亲临,亦感叹,"烟火居民少,荒蹊草露侵"。
弃车登船,上了环抱在粼粼碧波中的小嶝。
蓝水似锦,海豚嬉水,鸥鹭撩人,好一个海外蓬莱~自古"名山半为僧人占,仙洲常有大儒隐",小嶝也不例外。
宋末元初,泉南理学大儒邱葵在宋亡后坚决不事异族,隐居小嶝。
吟咏了邱葵遗址钓矶石、乐丘石上的"钓台之钓心岂在鱼也"和"乐丘之乐志其犹龙乎"的诗句后,我们打心眼里对先生之志备感钦佩不已。
是啊~心系民族存亡的邱公又怎能真的只顾自娱呢?实则托隐居之名,行抗元之志。
同安孔庙观后感

同安孔庙观后感在家居四周的忙碌中,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
然而,在我的旅行中,我偶遇了一个地方,它让我找到了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平和。
那就是福建同安孔庙。
同安孔庙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是中国最早的孔庙之一,始建于唐朝,历经多次重建,如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孔庙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而建造的,它既是学问的殿堂,也是人们寻求精神慰藉的场所。
当我踏入孔庙的大门时,我被独特的建筑风格所吸引。
孔庙建筑采用了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包括牌坊、碑亭、大成殿等多座建筑群,结构严谨、雄伟庄重。
其中,大成殿是孔庙的主要建筑,供奉着孔子的神像。
走廊两旁则是琳琅满目的石碑和匾额,上面刻着中国古代文人们的经典诗词。
每一座建筑、每一块石碑都透露着浓厚的历史氛围,仿佛把我带回了古代的传统文化时期。
孔庙的内部也是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
入内之后,我便感受到了不同寺庙的喧嚣和繁杂。
香烟袅袅,祈福的人们默默地向孔子的神像行礼,低声诵读着经文,仿佛与古代的学问家有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独特的联系。
我在这片宁静的氛围中沉浸,感到内心的不安渐渐平静下来。
我静静地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闭上眼睛,聆听内心的声音。
忙碌的世界已远离我,只剩下我与孔子的思想交织,与古代智者的智慧对话。
同安孔庙不仅仅是一座寺庙,更是一座文化瑰宝。
每年,孔庙都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孔庙举办的庙会中,我看到了传统的舞狮表演、曲艺表演等,这些表演不仅延续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也增添了活力和欢乐的氛围。
此外,孔庙还设有一座书院,供人们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化、古代文学和哲学思想。
参观同安孔庙,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位被历史称为"至圣先师"的孔子。
他的智慧和思想穿越了千年岁月,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
孔子提出了许多崇高的道德理念,如仁、义、诚和智慧等。
他教导人们坚守庄重、正直的品质,勇于追求真理和知识。
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后世学子学习的典范。
厦门同安区旅游景点

厦门同安区旅游景点
厦门同安区是厦门市下辖的一个区域,拥有许多优美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厦门同安区的一些旅游景点:
1. 同安古城:同安古城是厦门同安区最有名的景点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游客可以在古城中欣赏到明清风格的建筑、古老的街道和传统的民俗文化。
2. 舫山风景区:舫山风景区位于同安区西北部,是厦门市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这里有陡峭的山峰、清澈的溪流和茂密的森林,是一个不错的登山和远足胜地。
