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与地方高职英语课程设置
高职职业英语学习需求分析

高职职业英语学习需求分析【摘要】依照专门用途英语需求分析的方法对高职职业英语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职职业英语学习需求分析高职英语教学面临诸多困境,如教材不实用、专业英语教学堪忧、学生外语能力较弱、教学模式陈旧单一等。
本文依照专门用途英语需求分析的方法对高职职业英语学习需求进行分析。
一、专门用途英语需求分析方法哈钦森和沃特斯将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分为普通英语(GE)和专门用途英语(ESP);各种专门用途英语再分为该领域的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EOP)。
在论述专门用途英语和普通英语的性质时,他们提出三个观点:第一,专门用途英语不是教授一种特殊种类的英语,虽然专门用途英语有其特殊的语言特性,但并不存在某种特殊的语言种类,换言之,不应该认为专门用途英语是有别于通用英语的特种语言,两者之间的共性大于特殊性。
第二,专门用途英语并不只是指科技术语和科技人员用的语法、酒店英语及酒店人员用的语法等,而是分辨出用语言办事与用语言办事所需的知识与能力的范围。
第三,专门用途英语在类型上与其他英语语言教学形式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它也首先应该基于高效学习这样的原则之上。
只不过前者在教学内容上有差异,即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内容与专业和职业更为相关,但学习的过程是相同的。
他们认为,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包括目标情境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
进行专门用途英语学习需求分析应回答一系列问题:一是学习者为什么学习这门课——是否明确需要;是否与金钱、地位或晋职等有关;学习者认为自己将获得什么;他们对专门用途英语的态度如何。
二是学习者如何学习——他们的背景如何;他们对教与学的认识如何;什么教学方法对他们有吸引力;他们有可能不喜欢/逃避哪些技术。
三是这门课程可利用的有效资源——教师的数量及他们的职业能力;教师对专门用途英语的态度;教师在专门用途英语涉及的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态度如何;教材;受资助情况;课外活动的机会。
需求分析与高职综合英语课程的走向

需求分析与高职综合英语课程的走向摘要:关于需求分析国内外专家已经做过诸多的研究。
但是其中大部分研究都还是停留在理论的探讨,与之相关的实证研究相对缺乏。
从探讨需求分析与高职综合英语课程之间的关系出发,对所在高职院校的综合英语课程的走向提出了一些看法,以供同行探讨。
关键词:需求分析;综合英语;培养目标;高职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316-02引言需求分析在英语教育科研当中起到了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了解一门课程的发展趋势,应该了解学习该课程的学习者的需求,并且要知道需求分析能为该课程的发展提供什么样的信息。
在中国,需求分析的讨论已经在很多的普通语言教学中有所发展。
正如tarone 和yule(2000)所指出的:“需求分析就是为了调查和明确语言学习者的需求。
”一、关于需求分析1.需求分析的定义。
munby 认为需求分析就是为了能够调节语言课程以满足学生群体的需求而设计的。
需求分析在不同的国家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目标,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起作用(1978)。
yalden 认为需求分析仍然是多种语言教学中课程发展的重要的第一个阶段。
需求分析作为教学输入的关键来源,对于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处理策略的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1983)。
taron 和yule都认为需求分析意味着调查语言学习者的需求。
曾经用在语言教授语境下的需求分析通常涉及到收集和评估如下问题的信息。
即:语言学习者需要了解语言的哪些方面。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时间的限制,要教授任何一门语言的所有方面都是不可能的。
因此,需求分析就涉及到选择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选择都是特别有效的(2000)。
2.需求分析的方法。
分析必然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收集做需求分析所需要的材料。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有:调查问卷,访谈,观察以及数据收集,与学习者或者他人的商讨。
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劣性。
它们也可互为支撑。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计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J o u mM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 r o f Ec o n o mi c s ( Hu ma n i i f e s a n d S o c i M S c i e n c e s
的知 识 和 技 能 的要 求 。 通 过 对 目标 和 目前 的情 景 分析 , 找 出 目前 与 目标 的 差距 ,
特殊性 , 加 之各 校不 同的办学 经历 和教学 背景 , 目前 的商务
英 语 教 学 仍 然 存 在 诸 多 误 区 。 因此 . 学 校 需 在 培 养 质 量 和 培 养方向上进 一步贴近 市场 , 既 紧 扣 就 业 岗位 , 达 到 企 业 用 人 标准, 又保证 以学生为 中心 。 能 够 有 的 放 矢 地 满 足 学 生 和 企