3. 五凤山风景区:五凤山风景区位于同安区北部,是厦门市的国家森林公园。
景区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而闻名,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山水画廊和独特的自然生态。
4. 大嶝岛:大嶝岛是厦门同安区一个美丽的海岛,距离厦门市区不远。
这里有令人惊叹的沙滩、清澈的海水和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是一个度假和休闲的好去处。
5. 赤溪谷景区:赤溪谷景区位于同安区东南部,是一个以深刻峡谷和清澈溪流为特色的风景区。
游客可以在这里徒步旅行、露营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这些只是厦门同安区的一部分旅游景点,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
游的地方。
无论是历史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风光,都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争鸣:关于《蕹菜河故事》一文的质疑与解答

争鸣:关于《蕹菜河故事》一文的质疑与解答刘瑞光先生的《厦门记忆:蕹菜河的故事》一文在鹭客社发布后,引起较大的关注,深受好评,但曾有读者在留言中表示质疑,对此,《鹭客社》方面表示欢迎,争鸣有助于了解真况,但希望质疑能保持在理性与善意的基础上。
刘先生特地为此准备了详尽的解答,这些解答显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蕹菜河及傅厝巷等相关情况,如读者们还有疑问,可以继续留言。
读者质疑:翁菜河、瓮菜河还是雍菜河?以上都是菜,但厦门话发音都不同,都读不出厦门“应菜河”的读音,古地图称“长寮河”,实际为一池塘,故为“傅氏产”。
厦门有傅姓家族是历史,但绝对没有那么辉煌的祖公,“厦门记忆”为美化厦门,歪曲捏造历史,不知道从哪来找一个姓傅的做为厦门傅姓的祖公,为此硬称傅厝巷前身为傅厝墓。
死猫吊树头,死狗跟水流,如果傅姓有当大官的祖公,敢把祖公埋在经常发大水的“长寮河”边,让祖公的骨头和死狗一起漂流?《厦门记忆》作者根本不了解厦门葬俗,所以瞎编了“傅厝墓”这么一个笑话,请开展弟把此发给该作者,看他如何自圆其说。
过两天我发一张全世界大概只有我拍下的厦门古代大官如何“葬我于高山之巅”的照片,让《厦门记忆》的作者脸红一下。
——一读者刘瑞光先生的解答:一、“傅厝墓”名称由来【说明】“傅厝墓”名称由来地志有记载,民间传说更盛。
不过有些将“傅珙”误为“傅琪”。
但其谥封“诰封御史大夫”,来自其子傅镇,却是很明白的。
《厦门市志》卷五第二章市政建设第一节城市道路厦门有文字可考的街道始于明朝。
“铁局顶”因巷边设铁局得名,在今瓮王巷;“黄厝巷”因黄氏宗族献地建“迎祥宫”称“黄厝宫”而得名;“傅厝巷”因巷内有明嘉靖年间诰封御史大夫傅琪之墓,故名;“北门外街”有厦门狮山1座明墓的墓碑上所刻“万历三年(1575年)冬吉日”和“中左所北门外街”等字样为证。
《嘉庆同安县志》卷之十八封赠傅珙:镇父,封广东道监察御史。
《道光厦门志》卷二分域略坟墓明御史傅珙墓,在西门外。
同安孔庙作文

《同安孔庙,一场奇妙之旅》嘿,你知道同安孔庙不?那地儿可有意思啦!有一次啊,我和几个朋友寻思着去哪儿玩呢。
有人就提了一嘴:“要不咱去同安孔庙瞅瞅?”嘿,这主意不错,咱就风风火火地去了。
一到那同安孔庙门口,哇哦,那大门看着就老有气势了。
红墙黄瓦的,感觉一下子就把咱拉回到了古代似的。
我们几个兴奋得不行,像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孩子。
走进孔庙,那里面可安静了。
石板路干干净净的,两边的树郁郁葱葱的。
我们就这么慢悠悠地走着,一边走一边看。
突然,我那朋友大叫一声:“哇,看那棵树,好粗啊!”我们赶紧跑过去看,嘿,还真是,那树粗得得好几个人才能抱过来呢。
我们就在那围着树转圈圈,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这树得有多少岁了。
接着往前走,就看到了那些古建筑。
雕梁画栋的,可漂亮了。
我们仰着脑袋看,嘴里不停地发出“哇”“呀”的惊叹声。
有个朋友还开玩笑说:“这要是在古代,咱是不是也能当个大小姐啥的,住这么漂亮的房子。
”哈哈,把我们都逗乐了。
再往里走,就看到了孔子的雕像。
那雕像可威严了,看着就让人肃然起敬。
我们几个也不敢大声说话了,静静地站在那看着。
我心里就想啊,孔子可真厉害,他的那些思想影响了多少人啊。
我们在孔庙里逛了好久,每一处都觉得新鲜。
有个小院子里还摆着一些古代的乐器,我们好奇地看着,想象着古人在这演奏的样子。
逛完孔庙出来,我们几个还意犹未尽呢。
这次来同安孔庙,可真是一次奇妙的旅行。
以后有机会啊,我还得来,再好好感受感受这历史的韵味。
同安孔庙,真的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它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等着你去发现它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安连氏积庆厝
导视:春夏秋冬、日月轮转,时光的痕迹静静地洒落一地,倾泻于一椽一木,让我们触到时光的模样。
透过时光斑驳的影子,一座古厝以她最安静的方式诉说着两百多年的时代变换。
解说词:古时有辅弼之称的同安,有着青石寨、爱荆庄等诸多耳熟能详的古厝,这些大多始建于19世纪的古民居,存留惊鸿一瞥的惊艳,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令人叹为观止;而有一座名为积庆厝的老房子则很少被人提起。
这座位于樟坂村坡头一处山坳中的连氏积庆厝,是当地连氏家族的发祥地之一。
得益于当地族人的热心修缮,如今的积庆厝虽然外观上更为光亮一些,但事实上它却始建于公元1796,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比青石寨、爱荆庄都要早一些,是同安现存最古老的古民居之一。
积庆厝是由当地连氏的十代祖连贤建于1796年所建,当时已40多岁的连贤建在建起古厝主体的前后两进后不久便去世了,正座两侧的横楼由他的三个儿子扩建而成。
左右横楼两边对称、与正厝相互依存,一厝三厅,呈“品”字形布局。
兴许是由于地处山坳受地形限制,古厝规制不大,建筑面积也仅有两三千平方米,但其独具特色布局显得错落有致,有小巧之美。
连氏最早是外地迁徙过来的,后来在樟坂坡头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采访同期声】这个祖宗(连贤建),原来要从他(的)爷爷讲起,他(的)爷爷叫子富公,子富公原来是做木材生意,在嵩口的话做木材生意,木材放在大樟溪里面流(运)到福州去卖,因为那时(连子富)跟永泰县知县,清朝的时候知县,叫来钰县长跟他结义兄弟,结义兄弟的话木材放在大樟溪里边,人家都不敢去捡(偷)它(木材),每一根木头都拓上贴印,周围人都不敢偷(木材),这以后他好像是赚到一笔钱,赚到很多钱,留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叫孙礼,他就只生一个儿子孙礼,孙礼以后生了贤建,贤建公是他(连子富)的孙子,把这些钱拿去买这个地,这个地方叫做坡头,买这个地盖这个房子解说词:由于两代单传,贤建公自然继承了祖父辈的家产,再加上贤建公生平乐善、克守家风,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头脑积累了不少财富,物业年丰,创造了殷实的家底。
但古语有言“富不过三代”,指的是古时富贵人家的子孙后代倚杖先辈创下的家业,而沉浸于安逸之中、不思进取,最终遭遇家道中落,这一说法也不幸的发生在了积庆厝连氏家族的子孙身上。
【采访同期声】他原来都是靠祖宗田产来继续养活一代一代的子孙,因为这些子孙好像是没有通过自己创业,再加上当时候清朝社会比较腐败,有的人都是抽鸦片,不知不觉的财产就没有了,就没落了解说词:清朝末年鸦片在我国泛滥,这不仅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更迫使当时的百姓精神萎靡、倾家荡产,积庆厝的后代不幸深陷其中,最终落得家产耗尽。
民国初期,中国处在军阀混乱的苦难中,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百姓也因此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饱受混战之苦,离乡讨饭、路有冻死骨是常有的事情。
人们为了存活不得不另谋出路,当时积庆厝的后代也只能靠学得一门手艺远走他乡谋生活。