0c t . 2 0 1 3 Vo 1 . 1 0 No . 1 0
第 1 0卷 第 1 0期
基于需求分析 的高职《 商务英语》 课程设计
禹婷 婷
( 广 州 铁 路 职业 技 术 学 院 应 用 外 语 系 , 广东 广州 5 1 0 4 3 0 )
摘
要: 本 文 联 系 实际 , 阐述需求分析在《 商务英语》 课 程 设 计 中的 必要 性 , 调 查 并 分 析 学 生 的 学 习 需 求和 企 业
学习该课程之前的情况 。包括学生当前 的语言水平和商务知
识、 学 习动 机 、 对课程 的期望和要求 等 : 2 .目标 情 景 分析 t a r - g e t s i t u a i t o n a n M y s i s 。 即未 目标 职 业 对 学 生 将 来 应 该 掌 握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探析

状 以及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市场 需求状况, 指 出高职商务英语
课 程 设 置 应 如何 顺应 人 才 市场 的需 求 制 定 专 业课 程设 置 。
分为五个发展 阶段 : 第一个 阶段 为语 域分析 , 第二个 阶段 为 语篇分 析 , 第三个 阶段为 目标 情景分 析 , 第四、 五阶段 为语 言技能与学 习策 略分 析以及 以学 习为中心阶段 。在 这些发 展 阶段 中, 需求分析理论 出现在 第三阶段 即 目标情境分析 。 所谓 目标情境就 是课 程设 计者注重分 析学 习者 的学 习 目的 以及学 习者所处 的整个社会环境 和社 会机制对外语 学习者 的“ 期望与渴求 ” 。专门特殊用途英语 教学发展 到了第五 阶 段 即以学习为中心阶段 ,需求分 析理论成 了专 门特殊用途 英语教 学的基石 。
An I n q u i r y i n t o Cu r r i c u l u m S e  ̄i n g o f Hi g h e r Vo c a t i o n a l Bu s i n e s s En g l i s h Ba s e d o n Re q u i r e me n t An a l y s i s/ /Z h u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摘 要 随 着 经 济发 展 的 日益 全 球 化,既 熟 悉 英 语 语 言 应 用 ,又 能 够 熟 练 掌握 职 业 岗位 技 能 的 应 用 型 人 才 炙 手 可 热 。 为 了适应 中国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 很 多高 职院校纷纷 开设 了商务英语 专业。但是商务英语专 业的毕业生在校 学 习期 间掌握 的理论 知识及 岗位 技能却远 远不能满足用人 单位 的 需 求 。 文 章依 据 E S P的课 程 设 置原 则— — “ 需求分析” 理论 , 设 计 了调 查 问卷 , 通 过 调 研 高 职 院校 的 商 务 英语 课 程 设 置 现
需求分析视阈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

各 高 等 院校 应 参 照 《 程 要 求 》根 据 本 校 的实 际 情 况 , 定 科 学 课 , 制
的 、 统 的 、 性 化 的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大 纲 , 导 本 校 的大 学 英 语 系 个 指 教 学 在 教 学 安 排 中不 同 层 次 的学 校 应 明确 各 自的 目标 . 事 求 实 是, 因材 施 教 。 明 确 目标 的前 提就 是 做 好 需 求 分 析。 而 只有 充 分 了 解 学 生 在 学 习 过 程 中各 方 面 的需 求 。才 能 制 定 出 符 合 实 际 的 教 学 目标 和 授课 方 案 . 具体 问题 具 体 对 待 笔 者 通 过 问 卷调 查 和 访
学 生 对 英 语 课 程 的 设 置 的 看 法
呈 比较 集 中 态 势 .1 4 %的 学 生 认 为 应 该 开设 公 共 英 语 与 专 业 英 语 相 结 合 的 课 .8 3 %的 学 生 认 为 公共 英语 应 作 为选 修 课 . 同时 开 设 专 业 英 语 ,0 1%的 学 生认 为 应 只 开设 公 共 英 语 、 必 学 专 业 英 不 语 .%的 学 生 认 为 应 只 开 设 专 业 英 语 、不 必 开 公 共 英 语 ,%的 6 5 学 生 认 为 公 共 英 语 应 作 为 必 修 课 . 时 开 设 专 业 英 语 。 对 于 听 同 说 读 写 四项 语 言 技 能 .0 5 %的 学 生认 为 听说 的 能力 急需 提 高 , 其 次是写 、 、 。 读 译 分别 占 1% 、%、%。6 %的 学 生认 为现 在 开 设 5 9 8 3 的 英 语 课 时 基 本 能 满 足 英语 学 习需 求 1%的 学 生 认 为 不 能 满 8
探讨在需求分析理论框架下实现高职英语教材的优化整合

师 的教 学需 求和 学生 的学 习需 求 , 表现 在 教 师未 能
根 据 自己的教 学需 要 和学生 的 实 际情 况 , 对教 材 的
段 、 同时期根 据 实 际情 况 , 用 和 使 用 了一 大 批 不 选
教材 , 刚开始 的 单 一 教 材 到现 在 的分 层 次 、 从 分专
收 稿 日期 :0 10—2 2 1 -31 基 金 项 目 : 京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院级 青 年科 研 基 金 项 目 ( 南 QK1—80 ) 03 —3
作者简介 : 杜
娟 ( 9O 18一
)女, , 江苏 南 京 人 , 学 硕 士 , 师 。 文 讲
5 4
无 锡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第1 卷 O
业 教材 , 了很 大 程 度 上 的变 化 ( 表 1 , 者 也 有 见 )笔 希 望 以此讨论 现行 教材 的再度 开 发 和整合 利 用 , 并
第1 O卷 第 3期
V0 . O No 1 1 .3
无 锡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W UXII TI NS TUTE OF TE CH NOLOGY
D
2 1 年 6月 01
Jn 2 1 u . 01
m
探 讨 在 需 求 分 析 理 论 框 架 下 实 现 高 职英 语 教 材 的优 化 整 合
1 目前 高 职 英语 教 材使 用现 状
如何 寻求在 需 求 分 析 理 论 框 架 下 开 展 有关 高 职英语 教材 的整合 利 用 , 终使 教材 达 到学 以致用 最
的效果成 了一 个值 得探 讨 的问题 了。我 院 ( 南京 工
需求分析与地方高职英语课程设置

来语 言使用 的需要 ; 二是差距 , 现有语 言
水平 与 目标水平之 间的差距 ; 三是 愿望 ,
学 习者 自己希 望学 习 的 内 容 。学 习者 为 了达 到 学 习 目标 需 要 一 个 学 习 过 程 , 这
会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从 高职英
语的基础教学到行业英语教学 ,不 仅使 学生毕业后能应付 日常生活 中的英 语交
职 英 语 人 才 的重 要 工作 。
一
高 职 院 校 的 英 语 并 不 强调 系 统 性 与 完 整 性 ,其 发 展 方 向应 该 是 向 行业 性 迈
待这种需求所 持的态度 ; 调查用 人 单位 、
学校期 望其学生通过语言培训项 目所 达 到的 目的。 在需求分 析中 , 我们需要回答 以下 一些 问题 :学习者将来从 事什么 工 作? 不同学习者有何不 同的需求? 学外语
进行全 面改革 ,从而实现 以能力为本位 的高职英语教学 。地方高 职院校培养 的 实 用型 英语 人 才 既要 能用 英 语进 行 交
际, 又要 具 有 一 定 盼 专业 职 业 技 能 。 何 如 适 应 市 场 的需 要 ,进 行 教 学 计 划 和 课程
设置 的调整 ,是地方 高职院校 以就业为 导向,培养适应地方发展 需要的实用高
( ) 用 人 单 位 目标 情 景 需 求 分析 一 对 高 职 英语 教 育 的 目标 应 定 位 于 面 向
望达到 口标水平两者的距离( 学生与教师 、
的需求 ,而学 习者的需 求又可进一步 分
在基础英语阶段 ,主要培养学 生的语言
能 力 的要 求 ,创 造 语 言 交 际的 机 会 并发 挥 多媒 体 技 术 在 教 学 中的作 用 。
需求分析理论指导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基于各专业岗位群的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 号
一
、
引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由 于 功能 定 位 偏 差 、 师资 力 量 制 侧重于知识传授和课文讲解 , 应试 约、 课 程设 置单 一等 因素 , 我 国高 倾 向严重 , 而且不 同专业也通常使 不能体现 出专业差 职院 校公共 英语 教 学效 果并不 理 用统一 的教材 , 想, 尤其是在英语 能力 与职业能力 异所 决定 的各种 职业 基本 素质 和 。可 见 , 多数高 职 院校 对接上 , 没有充分 考虑各 专业 岗位 职业 技能
类 是 以学 校毕业 生就业 的企 事
业单位为调查对象 , 涉及 电子信 息
业、 旅游酒店业 、 生产制造业 、 商贸
部分来 自国外学者 。M u n b y 指 出需 用 , 但 同时也反映出其应用 的局 限 企业 、 房地产业 、 金融保险业等 , 共
求分析有助于教师认识学 习者的需 性 。需 求 分 析 虽 然 首 先 应 用 于 发 放 问卷 1 0 0份 , 收 回有 效 问 卷
维度 出发 , 对不 同专业 岗位群 的英语需 求进行调 查分析 , 结果显示 :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设 置应 以职业能力为 核心 , 以满足 岗位需求为 目标 , 并在设 置框 架和 内容上进行 改进 。 关键词 需求分析 理论 ; 高职 院校 ; 公共英语 ; 课程设置 ; 专业 岗位 群
求 以及未来工作情景对学 习者语言 E S P 课 程教学 , 但 是其 以调查和分 1 0 0 份, 有效率 1 0 0 %。
( 二) 调 查 结 果分 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求分析与地方高职英语课程设置
【摘要】高职英语的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地方高职院校的课程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设置需要随着社会需求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
地方高职英语的课程设置应该体现其地域性对语言能力的要求,创造语言交际的机会并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英语需求分析课程设置
教育部2000年颁布实施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高职英语教学原则,即高职英语教学要建立在高职院校特点的基础上,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调整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课程设置、教材、教法进行全面改革,从而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英语教学。
地方高职院校培养的实用型英语人才既要能用英语进行交际,又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职业技能。
如何适应市场的需要,进行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调整,是地方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的实用高职英语人才的重要工作。
一、需求分析与课程设置
需求分析就是要从“需求”人手,收集有关信息,测量学生“现实水平”与“期望达到目标水平两者的距离(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校,以及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为接下来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课程设置、大纲设计与实施、教材编写与使用、教学效果评估等)提供客观依据。
课程设置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Hutchinson和Waters是这样定义课程设置的:“设置一门课程从根本上来说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便为以后的大纲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与评估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