【采访同期声】以后是这样的,有一部分把地主的田产租来耕种,租来耕种从中收来一部分稻子过生活,大部分人都学一些手艺,打石头、筑土墙,原来我们的永泰盖房子都是筑土墙的,这些手艺到莆田仙游一带去谋生活
解说词:中国古代历来重视科举,农耕时代“耕读传家”的观念也深入家家户户,祖辈但凡能创下一点家业都会不遗余力的公子孙后代读书取仕,这种耕读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基因影响了一代代后人,积庆厝的先辈也不例外,在连贤建修建积庆厝的前后一两代人当中,也出现过不少读书人,取得了一些功名。
这在积庆厝上下厅张贴的许多科举喜报上可见一二。
【采访同期声】连:读书人原来是很多,读一下这个上厅下厅周围都贴满喜报,你看有的还在这里,都贴满了,最高的一个学位有一个岁进士,还有很多贡生,都是这样的,但是都没有出去干活,都没有在官府里面干活,有一个学位一样。
解说词:遗憾的是兴许恰逢清朝晚期科举制走向没落,连式后人并没有谋得一官半职。
但尽管如此,我们依旧可以透过古厝内留存下来的对联窥探到当时浓厚的文化气息,无论是“谢草郑兰燕桂树”还是“唐诗晋字汉文章”,表达文章华国、诗礼传家的情感,无不散发着浓浓书香气息。
积庆厝内不仅有追溯根源、介绍先辈祖籍以及迁徙定居的对联,还有诠释先辈行事为人、立身处世的名言警句,体现了连氏不忘先辈、为人忠厚的美好品行,甚至在一些楹联背后还不乏有诸多的历史典故。
【采访同期声】连:这幅对联是有典故在里边,它文字叫“筑陂存爱”,这个是在唐朝的时候姓连的有一个人叫连希觉,希望的“希”,睡觉的“觉”,在湖北省英州当知府,当时英州那个地方干旱很厉害,他
(连希觉)带领老百姓筑一个水坝,把这个水灌溉到稻田里去,老百姓感到很感谢这个知府,意思就说做一个“筑陂存爱”,爱民的“爱”就是这样,当时国家我们是农业国,靠种粮食过日子,没有粮食的话是不行的,意思是水灌溉过去的话,稻田就得到丰收了,老百姓就拥戴他,就感到他很好,这是一个典故。
这边一个典故是“赋笔见称”,也是唐朝我们姓连的,有一个连总来我们福建是最早的一个进士,他很会写诗赋,写诗写赋什么的,“赋笔见称”,他写的诗跟赋给当时唐朝里边一个温庭公,那个文豪,得到他的钦赞,这个典故两边就是这样一个典故
解说词:众多蕴含着书香气息的楹联反映了连氏先辈注重诗礼传家的传统,据连老伯介绍在清末时期祖辈请来学堂老师,在古厝内自立私塾供子孙后代念书,接受《大学》《中庸》等传统儒家文化。
然而,到了清末时期科举制度日趋腐朽,教育也日渐式微,在1905年,清政府一纸谕令,将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予以废除,因此终止了连氏后人通过科举取仕的道路。
之后中国教育历经了长达数十年的变革历程,终于迎来了新的曙光,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重新恢复高考,让连氏后人再次得以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
【采访同期声】倒是现在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这边人虽然人口不多,就六七百人,但是大学生的起码有100多个,再加上我刚才讲的硕士有五六个,还有工程师也有两三个,都是国家正式的工程师
解说词:如今连氏后人生生不息,也涌现出了很多有识之士。
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现在连氏族人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便寻思着对连氏祖宗留下来的这个古厝修缮一番,在相关部门以及当地有识之士的建议下,积庆厝经过一两年的修缮如今已经初步完成。
【采访同期声】我们这里周围子孙有两三个,他(们)很热心,出钱最高的就是连幼麟,他一个人出了20万,还有一个(连)德林一个人出了15万,在他们带领之下,我们一共是筹集了160多万元钱,做到现在总的是完成了(花费)152万元钱,所有的整个房子屋面瓦片都换掉了花了150多万
解说词:秉承着以旧修旧的原则,积庆厝如今已一改之前的破败,原始的模样与现代仿古相得益彰,呈现出一片安静祥和。
在古厝一侧的山坡上屹立着一棵与积庆厝同年的柳杉王,历经两百多年风霜雨雪依然郁郁葱葱、古朴苍劲,默默守候着古厝,与古厝一起以最安静的方式诉说着这两百多年的时代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