(一)学习者需求分析
首先,需求可以看做是学习者本人的需求,而学习者的需求又可进一步分为客观需求与主观需求。
客观需求包括学习者的客观情况,如学习者目前的外语水平、语言学习中的难点等;主观需求是指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认知和情感需求(信心、态度等)。
学习者的需求还可以概括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
目标需求指学习者在将来目标场合使用语言的需要,分三个类别:一是需要,学习者将来语言使用的需要;二是差距,现有语言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三是愿望,学习者自己希望学习的内容。
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需要一个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就是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
学习需求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和需要做的事情,也称“过程定位”需求。
因此需求分析需要调查学习者开始课程学习前,原有的语言程度和对下一阶段学习的要求和期待,包括学习者目前的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学习动机、以前的学习方式等,以及学习者未来工作的环境对学习者的要求和学习者对待这种需求所持的态度;调查用人单位、学校期望其学生通过语言培训项目所达到的目的。
在需求分析中,我们需要回答以下一些问题:学习者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不同学习者有何不同的需
求?学外语学到什么程度?目前的外语课程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吗?(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CourseDesign)是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的选择、组织、分配、设计、制定的过程,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
高职英语的课程设置必须在社会需求的调查分析基础上进行,应充分考虑地域性特征对语言能力的特定要求。
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语课程设置应采用“2+X”的模式,即两个学期的基础英语和一个学期的行业英语。
在基础英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点与听说交际能力,第一学期期末进行灵活的英语口语测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该学院从2009级开始试行,学生普遍反映效果良好。
行业英语的教学应围绕与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相适应的内容,学院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对有能力的学生强化英语行业知识输入,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从高职英语的基础教学到行业英语教学,不仅使学生毕业后能应付日常生活中的英语交流,更能应付行业工作所需以及涉外交际活动。
由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交往日益加深,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处于本地区的优越地理位置,因此在课程设置中也应充分考虑这一需求。
二、以需求分析为基础的高职英语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的英语并不强调系统性与完整性,其发展方向应该是向行业
性迈进,英语教学强调以市场需求为主,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首要目标。
(一)对用人单位目标情景需求分析
高职英语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能以英语为工具阅读和翻译有关业务资料,并能以英语为听说手段完成业务交际基本任务的应用性人才。
由于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与各国政府和企业以及国际组织的联系将十分频繁,会议期间还会附带各种部长级会议和经济研讨会,各国政要、专家学者都有可能现身南宁市,加上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这些均要求我们有足够的外语+职业能力的人才,能为这种交流架起通畅的桥梁;特别是在对外贸易问题上,语言尤其的重要。
地方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必须以区域性的社会需求分析为基础,从而确定具有自身特色的语言教学大纲,对原有的课程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和改进。
Brown认为,需求分析在大纲设置中具有重要性,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
课程大纲设计应从需求分析开始,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程目标,并以此来检查课程目标适当与否,然后根据以上资料制定测试方法,选择合适的教材,设计教学活动,再通过课程评价检测需求分析的准确性。
合理的课程设置应该建立在对学生、教师、管理人员、职业雇主的需求调查和分析基础之上。
因此,设置具有地方高职特色的语言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首先需要调查地域性的社会需求。
以下这些问题在调查问卷中应该提及:所处的地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高职人才?学校的培养
目标是什么?外语教师有何需求?
(二)对高职学生学习需要的分析
我国传统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即是要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方法等。
现在国外有些外语教学理论提倡“协商式大纲”(negotia t-edsyllabus),就是教师和学生根据外语学习者的客观情况和实际需求双方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学习方案、评估方式等。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阅读学生的有关个人档案等收集了解学生目前的英语水平、希望什么样的课程时间长度和强度、喜欢什么样的学习安排、有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希望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他们认为教材的难易度如何?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如何?有关学习者个人情况的分析对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有很重要的价值。
(三)对高职英语教材需求的分析
高职英语课程设置有赖于需求分析,因为需求分析能保证教学内容符合学习者的需求。
教材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在英语教材选择中应用需求分析。
教材内容应突出交际性、实用性,基础英语阶段的教材内容应反映当代英语语言特点,贴近实际生活中丰富有趣的话题。
教材内容应以交际价值为标准,适合开展学生间和交互活动,听说应当先行。
高职学生所学材料应体现较强的知识性,有一定的知识摄入量,学习目的带有更大的功利性。
因此,教材应当能提供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社会风俗特色;所含的话题、词汇、语法、文化背景、内容等应与英语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有密切联系。
而据调查统计,目前广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能熟练使用外语交流的人员仅占5%左右,不能熟练使用外语的人员占95%,普遍缺乏熟悉东盟各国经济社会状况的专业人才。
鉴于此,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率先使用《新世纪实用英语综合教程》(黄武兴主编),该教材主题广泛,营造真实丰富的语言环境,语言地道,新颖和实用,并且提供多元的文化知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具有东盟十国英语知识的地域性较强的实用教材。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设置新颖、实用。
(四)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需求的分析
外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因此课堂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至关重要。
高职英语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为目标。
课堂的一切活动都要求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展示课下学习成果、操练重点难点、训练基本技能以及培训学习策略。
在课堂的后一阶段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英语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在课堂教学活动与学习中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促进一个生机勃勃课堂的形成。
三、结语
课程设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要完成这一设置,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充分考虑课程的实用性,强化实践教学。
为保证高职英语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高职英语的课程设置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应充分考虑培养人才的目标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体现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的特点,充分考虑地域性特征对语言能力的特定要求。
第二,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有交流的机会,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习得语言。
第三,做好课程的微观设计,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吸引和激励学生,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为学生构建跨时空的立体空间,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真实的学习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柬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徐小贞等.中国高职英语教育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4]钟卫红,需求分析与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结合[J].中国校外教育,。